项羽本纪范例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项羽本纪范例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项羽本纪1

一、立意鲜明:一个悲剧的英雄

“凡为文以意为主”(杜牧),而文章的立意首先是借助人物表现出来的。司马迁在项羽身上着力用了两个词:“英雄”和“悲剧”。司马迁对项羽是十分偏爱的,他首先把项羽定位成一个“英雄”,讴歌了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一个英雄首先应该有社会责任感,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项羽出生在战国末期,青年时代是秦王朝时期。秦始皇消灭六国时的大屠杀,在位时的种种暴政,为秦走向灭亡埋下了种子。在反秦灭秦的战争中,项羽是主力。项羽率军在巨鹿之战消灭了秦军的主力,促进了秦王朝的分崩瓦解,为刘邦顺利入关创造了条件。司马迁高度评价了项羽在反秦斗争中的领导作用,他看到了项羽的丰功伟绩,而不是以成败来论英雄。所以项羽虽未统一称帝,但也将他列入“本纪”,颇有惜英雄之意。

项羽失败后自刎于乌江边,这一悲剧性的结局引起了后人很多的叹息。甚至有很多人为他写翻案之作。但历史是改变不了的,项羽的悲剧不在于“此天亡我”的结局,而是他性格中的悲剧。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司马迁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展示了项羽性格中的缺点,揭示了他必然失败的命运。项羽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勇”字。从他起义到兵败自杀,司马迁着力一个“勇”字,写出其英雄形象。但他目光短浅,仅凭武力征服天下,安于做一个西楚霸王;他的残暴令人发指,“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他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他刚愎自用,鸿门宴上错失杀掉刘邦的大好时机;他勇而无谋,四面楚歌时也要来次“快战”逞匹夫之勇,不计后果。 “此天亡我也”,项羽临死之前说了三次,把罪责归于天。钱 书说:“心死而意未平,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也。”可悲的是项羽至死也没有认识到这个悲剧是由他自己造成的,自己一系列的决策错误导致最终众叛亲离、自杀身亡的结局,这就是人物的悲剧意义。

二、选材精当:一个立体的英雄

确定了文章的立意,熟悉和掌握了材料,接下来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选择材料。茅盾提出选材要“像关卡的税吏似的百般挑剔”,强调选材要严格,鲁迅也曾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所选出的材料必须是围绕并突出主题的。

为了刻画项羽人性的复杂性,《项羽本纪》主要选取了他生平中大起大落的四个关键阶段:吴中起兵(起点),巨鹿之战(顶点),鸿门宴(转折点)和垓下自刎(终点)。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应该是立体的,而不是扁平的。项羽既有思民苦的仁爱恻隐之心,又有坑杀战俘的残暴之情;既有与部下同甘苦的义重如山,也有官阶不给部下的吝啬小气;既有杀宋义的果断决绝,也有鸿门宴时的优柔寡断……在《垓下歌》中,项羽穷途末路,面临绝境,面对虞姬,万种柔情,想到自己死后虞姬脱身无所,慷慨悲歌。这就是人物的多面性。韩兆琦在《史记博议》中说,“项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却同时也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庸人;有时有龙飞凤舞之雄姿,有时又愚蠢昏庸得像一头驴子;有时宽厚仁慈,有时又暴戾凶残得令人发指”。

在选材的基础上司马迁又注重剪裁。同样写战争,巨鹿之战是项羽功业的巅峰,本是精彩章节,司马迁却用了不足百字来写这场战争。“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语言极其简洁干净。东城之战发生,四面楚歌、英雄末路之时,司马迁极尽辗转腾挪之笔法来描述项羽的形象。司马迁这样处理有其目的:巨鹿之战只能展示项羽神勇的一面,项羽的神勇在其他章节中都有交代,或者说是贯穿项羽一生的,无须赘言;东城之战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情有义、愤懑不平、坦荡磊落的多侧面的项羽。如果说前者中项羽是一个“神”,后者中项羽更是一个“人”了,这样的人物才贴近生活,更真实,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用清代郑板桥的话来说就是“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数端耳”。

三、手法多样:一个鲜活的英雄

戴维斯曾经说过:“好作品的秘密,在于用新的方式叙述一件旧事,或用一种旧的方式叙述一件新事。”司马迁属于前者。《史记》的人物刻画充分体现了司马迁艺术手法的高超。他善于通过尖锐的冲突、生动的细节、精彩的议论、互见互补等手法,把历史人物刻画得形象丰满,个性鲜明。《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对项羽的性格采用不同的手法,以此来写出人物的个性,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巨鹿之战胜利后,“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司马迁连用三个“无不”、两个“莫敢”来写各路诸侯的反映,从侧面写出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东城之战中,司马迁对项羽精雕细琢,从正面细致刻画末路英雄的心理。乌江拒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在生与义、苟活与尊严之间从容地作出选择,为英雄的形象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鸿门宴一节通过激烈的矛盾来刻画人物。整个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刘邦的机敏精细、能谋善断更加显出了项羽的简单暴躁而又刚愎自用。

四、语言精湛:一个个性十足的英雄

但丁说“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当思想披上语言的华美外衣,文章就会散发出吸引人的力量。司马迁有着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他善于叙事,语言富有表现力。在巨鹿之战中,“皆沉船,破斧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这段叙述句式简短、节奏短促、铿锵有力,生动展示出项羽勇猛善战、所向披靡的将帅神威。

借助人物的语言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是司马迁语言的一大特色。项羽被刘邦追至东城,项羽道:“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项羽这时败已成定局,但他认输却不服气,司马迁在这里用了“快战”,而非“决战”,有其用意。决战是决一雌雄的战争,快战是逞匹夫之勇,不计后果的战争。同样是观秦始皇出游,项羽是“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则是“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清人王鸣圣评价说“项之言悍而戾,刘之言津津不胜其羡”。刘邦是一个平民,身份低微,是以赞叹的口气来说的,他说得很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想拥有权力的欲望,这和他阴险狡诈的性格是相吻合的。项羽则不同,他家族世代为楚将,祖辈被秦所杀,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灭掉秦国是他真实的想法。在众人之中脱口而出这样的话,体现了他直率粗犷、胸无城府的性格。这样的话语是符合项羽的年龄特征、身份和文化修养的,就如鲁迅所说的那样,“各人有特殊的谈话”,即个性化的语言。

《项羽本纪》让我们窥见了司马迁高超写作手法的一斑,是学生学写记叙文的一个非常好的典范。作文教学要回归课本,充分开发利用语文教材有效资源,引导学生不仅明白教材写了什么内容,也要明白它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教和写有意、有法、有机地融合于一体,郭沫若说“于无法之中求有法,有法之后求其化”,多给学生体味、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必定能从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予自己作文以规范,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项羽本纪2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 《项羽本纪》 置疑法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不仅份量重,而且难度大。特别是从学的层面看,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积极性普遍要低于其它各类文本的阅读,主动地自觉地读一些文言文本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文言文文本自身的特点以及文言文教学考查的要求和标准,使得文言文的教学更多倾向“言”的训练,学生埋首于各种所谓“知识点”,也就难以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汲取文化精华、获得审美享受、提升阅读情趣,高能耗低收益也就在所难免了。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多为经典文本,而经典文本总是内容上有厚度、表达上有深度、时空上有跨度的。因此,如果在掌握“言”的基础上,以“文”的方式来教学,即让学生在疏通理解文本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做深入体悟,获得更高层次的思维体验,引导学生与古人实现超时空的心灵共鸣,就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更有益于文言文深度教学的良性循环。

在完成古代汉语语词的积累和语法知识的归纳,即掌握“言”的基础上,侧重以“文”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对文言文做“深度解读”。教师依托文本所提供的信息,针对文本的深刻处设疑置问,以“无疑、设疑、释疑”的程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经历从“无疑”到“生疑”,进而“解疑”,分析并领会文字背后的深意,实现对文本由表层感知向深层领悟迈进,达成与古代作者跨越时空的智慧、情感遇合,最终达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

以下就以《项羽本纪》为例来探讨文言文深度解读教学的三种具体置疑之法。

一。聚焦潜伏隐含处,由隐变显实现深度关联

“潜伏隐含处”包含了文本中的隐藏信息或者中断信息,它是文言文文本中的似“无”实“有”。

潜伏隐含,召唤着读者在仔细分析中显露隐含,填补中断,凸现有价值信息,生成联系。这样,就突破了文本的表面信息,拓展了文本的固有信息,生发出了文本的深层次意义。

《项羽本纪》中,樊哙闯帐时项王“按剑而跻”的反应,显示出本能的警戒,一时间气氛紧张。随即樊哙一番陈词,指责项王为“亡秦之续”,对于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的项羽而言,这样的指责言辞何等激烈,而项王听了樊哙一番话后竟没有任何反应,只说了一个字:“坐。”不仅没有一丝怒气,反而赏赐酒肉。樊哙说出如此大不敬的话,项王为什么不怪罪反倒加以赏赐呢?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原文“潜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人有大功却未有封侯之赏”,意即沛公有先入函谷关的功劳,按照事先约定本可称王,却等待项王来,一心只谋求“封侯”的赏赐,忠诚不二却招来杀身之祸,实在太不公平。听了这样的陈词连项王也觉得自己没道理。结果,能在巨鹿之战中令诸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项王,也会有被下级军官说得哑口无言之时。解读时,如果不能将樊哙的言与项王的行之间的看似有悖常理的关联处加以仔细推敲,也就难以真正理解项王的表现。经典文本的表达深度正在此处体现出来,无论读者是否看得到,司马迁通过樊哙闯帐,正是在一步步地显现刘项二人性格和才能的差距。

潜伏隐含处是文本中看似平淡平常却“非常”的地方,呈现“隐含”,挖掘“潜伏”,将一般读者轻轻掠过的“无”,揭示为独具慧眼的“有”,就能深入挖掘出文本内在的关联,实现与作者的超时空对话。

二。聚焦雷同反复处,由同见异实现深度感悟

“雷同反复处”是指文本中相似或相同内容多次出现的现象,它是文本中的似“同”实“异”。

《项羽本纪》中的樊哙是一介武夫,本不善言辞,却能在闯帐时说得项王哑口无言,樊哙何以突然变得如此有口才?苏教版教材对这一文本做了非常巧妙的排版设计,樊哙的一番话在右页,左页同样位置就有一段与之极其相似的话,陈说理由完全一样,甚至具体措辞都非常相似,那是刘邦对夜访的项伯说的一番话。巧妙的排版帮助我们看到了司马迁在行文上的巧妙安排,这里的相同是一种故意,作者在隐晦地表现樊哙有备而来,而这个“备”的授意者正是创作这番话的人——刘邦,再深究下去,在准备“谢项王”的那一刻,刘邦所做的部署多么缜密,不仅涉及辩解理由、礼物准备,而且往后还让读者看到,连逃离的方式都是轻车快道。

反复是一种巧妙的“同”,“同”是为了显现“异”,“同”的背后深含着作者的观点、态度。像《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观看秦始皇游会稽的盛大景象,曾说过“彼可取而代”的话。而刘邦也曾说过意思极为接近的话:“大丈夫当如是”。意思相近,但表达形式差异很大。这也是一种反复,语义反复,形式殊异,不同的表达正能显示表达者不同的个性,此处高祖对境况不满、对始皇仰慕、对权力渴求的复杂心迹表露出来;而项羽对始皇的不屑、说话感情用事也活现了项羽的粗疏、刚愎自用。

雷同反复处是文章看似相同却“不同”的地方,比对“相同”,体会“不同”,将看似普通的“同”,深析出微妙的“异”,就能深入感悟出编排的匠心所在,实现与文中人物的超时空对话。

三。聚焦细致微小处,见微知著实现深度挖掘

“细致微小处”是指文本中看似并不起眼的一字一词,却隐含深意的地方,它是文本中的似“微”实“丰”。

细致微小,能启发我们“见微知著”,存在微小,不见得作用微小;形态微小,却更显意义深远。文言文中的这些“微小”处,教会我们在研读文本时小心、细致,以宁静的心态感知文本,与作者神遇,能捕捉到许多容易忽略的风景。

比如,项羽并未称帝,死后也以“鲁公礼”下葬,司马迁为何将项羽的传记归入“本纪”?这暗含着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在司马迁的心目中,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是司马迁心目中的帝王。又如,《项羽本纪》介绍项羽的出身,写道:“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而《高祖本纪》中对刘邦的介绍是:“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乍看之下两句的介绍如出一辙,其实两个人的“字”暗藏玄机。“季”,是古代兄弟的排行,并不是规范的“字”,可以说刘邦没有“字”,这一细节,体现了两人出身的差异。

关注细小隐微处还要把握别具意蕴的用字。如《项羽本纪》中“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这句中“乃”是别具意味的字,“乃”解释为“才”,读出这个“才”,才能体味到这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才能将刘邦本不情愿、非自觉地放弃财物的味道读出来。可见,要想把握好文本的细小隐微处,训练扎实的古文字基本功非常重要,“文”和“言”是相辅相成的。

经典文本中的一个标点、一个词语,文中人物的一个细小动作、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暗藏作者的匠心,包蕴着深刻的含义。如果我们在容易被忽略而又和表现主题有密切关系的细枝末节处设问质疑,启发学生于细微处发现“大义”,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够提高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

潜伏隐含处、雷同反复处、细致微小处,究其实质,都可谓文本的“空白处”、“增长点”,文本中这类可将文意由薄读厚的“空白处”,正是阅读时可与作者对话由简到丰的“增长点”。忽略或者无法捕获到这类阅读提升的增长点,只从“言”的角度教授课文,把文言文的教学局限于古代汉语的语词积累和语法归纳,就无法带领学生真正融于经典文本,感受文本的精妙。

“千古情怀,古今如斯”,当学生能够理解并融通作者千百年前谋篇布局的匠心,当学生在情感上、心灵上与古人连成一体,才会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而文言文教学的效益正来自于“深度”教学所形成的良性循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摸索文本深度解读的方法,就有可能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提升课堂效率,就有可能让学生体会到古文越“深学”越有意思, 越“深嚼”越有滋味, 越“深思”越显精妙。其深奥神秘之处的探寻皆在自己具备一双能够发现的慧眼。

项羽本纪3

关键词:审美中介美在关系 气运生文

什么是美?美是关系,这是狄德罗的解释。我国唐代的柳宗元曾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也”,就为我们揭示了一点,自然状态下的美构成不了人类文明状态下所说的“美”,真正的美只有经过审美的过程才能被发掘出来,有受众的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所以说美不美在于主客观的统一,美是无功利的判断,美是评价,是自由的象征,是真与善的统一,是理念的感悟呈现,是人化的自然。总体来说形成美的根源是关系的复杂性,那么究竟形成美的关系是什么?深入分析一下可知这个关系是由三个层面构成的,即主体层面、客体层面和中介层面。对于审美来说,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这种中介,主体与客体的美学联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总起来说,美在系统的关系中,美是人的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有历史文化的渗透下,对于对象的关照,感悟和判断,美的呈现过程就是一个创造过程。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这种关系的复杂体的“美”,如果用一种具体的概念来表述,那我想到的就只有“气”了,这个“气”才是《项羽本纪》的灵魂所在。这里所说的“气”是太史公主观的心理状态,在客体项羽事迹的感荡下内心,通过“气”达到心气相融,提炼升华,发而为文字,才形成后人所见到的霸王悲歌。在这里,“气”是集合主、客体及主客体中介关系于一身的“美”,同时还是后人发现《史记?项羽本纪》美之所在的机枢所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美在关系的“关系”。

美的中介关系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艺术品之间的表现和实质是不一样的,就项羽本纪和司马迁而言,美之所在关系在于“气”,人必有问,何为气?气是人生而有之者,孟子在《知北游》中言“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是知人之初生,必呱呱而泣,是人之初聚气也,亦是人之本气。随日月之推移,时间之演进,经历有异,学养后成,事感诸心,与气相融,久而气有变。是气本人之初,而后天之学识,物化之经历,共塑本气,方是有其惟一之气,然气流万化,不同于形。人人生而皆有气,人们体内之“气”不仅与体外之“气”相互感应,而且还与人的本心相感荡。这里所说的“气”非特是司马迁主观之“气”,亦是项羽一生事迹之所凝,是主、客体意义上的“气”。如果我们承认了这种“气”是融主、客于一体的,那这个“气”就是描摹人物机枢所在,历史人物往往对于史公有所感触,也这就是二人心灵相通之处,史公从这一点出发去体会寻找主人公的气,或悲或壮,从主人公生平事迹中感悟其一生气之盛衰强弱变化,再由自身之气联合感悟,灌注于主人公,使二气(史公与项王)相融。太史公于创作之时,必定致虚极、守静笃,全神贯注,使气相连融,与主人公气化为一,此是气之聚也,也是作为中介关系之“气”的形成过程。故项王之泣,亦太史公之泣,王之高呼,亦史公之高呼,无一处不见其气,无一处不显其情。惟有气相融,二人方可神会,神会则描摹主人公言行,一如描摹自身之言行,则知一言一行必得神韵,此是为文之玉牒,写传之金科。若不以气寻气,运气为文,则罕得其神,文如死水,人物滥同,后人读之味若嚼蜡。是气运生花,贯之则形神偕通,弃之则神形分离。就《史记・项羽本纪》创作本身而言,司马迁对命运悲剧身切体之,感悟即深,身有郁积之气,观项羽悲、壮之一生,内心感荡,文中之气始得聚矣。故运之而为文,遇高处则壮,遇低处则衰,运于垓下则气运横生,悲情四溢,悲歌一出,则气始不可收,四散分离。太史公运气,四散则四御之,分离则分驭之,气终于一刎,悲合于千载。后人读之,必以气寻气,则恍然有得,读项羽本纪而落泪,也是英雄悲气郁积于身者。是人以意逆志得其志,以气寻气得其情,此又是后人关照下感悟到美之所在的“气”。

上面已对美的主客体的“气”作了论述,下面对作为中介关系存在的“气”和后人关照下美之所在的“气”,着重做一下阐释。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这个作为美的中介“气”,主要体现在史公笔下的项羽身上,而项羽身上最明显的“气”,就是他的英雄气,而这英雄气大致有二,一曰壮气,二曰悲气,二气交杂成项王一生。气于文中或隐或现,或明或暗,总而不断,贯于全篇。如史公描摹项氏,壮悲二气按辔并行,一隐一显,前壮为显,后悲是张,壮极而衰,悲由生矣。二气非截然分立,皆是贯穿全篇,昭明有融。项羽之战巨鹿,是其壮气之极矣,真气盖世也,然亦是项王壮气转悲之始。史公写巨鹿之战,语短截,气铿锵,方是时,楚兵呼喝动天,以一当十,血战不竭,读时亦有天崩地裂之感,鼓动之极,百世犹睹;笔锋一转,诸侯军从壁上观,寂静之极,动静之比,方显楚军孤兵斗秦,壮之极矣,悲亦始出。项王于巨鹿之战亦是壮勇之极,方其血战不竭,孤兵斗秦时,沛公偏师入秦,破咸阳,掳秦王,几不用战,动静之比亦见于此,项王血战斗秦,几至绝地,沛公不费吹灰之力破关入咸阳,项王由此悲矣。巨鹿战后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是项羽登高一呼而余响犹震,壮气如虹。太史公以壮气贯项羽之一生,至垓下之围,壮气消靡转悲,仍有东城溃围之战,是壮气尚有余韵,乌江一刎,气戛然而止,如一曲铮铮狂歌,终篇高昂,尾音转悲,仍是铮铮不失其壮,不意一弦崩绝,铿然音止。气于此一断,但绕梁之音三日不绝,细细体味,整曲悲壮之气也似绕梁音,久久不去。太史公借此一刎成就霸王一生壮气,全其终战之名,后人每读之,气辄骤兴骤来或壮或悲,韵味益浓,排山之势到此虽绝,但英雄之气却万世流响。“汉王真龙项王虎”,高祖佩龙则有必成之意,虽是英雄兼并天下,只可使人欣羡称慕。项王佩虎,则有虎啸生风之势,又兼有英雄悲歌之气,令人望之生惧,霸气纵横,惴惴然有仰佩之情;悲歌一曲,然有俯惜之意,英雄读之如切己身,更生相怜之情。

所以说“气”不合不发,如太史公之遇项王,气有合处,则发而为文。项氏有盖世之气,拔山之勇,何等英雄,何等力量,项王自负才气,史公自矜其才,欲有为而遭惨迫,是有不解之恨,难消之气,与项羽有合,故太史公于下笔处能气合为一,为文有采,摩人得神,意气俱在。东西征战,一言之出,皆是气纵横处。太史公描摹项王一生功业事迹,将自己一生的悲情壮意凝注于项王身上,成就项王悲壮一生,后之悲夫壮士每读之,必是潸然泪下。

参考文献:

[1]汉 司马迁 《史记》 中华书局 1982年11月 第二版

[2]李泽厚 《美的历程》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年版

[3]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版

项羽本纪4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选自《史记》)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自然段文字中的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

答:

2.比较项羽《垓下歌》和刘邦《大风歌》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答:

3.第三自然段中哪些文字最能表现司马迁对项羽一生功过的评价?请简要说明。再找出最能表现司马迁观点的句子是哪两句?

答:

4.评价历史人物应做到“有理有据;把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从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请搜集古今人物对项羽的评价,并谈谈你有何感想,再谈谈自己对项羽的评价。

答:

项羽本纪5

摘 要:《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习惯上称它为“序赞”或是“论赞”,是作者司马迁用来表明创作主旨、追溯典制源流或褒贬历史人物的一种评议性文字。从“太史公曰”中可见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所成的“一家之言”。本文选取《项羽本纪》,对其中的“太史公曰”部分进行分析。

关键词:史记;项羽本纪;太史公曰;评论

1.解释了项羽入纪的原因

初读者对于《史记》中的《项羽本纪》,会有以下疑问:项羽一生都没有当过帝王,他凭什么也进入到本纪中?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的“太史公曰”可以看成是他的解释。他说:“羽非有尺寸乘孰,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总结起来主要的原因是首先项羽不和从前的帝王一样,由继承而来,而是个人从平民奋斗最终得到,从而更加应该得到嘉奖,其次,他亲率诸侯参与直接战斗颠覆了暴秦,而且他主持分裂天下,所有的政事都由其定夺,称号为“霸王”,这是千古未有的奇事奇人。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司马迁对项羽的思想倾向,他不以成败论英雄,把项羽的贡献放在秦末人民反暴秦的生死斗争转折关头来评价,充分肯定了项羽的历史地位,把其作为一个悲剧英雄来讴歌,给予他至高无上的地位。

2.不同角度解释了项羽失败原因

《项羽本纪》篇末的分析,把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于他一次次决策的“失误”,归结于他胆大心粗、刚愎自用的个性。从此处便可知“太史公曰”排除思想和感情的诸多干扰,从个体作为出发,结合特定历史时期及特定人物的性格,以磊落的胸怀考量个体作为,做出真实合理的睿智评价。

从特定的历史背景考察

人物处在特定历史时段中,其个体作为必要被涵盖在其中,司马迁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并本着“忠”,凭借“智”做出广而深、真而妙的独特论断。《项羽本纪》之“太史公曰”:项羽于“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急”的历史时代下,“乘抛起陇亩之中”三年建立霸业,是“近古以来未尝有也”的奇迹。此时的项羽迎合了力征平天下的历史潮流和要求,他的急、狠、猛充分发挥了威力,让他无往而不胜。可是待刘项两家划鸿沟而对峙后,情势发生了变化。这时候要的是头脑、智慧。而项羽不明白“世异则事变,事异则备变”,仍“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三年兴五年亡,如此急剧的变迁,说明了历史潮流是无情的、严酷的,而个体作为是必受历史时代的选择或淘汰,主观的感受与慨叹是于事无补的。“天亡我,非用兵之罪”,此当是历史潮流吧!总之,“太史公曰”都将项羽置于特定的历史时代下来考察,让世人从浩渺纷繁中辨听出历史庄重而不容置疑的声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从人物个性考察

司马迁再现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项羽本纪》中“太史公曰”:“……何兴之暴也!”“号为霸王”,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身死东城,尚不觉而不自责。”率性、猛暴、天真是项羽无以伦比的个性特点,由此引发的个体作为必然是丰富而起伏跌荡的。同时,兴暴不识大体、不反省、不谋虑,招致他四面楚歌,众叛亲离,惨死垓下。复杂的个性决定了他难以褒贬的复杂的个体作为。人们爱他也恨他。这才是司马迁苦心孤诣地“曰”出的真实意蕴。“太史公曰”自觉不自觉地触摸到了人性论,它深入地探索和把握着历史人物的个性,因而意味深长,引人思索和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性格决定命运。《项羽本纪》中的“太史公曰”概括了项羽失败的原因有五点:第一,分裂天下,引起争斗;第二,背关怀楚,失去地利;第三,放逐义帝,诸侯叛乱;第四,自矜功伐,不行仁政;第五,专恃武力,失去民心。他与刘邦的不同之处便是一个是鲁莽天真的青年,另一个是老谋深算的中年。今天看来便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中年战胜了一个鲁莽天真的青年,可以说刘邦的胜利是必然的,项羽的失败是值得同情的。

3.细节之“重瞳子”

在“太史公曰”里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听闻项羽和舜都是“重瞳子”,可见司马迁在这段文字里掩藏的深层情怀和秘密:司马迁用道听途说来假设舜和项羽都是“重瞳子”,从而推断项羽可能是舜帝的苗裔,这是文学性的叙事和评论笔法,其史料和结论都是不可考稽的。这段文字集中了他对项羽英雄一世而最终兵败自刎的历史现实的评价。单从“重瞳子”这一细节便可看出“太史公曰”是直接而明确地表现了司马迁的主观思想情绪、价值评价标准等。如“……禹岂其苗裔哉?何兴之暴也!”一个疑问句一个感叹句。这些句式本身就有很强的抒情意味,再加上司马迁有意将其连用,更加重了情感的表达。当然“太史公曰”价值评价也具有普遍的合理性。“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这几句话客观、合理而又直接点出了项羽失败的原因。但这也掩盖不了司马迁的价值评价有时表现出相当的片面性。“太史公曰”大部分笔墨都是在说项羽他空有高志却目光短浅;他爱慕虚荣,不乏自满自得的小农意识;凡事勇在先,智在后,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其中“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这个说法便透露了司马迁对英雄项羽失败的痛惜之情。

4.结语

《项羽本纪》之“太史公曰”属于“饱含激情,有感而发型”赞。看《项羽本纪》,荡气回肠,排山倒海,一气下来,顺着文势,涌出:“重瞳子”的霸王呵!你起于陇亩,率王诸侯灭秦,分天下、王诸侯,“近以来未尝有”呢!只恨你不该“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竟“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到死了“尚不觉寤而不自责”,何其可笑!结合着前文这样的批判,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跃然纸上。在司马迁的笔下,昔日的西楚霸王,一身英雄胆气,满腔柔情似水,他虽战败身死,但他那“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人生绝唱,以及他那恋祖恋根的血脉情愫,当该炎黄子孙千古传诵。

参考文献:

[1] 韩兆琦。史记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4-25

[2] 顾竺。史记十大名篇解读[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59-60

[3] 霍小芳。《史记・项羽本纪》探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9(1)

65 17089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