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简介与生平优推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杜牧简介与生平优推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杜牧简介【第一篇】
关键词: 语文; 实效性; 兴趣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1-12)-0095-01
一、巧设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在我们的课堂上无处不在,精当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够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调控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顺畅,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简单的提问,只要直接回答是或否,但还有一些提问很笼统,没有明确的思维的指向性,使学生感到不知从何答起,一片茫然。这些问题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要问得巧,教师就要精心选择最有价值和最能启发学生理解课文的问题。这样,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就非常明确,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有时候,我们深入研读文本,发现文本中平淡无奇的地方恰恰能设计出平中见奇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作深入探究。例如《孔雀东南飞》一文在描写兰芝殉情时有“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之语,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一细节,设置问题“兰芝作为一个意志坚强的女性,她为何在以死同封建礼教和封建势力抗争的时候偏要脱下鞋子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再引导学生从“履”的意义入手,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对“履”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明白了“履”在婚嫁中不同寻常的意义,使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到刘兰芝在以生命捍卫爱情与人格尊严时所表现出的冷静、果敢、坚强,理解了她的反抗封建礼教和封建权势的精神中还有着更深刻的文化意蕴。
二、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对本节课充满期待,注意力高度集中
(一)课题简介式导语。在教授屈原《国殇》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殇”字,然后让学生用两个字解释它的意思,学生议论纷纷,群情激昂,但不知如何解释,充满期待,然后我在黑板上又写出了“夭折”这两个字,再让学生解释它们的意思,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未成年就死去。”我在“殇”字前面写了一个“国”字,让他们解释“国殇”的意思,学生由此对课文内容一下子明白过来并急于进入其中。
(二)背景简介式导语。《阿房宫赋》是杜牧的不朽之作,作者时年22岁。当时唐王朝已是危机四伏,政权摇摇欲坠。唐敬宗李湛继位,改元宝历。李湛一上台就广造宫室,进铜三千万,金箔十万,翻修清思院新殿,迷恋声色歌舞,不理朝政。当时宰相为牛僧儒,见敬宗荒淫,畏责罪而不敢言,只是上表要求到武昌去作外任以避祸。杜牧敢怒敢言,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在此文中,杜牧借古讽今,将荒政误国的敬宗斥为“独夫”,痛加抨击。他提出的帝王骄奢淫逸必将自取灭亡的重要历史教训,为实际已走上亡秦覆辙的晚唐统治者敲起了警钟。杜牧曾拿这篇赋求人推荐给主考官。大和二年(828年)杜牧应考的那一科主试官礼部侍郎崔郾读了此赋当即惊奇赞叹,并批准取杜牧为第五名进士,《阿房宫赋》从此也名扬天下,成为千古不朽的杰作。
(三)歌曲式导语。《霸王别姬》则用屠洪刚演唱的该歌曲导入,营造出一种悲的氛围,若有该电影相关片段视频播放,则效果会更好。
(四)成语、诗词式导语。《方山子传》导语设计,先在黑板上写了“河东狮吼”这一成语的意思及来历,再将苏轼的有关诗写在黑板上,《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再结合课文注释一对方舟子的介绍,使学生兴趣盎然。
(五)笑话式导语。有一次,教育部的一个官员视察一所非常著名的理工科大学,问该校的学生会主席:“阿房宫是谁烧的?”这个学生会主席回答:“不是我烧的。”主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在旁边,也对着教育部的领导说:“我用党纪和人格担保,确实不是他烧的。”
(六)歇后语式导入语。老鼠钻进风箱里――咬文嚼字,导入《咬文嚼字》。
三、预习检测,形成问题支架
如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概述》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诗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哪些流派和代表诗人及代表作?有什么特点?
四、学生先看课本,画出相关内容,再交流讨论
五、教师点拨
可按朝代、流派、代表诗人、代表作品、特点甚至影响这样的顺序制成表格
六、巩固练习
每个学习小组负责一个部分,一共四个部分内容,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黑板是展示,其余组点评。
七、课堂小结
希望学生将这种知识梳理的方法养成习惯,学会自己整理知识要点。
八、布置作业
搜集整理学过的各代表诗人的作品,并熟读成诵。
九、学后反思
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查漏补缺。
作文教学平常这样有意识训练学生:为了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我经常要求并布置学生写读后感以及相应体裁的文章,比如小小说、小品之类,以便学以致用。
在高一刚开始接触诗歌时,我要求学生尝试写歌颂父母亲的小诗,并在下节课当堂检查,让学生当堂朗读,其中一位女同学写的歌颂母亲的诗歌,让在坐许多学生动容、哭泣,堂面相当感人,至今让人难以忘怀。还有一次,在我声情并茂朗读并讲解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之后,让学生写1篇纪念已故亲友的文章,大部分学生写得相当感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张信安同学还将我批改后的作文寄往《中小学生优秀作文选》杂志发表,我也因此被该杂志编辑委员会授予“优秀辅导教师”的光荣称号。
总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爱学、乐学,平常教学多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知道学了语文跟不学语文不一样,学好语文跟学了语文不一样,语文能改变他们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和质量,用鲜活的事例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让他们身心愉悦,心驰神往。比如谜语、笑话、故事、演讲等等想,还有诗歌朗诵,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兴趣是入门的导师。”
(2)教学实效不在于老师讲的如何精彩,而在于学生领悟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所以应坚决杜绝老师一厢情愿的满堂灌,应让学生动起来,动口、动手、动眼、动心、动脑,只有这样,才能算是收到实效。
(3)目前,我们陕西省礼泉县实验中学开创了“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对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很有帮助,具体如下:“三环”指课前、课中、课后,“六步”指课堂教学六个步骤(预习检测,形成问题支架;交流讨论;教师点拨;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我们以此进行日常教学,学生上课都能认真阅读,积极思考,突出问题,答疑解惑,互促互进,颇有收获。
杜牧简介【第二篇】
摘 要:杜牧、李商隐、温庭筠作为晚唐最著名的咏史大家,其咏史怀古诗独具特色,在诗史上有重要地位。从晚唐时代背景与三人个人生平经历出发,可探讨其咏史怀古诗的内容及艺术渊源。如果将晚唐咏史三大家进行比较,温庭筠以艳诗咏史、杜牧刻意翻新、李商隐含蓄蕴藉,三者各有千秋。
关键词:杜牧 李商隐 温庭筠 咏史怀古诗
晚唐时期,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致使民生凋敝,国家政治混乱不堪。但岌岌可危的大唐王朝却促使咏史诗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压抑的时代中,诗人们只得在“沉沦中演进” [1],不能直抒胸臆,只好大肆借历史来表达对这个时代的控诉和不满,于是咏史怀古诗的创作蔚然成风。晚唐咏史怀古诗成就最高的当属杜牧、李商隐、温庭筠。从诗歌体裁上来看,温庭筠的咏史怀古诗主要有乐府类、七律、七绝、五排咏史怀古诗,乐府类和七律咏史成就最高;杜牧最有特点、最有成就的当属他的七言绝句咏史怀古;李商隐近体律绝咏史怀古诗独具一格。他们都致力于咏史怀古诗的创作,为晚唐诗篇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晚唐诗歌创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由于三人的生活经历、性格等的差异,他们创作的咏史怀古诗也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杜牧生于世代官宦家庭,家世显赫,自小饱读史书,风流倜傥,但同时又兼有忧国忧民的济世之志,有着三分的风流随性,七分的深沉绝望。他眼光犀利,对于咏史诗的创作有着明确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追求。杜牧在文宗时举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依次做过江西观察、淮南节度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正是由于在官场的摸爬滚打,深入黑暗的现实内幕,让他深刻的意识似乎到国家命运的不可逆转。李商隐出身寒门,固然才高八斗,但似乎一辈子都在委曲求全,一介儒生本无意卷入风起云涌的政党之争,却因机缘巧合深陷其中,受到两党的排挤倾轧,徒有诗才却只能长期沉沦,遭遇极其不幸。相对于杜牧、李商隐而言,温庭筠既没有杜牧那样情系家园深沉,也没有李商隐那样曲意求成式似的束缚。他出身名门,却偏偏家道中落,因此他身上除了有几分贵公子的才高气盛之外,还多了几分赖气,他只管目之所见,口有所言。他们在晚唐咏史怀古诗的这块广袤的舞台上伸展拳脚,任悲伤和无奈放任自流。
杜牧的咏史怀古诗,风格“爽朗俊逸,蕴含深刻” [2],往往喜欢刻意翻新,以“立意高绝”[3]的议论来表现他过人的卓识,其史论色彩浓厚,并且经常站在高人一等的台阶上来发表新见解,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赵翼《瓯北诗话》评其:“杜牧之作诗,恐流于平弱,故措辞必拗峭,立意必奇辟。多作翻案语,无平正者”。[4]如《 题商山四皓庙一绝》:“吕氏强梁嗣子柔,我于天性岂恩仇。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汉初汉高祖刘邦在戚夫人的鼓动之下欲想废太子刘盈而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此事危及吕后权益,因此吕后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刘盈,使刘邦放弃废立太子的念头。历来商山四皓为巩固太子的储位而出山相助都是被作为一段历史佳话来传颂的,但杜牧为不落窠臼,竟反说其事,指出正是商山四皓的出山,才导致吕氏外戚专权,差点危及刘氏江山。由此,他的诗中又带有某种深刻的悲哀情绪,如《登乐游园》“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诗人亲眼目睹牛李朋党之争,又亲身经历了“甘露之变”,辉煌的大唐王朝已经像曾经鼎盛的汉家王朝一样,渐渐消亡了,因此从心底慢慢涌上一股不可遏制的悲哀和无奈之感。
李商隐的咏史怀古诗则是多引用生僻的典故和隐晦的比喻,并善于抓住微小的事件,从而以小见大,因此导致他的诗含蓄蕴藉,有不少晦涩难懂之作。如其《齐宫词》:“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前两句仅用14个字就概述了南齐亡国的起因,经过,结果,从中刻画了齐废帝至死都在纵情享乐的昏庸荒淫。“犹自风摇九子铃”,“九子铃”是宫殿寺观的饰物,史载史载齐废帝曾剥取庄严寺的玉九子铃来装饰潘妃宫殿,诗人借用“九子铃”这样微乎其微的的小物件加以巧妙地暗示,从而从侧面烘托了梁宫的荒淫腐败,用语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但李商隐在政治生涯中的举步维艰使得其缺乏杜牧的那种自信,以致于他虽然对史实有清醒的认识,能够切中要害的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却不能大声疾呼,只能默默地用委婉曲折的咏史怀古诗来表现,从而折射出他对这个时代深深的悲哀,众多的愁苦使他的诗蒙上了一层凄凉的色彩,如《锦瑟》以悲切幽怨的“锦瑟”起兴,追叙郁郁不得志的一生。运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典故来喻己命运如浮萍,青春年华不再。“蓝田生玉,沧海有珠”折射出诗人虽有卓越之才,却不为所用的深沉悲哀。越是沉迷,这种情思越是难以排遣,诗人也更加幽婉哀怆。
而温庭筠作为晚唐乐府类咏史怀古诗的终结者,对乐府类咏史怀古诗的创作颇为用心。这接近20首的乐府类咏史怀古诗多取材于东晋、北齐等前代昏君荒淫无道的逸乐亡国之事,诗人对其游乐的场面大肆渲染,吸取齐梁文风中注重形式和辞藻华美的部分,并将其融入其中,同时在咏史诗的内容上予以创新,将其咏怀个人遭遇发展到吟咏国家兴亡、朝代兴衰。温庭筠结合自身优势在表现手法上加以改造,开辟了以艳诗写咏史的传统,开拓了咏史怀古诗的新路径,并成就了乐府诗的最后辉煌。相对于杜牧、李商隐而言,温庭筠近体类咏史怀古诗最重要的特色在于他的乐观洒脱。他不恪守传统伦理道德,三分无赖气铸成了他的不完美,同时也成就了他人生表现的一个重要侧面。飞卿的咏史诗既不像杜牧那样刻意翻新,以善于写出出新的见解见长;也不似李商隐那般含蓄隐晦、委婉曲折,一唱三叹。他只管目有所见,口有所言,无论命运怎样将他玩弄于股掌之间,他依然是愤激而不绝望。同样是表达怀才不遇之感,温庭筠是“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过陈琳墓》),杜牧是“登独还天下,谁会我悠悠”(《题敬寺楼》)。相对于杜牧、李商隐的诗,温庭筠是一种盲目的乐观,正如刘学锴所言,“他的这种积极用世情怀,固与其家世、个性有关,也与他对时代的感受与认识比较表面有关”。[5]但他毕竟不是政治诗人,我们也不能对他苛求太多。
咏史诗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大的分类源远流长。自东汉史学家班固的《咏史》开咏史之先河,建安时期,王粲、阮禹有《咏史诗》,曹植有《三良诗》,但大体都是“隐括本传,不加藻饰”[6],及至左思《咏史》八首,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思路,再至晚唐之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题材内容分日益广泛,咏史诗的创作达到顶峰。温庭筠、杜牧、李商隐在这片广阔的舞台上,追忆前朝盛世,悲叹今朝之衰亡,抒发怀才不遇之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其新的意义,为其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凸显了一定的历史意义。(作者单位:济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在沉沦中演进——试论晚唐诗歌创作趋向》,南京师范大学编《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90页。
[2] 孙大军:《论杜牧的咏史诗及其怀旧伤时心态》,《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64页。
[3] 房日晞:《杜牧李商隐之咏史比较》,《西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第64页。
[4] (清)赵翼:《瓯北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163页。
[5] 刘学锴:《温庭筠传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36页。
杜牧简介【第三篇】
关键字:裕固族;民歌;传承人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068-01
一、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界定
祁庆富先生在全面梳理了传承和传承人的学术史后,将传承人定义为“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艺术、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1]。从以上定义中,得出裕固族民歌传承人应该是具有超人的才智和强大的记忆力,储存着大量的裕固族传统民歌并有娴熟的演唱技艺,既是裕固族传统民歌的获得宝库,又是裕固族民歌在当代代代相传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的代表性人物。因此,本文把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界定为由国家及其各级政府的相关单位通过多方访谈、调查而认定并颁发证书的裕固族民间歌手杜秀兰、杜秀英、钟玉珍、贺俊山、郭金莲等人。
二、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基本特征
通过长期访谈调查,我们发现裕固族民歌传承人都具有一下的基本特征。(一)超强的记忆力。在对传承人的调查过程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共有的现象。在传承人年轻时一起学习原生态民歌的同龄人很多,其中大部分人天生就一副好嗓子。但经过之后,大都忘记了原生态民歌。而现定的几位裕固族民歌传承人在结束后,仍然记得大量的裕固族原生态民歌。据传承人们讲述,他们在年幼的时候就有很强的记忆力,学习民歌的时间比同龄人要快好几倍。就连歌长篇叙事民歌黄黛琛和萨娜玛珂都只需学两三遍就能学会。(二)对民歌的浓厚兴趣。天生一副好嗓子和惊人的记忆力是决定能否成为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必要条件,但对裕固族民歌的爱好却是成为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先决条件。当问及传承人为什么学习裕固族民歌时,传承人的答案都是:自己感兴趣。裕固族民歌传承人自身习得裕固族民歌的兴趣促使他们比其他人学的快、记得多,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了他们更进一步学习民歌的兴趣与动机。(三)艰苦的生活经历。裕固族传统民歌,尤其是西部裕固语的民歌大都比较悲伤。这与解放前裕固族人的生活状态较为相符。传承人贺俊山幼年丧父,过早的挑起生活的重担。他擅长演唱的拉骆驼歌就是在在孤寂、漫长的驼队运输路途中学会的。传承人钟玉珍十五岁时与小自己三岁的表弟成亲,婚后替年幼丈夫照顾一家老小,丈夫却在工作后与其离婚。现在演唱起黄黛琛还会潸然泪下,因为旧社会中妇女因包办婚姻所受的苦她都亲身经历过。
三、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民歌传承研究
在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民歌传承过程中很多因素对其有重要的决定作用,本文通过民歌传承人在主要的几个传承场域对裕固族民歌的传承活动做分类研究。(一)账房内的民歌传承。账房是裕固族人主要居住和代客的活动场所,一天的放牧劳作结束后,一家人或亲朋好友围坐在账房内聊天、唱歌、讲故事。由于人们白天都在外出牧,并无大量时间教导孩子,因此,晚上在账房内的民歌和故事常常就是针对教育晚辈而进行的。在这种场域中,传承人所传承的民歌通常都是一些具有教育性的或与历史传统有关的传统民歌。例如,讲述有各种历史上东迁史的《西至哈至》、歌颂有各种民族英雄的《萨娜玛珂》等。(二)放牧地点的民歌传承。裕固族自古就是一个游牧民族,每天外出放牧是他们生活中的主体部分。裕固族牧民在放牧期间,由于居住地点分散、交通不便、通讯也不发达,人们彼此之间都是通过歌声来互相传递信息。娱乐方式单一,人们除了在漫无边际的草原尽情放歌外,很少有其他娱乐方式来打发漫长而孤寂的放牧时间。而草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不同的人在这里唱各种不同的民歌。因此传承人杜秀英、杜秀兰就在放牧地点学会了很多情歌和当时流行的一些其他民族的歌曲和小调。(三)各种仪式上的民歌传承。裕固族人生活中有很多习俗仪式,主要分为人生仪礼和生产生活仪礼,而这些习俗仪式上都有想对应的习俗歌曲,其中婚礼的习俗歌曲最为典型。由于婚礼是一个比较正式的场合,婚礼上大部分传统歌曲都是由男的来演唱,并由一位当地谙熟裕固族民歌、德高望重之人来担任总敦主持整场婚礼。杜秀英和郭金莲的父亲经常被邀请参加婚礼担任这一要职。但几位传承人并没有从父亲那里传承到婚礼上的礼仪歌曲,只传承了送亲歌、哭嫁歌、戴头面歌几首。父亲在婚礼上演唱的《尧达曲格尔》和唱给各位来宾的赞歌都传承给了自己的男性亲属或其他男性青年。其他仪式上的颂词歌曲也是都有男性传承,女性大都是在这些仪礼结束后的待客宴席上传承一些其他的民歌。
四、裕固族民歌传承人在民歌传承中的困境
(一)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国家生态环境政策的行使,牧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裕固族民歌原有的社会功能正在逐渐消失。传承人贺俊山所生活的明花一带的牧区农业化和传承人杜秀英姐妹所在的大河一带的汉族外来人口的增加使得这两个地带牧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牧羊曲、奶幼畜歌在大河明花一带几乎失去了存在的根基。通讯工具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更加促使裕固族民歌的社会功能在这里几近丧失殆尽,在现代化的裕固族牧民生活中无立足之地。(二)裕固族语言的流失。裕固族语言与裕固族原生态民歌关系十分密切,如果裕固族语言无法继续使用下去,那么裕固族民歌自然无法生存。然而,随着汉文化的普及和普通话的推广,聚居区使用裕固族语的人越来越少了。虽然裕固族原生态民歌的曲调能够被民众接受、喜好,单语言的阻隔使得人们只能欣赏而不能传唱。这就决定了原生态的民歌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很难继续传承,由于裕固族语言的丧失,裕固族民歌也必定会被年青一代所遗弃。总之,裕固族民歌传承人是裕固族民歌传承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现在裕固族民歌再生产的宝库。尽管裕固族民歌在这几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社会生活方式的大变革和裕固族语言流失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民歌传承活动处在了一个十分艰难的状态,也使裕固族民歌传承人处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如何使裕固族民歌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对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将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作者简介:郎雯瑛(1986—),女,裕固族,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09级。研究方向:民族文化。
杜牧简介【第四篇】
农牧有限公司简介
县***农牧有限公司原(***县***肉羊养殖场)位于河北省***县境内,座落于美丽的滏漳河畔,是一家集畜禽养殖、杂粮加工、林业花卉、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企业,总投资500万元,占地面积300亩,其中,羊舍3600平方米,青贮池576立方米,现存栏杜泊羊336只,年出栏800只;林业花卉观光采摘园区200亩,草地面积为70亩。农场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西距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40公里左右,东临京九铁路50余公里,邯黄铁路、邢威高速公路和邢临、邢清、任广、定魏公路等省级公路贴身而过,相距数公里不等。
本农场2012年3月建成杜泊种羊繁育基地,对本地绵羊进行杂交改良提高良种覆盖率,通过杂交,肉羊在肉质、生长繁殖性能、抗病力方面得到大大提高。2012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有关专家的协助指导下,实行了肉羊舍饲标准化养殖。2013年升级为***县***种羊场
2011年建立了占地200亩的水果采摘观光园区,目前第一期120亩陆地采摘区已经建成并开始采摘,品种有:樱桃、桑葚、无花果、杏、桃、梨、苹果、李子、枣树、木瓜、山楂、柿子、石榴、核桃等;二期园区餐饮、娱乐、垂钓、健身房、温室大棚采摘区等项目正在建设中。
上一篇:影楼网销专员岗位职责(实用3篇)
下一篇:执行异议申请书【优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