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浅析5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瓦尔登湖》浅析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瓦尔登湖赏析1
这里,我们选择了《美国著名中学语文课文精选》第3部分“国家的发展”第六课《瓦尔登湖(节选)》的练习,与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四个不同时期版本的中学语文传统篇目《春》(朱自清)的练习,进行比较。《瓦尔登湖》是“一部将自然观察、社会批评和哲学思想独特地融合在一起的著作,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先验主义作品中的最优秀著作”。作品文笔清新、朴实、自然,思想深刻、丰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作者亨利・大卫・梭罗,美国著名作家、自然主义者、哲学家。第六课由《瓦尔登湖・我生活的地方和我生活的目的》(节选)、《瓦尔登湖・结论》(节选)以及梭罗的名篇《论公民的不服从》(节选)组成。本文举《瓦尔登湖》(节选)练 与此同理,本文选取的人教社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一册1987年11月第2版(以下简称1987年版)、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2001年3月第1版(以下简称义务教育2001年版)、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2001年6月第1版(以下简称课标2001年版)、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2007年3月第2版(以下简称课标2007年版)四个版本《春》的练习设计作为参照,也是因为其在同一版本中练习设计思路的趋同性和思维的一致性。
请先看1987年版《春》的“思考和练习”设计。
思考:
一。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春天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本文着重描写了草、树、风、雨,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练习:
一。本文是围绕一个“春”字展开描写的,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二。根据你的观察和感受,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形容的春景具体描绘一下。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三。体会作者对春草、春花、春雨的形象描绘,完成下面练习。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春草下述特征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萌动的幼芽,破土而出( )
这温顺柔和的草儿多讨人喜欢( )
初生的春草带着几分娇柔( )
一片一片铺向远处的天边( )
2.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春花特征的句子,按要求写在下面。(略――笔者注)
3.按下面要求摘抄课文中的语句,写在空白处。(略。要求“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和煦”,“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香味”――笔者注)
4.下列语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雨的特点,请用恰当的词语把它概括,写在括号内。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四。本文结尾三个比喻的含义是什么?
五。朗读、背诵课文。
1987年版的初级中学语文课本,是在1978年正式本基础上修订的。修订依据是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修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87年版《春》的“思考和练习”一共五题,主要涉及对课文结构和描写对象的特征把握,如思考一、二,练习一、三;对文本词句的理解、概括与把握,如练习二、三;对修辞的学习,如练习四;朗读和背诵,如练习五。综合观之,都属于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表现形式的范畴。
再看看义务教育2001年版《春》的“练习”设计。
练习:
一。本文写春天,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感情。仔细阅读课文,抓住感情线索,说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路,然后背诵课文。
二。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钻”用得很好,好在哪里?)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如果把“闹”换成“叫”,有什么不好?)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一句先说春风“像母亲的手”,是比喻;又顺着说它能“抚摸”,是拟人。这个句子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使用,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4.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如果把这三个比� 给下列几组字注音,并分别组词。(笔者注:六组形近字,略)
四。文章写春花,还写了花下的蜜蜂和蝴蝶;写春风,还写了唱歌的鸟儿,吹笛的牧童:动静结合,较好地展示了景物的特点。学习这种写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尽量写得生动活泼些。
本版《春》的练习有四道题。“练习一”引导学生对文章线索、思路进行梳理,对作品的情感进行把握,是1987年版思考一、练习一、练习五的糅合。“练习二”是对文章传神词句、修辞的理解、品味与把握。其中,第4小题由1987年版的提示性语言“本文结尾三个比喻的含义是什么?”改为具体内容,是呈现方式的不同。“练习二”最突出的特点是切换了1987年版有关景物特征描述的语言材料,转而对精彩语句的较深层次的咀嚼、玩味儿。这个立场也表明了这样的观点:对语义韵味的理解比外在表象的把握更重要。练习中新增了两个内容,一是形近字的练习(练习三),二是仿写训练(练习四)。
比较1987年版的练习设计,这个版本的练习扩大了容量,也有了一定深度,工具性(写作、修辞)、基础性(形近字的注音、组词)、人文性(文学语言及文学形象的品味)兼备。
再看看课标2001年版与2007年版《春》的“研讨与练习”设计。(说明:因为这两个版本的练习完全一致,这里,我们就一并抄录于后。)
研讨与练习:
一。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直至背下来,并细心品味课文中描写的江南春景。
二。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
三。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比喻词“像”“像……一样”“似的”等来连接。这种比喻叫明喻。课文最后三段把春天描写成“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
读一读,写一写
朗润 酝酿 卖弄 宛转(下略――笔者注)
这两个版本除保持前两个版本对文本理解程度的重视,对语言赏析的青睐,对基础知识的情有独钟外,有一些变化:一是“练习”演变为“研讨与练习”,增加了“探讨”环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探究、合作学习要求的具体体现。二是想象与联想的出现,有了思维训练的内容。三是学习内容也有调整,如写作内容就调整到单元练习去了。词句的理解由三个例子减为两个,括号中的问题也作了微调。修辞题作了强化,增加了比喻的知识。而形近字注音、组词也演变成了轻松的“读一读,写一写”。
从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频频出镜的基本元素,如朗读、背诵,品味语句,把握修辞蕴涵、积淀词汇,等等。而“探究”学习方法的引进,“想象”“联想”的思维活动,出发点也是为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的崇拜心理也很重。比如,练习二第2小题的第1例:“‘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这个提问就很值得商榷。语言现象有一个规律性问题,也有一个语境问题。这个提问所描述的仅仅是一般的语言现象,而忽略了这个句子的特殊性。如果我们尝试把“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小草’前面,会出现什么情景呢?那就是既不能正确反映作者的心理与视角,也不能客观描绘小草“偷偷地”“钻出来”的情态。因为小草只有在已经钻出土地之后,在春风中,才会一步一笑地呈现出“嫩嫩的,绿绿的”舒展模样。
综合起来看,这四个版本跨越了20多个年头,在中学语文理论与实践的争论中蹒跚前行,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从经典课文练习设计中,还是可以大致解读出一些至关重要的信息:我们的语文教学高度关注对文本的集体性感受,重视基础知识和技巧学习。问题设计以课文把握为轴心,问题内容基本上不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现代社会生活发生联系。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瓦尔登湖(节选)》的练习设计。
练习由“问题指南”与“作品积累”两部分组成。
问题指南
文学和生活
读者反应:根据你的看法,独自在一个自然环境中度过两年时光的有利之处和不利之处是什么?
主题焦点:梭罗可能对今天快节奏的社会有什么看法?你生活中的什么具体事情可能会特别让他担忧?
阅读理解
1.梭罗在想象中做了什么事情?
2.(a)梭罗为什么住在森林里?(b)他最后为什么离开了森林?
3.他从他的“试验”中学到了什么?
4.梭罗对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人提出了什么忠告?
思考
解释
1.梭罗的评论“受到一个农场的束缚和受到国家监狱的束缚并没有什么不同”是什么意思?(分析)
2.用你自己的话来描述梭罗对于个人主义和遵守常规的态度。(解释)
3.根据梭罗的观� 为什么这样的旅行很有吸引力?(职业连线)
作品积累
点子库
写作
1.写给编辑的信:梭罗的哲学观点在今天能怎样应用?给一份报纸的编辑写一封信,宣传人们应该简化自己的生活的观点。
2.报告:为了抗议墨西哥战争,梭罗在监狱里度过了一夜。写1篇报告解释这场战争的起因和结果,以及美国民众的反应。(社会研究连线)
3.比较和对比:写1篇文章比较爱默生和梭罗的信念,利用他们作品中的段落和细节作为支持的证据。
项目
1.今天的瓦尔登湖:调查研究今天的瓦尔登湖的状况。如果可能的话,收集关于该地区的照片。把你调查的结果报告给班里的同学。然后讨论从梭罗的年代到现在,瓦尔登湖发生了什么变化。
2.自然日志:到一个在你附近并且能观察自然的地区去游览几次――无论是一个公园,一片森林,还是一片海滩。把你的观察结果记录在1篇自然日志中,并给你的同学看。(科学连线)
微型写作课(略――笔者注)
通过对“问题指南”和“作品积累”两个组成部分的直观体验和理性分析,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征:
1.保持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独立立场,把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尊重落到实处。而教育的公平、公正,首先就体现在学生的人格受到充分的尊重。
2.通过情景的创设(如“读者反映”“主题焦点”两个栏目),沟通文本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重视多元思维,尊重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强调批判性阅读与表达。
4.从大处着眼(如“项目”栏),具体对象入手,着眼社会、人生,着眼思想、情感的表达,厚重、大气,有胸襟,引导学生向负责任的社会成员角色迈进。
5.注意文本理解、基础知识与能力拓展的平衡,重视实践能力的习得。
6.练习设计多样化、情景化、趣味化,视野开阔,信息量大,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活力。
语文的工具特质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语文与生活不可割裂的关系、语文人文思想教育的特色,也都得到充分体现。中美两国的中学语文教材练习有共同点,如对文本理解的高度重视,对技巧的学习,等等,但是,由于着力点、落脚点各不相同,两者的差异性就更大。
中国:
――重视母语的熟读成诵,重视字词的“微言大义”,倾向感性把握,高度关注对文本的把握程度;对修辞等技法的学习有强烈兴趣,工匠色彩浓厚,学究味儿重。
――教师立场,先知先明,对学生指指点点。
――线性的思维:文本的写作形式、思想观点、情感体验都是正确的,也是最好的。
――缺乏想象力。
美国:
――平等对话的立场,尊重学生的学习权、思想权和表达权。
――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创新、创造和批判,培养现代公民负责任的态度。
――充满活力。
两国中学语文教材练习设计的差异,其实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教育观念的差异。比较美国语文教材练习来看,我们更关注对文本的守护,关注表现形式,跪倒在文本面前,心甘情愿做一个书奴。我们乐于把时间、精力、智慧花在熟读、熟记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上,并因此博得名利。学生的个性理解、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在教学活动中被消解了。长此以往,这种定势思维必然延伸进作为社会人的精神层面、生活层面,最终导致集体创造力的失语。
教育大计,百年树人。为了不输在起点,我们需要立即行动的是:
首先,要真真切切地在实践层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当成人,把学生当成学生。
其次,要把被颠覆了的目的和手段重新颠覆过来。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材就是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思想锻炼、态度养成、人格发展的一个触发点,一个教练平台,而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第三,要平衡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关系,使知识学
第四,尊重多元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批判,积极表达,养成负责任的态度。保持创新的激情,走向创造,是教学始终应该坚持的方向。
瓦尔登湖赏析2
关键词: 《瓦尔登湖》徐迟译本双关语汉译
一、引言
一直以来,双关语的翻译对于译者都是一个挑战。由于它本身具有不同的意思,而在不同语言中又很难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双关语,所以译者往往只能部分翻译出它所承载的意义。Newmark曾经指出“双关语翻译的重要性有限而回味无穷”(Newmark,1988:217),这说明双关语翻译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瓦尔登湖》文采恬美,引人入胜,是梭罗哲学思想和文学才华的集中体现,也是美国文学中一部独一无二的散文名著,徐迟说它是“句句惊人,字字闪光,亲人肺腑,动人衷肠”。1949年,徐迟先生的译本《华尔腾》第一次将瓦尔登湖的美介绍到了中国。而在1982年,年逾古稀的徐迟对其译作再做校译,并将书名正式定为《瓦尔登湖》。由于原著中包含了很多的双关语,使其翻译工作有着相当的难度,本文将对徐迟译本(2006)中几个双关语译例进行分析讨论,探求更好、更贴切的译文。
二、实例分析
双关语的翻译至今为止仍然是翻译工作中的一个难点,最佳的翻译是用目的语中的双关语来翻译源语言的双关语,即在译文中追求与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完全对等,既保留原文的结构,又译出原文双关的字面意义。要实现这种最佳翻译难度很大,但却是完全可能的。如下例:
例1:If the name was not derived from that of some English locality――Saffron Walden,for instance――one might suppose that it was called originally Walled-in Pond.(P140)
例1中划线部分实是一个语音双关,该句出自“湖”一章。在这一章中梭罗用了将近一页的篇幅来推测“瓦尔登”这个名字所有可能的来历。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耐心的推测,得出了“Walden”其实原为“Walled-in”这一结论。从这种意义上讲,该句中不仅有“Walled-in”与“Walden”这一对在发音上相似的词,而且是对前面一大段的总结,表现了一种逻辑的连贯。而在徐迟的译文中,他对此语音双关做了如下处理:
“那么,我想瓦尔登湖原来的名字可能是围而得湖。”(P162)
他将“Walled-in”译为“围而得”可谓是神来之笔,在译文中再造了语音双关,不仅达到了音似,而且兼顾了意义,实现了逻辑上的连贯,称得上是这一双关的最佳翻译。
而在徐迟的《瓦尔登湖》译著中,这样的成功例子并非仅此一个。如:
例2:To co-operate in the highest as well as the lowest sense, means to get our living together. I heard it proposed lately that two young men should travel together over the world,the one without money, earning his means as he went, before the mast and behind the plow, the other carrying a bill of exchange in his pocket. It was easy to see that they could not long be companions or co-operate,since one would not operate at all. (P55)
例2中的划线部分实是一个语义双关。所谓的语义双关,是指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环境下所形成的双关。这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双关,利用词语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都可以产生大量的双关。在原著中,梭罗实际上采用了拆词的方法――“co-operate”一词意为“合作”,拆开了看便有“一起操作”的意思。该例子中的最后一句是对前面例子的总结,前半句是结论,后半句是原因。而它们的因果关系正是通过“co-operate”这一双关实现的。徐迟的翻译如下:
“这是很明白的,他们不可能长久地做伴或合作。因为这一合作中有一人根本不作什么。”(P61)
其中将“co-operate”和“operate”分别翻译为“合作”和“作”,可以说是做到了类似原文的词汇拆分,也不乏是语义双关翻译的一个成功的例子。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实现双关语的“最佳翻译”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英语和汉语双关语偶合的数量还是很有限的,因此,双关语的翻译受到可译性的限制。在徐迟译著《瓦尔登湖》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还有改进余地的双关翻译实例。如:
例3:Occasionally,after my hoeing was done for the day,I joined some impatient companion who had been fishing on the pond since morning,as silent and motionless as a duck or a floating leaf,and,after practicing various kinds of philosophy,had concluded commonly,by the time I arrived,that he belonged to the ancient sect of Coenobites.(P133)
例3的划线部分又是一个语音双关,徐迟对此的翻译是:
“在我干完了一天的锄地工作之后,偶尔我来到一个不耐烦的侣伴跟前,他从早晨起就在湖上钓鱼了……沉思者他的各种各样的哲学,而在我到来的时候,大致他已自认为是属于修道院僧中的古老派别了。”
此译文只是译出了“Coenobites”的表面意思,可是还是让不懂西方宗教文化的目的语读者一头雾水。其实“Coenobites”谐音“see no bites”(瞧,没鱼上钩),梭罗表面在谈哲学,同时又影射了钓鱼,二者相关联,语言风趣幽默,令人印象颇深。这一例子当中,徐迟并没有将此语音双关较好地表现出来。而在潘庆(2007)的译本中,他做了如下处理:
“他大抵已作出了结论:他属于老派的修道院住院修士。”
这一翻译本身与徐译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但与徐译不同的是,潘在译文的后面加了注释:
“此处也是梭罗惯用的一语双关的手法,英文为coenobites,意谓修道士,如果我们稍加注意这字的发音,就会发现‘See,no bites’意谓‘你看,没有鱼来上钩’。”
这样的注释一加,完整表达了这一语音双关的含义,目的语读者也能一目了然。由此可见,对译文加以注释也是一种双关语翻译的方法。但是,笔者认为,如果单单以目的语读者为导向,势必会削弱原著的语言魅力。尤其是像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本文字优美、修辞丰富、语言充满感染力的名著,更要尽力兼顾它的行文之美和修辞之妙。笔者曾在2009年的1篇优秀硕士论文中看到论文作者试探性地将这一语音双关做了如下的翻译:
“他属于无欲派――无鱼上钩。”(P7)
此译文虽然没有将“Coenobites”的表面意思清晰地表达出来,但却实现了语音双关――“无欲”与“无鱼”。而细细想来,用“无欲派”来间接表达那些清心寡欲的修士,也并不是不可取,反而比直译为“修道院僧中的古老派别”更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例4:Why do precisely these objects which we behold make a world?Why has man just these species of animals for his neighbors;as if nothing but a mouse could have filled this crevice?I suspect that Pilpay& put animals to their best use,for they are all beasts of burden,in a sense,made to carry some portion for our thoughts.(P173)
在例4中,划线部分构成了一种语法双关,将“beasts of burden”作为一个词来看,意为:An animal,such as a donkey,ox,or elephant,used for transporting loads or doing other heavy work;当将其作为词组来看时,则可理解为“负重的禽兽”。因此,“beasts of burden”成为了连接上文“Pilpay&Co. have put animals to their best use”和下文“carry some portion for our thoughts”的桥梁。在最后一句中,重物被换为了人类的思想,“burden”“carry”也就同时具有了“背负,载重”和“担负”的意思。作为词时,它与上句紧密相连,而作为词组时,则使后面一句来的更加自然,也更顺理成章。徐迟对此处的译文如下:
“我想皮尔贝公司的利用动物,是利用得好极了,因为那里的动物都负有重载,可以说,是负载着我们的一些思想的。”(P199)
此译文中,徐迟之直接将划线部分处理为了一个短语,因此目的语读者很难从中发现“动物负有重载”和上文的“皮尔贝公司的利用动物”之间的关联。而这样的语法双关,也并不是没有办法处理,在王光林1998的译本中,他做了如下翻译:
“我想皮尔贝之流将动物用得棒极了,因为在他们的笔下,一切禽兽都变成了驮兽,背负着人类的一些思想。”(P203)
王译中将“beasts of burden”�
三、结语
通过以上各例的分析讨论,笔者认为双关语是可译的,而且能达到一种“最佳翻译”,正如例1和例2。那 他们强调的只是文本表层的对等,或形式上的对等(谭震华,2006)。双关语翻译要敢于不拘一格,另辟蹊径,不受原文表面形式的约束,力求再现原文的内涵与神韵,正如本文中例3中学者所做的试探性翻译和例4中的王译。如果我们接受等效翻译理论或者其他的一些翻译理论观�
参考文献:
[1]亨利•梭罗著。徐迟译。瓦尔登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亨利•梭罗著。王光林译。瓦尔登湖[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3]亨利•梭罗著。潘庆译。瓦尔登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4]谭震华。论双关语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6,(4).
[5]王昭。《瓦尔登湖》双关现象汉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届优秀硕士论文。
[6]徐鲁。《瓦尔登湖》的魅力――徐迟和他的译著[J].中国图书评论,1995,(5).
瓦尔登湖赏析3
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散文游记作家,文豪爱默生、霍桑等的朋友,超验主义的中心人物之一。梭罗生性独立高洁,一生憎恶强暴不公,同情贫苦大众。青年时便同情约翰·布朗的释奴斗争起义,曾撰文为被害黑人领袖约翰·布朗辩护,对当时吏治的腐败与虐奴政策进行过猛烈抨击。反对美国政府侵略墨西哥,拒向政府与教会交税而一度避居康谷附近山林,终日遨游林中,以求与大自然的契合。在他看来,这是为了身体力行爱默生的自力主张。而实际却是19世纪浪漫主义的流风余韵在新大陆作家的身上的再度显现。
梭罗是一位出色的散文作家,他以大自然为题材的散文不属于美国文学的主流,但这对当时甚嚣尘上的拜金主义却无异是一掬爽洌的清泉。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一书,文字玄远冷隽,吐放着山野气息与林间幽韵。梭罗生前不十分引人注目,直到20世纪后,他的作品文学价值才渐为人所识,迄今他已是美国人最喜爱的散文作家之一。
作品梗概
《瓦尔登湖》是梭罗的代表作。该湖地处美国马萨诸塞州东部,依山傍水,风景幽美。梭罗于1845年至1847年间曾结庐此地,遨游林间,信步湖畔,离群索居,过一种“深刻的生活”。这部著名文集即是写他在那林间湖畔两年半左右的生活情景,如《散步》《垂钓》等,此外对瓦尔登的湖光山色也作了一些优美的描写。文字玄远冷隽、清丽可诵,令人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书的主旨在于阐发他自己的人生观与哲学。在他看来,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是毫无意义的,人生的真谛在于通过冥思默想与大自然契合无间,他憎恶文明社会,主张人们回归自然。他的文章疏朗清俊,洒脱空灵,时有物外之趣。同时因观察细腻,又妙赞自然,极具诗情画意。《散步》是1篇典型的蒙田式散文,记录了梭罗在大自然深处的体验,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格言警句,有许多奇妙的引人入胜的笔墨。文章主题是谈野性,这是梭罗很著名也很有影响力的论点。梭罗认为驯服产生不出伟大的文学,伟大的文学应当从自然的野性和人的野性中去寻求。这种对野性的呼唤,一方面反映了对文明社会的憎恶,另一方面也为美国文学中写大自然、原始乡村和后来的北极文学作了理论上的准备。远离喧嚣的社会,回归清新的充满活力的自然是当时的时代思潮,梭罗的这个观点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 这种论调直到20世纪仍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精段阅读一
我要搬到渺无人烟的荒野里去住,那儿有鸫(dōng)鸟的歌声,我已经渐渐熟悉了那儿的生活。
非洲的猎人康明告诉我们,大羚羊和许多其他品种的羚羊刚被杀死时,毛皮里会散发出一种非常美妙的森林和草原的香气。我希望每个人都像野羚羊一样,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的身子也要这样散发出芬芳,向我们的感官宣告他的存在,让我们想起他经常出没的那一部分大自然。
野性的东西多么近于善啊!
生命存在于野性之中。最有生命力的是最有野性的。没有被驯服过的野性能使人耳目一新。不断前进的、永远劳动不息的人,迅速成长的对生命有无穷的追求的人永远会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崭新的世界之中,在荒野之中,周围是生活的原始材料。他在原始森林里盘根错节的枝干上攀援。
在文学里只有野性的东西才吸引人。沉闷只不过是驯服的别名。在《王子复仇记》《伊里亚特》和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经卷和神话中,使我们喜爱的东西正是那没有受到文明影响的、自由的、野性的东西。正如大雁要比家鸭飞得快而且长得美丽一样,野性的思想——思想的大雁也飞得更快,长得更美。它在沼泽地里纷纷洒落的露珠中振翅飞翔。一本真正的好书应是顺乎自然的,却又出人意外的、难以描述的漂亮完美,有如在西方的草原或东方的丛莽中发现的一朵野花。天才是一种亮光,它能照亮黑暗,有如电光的闪动,它说不定会粉碎知识的殿堂。它不是点燃在民族的壁炉上的蜡烛,一经普通的白昼的光照,就苍白失色。
赏析:本文是1篇典型的蒙田式散文,平易、自然、流畅、亲切。作者记录了他在大自然深处的体验,抒发了他对充满活力的清新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萎靡堕落的资本主义文明世界的憎恶。
文章笔触轻灵,舒卷自如,不拘形式,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同时作者娓娓叙来,亲切自然,又给人一种轻松的美感,引发读者情感和思想上的强烈共鸣。最本真淳朴的人生真义,在于率性而为的发现与遐想。大自然的野性和人的野性使世界上的一切都变得清新、清凉、清香起来。
精段阅读一
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湖上的时候,它四周完全给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起,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形成一些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通过。形成湖岸的那些山太峻削,山上的树木又太高,所以从西端望下来,这里像一个圆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一些山林的舞台剧。我年纪轻一点的时候,就在那儿消磨了好些光阴,像和风一样在湖上漂浮过,我先把船划到湖心,而后背靠在座位上,在一个夏天的上午,似梦非梦地醒着,直到船撞在沙滩上,惊动了我,我就欠起身来,看看命运已把我推送到哪一个岸边来了;那种日子里,懒惰是最诱惑人的事业,它的产量也是最丰富的。我这样偷闲地过了许多个上午。我宁愿把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因为我是富有的,虽然这话与金钱无关,我却富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我并没有把它们更多地浪费在工场中,或教师的讲台上,这我一点儿也不后悔。可是,自从我离开这湖岸之后,砍伐木材的人竟大砍大伐起来了。从此要有许多年不可能在林间的山道上徜徉了,不可能从这样的森林中偶见湖水了。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鸣禽歌唱?
现在,湖底的树干,古老的独木舟,四周的林木,都没有了,村民本来是连这个湖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的,却不但没有跑到这湖上来游泳或喝水,反而想到用一根管子来把这些湖水引到村中去给他们洗碗洗碟子了。这是和恒河之水一样圣洁的水!而他们却想转动一个开关,拔起一个塞子就利用瓦尔登的湖水了!这恶魔似的铁马,那裂破人耳的鼓膜的声音已经全乡镇都听得到了,它已经用肮脏的脚步使沸泉的水混浊了,正是它,它把瓦尔登岸上的树木吞噬了;这特洛伊木马,腹中躲了一千个人,全是那些经商的希腊人想出来的!哪里去找呵,找这个国家的武士,摩尔大厅的摩尔人,到名叫“深割”的最深创伤的地方去掷出复仇的投枪,刺入这傲慢瘟神的肋骨之间?
然而,据我们知道的一些角色中,也许只有瓦尔登坚持得最久,最久地保持了它的纯洁。许多人都曾经被譬喻为瓦尔登湖,但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受之无愧。虽然伐木的人已经把湖岸这一段和那一段的树木先后砍光了,爱尔兰人也已经在那儿建造了他们的陋室,铁路线已经侵入了它的边境,冰藏商人已经取过它一次冰,它本身却没有变化,还是我在青春时代所见的湖水;我反倒变了。它虽然有那么多的涟漪,却并没有一条永久性的皱纹。它永远年轻,我还可以站在那儿,看到一只飞燕淡然扑下,从水面衔走一条小虫,正和从前一样。今儿晚上,这感情又来袭击我了,仿佛二十多年来我并没有几乎每天都和它在一起厮混过一样,——啊,这是瓦尔登,还是我许多年之前发现的那个林中湖泊;这儿,去年冬天被砍伐了一个森林,另一座林子已经跳跃了起来,在湖边依旧奢丽地生长;同样的思潮,跟那时候一样,又涌上来了;还是同样的欢乐,内在的喜悦,创造者的喜悦,是的,这可能是我的喜悦。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其中毫无一丝一毫的虚伪!他用他的手围起了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予以深化,予以澄清,并在他的遗嘱中,把它传给了康科德。我从它的水面上又看到了同样的倒影,我几乎要说了,瓦尔登,是你吗?
思考:
1.文中画线的“懒惰是最诱惑人的事业,它的产量也是最丰富的”含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破坏瓦尔登湖幽静的环境和明澈的湖水的做法持什么态度?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梭罗在19世纪美国文化巨匠中,堪称一位“异人”,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生活理念?这种理念有什么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本期二、三版中缝)
本期参考答案
二版
《音乐是一种心境》
1.(1)巴赫的音乐带你进入宏伟壮丽、坚固精巧的境界中。
(2)听音乐时,你和我都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用各种形式再现音乐境界。
2.①音乐可以让你体会到音乐家表达的情感。
②音乐记录了时代,打下了很深的时代印记。
③音乐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让它成为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
3.拟人;比喻;夸张;排比。(作用分析要具体)
4.意义:增加修养,感受历史,丰富经历;启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
三版
《物种灭绝速度越来越快吗》
1.因为哺乳动物和鸟类可以移动迁徙,而大多数植物要依靠种子或花粉才能“迁徙”。随着气温升高,森林消失,海平面上升,高山上、小岛屿等地的植物会显得更加无助。而没有合适的栖息地,物种就有灭绝的危险。
2.(1)如果生态系统中某些关键物种灭绝,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中依赖它们而生存的物种的灭绝,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2)由于现有的物种在不断走向衰亡,而新的物种却很难产生,当生态系统损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体系崩溃。
四版
1.这里的“懒惰”是对湖水的陶醉和依恋,“产量”是指湖水带来的享受,这句话的含意是湖水的魅力使作者终日徜徉其间,给作者以丰富的精神享受。
2.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作者认为瓦尔登湖是作者的精神家园,是能给人以精神慰藉的地方。
瓦尔登湖赏析4
关键词:欧美;生态文学;译介
外来的文学影响对于任何阶段的文学革新都是重要的文化推手。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正是由于中国生态作家对于西方生态文化因素的吸收与借鉴,在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产生发展的。中国当代从事生态文学创作的作家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生态文学创作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者从思想上刺激接受者的观念更新,或者提供崭新的内容启迪与艺术观照,从而促进了中西不同文学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一、 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
在西方,一般认为,1962年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逊的生态文学作品《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标志着世界生态文学时代的来临。在《寂静的春天》中,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惊世骇俗的笔调揭示了滥用DDT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提出人类应与其它生物相协调、共同分享地球的思想。这部作品犹如生态文学的一声春雷,在美国掀起了生态思潮,这种思潮又迅速地蔓延到了欧洲乃至世界。
这本书最早于1979年由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但出版后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原因或许是80年代的中国生态破坏还不太严重,对于生态问题的认识还是肤浅的,但卡逊对中国生态文学创作的影响不可忽视。鲁枢元曾提到“我国生态文学创作的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是在台湾。其中的代表作家马以工、韩韩和心岱等人无疑都是接受了蕾切尔・卡逊的熏陶的。”[1]著名蒙古族生态作家郭雪波曾说“感谢蕾切尔・卡逊女士,一部《寂静的春天》撕开了人类贪婪虚伪的面纱,勇敢地首次举起环保的大旗。”[2]
二、 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
在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梭罗1854年出版的闻名于世的生态散文著作《瓦尔登湖》所起到的重要启示作用也不得不提。在书中,梭罗不仅对于自然现象有着细腻的描绘,而且还体验到了一种人与自然完美相处的生态佳境。梭罗倡导回归自然、简朴生活、节制欲望的生活理念,呼吁人们去追求物质生活的简单化,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懂得去诗意地栖居,这对于处在物欲横流、灵魂彷徨时代的当代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美国,这部作品使梭罗几乎成为“美国文化的偶像,成为绿色圣徒”。[3]
这部作品最早是在1982年由徐迟先生于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此后,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沈阳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等国内众多的出版社纷纷出版了不同译者翻译的《瓦尔登湖》,各种版本的散文集、名作赏析中也纷纷刊登《瓦尔登湖》的节选。这部作品在被引进中国文学界之后,立即引起了作家们的强烈关注,成为长期影响当代生态散文创作的异域文化经典,具有深远而重要的启示价值,中国当代的不少生态散文作家们如张炜、韩少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这部作品的影响,并从中汲取思想和艺术的养料。《瓦尔登湖》在中国的译介如火如荼,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作家和读者对于梭罗的了解和认识并深受其影响。
三、 阿尔贝特・史怀泽的《敬畏生命》
《寂静的春天》一书的扉页上写着:“献给阿尔伯特・史怀泽”。法国学者阿尔贝特・史怀泽是西方生态伦理学史上不可不提的一位。1963年出版的《敬畏生命:50年来的基本论述》一书收集了史怀泽的主要论著。史怀泽敬畏生命理论的核心思想可归结为:伦理的基本原则是敬畏生命。这是人类思想史上关于创立生态伦理学的首次主张。
1992年,陈泽环翻译的《敬畏生命》由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史怀泽生平与思想开始为中国的学者和普通读者所了解。200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将《敬畏生命》重新出版,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台湾作家钟肇政编译的《史怀泽传》。史怀泽的思想进入中国后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思想在中国日趋受到重视,环保、爱护动物、素食等各类组织,往往将史怀泽的思想奉为经典,其生态伦理学思想在中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80年代《寂静的春天》在中国的译介反响平平不同,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包括《敬畏生命》在内,更多的西方生态理论与文学著作被翻译进来,西方生态哲学、生态伦理思想和生态文学作品已经由最初零散的翻译变为有体系、有系统的译介,极大地促进了生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与影响。
四、 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
对生态伦理观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力作是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他主张把伦理学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他反对以人类为中心的伦理观� 《沙乡年鉴》被当代生态主义者奉为圣书,“大地伦理准则”于1990年被写进美国林业工作者的伦理规范中,利奥波德被美国议会两院和各环保组织誉为“当之无愧的自然保护之父”。 这本书的美国版本的销售量已超过了100万册,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概念成为几个全国性环境保护组织和政府机构行动宗旨的基础。他的思想也传到了海外,《沙乡年鉴》已经有了俄文、日文、法文和德文译本。
1997年,被誉为我国“环境史的拓荒者”的侯文蕙翻译了《沙乡年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很快在中国引起反响。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作家徐刚承认自己读到利奥波德的作品时内心感到了颤抖,他认为“大地伦理学应是,以生命家园取代人的王国,人与大地之上所有生命,一切存在物互为关联、生死相依的伦理学。”[4]
五、 其它
自1979 年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以来,1982年, 《艾特玛托夫小说集》翻译出版;1983年,米都斯的《增长的极限》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舒马赫的《小的就是美好的》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列昂诺夫的《俄罗斯森林》和瓦西里耶夫的《不要射击白天鹅》翻译出版;1986 年,《华兹华斯抒情诗选》和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出版;1987年,艾特玛托夫具有世界性声誉的作品《断头台》由李桅翻译漓江出版社出版;惠特曼的《草叶集》、池田大作、贝恰的《21 世纪的警钟》、埃伦费尔德的《人道主义的僭妄》、《劳伦斯诗选》等亦于同年出版;1989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著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由国家环保局外事办公室翻译出版,成为国人了解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的重要文献;1991年,萨克塞的《生态哲学》由东方出版社出版;1993年,爱默生的《自然沉思录》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狄特富尔特等编著的《人与自然》由三联书店出版,拉夫尔的《我们的家园――地球》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安居》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从1997年开始,吴国盛主编的《绿色经典文库》陆续由吉林人民出版社推出,其中包括一批影响深远的文学与理论著作,如梭罗的《瓦尔登湖》、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康芒纳的《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麦茜特的《自然之死――妇女、生态与科学革命》等著作;1999年,纳什的《大自然的权利》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辛格的《动物的解放》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上述众多西方生态理论著作在中国的译介大大地开拓了中国生态作家的视野,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作家对于自然生态的伦理价值、审美意义的认识,对于他们建构起生态文学的思维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西方生态文化和文学作品的输入拓展了国内读者对于生态问题的认识深度,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生态文学在中国逐渐升温,成为文学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02页。
[2]郭雪波:大漠笔记[M]. 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90.
[3]王诺。欧美生态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0.
瓦尔登湖赏析5
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记叙文主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其中兼有说明、抒情和议论;说明文主要以说明为主,兼有叙述、议论甚至描写;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说明或是抒情。具体可从它们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来加以区别:
一、叙述能够使读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迹、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二、描写运用得好,能给读者以形象鲜明的印象,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在记叙文中,人物描写多用来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的主题;环境描写多用来交代背景,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品质,推动情节发展,起衬托中心的作用。
三、记叙文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抒胸臆;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抒情这种表达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抒情的作用有表达作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渲染气氛,贯通文脉等。
四、在议论文中,议论是主要的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做辅助的表达方式,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其作用有: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说服力,点明文章主题,揭示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意义,贯通文脉等。
五、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的一种补充,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大多起注释作用或介绍背景材料,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内容。
各种表达方式虽各有特点,但在1篇文章中,它们是融为一体的。阅读时,要正确理解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瓦尔登湖(节选)
[美国]梭罗
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湖上游弋的时候,它的四周完全被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着,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盘成一弯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惬意地通过。湖岸边的山太峻峭,山上的树木又太高,所以从西端望下来,这里像一个圆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台剧。我年纪轻一点的时候,就在那儿消磨了好些光阴,像和风一样地在湖上漂浮。一个夏天的上午,我先把船划到湖心,而后背靠在座位上,似梦非梦地漂流着,直到船撞在沙滩上,惊醒的我才欠起身来,看看命运已把我推送到哪一个岸边来了。在那种日子里,懒惰是最诱惑人的事情,我就这样偷闲地度过了许多个上午。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可是,自从我离开这洒满古典生态阳光的湖岸之后,伐木人竟大砍大伐起来了。从此要有许多年不可能在林间的甬道上徜徉了,不可能在这样的森林中遇见湖水了。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儿歌唱?
现在,湖底的树干,古老的独木舟,黑的四周的林木,都没有了,村民本来是连这个湖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的,如今却想到用一根管子来把这些湖水引到村中去给他们洗碗洗碟子了。这是和恒河之水一样地圣洁的水!而他们却想转动一个开关,拔起一个塞子就利用瓦尔登的湖水了!这恶魔似的铁马,那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虽然伐木人已经把湖岸这一段和那一段的树木先后砍光了,爱尔兰人也已经在那儿建造了他们的陋室,铁路线已经侵入了它的边境,冰藏商人已经豪取过它的冰,然而,它仍然顽强地生存着,还是我在青春时代所见的湖水――它虽然有那么多的涟漪,却并没有一条永久性的皱纹。它永远年轻,我还可以站在那儿,看到一只飞燕坦然掠下,从水面衔走一条小虫,正和从前一样。今儿晚上,这感情又来袭击我了,仿佛二十多年来我并没有每天都和它在一起厮守一样,――啊,这是瓦尔登湖,还是我许多年之前发现的那个充满着神秘和活力的林中湖泊。这儿,去年冬天被砍伐了一片森林,而另一片林子已经拔地而起,在湖边蓬勃华丽地生长着。还是同样水漉漉的欢乐,内在的喜悦,创造者的喜悦,是的,这可能就是我的喜悦。
(选自《瓦尔登湖》2006年8月1日)
1.作者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湖上时所见到的瓦尔登湖是怎样的?请判断这个内容的表达方式。
2.分析“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儿歌唱”这句话的表达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如何看待世人对待瓦尔登湖的方式的?
3.你如何理解文章第二自然段中的“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这句话?
4.后来作者所见的遭到破坏的瓦尔登湖是怎样的?作者面对此时的瓦尔登湖发出了怎样的赞叹?这属于什么表达方式?
5.文中有许多精彩的描写,请赏析下面两个描写句。
(1)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2)它虽然有那么多的涟漪,却并没有一条永久性的皱纹。
参考答案
《区别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的表达作用》
即学即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