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精编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1
一、活动简介
“天宫课堂”授课将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
二、授课人
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三、开讲时间
12月9日下午15:40开始
四、授课项目
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
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2
2013年6月11日,在历时“神九”飞天短短的一年后,“神州十号”又在中国九泉发射区成功发射。
这次的“神十”飞天,宇航员们首次在天空上完成了太空授课,这次授课的老师是王雅平,通过这次授课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物理原理,了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失重环境下奇特的物理现象。
从“神五”飞天到“神十”飞天,中国的航天科技向前迈出了巨大的一步,而在这些荣誉的背后,又有多少人在默默地努力着,他们是科学家与航天员们。科学家建造的每一架神舟飞船都需要花上很长时间,实验,改良,整修等等步骤,他们的苦与累无人知晓。航天员在大多人眼里是很光荣的职业,其实,他们在登上天空之前,都经过了仔细地选拔和艰苦地训练,不是谁都能担任的,航天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条件,还要在训练中出类拔萃,才能在航天员中脱颖而出,这样精挑细选出的航天员得多优秀啊!不仅如此,航天员们每次都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各项任务,他们承载着全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目光,不能有半点差池,看着他们圆满完成任务走出舱门时人们的心才算放下。有这么多伟大勇敢的中国飞天人,为了我们的飞天梦做着不懈的努力,中国的飞天科技怎能不取得骄傲的成绩呢?
太空之旅是漫长的,每一次飞天,都意味着我们又解开了一些太空之谜,如果我们想解开更多的谜团,就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的努力,坚持和付出。虽然我们知道,太空的谜团是永远解不完的,但只要我们努力,每解开一个谜团,都会对中国航天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
每一次飞天,都意味浩瀚的太空中又会留下中国人深深的足迹,也意味着中国航天技术又迈出了稳健的一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世界则国屹立世界。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我们既然知道了中国航天技术是从一点一滴发展起来的,那我们的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所以,我们就应该从零做起,做好每一件事,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寸进尺退,相信我们都会做好。
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3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没什么实际意义,或许还会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激发青少年航天热情的太空秀。太空授课看似是很简单的一项任务,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需要强大的航天测控能力在背后进行支持,特别是数据中继卫星的支持。
神舟天宫组合体运行在距离地面大约340公里的高度,属于近地轨道航天器,绕地球运行一圈的时间约为90分钟。
受地球曲率影响,地面或海面单个测控站对340公里高度的神舟天宫组合体的测控、通讯范围很小,如果要保持不间断的通联,理论上需要布设100多个站点均匀分布在地表,这在经济上、政治上都是不可能的。此次太空授课的时长是50分钟,从上课开始到结束,这期间神舟天宫组合体已经围绕地球飞行了半圈多,依靠地面测控站进行不间断视频直播的话,最理想情况也需要10多个测控站,我国的地面测控体系现在也缺乏这个条件。
在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航天强国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依靠其强大经济实力、以及政治影响力,在全球多个国家建立了地面测控站,建造了大量测控船及飞机,但也无法实现对低轨航天器的无间断测控。直至1983年,美国人开始将目光投向太空,他们发射了运行在静止轨道上的数据中继卫星。低轨航天器先将数据上传至中继卫星,中继卫星再将数据传回至地面,即一个"星-星-地"的通讯流程。中继卫星运行36000公里高度的静止轨道上,分布均匀的3颗卫星即可以基本实现对200-1200公里高度航天器运行轨道的全覆盖。相较地面、海上测控站点,数据中继卫星具有覆盖面积广、实时性高、经济性好等优点。
我国则分别在2008年和2011年发射了"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的01、02星,天链一号03星在2012年7月25日发射成功,由此建立第一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在央视对神十发射的直播中,屏幕右上角有时会出现"天链"字眼,这是表示当时的视频信号来自"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的转发。而"滨海"、"南亚"、"喀什"和"远望"等字眼则分别表示东非肯尼亚的马林迪测控站、南亚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测控站、中国新疆的喀什测控站和海上的远望系列测控船。
数据中继卫星是个好东西,但技术难度却相当大,美国在60年代即成功发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但在约20年后才拥有数据中继卫星。我国则直至去年才建立自己的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与普通通信卫星相比,数据中继卫星需要克服的第一个技术难题是对航天器的捕获和跟踪。中继卫星运行高度是36000公里,低轨航天器的高度仅为数百公里,距离非常远;而视频、高质量静态图像又需要高速数据传输,中继卫星与低轨航天器之间需要采用增益高、波束极窄的Ku/Ka波段天线进行通讯。通讯距离远、通讯波束窄,这就对跟踪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要达到度。
数据中继卫星天线尺寸大、加工精度高、测角精度也非常高,其技术难度可想而知。
中继卫星为了与众多中低轨道卫星通信,天线处于复杂的变速运动状态,在转动速度、加速度和角度上都没有规律,天线的机械驱动机构不仅要精度高,而且要求在恶劣工作环境下长时间稳定运行,制造难度很大。同样麻烦的还有天线与卫星的振动耦合问题,非线性结构的天线不规律的运动和振动,对卫星本体姿态控制也有很复杂的影响,对卫星控制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天线制造本身也是一个难题,高数据传输速率要求高增益天线,通俗地说,中继卫星的抛物面通信天线尺寸要尽可能的大。同时,Ku/Ka波段波长小,对天线抛物面精度要求也非常高。数米直径的抛物面天线整体形面误差要低于毫米,并且要在外太空高温差条件下长期保持这样的精度,其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数据中继卫星可以称得上是当今技术含量最高的通讯卫星。我国在去年完成第一代"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体系的建设,今年进行"太空授课"实则是对自己航天测控实力的一次展示。
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4
6月24日,主席与神舟十号三名航天员进行了天地通话,对航天员亲切慰问,并高度肯定了“太空授课”活动。
神舟十号飞船遨游苍穹,并与天宫一号进行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无疑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正在以自己稳健扎实的脚步走向2020年建成空间站的目标,且迈进了一大步,距离这一目标越来越近,其不断增长的综合国力效应也越来越得以凸显。
翻开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到高的历史记录,人们会发现勇于和善于追梦的中国人,一直在矢志不渝地为科学研究探索宇宙、和平合理开发太空、维护本国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大局而努力,给了国际社会一系列的惊喜,也给了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增添了不竭的动力。
新中国诞生的第七年,也就是1956年4月,国家成立了航空工业委员会。同年的5月,又组建成国防部导弹管理局和导弹研究院;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有了自己的导弹、航天事业。换言之,中国的航天事业由此而开始迈步。
铿锵之行,一发不可收。这是第十艘神舟飞船成功飞往太空,与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试验性飞行不同,神舟十号将开创中国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的先河。神十将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行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
由“试验”跃升为“应用”、“服务”,中国的“太空高度”越飞越高。
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留在内心深处。从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间,中国刷新了自己的航天事业记录,而五次无人、五次载人、十发十捷的显著成就,恐怕是前无古人、后难来者的世界记录。
今年,恰逢中国人进入太空第十个年头。在航天员杨利伟首次独自飞天成功往返后,10年间共有10名航天员,12人次飞到深邃的太空,环游、太空漫步,或驾驶着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在这个太空之家小住,可谓神奇迷人。
作为飞行在10年航空事业突飞猛进重要节点上的神舟十号飞船,自然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神舟十号飞船穿越太空,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更是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应用飞行先河的有力之举——无疑拉近了2020年建立空间站的距离。
在其他国家封锁太空技术的情况下,中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让全球惊叹,中国正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写航天历史。
上一篇:南之于西北(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