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论文【最新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大学生就业难论文【最新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范文【第一篇】
(一)高校扩招导致供过于求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相辅相成。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扩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更多的学生进入到高校学习。数据表明,1998-2009年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远远超过同期GDP的增幅。由于高校扩招速度过快,从供需的角度而言,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用人岗位需求量远低于高校扩招后所输送的人才数量,这将会导致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相对不足,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产生。自2008年至今,国内外经济受金融风暴影响,一些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用工数量减少,加重了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状况,就业难题愈加突出。同时,由于扩招之后,大部分的高校将面临硬件设施不足,科研经费、教师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会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恶化,教师授课任务加重,授课质量得不到保证等,进而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教育体制弊端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严格地讲,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为更多的青年人尤其是农村青年提供了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不仅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还从整体上促进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培养方式继续沿用旧的培养模式,继续以高层次、研究型、理论型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工作还很欠缺,导致学生较难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另外,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采用的依旧是“一学定终身”的培养方式,学士、硕士、博士不出校门一气贯通,毫无社会实践经验。一旦找不到工作,不仅给社会压力,还会给学生本身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三)学生就业能力欠缺《人力资源蓝皮书: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4》指出,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的工作稳定性差。据调查,2013届大学毕业生34%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离职的人群中98%是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离职率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主动离职率偏高会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职场发展。个人离职原因反映出大学毕业生的职场认识和适应性有待提高。大学生的职场成熟度和适应性欠缺,也反映了学生在校教育期间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当前用人单位主要注重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存在着职业目标不明、学习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低下、专业能力不足、品格养成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会阻碍其求职就业。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之策
(一)国家政策层面1.改革经济发展模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是就业质量问题,提高经济生产效率将能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就业。研究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就业比重与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产业升级这三大效率变量的正向关联性表明,保证经济增长路径沿着效率提升的方向延伸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根本着力点。为此,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效率增长路径上来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如果经济增长的路径与大学生就业增长路径相互背离,那么其他的政策举措有可能是徒劳的。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当前政府部门已出台多项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许多还只是权宜之策,只能解决当前的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改革教育体制,降低高校招生规模,调整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高等继续教育和在职教育。3.资助特殊专业领域的人才高校招生、专业培养设置要依据经济市场要求来调整,但是不能忽视了特殊领域的人才培养。有的高校因为某些专业学生就业率低,而取缔该专业的招生。高校如此“治标不治本”的举措也是“无奈之举”,学生就业难不是就业能力差,而是专业的就业面太窄。因此,特殊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资助其成才就业,在市场不认可或市场需求量少的情形下,保持对研究领域的人才储备。
(二)高校层面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市场变化从供需角度来看,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供需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学扩招的结构不合理引起的。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我国高校应该更加理性地对待各专业的招生,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一致、进度一致,而应有差别地对待。在专业设置和各个专业的招生上应考虑市场需求情况。人才需求预测,主要还是市场统计,学校自身也有预测。此外,扩招还要理性看待专业冷热的问题,进行适当调整。2.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高校要加强就业工作的建设,加大就业硬件设施的投入,壮大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首先,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是高校就业工作的行动指南,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政策内容。其次,就业指导部门应将就业政策贯穿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深入、全面地了解本校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因地适宜地做出相应的就业指导策略,分门别类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平台。再次,还要及时研究改进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方式与内容,组织培训,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大学生就业。3.注重职业生涯教育高校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学工部门做出科学的评估,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使学生准确地定位自我,更好地规划求学和生活的方向,为将来走向职场或继续求学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学校应当设立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课程,由就业指导教师或者学生辅导员做好该方面的工作。如一年级,加强学生自我适应的引导;二年级,加强学生自我定位的思考;三年级,加强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四年级,加强学生求职技巧的指导。
(三)毕业生层面1.注重个人就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就业能力强的毕业生的就业过程更容易。在学习期间,应当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打好专业基础,培养科研学习能力。同时大学生应当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个人素养,如诚信、道德、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这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重要因素。2.提高毕业生职业适应力毕业生要明确自身定位,注意调整心态。一般来讲,刚入职的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的设想存在落差。因此,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自己当前的工作岗位做出正确定位。这不仅需要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还需要学习以恰当的心态来应对新环境的挑战。
(四)用人单位层面1.增强校企合作用人单位的需求其实就是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用人单位要与高校信息畅通,使双方能及时地做出反应,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适合企业的需求。企事业单位与学校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与学校长期合作,为毕业生创造实习平台和就业机会。2.承担培养企业精英的社会责任用人单位要承认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不能因为应届毕业生能力稍微欠缺就拒招。企事业单位要主动承担培养人才精英的社会责任,学校是理论基石,而企事业单位是实践的基地,人才的培养都是经过经验能力的日积月累方长成参天大树。企业在用人的时候不拘一格,方能为自身、为社会输送精英。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潍海,腾玉成,张宏。大学生择业指南[M].北京:海潮出版社,1989.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第三篇】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这个敏感和重大的话题,就成为主流媒体报道的一个重大主题。最新调查显示,理性、客观、积极的就业报道能够及时满足大学生乃至其亲友的信息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情绪稳定器”的作用。反而言之,倘若媒体的就业报道过于追求感性另类、渲染负面信息,就有可能给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以致产生不可预估的伤害性后果。
那么,主流媒体究竟如何做到理性、客观、积极地搞好大学生就业报道呢?《新安晚报》作为安徽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都市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和运作的。
保证“信息传播”及时权威
及时介入和传播有价值的信息,这是对媒体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媒体是时代变化最敏锐的风向标和感应器,如果不能够及时、准确、积极地介入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公开传播,保证社会公众尤其是大学生第一时间准确感知到就业环境的各种变化,进而作出必要的准备与应对,就是媒体的失责。
著名传播学者陈力丹曾说过:“人类对目光所及和亲身感触之外的世界的了解,由大众媒体承担。尤其在当下信息成为一种重要战略资源的信息社会,大众传播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就更加显得不可或缺。”事实上,对于新鲜信息的及时传递,本来就是“新闻”的题中应有之意。新闻与信息,须臾而不可分。而信息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不确定性的消除”,这就要求媒体必须为社会公众提供可靠、有效、有用的信息,厘清其对于某个问题或某种趋向的模糊认识,进而正确对外在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
2009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达到万人,总量比2008年增加万。基于这一严峻形势,《新安晚报》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面一直给予高度的关注,力求做到“第一重点落脚、第一时间、第一视角解读”。对于涉及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性强、涵盖面广的报道,一般都安排在报纸各版重要位置甚至头版头条刊出。如,2009年2月4日头版头条《安徽出台“促进就业23条”》,超常规拿出整个要闻版进行刊登,对前一天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全方位关注。而由于种种原因,备受大学毕业生关注的安徽省2009年公务员招考方案迟迟未能出台,《新安晚报》遂安排专门的记者紧抓不放,持续追踪,稍有进展就及时作出报道。2月16日头版头条《我省公务员招考即将启动》、4月14日三版头条《公务员招考信息快公布了》、4月22日头版头条《公务员招考公布具体职位》等,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毕业生们的“信息饥渴”。而一旦具体的招考信息公布,《新安晚报》则立即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士、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等对之进行深度解读,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快捷、更为全面的信息服务,如4月22日配合公务员招考具体职位而推出的《专家详解公务员招考方案》《“公务员大课堂”正式启动》等报道,深受大学生读者的赞誉。
精心做好“议程设置”
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报道时,我们深知,有高度的媒体在介入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信息送达,而应根据宏观的就业形势,进行必要的“议程设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这是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经典传播学理论认为,“议程设置”是“媒体力量的工具”。一般说来,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会作为“大事”反映在社会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对于某个问题、某个侧面强调得越多,社会公众对于这一问题、这一侧面的重视程度就会越高。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教师马h在最近的1篇文章中指出,“年前,企业裁员、减薪、不招聘的新闻充斥着各大媒体的版面,这些过度渲染的新闻报道让很多求职者心理恐慌,让企业的形象也蒙受损害,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我们通过研究其他媒体的报道,发现一些媒体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报道“猎奇心理”大于“责任意识”。我们并不反对媒体追求报道独特,但我们认为,在重大敏感话题面前,媒体的责任意识是第一位的。如一些媒体热衷于“大学生巨资整容为就业”“大学生就业不成选择自杀”等个案,经过炒作不断放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负面效应,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如果过度强调危险和威胁,便可能导致社会的恐慌”( 著名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该冷静思考自身的职能和作用,在不影响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理性地设置一些突出正面、积极、向上等基调的“议程”,鼓励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大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主动向典型学习、向先进看齐,迟早能够登上“开往春天的地铁”。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主要选择正面向上的典型案例进行集中报道、通过“集束炸弹式”的“新闻轰炸”,在某个时间段形成某个“焦点话题”,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去年以来,《新安晚报》推出了一批大学生创业典型,如在太和县租地近千亩的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生任志献、从炮兵学院毕业后养殖兔子的美女高材生李艳等,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他们的创业事迹在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道后,报社又联合省教委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专门举办了由这些“创业英雄”主讲的报告会,让他们与大学生面对面,更成为一时的媒体热点。
充分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在对大学生就业报道进行议程设置的过程中,媒体应持有一定的“意见领袖”意识,通过有效的新闻选择,积极发挥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将核心信息、鲜明观点传播给社会公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并对之产生一定的影响,引领社会就业舆论的走向。
新闻的特性,要求媒体在做大学生就业报道时要尽量客观、中立、公正,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必须放弃观点的呈现与舆论的引导。事实上,在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趋向严峻的过程中,作为社会舆论重要引导力量的媒体,理应通过适当的新闻选择、新闻编排乃至观点呈现,向大学生传递一种积极、主动、鼓劲的信息。这就需要“意见领袖”的培养与介入。
我们知道,媒体具有“社会和谐调节器”的作用,在社会角色分工中承担着联系、协商、沟通等重要功能。在大学生就业报道过程中,媒体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就是要及时组织、宣传、传递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典型人物、评论作者等的声音,同时也要积极利用自身的权威作用,形成媒体独立的意见以影响社会公众。在这方面,我们是通过三个层面来努力彰显“意见领袖”的作用。
一是通过头版头条、专题报道、规模策划、深度调查、连续报道等新闻运作手段,在某一阶段对大学生就业进行舆论的把握和观点的影响。如《新安晚报》2009年3月开始启动的“创业英雄会”等策划,通过对创业典型批量、规模、正面的报道,传递出“大学生创业并非不可成功”等信息。
二是借助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典型人物等的影响力,在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的某个阶段,适时邀请这些“天然的意见领袖”发表观点、进行引导,不断修正和调整大学生对于就业前途的判断力和期望值。如《新安晚报》在2009年全省“两会”、全国“两会”期间就专门邀请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出谋划策、积极呼吁,并整理出相关意见递交到“两会”上,为大学生争取更为宽广的就业路径。朱清时一句“生活从来不是直线的,往往人生中最大的机遇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的”,激励了无数大学毕业生。
三是在某个具体的就业政策、就业典型、就业现象等出现的第一时间内,邀请对于社会走向具有较深认识与理性判断的评论作者,撰写旗帜鲜明的言论文章,在报纸“时评”版重要位置进行刊发,直接影响社会公众。2009年4月19日,国内各大媒体纷纷报道重庆上万名高中毕业生因感觉到高职、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收入低”而放弃高考。第二天,《新安晚报》“时评”版刊发了评论文章《当高考亦不再是平民上升通道》,呼吁“从改变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开始”,“重构底层民众的希望与信心”。
全程体现“媒体关怀”
媒体代表着公众的利益,对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媒体的公信力,正是通过在诸如大学生就业报道过程中充分实施“媒体关怀”等社会责任意识而逐步累积呈现的。
我们认为,媒体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是为社会提供迅速、准确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全面深入地阐释、分析,并提供一个可以能够畅通表达民意的平台。其次,则是利用媒体善于整合社会资源的优势,积极吸引各种力量的介入,承担各自所能承担的社会功能,为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提供必要的公益与指导,彰显媒体的人文关怀意识。
媒体的人文关怀不是唱高调,而应该是具体的。大学生碰到就业难的问题,媒体设身处地为他们做点“服务”,就是人文关怀的体现。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新安晚报》除了推出“创业英雄会”、公益招聘会等传统项目外,还策划启动了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护航行动”、为大学生提供考试辅导服务的“公务员大课堂”等公益性活动。特别是“公务员大课堂”活动,在招考信息公布前就积极筹划,在公务员岗位信息公布的当天同期启动,系统、全面、周到地提供着有助于大学生就业的各种服务,将媒体的人文关怀精神落到了实处,赢得包括大学生读者在内的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同。
2008年12月20日,总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看望大学生曾说,“政府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我们既保证了及时传递党、政府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权威声音,传递高校大学生关注的有效信息,也坚持了在面对困难形势的情况下,不哗众取宠,不恶意炒作,通过新闻的手段,坚持理性与责任,强调“信心比货币和黄金还重要”,为数百万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而尽到媒体应尽的责任。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第四篇】
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在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规模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如何使研究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指导其如何选题非常重要。论文选题不仅是论文研究工作的起点,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提高科研能力,使医学研究生成为高水平临床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现就研究生论文选题所要遵循的原则探讨如下。
1 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医学科研的灵魂,没有创新就很难写出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所谓创新就是要有独特的见解,将新的观念和方法付诸实践,突破、超越前人,不步人后尘,不拾人牙慧。但创新也离不开前人的成果,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展,有所前进。同时创新一定要做到求真务实,在保证所选课题具有科学性的基础上力争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就研究生论文而言,创新程度可有不同,但一定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技术或创新的方法。所选题目应从研究的深度或广度上寻求创新点,寻找前人或他人未涉足,或已有人研究、但当前还尚无理想的结果或又提出新问题、新试验依据及新的理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选题。研究生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并勇于提出问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前期广泛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积极开拓视野,寻找焦点问题;并从临床实验工作中不断积累知识,寻求突破,敢于向未知领域发起挑战[1]。
2 可行性原则
论文选题的可行性是保证研究顺利完成的前提。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不同于一般科学研究项目的选题,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培养人的研究能力,兼顾论文本身的实际价值,而后者是将论文的实际价值放在首位[1]。因此,研究生论文选题在查看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应考虑好个人各种主客观条件,使论文既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又能保证其质量水平。
注意客观因素的影响
研究生选题不要单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一定要先做全方位的调查分析,了解课题达到预期目标所必须拥有的客观条件是否具备,注意课题完成的可能性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充分考虑现有实验设备、场地、资料、经费等具体条件以及导师所能提供的支持,依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同时还应亲自调查了解课题涉及的理论范围,及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以确定是否可行。并结合客观条件对实验手段、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以确保研究能够如期、顺利进行。如果在客观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选题,必然会造成日后整个科研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更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影响正常毕业。
注意主观因素的影响
由于科学研究必须以基础知识、学识、能力为前提条件,而研究生来源层次不同,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能力、素质和特长,如对于思想活跃敏捷、易于接受新信息、勇于创新、动手能力较强的研究生,易选择一些创新成分多,难度和学术意义较大的课题;而对于那些基础理论相对薄弱、但学习劲头足、努力刻苦,参加临床实践较多的学生,则应当选择侧重临床诊疗或临床应用方面的课题[2]。
注意时间因素的影响
研究生受学制所限,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位论文,一定要充分考虑时间因素。临床医学研究生在3年的学习时间内,除了1年的理论课学习外,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用于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真正用于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论文选题不宜过大,一定要切实可行,过大不能深入,研究的针对性不强,也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此外,研究生选题还应尽早进行,在第一年的理论学习阶段除理论课的学习以外,还要尽早涉足导师所研究的领域,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保持对该专业的学术敏感性,以便能从新的角度挖掘出新的选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同时在时间安排上还应注意留有余地,以备做必要的补充实验或调查。 转贴于
3 方向一致性原则
与导师研究方向一致
研究生导师是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重要因素,导师的研究方向是选题的基础,导师一般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承担不同层次的科研课题[2]。导师在其研究领域中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有较多的知识、经验和资料积累,能为论文指导和论文质量的提高提供很多有利条件,因此,选题应尽量与导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在同一方向上通过导师及各级研究生的努力,可使研究系统化,易于形成研究特色。而且导师对选题的把关或甄选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选题质量。如,哪些领域具有学术研究意义和价值,哪些领域具有前沿性、开拓性、挑战性,哪些领域对研究生来讲存在现实困难等,导师可就上述问题对研究生提供可行、务实和建设性的建议,避免研究生在选题时走弯路。
与专业优势条件及学科长远目标一致
学科的专业优势,不仅在于要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活跃在学科前沿,而且不同专业都应有学科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学科的学术研究队伍整体水平也高,在这样高水平的学术环境中,研究生不仅能够及时地接触到学科研究的前沿,而且能够感受到研究的浓厚氛围,这对于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有着极大的帮助。在高水平的学术氛围中,研究生不仅能够逐渐掌握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且能够养成科研的习惯,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3]。与学科专业优势和长远目标一致选题,研究生能够有较多的科研训练机会,融入到课题研究的梯队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加研究生的经历和经验,拓展研究的视野,而且能够逐步增强研究生驾驭课题研究的能力和信心,这对于研究生敢于选择前沿性、开拓性和挑战性的选题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对提高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
4 风险规避原则
论文选题是学位论文成败的关键环节,学会科学、客观选题,可以避免走入误区,有效规避风险。
避免选题大小失衡
选题太大,也就是主题太大,而研究的问题主题又较小,就会使人产生头重脚轻的感觉。另外,选题过大还会导致泛泛而谈[4],抓不住主题,重点不突出,也会给文献资料的搜集带来困难,众多的材料也难以取舍,抓不住解决主要矛盾的问题。选题太小则使内容流于空泛,研究缺乏深度,因此,选题一定要把握好度,切忌“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
避免脱离专业
学位论文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专业性,对自己从事或擅长专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比较了解,更容易研究和总结出成果,尤其医学专业,学科众多,各学科又分了许多亚专业,若对专业不熟悉,就很难透彻地理解专业特色和研究特点,难以进行科学、准确地分析、论证和评价,就很难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位论文。
总之,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无论遵循什么样的原则,都要求研究生要端正态度,重视知识的积累,认真地对待科学研究工作,从而提升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丹,洪燕,谭晓东。 刍议研究生如何选题[J]. 基础医学教育, 2001,3(2):175.
[2]郭雅,黎乐群。 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组织实施[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4,21(9):186187.
下一篇:自查自纠整改情况报告(实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