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新型工业化发展意见实用3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发改委新型工业化发展意见实用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新型工业化论文1
关键词: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核心竞争力
学习型组织是90年代管理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强劲生命力与竞争力的组织模式,它提倡组织学习和终生学习,以激发企业及其员工活力和创造性灵感。鲍尔·沃尔纳对学习型组织所下的定义:“学习型组织就是把学习者与工作系统地、持续地结合起来,以支持组织个人、工作团队及整个组织系统这三个不同层次上的发展。”目前,把企业文化建设同创建学习型组织有机结合起来,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并已取得比较成功的经验。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企业文化要保证所有员工的认同,就需要形成一种学习型组织。21世纪的企业应该是学习型组织。”
1 企业文化与学习型组织概述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也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企业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愿景,使企业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凝聚在一起,共同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努力奋斗。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是能够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个体目标引导到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上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方向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是通过企业文化去激励企业全体员工积极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发展难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是指利用共同的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对企业员工日常工作起到有力的约束作用。
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经典的定义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博士给出的。彼得。圣吉认为: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著名学者罗宾斯在他的《组织行为学》中论述学习型组织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企业管理可以分为3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企业热衷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企业热衷于企业再造;20世纪90年代中期,企业开始积极推广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推广是因为许多企业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企业再造理论的实践中相继失败,而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使当今很多著名企业重新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创造了新的业绩。比如,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有20位都采用了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所以,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作用来看,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都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学习型企业是企业组织管理最有效的模式,也是目前企业管理达到最新水准的具体体现。
2 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学习型企业文化就是学习型企业组织文化,或者说是具有学习型组织机能的企业文化。它是指通过营造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向导性的、符合人性的、创新的组织精神价值观体系和行为制度体系。学习型企业文化依存于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学习型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学习型的思维方法,主要是系统思维方法和心灵转向的自我超越修炼。这是学习型企业文化不枯竭的主体创造源泉。
第二,学习型企业文化是自适应的企业文化。学习型企业组织是通过“系统基模”分析建立起来的自组织系统,是具有自我调节反馈机制的组织,是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的组织。
第三,学习型企业文化是开放的企业文化。它通过系统思考和自身反省而实现“整体观照”并达到与外部世界和未来的和谐。如果借用一句广告词来表达,开放的企业文化信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3 二者结合起来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与创建学习型组织结合起来,对于企业创新管理可以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这个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能起到积聚创新人才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生活瞬息万变,各种制度新旧交替,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范或失序。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用先进文化打造的企业才能够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才有可能为人们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才有可能凝聚人心、整合力量、化解矛盾、发展生产力。其次,能为创新管理适配相应的文化条件。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就是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的一个重要载体。企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就是国力竞争的具体体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创新。思路决定出路,思路的创新需要观念的创新,观念的创新需要价值观的更新,而所有这些方面的创新都需要学习。如果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创建学习型组织结合起来,就可以将学习所得的知识转化为员工的共识和能力,并尽快形成新的竞争力。
4 结束语
企业要营造一种有利于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取决于组织整体的学习创新能力,因此,企业必须注意在组织内通过建立学习团队、提倡知识共享等途径,在组织中营造一种平等、民主、自由的学习气氛,形成一种高度信任、有利于知识传播和共享的人文环境。总之,企业文化建设与创建学习型组织相结合,对于企业管理创新来说,是一条新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新型工业化范文2
一、我县工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解放以来的五十年间,我县工业从无到有,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全县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和壮大,形成了涵盖电力、煤炭、有色金属开采,加工、建材、化工、食品制造、造纸及纸制品等13个行业大类的工业体系。到2003年,全县有工业企业434户,工业总产值13223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712万元,占gdp的%,工业行业实现税金1536万元,占全县税收总额的%,工业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由于我县工业发展起步较晚,科技含量低,人员素质差,经营管理体制陈旧,加之投入少,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工业经济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工业基础脆弱,总量较少。200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13223万元,排列全市第8位,与我县总人口排列全市第3位极不相称,全县人均工业总产值仅有253元,为全省人均3576元的%,为全市人均1028元的%,人均工业总产值列全市倒数第1位,即使与相邻的经济条件大体相当的威信、镇雄、盐津、大关四个县相比,我县人均工业产值仍然分别少283元、42元、216元和34元。二是工业经济比重过低,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2003年全县工业增加值5712万元,占gdp的%,同期全省工业经济比重为%,全市为%,分别比省、市平均水平低和1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个百分点,与全省、全市工业经济拉动作用占同期经济增长的3—5个百分点相比,差距较大。三是工业经济结构单一,工农业产业关联度较低。全县2003年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仅为1648万元,占%,重工业产值为11575万元,占%,整个工业经济主要集中于原煤、铅锌矿、石英砂的开采以及电力、建材、化工等少数几个行业,农副产品的加工、食品制造限于简单的粮食加工、肉制品和天麻等粗加工产品以及白酒制造,轻工业比重较低,重工业比重较大,突出表现了我县工农业产业关联度较低,工业产品结构单一,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作用不明显的特点。四是资源型工业发展格局突出,低附加值占主导地位。由于主要以原煤、铅锌矿开采和水能发电等资源型工业为主,科技含量较低,投资成本较高而收益较少,工业附加值低,造成新型工业发展缓慢,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较弱。五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有工业设备陈旧,技术含量低,冗员负担重,资产负债较高,2003年调查的24户企业总负债率高达%,总体资不抵债达856万元,公有制工业经济发展已面临较大的困难,我县尽管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工业达406户,占整个工业企业户数的%,但规模较小,科技水平低,工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投入仍然不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够,造成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滞后。六是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工业产业链没有得到有效延伸。原煤、铅锌矿、石英砂等优质矿产品目前仅限于开采外销,属典型的原料型工业,投入不足,优质的工业原料不能得到精深加工,工业产业链不能有效延伸,带动经济作用不强,工业经济发展壮大举步维艰。七是工业经济经营机制不活,管理不顺,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较弱。八是洛泽河、毛坪区域内的原煤、铅锌矿开采企业,布点过多,开采规模小,矿界重叠交叉,资源浪费较大,严重影响了我县新型工业经济发展进程。九是工业经济发展意识缺乏,发展软硬环境较差,缺乏良好的发展工业经济的社会氛围。
二、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实施重点
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基础,着力推进全县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条件已经具备。尽管工业经济发展中面临诸多困难,客观分析经济发展形势,我县仍面临发展新型工业的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一是党的十六大把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作为今后二十年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来实施,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强调“五个统筹”,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新的全面的部署,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体制保证;二是今年以来,省、市相继召开了新型工业化发展会议,制订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为我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舆论氛围;三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面临产业升级换代,经济发展投资成本越来越高,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东部发达地区资金富余客商寻求资源富集地区投资开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我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优质矿产资源创造了条件;四是我县境内内昆铁路客货运开通,巧威公路即将建成,县境主要公路干道和与周边县区公路提升等级进程将加快,交通条件几年内将有更大的改善,发展新型工业的“瓶颈”制约将逐步打破;五是以去年9月熊家沟电站开工建设为标志,近几年我县逐步开发装机容量达23万千瓦的中小水电站将陆续建成,为发展“矿电结合、矿产深加工”的新型工业提供了能源保障;六是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各项配套改革力度加大,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氛围已逐步形成,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加快了软环境建设,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将逐步消除;七是我县丰富的水能资源、优质的无烟煤、铅锌矿、石英砂及独特的小草坝天麻等生物资源优势明显,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八是开发面积达193平方公里的洛泽河矿冶加工基地,作为市委、市政府今后重点发展的全市两个重点工业基地,规划方案已审批,组建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筹建,必将成为我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龙头。
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目标是:在现有工业增加值不足gdp比重10%的基础上,通过坚持不懈的发展,建成洛泽河矿冶加工基地,工业良性发展,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4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0%,工业支柱产业初见成效;到2020年,洛泽河矿冶加工基地建成能源、矿冶、煤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群体,同时带动全县水能、石英砂、天麻、农特产品、肉禽制品的深度开发,工业总产值达到40亿到5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到45%—50%,真正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实现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
我县新型工业化发展必须定位为资源型工业为主体,其实施的重点产业是:
(一)水能资源开发产业。我县水能资源丰富,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达万千瓦,现已开发万千瓦,占可开发的%,其中属于我县开发的万千瓦。水能开发前景较好,其分布是:洛泽河流域可开发万千瓦,规划开发七级电站,其中:洛泽河电站万千瓦,已于80年代中期建成发电,麻窝电站万千瓦,1979年建成发电,于去年9月开工建设的熊家沟电站万千瓦,待开发的还有底拉河电站,装机2万千瓦,格闹河电站万千瓦,冯家湾电站万千瓦,庙林电站7万千瓦,估计总投资亿元;白水江流域可开发万千瓦,规划六级电站,分别有大水溪、柳溪、楠木等装机共万千瓦的三个电站已签约,另外还有溪口、文角、凉风沟等装机共万千瓦的三个电站待开发;包括田黄河流域在内的其他支流可开发万千瓦,已开发2万千瓦,已签约待开发的万千瓦。我县规划开发的电站大多落差大,水、电路条件基本具备,建筑材料就地取材,钢材、水泥运距在180公里以内,单位千瓦造价在6000元以内,电力开发前景广阔,是我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优先发展产业。
(二)矿产业。我县是全省重要成矿区之一,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资源16种,矿产地164处,已探明有储量的12种,主要以无烟煤、铅锌矿、石英砂、赤铁矿、石灰石、白云岩为主,无烟煤储量6亿吨,其中:洛泽河矿冶加工基地内小发路优质无烟煤储量亿吨;铅锌矿储量不清,但仅市铅锌矿平方公里范围内储量就达325万吨。原煤、铅锌矿开采目前全县保有煤矿50户,铅锌矿60余户,大多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不高,技术装备落后,资源浪费较大,必须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集团进行规模性开采和精深加工,形成矿冶、煤化工开采加工一条龙,提升矿产品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我县石英砂储量达23亿吨,品位高,开采条件较好,目前仅两户规模较小的石英砂厂,年生产能力10万吨,年产5000吨硅铁厂1户,年产5000吨碳化硅厂1户,拟建年产3000吨结晶硅厂1户,年产5000吨的硅微粉厂1户。矿产业是我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龙头产业,必须加大矿业秩序整顿,招商引资,矿电结合,规模化开采,深度加工,提升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做大做强矿产业。
(三)生物资源创新开发产业。我县有丰富的以小草坝天麻为代表的生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据专家检测,小草坝天麻的天麻素平均含量为%,分别比陕西汉中、湖北恩施、广东清平等全国闻名的天麻产地、药商的天麻含素量高出倍和倍,具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29种,以及特殊的药理保健作用。目前,全县天麻种植面积达2万亩330万塘,年产鲜天麻万斤,有天麻加工企业3户,系列产品有天麻粉、天麻片、天麻酒、天麻蜂蜜、天麻含片等,滇鸿药业集团已进驻我县,投资860万元开发天麻药物。另外,鲜笋、山俞菜、萝卜、薯类、肉禽产品也较丰富,可进行深加工。随着电矿产业的发展,生物资源产品开发也大有潜力,为提升工农业产业关联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三、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牢固树立“工业兴县”发展理念。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由于自然、历史诸多因素的影响,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人们文化素质较低,长期以来,形成了抓经济就只知道抓农业,抓农业就只知道抓粮烟,真正把精力放在抓工业经济的时候较少,市场意识,商品意识淡薄,工业经济意识差。现代经济的发展,工业经济才真正能够起主导作用,据有关专家测算,工业部门每生产10000元的产品,需要拉动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元,比固定资产投资拉动11763元增加1305元,即在贫困地区,发展工业经济比固定资产投资带动国民经济的作用要高%。工业部门每生产10000元产品中,拉动农业产业元,拉动工业产业元,拉动建筑业元,拉动交通运输邮电产业元,拉动商饮业元,拉动其他服务业元。在我县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贫困山区,无疑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最大。一是解决吃饭问题要靠工业。只有靠工业经济的发展,才能增加财政收入,才能尽快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才能保吃饭、保稳定;二是解决“三农”问题要靠工业。只有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升工农业产业关联度,用工业发展的理念谋划农业,才能实现农业大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进而逐步解决“三农”问题;三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要靠工业。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达26万人,剩余劳动力达14万人,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土地吸纳农业劳动力减弱,剩余劳动力将逐年增多,据测算,到2020年,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19万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大力发展工业,才能稳定增加城镇人口,推动城镇化发展步伐,有效缓解城乡就业压力;四是实现小康目标更要靠工业。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构成因素看,我县今后长时期仍然要靠投资与消费,净出口增长因素有限,据测算,目前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构成分别是投资占%,消费占80%,净出口占-%,到2020年,投资、消费、净出口达到占gdp比重分别为%、%和5%,从结构上看,第一产业难以高速增长,第三产业主要又依赖于一、二产业的发展,只有第二产业具备快速高速增长的条件,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强化“工业兴县”意识,依托优势资源,大力招商引资,努力改善工业发展软硬环境,坚持不懈地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国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就能逐步解决。
(二)着力整治矿业秩序,整合矿产资源。随着原煤、铅锌矿等市场行情看好,县内外投资开发洛泽河、毛坪区域的原煤、铅锌矿越来越多,矿业开采办证一度时间不规范,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开采原煤、铅锌矿企业过多、过乱,矿界交叉重叠,仅市铅锌矿平方公里规划开采范围内,就有6户私营铅锌矿开采,企业矿界与其交叉、重叠,因矿界纠纷引发的矛盾,给我县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隐患。一是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由于矿界纠纷不断,给彝良社会治安稳定造成一定问题。二是优质矿产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浪费严重。部分私营业主只顾眼前利益,“掠富弃贫”,回采率较低,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浪费较为严重;三是生态环境恶化,污染严重。毛坪、洛泽河交界的猫猫山、红尖山一带,由于矿业开采中保护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几处山岩植被破坏,一遇雨天,公路时常中断,造成安全隐患,河水污染也得不到及时治理;四是税收流失较大。在2003年5月实施矿产品税费统征之前,我县矿产资源每年征收仅二十余万元,去年5月起实行矿产品税费统征后,仅9个月时间统征税费就达458万元,今年预计可达1000万元,可见矿产品税费流失的严重程度。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整合洛泽河、毛坪区域的原煤、铅锌矿矿产资源,为着力打造我县新型工业化发展基地奠定基础。
(三)尽快探明全县优质矿产资源储量。现有优质矿种中,除石英砂储量基本探明为23亿吨,原煤储量初步探明储量为6亿吨外,原煤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不明,铅锌矿资源不清,众说不一,其他矿产资源底数也无从知晓。资源底数不清已成为我县招商引资、吸引大集团开发加工优质无烟煤、铅锌矿的主要障碍。因此,近期我县应在探明现有矿产资源储量工作上加大工作力度,目前财政资金困难,但必须下决心,哪怕贷款负债探矿,聘请省内外有关地质专家来我县探明优质矿产资源储量,掌握准确的储量底数,才能为招商引资,吸引大集团进驻我县开发矿产业创造条件。
(四)加快洛泽河矿冶加工基地筹建工作进度。洛泽河矿冶加工基地规划已经批准,龙潭矿产品加工区已进入筹建阶段,我县已组建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有条不紊地开展筹建阶段各项工作。要加大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尽快抓好基地公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完善工作长效机制,用超前的思维,更加开放的思想观念,灵活有效的工作方法统筹好各项工作,同时注重解决好基地农民、原有企业职工和国家各方面的利益,把工作做细做扎实,为我县矿冶加工基地良性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六)努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化解新型工业化发展“瓶颈”问题。我县交通基础设施虽有一定改善,但离发展新型工业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已成为全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瓶颈”。铁路客货运已开通,由于县城到大寨火车站48公里公路龙潭段是便道,主要工矿企业物流运输仍很困难,没有充分发挥好铁路运输优势。全县1587公里公路,仅有油路40公里,绝大部份乡村公路晴通雨阻,路况差。巧威公路彝良段受诸多因素影响,长达6年仍未修通。与周边县区公路连接路况也很差。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已成为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县委政府已下决心着力改善交通条件:一是加快巧威公路彝良段施工进度,力争年底竣工通车;二是优先抓好龙潭矿产品加工区到大寨火车站、洛泽河镇到龙潭村的三级路面改造,优先解决矿产品进出通道;三是已报省交通部门把县城到筠连县油光坎公路列为油路改造工程,今年8月份可动工县城到龙安20公里油路改造;四是县城公里过境公路建设今年可动工修建公里;五是已报请彝良到昭通、彝良到岔河两条连接外县区二级公路改造计划,力争尽快审批实施。随着这些主要交通干线的改造,我县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情况将有较大改善,化解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将成为可能。
新型工业化论文3
论文摘要: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这也为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新型工业化建设离不开新型的生产业与之相适应,但作为生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物流业还难以满足新型工业化的需要。本文对我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实践表明现代物流业作为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了长足的动力与支持。因此,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现代物流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物流可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不仅可以降低各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还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对于区域经济而言,一方面,现代物流有助于区域内各经济体之间沟通与合作,扩大区域的规模经济效应并保证区域经济体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另一方面,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能促进信息、技术、人才、资金以及政策等资源要素的流动和整合,增强区域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发展。
现代物流能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现代物流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分工及产业结构优化,有效促进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相关产业、物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促进物流业优化,优化产业链与供应链。从而对区域内众多行业的供应、生产、销售中的物流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有效提高区域内各类经济活动的效率,节约社会资源,对经济增长方式及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直接产生影响。
现代物流业能成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发挥“扩散效应”。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现代物流能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形成,从而发挥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加强区域内部的协作与分工,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体的内部分工和参与国际分工。现代物流体系能形成面向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的新型流通模式,极大地促进城市新型商业辐射范围的逐步扩大。同时,现代物流的发展也能带来商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的集中,壮大城市产业规模,为中心城市“极核”功能和“扩散效应”发挥产生重要作用。
我国物流业在新型工业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粗放型的物流运作模式
新型工业化是低能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技术含量的集约型工业化。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以及生产经营的国际化,要求物流企业为其提供费用更低、服务更优,集专业化、社会化、综合化于一体的物流支持。然而,目前我国众多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规模和实力较小,物流功能单一,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运作方式与管理水平粗放。真正拥有可以信任的品牌、庞大的物流网络、先进的管理体制、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丰富的运作经验的物流龙头企业还是凤毛麟角。
(二)物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新型工业化具有明显的知识经济的特征,充分重视人力资源效用的发挥。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减少了单位产品对劳动力的需求, 而且要求劳动力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满足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物流从业人员必然是现代管理知识和物流技术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既要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方法,又要具备计算机和网络、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知识。但目前我国的物流从业人员现代物流理念不强,业务素质仍停留在传统运作水平,学历层次普遍较低,专业能力较差,难以达到新型工业化所要求的现代物流从业水平。
(三)信息化水平、物质技术基础建设不到位
新型工业化的引擎是信息化,通过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推动的新型工业化能够刺激经济持续增长。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物流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载体。虽然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普遍拥有计算机,但从联网企业的比例和联网计算机的比例来看,距离现代物流信息交换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相当数量的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严重不足。同时,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或城市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还比较缺乏,严重影响着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的提高,而仓储基础设施在数量上虽有一定规模,但其质量和功能已经明显滞后。
(四)社会观念与服务意识存在较大的认知差距
新型工业化改变了传统生产要素的构成和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高质量的现代物流运作是其重要保证。有关资料显示,工业生产中物流所占用时间几乎为整个生产过程的90%。但目前我国商品周转率只有发达国家的30%,每平方米库存的商品量只及发达国家的25%,配送差错率为发达国家的3倍。同时,许多生产企业基于商业机密、物流质量等原因,仍以自营物流为主,效率低下,实际利用专业化物流少,物流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影响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这些观念与意识均难以保证新型工业化的顺利推进。
(五)管理体制较为落后
我国物流业涉及铁路、公路、商业、物资、外贸等领域,而这些领域都进行着各自的物流体系规划,系统之间缺乏沟通、协调,长期以来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和管理体制削弱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些状况与现代物流产业是相排斥的。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新型工业化的逐步推进,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物流产业的交流和合作。管理体制的滞后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现代物流的发展思路
(一)充分发挥现代物流的支持功能
利用新型工业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借助物流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效应,鼓励多式联合运输,整合区域经济资源,提高物流效率和区域经济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社会物流成本,再造企业内部的流程和创新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多元化服务,从而实现行业结构调整和竞争力的提高。
(二)发挥政府职能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政府的有效组织。政府可明确各地区物流竞争优势的立足点,充分利用各地区经济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等,通过一系列的投资、税收、人才等政策优惠措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条件。通过各区域和各部门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使得有法可依,合作机制得到完善,逐步消除物流业发展的行政壁垒,从而建立起有序的区域物流竞争与合作秩序。在物流规划中,与当地产业结构与产业水平,根据不同地区的运输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物流业。
(三)发展高起点的现代物流示范基地
发展符合新型工业化需要的现代物流业,应以提升区域整体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为目标,通过区域物流社会化、一体化协作等方式,引导区域物流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由政府牵头,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规划建设符合新型工业化需要的物流园区、货运中心及配送中心,鼓励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发展。通过示范效应,可带动落后的物流企业更好地融入现代物流行列。同时,依靠集聚优势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通过知识、技术、资金和土地等资源高效集聚并不断创新,大幅提高物流运作水平和企业效益。积极扶持高度专业化、社会化、综合化的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使生产企业将主要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推进新型工业化。
(四)大力提高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通过发展现代物流来提升新型工业化的生命力,应该在充分运用既有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加强物流技术创新,带动物流产业群的发展,推进整个地区产业的升级和结构优化。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加快建设适合中国特点的现代物流信息处理通用平台,加强物流与电子商务有效的融合,实现电子化物流。因此,物流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具有广泛兼容性的数据库,并选择优良的数据交换工具,充分利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平台。同时,根据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做好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方面的基础工作,使各种相关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货物和相关信息的流转效率,有效地实现现代物流与新型工业化的完美对接。
(五)培养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现代物流人才
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物流人才包括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需要从上到下,各个层面进行全面的培育。提高专业技能,不但要强调物流基层操作人员素质达到要求,而且要注重物流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因此,应制定中长期人力培养规划,促使多层次、多样化的物流教育培育体系的形成。只有高素质的物流从业人员的大量存在,才能真正满足新型工业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婷婷。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财经界,
上一篇:霸气的团队口号有哪些精编2篇
下一篇:有创意的班级口号通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