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社区体育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最新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县域社区体育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最新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社区体育教育【第一篇】
2008年,在北京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有力的促进了群众体育在北京的发展,加上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速的经济发展,为社区体育的完善和繁荣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最近刚刚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规定,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并且,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表示,体育强国并非取决于竞技体育金牌数的多少,而是全民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国民身体素质的综合体现。借助良好的发展机会,北京社区体育正大踏步的向前迈进。
一、经过对众多资料的分析研究,以及现场的走访,总结出北京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如下:
(一)北京社区体育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
目前本市126个街道办事处、2401个社区居委会均成立了体育协会,社区内自发形成体育俱乐部,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办事处所属10个社区居委会中建立不同项目的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2个,宣武区广外街道红莲社区居委会设立会员制健身俱乐,其他区县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区体育组织。自2004年至今,我市建设了14个部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45个市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以满足中低档健身消费人群的需求。到2010年,全市15%的社区居委会将建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区体育从人员配比到组织建设,以及管理方案等等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二)北京社区基础设施完善,器材较齐全
在过去的几年里,本市已建成全民健身工程3874个,总面积283万平方米,03年全市就配建了31个全民健身标准工程,并配装了500只篮板和500付羽毛球网架。现在,本市100%的街道、100%的乡镇和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配建了全民健身工程。体育设施已经深入到了北京每一个街道和村落。北京市住宅小区体育场地设施,近十年来社区体育设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人均面积为每万人,即人均,和1994年的人均社区体育设施面积()相比有了相当大的改善。
(三)北京社区体育文化基础雄厚
作为首都的北京,社区体育文化的开展向来受到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尤其最近两年借助奥运会的契机,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各种形式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等比赛和演出层出不穷。为推动北京市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体育社会团等组织举办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推动体育社会化,市体育局自2005年起,对北京地区举办的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实施群众体育品牌活动评选工作,每两年评选一次。北京目前已形成了北京春季长跑、北京万人太极拳表演、京城羽毛球千人挑战赛、北京晚报百队杯足球赛、和谐社区乒乓球比赛、北京市健身俱乐部挑战赛等15项群众体育品牌活动。[2]
二、北京社区体育现状除了以上特点外,还暴露出其他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社区划分不明晰,导致管理机制不健全;社区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管理水平与能力不够;社区内各单位各自为阵,没有形成社区体育的整体合力;社区管理相对封闭,不利于体验交流;社区内各种制度建设不够健全;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不足、配置不完备、不均衡,存在安全隐患,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管理不善;社区体育服务人才数量不足,社区体育指导员以兼职为主,服务效率不高;社区体育活动内容单调,体育锻炼者结构不合理,体育服务方法、技术较落后,居民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缺乏共同的认同感,导致社区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困难;对社区体育认识不清,观念陈旧,社区体育指导服务的内容缺乏科学性,对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作用宣传力度不够,等等。
三、针对以上情况,对北京社区体育的发展作以下的建议
(一)制定各时间阶段的活动计划和安排,完善社区体育管理、执行制度,设立专人监督执行过程和结果
社区体育活动关系到满足社区全体成员的体育娱乐、健身、交友的需求,锻炼全体成员身体,使大家获得健康,有利于整个社区的团结和稳定,更能很好的繁荣社区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了保证具体执行过程的完整和延续性,必须从制度和执行上下功夫,理顺上下级领导关系,高度重视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并在监督上加大力度,真正满足全体社员的体育需求。
(二)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市场化
社区体育在组织管理形式上,有完全民间组织形式、街道社区与民间半官半民性组织形式、由挂靠型向实体型转变的组织形式和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四种,其中最后一种是比较成熟的社区体育组织形式,在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特别是在我国步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将成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趋势。这种组织形式主要由社区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所构成,协会的基层组织应当包括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区和农村乡镇辖区。社区体育俱乐部是在法定性社区内,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它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所举办的。它的市场化最强,更能适应当代社区的发展,满足广大人群的体育需求。
(三)加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结合,各取所需,互利共盈
对于目前社区体育来说,社区运动项目较为单一化,多以慢跑、拳操类、气功、健身舞蹈之类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主,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健身性,但只适合于中老年及妇女群体参加,较难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多样的需要,特别是青少年的需求。因而社区体育俱乐部应和学校一起开发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不只是读书而有机会了解社会,让社会也真正地关注和关心学校。[3]
北京社区体育的发展还应该与首都文化进一步的结合,发掘方方面面的特点和优势,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来满足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葵。社区体育的认识与思考。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12)
[2]/
摘要北京社区体育利用奥运的契机,得到了迅速发展,呈现出了规模宏大、形式新颖全面、保障设施和制度得力等特点,也存在一些问题,而客观的面对现状,合理有效的解决现存问题,成为北京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社区体育;分析;素质
社区体育设施【第二篇】
摘 要 随着中国迈入老齡化社会,更多的老年人也从单位走入社区,通过社区体育运动更好的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对社区老年群体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类型与数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对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对解决当前社区老年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参考价值。
关键词 老年群体 体育活动 场地设施
现代老年人主要是居家型养老形式,也就是说社区成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一个重要依托,社区适合老年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建设与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密切相关,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要建设适合老年群体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就必须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选择适合老年人参与的体育活动进行场地设施的建设。
在社区可开展如门球或地掷球以及气排球等球类、棋类、养身武术、保健类和舞蹈类等适合老年体育活动的项目,根据这些适合老年群体的体育活动项目对株洲河西新区社区内适合这些项目开展的体育场地设施进行调查研究。包括门球场或地掷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室外健身场地等室外场地和老年活动中心、乒乓球室、室等室内场地。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株洲市河西新区已经入住社区内的老年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情况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定为2000年以后的新建住宅小区。采取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其中符合条件的8个住宅小区,每个小区发放问卷25份共计200份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株洲河西社区适合老年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类型、数量
根据社区体育参与的主体人员以中老年人为主的特点,在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中应优先考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建立老年室内活动室和户外活动场地。室内包括老年人活动中心、室、乒乓球室等,户外活动场地包括门球场或掷地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小广场、健身路径等。本文通过对株洲市河西新区较为成熟的社区进行对老年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社区适合老年群体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比较集中在传统项目上,对场地设施要求不高,而在一些新型的、对场地设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社区建设的场地设施相对较少。在体育管理设施建设的调查中,发现只有个别小区设有,而大部分小区都没有设置,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株洲河西新区社区适合老年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分布情况
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在规划时应在建设在小区中心地带或小区主要道路附近,从小区的正门出入时即可看见到达的地方,让老年群体能灵活方便到达同时也满足老年群体的就近锻炼原则,也可以吸引带动居住小区平时不太参与体育活到的老年人。通过调查显示株洲河西新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布局分类可分为:相对集中地带、分散偏僻地带、与住宅相结合、与社区中心绿地相结合四种,见表2。
由表2可知株洲河西新区多数小区体育设施规划在小区周边较为偏僻,造成体育场地设施的均好性差、服务半径大不利于社区全体老年群体使用,在体育场地设施周边可供休息的座椅和绿化也不多体现其缺乏人性化的配套设施。
(三)株洲河西新区社区适合老年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投资情况(开发商投资主体)
在株洲河西新区的调查访谈中,可以得出社区内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主要是由开发商进行投资建设,其规模随社区大小、开发商实力等因素变化而不同。政府部门与社会公益金对小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投资只有极小的一部分地,而开发商他的投资与其效益是有密切相关的,规模较小的组团级居住小区资金投入相开发对薄弱,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相对缺乏,而一些规模较大或是由一个开发商分批的小区体育场地设施则相对较齐全。
三、结论
研究发现,体育场地设施类型较为传统,适合老年群体体育活动的场地类型多以小区空地、综合性室外场地居多,室内场地设施相对较少,老年活动中心更是缺乏,一些新兴的老年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少,甚至没有,不利于全国健康老齡化的开展;部分小区体育场地设施布局的不合理也造成使用率不高资源的浪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主要以开发商投资为主,而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所建设场地设施多以较为普遍易建的室外场地设施为主,室内场地设施较少,并大部分体育场地设施都是免费开放的。
参考文献:
[1] 钱文军。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设计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3):85-88.
社区体育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社区化服务;探讨
学校体育作为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形式,具有很多的优势,如:有专门的体育场馆、体育器材,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体育教师等。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完善体育场馆的管理制度,对体育场馆进行有偿性对外开放,不但可以解决教职工的福利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体育场馆自身的维护费用。当今,国家把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为了改善教学环境和设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学校的体育场馆条件不断改善,如果这些规范的场馆、良好的设备仅仅用于体育教学,那么它们的利用率就太低,是对资源的浪费,优良的体育设施应服务于全体民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它们的价值。
一、国内外关于社区和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研究
(一)国外社区和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研究
日本三好乔教授编著的《现代社区体育论》一书对社区体育的定义、构成要素等进行了研究,认为社区体育是指:居民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了加强相互间的联系和作用,产生和巩固社区感情而利用那里的生活环境和设施进行的体育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总称。为了提高学校体育设施的使用率,为市民提供参加体育活动的便利条件,日本政府要求,公立学校的体育设施在晚上和节假日向公众开放。美国的家长普遍关心体育,每到节假日经常自愿到体育中心当义务工。日本在1976年颁布了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法令,现有%的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很好地解决了社会体育对体育场馆的需求和供给不足的矛盾。法国在《体育法》中明文规定“所有学校体育设施,应充分利用,向各类使用者开放。”在英国,1973年兴建的巴克州美地安娜中学不仅将餐厅、运动场向大众开放,甚至将大量教室开放,形成数理、科学、戏剧、语言等若干中心,方便附近居民学习。英国政府1982年制定的“社区使用计划”的首要目标是:尽可能开放教育机构的体育设施,要求在学生放假或放学回家后,必须向社区开放,最大限度地使用体育设施。美国1927年就有32个州通过法律规定“社区可使用学校的建筑作为社区中心”。为了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政府与校方联合制定了计划,使学校设施尽可能多地向社区居民开放。
(二)国内社区和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研究
1 国内社区体育的发展及研究
我国社区体育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经历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性研究,管理和发展性研究三个阶段。第一,社区体育基础理论研究阶段(1990―1995)。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学分会为代表的学术团体。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中科院的社会学研究所为首的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研究社区体育作为城市文化与战略措施成为研究对象,从而揭开了社会体育研究的序幕,但真正独立地对社区体育开展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0年我国学者编著的第一本《体育社会学》专著问世。1991年国家体委在天津召开了“全国部分社区体育工作研讨会”其主要内容是对社区体育概念做讨论。1993年11月举办首届全国职工体育论文报告会,征集了7篇有关社区体育方面的论文,此后社区体育研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1994年6月中国社会学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福州正式成立。1995年《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出台,对社区体育性质、功能的研究有所加强。1996年底的首届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将社区体育作为发展和体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动了我国社区体育研究发展。1997年体育社会学开始纳入国家社科专项研究,是体育界众多学术组织中的第1个。1998年,卢元镇的《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吕树庭等人的《体育社会测量方法》出版。2000年12月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上群众体育专题报告会上,有关社区体育的论文占50%,从而形成社区体育的研究热潮。第二,应用性研究阶段。主要包括社区体育管理,居民需求研究等。此外,研究多结合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为社区体育政策提供了大量参考依据。20世纪90年代以后,它与体育管理学、体育哲学、体育文化学等学科的交叉更是十分频繁,尤其与体育经济学相结合来讨论中国体育社会现象更是一个突出的特征。另外一些原来从事其他领域研究的学者转而研究体育社会学,还常常带有原来学科的痕迹,跨学科研究的现象也十分突出。第三,管理和发展性研究阶段。随着我国社区体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成熟及在社区体育中的应用,社区体育的发展方向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热情不断增长促进了社区的管理问题的研究。与此同时,我国现有的经济水平的制约,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与人民日益高涨的健身热情的矛盾,使我们不得不寻找解决社区体育设施的最佳的发展方向。
2 国内学校体育场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体育场馆设施分布情况如下;体育系统的场地占有量仅为全部场地的%,而学校系统的占有量为%,工矿、铁路、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占有量为%,而中国有%的城乡居民还是在自家庭院、公路、街道、住宅空地、场院等非正规体育场所锻炼身体。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群众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身体的迫切需求与体育场地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果能合理地开发学校资源,特别是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将会有利缓解这一供需矛盾,更加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校的这些场地设施除平时教学训练使用之外,周末和假期基本闲置,即使是平时上课期间,有些学校的场地设施也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白耀东在《体育预测学》中指出,我国未来体育将是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相互交融互为依存。当终身体育成为现实时,学校、家庭、社会,体育融为一体互为开放,为人们创造更为有利的体育条件,社会体育将依靠学校体育师资、场地、器材来发展,学校体育设施全天向人们开放,形成与社会体育设施共有、共用、相互开放,相百补充的局面。
二、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现实状况
(一)社区体育的现实状况
尽管我国基层社区体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其管理系统尚未形成一个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协调有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推动整个系统运转的运行机制。随着各类基层社区体育组织的发展,标志着社区体育管理自主化程度的提高和组织基础的初步形成。虽然旧的“单位制”基层社区体育管理模式已打破,而新型的体制尚未得以确立,
使得各类基层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权限不甚明确,管理职能难以协调,管理手段不甚合理,特别是缺乏横向联系与合作,尚不具备独立运作的能力,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我发展的无序性。致使其在场地、经费、管理人员、指导者和较大规模活动的组织上,不得不依赖于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帮助与支持。在调查中发现社区的管理者基本就没有和学校领导者进行过接触,缺乏沟通联系,导致彼此之间的独立发展。
(二)学校体育的现实状况
在调查中发现,学校拥有体育馆的数量比例很少,拥有的场馆设施的数量比较多。特别是在调查中发现每个学校都有田径场和篮球场,而且大多数的学校的田径场地又多是塑胶为主。而位居城市居民体育活动之首的是散步、跑步,这为学校场地的开放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学校体育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物质基础资源,是社区体育开展活动、培训、辅导最为理想的依托。
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养护资金的来源,大多数都是国家拨款而且数量有限,根本不足以维持设施养护的最低支出。有些场馆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功能已基本丧失,国有资产被闲置、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又必须走“以馆养馆,以场养场”的道路。合理利用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对社会有偿开放,并把收入款项再投入体育场馆设施养护中,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也会有效缓解资金来源困难的局面。
三、结语
(一)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具备补充周边社区体育的有利条件
(1)不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学校具有非常优越的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其场馆设施可以满足学校的平时正常教学秩序,平常晚上放学后和节假日时间学校场地处于闲置状态。(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重视日常的体育锻炼,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与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居民的锻炼热情,社区体育需要学校体育场馆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最大限度的补充。
(二)制约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补充社区体育的主要因素
社区体育【第四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社区体育;影响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和社区体育是一个递承关系,大学生毕业后即走向社会,进入社区,所从事的体育活动也从校园体育转变为社会体育、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活动及其组织和指导,成为大学生终身体育的主体活动。为了进一步探讨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与未来社区体育活动的关联,采用文献资料和网络查询,了解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对未来社区体育活动的影响状况,采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实践教学的主动创新、教学竞赛、能力培养、效果对比等方式,追踪大学生各个时期参与体育活动、激发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技能、弘扬良好个性、发挥运动特长的状况,采用社区体育工作访谈和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调研,分析“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与社区体育活动接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逐步完善大学生从个人校园体育能力向组织指导社区体育能力的转换。
1.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是高校体育与未来社区体育衔接的良好方式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学会体育运动技术,掌握社会体育指导技能,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必要手段和方法。通过普通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和体育指导实践,能够增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正确的锻炼方法,既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又有利于大学生掌握身体锻炼的途径、体育技能和目标,还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促使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保持体育锻炼效应的连续性,使大学生在举手投足、接人待物、办事处事的行为和活动中,养成品德、知识、能力、态度、心理和体魄等方面优良素质[1],成为优秀的社区体育活动指导员。大学生通过学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自觉结合,围绕着专项体育运动项目,培养体育意识,确立终身体育观念,将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群体竞赛等融为一体,锻炼大学生健壮体魄的同时,为大学生将来参与社区体育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大学生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进行有意识、有内容、有方法、有手段的体育锻炼,为将来社区体育培养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技术、技能、方法和体育锻炼的理念,在社区体育教育和健身活动中树立“健康第一”[2]的指导思想,并使这种体育意识和指导思想伴随终身体育运动。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等能够与社区体育活动有机融合,尤其是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的自主训练与竞赛的组织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学与未来社区体育活动衔接的良好实施方式。能够更好地实施“全面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与健身能力,通过发展个性,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的主动志向,奠定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培养体魄强健、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成为未来社区体育工作优秀的组织和指导人才。
2.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是培养未来社区体育指导人才的有效途径
2.1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培养了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和社区体育技能
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观念的培养极其重要,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各种途径、方法和手段都是紧紧围绕着这项艰巨的责任。如果高校体育教学仅仅是教会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和体能练习的手段,大学生只得到一时之利,而没有真正得到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观念,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就难以维持长久。“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活动方式,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自然习惯地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观念。“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互动活动能够兼顾规范的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休闲参与或娱乐,大集体或小团体或个人的体育活动等,形成竞赛和休闲、团体和个体、自由和自觉等体育活动多样化管理,有组织和计划的把课外、校外、社会、野外体育活动及运动训练等融入高校体育,形成课内外、校内外体育的一体化管理,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和社会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3]。这一互动体育活动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大学生自发参与、自主组织、相互指导体育专项训练和竞赛的能力,这种课外体育活动技能正是高校体育向社区体育延伸的良好方式。
2.2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培养了大学生社区体育的组织和指导能力
大学生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过程中,能够自发地组织和相互指导专项体育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从而提高了对未来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能力,培养大学生勤奋进取、团队精神、谦虚好学、诚信守纪等良好的体育行为。通过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联系与发展,从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教法和手段对在校大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效果进行强化训练,使大学生建立体育意识,自我养成终身体育观念。通过面向社会“开发行为能力”,使大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把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社区体育。促进高校体育课程与社区体育的紧密联系。并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与社区体育活动形式有机连接,拓宽高校体育教学的思路与途径,更好地为社区体育服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实践了高校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的观念,并通过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使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进一步向社区体育延伸。“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非常注重课内体育教学向课外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的延伸,“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体现了大学生课余自发性群众体育活动的特色,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个性特征和运动选项,突显了大学生体育活动的自选性、娱乐性、健身性、竞技性、实用性、终身性等现代体育“健康教育”的观念,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组织能力和社区体育指导能力。
3.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能够积极促进未来社区体育的发展
4.结语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方式应和社区体育活动有机结合,通过相互之间的经常比较,寻找并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方式有利于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有机衔接,有利于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尽量适应未来社区体育活动的需要,有利于大学生在参与社区体育中甄别对待不正确的体育活动内容和方式,及时进行组织指导,促进未来社区体育的改革发展。
作者:罗明飞 高俊兰 贺春林 单位: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段健芝.论大学体育教育理念多元结构下的课程特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1700.
[2]曾吉,蔡仲林,黄勇前.新旧健康第一思想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8):101.
[3]贺春林,张雨,李春田等.对新世纪高等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6):37-40.
下一篇:打招呼的方式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