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参考故事分享【优秀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上下五千年参考故事分享【优秀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田单巧布火牛阵【第一篇】

公元前285年,燕昭王派乐毅统率五国大军,大举进攻齐国。联军在济水西岸大败齐军。

这时齐国只剩下莒城和即墨两地未被攻下。齐王逃往莒城,并向楚国求救。楚顷襄王派大将淖齿带兵二十万救齐。淖齿到了莒城,见齐王大势已去,就杀了王,企图自立为王。

乐毅的军队围攻莒城。但由于楚军力量强大,久攻不下。于是乐毅就移兵包围即墨。

即墨城中没有领兵御敌的主将,于是,大家就选举了一个叫田单的人出来主持守城。田单当了即墨守将后,巧施连环计迷惑了燕军。

田单将城内的牛统统集中起来,约有一千头左右,在它们身上披上画有五颜六色的龙纹图案的绸布,牛角上绑上锋利的尖刀,牛尾上缚着浸透了油的麻丝,在城墙根凿开了几十处洞,将牛牵到洞口。待到晚上,他命士兵们在牛尾上点着了火,将牛群统统赶出洞外。尾上着了火的牛,疯狂地冲向燕军的阵地。

而燕军阵地内,麻痹大意的军官士兵们都睡得死死的,一点戒备也没有。突然间被疯牛的嚣叫声和冲天的火光惊醒,只见大批花身怪兽和花脸神将杀入,个个吓得腿脚发软,魂不附体,以为是天兵天将杀来,只顾得抱头鼠窜逃命,哪还有抵抗的勇气和胆量?燕军互相践踏,溃不成军,混战中主帅骑劫也被田单一戟戳死。

田单一直率领齐军将燕军赶出了齐国的北部边界。临近灭亡的齐国又得以恢复。

与田单反击燕军的同时,莒城的齐国人也乘机杀了楚将淖齿,将齐王的太子法章迎进城去,立为齐王。这就是齐襄王。公元前279年,田单将齐襄王迎回临淄。由于田单恢复齐国的功劳,齐襄王将他的家乡安平地方一万户的土地赐给他,并封他为安平君。

西门豹破除迷信【第二篇】

独立出来的韩、赵、魏三国中,魏国的发展最快。原因是魏文侯魏斯最有抱负。他能礼贤下士,任用贤能,虚心听取臣子的意见和建议。因此,一时间,诸侯国中的一批有才识之士,纷纷来到魏国。他们中有李悝(kuī)、魏成、田子芳、段干木、翟璜、西门豹、田文等。

魏文侯拜李悝为相国。李悝是战国初期的大政治家。他根据当时社会的具体情况,给魏文侯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方案,在魏国实行变法。他首先让魏文侯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鼓励他们精耕细作,进行多种作物的兼种套种,以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实行“平籴(dí)法”,在丰年时国家以平价收购粮食,储存起来;到了歉收年份,仍以平价卖给农民,以保护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安定社会生活。在政治上,他又建议魏文侯废除了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让对国家有贡献、有功劳、有才能的人得到提拔;他还健全了魏国的法制,汇集当时各国的法律的长处,编成《法经》,在魏国颁布执行。这样一来,魏国就很快富裕强大起来了。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魏文侯派大将乐羊攻下了中山国(都城在今河北定州),又派西门豹到邺城(今河北磁县东南)去当太守。邺城与韩、赵两国交界,是魏国的北方边境重镇。漳水由西而来,经过邺城,向东流去。这里本应该是很富庶的地方。但是西门豹到邺城一看,只见田野荒芜,人民稀少,村落萧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西门豹将自己打扮成外地来经商的商人模样,到乡间去了解情况。他访问了好多老乡,终于弄清楚了:原来这几年,漳水经常泛滥,冲毁庄稼,淹没村落。这里的巫婆便与地方豪绅、官吏勾结,说是需每年给河伯送一个漂亮的媳妇,就可以避免水患。于是,每年春天,巫婆就到乡下去寻找漂亮的未婚女子。谁家姑娘被她挑中了,有钱的还可以出钱买通巫婆,让她再去选一个;没钱的,就只好眼巴巴被带走,送到漳河边一座专门为河伯娶媳妇而建的斋宫里,换上新衣,待举行完送亲仪式,就将姑娘装进一只芦苇编成的船内,推入漳河。苇船随河水顺流漂行十数里,就慢慢地沉没在滔滔的河水中……因此,往往一到春天,一些有漂亮姑娘的人家,就拖儿带女地逃走,以避免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更有甚者,那些地方豪绅官吏还趁火打劫,每年以河伯娶妇的名义,要向百姓收几百万钱;仪式上只花二三十万,其余的就私分了。

西门豹摸清了情况,就在举行河伯娶妇的那天,带了一批卫兵亲自去参加仪式。

这一天,漳河边上人山人海,围了数千来看热闹的百姓。西门豹穿着太守官服,坐在观台的正中间;左右坐着地方长官、当地豪绅。一个年老的巫婆带着二十多个年轻的女弟子在前面主持仪式。

巫婆宣布送亲仪式开始。漳河边顿时热闹起来。香烛和祭品排列在河岸上,鞭炮声和送亲的音乐声中,盛装的新娘被装进了芦苇船……只等巫婆一声令下,苇船被人往水里一推,仪式便结束了。正在这时,西门豹对老巫婆说:“去把新娘带来让我看看漂亮不漂亮,不要亵渎(xièdú)了河伯。”

老巫婆没法,只好让女弟子去苇船上将那“媳妇”带到台前。西门豹抬头一看,那姑娘泪流满面,正哭得伤心;泪水将脸上的化妆冲出一道道痕迹。“他们居然每年将这样的姑娘丢在河里白白送死!”西门豹不由得怒火中烧;他抬起头来对巫婆说:“这个姑娘不够漂亮。你去对河伯说,邺城太守要给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再送去。”说完,他一挥手,几个卫兵上去不由分说,就抓起巫婆将她丢到了河里。左右的那些地方长官和豪绅,都大惊失色,但又不敢说话。

隔了一会儿,西门豹往河中看看说:“老巫不中用了,去了这么久还不回来,派两个年轻的去。”又命卫兵扔下了两个女弟子。

再过了一会儿,西门豹对边上的地方长官说:“看来这些女流之辈无法将我的话传给河伯,还是麻烦你去走一遭吧。”那地方官听了,吓得面似土色,连忙推辞:“不、不……”西门豹不由他分说,又一挥手,让卫兵将他扔进了漳河。

又过了大约一个时辰,西门豹对豪绅们说:“怎么搞的,他们办事这样不牢靠,看来还要麻烦你们几位了……”那些豪绅和小官吏们听了,吓得一个个跪着、爬着向西门豹求情。他们终于承认这是与巫婆串通起来敲诈百姓的,根本不存在河伯要娶媳妇这件事。西门豹直到他们磕头磕得头破血流,才当众宣布:将他们搜刮来的财产全部没收,分给当地的百姓;以后还有谁敢讲河伯要娶媳妇的,就将他丢到水里,让他像巫婆一样去给河伯当“媒人”!

破除了迷信,打击了地方官吏、豪绅的劣迹,西门豹又带领百姓挖河开渠,一方面疏通河道,防止河水泛滥,一方面又修筑水渠将漳河水引到旱地,灌溉良田。为了不忘西门豹的功劳,当地百姓就将开凿的引水渠叫“西门渠”。从此,漳河两岸人民安居乐业,邺城地方的边防也巩固了。

在巩固了北方后,魏文侯又任用卫国人吴起为将,让他带兵去镇守西河。西河是魏国西部边境,是与秦国连接的交通要冲。吴起上任后,与士兵们同吃同住同甘苦,以身作则,刻苦训练士兵,修筑了牢固的城池。同时,他又看准机会,乘秦国内部争权无暇顾及边防,率军渡过黄河,夺取了秦国在黄河西边的五座城池。

从此,魏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成了战国初年的强国。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5【第三篇】

张仪拆散联盟

自从孙膑打败魏军,魏国失了势,秦国却越来越强大。秦孝公死后,他儿子秦惠文王掌了权,不断扩张势力,引起了其他六国的恐慌。怎样对付秦国的进攻呢?有一些政客帮六国出主意,主张六国结成联盟,联合抗秦。这种政策叫做“合纵”。还有一些政客帮助秦国到各国游说,要他们靠拢秦国,去攻击别的国家。这种政策叫做“连横”。其实这些政客并没有固定的政治主张,不过凭他们能说会道的嘴皮子混饭吃。不管哪国诸侯,不管哪种主张,只要谁能给他做大官就行。

在这些政客中,最出名的要数张仪。张仪是魏国人,在魏国穷困潦倒,跑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没接见他。楚国的令尹把他留在家里作门客。有一次,令尹家里丢失了一块名贵的璧。令尹家看张仪穷,怀疑璧是被张仪偷去的,把张仪抓起来打个半死。

张仪垂头丧气回到家里,他妻子抚摸着张仪满身伤痕,心疼地说:“你要是不读书,不出去谋官做,哪会受这样的委屈!”

张仪张开嘴,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说:“舌头当然还长着。”

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

后来,张仪到了秦国,凭他的口才,果然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的相国。这时候,六国正在组织合纵。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组成一支联军,攻打秦国的函谷关。其实,五国之间内部也有矛盾,不肯齐心协力。经不起秦军一反击,五国联军就失败了。

在六国之中,齐、楚两国是大国。张仪认为要实行“连横”,非把齐国和楚国的联盟拆散不可。他向秦惠文王献了个计策,就被派到楚国去了。

张仪到了楚国,先拿贵重的礼物送给楚怀王手下的宠臣靳尚(靳音jìn),求见楚怀王。

楚怀王听到张仪的名声很大,认真地接待他,并且向张仪请教。

张仪说:“秦王特地派我来跟贵国交好。要是大王下决心跟齐国断交,秦王不但情愿跟贵国永远和好,还愿意把商于(今河南淅川县西南)一带六百里的土地献给贵国。这样一来,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得了秦国的信任,岂不是两全其美。”

楚怀王是个糊涂虫,经张仪一游说,就挺高兴地说:“秦国要是真能这么办,我何必非要拉着齐国不撒手呢?”

楚国的大臣们听说有这样便宜事儿,都向楚怀王庆贺。只有陈轸提出反对意见。他对怀王说:“秦国为什么要把商于六百里地送给大王呢?还不是因为大王跟齐国订了盟约吗?楚国有了齐国作自己的盟国,秦国才不敢来欺负咱们。要是大王跟齐国绝交,秦国不来欺负楚国才怪呢。秦国如果真的愿意把商于的土地让给咱们,大王不妨打发人先去接收。等商于六百里土地到手以后,再跟齐国绝交也不算晚。”

楚怀王听信张仪的话,拒绝陈轸的忠告,一面跟齐国绝交,一面派人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商于。

齐宣王听说楚国同齐国绝交,马上打发使臣去见秦惠文王,约他一同进攻楚国。

楚国的使者到咸阳去接收商于,想不到张仪翻脸不认账,说:“没有这回事,大概是你们大王听错了吧。秦国的土地哪儿能轻易送人呢?我说的是六里,不是六百里,而且是我自己的封地,不是秦国的土地。”

使者回来一回报,气得楚怀王直翻白眼,发兵十万人攻打秦国。秦惠文王也发兵十万人迎战,同时还约了齐国助战。楚国一败涂地。十万人马只剩了两三万,不但商于六百里地没到手,连楚国汉中六百里的土地也给秦国夺了去。楚怀王只好忍气吞声地向秦国求和,楚国从此大伤元气。

张仪用欺骗手段收服了楚国,后来又先后到齐国、赵国、燕国,说服各国诸侯“连横”亲秦。这样,六国“合纵”联盟终于被张仪拆散了。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朋党乱朝政【第四篇】

正当唐文宗处心积虑地要除掉宦官时,朝中的大臣们却结成“朋党”,明争暗斗地吵得不可开交。所谓“朋党”,就是官僚们为了争权夺利而结成的派别。一派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他们大多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朝廷的;另一派以李德裕为首,他们大多是父祖辈做官的公卿子弟。两派在政治主张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区别,也不代表什么阶级或利益集团,只是两帮政客为了争权而吵来吵去。他们的争吵,使晚唐的政治局面变得更加糟糕。文宗曾向李训感叹道:“除掉藩镇不一定难,去掉朋党实难。”

朋党之争是从唐宪宗时开始的。公元808年,宪宗举行考试,选拔直言敢谏的人才。牛僧孺、李宗闵在考卷中极力批评朝政,主考官韦贯之看了,大加赞赏,把他们推荐给宪宗。那时的宰相是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他本来就看不起科举出身的官员,现在牛李二人又来批评他的过失,更加生气。他对宪宗说,牛李二人被推荐,完全是因为和考官有私人交情。唐宪宗相信了,把韦贯之等人都贬了官,牛李二人也没有得到提拔。两派由此结冤。

李吉甫去世后,他的儿子李德裕成了公卿派的首领。李德裕从小熟读经书,写得一手好文章,但却不肯参加科举考试,还声言:“好骡马不入行。”意思是说,像他这样的杰出人才,是不屑参加科举考试的。他和他父亲一样,看不起科举出身的官员,认为科举考试未必能选出真有才学的人才,而公卿子弟熟悉朝廷的礼仪制度,有利于从政,应该让他们担任较重要的官职。他的这些看法,决定了他继续与牛僧孺等人对立。

李吉甫做宰相时,李德裕按唐代的“门荫”(因祖辈的功绩,子弟被授予官爵)制度,被补官校书郎。穆宗即位后,他被召为翰林院学士。

公元821年(穆宗长庆元年),又举行了选拔进士的考试。西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节度使段文昌等人,要求主考官钱徽照顾与他们有关系的人。但他们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他们向穆宗告发选举不公。那年,牛党的李宗闵,他的女婿也参加了考试,而且被录取了。穆宗向翰林院学士询问有关情况,李德裕等人便回答:“段文昌说的是事实。”穆宗很生气,下令复试,并把钱徽贬为江州刺史,李宗闵则被贬为剑州(今四川剑阁、梓潼一带)刺史。

当时,李德裕和牛僧孺都很有名气,都有当宰相的可能。但当时的宰相李逢吉不喜欢李德裕,他任命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推荐牛僧孺做了宰相。

唐文宗太和年间,李德裕被召还京城,担任兵部尚书。四朝元老、宰相裴度认为他很有才干,极力举荐他做宰相。可是担任吏部侍郎的李宗闵因为走了宦官的门路,抢先做了宰相。李宗闵又向文宗推荐牛僧孺,把当时担任鄂州刺史的牛僧孺调回来任兵部尚书,后来又提升为宰相。牛、李二人恨裴度举荐李德裕,先让裴度丢了相位,后来又把他调为兴元节度使。李德裕则被调到西川,任节度使。从此,牛李“权赫于天下”。

李德裕到了西川后,经过整顿,西川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吐蕃、南诏(治所在今云南大理)不仅不再来骚扰,而且在公元831年,南诏主动放还了被他们掳去的四千人,吐蕃的维州(治所在今四川理县)守将悉怛谋则在九月率部到成都投降。李德裕一面上报朝廷,一面迅速占领了维州,使这个丧于吐蕃之手达四十年的城市,又归还了唐朝。

悉怛谋投城时,正巧吐蕃也派使者去长安,表示愿意停战修好。文宗将这些事交给大臣们评议,大家都同意李德裕的做法,只有牛僧孺要求将维州还给吐蕃,悉怛谋等人也要交给吐蕃处制。文宗本无主见,便听了牛僧孺的话。结果,维州再次失守,悉怛谋等人也惨遭杀害。

因为政绩显著,李德裕于公元832年再次任兵部尚书。文宗很讨厌党争干扰朝政,曾和李德裕谈过这事,李德裕说:“朝中大臣,三分之一是朋党。”不久,文宗就把属于牛党的官员杨虞卿、张元夫都贬到外地去做刺史了。当文宗再次议论朋党时,李宗闵说:“我素来知道有这事,所以像杨虞卿他们,我是不把要职给他们做的。”李德裕听了很不客气地说:“给事中、中书舍人还不是美官,还有什么官是美官!”不久,李宗闵便被调出京都,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去了。

太和八年,郑注为文宗引荐李训。但李德裕认为李训是奸邪小人,坚决反对授予他官爵。这使文宗很不满意,也使宦官王守澄心生怨恨。于是他们召回李宗闵辅政,把李德裕又贬为镇海节度使了。

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终于当上了宰相。公元843年,他帮助武宗平定了刘稹的叛乱。刘稹是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的侄儿,刘从谏病死后,他要求袭任节度使,朝廷没有答应,便发生了反叛。李德裕在平叛后上奏武宗,说刘从谏在牛僧孺、李宗闵为宰相时,曾来朝廷,牛李二人不仅不将他留下来,反而加给他宰相头衔,让他回去。这是放虎归山,所以刘稹反叛,罪在牛李。武宗听了大怒,将牛李二人全都贬到外地去了。

公元846年春,武宗病逝,宣宗即位。他听政的第二天,就把李德裕贬出朝。第二年,他又找了个差错将李德裕贬为潮州司户。公元849年九月,李德裕到潮州不久,又被贬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琼山东南)司户,后死于任上。牛僧孺虽升任太子少保,但公元848年就病死了。李宗闵在武宗时被贬到封州,宣宗时任命他为郴州司马,但他还没来得及离开封州就死去了。

持续了四十年的“朋党之争”终于结束了,但大唐政权也进入了风雨飘摇的末期。它所面对的,是风起云涌般的农民起义。

65 2316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