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素养的内容精编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艺术素养的内容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艺术素养1
“艺术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里面差不多最短的短板,要做好这件事情,不外乎要改天换地,整个学校的面貌要发生重大的变化。”
2幼专生艺术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我们必须培养一群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要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德育为方向,以知识教育为核心,基于体育,艺术教育作为升华。社会的文明和高尚的艺术教育的实施。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加强学前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是中国教育政策实施的具体体现,也是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科学的手段,多元化的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培育。艺术的美让人们在追索的道路上乐此不疲,艺术的灵魂来自于内心的灵感与思想的碰撞,幼专生艺术素养的熏陶与培养不能只停留在表层的花架子上,要从艺术修养抓起,增加知识量,让幼专生的心和思想丰富起来!因为只有用思想和智慧体现出的气质才是最具个人魅力的!
3提升幼专生艺术素养的策略
(1)在抓教学的前提下,幼儿教师院校应重视学生的发展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着眼于教室外的空间,依靠学校的美术资源,充分发挥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教育,丰富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综合艺术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提高他们的艺术品质。幼儿园学校应在第二课堂开设书法,舞蹈,图画书,儿童剧,剪纸,绘画,乐器和北方传统曲艺文化。手工制作等多个课外文体活动特色班。同时,学校应聘请专业老师和学校相关老师于每周三、周五下午集中安排时间进行辅导,让学生们得到全面发展。可以说:各类文艺演出活动,既丰富校园文化,又锻炼提高幼专生的艺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们提供展示风采的机会,生动展示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2)“幼师学校应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长期坚持各种艺术活动开展,学生能力得以培养,课内外相结合,使学生艺术兴趣和爱好得以发展,智力得以开发,情操得以陶冶,审美素质得以提高。”艺术素养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专生展示自我的舞台,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内化幼专生精神上的营养,对于幼专生的成长和终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3)开展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充分的掌握艺术相关知识,有利于艺术素养的渗透,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过程中,艺术修养与审美观念得到了很大程度提升,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更有利于展示学校校园文化特色,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使活动深入人心,使学生的艺术素养不断提高。
4结束语
人生是一个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艺术质量的来源。在生活中每一个细节是一泓清泉,透出香气,滋润心脏和塑造生活。幼专生要热爱生活,学习的好工作,发挥学前教育传播知识和文明的作用,并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幼师学校以建设底蕴厚重、条件一流的最美学校,打造素质过硬、爱岗乐业的最美教师,创建温暖和谐、积极向上的最美班级,润养正气浩然、胸怀大爱的最美学生为目标,打造学校特色名片,办人民满意教育。
参考文献
[1]宋丽博。“儿童戏剧工作坊”对幼专生专业职业能力建设的作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6):104-105.
[2]吴爽。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以重庆市幼儿教师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8):58-59.
[3]徐华春,胡翔。基于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造型基础课程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94-95.
艺术素养2
艺术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很多事实证明,以美启真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他们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可以使他们完善品格,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就像郭沫若同志曾经要求科学家“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一样,艺术教育并非局限于几门艺术类的课程,它是融合了相关人文艺术的精华,在融通的基础上,打通不同专业的壁垒,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其创造力。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学艺术所需要的综合素质支撑甚至高于普通类高校的原因。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作为一类专门教育,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势必需要寻求与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教育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来说,面对各方压力,除了必备的职业能力外,全面的综合素质、广泛的知识面和各种技能的掌握都是提升竞争力的祛码,而这一切的培养,都需要基本的艺术素养作为土壤,在此基础_上才能更好的开花结果。因此,如何就这类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素养的培养,是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领域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艺术t养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培养中的军要性
艺术素养决定了人最基本的审美观,所以应当贯穿于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之中,对所有学生的成长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而对艺术设计类学生而言,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则显得更加重要。
一方面,艺术活动与艺术教育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艺术欣赏与创造,要求接受者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这种创造力与一般逻辑思维的创造力不同,它是偏于感性的、综合性的,往往在瞬间发生;同时它又是一种诗化的哲思,是一种顿悟,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把握世界的真谛。
另一方面,良好的艺术素养也是激发艺术设计类李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而创新性是设计师生存的根本,因此,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艺术素养,才能使其在学科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另外,艺术修养所特有的对心灵的松弛作用和自由感,可以适当消除学生在学习研究中过度的紧张与疲劳,从而为创造性想象的充分展开提供条件。
艺术素养决定了人最基本的审美观,因此这部分的学习是最长期也是最无形的,也正是这样,往往很容易被艺术设计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忽略,但它却恰恰是所有学习的根本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决定艺术创作者最终能否成为“高手”的关键。因此,加强对艺术设计类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是高校艺术专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议。
二、目前高职院校艺术索养教育的现状及耳因分析
在理论研究层面上,目前高职院校艺术素养教育还只停留在对整个学生群体的研究,没有深入到艺术设计类学生这一特殊的专业群体,研究的成果也只是零散的,没有形成体系。
而在所有的艺术设计类学生中,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又有其不可避免的特殊性,对这类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培养当单独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群体艺术素养的情况
近年来,虽然艺术教育的呼声很高,但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中小学实行的仍是应试教育,多数高中毕业生虽然能以较好的成绩考入高校,但艺术素养普遍较低,大多数人达不到合格的大学新生应有的标准。
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致使学生的形象思维潜能挖掘和锻炼不够,亦造成了校园文化生活的单调;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许多高校认识到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先天不足,于是纷纷开设音乐、舞蹈、美术基础理论和相关鉴赏课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成果并不显著,忽视、轻视高校人文艺术教育的思想和现象还相当严重,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艺术素养教育发展还很不平衡,高校艺术教育的师资、器材、经费和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等,给高校艺术素养教育带来很多不良后果,制约着大学生艺术素养、科学素养的提高,也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艺术素养的缺失
_离职跳校艺术设计类学生,除了具有上述大学生群体艺术素养缺失情况的共性,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对此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事后与相关兄弟院校进行了沟通,发现反映的问题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教育中普遍存在。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座谈等形式,调查对象为正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一、二年级学生,专业覆盖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电脑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五个专业六个方向,学生年龄段在18一21岁。
调查涉及艺术素养调查、人文精神调查、对艺术素养教育的认识和态度等三个方面。之所以选择如此多的调查内容,目的在于对学生的艺术素养状况能有一个全面真实的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在艺术素养培养方面“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情况比较严重。
1.生源素质较差
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生源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这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大多因为文化成绩不理想,转而学习绘画,最后通过专业考试,进入艺术类专业学习,这批学生无论是文化基础或者专业水平都比较薄弱。第二类是“画画生”。入校前,他们只重视绘画基本技能的学习,对综合素质的培养本身就不够重视,因此导致他们的文化基础很差,艺术素养也无从谈起。
生源素质不理想的客观原因,使得高职院校对艺术设计类学生进行艺术素养培养的难度大大增加。
2.培养模式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的问题,一是重专业技能训练,轻素质培养。这种以中职教育和传统的师徒制沿袭而来的培养目标及模式,已不再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要求,它与当今和未来社会人才竞争态势不相符。
由于艺术设计类学生目前社会需求量较大,就业形势较好于其他专业,因此,有些教师与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了专业就能找到工作,致使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缺乏进取心,对艺术品味、格调的需求也一知半解。
二是重课堂轻课外。主要表现在课外实践活动没有组织、没有计划、没有要求、没有系统、没有针对性。通常情况下,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认为市场的需求状况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他们过多地强调专业教学和实践训练,并以专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的“双证”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这其中就有忽视艺术素养教育的倾向,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较为明显。
3.学校自身师资素质欠缺
通过对正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近20名教师艺术素养的调查,我们发现教师的艺术素质同样存在有待提高的地方,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学改革滞后,教学体系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由于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定位不明确,许多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及理论知识认识不够,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缺乏创新。从课程体系的结构来看,许多学校仍然摆脱不了其他层次院校办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课程的内容设置显得相对陈旧或者大而空,知识的更新与教材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商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艺术t养培养的几种模式新探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培养不能完全遵循其他高校一贯的理论经验,更不能盲目照搬其他专业学科学生培养的模式,而是应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此,我们提出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可以探索以下几种新的培养模式,各院校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综合实施而定。
(一)课程融入
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科学地增设有关艺术素养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增加开设《设计概论》、《美学》、《艺术考查》、《风景写生》等提高艺术修养的课程。
另外可根据专业培养与发展的需要,在原有课程中增加或更新必要的艺术素养教育内容,如在《设计概论》中增加现代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内容。
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方式加强艺术素养教育,如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内外结合
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为辅;基础素质课程为主,研究型、开拓型、综合型、兴趣型等课程为辅的艺术教育体系。兼顾艺术学科的自由发挥、一富于创造性的特点,兼顾参赛培训、社团活动指导等一业余的柔性教育体系建设,使艺术教育能够刚柔结}合,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全面发展提高。
(三)学校情景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进学校教育工作方法,一增加设备、人力等的投入。加强宣传工作,组织形式,多样的与艺术素养相关的各类活动,并且定期做好检一查督促。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高火文素质教育的质量。将各种知识内化为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和创业能力。
另外,学校还应该加大对艺术类相关专业的支林做好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后备工作,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教育学习环境。
在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培养学生对各个艺术门类的兴趣和爱好,这也是我们搞好“回炉”教肯的最终目的。可能当前的艺术类学生仅仅是为了就业找出路来就读艺术设计专业,但是通过几年学校的培养,潜移默化,一定会渐渐地的爱上艺术设计这个专业,将来的前途不可估量。
一综合以上分析,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进行艺术素养培养是极其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面对目前这类学生的自身状况,我们看到对其进行艺术素养培养的难度也在加大,对一些新的理论模式的一探索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来检验,总的来说,有几个方面是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的。
首先,从大方向上,高职院校要认清形势,明确培养目标,了解社会对高职人才需求的状况,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人为本、人人成功的理念。同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综合测评等方面都要注重艺术素养教育的渗透。
从小的方面看,我们应该从人格、审美、求知、生活、工作等小处,着眼于个人的全面发展,改变那种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教育观念,树立“和谐发展的人”的价值观念,在教育中提倡专业素质和艺术素养的统一,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形成独立而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其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职院校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原则为要求,从整体上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创造有利于开展艺术素养教育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良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从而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三,加强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我们感到,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艺术素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这一方面是因为青年教师步入高职院校之前也受重业务知识、轻人文精神的影响,对艺术素养要求不高。其次有的教师是近几年刚毕业的大学生,直接由普通高校来高职院校任教,人生阅历、社会经验缺乏,对外界环境没有深刻的感悟和体验,加之不能自觉地对自己加以艺术素养方面的充实、提高和内化,在专业教学中很难融入艺术素养的培养。
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大力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督促其加深对艺术素养的认识,从自身提高做起,进而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提升艺术素养。
最后,相关部门要重视艺术设计类学生艺术素养教育。一要提高艺术设计类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的总体水平,艺术设计类学生升学考试,要加大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的考核力度,使学生从小就意识到这类知识和素质的重要性。
二要建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艺术素养的评价体系,一来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在此方面的学习进展,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培养;二来可以以此方法引起学生对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视,督促学生努力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
四、结语
艺术修养3
一认识艺术之美
艺术,是艺术家借助于一定方式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是艺术的核心,它来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艺术美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我们通过以往对艺术美的研究,总结出艺术美的几个基本特征:一、艺术美的直观性。所谓直观性,就是具体生动性和直接可感性。有些艺术作品中,艺术美的直观性表现得十分明显。它们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使我们经过联想或想象,在脑中产生出美的形象。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美术家达•芬奇的优秀肖像画《蒙娜丽莎》。二、艺术美的协调性。所谓协调性,最根本的是指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就是说以完全美的艺术形式表现真实的生活内容。三、艺术美的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就是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并寄寓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例如,解放初期我国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创作的《荷花舞》,既有鲜明的个性,又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在解放后的新中国所过的那种和平幸福、欣欣向荣的新生活。在翠柳环绕的荷塘中,荷花仙子们身着粉红舞衣和淡绿舞裙,轻盈安详地婆娑起舞,创造出芙蓉出水的的恬静意境,深深激发着人们对大自然、对祖国、对和平的无限热爱的美好感情。
在任何一种艺术作品中,我们都能够领略到它的美。例如,散文中的诗情画意,绘画中的绚丽色彩和精巧构图,音乐中的优美旋律和欢快节奏,舞蹈中的轻盈洒脱和灵活飞动等等,都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美。所有这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都是艺术美。
二学会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又称艺术欣赏,指人们在接触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
艺术鉴赏以具有美的属性的艺术作品为对象,并伴随着复杂的情感运动,实际上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式。在艺术鉴赏中,鉴赏者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艺术形象的感染,而是能动、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艺术修养,通过联想、想象和理解,去补充和丰富艺术形象,从而对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对形象和作品的意义进行“再评价”。艺术鉴赏的过程是由浅入深的,大致上经历了感官的审美愉悦、情感的审美体验到理性的审美超越这三个层次。艺术鉴赏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它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提高鉴赏者的审美能力。因此对于艺术品看得越多的人她的审美能力也就越强,就越能看出艺术品的优劣。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大量的鉴赏古今中外的代表性美术作品势必能达到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它能培养人们的品德,提高他们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它能开发人们的智力,增加智慧,拓宽认识。如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我么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不同的画家的个人坎坷生活经历,而他们的经历或许就是我们远远不能涉及的领域。如通过欣赏中国古代的彩陶、绘画、雕塑、工艺品、建筑艺术和民间美术等等优秀的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漫步中国历史长河,了解中国古代辉煌的艺术品,极大地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领域。它是一种积极的娱乐方式,能娱情怡神,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等。
三体验艺术创造
艺术创造通常指艺术创作,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但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它要求艺术家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深厚的生活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出众的艺术才能和娴熟的艺术技巧。艺术创造要具有生产的材料,材料是艺术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巨匠和艺术大师,都是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的,比如屈原、司马迁、杜甫、李白、曹雪芹等人都有不平凡的生活际遇,为其创作储存了丰富的素材。
艺术修养4
关键词:戏曲演员;文化艺术修养;思想品格;专业技能;生活体验
现如今,国家对于戏曲这一民族的精华文化大加提倡,对于戏曲的扶持力度也空前加大,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在线上、线下观看戏曲,并且对戏曲演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新时代的戏曲演员,要想满足群众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各方面的综合修养。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体会,对戏曲演员应具备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和其他修养展开论述,希望能为戏曲演员提供参考。
一、戏曲演员应具备的文化修养
作为戏曲表演而言,其本质乃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一种。为此,戏曲表演者应当在平日里有目的地注重对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也就是说,戏曲表演者在注重夯实和提升自身戏曲表演基本功的同时,还应当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文化水平,唯有这样,方才能够使戏曲表演者在文化水平进步的同时,让自己的戏曲表演艺术得到升华。有必要指出的是,戏曲表演者所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并非是要求戏曲表演者取得多高的学历,而是要求戏曲表演者对于所诠释的戏曲作品当中的唱词、典故都做到了如指掌,这样便可以确保戏曲表演者的戏曲表演活动变得得心应手、炉火纯青。因此,戏曲表演者在平日里应当大量涉猎和储备文化知识与艺术理论知识,这样,方才可以使戏曲表演者洞悉戏曲艺术的规律。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历代戏曲演员多数出身穷苦,很少能够接受正统的学校教育,现如今很多戏曲演员则从小就开始学习戏曲,文化课相对来说掌握不牢固,也缺乏文学修养,甚至有的戏曲演员对于历史朝代、皇帝姓甚名谁都不了解,对于自己所演出的戏曲作品也是一知半解,不了解背景文化,不了解剧本的深刻内涵,对历史根源、人物关系、思想性格难以深刻地了解,所以导致他们戏曲表演方面很难有更大的成就。其实,文学修养对于戏曲演员来说非常关键,其有助于演员在艺术实践中加以提高、加以深化,进而充实演员的艺术素质,如分析作品,研究掌握人物性格。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提到的戏曲演员的文学修养,不单指一般的文学修养,也不单单指文化水平的高低,读书识字的多少,而是包括各方面文化知识的修养,尤其是相关艺术门类的知识,如音乐、美术、影视、文史知识等,这些都与戏曲艺术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每一句唱腔或一段唱词,每个身段动作只做到心理明白娴熟还不够,还要能讲出道理,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需要文化的帮助。要想把自己的艺术实践总结上升为理论,指导自己的表演,提高艺术水平,需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因此,往往具有较高文学修养的戏曲演员在唱念做打方面都优于普通戏曲演员,即便是在模仿唱段的时候,也会字正腔圆,在大段贯口与道白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面也会与众不同。他们敢于根据自己的独特见解不断创新、大胆变革。但文学修养水平较低的演员只能循规蹈矩照本宣科,并没有自己的深刻的体会和感悟,艺术成就自然无法提升。
二、戏曲演员应具备的艺术修养
戏曲演员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艺术创新能力,这对于提升戏曲演员的专业水准非常有帮助。1.戏曲演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对于戏曲演员来说,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这是因为,在戏曲表演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程度,主要依靠演员的扎实基本功来完成。不具备扎实基本功的演员,根本没有办法创造出令人折服的优美舞台形象。那么对于优秀的戏曲演员来说,应该怎样掌握熟练的基本功呢?第一,戏曲表演者必须在平日里加强对自身戏曲艺术基本功的练习与夯实,使自己在“做、打、唱、念”上都能够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同时,在登台表演之前,戏曲表演者必须认真钻研戏曲表演艺术的真谛,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戏曲艺术表演功力。作为戏曲表演活动而言,其之所以能够让台下的观众获得美的享受,原因便是在于戏曲表演者通过自身的表演实现了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处理、加工与升华。由此可见,戏曲表演者必须善于从日常生活当中汲取艺术给养,并不断地向戏曲名家和戏曲大师进行学习,以便能够让自己的戏曲艺术表演水平更进一步。2.戏曲演员应具备良好的艺术创新能力。戏曲表演者要想让自己成为一名杰出的戏曲表演大师,则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戏曲表演的道路上做到精益求精,对戏曲舞台角色的塑造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常规认识的层面之上,而是应当通过认真地观察生活;第二,戏曲表演者必须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让自己具备良好的创新修养,使自己的戏曲表演永远处于进步之中;第三,戏曲表演者要具备良好的艺术创新能力,根据自己的体会对戏曲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努力夯实和提高自身的戏曲表演艺术基本功的同时,获得更好的表演体悟。同时,戏曲表演中,文化素质除有助于理解全剧和人物,还有助于提升演员的舞台气质。在准确把握剧中人物心理状态的前提下,生动地刻画出人物形象。
三、戏曲演员应具备的其他素养
除了要具备文化艺术素养,戏曲演员还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以及具备丰富的生活体验。那么为何具备这些素养,又应该如何具备这些素养呢?1.戏曲演员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戏曲表演者能不能演绎出色的舞台角色,关键在于其是否可以对于现实生活有着良好的体悟和观察。就广大戏曲表演者来说,其必须具体良好的思想品格,这种思想品格要求戏曲表演者应当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也就是说,作为戏曲表演者而言,其应当拥有高尚的情感。作为社会大众当中的一员,戏曲表演者应当将饱满的情感投入到对国家、民族的讴歌与称颂当中。换句话说,戏曲表演者在有意识养成良好道德情感的过程当中,必须将热爱祖国、热爱人作为最为重要的事情,并且把自己所从事的戏曲表演工作看成个人的历史使命,唯有这样,方才可以使戏曲表演者在诠释戏曲艺术的过程当中,能够为观众展现出栩栩如生的舞台角色,同时亦能够实现对时代精神的讴歌。戏曲表演者亦要在平日里增强自身的情趣修养。这就要求戏曲表演者应当自觉规避庸俗的情趣,而是追求高境界情趣。唯有这样,方才可以确保自己的意识得到持续地精华,并能够沉下心来,不为名利和物质所束缚,去为广大戏曲观众奉上精彩的戏曲表演。2.戏曲演员应具备丰富的生活体验。戏曲虽然是程式化的,有很多与生活有着比较大的区别,但是戏曲又是来源于生活的,无论是戏曲的情节,还是戏曲人物角色,亦或是语言,都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可以说都与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为了能够塑造[]出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舞台角色,为了能够更好地表现戏曲中的情感和主题,戏曲表演者必须要善于从现实生活当中去捕捉艺术灵感。为此,戏曲表演者要认真对生活加以观察,对观察到的各种生活现象进行分析,以此达到对生活本质的洞悉,这样,将让戏曲表演者的生活修养得到积淀和提高。同时,戏曲表演者要想塑造出经典的戏曲舞台角色,则其应当去进入角色的生活情境当中去感受和体悟,以此来把握所塑造的角色的情感特质。领悟,戏曲表演者要善于利用间接的素材去丰富自身的生活修养,如各种历史典籍、文献等。通过前述方式,将确保戏曲表演者拥有丰富的生活积淀,这样其在诠释戏曲舞台角色时也将更为得心应手,所塑造的戏曲舞台角色也更加让人难忘。总的来说,戏曲表演者不能满足于一般性的生活体验,而是应当去接触和学习更多的同戏曲表演相关的知识,以此来为塑造经典的戏曲舞台角色奠定基础。
四、结语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戏曲演员应具备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和其他修养。作为一名优秀的戏曲演员,不仅仅要掌握戏曲专业基础和良好的唱念做打基本功,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要更好地把握戏曲作品,细致地观察生活,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如此才能更好地塑造戏曲人物形象,传递戏曲作品的情感内涵。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戏曲演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波。论一名优秀戏曲演员应具备的艺术修养[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9):181.
[2]范爱桃。论戏剧演员的素质与自我修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2):67.
[3]马会杰。试论戏曲演员应具备的综合艺术素养[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9).
[4]陆胜英。戏曲演员舞台表演中的艺术修养研究[J].明日风尚,2018(7):33-33.
[5]翟欣。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的艺术美探讨[J].丝路视野,2017(15):77-77.
上一篇:庆祝新春联欢会主持词(精编4篇)
下一篇:朗诵活动主持人串词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