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立冬的古诗(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李白立冬的古诗(3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立冬古诗1

很多老师在上《江南的冬景》时,往往会注意到其中的“画意”,并将整篇文章分解为各种题名的画,进而分别进行鉴赏。但是以分解图景的方式来阅读整篇文章的话,我们会发现除了典型的“微雨寒村图”之外,全文的其他部分似乎并不能够非常顺利地转换成共时性的画面。同时,这篇文章毕竟是由画面和感想穿插而成,如果以分解画面的方式来阅读全文,我们也很容易忽略作[]者直接的情感表达。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该文最有特色的地方正在于其接近古典诗歌的语言。因此,我选择从比较阅读的角度切入对文章语言的解读,并将该文的教学内容定位为揣摩语言表达的特殊性。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江南的冬景》―文古典诗歌式的独特语言。

2.能够在散文阅读中主动留意作者所使用的语言与作者观察世界的方式、作者的自我形象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教学重点

在与《故都的秋》的对比阅读中,找出两篇散文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并对语言表达的不同作出归纳总结。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语言的不同表达效果,包括作者的立场和身份等方面。

教学课时

l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比较王维的《山居秋瞑》与《江南的冬景》中的部分段落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江南的冬景》中“曝背谈天”一段:

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

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乌崔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提示:通过比较《山居秋暝》和“曝背谈天”一段文字,我们会发现其中的相似结构:整体的环境(首联,“冬至过后……冷了一日两日”),几个典型画面的描写(颔联、颈联,“灰云扫尽…-营屋外的生涯”),表达自己的感想(尾联,“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这会不会仅仅是偶然的巧合?引导学生继续在文中寻找。

明确:这种“三部式”的结构在《江南的冬景》一文中其实相当普遍。比如: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整体环境)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看;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典型画面的描写)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自己的感想)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我们仍然能够发现这样的结构(比如“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一段),即使形式上略有变化,但整体而言并未“变质”。而这样的结构与其说是典型的现代散文的构架,不如说更接近古典诗歌,而且是最为典雅的诗歌写作语法――这种“三部式”的结构,在中国大量古典诗歌当中都可以找到。考虑到郁达夫有很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我们或许可以推论,郁达夫在写《江南的冬景》时,与其说表现得像个散文家,不如说像个古典诗人。

提问:你是否认同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更像一个古典诗人的说法?

[这个环节涉及多方面的阅读能力:首先,是否能够从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角度读懂上述问题:其次,是否有足够的逻辑能力来判断上述结论是否具备论证上的充分性。作为一种思维的预热过程,这一环节是有必要的。能够读懂教师的观点,并对教师的观点产生怀疑,这应当是贯穿所有语文课的原则,而不仅仅针对这篇课文。]

二、对比阅读《故都的秋》

提问:你是否能够在《故都的秋》中找到相似的结构?

明确:我们在《故都的秋》中其实很少能找到这种古典诗歌式的段落结构(仅有“北国的槐树”“北方的果树”短短两段)。

[之所以提供《故都的秋》这个文本,是因为在~--个环节中,具有基本逻辑能力的学生一定会提出:“这种结构上的类似是否仅仅出于一种偶然?或者说,只是作者一向的写作习惯?”同一作者在类似题材上的不同写法,恰恰为我们提供了审视这篇文章的特殊性的一个窗口。]

引导:这种结构上的不同只是一种偶然,还是作者的有意选择?为了把我们的思考引向深入,我们不妨先来找一找,看看两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有哪些不同?

三、寻找两篇文章表达方面的各种不同

(1) 比较下面两个段落,你是否能够发现两段文字中加点的词句之间有什么不同?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

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

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故都的秋》)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叉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江南的冬景》)

明确:在这两段文字的加点字中,我们不难发现遣词造句上的雅俗之别。前一段文字多用口语,而后一段文字的加点字都很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但几乎都能在古典诗歌中找到回声:

一霎微雨洒庭轩(柳永《成氏》)

独傍寒村嗅野梅(唐彦谦《韦曲》)

门对曲江开(贾岛《访李甘原居》)

长桥卧波(杜牧《阿房宫赋》)

(2) 比较下面两个段落,你是否能够发现两段文字在描写雨雪时有什么不同?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故都的秋》)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江南的冬景》

明确:引用前人文章以增加作品韵味的手法,在散文中也比较多见,但在这里引用古典诗歌,很难说是偶然的选择。

(3) 着重阅读《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看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明确:口语对话在《江南的冬景》中是没有的。

明确:两篇文章确实存在着相当大的不同,种种看似偶然的情况组合在一起,可以推断这种不同是出自作者有意识的选择。

[在这一部分中,第三环节中的各种不同是不拘顺序的。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各种文本之间的不同。一般来说,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找出的不同只可能多不可能少;而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来说,教师就可以主动提供具体段落的并列对比,给他们一些思路上的提示。]

五、引入参照系――王维《山居秋暝》和崔颢《长干行》

长干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明确:我们可以发现,两篇文章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两首诗歌的不同,可见这种不同是具有典型性的。那么这种不同究竟意味着什么?

引导:四个分析维度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共同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谨严的结构、典雅的用词等都不常见。

因此,我们可以在两张图表的最后再增加一个分析的维度

[第三到第五环节是本节课的主体,难度不算太大。寻找不同点属于感性的体会,总结图表属于理性的认知,这是一个递进的学习过程。]

六、深化思考: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会起到怎样不同的效果?

提问:如果在《江南的冬景》的”微雨寒村图”中也来一段对酒客的喧哗的具体语言描写,或者在《山居秋瞑》中也写“浣女”说了些什么,行不行?

若再要点号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叫嚷着:“哥俩好啊――再来一杯!”……)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笑唤郎登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引导:作者需要多远的距离才能看清这些景象?作者又需要离说话人多近才能听清他们的话?语言离日常生活的远近和观察者离画面的远近是否存在对应关系?我们又会觉得使用这样的典雅语言及选择这样的观察角度的作者有着怎样的身份?

立冬的古诗2

而孤山的林和靖先生之所以被后人追怀,不在于他一生淡泊名利、寄情林泉,而在于他平素常怀利世济人之心。

每到岁末年初,每当遇到风雪袭来,我总会想到迎风傲雪的梅花。每年二三月,正是梅花吐艳的时日。我曾与园艺专家品茶谈梅,行家在叙述我国梅花品种时神采飞扬,我由此知晓,我国种植梅花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多达300余个品种遍布大江南北。云南昆明曹溪寺的“元梅”,已有700年高龄,时至今日依然花好果多;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古梅的“寿龄”长达1300余年,历经风霜雪雨依然枝繁叶茂;湖北黄梅县发现距今1700年的“晋梅”,被列为世界最长寿的梅树……园林业内有“老梅树、少牡丹”之说,意思很明确:很多花都以鲜嫩为美,梅枝却以苍劲为珍。说来惭愧,如今我也双鬓染霜,渐入老境,却不能像梅一样笑对苦寒、孤寂自得,故此,每在赏梅之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梅花能在“岁寒三友”中排名第一,在“花中四君子”中位列首席,我猜想,与它孤芳自赏、淡泊名利的性情有关。梅花从不贪求春的温馨与抚慰,从不羡慕秋的丰足与明灿,甚至无所谓绿叶的帮扶与映衬,敢于舍弃、敢于独立,敢于在百花沉睡时放情一笑,让观赏者细细感悟世间的得与失、荣与辱,其内蕴自然是妙不可言。冬游山水,与枝干遒劲的梅枝近距离接触,品味清香与风雪牵手的感觉往往诗意连连。怒放的梅花与晨昏的雪景相映成趣,游程每每便增添几分情怀。尽管那时归雁还远在千里,赏梅人的心中早已是春光四溢。

江南之美,在于它四季都能醉人,哪怕是三九严寒也不乏诗情画意。苏州的香雪海、无锡的梅园、南京的梅山、绍兴的沈园……或稠密或稀疏的雪花下,红梅、白梅、黄梅亮相枝头,相互会心一笑,各自舒展舞姿为春作序,引得我驻足留连、如痴如醉。相比之下,我更喜爱西湖之畔的孤山之梅,“孤”与“梅”常常在古诗中互映互衬,孤傲群芳当属梅花的风度,孤芳自赏应是梅花的性情。一人游览孤山去探寻一枝独秀的冬梅,也算是合乎情景。

记得那天,冬雪初霁。四面环波、一峰耸立的孤山游人稀少。由于雪路很滑,我买了一根竹杖,一步步走到山北麓的放鹤亭。登上古亭石阶之时,忽然想起明代词人“雪晴闲览瘦筇扶,过西湖,访林逋”之句,由此想起曾在这里举杯放鹤、赏梅赋诗的散淡派诗人林逋。

我想,中外游人之所以对杭州西湖心向往之,不仅仅因为那里有较为完整的古迹和神奇的传说,也不仅仅因为那里有名满天下的美味佳肴。我以为,西湖被人们魂牵梦萦的重要原因,是那里曾出现过为民造福的名士,见证了辉映古今的史实,如疏理六井、拦湖筑坝、让百姓从此喝上清甜水的白乐天;疏浚湖道、立塔为标,留下“苏堤春晓”美景的坡……而孤山的林逋(和靖)能被后人屡屡提起,不断描述,是因他不仕不娶、隐逸孤山20年、“以鹤为妻、以梅为子”的行止?还是他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等传世佳句?我在孤山文澜阁与放鹤亭之间徘徊时,反复地问着自己。

直到眼前出现了簇簇梅花,直到晨风乍起,伸延的枝杈间飘来缕缕清香,直到孤山上下簇生的梅树在我眼前如诗如画,我陡然感悟:林和靖先生之所以被后人追怀,不在于他一生淡泊名利、寄情林泉,而在于他平素常怀利世济人之心。

仅有38米高的孤山,今日是观览西湖美景的最佳所在;而在林逋先生到来之前,却只有荒草野花、野溪土岗。一日,大才饱学却心存不仕之念、常以绘画填词自娱自乐的林逋乘一叶扁舟由远而近,登岸系缆,结庐于斯。他除了吟诗作画,放鹤品酒,就是起早贪晚地广植梅树。数年后,西湖冬日的孤山便呈现十里冷艳,如香雪之海。先生自食其力,收获颇丰,把袋袋梅子悬于门前换粮换菜,以度时日。

让四方百姓交口称道的是,平生不愿与世人来往、孤傲清高的林处士并不拒绝大家共赏梅花,由此,每在冬季,孤山便成为西湖一带的“主题观光地”。先生不会客、不导游、不接受咨询,只是在门上写下“休教折损,尽许人看,不迎不送,恕我痴顽”16字,往来的人们便深解其意,自觉爱护生态环境,维护游园文明。

立冬古诗3

冬天是漫长的,每个时间段的冬天给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二十四节气中,立冬是冬天的开始。“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被称为“诗仙”的李白,曾写过《立冬》这首诗,字里行间,“小资情调”极为鲜明地显露了出来。立冬之夜,笔墨结冻,也懒得写诗了,于火炉旁,边取暖边温酒驱寒,醉眼蒙中,竟将月光当作了满地雪花。立冬了,这时万物收藏,纷纷规避寒冷,不过,“诗仙”李白,烈酒入肚,丝毫不减挥洒自如的诗歌情调,是不是还在美酒当中,酝酿着三百篇的诗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冬》是写立冬之后不久的江南的:“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我尤爱这首古诗,诗人白居易拿起温暖的笔,道出了冬不只是冷漠和萧瑟,还有美好和生机、安然和恬适,让人在路的尽头有了希望和向往。诗人借景抒感,给人心灵的碰撞和启迪。《早冬》里说,早冬天气虽已冷寒,但仍像春天一样可爱美好,“似春华”三个字,鲜活地赞美了冬天的美景和对冬天的爱意,让人在无尽的遐思中生出暖意来。

冬至是冬天的一个重要节气,它意味着冬天已过去了一半。“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的《小至》让人眼前一亮,不失美好的憧憬。作者写的是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孕育着春天的美好景象。在作者的笔下,冬至是孕育新春的开始,既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情趣,又让人浮想联翩。

冬天最冷的节气是大寒,也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这个最冷的节气在古人笔下也别有一番情趣。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大寒出江陵西门》中写道:“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大寒时节的早上,陆大诗人骑着一匹瘦马出城,虽然太阳无光,风大温低,城外一片苍茫萧条的严冬景象,连动物都很少见,且这时候年关将近,他又身处异乡,但他却没有感到悲凉,心中反而涌起一股山川依旧、悠然陶醉的豪情,这是一种何等境界的人生旷达啊!宋代诗人文同,虽然名气不怎么大,却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和仲蒙夜坐》:“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寒夜漫漫,外面冷风呼啸,屋内寂静凄清。睡不着的时候才知道是茶水的作用,大寒节气,应该喝酒啊!屋里寒冷,砚里的墨都结了冰,灯花堆积了很多也不管它。衣袍虽又破又薄,但只要有书读就行了。这是一幅让人钦佩的寒夜苦读、舍我其谁的画卷,诗人那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精气神让人掩卷难忘!

提起冬天,人们最想念的是雪,因此雪也成了冬天的代名词。古诗词中描写冬日雪景的非常多,也都很有特色。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可谓是一个冷寒的画面,但冬天虽至,却不凄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作,结构至为精巧。虽写江雪,但不直接入题,直到结尾才豁然开朗,“寒江雪”三个字生生地冒出来,让人回味悠远,很是吸引人。它乍看是一目了然的山水画,没有行人和飞鸟,只有一位披蓑戴笠的老翁孤舟垂钓。诗人借此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写出了人生的荒寒静寂。《江雪》画面十分幽冷,意境却十分空旷明净。诗人柳宗元身处逆境,执着而不孤独,坚定而不妥协,孤愤而又向上,宁静而又超脱,这便是冬天里驱走寒意的一篝火。“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唐代祖咏的名作《终南望馀雪》,是一首典型的咏雪诗。这首诗是说,终南山北岭景色秀丽,积雪像是浮在云端。初晴的阳光明亮地照在树梢上,可是长安城今夜会更冷了吧?此诗紧扣主题,咏物寄情。清新明朗,朴实俏丽。“阴”“秀”“浮”“明”“霁”几个字,把这首诗给写活了,将冬日雪景明亮亮地呈现出来,真是一首千古佳作。诗一开始先铺写终南山明亮的颜色,末句却笔锋陡转,裹着浓重的诗意和美感,真实地表达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更能温暖人心和打动人。

提起冬天,还有一种花是绕不过去的,大家也都能猜到,那就是梅花。古诗词当中,赞美梅花的作品甚多,北宋王安石的《梅花》极具代表性。“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笔下,楚楚可人的梅花,不媚俗,不自卑,散发着幽香,在冬天里凌寒开放。这首梅花诗,不加雕饰,语句十分朴素自然,虽简短,却很有味道,让人在清新的文字里,分享到梅花的清香和高洁。写梅花给人深刻记忆的,还有南宋词人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一树报春的红梅缀满琼枝,半开香脸,娇态柔美,宛如美人出浴,新妆初罢,婀娜多姿。李清照的《渔家傲》,温婉地表达了对梅花的欣赏和喜爱,写得真是令人心醉。

65 13985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