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六个月宝宝沟通实用4篇
与六个月宝宝沟通时,使用简单的语言、温柔的语调,结合手势和表情,保持眼神交流,鼓励其发声,是否能促进情感连接呢?以下是阿拉题库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如何与六个月宝宝沟通实用4篇文章,欢迎您借鉴参考。
如何与六个月宝宝沟通 1
从宝宝出生到3岁,他们身上的变化是很神奇的,有时就连与他们最亲近的父母都有点捉摸不定。很多时候,父母绞尽脑汁都弄不明白宝宝到底在想些什么,想要些什么。其实,如果你能与宝宝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既然如此,何不赶紧进入下面的学习课程?
“宝宝,怎样才能让你喜欢我呢?”
1接近沟通
宝宝不满一岁的时候,只能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声音。有些父母费尽心思去猜想宝宝在说些什么。实际上,他们不过在学习说话而已。要想真正进入宝宝的世界,请您按下面的步骤试试:
2多与宝宝皮肤接触。
简单的办法就是多抱抱宝宝,温柔地抚摸宝宝的头、脸和身体等,让宝宝感到舒适愉快。稍微复杂一点的是进行婴儿按摩。父母可以借着按摩宝宝的过程认识小宝宝所发出的种种信息,进而增进彼此的了解。
在按摩的过程中,宝宝可以看到父母熟悉的脸庞、闻到父母身上特有的体味、听到他们发出的独特的声音和体验肌肤之亲等等,宝宝会感到无比的满足。建议每个新手父母都去学一下5-10分钟的简易婴儿按摩操。
3不妨与宝宝聊聊天。
在宝宝睡醒的时候,父母可以用缓慢、柔和的语调对他说话。如“乖宝宝,爸爸妈妈好喜欢你呀!”“宝宝饿了吧?妈妈去做好吃的!”等等。这个时候父母还要温柔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轻轻地呼唤着孩子的名字。值得一提的是,喂奶是妈妈与宝宝亲近的最佳时机。
聊天活动可以每天进行2—3次,每次2—3分钟。
4多多模仿宝宝的声音和动作。
对于宝宝伊呀学语发出的呢喃声,父母要尽可能去模仿。这样的回应会使宝宝很兴奋,就像拿到了一个新玩具。为了得到应答,宝宝会更积极地学发声。父母还可以发出别的声音等宝宝的回应,以便让他认识声音与人的沟通作用。
同时父母也可以去刻意模仿孩子的动作与表情,他同样会因此而兴奋不已。反过来,假如父母做了一些夸张的动作,宝宝也能学得惟妙惟肖。
5用笑声和音乐去感染宝宝。
快一岁的宝宝已经具有了一点幽默感。他喜欢看着别人对他笑,也喜欢对着别人不停地笑。这时候的父母要毫不吝惜地对孩子展露笑颜,并且用笑声来表示赞许。另外,宝宝开始懂礼貌,会挥手跟别人告别。
年轻父母千万不能忽视的是:与宝宝分别的时候,记住一定要亲吻他,和他愉快地道别;回来时,也要向他问好。
平时,父母可以随着轻松活泼的节奏,拉着怀中小宝宝的手翩翩起舞。当宝宝入睡的时候,父母可以轻拍他的小身体,对他哼唱动听的摇篮曲或播放轻柔的催眠曲。
“宝宝,我该怎样拒绝你而又不伤害你呢?”
6拒绝沟通
宝宝到了两岁,已经能够说很多话了。同时,他们变得越来越不讲道理,喜欢跟大人捣蛋,还时不时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别急,自有沟通妙计,请您运用下面的策略:
7巧用“冷处理”
两岁左右的宝宝会故意做一些恶作剧,以观察父母的“紧张”反应。比如父母对他说:“别打开电视机,我们干点别的事。”话音未落,宝宝故意跑过去把电视打开了,然后在一旁幸灾乐祸地等着父母发作,他好看“热闹”。这时,父母应当故意装作看不见,自己去干别的事。当他讨个没趣后,就会渐渐停止这种恶作剧。
8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对待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或有危险的活动,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办法进行软处理。如宝宝已经吃了很多冷饮,还想再吃。父母先不要正面回答他,可以让孩子打开电视机看一些有趣的节目,也可以给他最喜欢的一件玩具,或者干脆带孩子到外面去玩等等。当然,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可以故意让他赢上一二个回合,也可以满足他“当家作主”的愿望。
9给宝宝喂食适量维生素“N”
除了委婉地给宝宝吃“闭门羹”之外,父母也应当向他提供学习服从的机会,即坚定地对他说“不”。这也就是所谓的“最佳挫折训练”。当然在此之前,父母要充分衡量宝宝的心理承受能力,切忌对他的心灵造成伤害。
必要时对宝宝说“不”,等于给宝宝适量的维生素“N”(即NO,英文“不”),这对于宝宝的心理健康是一种有益的营养素。
“宝宝,你真的长大了!”
10平等性沟通
三岁的宝宝喜欢独立做一些事情。他们的感情很丰富,对待父母比以前体贴和乖巧多了。父母在备感欣慰的同时,开始考虑是否该用更尊重的态度、更平等的方式与宝宝交流。不妨学学下面这几招:
-耐心当好宝宝的听众
无论宝宝讲什么,父母都要表现出认真聆听的样子,让他感觉到爸爸妈妈很喜欢听他说话,以此激发他的表达欲望。在宝宝漫无边际的讲述中,父母可以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发现事情的真正原因,便于说服教育。所以,和宝宝交谈时,父母不要只注重自己怎样说,更重要的是学会聆听。
11和宝宝分享自己的想法
有时候宝宝的心理能量也不可小觑的,他们有时也可以帮助父母解开心结。父母遇到烦恼的时候,不妨向宝宝坦露自己的想法,当然要用比较形象的方法证明,否则孩子会听不明白。比如有一位母亲在工作单位挨了批评,回家问自己的宝宝:“假如你做一件事情做了很多次就是做不好,妈妈骂了你,你会怎么想?”宝宝可能会说:“那我就再做,做好了妈妈就会表扬我的。”这个回答使这位母亲一下子感到海阔天空。
12邀请宝宝一起参与家务劳动
这个时候的宝宝特别想为大人做点事,但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父母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些机会好好表现。比如可以让宝宝自己穿脱衣服、上厕所、自己吃饭、收拾玩具等等。此外,父母还可以主动提出要孩子帮忙做事。比如打扫卫生的时候,父母在拖地板的时候,可以建议宝宝拿一块小抹布擦擦自己的小凳子。
如何与六个月宝宝沟通 2
非语言沟通方式
宝宝在15个月大之前,通常会用6种基本的非语言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情绪。
1、哭
这是出于本能且最直接的沟通方式,以此让照顾者知道他是不快乐的。刚出生的时候,宝宝哭通常是因为他不舒服或饿了,而随着他的成长,哭表达的含义就演变成了很多种。
2、面部表情
脸部的表情可以表达的情绪,包括快乐、悲伤、满足、不舒服、疲倦、害怕、寻找、生气等。
3、手掌与手臂的挥动
几个月大的时候,宝宝会开始用手碰触他想要的东西,或者推开靠近他的人,能清楚地表达他的欲望,要了解他心里的想法,其实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
4、腿与脚的摆动
当宝宝躺在摇篮中,强而有力地踢着他的双脚时,通常表示他此刻很高兴或是很兴奋,不过,也有可能是他不高兴或痛苦,父母要配合他的脸部表情或其他肢体语言所传达出的讯息,一起解读。
5、身体动作
如果宝宝扭曲身体想要离开你的怀抱或他的小床,表示他是不安宁的或不稳定的,也可能表示他现在身体不舒服,或者是小宝贝不高兴了。
6、身体的接触
宝宝依偎在你的臂弯中,表示他很自在,而且很享受跟你在一起的时光。反之,如果他猛烈地挣扎着要离开,则表示他不喜欢和你相伴。
你给宝宝的回应越多,表示你越了解他的肢体语言,这对宝宝以后的语言发展也有很大的益处。所以试着去了解宝宝非语言沟通的方式,你会很快发现,你能够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也就是你能够正确了解他的“语言”。举例来说,当你帮他换掉湿湿的尿布之后,他停止了哭泣,这表示你解读宝宝“语言”的能力越来越强,自然也会增加宝宝对你的信任。记住,同一个姿势有不同的意义存在,在不同的情境中,同一个动作也可能代表不同的意义。例如,将一个玩具丢在地上,表达的情绪有可能是兴奋、生气或痛苦,也有可能是厌倦、无聊。结合脸部表情、手脚的摆动、身体的移动,你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宝宝想要表达的讯息。
还不会说话的宝宝是靠什么和照顾者沟通的?当然是他们的表情、肢体动作和不同的情绪,这一切表达出的含义,有时候比话语更真实,因此,照顾者应该学着将注意力延伸到语言之外,才能更加准确地知道握宝宝想要表达的意思。
PART1宝宝非语言沟通的5种方式
1、注视着他
熟悉宝宝肢体语言的最佳方式,就是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仔细观察他的反应。你会慢慢了解他表达情绪的非语言方式。
2、练习
将你所观察到的宝宝的情绪、行为表现联系在一起,你会越来越了解宝宝,当宝宝做出某种肢体动作时,你就会明白宝宝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3、模仿他的行为
如果你不是那么确定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你可以模仿他的行为,问问自己,当这些行为出现在自己身上时,可能代表什么意思。
4、说出你对他的诠释
跟他重复说“你是不是饿了”、“你不喜欢这样躺着,是吗”之类的话,这也有助于宝宝学习非语言的动作与口语之间的关系。
5、与他人讨论
与他人讨论你的宝宝的肢体语言,也有助于你进一步了解宝宝的情绪。
PART2父母常常扮演的角色,你有吗?
当宝宝开始学习说话的时候,你常常跟他沟通吗?这里所说的沟通,并不是带着唠叨、提醒、批评、哄骗、威胁、训斥、质问、劝告、评论的表达方式,这些方式即使出发点是善意的,也会使沟通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破坏亲子关系。如果你能将宝宝当作自己的朋友,以对待朋友的方式对待宝宝,那么彼此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在情感与经验的分享中而有所增进。想想看,当自己处在情绪低潮的时候,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呢?有时候你希望单独静一静,有时候你又希望有人陪着你,和你说说话,试着了解你,接纳你,宝宝其实也一样。
当宝宝表达感受时,你的角色是什么?
大部分人从小就被灌输一种观念,认为生气、失望或害怕的情绪是不正确的,而且不应该表现出来。因此,当宝宝出现这些情绪时,有的爸爸妈妈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自己的感受,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我们常常扮演以下几种角色:
指挥官:扮演“指挥官”角色的父母,是期望将事情置于自己可控制范围内的父母,他们要求宝宝不要出现负面的情绪及感受,并且表现出“中规中矩”的样子,凡事不能出现偏差。命令与威胁是“指挥官型”父母最常用的语言模式。
道德家:道德家是个“应该先生”,凡事都用“应该”、“不应该”来衡量。这种“道德家型”的父母相当关心宝宝是不是有“正当”的感受,他们像牧师般地劝诫,总是告诉宝宝“你应该这样做”、“你不应该那样做”。
万事通:“万事通”型的父母企图告诉宝宝,大人走了一辈子的路,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事情,所有问题的答案,大概都了如指掌。这些父母常用“训诫”、“劝告”、“说出理由”等方式,企图炫耀自己是多么地万能。
法官:“法官”型的父母不给宝宝任何尝试的机会,就先宣判宝宝的罪状,他们非常重视的事情,是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宝宝是错的。
评论家:就像法官、道德家或万事通一般,“评论家”型的父母非常重视“对与错”的判断。不过,“评论家”型的父母常用嘲笑、辩论、讽刺或戏谑的方式,让自己居于宝宝之上。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型的父母试图分析问题。他们拥有最好的意图,想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所有的细节,因此,会站在比较好的位置,试图使宝宝坦白一切。然而这类父母擅用的诊断、分析、探询的方式,不一定会让事情得到恰当的处理。
安慰剂:“安慰剂”型的父母会努力避免让自己涉入跟情绪有关系的事件,总是轻描淡写地处理宝宝的感受,例如当宝宝焦虑时,他们总是用单纯的保证、赞许或假装一切没事的方式来安慰宝宝。
当父母扮演以上这些角色时,没有半点不良企图,他们都有最好的动机,只是方式不一定妥当。
有效的倾听与沟通
基于相互的尊重,父母与子女都希望对方诚实且放松地表达他们的情绪与感受。作为一个有效的倾听者,需要全神贯注,包括眼神的接触,都要散发出“我正在听”的讯息姿势,有时保持沉默,有时则需要给予回应,让他们明白,我们正在认真地听他说话,并且能明白他的心情与感受。
沟通分为封闭式反应与开放式反应。封闭式反应指倾听的人并没有真正地在“听”,或者虽然在听却并不了解说话人的意思和感受,因此很可能中断彼此的沟通。
开放式的反应是指倾听的人听到了对方的话,而且懂得话中隐含的感受讯息,而说话者也能感受到倾听者明白他的意思。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微笑、皱眉或抚背等非口语的方式来做无声的沟通。多用开放式的反应,少用封闭式的反应,沟通才能更有效率。
有时候,宝宝会很直接地将他们的感受表达出来,但是有时候,他们的身体语言含有更多的内在讯息,多用“眼睛”倾听宝宝的“声音”,你会发现,其实他们的世界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而且很容易找出逻辑与规则,这对你跟宝宝的互动关系,会有正面的帮助。
如何与还不会说话宝宝沟通
手语好处
研究显示,越早让宝宝接触手语,越能让宝宝更快地学会说话,更能提高他们的智商。同时婴儿手语还有以下3点好处:
1、减少挫折感:手语有利于还不会说话的宝宝表达自己的需要,让父母明白,从而减轻父母和宝宝因沟通失败造成的挫折感。
2、明确需求:宝宝
3、融洽亲子关系:在婴儿手语的“面对面”沟通过程中,父母会和宝宝有着身体、心理、眼神等多方面的交流,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手语法则
婴儿手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宝宝提前接触与人交流,并没有专门刻板的手势,但是在和宝宝学习手语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以下几条基本法则:
1、越早越好。手语也是一门语言,年龄越大,学习越难,所以要尽早地让宝宝接触手语,有助于更好的接受。
2、基础起步。婴儿日常的生活基础就是吃喝拉撒,所以应该从这些常见的教起,宝宝总是更容易接受最常见,或者对他们最有帮助的手语。
3、配合语言。手语是宝宝说话的基础,在渐渐熟悉手语的同时,让宝宝有意识地将手语与语言结合在一起,感知两者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宝宝更快地开口说话。
4、多多赞扬。婴儿手语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千万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甚至发火的状况,要多多表扬宝宝,让他在积极的环境中更加配合你。
手语姿势
婴儿手语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完全可以在日常接触的过程中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手势,只要你和宝宝之间彼此懂得,就ok了。
下面我们向你推荐一些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的手语姿势,给新手爸妈们做些参考。
饿了要吃东西——拿着奶瓶,用食指轻轻接触嘴巴。
热——用手扇风,不停地吹气,就像要把水吹凉时所做的动作一样。
谢谢——将双手握在一起成一个拳头,上下晃动。
看书——用两只手掌做出翻开、合上书本的动作。
打电话——做出“六”的手势,然后放在耳边说“喂”。
出去逛逛——做出穿衣服戴帽子的动作,然后用食指和中指朝向门口做出走的动作。
拉臭臭——用手捏着鼻子,做出皱眉头的动作。
换尿布——轻轻拍拍自己的臀部,再拍拍宝宝的小屁屁。
洗澡——双手摩擦自己的身体,再做出擦后背的动作。
冷——夹紧双臂,紧贴身体两侧,伴随脸部颤抖。
生活中如何与宝宝沟通
妈妈要多与宝宝说话,要与宝宝有语言上的沟通,培养宝宝的沟通能力。
妈妈要与宝宝有眼神上的沟通和交流,让孩子体会妈妈的表情和情感。
注意宝宝的情感需求宝宝和妈妈或者抚养着要产生固定的依恋关系,对宝宝以后的成长发育很重要。
多与宝宝交流帮助宝宝学习语言,前语言阶段宝宝虽然不说话但却是在慢慢理解的。
补充叶黄素对宝宝的视力有好处,所以日常生活中,妈妈们需注重多给宝宝补充成长所需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如叶黄素,保护宝宝视力健康。好的视力帮助宝宝观察周围事物,更好的观察妈妈们的语言口形。
让宝宝远离电子产品,保护视力。
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要耐心鼓励,宝宝说话要模仿,所以和宝宝说话时要慢点说,多教宝宝认识词汇。
讲故事可以提高宝宝语言表述能力,让宝宝多讲故事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爸爸如何和宝宝互动
1、荡秋千
玩法:爸爸双手从背后搂住宝宝,将他托起来,有节奏地前后摇晃,就像荡秋千一样。一边摇晃,一边教宝宝数着,一下,两下,三下……宝宝的收获:爸爸的手好有力啊,感觉就要飞起来了!
爸爸的收获:运动量有点大,玩多了胳膊有点酸,不过看到宝宝开心的样子,再累也要坚持。
2、拦路虎
玩法:宝宝走路的时候,爸爸故意挡住道,不让宝宝走过去。宝宝不仅不会生气,而且还会很开心,并想办法绕过爸爸。这时,爸爸可以把宝宝逮住,抱一会儿,然后再放行。当然,爸爸偶尔也要放行一下,让他有成就感。
宝宝的收获:奇怪,爸爸怎么不让我走了呢?和爸爸玩,总有新奇的事发生!
爸爸的收获:小家伙跌跌撞撞地走和笨拙躲闪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
3、跷跷板
玩法:爸爸坐在床上或椅子上,两腿向前伸直。妈妈顺势将宝宝放在爸爸的腿上,让宝宝的脸朝前。爸爸将双腿抬起成跷跷板的样子,抬着宝宝做一上一下的运动。
宝宝的收获:比真的跷跷板舒服多了!
爸爸的收获:既锻炼了腿劲儿,又锻炼了腹肌,是一项很好的减肥运动。
4、坐飞机
玩法:爸爸蹲下身子,妈妈帮助宝宝骑到爸爸的肩膀上。爸爸抓住宝宝的双手说:“飞机就要起飞了,宝宝坐好喽。”然后慢慢站起来,在地上转圈,说:“飞机降落了,宝宝下来吧。”妈妈帮助宝宝从爸爸的肩膀上下来。如果宝宝高兴,就重复玩几次。
宝宝的收获:飞到高空,看到的东西都和平常的不一样了!
爸爸的收获:腰、肩膀、背部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5、骑大马
玩法:爸爸趴在地上,双膝着地当大马,让宝宝骑在背上,驮着他在地上来回移动。
宝宝的收获:爸爸变成大马了,真好玩!
爸爸的收获:可以自由自在地像孩子一样在地上爬,感觉又回到了童年。
小提示:开始时,爸爸的动作幅度不要太大,动作要轻柔些。等宝宝适应后,再加大幅度。还要随时注意宝宝的安全,防止宝宝从侧边滑下来。
6、打气球
玩法:爸爸用手吊一个气球,高度随时调节,让孩子伸手跳起拍击;也可抛给他,让他用脚踢。用儿歌鼓励:“打球、踢球,宝宝,玩球!”
宝宝的收获:训练宝宝的跳跃和敏捷。
爸爸的收获:不用太多的力气,一边休息一边就和宝宝玩了。
7、爬上爸爸山
玩法:爸爸在沙发上坐好,让宝宝往你的身上爬。可以边玩边这样说:从山脚(爸爸的脚)往上爬,爬到半山腰(爸爸的腰部)了,爬到山顶(爸爸的肩膀)了……然后爸爸将宝宝举起来,在地上转个圈,放下。如果宝宝喜欢,就继续玩。
宝宝的收获:这座山真陡啊,爬的时候还挺费力气呢。
爸爸的收获:回家刚坐到沙发上想休息一下,宝宝就过来了。正好顺势和他玩一下这个游戏,和宝宝亲密接触一下。
8、推小车
玩法:宝宝双手撑在地上,爸爸用一只手抬起宝宝的双腿与身体平行,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小肚子,鼓励宝宝移动双手往前“走”。开始时,宝宝可能不太会玩,爸爸托着宝宝的那只手可以稍微用点力,推着宝宝往前移动。
宝宝的收获:想不到用手也能走路呢!
爸爸的收获:锻炼了蹲的功夫。
9、开火车
玩法:宝宝从后面抓住爸爸的衣角,爸爸当火车头,宝宝当车厢,从这屋“开”到那屋,一边走一边模仿火车的声音。中间可以停下来,报一下站名,比如北京站到了,上海站到了等等。停留一小会儿,再接着开。一直玩到宝宝尽兴为止。
宝宝的收获:这个火车太神奇了,想去哪儿就可以开到哪儿去。
爸爸的收获:只是轻松地走来走去,就能让宝宝玩得很开心,真不错。
10、戳报纸
玩法:爸爸看报纸的时候,如果宝宝正想过来玩,不妨就教他用手指去戳报纸。开始时可能只是无意识的动作,但是当发现这也可 如果爸爸不想让新买的报纸被弄坏,就拿看过的报纸让宝宝戳着玩吧。
宝宝的收获:这个小小的手指头就能把爸爸的报纸给戳出一个大洞来,透过这个洞还能看到爸爸惊讶的表情,太好玩了!
爸爸的收获:一边看报纸一边就跟宝宝玩了,两不误。
如何提高宝宝沟通能力
第一、游戏法
孩子喜欢做游戏,通过游戏反复强调的话题可以给孩子加深影响,例如家长跟孩子一起玩拍手掌游戏,边拍边说话,能够让宝宝手脑双用,增加宝宝记忆力,让孩子在轻松的玩耍氛围中锻炼能力,提高语言能力。
第二、讲故事法
利用每天将睡前故事的时间来锻炼孩子听话能力也是不错的选择,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易懂的小故事讲给宝宝听,尽量把语速放慢,在一些生词上多重复几遍,并且跟宝宝保持良好的沟通,询问他对故事的看法以及对故事人物的喜好,促使宝宝多说话,养成听,说双向能力的提升。
第三、自然法
多带着孩子去感受自然诙谐生动的声音,它们能够提高孩子对声音的敏感性,既可以让孩子让孩子接触各种不同形式的声音,又能从小树立起培养热爱自然的意识。
第四、任务法
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小任务,比如去小卖部买些生活用品,让孩子从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提高孩子语言能力,还能让锻炼孩子的胆量,让孩子能够培养出落落大方的性格。
如何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用沟通代替拒绝
“孩子性格孤僻对她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要想办法让她和小朋友们交往,交往中可以锻炼她的沟通能力,你不妨想想办法!星期天多带她来我家玩玩,朵朵是个好交朋友的小女孩,让朵朵来带动她,咱们试试看能否有改观。”朵朵妈听到朋友的孩子不合群,立刻关心地出主意。
“好的,我这周就去你家串门去!”朋友很认同朵朵妈的方案。
“那我让朵朵多准备点玩具和好看的书,她们还可以一起去看动画片,咱们再给她们组织个讨论会啊!”朵朵妈继续完善方案。
“谢谢呀!”电话那头传出朋友开心的笑声。
孩子怎样才能有较强的社交能力,从小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呢?沟通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而无端拒绝却会让孩子距离成功千里之外。因此,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家教任务。
沟通能力是相互理解的基础
沟通能力的“左膀右臂”分别是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强的孩子,往往能通过口头或书面语言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具备了“外交”本领的孩子,更喜欢参与那些具有团体性质的活动并能获取别人的帮助和友情。
天生气质、遗传、父母个性及管教方式等都会对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有所影响,而后天的教养方式影响力更大。
爱心提示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
婴幼儿时期的语言发展是人生最佳时期,也是最迅速的时期。孩子获得知识技能要通过语言,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要通过语言,与人交流更少不了语言。
培养孩子语言能力是孩子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
增强孩子沟通力的小策略
一要有积极而良好的亲子互动。多些亲子互动的游戏和交流,便于训练孩子的沟通能力。比如,游戏中尽量鼓励孩子主动指导父母怎么玩,以此来激发他与别人沟通的愿望。互动中家长说话要多些体贴,少些数落或唠叨,以一种开放和发展的态度对待孩子可能有的错误。
二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通过学习诗词、儿歌、故事或日常对话,增强孩子理解别人话语的能力和自我表达的能力。在茶余饭后,在家务劳动中,经常选择不同的话题引导孩子说话。比如,看1篇故事或一部儿童电影之后,可以就其中一个情节让孩子发表评论,或让他设计另一种结果。
三要让孩子理解并表达情绪。家长可以组织绘画、识图、表演等活动,让孩子加深对各种情绪和情感的理解,理解言行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反过来家长还要鼓励孩子用语言或是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表达出来才可起到沟通的作用。
四要多为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让孩子主动和陌生的小朋友打招呼,和他们一起玩;还可组织其他小朋友到家里来做游戏,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家长要注意的是,交往中要多给孩子适当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
养成好习惯有诀窍
每个孩子都有其先天气质与独特的行为表现,他们在沟通能力上也有很大的区别。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应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1、多带与人交往时显得比较害羞,也比较怕生的小孩到户外参加活动,让孩子多接触人群。可以从与亲戚朋友间孩子的交往开始。
2、对于缺乏与别人一起玩的经验、不知道该如何加入团体游戏或依赖性很强的孩子应该鼓励他加入团体活动,或请其他小朋友带领他一起玩。
3、利用同理心,让攻击性强、不受欢迎、易被排斥的孩子知道,自己东西被抢走的感觉,也让他知道别人被自己碰撞的时候并不愉快。这样的礼貌教育之后,孩子的沟通能力也会提高。
如何与六个月宝宝沟通 3
和宝宝心灵沟通的第一步
婚后才明白,先生酷爱教育,是一个典型的“幼教迷”,怀孕后,先生把我从隆隆的机器声旁劝回家中,他说:“保护胎儿是我们第一要务”,并给我买来胎教书﹑滋补品。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我决心和先生一起做一项“宏伟”的育儿计划,于是我重返学堂,陪他过起了以“胎教”为主题的孕期生活。
丈夫成了我的“营养师”
怀孕早期,我没有什么感觉,偶尔体验过人们所说的“害口”,但没有影响到我的食欲,在那段日子里,讲究营养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也不断积累营养方面的知识,并制定了孕期的营养计划。丈夫成了我的“营养师”,他按计划为我采购营养品,我们的家境虽不宽裕,还是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这项伟大的“育儿计划”之中。水果﹑蔬菜﹑鱼﹑肉……,我很快从一位苗条的姑娘变成体态丰腴的“贵夫人”,我们的宝宝也在这精心安排的营养之中健康地成长。
我成了丈夫的“胎教试验田”
先生学的是师范教育,对教育情有独钟,他常常给我讲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皮克马利翁效应”﹑“孟母择邻”﹑“古代的胎教”﹑现代“神童破案”……我听得津津有味,脑海中也浮想联翩,思绪飞扬。我成了丈夫的“胎教试验田”,还配合他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胎教活动,有时候我们会兴奋地朗诵歌谣,像两个大孩子般抒发情感,按照先生的指导,我从胎龄5个月开始对胎儿实施声音和触摸的刺激,给宝宝听音乐﹑对他爱抚的讲话﹑用手轻轻的抚摸他,这种良性的刺激可以促进胎儿感觉神经和大脑中枢的发育。
浪漫的吉他弹唱,美丽的图画赏析
腹中宝宝6个多月时,我开始学习弹吉他,因为演奏乐器能使人心情舒畅,还能间接地发挥胎教的作用,我怀抱吉他,认真地练习,首先学会拨奏空弦,接着掌握了几个主要和弦,几周之后在我手指间就流淌出了舒伯特的《摇篮曲》——“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
有时候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欣赏美丽的图画,一起散步,畅谈人生,憧憬未来,一直坚持到孩子出生前的两个星期。
女儿出生了
我们的女儿出生了,她的听觉果然很灵,记忆力也比一般的孩子强,我和先生的“胎教”计划,使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都呈现出好的效果。
如今女儿已经长大了,回忆她的成长经历,我心中充满了甜蜜——她幼儿期聪慧乖巧,很早就掌握了儿童电子琴和电脑操作,提前一年以计算机特长升入小学,小学3年级考入舞蹈特长班,五年级以英语特长考入天津和平外国语学校,10岁时参加过天津市第43届世乒赛,担任过外语小翻译,发表过文学作品百余篇,现在女儿在天津外国语学院读大学4年级。
女儿的健康成长与成才,验证了“胎教”的深远意义。
其实,怀孕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过程,我和胎儿都体验着成长的快乐,感受着爱的升华,怀孕也有艰辛,但艰辛是暂时的,快乐是长久的。
“怀孕时光”——是我人生中最难忘﹑最辉煌﹑最神圣的时光,因为它孕育着未来!
很多年轻的父母被各种各样的育儿宝典、大全、精华搞昏了头脑,有孩子的生活越来越远离自然与有趣。静下心来想想,是孩子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而不是我们进人他的生活。孩子真正需要的其实就是让他睡好、吃饱和与我们之间的相互适应,有这些就足够了。专家介绍,快乐的养育,和宝宝沟通很重要。
1、交流本身比内容更重要。
宝宝咿咿呀呀地开始发声,你可以把他的声音模仿给他听,这样他会发出更多的声音以寻求你的回应。你也可以想象自己是记者,不断抛出问题等待宝宝回答:“宝宝喜欢戴这顶帽子还是那个蓝色的?”“妈妈去买菜,宝宝希望买黄瓜还是油麦菜?”提问后做短暂的等待,然后大声给出答案。如果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就给他读读菜谱或者其他书吧,书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一种积极的语调和孩子对话。
2、做宝宝的“贴身翻译”。
把宝宝的生活解释给他听。穿鞋的时候告诉他:“妈妈正在给宝宝穿鞋……来,抬脚穿小鞋子喽!”外出时提醒他:“现在妈妈要把宝宝放在小车里……到了广场了,来,妈妈抱宝宝出来!”即使宝宝还听不懂你说什么,这种即时的解释会让宝宝形成倾听的习惯一这可是沟通的第一步。
如何与六个月宝宝沟通 4
马上就要到开学季了。中小学生有过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各种铺垫,基本对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心里有底。最茫然的可能要数即将踏入幼儿园的小豆丁们。进入幼儿园,要独自吃饭、睡觉、简单的洗漱,虽然只是有限度的“独立生活”,但可能不少小豆丁的自理能力还没完全跟得上。不少孩子会有焦虑情绪,有的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哭闹,有的寡言少语、寝食难安,甚至还现出身体不适等,让父母手足无措。如何让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儿保专家为爸爸妈妈们一一支招。
提醒:
宝宝初入园易现分离性焦虑
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医师朱冬生提醒,宝宝初入幼儿园,是他们面临的一次重要挑战。面对着陌生的环境,做着不熟悉的事情,再加没有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在身边,一时失去了感情的依托,很多宝宝难免会出现焦虑情绪。仔细观察,这种分离性焦虑的原因和程度跟以下三点有关:
1.跟宝宝的性格气质有关
一般外向型宝宝能很快跟其他小朋友玩到一块去,因此入园后能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而内向型的宝宝则因胆子较小,社会交往能力较差,不太能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对集体生活不适应时,便易出现恐惧、害怕、大哭大闹等。
2.跟宝宝的生活经验及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有关
有些宝宝虽然已经3岁了,但在家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技能较低。到了幼儿园陌生环境中,会有本能的不安全感与不适应感,因此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3.跟家教方式及宝宝对家人的依恋程度有关
太过于依恋父母或其他长辈的宝宝,初入幼儿园时,会因过度担忧与这些亲密的家里人再也不能相见而导致焦虑。还有一些宝宝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上幼儿园心存不安。比如,有些父母在宝宝做错事时会吓他们:“再调皮的话,就送到幼儿园让老师去教育”。这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无形中给宝宝增加了心理负担,让他们对幼儿园没有好感,以为爸爸妈妈是因为不喜欢自己了,才把自己送到那里去的。
支招:
如何助宝宝缓解入园焦虑
了解清楚宝宝初入园可能出现分离性焦虑的原因,朱冬生建议爸爸妈妈结合自家宝宝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来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1.加强培养宝宝生活自理能力
入园之前,爸爸妈妈可有意识地培养宝宝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自己吃饭,训练他们自己上厕所等各种生活自理能力。
2.与宝宝一起准备上学用品
爸爸妈妈还可跟宝宝一起选购、准备入园要用到的文具、衣物等,以增强他们对幼儿园学习生活的期待。
3.培养宝宝社交沟通能力
平时多鼓励宝宝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特别是一些比较内向的孩子,爸爸妈妈可鼓励他们先在小区里与其他同龄小朋友一起玩耍,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等。
4.宝宝入园前多给正面引导
入园前,爸爸妈妈可向宝宝描述幼儿园的趣事:如上幼儿园可以认识新的朋友,可以跟老师一起学习本领,可以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等,这样,宝宝就会对上幼儿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上一篇:网店营销范文通用5篇
下一篇:元宵节猜灯谜精编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