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对联故事16个精彩17篇
一对联,描绘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生机盎然,寓意深远,启迪智慧,令人沉思,何以感悟人生? 二对联,书写忠诚与勇敢,英雄事迹,传承千古,激励后人,何以铭记历史? 三对联,描绘山水风光,诗意盎然,心灵寄托,情感共鸣,何以感受自然之美? 四对联,传递友谊与真诚,情谊绵长,温暖人心,何以珍惜身边的人? 五对联,阐述家庭与和睦,亲情浓厚,幸福美满,何以营造温暖的港湾? 六对联,表达志向与理想,追求卓越,勇往直前,何以激励奋斗的精神? 七对联,展现文化与传承,古韵悠长,智慧结晶,何以弘扬民族精神? 八对联,描写节日与喜庆,欢声笑语,团圆美满,何以共庆生活的美好? 九对联,蕴含哲理与思考,人生百态,智慧启迪,何以领悟生命的真谛? 十对联,彰显勤劳与奋斗,拼搏不息,成就辉煌,何以激发进取的动力? 十一对联,寄托祝福与平安,心愿满满,幸福常伴,何以传递温暖的祝福? 十二对联,描绘爱情与浪漫,甜蜜动人,情意绵绵,何以感受爱的力量? 十三对联,阐述诚信与道德,立身处世,树立榜样,何以坚守内心的信念? 十四对联,展现智慧与策略,谋略高超,成就非凡,何以启迪思维的灵感? 十五对联,传递希望与未来,梦想启航,勇敢追逐,何以展望美好的明天? 十六对联,描绘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何以激励心灵的成长?以下是阿拉题库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经典对联故事16个文章,欢迎您借鉴参考。
19.春节对联的小故事 篇1
有一年除夕,杭州才子徐子建家门上贴了红纸,就在他去请名家来题写春联之际,祝枝山正好路过其门前,见红纸空白,时兴起,遂提笔一挥,大书了两副对联。正门上是: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侧门上是:此地安能常住,其人好不伤悲。
徐子建回来一看,气得七窍生烟。一了解原来是祝枝山写的。他找到祝氏,又请来众多秀才,当面指责祝氏恶语伤人。面对大家的责难,只见祝氏哈哈大笑:“请诸位仁兄息怒,新春佳节怎能骂人,我这是故意卖弄。”接着随手拿笔在四句上各加一点,结果两副对联变成: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此地安,能常住;其人好,不伤悲。
经典有趣对联故事 篇2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明人蒋焘,少时即能诗善对。一天,家中来了客人。此时窗外正下着小雨,客人想考考他,便出联云:“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冻”字拆开是“东两点”,“洒”字拆开是“西三点”,十分巧妙。
这时,只见他从屋里抱出个大西瓜,切成两半,其中一半切了七刀,另一半切了八刀,对客人说:“请各位指教,我的下联对出来了。”他见客人纳闷,补充说,刚才对的是:“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客人赞不绝口。
“切”字拆开正好是“七”、“刀”,而“分”字拆开是“八”、“刀”。此联巧妙运用拆字,又富于生活情趣。
经典有趣对联故事 篇3
水底日为天上日
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准是北宋的名相,有一天,他和几个人在亭子上聊天。这个亭子在水池边上,快到中午时分,太阳在水中倒映出来。寇准写了个上联让他们来对:水底日为天上日
意思很简单明了,可大家一时谁也对不上。正好杨大年来找寇准,大家让他来对下联。
杨大年思索半晌,看着寇大人眼睛,突然发现里面有自己的人影,就立刻对出: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准夸奖他:“好一个大年,真是绝顶聪明!”
短篇对联故事 篇4
唐代的李群玉是很有名的才子,他的诗文意境优美,他小时候熟读诗书,常常和老师在一起吟诗作对,老师很喜欢他的聪明好学的精神,也经常指教他。
有一天,师生俩一起到外面散步,他们走在明月当空的小道上,远处传来了寺庙的钟声。小路两旁是竹林,竹林里不时飘来一阵阵的花香,在这幽静之中,老师诗意勃发,吟出了一句上联:
风吹钟声花间过,又香又响
李群玉也被周围的景色所迷,听到老师的对联,他环顾四周,看见明月的光芒皎洁如水,小路两旁的竹林中不时有萤火虫飞来飞去,萤火虫的光亮忽明忽灭,时隐时现,就马上对道:
月照萤灯竹畔明,且亮且凉
上下联句很巧妙地把明月照耀下的景色描绘出来,使人觉得身如其境,这真是一副美妙的图画。
经典有趣对联故事 篇5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一天,苏小妹生病了,他的哥哥苏东坡正为她煎药,佛印和尚正巧来访苏东坡。东坡一见老友来访,非常高兴,就和佛印饮茶谈天,竟忘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苏小妹见哥哥还没有送药来,就在床上高声念出一联: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
以“葫芦”隐喻和尚的“光头”,实在大为不敬。苏东坡晓得小妹脾气,知道她又生气了,连忙去为她送药。佛印就苦了,既挨了“骂”,还要对下联,但思来想去,一时难得佳对。忽然,他抬头看见苏东坡端了药碗,撩起碧纱帐,正要给苏小妹喂药,猛地触动灵感,立即对曰:“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苏小妹嫣然一笑,一口将药喝个精光。
20.春节对联的小故事 篇6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法秀丽雄健,人称“书圣”,有一年春节,他写了一幅春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但是由于人们太过喜爱王羲之的书法,这副春联刚贴出去便被人偷走了。于是王羲之只好又写了一副春联:“莺歌北里,燕语南郊。”结果当晚又被人偷走了。
王羲之思忖再三,再次写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由于联语不吉利,所以这副春联算是“保住”了。但是人们实在是搞不清一代书圣为何写副这样丧气的春联。除夕当天,王羲之在那副春联下面各添了几字,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路人看了,无不钦佩书圣的巧思。
经典对联故事 篇7
一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从无以相对。杨大年
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二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
字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三
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
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四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朐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
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风状,虽替妹夫焦
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
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天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五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
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六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
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
传诵一时。
七
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
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
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
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翁正春不
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八
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守令
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面面相觑,无人
能对。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诸生惊报,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
九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
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
瞪口呆。
十
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
十一
戴大宾五岁时,应童子试。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阁老”。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众皆大笑。
十二
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
近一个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
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 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十三
沈义甫八岁时,其师命对云: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沈对道:青山原不
老,为雪白头。师爱其聪明,赞之不绝。
十四
清朝侍学士荣光,因争设津浦铁路车站,受到舆论的谴责。津门某报撰联云:
芝光争设车站,求荣反辱面无光。该报悬赏征对,应者纷然,佳作有:胜保妄
谈兵,未胜先骄身莫保。又一联:载振为藏娇,千载一时名大振。联语所述均
为实事,且与上联工力悉敌,一时传为笑谈。
十五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同年十一月二日,日军侵占大连。败讯
传来,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有人愤然书联于北京墙头:万寿无疆,普天同
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慈禧垂帘听政二十余年,丧权辱国,死后却被尊为
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对此,有人书联嘲之:垂帘廿余
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十六
苏昆名丑杨三在演白蛇传时,讽刺了李鸿章的卖国行为,后被李迫害致死。
观众十分气愤。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李鸿章排行第二,故称李二先生。
短篇对联故事 篇8
北宋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寇准,他能文能武,为人正直忠贞。历史上记载了他的业绩,也记载了他对对子的故事。
说是有一天,他和几个人在亭子上聊天。这个亭子在水池边上,快到中午时分,太阳在水中倒映出来。寇准写了个上联让他们来对:
水底日为天上日
意思很简单明了,可大家一时谁也对不上。问寇准,寇准也是笑而不答。正巧,杨大年有事来向寇大人汇报,也找到这里。杨大年是对对子的行家,他一来,仿佛为众人解了围。大家让他先把对子对出来。
寇准把出句告诉了他。大年想,宰相说的是日影,还有什么影儿呢?对,人影。他看着寇大人眼睛,突然发现里面有自己的人影,就立刻对出:
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准夸奖他:“好一个大年,真是绝顶聪明!”
短篇对联故事 篇9
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王禹偁是一个非常聪明有才气的人,他从6岁就能做诗,7岁时就能做文章,人们都称他为神童。
有一天,郡太守大宴宾客,宾朋好友聚集一堂,可热闹了,这时,王禹偁也作为郡太守的“小友”随着人们一同入席就坐。在宴席上,郡太守心里很高兴,就出了一联让众人来对:
鹦鹉能言难似凤
出句之后,众位宾客都开始跃跃试对,人们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想着,可是,过了好半天,也没有人能对出来。又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嘴尖皮厚腹中空”的酸溜溜的秀才,对出了几个不三不四的句子,郡太守听了,摇着头否定了,然后他催促着众位宾客,继续对下去。众位客人还是想不出好对子来,令郡太守很失望。这时,小王禹偁在心中已想好了,于是,他就用铜铃般的天真稚气的声音大声说:“我来对。”众位客人顺着声音一看,见是一个小孩,不禁发出一阵鄙视的笑声。
可是,王禹偁不慌不忙地挥笔写出了下联:
蜘蛛虽巧不如蚕
顿时,四座议论纷纷,不断发出赞叹的声音。
经典有趣对联故事 篇10
两船并行,
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齐鸣,
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据说这副对联为纪晓岚所对。
一次,纪晓岚乘船而行,遇一船与他并头而行,船上一个武夫人物出了一副对联后,拉帆快行,扬长而去,这副对联就是: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纪晓岚马上明白了,这是借用鲁肃和樊哙两位古人的名字写的上联。鲁肃为东吴文臣,樊哙却是汉刘邦手下的武将,以此嘲笑文不如武。纪晓岚苦思冥想之后,对出下联: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笛清、箫合与狄青、箫何是谐音,而且也是一文一武。只是文官萧何能运筹帷握之内,决胜千里之外。以此显示文官的作用之大。
对联故事 篇11
明朝万历年间,社会不穩定,加上天灾不断,民间时兴修庙堂、拜神仙,就连当时的皇帝也对兴建寺庙很感兴趣。
话说甘州府太平村有一个小孩叫何生,从小就乖巧懂事。六岁这年的一天,正在外玩耍的小何生被人叫回家,说他妈妈上吊死了。何生回家一看,只见妈妈直挺挺地躺在地上,邻居们都在抹眼泪。要说这孩子命真苦,一年前他父亲撇下他们孤儿寡母,生病死了。如今他母亲也不明不白地离开人世。正当大家都在为小何生的生活担心时,原来雇他父亲做长工的李员外主动收养了他。这李员外只有一个女儿,跟何生一样大。他看何生天资聪明,便在夫人的劝说下出钱供小何生上私塾读书,打算以后将他招为上门女婿,将来好给自己养老送终。
一转眼,何生已经十八岁了。这年春天,何生告别全家去京城赶考。这天,他在一片荒滩草地上休息,听见一阵动物的叫声,寻声过去一看,一只野兔被捕猎的夹子夹住了。何生知道贫苦百姓一年到头也吃不到荤腥,只能靠捕些野物改善生活。但是,他看着正在挣扎的野兔,何生心软了,便将野兔放走了。之后,何生从干粮袋里面拿出一条蒸熟的。大咸鱼放在夹子上,便接着赶路了。
考试很快结束了。这天,何生所住的客栈门厅前突然锣鼓喧天。原来,何生考中了第一甲第一名,朝廷派人来接他去见当今皇上呢。
来到朝堂之上,皇帝一见何生相貌堂堂,立刻就喜欢上了。皇上有一个心爱的公主,便想将公主许配给何生,于是大手一挥将何生定为驸马。这等好事,是多少王公贵族的子弟梦寐以求的,可何生跪倒在地,说:“承蒙皇上圣恩,今生无以为报,但招为驸马,恕难从命。”
何生此话一出,不仅皇上震惊,满朝文武大臣也面面相觑。皇上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如此忤逆,该当何罪?皇上高高举起的手又轻轻放下了,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何生,问:“难道说你已有妻室,但朕不介意,你休了她也就是了。”
何生连叩三首:“皇上有所不知,我虽然没有妻室,但早已与李员外的女儿定下婚约。”
“什么李员外?难道说朕还比不上一个员外!”皇上拉下了脸。
何生便把自小没爹没娘,李员外将他养大成人的事说了,最后他说:“李员外养育我十几年,我和他家小姐青梅竹马,如今我虽考取功名,但不能忘本。状元郎可以不当,负心郎却绝对不能做!
短篇对联故事 篇12
在岳坟前墓墙旁边,面对岳坟有秦桧夫妇及其同伙万俟卨、张俊等四人反剪双手的历史罪人的铁铸雕像囚禁在铁棚里,意在让这些残害忠良的奸佞之臣,永远跪伏在岳飞的脚下,俯首认罪。据史书记载,初建岳王庙时,前来朝拜进香的游客,蜂拥而至,不分昼夜。当四个铁像铸成放置之后,游客纷纷向秦桧夫妇铁像吐唾沫,以示愤恨,还有人用秦桧与王氏追悔和相互埋怨的口吻,分别在秦桧、王氏的铁像上挂了上下两联:
秦桧:“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王氏:“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这副联语,写得诙谐风趣,痛快淋漓地刻画出彼时彼地两个历史罪人的丑恶的心理状态。
经典对联故事 篇13
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中记载:某书生家贫,无酒为友祝寿,遂持水一杯,谓友人曰:“君子之交淡如。”友人知其意,应声曰:“醉翁之意不在。”这一问一答恰好构成一幅对联:
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上联出自《庄子·山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下联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出句系俗语“君子之交淡如水”中藏去“水”字。纯朴友情,尽在对中。联语正整。
经典有趣对联故事 篇14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
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一次梁启超到江夏拜访他。张之洞出联:“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上联既包含四水(指古代江、河、淮、济四水),长江排首位,又总括四季春、夏、秋、冬,夏排第二。接着提出了“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这样难以回答的问题。梁启超才思敏捷,略加思索即对出下联:“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三教”指儒、释、道,儒排在最前面,“三才”指天、地、人,人排最后,与张之洞的第一第二相呼应,十分妙绝。
张之洞吟读再三,不禁叹息说:“此书生真乃天下奇才也!”
对联故事 篇15
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来了兴趣,便起身去问寺里的僧人:“隔壁住的是什么人?”
僧人答道:“是一位姓黄的书生,前几天来本寺游览时想出了这样一句上联,但却百思不得下联,几天过去了,他废寝忘食,苦思冥想,如今已是生命垂危!”
周渔璜问:“难道就没有人能帮助他对出下联吗?”
僧人答道:“这个上联中有四个数字:万、千、百、十,并且这四个数字是10倍递减,要对出下联难度很大,有好多人试过,但是目前还没有人能对得出。”
从僧人那里回来后,周渔璜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下联。
第二天,周渔璜带着遗憾的心情乘船离开十佛寺,途中经过一座桥,桥上刻着“八仙桥”三个字,此情此景,让他心中豁然开朗,便吩咐船家快快掉转船头,返回十佛寺。
寺中的黄书生虽已几日卧床不起,却仍在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念叨着那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站在门外大声而有韵地应对:“一船二浆四人摇过八仙桥。”
黄书生一听,顿时眼前一亮,精神大振,惊叹道:“妙联!此下联中也有四个数字:一、二、四、八,按二倍递增,妙!真是太妙了!”
黄书生“心病”消除,身体复元后与周渔璜结伴而行,共游美景!
有趣对联故事 篇16
1、 君子之交
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中记载:某书生家贫,无酒为友祝寿,遂持水一杯,谓友人曰:“君子之交淡如。”友人知其意,应声曰:“醉翁之意不在。”这一问一答恰好构成一副对联:
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上联出自《庄子·山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下联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出句系俗语“君子之交淡如水”中藏去“水”字。纯朴友情,尽在对中。联语正整。
2、唐寅嘲商人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流
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
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3、 进退两难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
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
细思量,哭笑不得
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
再斟酌,进退两难
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4、 穷秀才改联抱不平
从前,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节,他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路过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副对联。他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接着,又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大堆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
门外的吵嚷声惊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打开大门,一看,立即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了。
原来,进士门前的对联,已被秀才改成了这样: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5、 郑板桥联辱知府
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
交忠朝庭
因受百姓
横批
前程金修
6、 舒铁香讽李鸿章
舒与李是同榜举人,李任两湖总督期间,舒多次登门遭拒。一日,舒游黄鹤楼题一联于楼壁:
同榜贵人多,饶他坐稳青牛,懒向人间谈道德。
相逢知己少,愧我重登黄鹤,难从天上觅神仙。
7、“混”、“球”联句
湖南军阀谭延铠一生的处世哲学集一“混”字,最后混到了国民的行政院长,由于处世圆滑,又得了一个“水晶球”的绰号。他死后,有人给他写了一副对联:
混之为用大矣哉,
大吃大喝,大摇大摆,命大福大,大到院长。
球的本能滚而已,
滚来滚去,滚入滚出,东滚西滚,滚进棺材。
8、 上下“凭”等
针对封建社会的“上尊下卑”官气十足,有人戏一联:
上司开口才半句,早已是是是,对对对。
下级陈词达千言,始终嗯嗯嗯,噢噢噢,
横批
上下“凭”等
9、 王毅之接对联
一年除夕,王家大门口对联几次贴出几次被人揭走,王心生一计,贴出一副对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这对联不吉利就没人揭了。第二天凌晨,他让儿子献之给对联添了个尾巴,为: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10、 针砭人情冷暖
清代浙江钱某未中举人时,时常遭亲友冷遇,后来中了举人,亲戚豪富争相祝贺,他针对这一反差,手书一联贴在大门上:
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碳。
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11、 三国名人入对
四川内江有座嘉靖年建造的三元塔,塔中有一联说景,实则谐音含三国六个人名: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在笼中,心思槽巢,狠关羽不得张飞。
12、 乾隆出谜联
有一年元宵节,乾隆与群臣猜谜,出一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相仿,既非家禽,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摸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
在场的纪昀道出谜底,为“猜谜”。
13、 “老”字没一点
有个农民欠财主的债无法偿还,于是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对联是:
借新账,还旧账,借账还账,账还账。
拆东墙,补西墙,拆墙补墙,墙补墙。
横批只写了一个“老”字(没有里面一“点”)
财主上门讨债见联,不觉诧异,自语道:“这横批的“老”字,说“考”又不象,说“老”又没有一点?”话音未落,只听农民说:
老(字)要是有一点,早就还你了
14、 郑板桥见联济贫
郑板桥当县令时微服私访,见一户人家的破旧大门上贴的对联是: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
又是一年
郑板桥见联,忙令随从回衙取米面、衣服等,户主得济含泪道谢。
15、“不如不说”与“何必多说”
清初,某县有一主事官喜欢议上司是非,抨击时弊。一天,朝庭有一御史视察县衙,有人将此事上告,御史叫来这个主事官痛斥一顿,并忿忿道一上联:
说人之人被说人之人说,人人被说,不如不说,
主事听了心理不服,针锋相对答一下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16、贪官受辱
清朝有个知县叫王寅,贪脏枉法,有位先生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到了县衙的门口,联道:
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
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
17、梁启超妙对张之洞
传说梁启超去见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想给梁启超一个下马威,刚见面即出一联让梁对: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武汉旧称江夏)
梁启超从容做对: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生本儒人,不敢在前不敢在后。
本来,儒家真正的思想内核是王道,真正的读书人,要有胆识要有气节。不敢在前不敢在后,谦虚豪迈。
经典对联故事 篇17
清初,南方有个姓任的主事官,他经常喜欢讥讽议论朝政是非,抨击时弊,不免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官家豪门。
一天,皇上派来了一个姓管的御史官,到地方来查察,当地绅士豪门伺机出来对任主事官恶意攻击,讲得一无是处,管御史只听一面之词,不加考察,便对主事官严加训斥:“我听说你喜教训别人,这不好。此刻我有一边对联,让你来对。”说罢,便念出了上联:
说人之说被说人之人说,人人之说,不如不说。
任主事针锋相对地对出了下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管御史听后,瞠目结舌,拂袖而去。
上一篇: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汇编9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