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古诗【精选7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月圆花好人团圆,灯火辉煌映夜天。汤圆香甜情意浓,佳节共赏此时景,何不共吟诗一首?以下是阿拉题库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元宵节的古诗文章,欢迎您借鉴参考。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篇1

江上度元宵节

袁说友〔宋代〕

一舟元夕卧孤村,夜半相呼了不应。

说与儿曹休谇语,黄州明日买残灯。

元宵

赛涛〔明代〕

满城箫鼓元宵节,小馆灯花孤闷时。

料得团圞行坐处,有人挥泪说分离。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

释祖钦〔宋代〕

去岁元宵节,无油不点灯。今岁元宵节,有月照危层。

客中元宵闻里中灯剧颇盛漫书

徐宗达〔清代〕

闻道元宵节,灯围火树红。艳歌延落月,妙舞倚春风。

绣陌遗金钿,花街系玉骢。繁华真可羡,怜我寂寥中。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释祖钦〔宋代〕

去岁元宵节,无油不点灯。

今岁元宵节,有月照危层。

偈颂一百零二首

释绍昙〔宋代〕

索寞芝峰,赏元宵节。

佳宾到来,如何铺设。

能挑海底灯,细剪山头月。

东山瓦鼓歌,堋八剌札,不是知音向谁说。

元宵雨

陶宗仪〔明代〕

三五元宵节,连年气候同。漫天来暮雨,吼地起南风。

灯火楼台寂,笙歌巷陌空。金吾徒弛禁,清坐惬深衷。

元宵后闻雁

孟洋〔明代〕

昨夜元宵节,今晨鸿雁音。索居才入耳,为客即惊心。

楚雪江湖远,燕云关塞深。翻然动春兴,出户巳难寻。

送仲指挥南还

张宁〔明代〕

去年送君春已过,花落莺啼蓟门路。今年仍作远游人,风雪还家岁行暮。

滦河半夜渡层冰,千里淮扬十日程。杨子江头沽酒宿,蓟门树里听鸡行。

到家应近元宵节,细柳营边新草发。刀斗无声清夜长,旌旗有影蛮烟绝。

去年携酒送君时,有约封侯来更迟。今年复送长安客,却忆从前送别诗。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篇2

《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

《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谁家”“何处”这四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它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连用两个诘句,不仅将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达得灵活传神,而且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汴京元夕》

【明代】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月如霜”之清冷幽静,与前面所描绘的欢庆热闹情景似乎不相吻合,然而这一句实际上却是诗人的神来之笔,以淡墨衬浓彩,余韵宛转,余味曲包,深得唐人竹枝词之妙。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与灯交织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为暗淡。淡漠冷清的伤感弥漫于词的下片。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泪满衣袖。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

《临江仙·都城元夕》

【宋代】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词人的笔是一支彩笔,这支彩笔将天上人间尽情涂抹,把都城元夕的繁华景象描摹尽致。但是,这一片繁华都只是词人想象的产物,首句“闻道”二字点明了这一点。上片越是写得繁华热闹,则越是反衬出下片凄清冷寂的尴尬之状。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明代】杨慎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

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此词写元宵节后的独酌思乡。“迟迟月”与“翦翦风”,点缀出早春夜晚的清寒,也烘托出怀乡的愁绪。末两句以歌酒故作宽解,更见乡愁的深挚婉曲。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宋代】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欢乐时,人们可暂时忘却忧伤,但当欢乐过后,孤寂之感便会重新萦绕心头,突出自己忧愁的心绪,昭示出盛筵必散的哲理,有感伤之味。一个“渐”字,慢慢道出作者委曲幽怨之情。

《古蟾宫·元宵》

【明代】王磐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这首散曲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小令描写了往年元宵节的热闹、欢乐气氛,同时又写了写作当年元宵节的冷清,百姓的愁怨。今昔对比,反映出明代国家日渐衰败,百姓生活每况愈下的情形,对老百姓的苦难生活深表同情,对官府的残酷统治表示强烈不满。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篇3

1、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2、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3、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4、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5、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6、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7、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8、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9、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0、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11、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玉漏银壶且莫催》

12、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章碣《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13、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14、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1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6、近喜元宵雪更晴,千门翠竹结高棚。珠帘半卷将团月,玉指初调未合笙。新放华灯连九陌,旧传金钥启重城。少年结伴嬉游去,遮莫鸡声下五更。——刘英《上元十三夜》

17、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8、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陸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逻兵酣卧忘钟韵,游子欢呼趁鼓声。儿女看灯归较晚,老夫自剔读书檠。——仇远《元夕放夜》

19、甲子乾飞雨,元宵湿陨星。风柔行阵阵,月淡下亭亭。木笔侵凌碧,来牟掩映青。东皇收拾急,暖涨赴沧溟。——洪咨夔《春雪》

20、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李景伯《上元》

21、半勺兰膏暖焰生,恍疑赤壁夜鏖兵。骑乘猛燎奔驰疾,人运长鎗转战轻。旗影静移云母帐,剑铓微掣水晶营。何人幻此圆机妙,独向元宵策美名。——吴潜《走马灯赓张枢副韵》

22、过了元宵到晓钟,一年乐事又成空。杯行不用深辞醉,明日君西我亦东。——吴芾《元夕即席呈郭次张》

23、动地欢声遍十龙。元宵真赏与民同。春归莲焰参差里,人在蓬壶快乐中。乘皓月,逐和风。凉舆归去莫匆匆。班春休道无千炬,也有星球数点红。——郭应祥《鹧鸪天》

24、春雪如蝴蝶,春灯如百花。漫漫飞不已,愁杀千万家。我今无复梦,拥被读南华。——梅尧臣《上元雪》

25、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26、过了元宵八日间,琴堂歌舞献慈颜。七闽山水须眉秀,三楚云烟杖履闲。痴绝不妨公事了,欢浓莫于酒杯悭。明年今日迎新霈,锦轴荣封鬓未斑。——罗子衎《寿林仲乔尊人》

27、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丘逢甲《元夕无月》

28、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贺铸《思越人》

29、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无欢不必游花籍,有病何须置药篮。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华岳《二月二日即事》

30、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纳兰容若《清平乐·上元月蚀》

31、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32、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33、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4、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35、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36、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37、今年华市灯罗列。——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38、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39、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40、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41、五光十色花千树,姹紫嫣红不夜天。艳艳灯笼高高挂,唯求福祉百万年。——飒然《元宵》

42、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唐寅《元宵》

43、玉润珠圆春韵浓,听吟犹睹远方容。汤团蜜饯甜心里,网下难逢网上逢。——江雪涛《元宵情》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篇4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篇5

1、《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3、折桂令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4、《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5、《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6、《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7、《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8、《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9、《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10、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11、《元夜踏灯》

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12、《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3、《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4、《元宵》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5、《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16、《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17、《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18、《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篇6

1、明月一轮虚画屏,春寒催雨下空庭。江南过尽无人识,留得梅花试眼青。——荒漠之旅《元宵无月》

2、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5、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唐)李商隐《诗曰》

6、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7、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8、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9、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10、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11、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12、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13、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李梦阳《汴京元夕》

14、五光十色花千树,姹紫嫣红不夜天。艳艳灯笼高高挂,唯求福祉百万年。——飒然《元宵》

15、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宋)姜白石《诗曰》

16、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宋)姜白石《诗曰》

17、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18、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9、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0、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明)唐寅《元宵》

21、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2、雨点稀疏掩月明,无妨今夜尽欢情。阑珊意散烟花闪,豪放心收爆竹鸣。鼓击锣敲迎福景,龙腾狮舞伴春声。万家灯火元宵闹,一碗汤圆瑞气盈。——杨璐《雨夜元宵》

23、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24、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雪花飘舞《元宵夜思儿》

2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6、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琴瑟伴歌舞,佳人摆细腰。万疆安泰日,户户醉酕醄。——东方骏《庆元宵》

27、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28、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29、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王守仁《元夕》

30、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31、风缓月圆夜,炮竹连宿宵。不为去岁人,只作佳人告。岁岁复年年,何向寄柳梢。年年复岁岁,却报黄昏早。董郎犹有时,百鸟筑鹊桥。叹将杜宇心,泠风自知晓。——古堡长烟《元宵夜》

3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3、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崔液《上元夜》

34、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5、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36、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37、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38、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39、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40、声声锣鼓敲,处处庆元宵。春暖天方霁,融和雪正消。城城春意闹,路路客如潮。美酒留知己,佳宾不待邀。——东方骏《庆元宵》

41、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42、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清)符曾《上元竹枝词》

43、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44、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4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7、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

48、玉润珠圆春韵浓,听吟犹睹远方容。汤团蜜饯甜心里,网下难逢网上逢。——《元宵情》作者:江雪涛

49、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0、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51、今年华市灯罗列。——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52、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5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骑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54、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55、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56、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唐顺之《元夕影永冰灯》

57、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58、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唐寅《元宵》

59、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60、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毛滂《踏莎行·元夕》

61、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62、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格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清)李调元《元宵》

63、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64、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65、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靺鞨余红,琉璃剩碧,待嘱花归缓缓。——纳兰性德《台城路·上元》

66、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丘逢甲《元夕无月》

67、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伯永《壬辰元宵夜咏》

68、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69、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70、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7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72、雨点稀疏掩月明,无妨今夜尽欢情。阑珊意散烟花闪,豪放心收爆竹鸣。鼓击锣敲迎福景,龙腾狮舞伴春声。万家灯火元宵闹,一碗汤圆瑞气盈。——《雨夜元宵》作者:杨璐

73、好灯争奈人心别。——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74、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75、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76、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77、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

78、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79、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作者:欧阳修

80、玉润珠圆春韵浓,听吟犹睹远方容。汤团蜜饯甜心里,网下难逢网上逢。——江雪涛《元宵情》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篇7

1、《元夕在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杨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升;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烧金地,钟发琉璃台。

2、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

星桥铁锁火树银花合,灯树千光。明月一人来。

游妓皆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不相催。

3、《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不催,铁关金锁整夜开;

谁见月能闲坐,闻灯不见。

4、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兰红艳早年,锦里开芳宴。

繁光远缀天空。

接汉疑星落,依楼如月悬。

来映九枝前别有千金笑。

5、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就有字声。

6、《诗曰》

(唐)李商隐

月光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通衢。

身闲不见中兴旺,羞逐乡人赛紫姑。

7、《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节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母;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还叫卖汤元。

8、《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窗帘前没有花架,不允许钱拒绝回来。

(注:这里的珍品指元宵)

9、《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鱼龙舞一夜。

蛾子雪柳金缕,笑语盈盈暗香。

千百度寻找他,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0、《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宋)

去年元夜,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月与灯依旧。

去年没见人,泪湿春衣袖。

11、《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六街灯火闹儿童,到处化妆。

我也是长衫的`人,也在游客的笑声中。

12、《折桂令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光灿烂,灯火通明。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暗光,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13、《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郑女燕姬独擅场,中山汝子倚新妆。

金梁桥外月如霜,齐唱宪王春乐府。

14、《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如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怎么消得这个好晨?

15、《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檀香木伴奏,假怒一笑,小丫鬟扶行怯。

石桥路滑翔爬山,低声对阿母说。妲娥这夜还没后悔?怕进广寒宫阙。

最好回去,难类昔,总是团圆月。

16、《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看马家滴粉好,试灯风卖元宵。

17、《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千春妍正怜火树,突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鲭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寒。

烛花不妨碍空中影,晕气疑地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借,来宵还得尽乐欢。

18、《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没有月光,明月应该在家乡。

向海天寻月,五更飞梦渡坤洋。

19、《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元宵节,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回老家,却两岸长相思。

泪水的滋味是什么?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一家人一起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叶落归根结底是正理。

65 4279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