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人鱼公主优质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童话人鱼公主优质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童话人鱼公主【第一篇】
到底是多久以前呢?有谁可以说清楚么?还是说,所有的童话都是远离现实的?
这其实,是一种逃避吧。不可能发生在现在这个时代的。
白雪公主、灰姑娘、海的女儿,一个个故事,如此的华美而又凄凉。美丽的梦幻结局,是用一滴滴泪水与深厚的苦痛堆砌起来的,所有的牺牲,都被埋没在了虚幻的爱的下面。小美人鱼最终也没有和王子在一起,但所有的感情都被升华。
这样的爱,才是永恒的,这样的童话,才是可以流传的。
不记得是哪位写文的大说,童话是残酷的,美丽地残酷着。想起来,也许真是这样吧。那种流着泪微笑的感觉,不可以相信呢。
没有人知道小美人鱼的想法,没有人清楚她是否真的甘愿牺牲。我们所知道的,只是小美人鱼每踩一步,就像是在尖刀上跳舞。那样轻盈的舞步,在场的人都为她欢呼,殊不知她脚下淌着的血,殊不知她的痛。
我们自以为是地给它安上一个梦幻的结局。
童话的美丽,只是因为它的虚幻吧。是那样遥不可及。我们的泪水,我们的悲哀,我们的奋不顾身,是不是在很久很久以后,也会被编成一个完美的故事呢。
只要是故事就好了,只要是故事就好了,只要在很久很久以后,人们看到我们的故事的时候,轻笑,这样就好了。
我们都还没有准备,都还没有准备接受那么多的残酷的事实,我们不是活在童话里,我们更没有那样坚贞的信念。
不会再相信了吧,那些哄小孩子的事情。
所谓的Cinderrella的幸福,终究只是虚幻;所谓小美人鱼的期盼,终究只是泡影;所谓白雪公主的梦幻,只不过是……
童话人鱼公主【第二篇】
去年,有关被的新闻层出不穷,作为一名女童的母亲,我着实感到不安,生怕那些让人恐惧的事情也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针对不断涌现的负面新闻,不少专家都提醒家长们从小培养孩子的防范意识,及早为他们打预防针,让孩子自动远离那些有危险的人,尤其是居心叵测的异性。然而,作为一位母亲,我虽然深知让孩子提高警惕的重要性,但看着孩子纯洁的眼睛,我实在不忍对她说出“小心男性亲戚或者校长和老师们,因为他们有可能做出伤害你身体的事情”。我怕一旦把真相告诉孩子,就会给她留下心理阴影,使其对男性产生恐惧,进而影响女儿未来的婚恋健康。所以很长一段日子里,我都思来想去,焦灼不安。
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了童话大王郑渊洁先生出版的一套书,名叫《皮皮鲁送你100条命》,全书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告诉了孩子们许多自我防护知识。这本书让我突发灵感:女儿平时最喜欢听童话了,那么,我何不学一学郑渊洁,在给女儿讲童话故事的过程中增强她的防护意识。这样,其中内容既容易被孩子接受,又不至于给孩子留下太大的心理阴影,岂不是两全其美?
改编童话,融入安全知识
经过一番思索,我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我决定首先对经典的童话故事进行改编,在原版的童话故事中加入一些全新的内容,让女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汲取安全知识。女儿莱莱是个童话控,特别喜欢格林童话,尤其爱听和公主有关的故事,像《白雪公主》、《海的女儿》等童话简直是百听不厌。于是我决定首先从这些童话入手,给女儿上几堂自我保护课程。
当天晚上,我就给莱莱讲了一个新版《白雪公主》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白雪公主依然是个美丽优雅的姑娘,但与原版故事不同的是:这个公主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她知道男女有别,所以虽然跟七个小矮人是好朋友,但每次洗澡和换衣服时都会关好门窗,而且每晚都会回自己的房间睡觉,而不是和几个小矮人哥哥睡在同一个房间。还有,白雪公主是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的,因为她觉得陌生人有好有坏,在无法辨别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前提下绝对不能乱吃别人给的食物,喝别人给的水,所以她根本就没有吃下巫婆给的苹果,而是趁巫婆不注意悄悄换了一个好苹果,然后假装中毒而亡,否则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就醒过来了呢?……
莱莱对原版故事非常熟悉,所以当我改变故事细节时,立刻引发了她的注意。加上孩子天生的好奇心理,莱莱对我讲的新故事很感兴趣,将“男女有别”、“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等要点轻而易举地植入了她的脑海。见自己的办法可行,我便继续研究有关公主的童话故事,然后加入了自己想要表述的观点,在睡前一一讲给了女儿听。
“公主”教女儿自我保护
在此后的一段日子里,我对灰姑娘、海的女儿、豌豆公主等童话进行了改编。我告诉女儿,灰姑娘之所以要在12点之前赶回家,不仅仅是怕美丽的衣服和鞋子变回原形,还有一个原因是她觉得好女孩不应当在外面待到太晚。正因为她的坚持,王子才被她深深打动了,认为她不止拥有美貌,而且是个自尊自爱的好姑娘,适合当未来的王后。所以他才会锲而不舍地寻找灰姑娘,也不介意她的贫寒出身,坚持娶她为妻。
讲人鱼公主的故事时,我对女儿说王子之所以没能爱上小人鱼,而是娶了另外一位公主,不仅仅是因为他不知道小人鱼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也不是小人鱼不够美,而是因为他最初见到小人鱼的时候,她没有穿衣服,仅仅用头发遮挡着身体。王子坚信,未来的王后应当穿得庄重得体,绝不能在别人面前暴露身体,所以他选择了另一位符合要求的公主为妻。
在豌豆公主的故事里,我告诉女儿,当得知豌豆姑娘是真正的公主之后,王子高兴地送了一块钻石给公主,并邀请公主当晚留宿在自己的房间里。没想到公主拒绝了,并且告诉王子:“真正的公主在参加婚礼之前是不能跟男子住在同一个房间的,也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更不会被礼物所诱惑。你的做法不像一位真正的王子,所以我不会同你结婚……”后来王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再三向公主道歉,并且保证在结婚之前一定不会侵犯公主,豌豆公主这才原谅了他。
小故事发挥大作用
童话人鱼公主【第三篇】
小美人鱼今年100岁。
1912年,丹麦著名雕塑家爱德华·艾瑞克森(Edvard Eriksen,1876~1959)以其妻为模特创作了一尊小美人鱼青铜雕像。1913年8月23日,小美人鱼雕像在哥本哈根长堤公园的海滨正式亮相,展示出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真切感人的生动形象。
人们不必再从安徒生那潦草的文字手稿中去臆想小美人鱼的美丽与神秘。潮起潮落,沐雨栉风,小美人鱼经历了100年的沧桑,它身上那典型的北欧忧郁之美,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与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雕像,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彼得大帝青铜骑士雕像一样,成为举世闻名的城市标志。
自由女神雕像和彼得大帝雕像都是大国的精神图腾,其巨大的体量让人只能仰视膜拜而无法平等对话。而小美人鱼雕像与真人等身,带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引起人们发自心底的共鸣。
小美人鱼是善良的象征,安徒生用一个美丽的童话,把这种善良种在人们的心里:
“小美人鱼住在深海宫殿,是威严的海王最宠爱的小女儿,绝世美貌,歌喉婉转。一次她在海边玩耍时,救活了一位溺水的王子,倾心相爱,意欲与王子终身厮守,便请求巫师把自己的鱼尾变成美丽的双腿。巫师应允,以失音变哑作为交换条件,并警告小美人鱼,一旦日后王子变心,她将变为海上的泡沫随风飘逝。但为了爱,小美人鱼以优美的嗓音换取了颀长的双腿。
孰料王子从昏迷()中清醒时,身边已经守候着另一位美丽的女人,王子以为她才是自己的救命恩人,遂倾情相爱。此情此景,小美人鱼却已不能说话,伤心欲绝。按巫师的预言,小美人鱼将化作泡沫,永不复生;同时巫师又告她破解之法是用尖刀划破王子的心脏,将鲜血滴在双腿上,就会变回当初鱼尾人身的模样,重回大海,去做海王的公主。小美人鱼爱之所重,不忍伤害王子,最终化作轻盈的泡沫,飘逝天涯。”
善良比美丽更会让人从心底动容。孩童时代读到这篇童话,并不知道爱情为何物。懵懂之间,王子,巫师,小美人鱼,未见血的尖刀,飞满天的泡沫,在“人之初,性本善”的美丽童心中,只期望小美人鱼能够完美复生,重新成为海的女儿。
已届天命之年,我终于来到哥本哈根的海滨,见到这位海的女儿。夕阳西下,海静潮平,岸边没有游人的喧哗,小美人鱼双眉微颦,一弯鱼尾优美地盘绕在花岗岩的基座上,我似乎能听见她那伤感的叹息。金色的阳光驱散小美人鱼生命之灵幻化成的美丽泡沫,海的女儿被永远熔铸在海天之间。据说当年雕塑家看中了丹麦一位著名芭蕾舞蹈演员的修长双腿,想请她做模特,而演员顾忌自己的永远地呈现在世人目光之中,便谢绝了这一邀请。雕塑家只好改变初衷,将小美人鱼的鱼尾本相留在人间。那位舞蹈演员若知道一百年后这尊雕塑在全世界的巨大影响,一定会懊悔万分;而我庆幸,这鱼尾成就了海的女儿真善美的本身真相。
小美人鱼很受国人喜爱,连前国家主席访问丹麦时,都亲身前往哥本哈根的长堤海滨探望小美人鱼。2010年,小美人鱼远离家乡,“游”到中国上海世博会,使丹麦馆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展馆之一。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小美人鱼,白色的屋顶,碧绿的水池,在潮水般的人群围观下,小美人鱼在陌生的环境中显得窘迫不安。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离开海洋,估计安徒生和爱德华·艾瑞克森都没有想到小美人鱼会在未来某一天“游”出那么远。
离长堤公园不远处,坐落着哥本哈根颇具盛名的新港码头(Nyhavn)。虽说是“新”港,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新港是建于1669年至1673年间的一条人工运河,直通城市中心以便装卸货物和收税通关。
河水如蓝宝石,映着岸边三百多年的老房子,赭红明黄,被如林的帆墙穿成一条彩色的项链,偶有小船驶过,荡起涟漪,搅碎满河的梦幻。远航上岸的水手,倚在老式酒吧的橡木长桌上买醉,蓝调爵士的舒缓旋律中,响起吧女狂放的笑声,慰藉着水手海上漂泊的孤独。
初夏的海风温润柔滑,掠过阴晴不定的天空,扯下一片云,洒过一阵雨,老街的石板路上铺满了诗句。新港码头,矗立着一个两人多高的巨大铁锚,顽童攀爬上下,欢呼雀跃,或许是他们未来水手命运的暗示。流浪歌手和街头画家都在旁若无人地忙着自己的营生,人力车夫向行人兜揽着生意,那车子的样式和车夫的作派,让我想起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旧时中国的洋车或许就是从此地过海而来—洋车的“洋”字总要有个出处吧!
奥登赛:北欧的古老童话
奥登塞(Odense),安徒生的家乡。
孩童时代,我认识的第一位世界文学巨匠就是安徒生。他的名字翻译得很巧妙,几个简洁的汉字很妥贴地安排在一起,酷似中国人的姓名,让幼稚的孩童看一遍就能记住。最能打动童心的,则是我最初看过的两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海的女儿》。
奥登塞是安徒生的故乡,一座美丽至极,充满童话色彩的小城。古老的街道至今仍铺着凹凸的条石,两旁的房子似乎有些歪斜,粗拙的墙壁扛起硕大的砖红色屋顶,很有些卡通的味道,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想不写出童话都难。安徒生童年故居的房门上钉着鞋匠的标志牌。他的父亲是一位贫困的鞋匠,母亲是洗衣妇,在漫长的北欧寒冬,每天将红肿的双手浸在冰水里,为一口黑面包、咸鱼干而拼命劳作。老屋里有一张粗木质地的皮匠工作台,台面上散乱地放置着钉锤,锥子和鞋楦。墙角倚着一张硕大的木床,据说是用当时一位富人遗弃的棺材改制而成。安徒生出生后就和全家人睡在这张床上,直至14岁离开家乡去哥本哈根谋生。
安徒生的鞋匠父亲很会讲故事。北欧的冬夜漫长而绝望,只有童话里的希望才能给他带来些许安慰。安徒生的童年教育使他的天赋得到启迪,他把自己想好的故事写成童话,这一写就是38年。直到逝世,安徒生总共写下168篇童话,举世皆知的作品有《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豌豆公主》,等等。鞭挞残暴与虚伪,歌颂善良与真诚,安徒生的童话被译成15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1919年1月号《新青年》杂志首次发表了周作人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1950年代,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叶君健先生(1914~1999)将全部安徒生童话从丹麦文译成中文,从此那些遥远的美丽童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整座奥登塞小城就是一部童话书,随手翻开一页就能看到安徒生的身影。广场草坪,街头巷尾,不同时代的安徒生雕像或站或坐,陪伴小城居民一百多年。
有了安徒生,漫长的黑夜就不会寂寞。从安徒生的童年故居出来,我穿过两条大街,毫不费力地凭直觉找到安徒生纪念馆。这里原先是中年安徒生写作的地方,是一间简陋的书房,小得让人窒息,而那些神奇的童话气息仿佛就藏在古旧家具的木缝中。纪念馆的展厅里收藏了世界各地出版的不同文字的安徒生文集,从羊毛面烫金精装到草纸简陋印刷,似乎每本书都有翻阅的痕迹。显然,安徒生的书籍永远无法成为客厅里炫耀学问的装饰,只有阅读才能品出这些书籍的价值。
我发现,精致的玻璃展柜中陈列着一卷中国书法长卷,抄写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字体是典型的馆阁体,严谨端正,一派正襟危座的样子,看得出抄写者当时的心态。卷尾没有展开,看不到抄写者的名字,不过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习气和装裱的工艺材料判断,应是当代人所写,可能是某位中国读者以书法的形式敬诚抄录,送给安徒生纪念馆的礼物。在异国他乡看到中国的汉字手抄安徒生童话非常亲切,但是这种形式却与安徒生童话的内在气息格格不入。严整的馆阁体抄写法律公约相得益彰,记述童话故事则过沉重,不如用幼年学子似的稚嫩笔体抄录,歪歪斜斜之中反而更有天真童趣;因为安徒生喜欢孩子,也喜欢给孩子讲故事,他以真挚的情感和善良的愿望为孩子们建立一个美丽的梦幻世界。
写作之余,安徒生喜欢做剪纸,一把生锈的剪刀安静地躺在展柜昏黄的灯光下,几幅彩纸剪成孩童头像夹在发黄的旧书中。据说其中一幅是安徒生孩童时代的形象,笨拙得可爱,因此被用作安徒生纪念馆的标志,被前来参观的人们带往世界各地。
安徒生也喜欢摄影,他生活的时代摄影术刚刚发明,一只老式镜箱和几张陈旧发黄的照片证明了安徒生的摄影才能。老相机用胡桃木做机身,两只黄铜镜头稳当地安装在镜箱上,简洁大气,没有任何装饰,很有旧时乡村绅士的气派。
安徒生年轻时极其喜爱旅行,足迹遍及欧洲,写了许多游记,亦拍摄了一些照片,可惜没有留存下来。如果有充分的照片佐证,或许摄影史上又会增加一位有分量的摄影家。
安徒生出身贫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仅凭与生俱来的真诚和丰富的想象写出优美的童话,《丑小鸭》和《卖火柴的小女孩》里面都有自身的影子和寄托。安徒生很不自信,在文学气氛浓厚的欧洲,他很想挤进作家的圈子,写过诗歌、戏剧、小说,结果却饱受世人嘲笑。或许,用丹麦文写作难以抗衡法文的优雅,英文的流畅和德文的严谨,安徒生很沮丧,直到晚年他都会小心翼翼地接待来访者,希冀从别人口中听到赞誉和肯定,获得一些可怜的鼓励与支持。只是,他经常会遇到斥责,甚至连他的赞助人也写过如此苛责的信件:
“你认为自己将成为伟大的诗人,我亲爱的安徒生,你怎么就不觉得,你将一事无成,你正在误入歧途。”
安徒生没有追求伟大与崇高,但他善良与真诚,表达普通人心底的渴求,得到普通人的倾心认可,而普通人正是个世界的大多数。
如今,安徒生纪念馆里每天都是人潮涌动,白发老者和黄嘴稚童都来向这位文学巨匠致敬。或许安徒生在闭上眼睛的时候也没想到,他成为了世界文学巨匠,得到童心,就得到世界。
安徒生纪念馆的大门边挂着一块铜制的铭牌,上面刻着:“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看到“Andersen” 的拼写,我不禁会心一笑,多么睿智的翻译家,译成安徒生,“安然无恙,徒然一生”,寓意深刻;若按常俗译成“安德森”,那就毫无韵味了。
安徒生的雕像坐在故居的角落沉思,我面对着安徒生沉思。
赫尔辛格:哈姆雷特的城堡
与安徒生一样,少年贫困,死后却蜚声世界的大文豪莎士比亚与丹麦最美的海角赫尔辛格有着不解之缘,以海角上那座克伦堡宫(Kronborg Castle)为背景,莎士比亚写出了闻名天下的伟大悲剧《哈姆雷特》。这是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与《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一起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里程碑。
赫尔辛格位于丹麦西兰岛的东北角,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的小城。赫尔辛格教区大教堂、圣玛丽教堂和卡梅丽特修道院在这里三足鼎立,中世纪的民居遍布全城。当然,这里最重要的建筑就是克伦堡宫,集军事要塞、城堡与王宫为一体,是由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斥资花费十年之功用巨大的黄岗岩建造而成。城堡面向大海濒临绝壁,高墙尖堡,密室暗道,大厅广厦中凝聚了皇室的威严与霸悍。丹麦王室曾经显赫北欧300年,著名的玛格丽特一世女王(Margrete I,1353年生于丹麦沃丁堡,1412年卒于今属德国的弗伦斯堡)曾亲率大军征服雅典、挪威,与丹麦建立“卡尔马联盟”,成为三国共主的北欧之王。
丹麦王室的文治与武功,权威与财富,阴谋与爱情,强烈地吸引着远在英国伦敦郊区小镇上的莎士比亚,这位从未到过克伦堡宫的大戏剧家,凭着他的天才想像,以克伦堡宫为背景,用深刻的思想对历史和人性进行了犀利的剖析与论断,母子反目,兄弟仇杀,情人背叛,解开沉重的历史黑幕。丹麦王子和哈姆雷特的复仇,成为克伦堡宫的惊天大戏。
全世界的游人赶到这里,只为追寻哈姆雷特血迹斑斑的背影,以致“克伦堡宫”这个名字鲜为人知,而“哈姆雷特城堡”名闻天下。每年这里都要举行哈姆雷特戏剧节,中国京剧版的《哈姆雷特》也曾在王宫大厅里上演。早已仙逝的莎翁,或许会躲在顶层的包厢里,看画着怪异脸谱的丹麦王族端着架子唱西皮流水,真不知当今的世界文化将走向何方。
哈姆雷特城堡踞座在丹麦厄勒海峡的悬崖之上,从海上看,仙山琼阁;从陆上看,石墙铜堡。天风海浪之中,城堡尖顶直刺苍穹。
我走进城堡第一道大门,一条巨壕深堑围住皇宫,壕上有铁索吊桥,桥后连着铁门,铁门内有一方形广场,四围三层巴洛克式皇宫,中间一花岗石台。一金发女郎立于台上唱《哈姆雷特》歌剧院里的咏叹调,回声缥缈,连绵不绝,真有绕梁三日之韵;皇宫内厅堂辉煌,密室幽深,一缕斜光透过顶窗照耀在镀金的烛台上,忽明忽暗。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的名句仿佛从地板缝隙中透出,驻足细听,却又声息全无,如在历史的梦中。
掀去哈姆雷特神秘的面纱,克伦堡宫有着自身真实的历史价值。这座宫殿初建成于1584年,外为城堡,内为皇宫;1623年,皇宫失火,宫殿焚毁,教堂幸存,城堡无损;1631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花费6年修复宫殿;1660年,瑞典打败丹麦,克伦堡宫被洗劫一空,损毁甚重。直到1690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开始整理修葺,增建炮台等军事设施;1785年,丹麦王室搬出克伦堡王宫,此地开始驻扎军队,成为军事要塞;1923年,军队撤离,宫殿开始对游人开放;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评价如下:“克伦堡宫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城堡宫殿,历史上它曾经是欧洲北部地区重要的军事要塞。”
国王和王子,权力与阴谋,哈姆雷特与莎士比亚,古今多少事,全付笑谈中,只有话剧,歌剧,京剧交织在一起的奇妙音韵,盘绕在克伦堡宫金色的顶楼上,久久不愿散去。
童话人鱼公主【第四篇】
摘要王尔德童话多从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中取材,但其童话文本包蕴着社会批判因素,呈现出异乎传统童话的叙事结构,并因大量使用“漫溢”性话语,而呈现出鲜明的小说化特征。
关键词:童话 间性存在 写实品格 叙事结构 修饰话语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在世界童话史上,奥斯卡 王尔德(Oscar Wilde)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名字,他创作童话的时间不长,作品不多,只有屈指可数的9篇作品,但他的童话因在安徒生开创的文学童话的基础,进一步丰富了文学童话这一文体的内涵,从而呈现出鲜明的小说化特征。
一 社会批判因素的凸显
王尔德的童话颠覆了传统童话只描写那些疏离社会的精灵与魔法的故事,而是在民间故事里注入现实因素,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显示出小说化的特征。谢拉尔德说王尔德的童话中贯穿着一种“对社会的控诉,一种为着无产者的呼吁,这使得《快乐王子》和《石榴之家》成了控告现社会制度的两张真正的公诉状。”王尔德童话所呈现的深刻的社会现实批判精神与小说所担当的社会批判使命如出一辙。童话和小说都是叙事类的文体,童话从其本质上看应是表现疏离社会的理想化的虚幻之境,而小说往往侧重表现社会现实生活。王尔德的童话打通了两者的界限,他的童话营造了美的虚幻世界,也展现了现实世界的污秽和丑恶。他的童话里有天使、仁慈的上帝、忠于纯洁爱情的夜莺、漂亮的小渔人,但也有丑陋与厚颜的无耻市长、政客们;年轻学生与少女之间那种浅薄的被金钱污染了的爱情,宫廷里的豪华与奢侈,少年国王三个滴血的梦境等等。王尔德把小说的社会批判意识融贯到童话创作里,形成了一种现实主义的童话创作模式,这种兼容小说社会批判因素的文学童话让读者“读去极为愉快,但是有苦的回味”。
从童话发展历史看,王尔德童话这种写实的品格是继承了安徒生后期童话的写实特点。安徒生后期童话多表达现实生活的内涵,比如《单身汉的睡帽》《沙丘的故事》、《柳树下的梦》《老约翰妮讲的故事》《园丁和主人》等等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反映人与工业文明中的社会伦理、科技理性的疏离。王尔德继承并发展了安徒生这种反映现实的特点,但与安徒生不同的是,王尔德的童话批判意识比较浓烈,他主要批评现实世界的污秽和丑恶。
在王尔德自身看,其童话的社会批判是其自觉的艺术取向,是其唯美理论实践的产物。19世纪末的英国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上流社会荒淫腐朽,道德沦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横行,社会矛盾空前尖锐,面对这些世纪末的情绪,王尔德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艺术主张,声称艺术是不受道德支配的等等,王尔德的唯美理论是对当时社会上各种文学观念的反动,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批判社会的意识。其童话所表现的强烈的社会现实的批判是其理论的响应。同时,我们注意到在理论上虽然王尔德多次强调:“一切坏的艺术都是返回生活和自然而造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完全排斥现实和生活。他说:
“艺术家承认生活中的事实,但是他们把生活中的事实转化成美的形象,使其成为怜悯或恐惧的载体,并且显示出他们的色彩、奇观以及真正的伦理含义,通过他们建造一个比现实更真实、更具崇高内涵的世界。”
关注现实生活,但又要用艺术和美使之得以升华――这种创作理念使得王尔德的童话流注着浓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有评论家认为“王尔德先生与纯粹的童话作家的不同在于他的作品讽刺了时代;然而这种讽刺使用得精妙并不影响到童话的幻想性,因而无须担忧儿童是否能够接受,而且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不仅会欣赏这份讽刺,还会从中受益。”王尔德的童话就是这样在不失却传统童话的审美特性的同时,又融汇了小说文体的社会批判意识,并使之亲密无间的融会贯通,形成 “王尔德式”的文学童话。
二 小说化的叙事结构
王尔德鼓吹的唯美主义理论非常重视艺术形式,在他看来,“艺术只有一条最高的法则,即形式的或者和谐的法则”“形式就是一切。它是生活的秘密。为哀愁找到一种表现形式,那么这种形式对你就很亲切。为欢乐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它将更加令人心醉神迷。”这种对文本结构形式的重视,使他在童话创作上不囿于成规而进行文体创新,在童话情节安排上采用了小说的技法,从而形成具有多种可能性的诗意结构。王尔德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童话的三三结构模式,如《快乐王子》这个童话是由小燕子三次送宝济贫而构成的典型“三件事”模式,围绕着三个穷苦人――贫穷的女裁缝、失意的剧作家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打鱼人和他的灵魂》里的美人鱼在文本中出现过三次、灵魂三次对打鱼人的诱惑;《星孩》里,魔术家让星孩去找三块金钱,分别是白金、黄金和红金等等;另一方面王尔德又吸纳了小说情节复杂曲折的技巧,在童话里呈现“机趣”的唯美叙事。如《打鱼人和他的灵魂》是一幕爱情悲剧。年轻的打鱼人遇见了美丽的小人鱼,并爱上了她,但人鱼相爱就不能有人的灵魂,打鱼人为了获得自己的爱情,宁愿抛弃自己的灵魂,跟人鱼过着美好的生活。本来这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但王尔德却没让故事如人所愿地发展下去:年轻人在自己灵魂的引诱下,离开了小人鱼,去追寻着自己的欲望,欲望终究难以胜却他对爱的追求,打鱼人又回到海边,但却再也赶不走自己的灵魂,灵肉合一的打鱼人就再也回不到小人鱼身边了,直到一天,打鱼人看到了小人鱼的尸体,伤心欲绝,跟爱人死在了一起。可以说情节跌宕起伏,让人出乎意料。这种结构无疑是借鉴了小说艺术的处理方式。
在传统童话故事中,在结构上总是团圆式的,好人在最后总是功德圆满的,结局是快乐的。但王尔德大胆突破传统童话这种情节建构的局限,以小说结构方式去进行童话创作。王尔德童话的结局一反传统童话的模式:一是结局非团圆式。如《星孩》里的星孩幡然悔悟后,重新做人,赢得了众人的尊敬,无情之人变成仁慈的人,成为一个开明的王国,但是童话并没有一个光明的尾巴,而是“然而他治理的期间并不长久,他受的苦太大了,他受的磨炼也太苦了,所以他只活了三年。他死后继承他的却是一个很坏的国王”。《西班牙公主的生日》中的小公主傲慢、以别人的痛苦来寻求快乐!小矮人出生贫寒,本很快乐,却被贵族买来当小丑,取乐小公主。当小矮人心碎而死时,小公主并不伤心,却生气地说“以后凡是来陪我玩的人都要没有心才成”。《忠实的朋友》里善良与忠诚的小汉斯最后死在了沼泽地中等等,这些童话结尾都是好人遭罪的,颇像小说的结尾方式;二是一些童话的结尾虽然是功德圆满,但有王尔德自己的特色,呈现出小说的因素。如《快乐王子》中的快乐王子和小燕子因帮助穷人死去,他们善良的内心没被人们忽视。当上帝说“把这个城里两件最珍贵的东西给我拿来,”天使就把铅心和死鸟带到了上帝面前。最终,小燕子和快乐王子住到了永生的天堂里。《少年国王》里少年国王通过三个梦境,认识到了自己的奢华是以人民的痛苦为代价的,从而抛弃一切华服装饰,返璞归真,从而变成了一个天使。从这些童话里我们看出促使童话人物最后圆满的因素是上帝,是基督。这体现了西方社会对基督教的敬畏和虔信,也是社会因素的折射,这种结局与传统童话里的矛盾解决缘于神仙或超自然的神力是完全不同的。
王尔德的童话具有小说意味的结构方式,扩大了童话的意义空间,同时王尔德也适度扼制小说因素的过分张扬,适应了儿童线性阅读思维的要求。另外,王尔德童话结构上的小说因素的渗入,使他的童话有效地干扰了常规的阅读逻辑,散射出魅力与增值的审美功能。
三 修饰话语的漫溢
在传统童话那里,人物和环境的刻画是惜墨如金的,是十分精简的。如说到美,格林《青蛙王子》就这样表述:
“古代,有一个国王,他的几个女儿长得都很美丽,而最小的女儿最美丽,连见多识广的太阳见到她时,也对她的美丽感到惊奇。”
没有过多地形容和修饰,就一个抽象的“美丽”而已。童话进入到安徒生开创的文学童话以后,刻画的、修饰的语言多了起来,王尔德继承了这个传统并发扬光大,其童话描写更为具体,介绍更为细腻。如《打鱼人和他的灵魂》中,展现在打鱼人与读者眼前的小人鱼是这样的:
“她的头发像是一簇簇打湿了的金羊毛,而每一根细发都像放在玻璃杯中细金钱,她的身体像白的象牙,她的尾巴是银和珍珠的颜色,碧绿的海草缠在它上面,她的耳朵像贝壳,她的嘴唇像珊瑚”。
而《星孩》中的星孩则是:
“又白又嫩,像上等的象牙一样,他的卷发像水仙的花环,他的嘴唇像红色花瓣,他的眼睛像清水河畔的紫罗兰,他的身体像还没有人来割过的田地上的水仙。”
王尔德不仅着意童话人物容貌的描述,而且对主人公服饰的描述也很精到。《西班牙公主的生日》中的小公主:
“衣服是灰色缎子做的,衣裾和胀得很大的袖子上绣满了银花,硬的胸衣上装饰了几排上等珍珠。她走动的时候,衣服下面露出一双配着浅红色大蔷薇花的小拖鞋。”
传统童话对环境空间的描写,往往做虚化处理:一是因为童话强调传递人类普遍的精神元素,环境不用着墨过多;二是由于童话篇幅所限,同时阅读对象是儿童。王尔德一反传统童话的叙述方式,在童话里强化环境空间的描写,如《少年国王》中,映入这个年轻人眼里的一切都是华丽的:
“墙上吊着代表美丽功绩的华丽挂毯。一个镶嵌着玛瑙和天蓝色宝石的巨大的大厨柜占满了一个角落,而正对它的窗户放置着一个亮漆格子和镶嵌着黄金精细奇异的橱柜,上面则放有一些威尼斯式精致的高脚玻璃杯,和一个玛瑙杯。”
当我们随着王尔德进入他所描绘的这样一个充满艺术特色的世界时,童话故事世界中的一切不再仅仅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细致、具体、真实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这些细腻的描写,主要是因王尔德借鉴了小说的创作因素。小说重在典型人物的塑造、讲究人物形象的艺术效果和主题的深度,因而对人物和环境细密刻画是必须的,是丰满人物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而童话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童话形象和童话故事情节表达出来的。童话形象是整个作品的核心,没有栩栩如生的童话形象,就无法把作品的基本思想生动有力地传达给读者,但童话形象的描绘是要适合儿童阅读要求的,精炼是其特色。王尔德的童话用如此繁复的文字描写环境,并不是童话文体的要求,不是为了塑造童话形象。王尔德的童话环境描写不是作为塑造人物性格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而是作为构成这个虚幻世界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换言之,这些描写可以是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信息存在于文本之中。正是如此,王尔德的童话便有了超越传统童话的审美新质。王尔德在作品形式上所运用的铺张、华美而浪漫的文风形成其作品华丽、凄美与诗意的艺术品质。
王尔德童话这种“修饰话语的漫溢”的原因,一方面是其张扬自我的需要,这样的描写体现了他所擅长的语言表达能力,凸显了他的主体性,与他追求的个人主义是吻合的。另一方面也是其借鉴小说的创作的结果。这种“修饰话语的漫溢”对注重情节因素的童话来而论,阻碍了故事情节的推进,复杂了本该明晰的文本结构,并显示出游离于故事之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读者阅读兴味。
总的来说,王尔德童话颠覆了传统童话的文本特征而具有了小说化特征。其童话创作为世界童话创作开辟了一条与格林、安徒生等不同文本的创作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人的童话创作,比如对我国叶圣陶“稻草人主义”的童话创作就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爱尔兰]王尔德,巴金译:《快乐王子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 周作人:《童话的讨论》,王泉根:《周作人与儿童文学》,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版。
[3] 赵澧、徐京安:《唯美主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 KarlBeckson,:TheCriticalHeritage[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0:60.
下一篇:签名(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