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增长的原因【优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对外贸易增长的原因【优推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对外贸易增长的原因【第一篇】

论文摘要 2005年以来我国外贸总量显著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高额的贸易顺差扩大了外汇储备规模,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高额贸易顺差也加剧了贸易摩擦,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们应高度重视目前的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现象。本文分析了中国高额贸易顺差的表现特点、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 国际收支 贸易顺差 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大幅增加,2006年达到亿美元。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高额的贸易顺差扩大了外汇储备规模,使外汇储备余额大幅增长。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同时高额贸易顺差也加剧了贸易摩擦,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还预示着中国经济运行中内需不足的隐患。我们应高度重视目前的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现象。 一、近期我国贸易差额情况与特点 最近几年我国贸易顺差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图1),2005年我国外贸总量万亿美元,2006年达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全年贸易顺差达到创记录的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亿美元,增长%。2007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商务部预计全年进出口总值超过2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会再创新高,纵观我国贸易顺差主要表现出以下一些显著特点: 1.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据海关统计,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居重要地位,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差额,外商投资企业都占绝对比重,2005年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对外贸易顺差亿美元,私营企业为亿美元,集体企业为亿美元。国有企业贸易则逆差 亿美元。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贸易顺差亿美元,同比增长%;集体、私营及其他企业实现顺差亿美元,同比增长%;国有企业是还是逆差,比上年同期增加亿美元。(表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 2.从贸易类型的角度看,加工贸易一直存在巨额顺差,一般贸易一改前些年顺差、逆差不定的局面,近两年持续顺差,且规模逐步扩大。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7%,达4164亿美元。顺差为1424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同期一般贸易顺差为亿美元,对整体贸易顺差增长的贡献达到%;2006年一般贸易实现顺差亿美元,是上年的倍,对整体贸易顺差增长的贡献上升到%。而其他贸易一直存在巨额逆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 3.从贸易国别来看,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巨额顺差与巨额逆差并存。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美国、香港和欧盟等国家或地区,而且表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2005年中美贸易顺差为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中欧贸易顺差为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06年对三者顺差达到了亿美元,同比增长%。其中,对美国贸易顺差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亿美元;对欧盟贸易顺差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亿美元。而中国台湾、韩国、东盟和日本则是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2006年对四者逆差共达亿美元,同比增长%。对美欧等主要顺差来源地的顺差增幅远高于逆差来源地的逆差增幅,导致贸易顺差总规模明显扩大。 4.劳动密集型商品巨额顺差与技 术密集型商品巨额逆差并存。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素质相对较高,在劳动力资源的绝对数量和质量层次上具有明显优势。据统计,2011年中国制造业工人工资为美元/小时,同期美国为美元/时,日本为美元/小时,韩国为美元/小时,分别为中国的29倍、倍和倍。从劳动力资源的质量上来说,中国具有不同知识层次的人才储备,适合工业制造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对各种层次人才的需求。中国我国劳动力的优势加速了国外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促进了出口的快速发展。从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受资源约束,中国进口产品以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为主,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消费品和机电产品为主。在国内投资需求减弱的情况下,这种贸易结构一方面造成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进口增速减缓,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造成出口大量增加。(表3) 5.从交易项目来看,货物贸易顺差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服务贸易连年逆差。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逐步扩大,成为推动贸易顺差增加的最主要因素,1997年到2005年,货物贸易顺差绝对额都大于贸易顺差绝对额,服务贸易处于逆差状态,且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从1997年到2005年贸易顺差累计亿美元中,货物贸易累计顺差额亿美元,服务贸易却逆差589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世界消费大国我国服务贸易额仅占世界服务贸易额的3%。还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等传统服务业上,而在全球贸易量最大的和首要的金融、保险、咨询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服务行业,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二、当前我国外贸顺差的主要原因分析 近几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应该说,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主要经济体之间贸易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商品出口规模扩大的外部因素。而造成我国贸易顺差急剧增加的原因则还有其他方面。 1.我国外贸顺差的宏观经济原因可以归结为由居民消费倾向偏低而导致的国内消费不足。决定一国贸易顺差额是否增加关键看该国的出口增速是否快于进口增速,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我国进口需求的扩大,使进口增速明显放缓。而抑制我国进口增速加快的因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国内投资需求受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抑制,生产市场进口需求上升乏力。其二是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 2.国际产业转移和由外资的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而导致的工业部门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是导致加工贸易顺差的原因之一。 亚洲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的持续产业转移间接扩大了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出口贸易方式一直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出口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50%左右,这种现状与21世纪初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的其他国家对我国的大量产业转移密切有关。其中以日本、韩国、东盟、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最为明显。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外资企业从母国或原地区进口原材料、中间品、生产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转移到我国加工制作, 然后将在我国制造出来的最终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而这种出口都全部被计入我国的出口,从而造成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 3.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外出口与国内销售的迅速增加推动了我国贸易顺差的迅速提高。依据中国海关的相关统计资料,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差额,外商投资企业都占绝对比重,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随着外商在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量的迅速增加,其国内销售额也迅速增加。据统计仅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在我国的销售额近来每年都高达750亿美元以上,而目前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多属进口替代型企业,因而外商投资企业国内销售额的增加必然形成对我国进口的一定替代,扩大了我国的贸易顺差。

对外贸易增长的原因【第二篇】

关键词: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顺差;对策分析

一、我国目前对外贸易状况

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在逐年提高。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伴随着外贸的增长,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高。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是1985~1990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出口缓慢增长。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2000年,在这一阶段,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使出口额年均增长达到%,超出了我国年均GDP的增长速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加工贸易的开展,使出口快速增长,出口依存度超过进口依存度,推动外贸稳步上升。第三个阶段是2001年至今。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的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

据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亿美元,比上年净增亿美元,增长%,实现贸易顺差亿美元。这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20%以上。

二、形成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

第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工资增长是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出口的高速增长一般受两个因素主导,一是需求的持续快速扩大,二是供给能力和竞争力的持续提升。由于世界经济波动没有给中国出口带来太大的影响,因而中国的出口受需求主导的成分较少,受供给和竞争力主导的成分更多。一种观点认为廉价劳动力是中国的出口竞争力所在,是中国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这种观点实际上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低工资率往往被低的劳动生产率所抵消。在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关键还在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与此同时,中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得劳动资的提高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使得中国在劳动成本方面的优势越加明显。而生产率增长大于工资增长的这部分剩余,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动力,更是中国出口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这一动力还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

第二,进口增幅下降是因为中国宏观经济过热得到了有效遏制。中国的进口总额从2002年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加速增长期。这种增长一度被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结果。虽然出口的高速增长掩盖了大家对“入世”冲击的过分担心。但是这种关于“入世”冲击的阴影始终存在,也始终有中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贸易逆差的担忧。大家在关注“入世”冲击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另一个引起进口高速增长的因素――中国的内在需求。实际上,主导中国进口的,主要是中国经济自身的需求。人们往往记住了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因此,将2002年的进口增长提速很自然地归因于“入世”效应。但是,我们需要强调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经济从2002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中国经济重新活跃引发了大量的进口需求,正是这些需求导致了进口的大幅度增长。这种状况在2003年和2004年看得特别明显。矿物和原材料的进口增长占据了进口增长的主要成分。而矿物和原材料的进口增长正是中国这一轮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的结果。今年以来,中国的投资增长明显放缓,因而进口增幅也随之大幅度下降。

第三,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对贸易顺差的扩大推波助澜。人民币升值预期是另外一个影响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会导致对人民币的需求和外汇的流入。贸易项为外汇流入提供了两个渠道,一是提前出口和延期进口,二是构造一些不真实的出口行为。这两种行为都会导致贸易顺差的扩大。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对贸易顺差火上加油,它不仅驱使一些企业开展提前错后操作,加快出口而放慢进口;而且今年迄今的贸易顺差中肯定有一部分是国际游资在人民币升值预期驱动下通过高报出口价格、低报进口价格方式而内流贸易顺差将是一定时期内的常态

第四,贸易顺差是我国积极利用外资政策和特有贸易结构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由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以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贸易结构。这种特殊的贸易结构,是我国对外贸易保持高顺差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良好的工业配套能力和大量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推动我国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加工贸易是一种增值的贸易形式,必然产生贸易顺差。2006年,我国保税区、保税仓库进出口逆差600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设备进出口逆差278亿美元,一般贸易顺差831亿美元。而加工贸易顺差高达1889亿美元,超过了我国全部贸易顺差总额,成为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中的最主要因素。 由于加工贸易实行保税政策,对外资投入加工贸易具有较大吸引力。2006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630亿美元,已经连续3年保持在600亿美元以上,这些资金近七成投入到了制造业中。由于国内市场有限,外商投资企业自身存在巨大的出口需求,其出口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六成左右,而且呈逐年增加态势。这成为推动我国外贸顺差高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我国国内宏观经济走势与主要贸易伙伴不同步。今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虽然可望保持在9%以上,超过此前的普遍预期,但2002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周期上升态势可能已经发生了转折;而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内经济仍然处于高增长期,甚至日本也出现了强有力的自主性增长势头。正因为国内经济降温,内需不振,进口需求委靡,出口增幅则因货物纷纷转向海外市场而迅速提升,两项作用共同促使今年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

三、 巨额贸易顺差的影响及消减之道

近年来,我国的贸易顺差在逐年增高,尽管通过内需来降温,巨大的贸易顺差激化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争端,尤其是与美国、欧盟之间的贸易争端。按照我方统计口径,今年全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可望达到1000亿美元,对欧贸易顺差可望达到600亿美元;按美方统计将会更高。中美纺织品争端久拖不决,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贸易顺差的不断增高,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而国内经济则要求人民币汇率施加向下调整,两种作用交互占据上风,一方面,贸易顺差增长及外贸依存度上升,经常项目结构性的失衡,我国经济运行的风险在增加。2004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已高达70%,按照目前的进出口和GDP增长速度计算,我国经济增长对贸易顺差的依赖性还将进一步加大。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也加剧了贸易摩擦。2005年以来,已有12个国家对我国发起了33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大案增多,涉及金额上升约20%,这使我国外部贸易环境总体趋紧,形势不容乐观。贸易顺差的增高也使经常项目已成为境外短期资金流入境内的一个主要渠道。除了以往惯用的进出口伪报、提前错后收付款、利用海外应收账款科目及离岸银行业务等常规渠道,目前境外资金还通过服务贸易渠道入境。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还对中国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带来了阻力。

我国如此巨大的贸易顺差、如此之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可能持久,有秩序削减势在必行。在长期内,我们有秩序削减贸易顺差、降低外贸依存度的出路在于扩大内需,尤其是提高国内消费需求;在短期内,可供选择的策略通常有扩大进口(特别是战略资源和资本设备进口)和对外投资两条途径。

笔者认为,解决贸易顺差,不但要在外贸领域做工作,也要在其他领域动脑筋,不但要在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上下功夫,也要在扩大进口、增加内需上做文章。首先,要大力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刺激内需,改善国内消费不振的局面。其次,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通过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产品目录,对“两高一资”等产品的加工贸易进行政策调整。第三,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由“招商引资”转为“选商择资”、“养商育资”等。第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合理引导升值预期。此外,在调整出口结构和扩大进口方面作一些具体的工作,特别是要促使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放松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限制,使进出口结构更趋优化,缓解顺差上升过快的压力。

消减贸易顺差,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削减贸易顺差并不认为需要遏制出口贸易增长,应适当增加进口贸易增长,妥善处理好扩大进口和扩大内需。在目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还很高的情况下,出口贸易增加依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扩大进口贸易要选择好时机。在战略资源进口和建立储备方面应盲目就于高价位。扩大资本设备进口应当限于必要和尖端设备和技术,不应损害国内技术装备产业的发展。在扩大对外投资中,应当注意约束企业经理们借机扩大自己“王国”的冲动,避免我国对外投资沦为制造大堆烂账和资本外逃“黑洞”的。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麦花。我国外贸依存度现状与前景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3:55.

[2]张燕林,郑礼明。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带来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6,5:28.

对外贸易增长的原因【第三篇】

关键词:贸易摩擦;现状;影响;解决机制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510(2008)12060-03

近两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硝烟四起,持续不断,花样不断出新,究其原因多种多样。面对贸易摩擦问题日益增多的严峻形势,正确认识我国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的原因,积极探索妥善解决贸易摩擦问题的途径,将是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

一、中美贸易发展的现状

迄今为止,中美经贸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中美两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最活跃的经济体之一,双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贸易额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在中美贸易额扩大的基础上,顺差明显。巨额顺差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曾做出重大贡献,但伴随着巨额的贸易顺差,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随之增多,并且呈现出了扩大化、复杂化、多样化趋势。

1、反倾销调查层出不穷

WTO秘书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连续11年共遭受反倾销案件600多起,仅2004年就有16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57起,涉案金额15亿美元,其中与美国涉案最多。反倾销已成为美国家频繁使用的贸易保护工具。

2、反补贴案件逐渐增多

2004年加拿大连续对我国发起了3起反补贴调查,开创了我国对外贸易领域遭受新的贸易壁垒一反补贴的先河。2005年7月美国众院通过了在对中国商品征收反补贴的《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反补贴案件逐渐增多。

3、技术壁垒花样不断

技术壁垒作为一种外源性限制措施,成为美国限制中国产品出口,保护该国产业的锐器,以提高检疫标准,增加检测项目,繁琐的通关程序为手段的技术壁垒日益成为我国贸易的约束条件。另外,美国还通过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电子数据交换手段设置新的技术壁垒。

二、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

当前我国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贸易摩擦是各种政治、经济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外部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因素,也有内需不足等内部经济结构和体制因素。

1、中美产生贸易摩擦的外部原因

(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回流

随着我国贸易规模扩大和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的影响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一些国家对中国的防范疑虑加重,国际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从最早的“军事威胁论”、“安全威胁论”到现在的“能源威胁论”所有这些论调都为外国对我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舆论支持,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贸易摩擦案件的增多。

而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特征,实行所谓的“公平贸易”即在出口贸易推行自由化原则,进口贸易上则坚持保护主义。因此,当美国经济衰退或者美国国内生产竞争力下降,就会导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强,从而引发贸易摩擦。美国自2001年出现的经济衰退,导致失业人数增多,政府为了得到产业界的支持,加强了对我国贸易保护主义,实施了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颁布了新的农业补贴法案等。加上中国的人世效应,出口快速增长,中国与美国贸易之间的摩擦不可避免的增多了,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2)美国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取歧视性贸易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市场经济体制也已基本形成并逐渐趋于完善,然而仍有许多国家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国虽已加入世贸组织,但根据中美达成的协议。中国入世十年内美国仍可以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根据世贸组织的《反侵销协议》对于从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时,可以不用其国内价格进行比较,而用“替代国”类似产品国内价格来比较,这就意味着中国产品将失去相对优势(相对于国内廉价的资源优势),无法与其他国家产品竞争。美国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和经济霸权地位,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这一反倾销条款进行滥用,以维护其本国相关产业利益,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中美贸易摩擦。

2、中国经济自身的不足,是导致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不可否认,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然而国内经济发展却是不平衡的,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这些自身的缺陷,成为了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也成为了中国与美国等国家产生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1)内需不足拖累了进口增长,扩大了贸易顺差内需不足使得国内企业产生了过剩生产力,增加了出口的压力。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和储蓄习惯,以及中国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大众的消费潜能没能很好的发挥出来:人们在未来尤其是年老以后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不愿也不敢增加当下的消费,更多的则是储蓄。中国的储蓄率正说明了这一点,储蓄过高,消费明显不足。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这就对我国出口形成了巨大压力,导致了中国出口的迅猛增大。而由于内需的不足,进口增长明显滞后,使得中国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高频率的贸易摩擦。总之内需不足拖累了中国进口的增长,加速了出口的增长。从而导致了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

(2)中美进出口商品结构特点

根据大卫里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两国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生产某种产品具有相列优势。我国劳动力充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优势。这就决定了中国出口产品基本上是资源性产品,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而这些产品技术含量比较低、附加值低,此类产品大量出口给美国产生巨大冲击。美国为维护本国利益,设置种种贸易壁垒,引发贸易国之间的摩擦。

(3)中国企业自身和政府的一些不当做法

在中国。许多企业存在着“薄利多销”的传统理念,以及我国长期对外贸企业进行的出口补贴,使得不少企业为了扩大国外市场,对产品定价过低。企业习惯于利用价格战术一窝蜂地降价。相互的竟价不但使得获利空间下降,而且容易还使得国外将其销售行为视为反倾销,这便助长了国外的反倾销势头,产生更多的贸易摩擦。而我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时更多则是放弃应诉。

对外贸易增长的原因【第四篇】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作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定时期内~个国家或地区进出13总额(Ex+fM)与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即FTD=(EX+IM)/GDP。它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为了准确地表示一国经济增长对外贸依赖程度,又将对外贸易依存度分为出13依存度(EX/GDP)~U进口依存度(IM/GDP)。进口依存度反映一国市场对外的开放程度,出13依存度则反映~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中国参与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竞争与合作,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外贸得以迅猛发展。当然反映着一国经济发展对外贸依赖程度的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是快速攀升(如表1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出:从历史看我国外贸依存度虽然并不高,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外贸依存度呈连续上升趋势,且速度快,2010年甚至达~.18o34%。

二、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原因

1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外贸总额占GDP的比重。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并且在对外贸易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确立了以出口为导向的外贸政策,大力鼓励出121。自从2003年以来外贸总额持续增加,并且每年外贸总额的增长率都超过了GDP的增长率,因而外贸依存度也在持续提高。尤其是20世纪9O年代以来,为了调整进出口结构,运用了价格、汇率、利率、出口退税、出121信贷等手段调控外贸,使出El额年均增长达到124%。这些外贸政策的实施,使我国进出El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提升,我国贸易规模列世界排名也不断上升,1997年位居世界第1O位,2004年进一步上升至世界第3位,直到今天,我国又超过日本成为第二贸易大国。在进El方面,国家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资本品进口。例如通过进I21设备税收抵扣以及“两免三减”政策来吸引大量外资进入开发区,刺激资本品部门的进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升甚至出现偏高的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外贸政策的产物。

2我国产业结构

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也是导致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目前,国内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约为30%,而美国第三产业在GDP构成中的比重已经超过75%,而我国仅为33%左右。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第三产业的可贸易性比较低,如果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高,外贸依存度就会越低。然而恰恰相反,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导致了较高的外贸依存度,这是外贸依存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3加工贸易大大提高了我国进出口的贸易总额

加工贸易通常是指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贸易方式,即从国外进口原料或零部件,在国内进行加工装配,制成品出口到国外市场。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高。从20世纪80年代初.加工贸易从零起步,比重上升迅猛,1995年加工贸易额超过一般贸易,~1J2004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5,28%。2005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达6905.1亿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的4855%,加工贸易出口与进El的年均增长速度高28.8%和242%,远高于出口和进13的年均增长速度15.3%和149%。加工贸易已占我国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外贸依存度的迅速提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的增长。他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便利条件来对其产品进行加工再出口,导致我国加工贸易在外贸总额中的较大比重。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同时提高了我国的进口和出口依存度,进而外贸依存度也急剧攀升。

4.国内需求不足

外贸依存度不断升高,也是内需不足的直接反映。对企业而言,内需和外需是互为补充的。国内市场需求较旺盛的国家,出口依存度会低一些:对于那些生产具有较强规模且价格不低的消费品而言,国内消费市场规模不足以支撑这些产业的发展,必须部分地依赖国际市场;对于那些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优势行业而言,如果不抢占国际市场就无法生存(例如我国的服装业)。当前我国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当这种情况无法在短期内有效改善时,加大出口便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这种畸形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不可避免的提高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

三、对策

1优化外贸相关产业的结构

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都是呈倒三角型的,即第三产业(服务性产业)多占比重最大,同时可以够吸收大量的劳动力;第二产业(工业)次之;第一产业(农业)所占比重最小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滞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还不协调。因此我们应该控制个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服务贸易是现代经济中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服务贸易的整体增长既可以优化一国的产业结构,又可以扩展GDP的经济规模,降低外贸依存度,同务贸易产品的出口又会提升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2.优化外贸结构

除上述我国产业结构不平衡外,我国的外贸结构也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出口产品依存度过高,并且这些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品,而我国进口也主要集中在一些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因此,我国应注意调整我国的外贸结构。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我国的外贸结构:一是优化主体结构,做强大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二是优化商品结构,重点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的出口,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三是优化市场结构,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四是优化贸易结构,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发展其他贸易。

3.坚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近年来,我国外贸快速增长,外贸依存度迅速提高,但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形式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用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来思考定位我国外贸的发展。坚持保外需和扩内需并举,既要重视开拓13亿人口的国内市场,也要重视6o''''fz,人的全球大市场。我国的国内市场容量潜力巨大,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与繁荣的基础应是国内消费和投资。国内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是今后的重心,对外贸易活动应服从于我国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在目前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摩擦逐渐增多的情况之下,只有扩大内需才能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65 2463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