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知识范例【参考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法治教育知识范例【参考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法治教育知识【第一篇】

(一)通过法制教育提升道德品质,有助于大学生思想观的形成

法制和道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两者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规范。道德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其行为,又包括其思想、品德和动机。法律在制定过程中对道德的考虑、吸纳和转化,其实质是一种对道德的选择和再创造的过程。客观上,道德促进和推动着其自身的完善和民众对道德的普遍认同。法律由于道德的力量更易于人们认同和接受。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我们要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作用,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相一致。”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过程同时也是维护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过程,法制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因此,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水平,确立其正确的思想观的重要手段。

(二)通过法制教育提升国家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

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性的体现,搞好法制教育,同时也就宣传了党的政治思想和方针政策。我国的宪法是我国政治思想的最集中体现。我国宪法第24条明确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腐朽思想。”这是在根本法的层面上确定了思想道德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公民的角度,坚持和信仰一种思想不仅是政治和思想上的统一要求,也是一种法律规定的义务和权利。因此,加强法制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正确处理自由同组织的关系,牢固地建立起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匹配的权利义务观念。

二、以加强法制教育为思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方式

(一)创建良好的高校法制教育环境,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认同感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育活动并没有满足对学生的相关培养的需求,高校的法制教育环境仍较为薄弱,无论是校园法制建设氛围,还是师资力量、课程设置、资源配备,都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因此,针对当前高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注重创建高校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认同感。高校法制教育应包含对大学生进行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的社会主义法制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依法治国的目标,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法治观,帮助其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并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法治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要将法制教育融入高校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高校的具体体现既是高校校园文化,也是每一所高校具有的独特的精神风貌。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引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手段,构建良好的校园法制氛围;要将高校法制教育融入到每一项工作当中、每一项学生活动之中,在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氛围中,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法制观念,认同社会主义法治观。

(二)将法制教育观念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相结合

1.以课堂教学为法制教育的立足点

从我国现阶段高校法制教育现状上看,存在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即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学时太少而相关内容又太多。新的法律知识、法律观点不断涌现,课堂教学是法制教育的最主要渠道,如果不有意识地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加以筛选和规划,将难免挂一漏万,以致学生对法律规定一知半解。因此,高校法制教育课堂教学不应再将“普及法律知识”作为基本定位,而应对提高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思想政治素质加以侧重,其关键在于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能否将思想性和知识性有机结合起来。此外,由于多数高校各个专业基础课设置不同,无法保证均能开设以法律知识为内容的专门课程,建议各高校组织有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开设相关的法律讲座或选修课,配合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将两个方向的教学内容加以延伸和融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将法治精神融入到日常环境中

大学生在高校这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生活,法制教育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讲授,过于依靠课堂“灌输式”的教育往往效果差强人意。在法制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讲授理论,也要注意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与法制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对社会热点话题和大学生身边的法律问题进行讨论,使大学生在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也了解怎样使用法律;可以举办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辩论会等活动。这类实践活动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也能使学生学会用法律的角度看待问题。学校的管理方面,应始终贯彻“依法治校”“以法育人”的方针。学校能否创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对大学生的成长、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拥有宪法赋予的受教育权、人格权,在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应从弘扬法治精神出发,做到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坚持“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凡事照章处理,不徇私舞弊,使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深入学生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思想观念。

3.加强宣传,营造法制教育氛围

在高校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加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促进学生强化法律信仰,这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环节。法制宣传的内容应紧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进而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宣传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如校刊校报、校园广播、宣传展览,以及普法知识讲座等多种实践活动。法制宣传实践不应仅仅局限于高校内,应动员家庭力量和社会力量,这样才能保证宣传的全面性和持久性。只有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法制教育宣传,才能营造公平、公正、正义的法制环境氛围,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4.加强法制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树立法制教育典范

法制教育资料【第二篇】

(一)美国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制定和执行能够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社区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1862年,美国出台了《莫雷尔法案》,这是在社区教育兴起之初出台的一部法律。通过这部法律,各州成立了“土地赠予学院”,规定学院将向社会的工业和生产阶级提供最好的设施,以使他们获得实用的知识和精神文化。这部法律的出台,客观上起到了确立社区教育的法律地位的作用,保障了社区教育的有序发展。1874年,联邦政府通过了《海奇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出资建立农业试验站。试验站不仅研究解决实际农业问题,还直接向农民传授农业科学知识。1914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史密斯-来沃法》,该法案拨款资助在国民中传播农业和家政的实用信息,并且鼓励国民利用这些实用信息。1917年,政府又通过《史密斯-休斯法》,该法案对成人职业培训的各种计划实施拨款资助。1963年,联邦政府出台了《高等教育设备法》,在该法案中联邦政府首次在立法中提到社区学院,并以立法形式规定给予社区学院教育经费。1978年,出台了《社区学校和综合教育法》,该法案中联邦政府要求社区学校“根据社区需要、兴趣和有关问题,通过社区教育项目,提供……教育的、娱乐的、文化的和其他相关的社区和健康服务”;并建立了基金,用来促进社区教育的研究和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20世纪中叶之后,美国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如《经济机会法》、《训练就业综合法》、《成人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综合雇佣和训练法案》、《2000年美国教育法》等等。这些法律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社区教育全面、有序的发展。

(二)日本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日本政府是日本社区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为了推进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法律法规。1949年,日本文部省根据《教育基本法》制订了《社会教育法》,该法案中规定公民馆为日本社会教育机构,并规定了设置公民馆的目的是为市町村及其他一定地域内的居民,开展有关实际生活的教育,推进学术及文化方面的各种事业,提高居民的教养,增进居民健康,陶冶居民情操,振兴文化生活,增进社会福利。因此,可以说,公民馆是按照居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对其开展多种教育、学习、文化、艺术、体育、娱乐活动的综合性的社会教育机构。为了达到其目的,发挥公民馆的职能作用,依据《社会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公民馆还开展一些方便居民生活学习的业务。如公民馆开展了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文化补习活动;还为居民开设了各种内容的定期讲座;举办讨论会、展览会等供居民学习;公民馆还置备了各种书籍、模型、资料等,供居民利用;公民馆还会组织文娱、体育活动等。该法在法律上确立了社会教育在整个教育制度中与学校教育并列的地位,进一步加快了社会教育的发展速度。1950年,日本政府出台了《图书馆法》,该法案规定图书馆是以收集、整理和保存图书、记录及其他必要的资料,供一般公众利用,以促进公众教养、调查研究和文娱活动为目的的,是为了使全体国民能够自主地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提高文化教养水平而设立的社会教育设施。为了实现图书馆的目的,发挥其应有职能,根据《图书馆法》规定,“根据当地的情况和一般公众的希望,进而注意可以援助学校教育,努力实现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开展一些便于公众学习的业务。如图书馆要充分收集乡土资料、地方行政资料、美术品、录音、电影、图书等资料供一般公众利用;图书馆还要求工作人员对馆内资料应具有足够的知识,并对公众开展使用咨询;图书馆还要设置分馆、阅览所、以及巡回开展汽车文库、出借文库活动等;此外,图书馆还会主办读书会、鉴赏会、资料展览会、研究会等。1951年,日本政府又出台了《博物馆法》,该法案规定:除了将历史、民俗、科学、乡土等原先就被称作博物馆的纳入其中之外,还将天文馆、美术馆、动植物园、水族馆等也包含在博物馆之中。该法案还规定,博物馆是以收集、保管、展示历史、艺术、民俗、自然科学等有关资料,并向一般公众开放,为提高国民修养、调查研究等实施必要的事业,同时对所收集、保存的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为目的的社会教育设施。博物馆为了达到其目的,发挥其职能作用,根据《博物馆法》的规定,日本博物馆也开展了一些方便公众学习的业务。如对一般公众,在利用博物馆资料方面给予必要的说明、建议、指导等,以及设置研究室、实验室等供利用者使用;博物馆还会设置分馆或在该博物馆以外的地方展出博物馆的资料,供公众参观学习;编辑和颁发有关博物馆资料的指南书、解说书、图录、调查研究的报告书等;博物馆还会主办有关博物馆资料的讲演会、电影放映会、讲习会、研究会等;对博物馆所在地或周围地区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文化遗产进行编辑解说或编制目录等方便一般公众利用该文化遗产等等。这三法即社区教育“三法”,由此完成了对社区教育主要设施———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的立法。1990年6月,内阁及国会又先后通过了由文部省提出的《终身学习振兴法》。该法案的目的“:鉴于国民普遍终身追求学习机会的状况,为促进都道府县振兴终身学习的事业,对整备该项事业的推进体制和其他必要事项,以及为促进在特定地区综合提供终身学习机会的措施予以规定。同时,通过采取设置调查审议有关终身学习等重要事项的审议会等措施,以谋求整备振兴终身学习措施的推进体制及地区终身学习机会,进而为振兴终身学习做出贡献。”随着《终身学习振兴法》的实施,日本终身学习运动也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日本政府所制定的这些法律法规是日本社区教育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的法律保障。

二、对我国社区教育立法的启示

(一)加快社区教育立法速度,做到有法可依社区教育立法是社区教育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各国政府管理和控制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纵观社区教育发展较好的各个国家,我们可以看到,制定和执行社区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是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民主先进与否,最重要的标准是看这个国家法制化建设和完善的程度。北欧、美国、日本这些国家社区教育发展较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各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社区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反观我国社区教育现状,虽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社区教育立法的重要性,但至今没有一部社区教育或终身教育法规,只有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政府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但是其权威性不够,而且具有较多的局限性。至今只有福建省人大制定了终身教育法规,其他诸省至今还只停留在政策文件、章程制度水准上,也都没有上升到法规程度。因此,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的法制建设势在必行。在社区教育发展主要依靠政府引导、推动的状况下,加快社区教育的立法步伐,可以将某些地区现有社区教育的“工作章程”“、组织章程”、“暂行条例”等加以修改和充实,使之上升为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确立社区教育的法律地位,促使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

法制教育资料【第三篇】

1.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其遵循的方法,在形式逻辑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是 (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D.毕达哥拉斯

2.研究的成果往往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的是 (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下列对顺查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

B.查找时可以随时比较、筛选

C.不太关注问题发展历史渊源和全面系统

D.-般可以查全

4.先将总体各个观测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数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这种取样方法是 ( )

A.简单随机取样

B.系统随机取样

C.分层随机取样

D.整群随机取样

5.下列对外部评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确定资料的客观、可靠性

B.确定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

C.确定资料的真伪

D.只涉及资料的内部

6.在观察活动中要求研究者进行隐蔽性研究观察的是 ( )

A.参与性观察 来源:考试大

B.非参与性观察

C.直接观察

D.间接观察

7.对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

A.在实验室中进行

B.有详细的观察计划

C.有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

D.可局部控制

8.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态度的关系调查,属于 ( )

A.现状调查

B.相关调查

C.发展调查

D.预测调查

9.反映测验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 )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0.“比奈一西蒙智力测验量表”发表于 ( )

11.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 )

A.深化教育认识,揭示教育规律

B.完善和发展原有的教育理论体系并构建新理论

C.对研究成果进行逻辑证明

D.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

12.研究者了解、理解和再现被研究者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的真实程度,是定性分析中内部刘度中的( )

A.描述型效度

B.解释型效度

C.理论型效度

D.评价型效度

13.定量分析的前提不包括 ( ]

A.数据资料的客观性

B.数据资料的完整性

C.数据资料的有效性

D.数据资料的准确性

14.

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

是哪种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 ( )

A.积差相关系数

B.等级相关系数 来源

C.点二列相关系数

D.等差相关系数

15.在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时,确定的每个指标应是具体的,都应以可操作化的语言表达,这遵循的要求是 ( )

A.一致性

B.可测性

C.独立性

D.可行性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基础研究

17.文献

18.历史研究方法

19.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

20.总体参数的点估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哪些方法论原则?

22.简述教育现场观察的利与弊。

23.简述提高实验效度的主要措施。

24.简述定量分析在教育研究中的用途和局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5.试述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的实施步骤及其优点与缺点。

26.试述教育研究定性分析过程中资料的审核。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四)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其遵循的方法,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发展性研究。发展性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用于教育进步和学校运行的有效策略,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改进”。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顺查法的理解。可用排除法,C项“不太关注问题发展历史渊源和全面系统”属于“逆查法”的特点,而顺查法查出的结果基本上反映事物发展的全貌。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系统随机取样。系统随机抽样也叫等距抽样、机械抽样。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外部评论。A和B属于内部评论的内容,D项错在外部评论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参与性观察。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参加到所观察对象的群体和活动当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全结构式教育观察。D项错在全结构式教育观察是可全面控制的观察。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相关调查。相关调查是指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目的是寻找相关因素以便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信度。信度是指可靠性或一致性。在教育测量中,信度是反映测验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0. 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实验研究的历史发展。1905年“比奈一西蒙智力测验量表”的发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遍及欧美各国的“测验运动”。

11. 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此题可用排除法,D选项是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功能之一。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内部效度的分类。内部效度分为选项ABCD四类。C项又称为诠释效度。 采集者退散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量分析的前提。定量分析的前提包括数据资料的客观性、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数据资料的有效性三方面。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考试需熟悉积差、等级和点二列相关系数计算公式。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要遵循的原则。可测性原则指的是确定的每个指标应是具体的,都应以可操作化的语言表达,并可以进行实际测量或观察获取信息。各类指标界定清晰、便于操作。

二、名词解释题

16.基础研究是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

17.文献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以载体形式传递知识。

18.历史研究方法是借助于对有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19.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一种研究。 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20.总体参数的点估计就是用一个特定值(常常是样本统计量的变换)如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等作为总体的参数估计值。

三、简答题

21.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哪些方法论原则?

答:(1)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

(2)分析和把握教育问题的三个纬度:历史、现实、理论;

(3)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

22.简述教育现场观察的利与弊。

答:(1)优点:

①所获资料自然、直观、真实,可靠性高;

②能够获得观察对象的活动或变化规律。

(2)主要缺点有:

①在观察过程中及对观察结果的解释都易受主观因素的干扰;

②需要观察者有较高的协调人际关系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③真正用于观察的时间不是很多。

23.简述提高实验效度的主要措施。

答:(1)使用设计组加以平衡;

(2)用随机、匹配或让实验组兼作自己的控制组以控制被试变量;

(3)可以通过设计控制和统计控制等方法控制无关变量。

24.简述定量分析在教育研究中的用途和局限。

答:(1)用途有三个方面:

①数据描述;②数据推断;③数据的综合分析。

(2)局限也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统计分析手段的条件性;

②统计推断的概率特征;

③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导致数量分析的模糊。

四、论述题

25.试述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的实施步骤及其优点与缺点。

答:(1)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的实施步骤一般分为五个方面:

①确定观察内容的结构;②确定观察场地、观察时间和观察对象;③编制记录表;④实施观察和记录;⑤分析资料。

(2)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的优点:

①观察过程严密,结果公正、客观;

②观察资料系统、科学,并可充分利用数量表达。

(3)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的局限性:

①它要求观察者具有相当的理论知识以及进行全结构式教育观察所需要的相关技术;

②要求实验室的条件较高; 采集者退散

③由于脱离场地,观察者对事件的理解和解释可能不够准确。

26.试述教育研究定性分析过程中资料的审核。

答:资料审核是教育研究定性分析过程的第一步,是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应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1)资料的真实性。对资料真实性的审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从使用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审核,主要看研究者在使用研究方法时有哪些技术性失误可能会导致资料的失真;

②从研究者本身来审核,这主要看收集资料或访谈记录、观察记录中是否带着一定的成见或融人了自己的观点;

③从研究对象方面进行审核,主要分析当时当地的情况可能对研究对象造成的心理影响,以及由此造成资料的失真程度。

(2)资料的准确性。从两个方面进行审核: 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①一致率,即不同研究者同时研究同一研究对象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法治教育知识【第四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时代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品德的重要性逐渐被发掘。新课改中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生相当于未经过雕琢的璞玉,教师担任雕刻师的角色,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为学生灌输优秀的思想,并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小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的重要奠基时期。近年,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实施有利于新课改目标的实施,帮助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道德与法制新教材的时代价值

(一)生活德育理念

旧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具有书面较为专业,进行学科教育时具有过于理性化的特点。新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对这一特性进行了更改,初步开始了以生活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框架,课程内容的设定以小学生的角度,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学生在进行品德教育时更易接受,不会因为教材内容过于枯燥而对课堂教学产生厌烦的情绪。

(二)以儿童为本

新版教材当中,无论教材还是课堂教学内容还是课堂教学方式,都着重于营造一种儿童文化,一种与儿童的思想和生活更叫贴近的教育文化,不断贴近儿童的生活及思想文化,使得教材更加适合儿童,儿童在接受相关教育时不会感到严重的学习负担,帮助小学生学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会做人的道理。

(三)道德与法制教育结合

根据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要求,在小学教材当中添加法制教育因素,将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帮助学生了解有关的法律知识,对法律抱有敬畏心理,并且能够根据法律规定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是懂得能够合理运用法律知识对自身的权利进行保护,帮助学生养成遇到困难时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的思维方式。

二、如何体现道德与法制新教材的价值

(一)以活动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对静态的教材转换成各种儿童可以参与的活动,有儿童直接参与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具体的体会,以多样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1.选择适宜的活动方式

教师在进行活动教学时要依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应用不同的活动方式,活动的内容要与教材紧密结合,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符合小学生现阶段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不可为了活动而举行活动。如教师在进行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下册中第一单元的《试种一粒子》时,教师可购置一定的花盆和各类型花草的种子,或由学生自行选择希望种植的花草种子,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种植,安排学生进行植物观察日记的誊写,对植物的生长状态进行描述,通过对植物生长的观察,,是的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之处,同时存在脆弱之处,能够学会珍惜生命。

2.开放地进行活动

教师再根据教材展开活动时,不仅仅局限在教室内,还可在室外进行活动,如将课堂置于社会当中,帮助学生了解和接触社会;将课堂设置到自然当中,带领学生了解自然的独特魅力;或带领学生到博物馆等进行知识的学习。如将学生带领到科技博物馆当中,了解当前社会的技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同时科技博物馆中有许多有关科学教育的小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旺盛的特点,这些科学小游戏的设置可以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使得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知识学习并计入大脑当中。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易引起学生对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反感,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而活动教学的方式并不适合于每一堂课,因此,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多媒体设施的方式,将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如教师在进行新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的《花儿草儿真美丽》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筛选颜色艳丽、造型独特的花卉图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进行展示,同时可为学生截取一部分的有关植物的纪录片,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进行放映,吸引学生对纪录片产生兴趣,并主动进行查找和观看。色彩艳丽的图片和动态的视频,相比于简单的文字更能够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得学生变得轻松,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惊醒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世界进行探索,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三)角色体验式教学模式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设定一定的情节,以情景剧的形式使得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了解教师希望学生明晰的人生态度和处理困难的解决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如教师在进行新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中《小水滴的诉说》时,教师可为学生编写剧本,将学生进行分工,安排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或由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亲自编写对话剧本,有学生对角色进行挑选,在班级内进行演出。教师可在学生表演结束后,邀请学生对演出感想进行总结,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最后由学生选拔出表现最为优异的学生,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同时教师在对表现不太好的学生进行指导师要注意教师的语气和态度,保持态度和蔼,用词温柔,防止学生由于一时的失败而产生自我厌弃的想法,从而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角色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接触并了解社会现实,对教学内容进行直接的体会和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亲身体验,帮助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能够使得学生了解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四)适当举行比赛

比赛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对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进行开发,帮助学生在竞技当中,愉快地进行学习生活。如教师在教授新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中第四单元的《坚持才有收获》时,教师可在班级举行讲故事大赛,邀请学生为同学讲述自己有关于坚持的故事,邀请学生作为评审,与教师一同为学生的故事进行打分,同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短处进行补足和改正,为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奖状以资鼓励,为其他学生颁发鼓励奖,对学生勇于参与班级组织的活动进行奖励,同时防止学生产生挫败的心理,从而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竞争的方式是最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式,小学生需要长辈和教师的肯定,在竞争中表现优异是获得教师肯定的最直接方式,因此能够鼓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竞赛中,主动对课堂知识进行探索。

三、总结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实施,使得小学生的思想教育方向发生了变化,能够充分发挥新版教材在小学教育当中的重要时代价值,同时教师通过适当在班级内举行比赛,应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以活动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实现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时代价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芬.依托《道德与法治》,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J].人生十六七,2018,(2).

[2]徐波.德法兼修合理施教———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J].教学月刊,2018,(Z1).

65 1250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