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1

大学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1:经济管理问题分析

关键词:经济管理;供给与需求;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价值观

经济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已在几千年经济管理实践中做了充分的探索,一些先哲们也提出了很多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尤其是经济管理作为一门学问出现后更是被作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及真理性的火花。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经济管理这门学问的开路先锋。本文的探讨仅限于供给与需求、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价值观及其管理模型,这些探讨是初步的,也是浅显的,仅供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实践家参考,并给予批评指正。

一、供给与需求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如何扩大供给、提高效能和效率等问题,许多学者都做了深入充分的研究,作者在这里仅就某些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以使供给与需求这个基本问题得以更全面地认识和解决。问题一:有一部分供给是无需求的,有一部分需求是不应该供给的。比如:污染的空气、水等的供给,不是人们的需求;而人们对毒品、贪欲等的需求是不应该供应的,也就是说现行经济学上的供给与需求理论需要对供给与需求做出前提性原则要求。问题二:基本供给与需求是前提。比如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空气、水、阳光、土壤、种子等等这些基本生存条件。其他的供给与需求必须在不影响这些基本供给与需求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解决,尤其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孔子曰: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其先后,则近道矣。现在数量巨大的武器等非基本供给与需求的大量存在,已严重影响人们基本生存条件,是非常令人担心的。因而,必须对这些非基本供给与需求进行调整,设定界限。问题三:《增长的极限》向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人类社会更健康、更持久的生存等应引起高度警醒,人们不能像受了惊的野马、失控的火车,只知道一味地追求快,现在的环境污染、核武器、资源枯竭、经济危机无处不在警示我们来反思现在的发展道路和生存方式,如果不给受惊的野马带上嚼子、不给失控的火车加上制动,便是死路一条,因而更健康、更持久的生存问题如不采取硬措施和强大手段是解决不好的。当然,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在艰辛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类社会正是在吸取失败教训之上而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以前的失败都不具有毁灭性,现今人类社会具有毁灭地球的能力,这种失败就没有机会吸取教训了,我们有句话叫成功是失败之父。如果我们沾沾自喜已有的成功,而无视存在的巨大危险,就离毁灭性失败不远了。如果还寄希望于移居其他星球和开发太空这样的梦想,并为此而行动,只能叫疯狂。《圣经》说上帝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我们原来还有这样的逻辑:落后就要挨打,因而我们要先进、要强大。我们不禁要问:先进、强大后去干什么呀?这不是正确的逻辑。因而更健康、更持久的供给和需求是需要重视的第三个问题。

二、公有与私有

公有与私有的争论持续了多少年,又实践了多少年?现在看来人类社会的哪个阶段都没有纯之又纯的公有和私有,只是公有多一点还是私有多一点,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经济管理两种体制性因素,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就像计划与市场一样是经济管理的两种机制性因素,也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公有与私有的概念不知从何而来,现在想来,什么东西能够公有与私有呢?比如一个人,可以完全归他自己私有吗?显然不可以;社会中的一个人还应归家庭、组织、社会公有,但又不是全部归公有。因此,连一个人的身体如果都不能完全归个人私有或完全归公有,其他东西不更是如此吗?实际上,任何东西都没有完全的公有与私有。这里提出一种新想法,把公有与私有修改为公用与私用,因此任何东西都是公用多一点还是私用多一点的问题,谁用的好谁就多用点,用的不好就少用点。其实,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和生命,用的好,身体就健康,生命周期就长;用不好,身体闹疾病,生命周期就短。所以公用与私用,是多一点、少一点,用的好和用的差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哪些公用,哪些私用,哪些既公用又私用。关键是公用和私用匹配好、协调好,发挥出最佳作用,这才叫用得好,而不是公用与私用互不相容、一争高低的问题。

三、计划与市场

计划和市场是一个经济问题,它们在经济发展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时人们把它们当做一种方法和手段,有时又当做一种体制和机制,时至今日仍有不同的认识。这里仅就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首先,计划和市场不是政治和制度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它们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法,当然也就成为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当它们上升为一种模式时,就成了一种体制和机制。历史上看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纯而又纯的计划或市场,而计划和市场也不是经济追求的目标。其次,计划和市场是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和手段,是相对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各有利弊,应相互补充。实践看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是计划发挥作用大一点,还是市场发挥作用大一点,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条件来确定的。再次,计划和市场如果成为一种模式的话,作者倾向于在这种模式中,计划更多地起到体制的作用,而市场更多地起到机制的作用。我们知道人是靠脚来走路、靠手来做事的,用手或用脚都是方法手段,都是人生存的重要工具,不可或缺;但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做什么事,实现什么目标,就不是脚和手的事了。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争论计划和市场谁的作用大小问题,它们相辅相成,都是手段方法,都重要,如同人的脚和手。因而我们一方面要研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的大问题,另一方面在实践上更多地探索、研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条件下,哪些应当计划,哪些应当市场,哪些计划多一些,哪些市场多一些,并根据变化的情况随时做出调整,以此让计划和市场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好更大、更好、更持久、更正确的作用。

四、价值观

管理的对象是系统,系统的本质特征是整体性,整体性的表现首先是共生共荣,共生共荣不仅是系统共生或生命共同体,而且是共同繁荣或共同生存且繁荣,这是系统存在的前提,也是这种前提性理念的价值观标准。我们把这一理念和价值观标准称为旗帜或宗旨,管理实践中往往落实为一种制度,而理论上称为主义或思想。落实这种价值观标准,我们把这一系统的生存过程称为使命,对系统生存过程这一使命的相对逐渐进步性表述为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我们经常把这一过程称为道路,这也成为过程使命的一种趋向性价值观标准。这一标准在不同层面和阶段可提出具体的表达方式,如公平、正义、自由、民主、文明等等。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人们的生存目的不是追求财富,也不是战胜自然,而是和自然和谐相处,因此由上面的理念和使命,必然的结果或目的就是幸福和圆满,即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经济或经济管理系统是人类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也必须在遵循这一理念、使命、目的或价值观标准的情况下,来展现自己的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共生共荣的理念下,沿着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的轨道,持续改进公用与私用、计划与市场等体制和机制,来实现正确、合理的供给与需求,以达到幸福圆满的目的。这可能是趋向正确的模型和道路,希望更多的专家来进行实践和研究,以进行改进和完善,为人类社会系统探索出更光明的未来、更顺畅的过程、更美好的目的,并在实践中设计出更有效、更实际的工作模型。

参考文献:

[1](美)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增长的极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华涛。管理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伯通电子出版社,2011:205-207

大学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2: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思考

关键词:经济管理;供给与需求;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价值观

经济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已在几千年经济管理实践中做了充分的探索,一些先哲们也提出了很多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尤其是经济管理作为一门学问出现后更是被作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及真理性的火花。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经济管理这门学问的开路先锋。本文的探讨仅限于供给与需求、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价值观及其管理模型,这些探讨是初步的,也是浅显的,仅供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实践家参考,并给予批评指正。

一、供给与需求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如何扩大供给、提高效能和效率等问题,许多学者都做了深入充分的研究,作者在这里仅就某些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以使供给与需求这个基本问题得以更全面地认识和解决。问题一:有一部分供给是无需求的,有一部分需求是不应该供给的。比如:污染的空气、水等的供给,不是人们的需求;而人们对毒品、贪欲等的需求是不应该供应的,也就是说现行经济学上的供给与需求理论需要对供给与需求做出前提性原则要求。问题二:基本供给与需求是前提。比如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空气、水、阳光、土壤、种子等等这些基本生存条件。其他的供给与需求必须在不影响这些基本供给与需求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解决,尤其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孔子曰: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其先后,则近道矣。现在数量巨大的武器等非基本供给与需求的大量存在,已严重影响人们基本生存条件,是非常令人担心的。因而,必须对这些非基本供给与需求进行调整,设定界限。问题三:《增长的极限》向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人类社会更健康、更持久的生存等应引起高度警醒,人们不能像受了惊的野马、失控的火车,只知道一味地追求快,现在的环境污染、核武器、资源枯竭、经济危机无处不在警示我们来反思现在的发展道路和生存方式,如果不给受惊的野马带上嚼子、不给失控的火车加上制动,便是死路一条,因而更健康、更持久的生存问题如不采取硬措施和强大手段是解决不好的。当然,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在艰辛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类社会正是在吸取失败教训之上而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以前的失败都不具有毁灭性,现今人类社会具有毁灭地球的能力,这种失败就没有机会吸取教训了,我们有句话叫成功是失败之父。如果我们沾沾自喜已有的成功,而无视存在的巨大危险,就离毁灭性失败不远了。如果还寄希望于移居其他星球和开发太空这样的梦想,并为此而行动,只能叫疯狂。《圣经》说上帝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我们原来还有这样的逻辑:落后就要挨打,因而我们要先进、要强大。我们不禁要问:先进、强大后去干什么呀?这不是正确的逻辑。因而更健康、更持久的供给和需求是需要重视的第三个问题。

二、公有与私有

公有与私有的争论持续了多少年,又实践了多少年?现在看来人类社会的哪个阶段都没有纯之又纯的公有和私有,只是公有多一点还是私有多一点,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经济管理两种体制性因素,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就像计划与市场一样是经济管理的两种机制性因素,也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公有与私有的概念不知从何而来,现在想来,什么东西能够公有与私有呢?比如一个人,可以完全归他自己私有吗?显然不可以;社会中的一个人还应归家庭、组织、社会公有,但又不是全部归公有。因此,连一个人的身体如果都不能完全归个人私有或完全归公有,其他东西不更是如此吗?实际上,任何东西都没有完全的公有与私有。这里提出一种新想法,把公有与私有修改为公用与私用,因此任何东西都是公用多一点还是私用多一点的问题,谁用的好谁就多用点,用的不好就少用点。其实,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和生命,用的好,身体就健康,生命周期就长;用不好,身体闹疾病,生命周期就短。所以公用与私用,是多一点、少一点,用的好和用的差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哪些公用,哪些私用,哪些既公用又私用。关键是公用和私用匹配好、协调好,发挥出最佳作用,这才叫用得好,而不是公用与私用互不相容、一争高低的问题。

三、计划与市场

计划和市场是一个经济问题,它们在经济发展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时人们把它们当做一种方法和手段,有时又当做一种体制和机制,时至今日仍有不同的认识。这里仅就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首先,计划和市场不是政治和制度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它们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法,当然也就成为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当它们上升为一种模式时,就成了一种体制和机制。历史上看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纯而又纯的计划或市场,而计划和市场也不是经济追求的目标。其次,计划和市场是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和手段,是相对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各有利弊,应相互补充。实践看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是计划发挥作用大一点,还是市场发挥作用大一点,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条件来确定的。再次,计划和市场如果成为一种模式的话,作者倾向于在这种模式中,计划更多地起到体制的作用,而市场更多地起到机制的作用。我们知道人是靠脚来走路、靠手来做事的,用手或用脚都是方法手段,都是人生存的重要工具,不可或缺;但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做什么事,实现什么目标,就不是脚和手的事了。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争论计划和市场谁的作用大小问题,它们相辅相成,都是手段方法,都重要,如同人的脚和手。因而我们一方面要研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的大问题,另一方面在实践上更多地探索、研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条件下,哪些应当计划,哪些应当市场,哪些计划多一些,哪些市场多一些,并根据变化的情况随时做出调整,以此让计划和市场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好更大、更好、更持久、更正确的作用。

四、价值观

管理的对象是系统,系统的本质特征是整体性,整体性的表现首先是共生共荣,共生共荣不仅是系统共生或生命共同体,而且是共同繁荣或共同生存且繁荣,这是系统存在的前提,也是这种前提性理念的价值观标准。我们把这一理念和价值观标准称为旗帜或宗旨,管理实践中往往落实为一种制度,而理论上称为主义或思想。落实这种价值观标准,我们把这一系统的生存过程称为使命,对系统生存过程这一使命的相对逐渐进步性表述为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我们经常把这一过程称为道路,这也成为过程使命的一种趋向性价值观标准。这一标准在不同层面和阶段可提出具体的表达方式,如公平、正义、自由、民主、文明等等。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人们的生存目的不是追求财富,也不是战胜自然,而是和自然和谐相处,因此由上面的理念和使命,必然的结果或目的就是幸福和圆满,即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经济或经济管理系统是人类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也必须在遵循这一理念、使命、目的或价值观标准的情况下,来展现自己的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共生共荣的理念下,沿着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的轨道,持续改进公用与私用、计划与市场等体制和机制,来实现正确、合理的供给与需求,以达到幸福圆满的目的。这可能是趋向正确的模型和道路,希望更多的专家来进行实践和研究,以进行改进和完善,为人类社会系统探索出更光明的未来、更顺畅的过程、更美好的目的,并在实践中设计出更有效、更实际的工作模型。

参考文献: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2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 专业特色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三)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

二、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一)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

(二)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

(三)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

总结: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参考文献:

[1]李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商业经济》2010年第3期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3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随着青岛对外贸易的发展服装出口额不断增长出口企业也不断增多出口退税政策由此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消费需求下降,使服装行业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对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势在必行。本文的研究意义就是分析在全球金融海啸的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青岛服装行业现状的影响,并提出青岛服装行业利用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寻求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4

在论文完成定稿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史教授,教授从论文的选题、研究思路的确定到最后的文字修改,都严格要求,悉心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在研究生的学习中,我在生活和学业上始终得到史教授的关怀,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工作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将使我终身受。

同时,我衷心感谢给予了我莫大帮助的、统计学院的全体老师。本文的开题获得了学院许多老师的关心和指导,在此要向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在与他们交流、讨论学习心得的过程中,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感谢他们在我的问卷调研中给予的特别支持!祝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最后,本人还要向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评审本文的专家、学者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5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形势;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10-03

高职高专院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国家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将人才定位为适应社会新形势发展需要,因而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以学习实际技能,更加贴近社会行业生产需要而设定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我国当前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近年来,高职高专学院的飞速发展,使得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高职高专院校的育人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一线急需的操作人员。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一般是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来定的,它直接面向社会企业需求来进行专业教育和学科设定,一般来说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都是社会所严重缺乏的人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理论上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在我国的现实经济背景下,却存在着巨大的供需矛盾。我国高校的改革和扩招也同样影响到了高职高专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一般来说综合素质略弱于普通高校学生,但是他们有着自身的优势,那就是学有所长,能够立即投身社会进行一线劳动,这是普通高校毕业生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尽管社会为高职高专毕业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可是仍然有许多毕业生难以完成就业,每年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同样这也是大学最关心的问题。高职高专毕业生可选择面较小,比普通该校毕业生更容易面临失业的危机,究其原因,除了扩招导致的僧多粥少现象以外,高校自身的就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缺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观念也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而且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却延续老路,跟不上社会的变化和需求,学校通常存在一毕业则不管的态度,导致毕业生就业更加艰难。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往往不能满足社会急需,并且大量的毕业生不受市场欢迎,使得市场供大于求,因而造成了就业难的社会现状。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制定以来,也给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促使更多的国际企业进入国内,其低端生产市场,解决了一大批急需就业的高职实践人才的就业问题,然而我们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些工作机会往往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职业生涯难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仅仅是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而并非拯救了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危机,从更深层次来说,我国大学毕业生也处于社会的底层,是为资本家创造利益的工具,因此,短期的就业并非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长久之策,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已久严峻。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社会之中,如何让毕业生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抓住机遇并迎接挑战,以成为摆在高职高专教育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二、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高职高专院校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每年毕业生人数都在递增,但市场却越来越饱和,这种结构性矛盾,正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在于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并且对毕业生的教育针对性不强,难以适应社会生产一线的需求,且高校教育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这跟高职高专院校设立初衷相背离,造成了市场的不信任。当然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并非简单的是上述原因造成的,它具有较为复杂的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饱和度上升,难以接纳过剩的劳动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极大地影响了现代高职高专院校的改革,在计划经济时代,高职高专的专业多以国家重点命脉以及具有重要社会作用的行业岗位为主,例如医护、教师、电力、机械等等。在现代国家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大量新型产业的出现,使得传统行业日趋饱和,而新行业人才需求大量缺乏。产业结构的调整,致使一大批专业院校失去了往日的吃香优势,但是其本身仍然为进行变革,其专业设置仅仅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小规模的调整,并未真正按照市场额需求,紧抓实践,因此其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仍然不能适应现代新型产业的人才需求,而传统行业却业已饱和,这种结构性的失衡导致了供需之间的巨大矛盾。

(二)学校专业设置欠合理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具有滞后性,落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专业设置没有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的理念。高校在专业设置时,并未对市场进行全面调研,仅仅是跟风设置,片面追求全而广,忽视了精而细的学科设置思维,且教师对市场的敏感度不高,难以在专业教育中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导致专业设置和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三)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实践能力不足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一般来讲其综合素质低于普通高校,不过其实践动手能力却要远远强于普通高校,但是在社会实际情况中,却难以名副其实。高职高专毕业生通常依靠学校的推荐就业,而不敢自己去人才市场宣召就业机会,其闯劲不足、竞争意识不强,同时在学校时忽视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所学专业知识面过窄,理论偏多,因而造成学生动手能力低下,实践能力不强,更加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三、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

(一)就业环境新特点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高职高专教育虽然在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难以赶上普通高校,但是其对于某一专业的实践性能力培养,却更加能够获得市场的青睐,社会经济的深化变革,给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巨大挑战,在新形势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就业环境稳定。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要旋律,也是人们的普遍认知,全球和平则大家共利,在这个共识之下,经济稳定发展逐渐成为了各国最主要的重心问题。我国在加入WTO以后,经济呈现较快增长,并且社会稳定,整体经济环境平稳,良好的国内环境使得吸引了大批的国际资本入驻,社会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环境较稳定。

2.就业途径多样。随着国家经济与国际资本融合度的增加,我国从以前的单一经济体,逐步转变为现在的多元化经济体,大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型社会资本力量的出现,扩大了国内的就业市场,多样化的经济体制,也促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一方面解决了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又创造了就业岗位,促使更多的毕业生能够就业,繁荣了劳务市场。

(二)就业机遇与挑战

虽然我国从整体上来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不过在新时期的经济大环境中,经济一体化却仍然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一体化促使全球分工更加明确,带动了我国劳务市场的繁荣。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国际企业加快了其全球化的产业布局,我国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因而受到了许多国际大型制造行业的青睐,并进行重点投资,扩大规模。随着其规模的逐渐增大,使得我国开始呈现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的特点,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由于本身的学历因素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特别受到劳务市场的欢迎。国内制造行业解决了大量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并且繁荣了我国中低端的劳务市场,使得我国成为了全球制造加工行业的工厂。

2.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给高职高专毕业生带来了机遇。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是起步较晚,工业基础也比较薄弱,长期以来职能从事轻型工业的发展。但是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国家社会经济逐渐向着深层次、多元化结构方向发展,各产业之间开始进行优化升级和调整,并已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国家经济正在朝着工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最重要的是缺乏一线的操作人员,企业逐渐改变了对于人才学历的重视,而更加注重人才的潜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一点对高职高专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3.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求职意愿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求职时,其薪资水平往往较低,许多毕业生难以接受,这也导致了其求职意愿与企业之间的需求形成矛盾。另一高职高专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往往不愿意到生产一线或者较为偏远的地方就业,其通常选择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因而造成地区性矛盾和需求性矛盾。

4.新兴产业带来的高技术成分工作难以在短时间内培养成型。高职高专院校学制一般为3年,在校学习2年,社会实习1年。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较短,其一些院校盲目地追求社会时尚,设置相关专业,但是其本身教育能力有限,难以培养真正具有能力的人才,使得毕业生仅仅能够掌握入门级水平,难以满足社会高端技术层次岗位的需要。

四、解决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数量众多,在目前虽然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所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从现在开始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调整,如此才能为高职高专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创新职业教育方式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是针对专项人才的培养而定的,国家需要综合性人才,同时也需要专业性人才。因此,为促进高职高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必须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创新职业教育方式。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业,形成一定的特色优势。

(二)扩大就业渠道,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与社会企业以及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丰富就业信息,同时鼓励毕业生多途径、多地区就业,以避免人才扎堆现象出现,影响就业。高州高专院校和政府部门也要大力支持毕业生创业活动,并在贷款、税收和技术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三)加强就业心理指导,激发毕业生的事业热情

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心理的疏导,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概念其固有职业观念,鼓励其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夯实基础,激发高职高专毕业生到基层干事业的热情。同时要做好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符合自身愿望和能力的就业预期。

参考文献:

[1]刘莉。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价值工程,2012,(5).

[2]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6):47.

[3]姜宇国。论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适应性问题和就业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65 1338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