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工之侨献琴【精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29工之侨献琴【精选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9工之侨献琴【第一篇】

教学目的

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寓言内容及寓意。

3、教育学生要看重真才实学,而不能只重虚名。

教学重点:

(l)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而”“以”“之”字的用法。

(2)理解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预习

查字典、看注释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

本文是1篇寓言,工之侨也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工之侨两次献琴而结果不同,到底是怎么回事?

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诚意伯文集・郁离子》,题目是编者加的。作者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末明初人,辅佐朱元漳平定天下,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官至官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土,封诚意伯。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指名读,轮读。)

2.请学生翻译课文。(一人一句)

3.补充课文注释:(目标1)

焉:语气词,这处可不译。“所而为琴”而: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表承接。“弦而鼓之”而: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表承接。“金声而玉应”而:连词,表并列。鼓:动词,弹。“自以为天下之美也。”“以为”:认为。“也”表判断的语气词。“工之桥以归”“以”后省略介词的宾语,以琴归,带着琴回家。诸:之于的合音。“匣而埋请上”匣:名词用为动词,装在匣子里。

而:连词,表承接。诸:之于的合音。“抱以适市”以:连词,可不译。市:集市。“贵人过而见之”而:连词,表承接。“易之以百金”以:介词,用。“悲哉世也”倒装句,谓语用在主语前面,强调谓语“悲哉”。然;这些。

4.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5.请学生归纳三个段的段意。(目标2)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写工之侨第一次献琴,琴虽好却遭到贬抑,被退了回来。

第二段写工之侨第二次献琴,因为琴经过伪装,又是由贵人献上,竟得到极高的评价。

第三段写工之桥的慨叹。

6.提问:工之侨是怎样把琴伪装成古琴的?

讨论并归纳:先请漆工绘制了“断纹”,再请刻字工匠刻了“古U”,然后装在匣子里埋在地下,过了一年才拿出来,琴就“变”成了古琴。

7、提问:工之桥两次献琴的。不同结果表明了什么?(完成目标2)

讨论并归纳:表明太常、国工、贵人、乐官这般人并不看重琴质量的好坏,也不懂得它的好坏,而只看它表面上古不古,真是盲目到了极点。 8.提问: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完成目标3)

讨论并归纳:讽刺那些不看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的社会现象。

四、堂上练习

(l)词性活用 (投影显示)

弦:名词用为动词,装上琴弦。

鼓:名词用为动词:弹。

匣:名词用为动词:装在匣子里。

(2)“而”字用法。

金声而玉应表并列并且、而且。

斫而为琴表承接不译。

默而识之表修饰地、着。《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却、但是。《论语》

(3)“以'宇用法;

工之侨以归介词,带着。

易之以百金介词,用。

抱以适市连词,表修饰、着。

是以谓之文也连词、因《论语》

何以谓之”文“也介词,凭。《论语》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动词,认为。《两小儿辩日》

还以与妻介词,把。《乐羊子妻》

以就鼓德连词,来。《乐羊子妻》

(4)”之“字的用法:

弦而鼓之代词,指琴。

还之代词,指工之侨。

工之侨闻之代词,指这件事。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助词的:

五、教师小结

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工之侨两次献琴而结果不同的故事,讽刺世上一些人缺乏见识,不看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故事的情节不像一般寓言那样简单,入物也有好几个,但全文仅一百二十个字。可谓言简而意赅。

六、布置作业 。 1`

A、用现代语翻译全文。

B、完成课后练习题一、二。

C、试排演一个课本剧。

七、说课精要:通过课堂练习,学生更好的掌握文言词语的使用。

八、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练习课 (学生先独立做,后师生共评)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弦而鼓之谋诸漆工()

匣而埋诸土()易之以百金()

(二)捐出下列旬子的”之“指什么。

A.贵人过而见之()

B.工之侨闻之()

C还之()

D.弦而鼓之()

(三)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斫而为琴 A匣而埋诸土。B金声而玉应。 C.久而不去。D.康肃笑而遣之。

(四)《工之侨献琴》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说课精要:通过练习,学生对知识得到进一步掌握。

四、教学后记:

「赏析」【第二篇】

工之侨第一次献琴,琴虽好却遭到贬抑被退了回来。琴不仅是“良桐”所制,而且“金声而玉应”,材质、音质俱佳,因此制作者对它的评价是“天下之美”。虽然如此,这架琴经过太常寺主管人的手,又经优秀乐师们的鉴定,终被退回,而理由只有“弗古”二字。这样的理由是很可笑的。

工之侨第二次献琴,因为琴经过伪装,又是由贵人献上,竟得到极高的评价。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工之侨伪装古琴的经过,先请漆工绘制“断纹”,再请刻字工匠刻上“古窾”,然后装在匣子里埋在地下,过了一年才拿出来。这说明工之侨把这件事做得很精心。献琴的方法也很巧妙,他不直接去献,而“抱以适市”,让别人重价买了去献,结果真的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成了“希世之珍”。

表面上看写的是琴的遭遇,实际上是写人。作者借工之侨伪造古琴试探索世风的机智,讽刺了元末一帮缺乏见识,不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的虚伪之人,其寓意是十分鲜明而深刻的。

文中“弗古,还之”与“世之珍也”的对比,很好地表现了当时败坏的社会风气,进一步讽刺了鼓励人们弄虚作假的封建统治者。人们不要一昧地追求新事物,被事物的外表所吸引,而不在乎事物的内在。

「注释」【第三篇】

1、工之侨:虚构的人名。

2、良桐:上等桐木,即梧桐,青桐,木质理疏而坚,是制作古琴的好材料。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3、斫(zhuó):砍削。

4、弦而鼓:装上弦弹奏。弦、鼓,都是名词作动词用。弦:琴弦。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鼓琴,指弹奏古琴。

5、金声而玉应:发声和应声如金玉碰撞的声音。

6、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琴)。美:美琴,形容词作名词用。

7、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

8、使:让。

9、国工:最优秀的工匠,这里指乐师。

10、弗:不。

11、谋:谋划。

12、诸:兼词,之于。

13、篆工:刻字的`工匠。刻字多用篆体字。

14、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窾,同"款",款式。

15、匣而埋诸土:(把它)装在匣子里并埋在泥土中。匣,装在匣子里。而,递进连词,并且。诸,兼语词,之于。

16、期(ji第一声)年:第二年;满一年。

17、适:到……去。

18、贵人:大官。

19、易:换,交易。

20、乐官:掌管音乐的官吏。

21、传视:大家传递看着。

22、希:同“稀”,稀世:世上少有。

23、悲哉世也:这个社会真可悲啊。

24、岂:难道。

25、独:只。

26、莫:没有什么。

27、然:如此。

28、其:大概,表推测的语气副词

29、其:代词,代指工之侨

30、。珍:珍宝。

工之侨献琴寓言故事【第四篇】

工之侨献琴寓言故事

工之侨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用它做了一张琴,弹了弹,金声玉振,别提多好听了。他非常高兴,认为天下再没有比这更好的琴了。

一天,他拿去献给主管礼乐的官府,述说这张琴音质如何好。官府召集全国著名的琴师来鉴定。琴师们并不弹拨,只看了看外表便说这张琴年头浅,不值钱。官府便把琴还给工之侨。

回家的路上,工之侨心里好不是滋味:琴是弹的,而不是摆着看的,不从琴的质地上判别,而单从年头深浅来评定优劣,这岂不是舍本逐末?回到家里,他便找漆工商量,请漆工在琴上伪造出断纹来;又请雕工在琴上刻上古代文字;然后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土中。

一年之后,工之侨把琴挖出来,见上面沾了一层土,甚至琴尾都有些朽栏了。他不加修饰,原封不动地抱到市场去卖。有个贵人看到这张琴,象发现了什么宝物一样,立刻出100金买了去。贵人用黄绞把琴包裹裹起来,拿去献给朝廷。朝廷赐给乐官和国中一流琴师传观。大家用黄绞包皮托着。啧啧称赞:

“我活了六七十年,过眼的琴少说也有几千张了,但从没见过这样古色古香的琴,真是稀世之珍呢!”乐官摇头晃脑地说。

“看这漆纹,瞧这款式,少说也有几百年了!”一个琴师将着胡须说。

“不止,不止,”另一个琴师说:“说不定是当年春秋时,伯牙使的'那张琴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离奇。

乐官和琴师的评价,很快传到工之侨的耳朵里。他长叹一声说:“可悲啊,这个世道!难道只是琴这样吗?其它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29.工之侨献琴【第五篇】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大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窽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65 1587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