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惟有西江月范例【优秀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至今惟有西江月范例【优秀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至今惟有西江月【第一篇】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茶的古字。从我国古人开始饮茶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上至宫廷下至民间都有饮茶的习惯,不同的时期又有不同的饮茶方式,可谓丰富多彩,纷繁复杂。一般认为,唐代是茶文化正式形成时期,此后的各个时期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到了清代,中国茶文化发展更加深入,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例如清末民间,城市茶馆兴起,并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所需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诗会、戏剧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更为重要的是,饮茶的仪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与儒、禅、道哲学思想紧密结合,在精神领域有了较完美的体现,形成了具有形而上内涵的“茶道”。正因为“茶道”体现了儒、禅、道哲学思想的交融,称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亦不为过。
在广府文化中,历来就有“喝早茶”的文化习俗。在日益注重提升生活品质的今天,邀三五好友,寻一幽静处,煮茗而谈,已成为普通人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重要方式。可以说,喝茶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A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上千年的积淀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巨大的茶文化宝库,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我国茶文化传承下去。在中学课堂开设茶道校本课程,不仅可以让青少年了解茶文化、茶道基本知识,丰富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于培养学生笃定、精细、雅致的精神品质与文化素养亦大有裨益。
本课程为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在于锻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与同学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准备活动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生活品味与审美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健康地成长。本课程共分为六个部分,涉及茶叶种类、茶具、茶艺、茶道、茶诗、茶文化历史演变等,重点则在于茶道、茶诗、茶文化历史几个部分。现将课程安排列表如下(表一):
二、课例展示
自第一节课开始,笔者就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与饮茶相关的典故,由班委组织学生轮流讲述,以此作为进入“茶道”课程的切入点。笔者的目的是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茶道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或一套饮茶礼仪,其背后有着深厚的精神文化象征。
从学生的讲述来看,他们大多能从茶的特点,饮茶的习俗、礼仪出发,切入茶文化的内核,了解饮茶背后的精神文化象征。例如,陆羽《茶经》有“茶性俭”“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之说,这表明在唐朝茶就与儒家思想融合,“茶”象征那些品行坚卓、追求“至道”的贤德之士,符合儒家关于君子的想象。又如“达摩禅定”,讲的就是达摩祖师坐禅时借助茶叶驱除困意,养助清思,最终修成正果的传说。实际上,古代佛教徒经常利用茶叶能提神的功效,在久坐冥思时用以驱除睡意、摄心入定、精进修行;而茶也由此被赋予深邃的精神内涵,发展出了“茶禅一味”的理念。
当前,人们对于茶道存在不少误解,例如,认为“茶道”来源于日本。应该说,这是当前普遍存在的误解。“茶道”的确在日本得到过长足的发展,也是通过日本而具有了世界声誉,不过,日本茶道的来源却在中国。对此,日本著名美术家、文化学者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就曾详细论及。饮茶习俗在西汉就已经盛行,西汉王褒所著《僮约》曾叙述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到了唐代,饮茶成了上流社会普遍热衷的社交礼仪,而陆羽更是在饮茶的仪式中发现了“贯穿世界万物的和谐秩序”,在其著名的茶之“圣书”――《茶经》中创立了茶道。两宋时期则是中国茶道发展的高峰,其时的茶道与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水乳交融,真正成为一种主人和宾客协力创造宇宙间至福的瞬间的神圣仪式,一种天人合一、自我实现的方式,一种生活的艺术。南宋曾V《高斋漫录》有这样的记载:“司马温公与苏子瞻论茶墨俱香,云:‘茶与墨者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苏曰:‘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公笑以为然。”这是著名的司马光与苏轼间“茗战”的故事,名儒大家风范跃然纸上。“茗战”,又称“斗茶”,是古代评茶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文人墨客间流行的雅集活动。
南宋时期,日本僧人明庵荣西到中国学习禅宗,公元1191年回日本时把禅宗和中国茶一起引入了日本。而中国茶道的发展却因蒙古人入侵而中断。后来,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反对,茶道更逐渐走向衰落。当时的茶道是一套贵族化的精致仪式,作为高雅、纯洁的象征,其耗费往往奢靡,这让底层出身的朱元璋非常反感,下诏要求全国上下都学农民的泡茶方法。从此,中国茶道开始走向低谷,但流传至日本的余脉却得到发扬光大,使“茶的理想达到最高境界”。这一段历史,如今的学生恐怕少有人知,因而笔者在这一部分重点详解。这也是本课程开设的目的之一:丰富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
当然,即使在明清时期作为一种精细仪式、寻求抵达超越世界、臻于天人合一境界的茶道不再流行,并不意味着茶道自此在中国消失,荡然无存了。这里笔者要提到对于茶道的另一层误解,即以为茶道只是一种贵族化的雅集仪式,远离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实际上,茶道既是士大夫闲雅生活之极致,同样体现于普通百姓的日用之间,不能过于强调茶道的超越维度,忽视了其背后的人伦礼仪及其在寻常日用之间的应用,忽略了其生活味。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传统礼仪。古人强调以茶修身,以茶雅志,以茶表敬意、树礼仁,以茶协调人际关系。修身、雅志、表敬意、树礼仁、协调人际关系,都是儒家思想在茶文化中的体现。所以,有人指出,中国茶道的精神是俭、清、和、敬、静,即廉俭朴实,心地纯洁,和睦相处,和诚处世,敬爱为人。这一提法不无道理,可以说,两千年来儒家思想始终贯串于茶文化之中。
不管是把茶道视为一种雅致的存在方式、生活的艺术,或是体现于寻常日用之中的朴质的人伦礼仪,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此,我们不应厚此薄彼,而应在课程逐一详细讲授。
与茶道紧密相关的,还有“茶诗”。央视综艺节目《中华诗词大会》让古典诗词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成为普通大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茶与诗,自古以来就存在紧密的关联,有鉴于此,笔者在茶道课程中以当下的“诗词热”为契机,为学生介绍、讲解历代著名的“茶诗”,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基础。
两晋南北朝时期,饮茶开始进入文学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晋杜育所作的以茶为主题的《F赋》。中唐诗人卢仝曾邀请韩愈、贾岛等人在桃花泉煮饮,并创作了著名的《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卢仝《七碗茶歌》节选)
卢仝此诗神思敏捷,洋洋洒洒,把饮茶的审美体验写得淋漓尽致,借饮茶而抵达一片广阔的、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难怪被后人称为“茶仙”,与“茶圣”陆羽相提并论。此外,据文化史家扬之水先生《两宋茶诗与茶事》一文,两宋关于烹茶、斗茶、点茶等,都有不少诗词作品,如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苏轼《行香子・茶词》、刘过《临江仙・茶词》、吕本中《西江月・熟水词》等皆为其中代表。此类作品描写古时饮茶风俗,从日常生活而来,表达士人的高尚情趣,“有情,有境,有性灵”,“每每显示着饮者的气度和风神”,是我们古典诗词教育的极佳材料,也是茶道课程应有的重要部分。
茶道校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个载体,让学生浸淫于传统儒、释、道思想文化之中,达到滋润生命、涵养文化的效果,也在潜移默化中推进、深化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至今惟有西江月【第二篇】
唉!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这就更加说明“表示心情需趁早”,或者说“兑现心愿当及时”,切不可“拖待明日再明日”。去看望、面谢李司令和他的夫人耿素墨,在春天接到李司令的赠书《原子弹日记》时,就在电话中表示了。可是拖过了夏天,又到了秋天,最终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和愧疚。整整一下午乃至深夜,都处在悲痛、难过和不安之中,遂以散句记下自己的心声:
惊闻首长驾鹤归,
似棒击顶肝欲碎。
一部长卷熔君情,
六次帐前聆教诲。
驱寇戍边忘生死,
铸剑燃雷倾心肺。
毕生忠勇为人民,
国威长耀崇高辉。
认识和逐渐熟知李旭阁司令员,是到张爱萍老将军身边工作之后。张老谈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事业,就会谈到李旭阁;张老谈到第二炮兵的诞生和发展,也会谈到李旭阁;张老谈到我军优秀的将领,还会谈到李旭阁。李旭阁是张爱萍老将军心中一员举足轻重的爱将。所以,与李旭阁司令的第一次见面,就毫无距离之感、陌生之感;所以,在爱萍首长身边工作遇到疑难、棘手问题,就首先想到李司令;所以,撰写《张爱萍传》采访的第一位将军,还是李旭阁司令。
那是1994年3月31日上午,李司令亲自在家门口迎候,坐下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撰写《张爱萍传》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找我了解有关张部长的情况,你是找对人了。对张老的性格特点、工作风格、特殊经历和突出贡献,我可以说清楚极了!能给你讲三天三夜。你要听什么吧?要我从哪里讲吧?说吧!”一片真诚,特别自信,又格外慷慨!
是的,他讲的一切,他先后两次(两天)讲到的有关张爱萍组织领导中国首次、第二次核试验的全过程,他讲的张爱萍受命组建第二炮兵的经过,以及他对张爱萍刻骨铭心的印象等,我都写进了《张爱萍传》,可以说无一废弃也无过细的加工。
李旭阁16岁参加八路军。他24岁担任团参谋长时,亲自率领一个营配合兄弟部队在贺兰山剿匪,历尽艰辛。他身先士卒、有勇有谋,10月剿匪胜利,至11月就升任军司令部军训科长,随部队抗美援朝赴朝作战。对剿匪战斗,他以七律记之:
大军挥戈指银川,
宁夏解放万民欢。
跳梁小丑图复辟,
人民战士怒冲冠。
除暴安良不畏苦,
峻岭沙原只等闲。
肃清残匪人心快,
英名永记贺兰山。
对抗美援朝,他以七古抒怀:
宁夏清匪民甫安,
忽报美帝侵朝鲜,
唇齿相依为近邻,
抗美援朝理当然。
毛主席英明果断,
彭德怀任司令员。
敌军装备现代化,
以弱胜强击其短,
中朝联军齐协力,
联合国军遭围歼。
……
更有与敌短兵相接,铁与火的冶炼,加速了他这位团级指挥员的成熟。
1954年,总参谋部从全军抽调一批有作战经验和写作能力的年轻师团干部充实总部机关。李旭阁被千里挑一选到作战部工作。经过十度春秋正规而又严谨、宏博而又缜密的锻铸,1964年初夏,又被素以严格治军、高标准用人著称的时任副总参谋长张爱萍选中,作为随行参谋带在身边,奔赴千里戈壁组织指挥中国首次核试验。经过3个多月的戈壁同风雨、昼夜共勘察的检验,直到1964年8月24日,张爱萍才对李旭阁正式任命并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
那是去核试验基地马兰的中途,在银川招待所张爱萍的房间里:“李参谋,你的任命昨天批复了。”李旭阁有些愕然。张爱萍告诉他:“经请示总理,并备报罗瑞卿总参谋长,任命你为首次核试验办公室主任。”李旭阁又惊又喜。他深知由中央军委批准成立的首次核试验委员会,是由三总部首长、试验基地主要领导和著名核物理科学家所组成,责任重大,自己怎么能主导这一重要科学领导机构的中枢神经呢?正不知作何回答时,张爱萍问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任命你为办公室主任吗?”
素以耿直为长的李旭阁:“可能是因为我有战争年代打仗的经验,也有领导机关工作的经历吧。”“对头。这只是其一。其二是你好学习,热爱学习又善于学习。这是我最看中的。”“首长,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入伍前只读到初小四年级,连数理化都不知道,遑论知道原子弹核试验的结构和程序啊!从进总参那天起,我就狂补初高中的数理化知识。”老实人说出了老实话。张爱萍尤为欣喜:“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提高自己、锻炼成才的重要途径。我当年也不会指挥打仗,惟有一个办法,就是注意从成功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次,我们可以从首次核试验中学习原子弹爆炸的全过程,学习所有知识和流程。”“是的首长!从5月底跟您一起,从您身上学到不少东西。”
李旭阁心头顿时涌上一片温暖,更从心里信服眼前的这位儒将。
张爱萍接着说道:“也许就是这一点,我觉得带秘书不如带你使用起来得心用手。你办事利落,处事果断,协调能力强……”李旭阁心头上的温暖瞬间加热了许多,以泛热泛湿的目光凝视张爱萍。“不是吗?”张爱萍倒反问一句,“在中央专委开会时,我连秘书都不带,唯独带上你嘛!”李旭阁重重的点点头。“你现在当了首次核试验办公室主任,也就是你知、我知,总参作战部的同事们都不能知。你就做个无名英雄吧!”
李旭阁呼地起立立正:“是!明白!谢谢首长!我会殚精竭虑、全力以赴,将工作做到点滴不漏。请首长放心!”
李旭阁说到做到。对首次核试验总指挥的所有工作,较以前更有前瞻性、计划性和善后性了。张爱萍要了解的情况,他都提前掌握于心中;张爱萍要视察检查的设备和区域,他都率先巡查或了解;张爱萍要报给军委或中央的文件,他都亲自起草。
1964年9月9日,李旭阁撰写了以张爱萍、刘西尧名义上报中央专门委员会的报告《首次核试验的准备情况和正式试验工作安排汇报提纲》,经张爱萍审阅修改后,同刘西尧先后签名。于9月16日,带到中专委会上进行讨论,获得了一致的通过。中专委主任周恩来总理对此项工作又作了专门指示。
会后的9月18日,李旭阁又遵命起草了一份以总参谋长罗瑞卿的名义上报毛泽东主席的《关于首次核试验时间的请示报告》,建议首次核试验早响,最佳时间安排在1964年的10月中旬。9月20日,毛泽东主席就批示道:“原子弹是吓人的,不一定用。既然是吓人的,就早响。”
9月23日,周恩来在三座门召集张爱萍、刘西尧传达毛主席的批示,就具体时间、防止敌对势力破坏及保密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
晚上张爱萍听了李旭阁关于周总理的指示报告后,当即决定照总理的指示办。随后,李旭阁便召集几位有关同志编撰了暗语。李旭阁亲自起草并亲赴北京呈送给毛主席、周总理的还有《关于首次核试验准备工作和试验零时的绝密报告》。此行是作为首次核试验委员会的密使,也可以说是试验总指挥张爱萍的密使,有两架军用专机接替把他送到北京,再由他把绝密报告直接送呈周总理。
直接负责向周总理报告的重任和荣誉,莫过于中国第一朵蘑菇云腾空而起的时刻,还是由李旭阁担当。当他接通电话,看着总指挥向国家总理报告首次核爆试验成功时,他激情澎湃,陡生万丈豪情。那张历史性的照片,是中国翻天覆地的见证。
也就在核试验爆炸成功的当晚,整个试验基地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总指挥张爱萍却在惦记托举原子弹的铁塔被炸的情况及其周围的状态,善解总指挥意图的李旭阁主动请缨,要求翌日乘直升飞机到爆心,在空中视察实况。张爱萍说:“不行!太危险。现在爆心核辐射和核污染超标千万倍,对身体损害太大!”李旭阁却再三要求说:“科学家说没事,只要防护得当。我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毒面具,问题不大,再说‘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嘛!”几经要求,张爱萍才同意放行。
核爆过后,铁塔扭曲变形成了一堆麻花,倒成一片,化成铁水,凝聚于地。他有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一直在爆心上空盘旋了10多分钟,完成了所有观察和拍摄,才安全返航,降落到洗消站进行洗消。回到指挥所,李旭阁向张爱萍总指挥汇报了铁架毁伤状况,张爱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当晚,李旭阁挥笔填词一首《西江月·塔颂》抒怀:
……
为了科学试验,
粉身碎骨何惜,
雷声鸣时体化灰,
为国吐气扬眉。
无疑,这也是他自己的心志写照。
22年后,同时参加首次核试验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邓稼先因癌症逝世后,他的夫人许鹿希曾追踪当年到过核试验爆炸中心的“两弹一星”功臣们的身体状况。她发现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是患肿瘤而逝世。一段时间,她还庆幸地认为李旭阁是个例外,堪称“漏网之鱼”。可是,2001年4月,病中的李旭阁竟被确诊为肺癌。许鹿希对耿素墨说,以前我还觉得李司令是所有到过核爆心人员中的“漏网之鱼”。可得知他确诊为癌症后,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他们这代人为我们中华民族挺起脊梁,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可是在当时,他们谁也没想到自己的付出,谁都是心甘情愿的付出,李旭阁为此而感到的是义不容辞,是自豪和骄傲。
令他终生乃至其后人为之自豪和骄傲的还有:他仍以办公室主任的身份参加了中国第二次核试验的全过程;以司令员的身份组织领导了第二次炮兵的建设和发展;以“两弹一星”事业卓越贡献者的身份参加了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授勋大会”……
可李司令员认为这再正常不过了,作为一个名军人、一名党员,就像一粒砂子,熔铸在砖里、锻筑在长城上才能体现其作用一样;个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组织的领导、培养,大家的帮助、协作下完成的,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
倒是有一段历史、有两位人物,常被他引之为骄傲,甚至刻骨铭心。在笔者对他的两次采访乃至此后的多次交谈中,他都“炫耀”了一番:“参加首次核试验工作,使我有幸得以走近和感知两个伟大的灵魂——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上将。
周总理可以说是中国核试验的统帅,而张爱萍则是前线总指挥。他们的风骨、风范、品德、作风至今仍记忆犹新,深深嵌入我的精神躯体之上。核试验期间,我追随张爱萍左右,他那种特立独行、敢作敢为之人格、性格乃至性情,皆深深地影响了我,并由此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他念念不忘并仅向笔者就多次谈及张老将军对他的特殊关心。第二次核试验成功之后,中央决定组建导弹部队第二炮兵。中央军委又把这一重大使命交给了张爱萍。在勘察选择建设导弹作战基地的关键工作启动时,张爱萍又把李旭阁从作战部调了出来,让他仍作为随行参谋,负责整个工作的协调统筹工作。
三十二年后,李旭阁告诉笔者:“1965年6月,我随张老将军到安徽去勘察选定52基地。他和大家一起翻山越岭,穿沟跳涧。他看得格外细致、提出的问题也多。这样,他跑的路也就多。他的脚都磨破了,还是坚持上山,察看地形地貌。那次在山上,我突然病了,发烧度。他很着急,亲自联系医生给我治疗,安慰我静心疗养。一直等到我烧退病好,才同我一起下山……”
久拖未决陈年账,
前进步伐受影响。
改革开放启智慧,
现场办公是良方。
调查研究集众志,
轻重缓急列成行。
主官带队到现场,
亲自察看听端详,
根据实情做论断,
拍板定案即收场,
上下疏通解难题,
轻装前进心舒畅。
也正是出自对张爱萍的尊重和虔诚,李旭阁对编撰出版《张爱萍传》及有关张老史实的著作特别关注。2000年1月9日,是张爱萍90华诞。《张爱萍传》作为张老将军90华诞纪念和生日礼物准时出版。携夫人前来贺寿的李旭阁,当然的获得了张老《张爱萍传》的签名赠书。当时他就十分高兴,对张老和夫人讲:“生前能看到自己的传记,是件幸福的事,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是印证了传记的真实准确,二是便于客观地总结人生,三是重新享受一次人生的喜怒哀乐……”他看张老夫妇听得专注,便又强调说:“据我所知的军委、总部首长和五五年授衔的将帅,迄今还没有一位在生前看到自己的全传。张部长您是唯一的一位!”接着又把笔者夸奖鼓励了一番。
据说,李旭阁回去后就手不释卷的阅读这部90多万字的“张传”了。2月1日,便派专人送来了一首他亲笔书写的《读张爱萍传》:
传记初读,
深受鼓舞。
九十、十五、七十五,
记述一生革命路。
细检非凡征程,
突显铮铮铁骨,
历经沧桑忧患,
心系中华民族,
不乏儿女情长,
身与凡人无殊,
闲居未减豪情,
心逐“神舟”遨游。
相约二〇〇九,
共饮团圆佳酒。
对此,张老夫妇还是十分称赞的。可他,更关心笔者,先后三次向张老建议,尽快把笔者用起来,以至一次同夫人专程专题来拜见张老夫妇,还列举了几条过硬的理由。等等这些,怎么能不让笔者感动呢!
2003年7月5日,张爱萍老将军仙逝。李旭阁夫妇第一时间赶到张老家中的灵堂,深深鞠躬,在张老遗像前肃立良久,热泪满面,哽咽难语。7月12日,又到八宝山送别。归来后赋七律一首:
送君远行不胜悲,
从此人天路相违。
犹记瀚海聆教诲,
难忘戈壁响惊雷。
铁骨豪情人称道,
建设国防树丰碑。
今日神州多壮丽,
鲜花美酒迎君归。
对张老将军钦敬、感激之情,跃然字里行间。不少了解内情的人称赞李旭阁:“无愧是张老的爱将!”
至今惟有西江月【第三篇】
关键词:杨慎;苏轼;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021-02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他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赐进士及第,是明代著名的“杨状元”。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因谏议“大礼仪”事件遭廷杖消籍,远戍云南永昌(今云南保山),流放终生,直至老死戍所。
明代李贽在《与方初庵》中说:“升庵先生固是才学卓越,人品俊伟,然得弟读之,益光彩焕发,流光于百世也。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宋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续焚书》卷一)
明清之际的朱舜水晚年讲学日本,日本学生小宅生顺问:“扬雄、司马氏鸣汉家,眉山三苏及陆游等鸣宋家,不知今亦有如此人哉?”朱舜水回答说:“国朝有宰相之子杨升庵讳慎者……”(《朱舜水集》卷十一《问答四》)
杨慎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李贽、朱舜水等人甚至把杨慎对于明代文化的意义,与司马相如之于汉代,李白之于唐代和苏轼之于宋代相比。由于宋末元初的战乱,明代四川文化相对唐宋是比较凋敝的,杨慎的出现,堪称四川文化在明代的最大亮点。杨慎的诗词成就尤其突出,就词而言,明人周逊《刻词品序》说他是“当代词宗”,清人胡薇元《岁寒居词话》说:“明人词,以杨用修升庵为第一。”晚明钱允治《类编笺释国朝诗余》选杨慎词达116首,约占了整部词选的四分之一。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词话丛编》第四册)说:“明自中叶以后,知词者仅三人,杨升庵、王m州(世贞)、卧子(陈子龙)。”实际上,流传至今最著名的一首明词也正是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词的一大特点,就是思乡情节明显,这和他个人经历有关。而读杨慎的思乡词,我们很容易发现他学苏轼的痕迹。
苏轼“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曾独自月夜寻梅,写过一首《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其中有句子:“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杨慎和妻子黄峨在江陵分手后,第一次孤身去云南。途经贵州时正值元宵节,他在驿馆听着外面社鼓声声,思乡伤己,填了一首《踏莎行》,下半阙是:“白雪歌声,青钱酒价,当年乐事凭谁话?寂寥孤馆坐愁人,小窗横影梅枝亚。”词里凄清的环境、落寞的情绪,都和苏诗有着相通之处。
又如杨慎《西江月・紫塞朝朝烽火》中的“云阙九重阊阖,家山万里岷峨”,显然来自苏轼《满庭芳》中的:“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杨慎《鹧鸪天・锦地香霏织雨丝》中的“孤馆残灯恼梦思”是从苏轼《沁园春》中的“孤馆灯残,野店鸡号,旅枕梦残”化来。杨慎《柳梢青・异国光阴》中的“一发中原,孤踪万里,折尽丹心”,来自苏轼诗句“青山一发是中原”(《澄迈驿通潮阁二首》)。杨慎《鹧鸪天・篱下黄花早已凋》中的“都将璧月琼枝句,付与樽前薛小桃”,情思来源于苏轼《浣溪沙・缥缈危楼紫翠间》中的“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杨慎《浪淘沙・灵鹊噪重檐》中的“怕见雕梁双燕子,常下珠帘”,也类似于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中的“恰似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杨慎《鹧鸪天・易门小吟》中的“障泥未解玉骢骄”更是苏轼《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中的原句。苏轼《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中的“吾老矣,寄余龄”也被杨慎借用在《江月晃重山・龙马山前草长》里:“吾老矣,何日赋归来。”
从上可以看出,杨慎对苏轼的作品是相当熟悉和喜爱的,在填词时,苏轼的影响有意无意地从他的笔端流出。
杨慎词和苏轼词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常将家乡风物入词。这当然不算首创,因为在思乡的作品中写家乡风物是最自然不过的了。苏轼的开创之功在于,作为在外飘零的蜀客,他较早地在词中描写蜀中风物。杨慎也常在词中写到苏轼提过的风物,比如岷峨,比如锦江。而且苏轼词里没有提到过的,在杨慎笔下还出现了不少,如《行香子・秋色萧萧》里的:“问家山、蚕崖渺渺,鱼波寂寂,雁阵嘹嘹。”蚕丛、鱼凫是古蜀王名,常被后人用来指代蜀国。《江城子・丙戌九日》:“玉垒青城何处是?山似戟,割愁肠。”提到了故乡的青城山和玉垒山。
苏轼叙事抒情的手法也为杨慎所学习。苏轼《蝶恋花・雨后春容清更丽》下半阙:“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下半阙:“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都写自己先酒醉后酒醒,思乡之愁依然难以排遣。杨慎词里也不乏类似的描述。他的《庆春泽・安宁元夕》最后写到:“锦江烟水迷归里,绿琴心、愁恨慵调。梦回时、酒醒灯昏,月转梅梢。”以酒浇乡愁,然后酒醒梦回,无限孤寂。苏轼和杨慎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共鸣。
比较杨慎和苏轼的词,似乎看到杨慎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而苏轼则要豁达得多,在怀念家乡的同时也处处为家,在杭州,他一方面惆怅“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醉落魄・离京口作》),另一方面却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望湖楼醉书五首》)在黄州,他一方面惊喜“江汉西来,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另一方面却又自我安慰:“临皋亭下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临皋闲题》)而最后南贬惠州、儋州,他一方面几近绝望“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南康望湖亭》),另一方面,对海南有了感情后,他又宣称:“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别海南黎民表》)
之所以这样,除了因为苏轼性情豁达,随遇而安之外,也因为他父母去世后,家乡已没有直系亲人,两兄弟都携带家眷在外宦游,自然对乡愁要看得开一些。而杨慎不同,从杨慎的经历可以看出,杨慎生命中的盛衰易位悲欢更替之剧烈,是常人很难接受的。他后半生谪贬南荒,孑然一身,孤踪万里,而老父和娇妻却留在了新都故乡,刻骨铭心的乡愁体验要比苏轼深刻得多。所以,即便苏轼怀念家乡的亲人,也只能在梦中看到亡妻“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而杨慎思念的却是现实中的家乡亲人:“遥想玉人肠断处,屈遍春葱。”(《浪淘沙・去燕又来鸿》)。
也因为如此,苏轼思乡词中尚存希望建功立业后再回家乡的心愿,如《阳关曲》:“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南乡子》:“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临江仙》:“功成名遂早还乡。回车来过我,乔木拥千章。”苏辙曾写过一首《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最后两句是:“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轼认为其语过悲,和了一首以劝解,其中说:“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尽管这个愿望最终成为了泡影,但甚至直到晚年被贬去惠州的途中,苏轼还写诗:“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南康望湖亭》)可见苏轼渴望功业的激情真是至老不衰。
而杨慎思乡词的格调要低沉许多。由于嘉靖皇帝至死不肯原谅杨慎,随着岁月的递增,杨慎完全断绝了回朝的念头,只求返乡了此余生。他有一首《西江月・客里家家美酒》写道:“世事今成白首,归心已付东流。”这种想法在他的《满庭芳・效东坡作》中表达得很明显:
归去来兮,半生歧路,天涯南北西东。弋人何慕,造化任冥鸿。曾是先朝执戟,今衰矣、白首杨雄。休点检,并游英俊,五相一渔翁。
丹衷,举头望,长安万里,一朵云红。把致君尧舜,付与诸公。赢得老生强健,尽驱使、明月清风。浣溪畔,先生醉也,拍手笑儿童。
在词中,杨慎把自己前半生应试做官的生涯称为“半生歧路”,情愿把过去“致君尧舜”的宏图壮志,全部付与京师“诸公”,自己只希望回到浣花溪畔伴随明月清风度过晚年。这首词仿写的是苏轼的《满庭芳・归去来兮》,在苏轼的词里,黄州父老挽留他,他却依然“当远去”,只是嘱咐父老“时与晒渔蓑”,等他退休以后再回来。相比之下,苏轼入世之心何等强烈,而杨慎还家之情又是多么的热切,对官场的态度也变得那样的冷漠。
遗憾的是杨慎回家的梦想始终未能实现,朝廷多次大赦天下,独不赦杨慎。去世前一年,他愤然写下《寒夕》诗,最后两句是:“读书有今日,曷不早躬耕?”因为至死不能回家,杨慎对自己应试做官这条古代士人最普遍的人生道路作了彻底的否定。于是,“莫上最高楼,天涯添别愁。”(《菩萨蛮・大理普宁寺中秋》)“绝塞不知登览兴,故乡惟许梦魂通。”(《浣溪沙・风里桃花一阵红》)“白头未定西归计,愁听箜篌蜀国弦。”(《鹧鸪天・渺渺春波碧海边》)“千里有家归未得,可怜长作滇南客”(《渔家傲》),“心似死灰飞不起,愁里,路迷心折望吾乡。”(《定风波・沾益冬至》)这样悲凉抑郁的情感在杨慎词里比比皆是。
这种情感到了后来,似乎只能是神游故国,寄情梦幻,苏轼是“忘却成都来十载”(《临江仙・送王缄》),而杨慎“十年奔向红尘,何处可寻蓬岛”(《无俗念・游仙》),部分思乡词带有很重的游仙意识。他曾一口气写了八首《望江南》,都以“故园好”开头。词里依次描绘了自己家乡的种种美景,畅想回到家乡,过那种“仙酝一壶倾绿醑,蛮笺十样写黄庭”“仙侣泛花曾共醉,野人刻竹记同游”的逍遥生活。有一首《南乡子》,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杨慎词将思乡与游仙结合起来的特点:
黄鹤蓬莱岛,青凫杜若洲。愁人寂夜梦仙游,不信一身流落向南州。
万里家山路,三更海月楼。离怀脉脉思悠悠,何日锦江春水一扁舟?
因为流落南荒,命运多舛,孤寂的词人只能凭借仙梦暂时得到人身的彻底自由。醒来后但见凉月满楼,依旧家山万里。锦江春水流过的天府故国,也如他梦里的仙境一样,成为了远在天边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但杨慎对故乡感情的执著,却毕竟使他能死后归葬故里,这点,似乎又在冥冥中强过了苏轼。
参考文献:
[1]杨慎。杨慎词曲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2]苏轼。苏东坡词全编[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
[3]张仲谋。明词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杨慎。升庵长短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杨慎。杨慎诗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至今惟有西江月【第四篇】
从喝酒的角度上讲,今天的中国人真是人种退化,愧对祖先。尤其是今天的中国文人绝对的人种退化,愧对祖先。请翻开中国的文学史看一看,历朝历代有哪一个作家诗人、骚人墨客不会吟诗填词,不会泼墨丹青,不会喝酒行令,不会放浪形骸的?不善饮酒那也叫文人?不善饮酒那也叫墨客?先来说说闪耀着思想光芒、体现了魏晋风骨的“竹林七贤”——他们是谯国的嵇康、陈留的阮籍和阮咸、河内的山涛和向秀、沛国的刘伶、琅邪的王戎。这里先挑一个阮籍来做代表。阮籍是“建安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禹、刘桢、应 )之一阮禹的儿子,他家境贫寒,四岁就没有了父亲,全靠自己勤学成才。年轻的阮籍在政治上本来抱有济世之志,曾经登上广武城,考察楚汉古战场。面对项羽的惜败,刘邦的登基,阮籍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睿已死,由曹爽和司马懿辅佐无能的曹芳主理朝政。说是辅佐,其实曹爽与司马懿已经为权力争斗得不可开交,政局十分险恶。这时曹爽要任命阮籍为自己的参军,阮籍哪里敢接受?他只好称病辞官,归隐故里,并且天天喝酒,每喝必醉。不久,曹爽果然被司马懿所杀,朝政由司马氏独专。于是,作为司马氏心腹的大将钟会屡次试探阮籍对时局的看法,阮籍都借酒装醉,躲过灾祸。而司马昭本人则赤裸裸地提出要与阮籍两家联姻。聪明的阮籍干脆借酒大醉六十天,放浪佯狂,使联姻之事无法进行。顺便再说一下“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喝酒更是不要命。《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载:“刘伶澹默少言,不妄交游。惟与阮籍、嵇康友善。性嗜酒,纵情肆志。常乘一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插而随之,说:‘死便埋我。’曾著《酒德颂》1篇,主张:‘幕天席地,纵意所如。’”这还不算,刘伶还对“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尔而醒”的生活方式心向往之。说穿了,“竹林七贤”的智者们,不过是借酒掩护自己的政治主张,借酒逃逸暗无天日的无常现实。为了生存,也为了捍卫,他们面对高压的政治和血腥的屠杀,就是这样选择了走向自然、高蹈山林的生存方式。他们最懂得人的物质世界、精神生活与山川土地、自然景物的密切关联;他们最懂得人的生命源自于大自然的孕育滋养;他们也最懂得酒对人生的真谛妙处,最懂得酒对人生的丰富和引领人走向崭新境界的独特作用。就是通过佳酿美酒这座桥梁,通过魏晋时期广泛流行的老庄玄学,在佯疯假癫中,悄悄洗濯苦难人生的悲辛,悄悄写下千古流芳的作品,并由此将自己的清洁精神和脱俗文字超拔于世俗人间,继而将既注重主体精神与自然山水的和谐统一,又深化发展天道宇宙与老庄玄学浑然一体的哲学命题巧妙地经由农家米酒传导给了今天的我们。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转向唐朝,或者说重点说说酒对唐朝诗人创作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第一个要提到的自然是诗仙李白。李白一生以酒为题的诗歌流传至今的可谓多矣。且看著名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通篇上下做足了酒文章,而且一气呵成气势恢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酣畅淋漓。这是何等的大手笔大气派;这是何等的大境界大视野。但是,大手笔大气派的李白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尽的儿女情长。请读《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里,吴姬指的是酒店中侍候的女子(亦即今天的女招待、女陪酒)。金陵弟子自然指的是李白在南京的一班少年朋友。他们在开怀痛饮之后,李白将要告别之际,仍然执意挽留,举杯相敬。真的是滴滴美酒无不深藏了当地友人浓浓的情意在其中。就是今天透过诗句想像当年酒店送别的热闹情景,也能清晰地看到诗仙李白依依难舍的浪漫情怀。在《行路难》里,李白又写道:“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这又是何等的清醒和理智。在《襄阳歌》里,李白将一杯酒一下子给自己增添了三百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然后配上他另一首诗里的两句就显得更加的珠联璧合天衣无缝:“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通过直抒胸臆的真诚告白,这里体现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是何等的豪放磊落。在《客中行》里,李白用的是同一种笔法:“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表达的是一样的不羁与高蹈。而在《梁园吟》里:“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在《侠客行》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吐露的则是另一种潇洒与放达。在《月下独酌四首》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再联想李白另一首诗中的两句:“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还有他的《流夜郎赠辛判官》:“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便一目了然地领悟到李白外表貌似放达实则内心世事洞明的铮铮傲骨!从以上诗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倘若没有酒,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哪里看得到这样瑰丽多姿、大气磅礴的优美诗句。倘若没有酒,两千年前的今天,又哪里产生得了一个标志着唐朝诗歌创作巅峰水平的大诗人李白!
如果说李白天生是一个与酒相依为命,是一个“斗酒诗百篇”的旷世奇才,那么我们就来说一说杜甫。作为同时代不相伯仲的两大诗人,杜甫似乎永远是一个与贫病交加、与穷愁潦倒为伍的倒楣诗人。譬如他写的《客至》诗句:“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家中临时来了客人,可是杜甫家里菜肴熟食都没有多余的第二种。又远离市井,连残存的陈酒也是旧酿。仅仅两句诗,却活画出杜甫的潦倒和窘迫。所以杜甫在《逼侧行赠毕耀》里自嘲:“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并在《九日蓝田崔氏庄》中感叹:“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但是,就像在诗歌的创作上,杜甫的诗才不在李白之下一样,在喝酒的水平和豪放上,杜甫一样毫不逊色。且看这一首《醉时酒》:“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这首诗写的是杜甫与好友郑虔相互邀约,迫不及待地找钱打酒,彼此畅快一饮的情景。因为郑虔比杜甫年龄大二十岁,所以杜甫客气地以师长尊称。故而有“痛饮真吾师”的赞美诗句出现。可见二位好友喝酒时是何等的酒酣耳热,气氛热烈。又如杜甫在《绝句漫兴九首》里自述:“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在《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里抒怀:“狂歌遇形胜,得醉即为家。”同样表达杜甫的潇洒豪放和心知肚明。而在《曲江二首》里杜甫写道:“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终于表达了与李白完全不同的对酒的另一种感受和认识。只不过关于酒的题材的诗作在数量上杜甫确实没有李白创作的多,所以后人往往只记住了“李白斗酒诗百篇”,却忽略了杜甫也是一个喝酒的高手。而且,杜甫在生命的尽头,据说他的死也与酒有关。
杜甫的一生都在漂泊和迁徙中。在他生命的前半段,有两次长时间的漫游。第一次到了江浙,游历了江苏的金陵、姑苏和浙江的剡江、天姥山。第二次到了山东的齐鲁大地。从中吸取了江南和山东文化,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也是在这期间,杜甫与李白在洛阳相遇,二人携手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议论时政,由此结下深厚情谊。一年后两人在山东兖州分手,李白准备重游江东,杜甫则起程去长安,从此两人再没有见过面。杜甫为此写下许多怀念李白的诗篇。杜甫的后半生大多漂泊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也就是在他48岁到59岁的最后岁月里,八年在四川,三年在湘鄂。最安定的时期是在成都住了五年,并在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好歹有了一个栖身之所。就是在这里,杜甫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唱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公元765年,长期给杜甫以关照的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忽然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得举家东迁,到了四川夔州。这时杜甫已是百病缠身,疟疾、肺病、糖尿病、风痹病都来袭扰。于是杜甫想到了回归河南洛阳老家,不料船出三峡,正遇河南兵变,杜甫受阻于湖南。受阻的可怕结果是杜甫万万没有想到的——他的人生的最后两年竟然就此无奈地漂泊于湖南的长沙、岳阳、衡州和耒阳之间,而且受冻挨饿是常有的事情。终于在公元770年的冬天,杜甫病死在长沙往岳阳的湘江的舟船上。享年59岁。死前他写的最后一首三十六韵长诗是《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有句道:“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传达的仍是殷殷爱国之心,切切忧民之情。但单从此诗的标题亦不难看出杜甫晚景的凄凉。有传记说,杜甫临终前病饿交加,偶遇仰慕他诗名的聂县令,此公大献殷勤,热情地送上佳肴美酒。杜甫因过度饥饿,突然痛饮美酒,加之饱食牛肉过量,造成胃胀滞食,不幸去世。但颠沛流离一生的一代诗圣在临离开人世前,在风雪交加的湘江行船上,有酒喝,有肉吃,应该也算是一种小小的安慰了。联想到诗仙李白,据说也是因喝醉酒,兴之所至,下河捞月,就此驾鹤西去,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唐朝不仅仅是只有李白、杜甫会喝酒。大凡能吟诗填词者,皆能豪饮。请看诗人王维在《渭城曲》中唱道:“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于武陵的《劝酒》表达了同一层意思:“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花发多风雨,人生足离别。”韩愈在《闻梨花发赠刘师命》里也不甘示弱:“桃溪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诗名远播的刘禹锡在《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里更是豪情万丈:“二十余年作逐臣,归来还见曲江春。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但把喝酒写得最是豪气干云的还要算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还有白居易的:“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杜牧的:“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尊(酒杯)前笑不成。”李商隐的:“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还有王昌龄的:“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冯延巳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秦系的:“纵酒还须上山去,白云那肯下山来。”韦庄的“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惟觉酒多情”……
说完了唐朝,我们再来看看宋朝的诗人和词人。宋朝的诗人和词人酒量和兴致一点也不亚于唐朝的诗人们。先看一首南宋最杰出的词人辛弃疾(据《全宋词》统计,辛弃疾存词629首,是宋人词集中最丰富的一家)的《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还有《木兰花慢》:“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带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不过大诗人陆游关于酒的诗词远远多于辛弃疾。且看《醉歌》:“我饮江楼上,阑干四面空。手把白玉船,身游水精宫。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肺肝生崔嵬,吐出为长虹。欲吐辄复吞,颇为惊儿童。乾坤大如许,无处著此翁。何当呼青鸾,更驾万里风!”再看《醉书》:“半年愁病剧,一雨洗凉新。稍与药囊远,初容酒盏亲。浩歌惊世俗,狂语任天真。我亦轻余子,君当恕醉人。”还有陆游生动描绘农村的风光习俗,充满对田园生活真挚感情的著名律诗《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宋朝另一个著名诗人和词人刘克庄是福建的莆田人,他字潜夫,号后村。师从真德秀。早年与永嘉“四灵派”的翁卷、赵师秀过从甚密,诗歌创作受他们影响很深。后期则摆脱“四灵派”的影响,成就便就在其他江湖诗人之上。在《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里,刘克庄对把酒欢饮也有激情的描写:“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朱敦儒在《鹧鸪天*西都作》里有三句词写纵情诗酒,不把功名利禄俗世浮名放在眼里,也写得非常漂亮:“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而高翥在《清明日对酒》里:“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和张孝祥的《念奴娇》里:“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汲尽西江的水啊当酒,把北斗七星啊当勺,随意舀酒,邀请天上的星辰万象都来做客!两人所述都表现出与朱敦儒一样的豪放洒脱。还有宋朝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是喝酒、写酒高手。请看《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再看《蝶恋花》:“也拟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饮还无味。”欧阳修关于酒的代表作则是《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还有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朝大文豪苏轼,他的酒量、“酒肚子”和对酒的热爱,绝对不在欧阳修之下。限于篇幅,仅举他的一首《惠崇春江晚景》为例。这也是本文全篇所引关于酒的诗文中惟一不带“酒”字的上等“酒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全诗关于田园牧歌式的农村抒情描写与杜甫的《游山西村》,两诗虽然远隔几百年,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范成大的:“老去读书随忘却,醉中得句若飞来。”还有钱惟演的:“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还有王禹的:“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还有毛滂的:“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还有向子湮的:“石作枕,醉为乡,藕花菱角满池塘。”在这里,李清照作为宋朝少有的著名女词人绝对拥有一席之地,不应忽略。且举她的一首《如梦令》作代表:“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你看,连当年封建高压之下的受压迫女性尚且敢于“沉醉不知归路”,又何况堂堂七尺男儿!但是,真正将把酒临风,精神愉快,激情荡漾,宠辱皆忘的高风亮节写得尽兴透彻的还得数范仲庵的《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庵在一首《渔家傲》里写酒的意境也显得与众不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其中“燕然”指北方的山名,“勒”指刻石。全句写的是离家万里出征,杯酒在手尚未破敌立功。拳拳报国之心跃然纸上。窃以为,历朝历代,凡借写酒冷静抒发个人雄心壮志分寸把握最到位者,除欧阳修外,无出其右!
上一篇:陈安之的销售技巧(精彩4篇)
下一篇:解约申请书范例(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