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训练(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心理素质训练(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心理素质训练1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赛前;赛中;赛后

现代篮球运动同时兼具依附性强、对抗性强、复杂多变等特点,是一项竞技水平含量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随着队员之间战术、技巧、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日趋渐进,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于一场比赛的胜负之分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及作用。因此,作为篮球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必须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以下,试就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这一话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赛前注意力训练

一些重大篮球运动比赛前,运动员很容易感觉到身上肩负着沉重的压力与负担,也很容易因为这场重要赛事产生一种紧张、焦灼的情绪。若是任由队员的这一消极心理肆意发展,很可能对于这场比赛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重要赛事前,有意识、有目的地将队员的注意力暂时转移到与篮球比赛运动无关的事物中,这样既能帮助运动员有效缓和紧张的气氛,还能使他们的思想达到“超脱”的境界,进而为接下来的重要比赛储存足够的体力与精力。

例如,在23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前几天,各国运动员都在积极备战,以便应对接下来的“篮球大战”,可是美国国家女篮的运动员有的还在度假,有的甚至还在自己家里制作果酱。很多人对此感到不可思议,也不理解:奥运会这么重要的赛事,他们怎么事先都不好好做准备呢?可是,该女篮的教练却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我们之前顽强拼搏、积极进行赛前的密集训练;可是,我不能把我的队员置-阿拉文库§ 入一个紧张而又无法舒缓的绝境,我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没有丝毫竞争气氛的环境,促使他们在这一环境中放松身心、实现精神的愉悦,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真正的比赛中精力充沛、没有压力、没有负担的顺利完成整场比赛……”

果然,比赛当天,女篮运动员们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出色地完成了篮球比赛的项目。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赛前注意力训练对于运动员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二、赛中进行意志力的心理训练

运动比赛中,运动员最佳的状态就是自始至终都将自身的全部注意力以及思维都集中、贯彻到当前的比赛活动之中。可是,篮球比赛全场四节,净比赛时间40分钟,但由于有暂停等各类事情,所以实际时间一般1小时左右。而在这1小时之内,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很容易达到一个极限,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等症状,动作也会因此不协调或者减慢。而这时,就需要运动员依靠顽强的意志力支撑自己完成接下来的比赛。因此,在比赛进行中,有必要对运动员的意志力等进行一定的训练,鼓励他们要有顽强的意志与拼搏力,鼓励他们要勇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战胜自我。这样,才能促使运动员得以顺利的完成正常篮球运动比赛。

例如,可以交给运动员一种自我暗示的方式,即,运动员通过默念或者想象一些具有积极倾向的鼓励语言对自己的心理以及意志力等施以影响。如感到身体不适或者体力不支这一情况时,可默念“我今天精神充沛,感觉很好”、“我体力充足,完全可以完成这场比赛”、“只要我能坚持完成比赛,那么我就是自己最大的赢家”等等。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心理暗示,帮助运动员明确自己的比赛目的、恢复自身的体力及精力,从而得以顺利支撑完成整场比赛。

除此之外,篮球教练员还可以在比赛进行之中利用一些提示引导运动员积极情感的产生与发展。如,可恰当使用一些激励性质的提示或者语言,这样也能给正处在激烈比赛中的运动员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他们重新稳定情绪、振奋精神,以顽强拼搏的态度与永不屈服的意志力努力完成接下来的比赛。

三、赛后对失利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

凡是比赛,必定有赢有输。获胜的队伍斗志昂扬、情绪高涨、精神状态奋发向上;反之,失利的队伍则士气低沉、萎靡不振。若由这种情绪任意在队员之间蔓延,不仅不利于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恢复,还很有可能给他们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甚至可能对日后的训练活动以及比赛项目都产生消极且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赛后对失利篮球运动员进行必要的心理输导与教育,如:教育其勇敢地面对,分析失利的主客观原因,今后努力的方向等等。对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完善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比赛价值观念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与意义。

因为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和提高其篮球运动的水平与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将心理素质的相关训练落实到实处、持之以恒的做好心里素质训练,才能更好地为篮球比赛运动的成功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参考文献:

心理素质训练2

论文关键词:高考,体育训练,心理素质

历年来存在着体育生体育专业过关,但是到高考文化成绩过不了关的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体育生实现双过关呢?因此我认为让学生在高一高二打下良好的文化课基础,然后在高三这一学年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选好专业,然后针对性的系统的进行训练。这样既能保证了学生的文化成绩,同时也能针对性的提高体育专业的过关。但是在高三这一学年紧张的学习训练中,有的学生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心理问题。如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呢?

有一次在训练完一百米跑的时候,发现有几个学生垂头丧气的,没有一点精神。在我的追问下她们向我道出了心中的困惑和担忧:“老师,我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你看百米成绩到现在还没有什么长进,并且训练完回到教室就犯困,担心又影响学习。老师你说我练体育值还是不值啊?如果万一体育专业过不了,既耽误了文化课学习,又拿不到体育测试合格证,那我该怎么办啊?真的想放弃体育训练,回去静下心学习,可是我又不甘心这样放弃了。我总是这样矛盾着,你说该怎么办啊?”

于是我把他们叫到一边,开始和她们分析了一通:首先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因为一个人对自己有了充分的自信,面对一切困难就会游刃而解的。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没有起码的信心,做什么都是很困难的。再次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念,如果想成功一件事,就会面对各种困惑,但是如果自己有一颗坚定信念的心,就会慢慢的克服和解决一切困惑。然后就是要有极强的受挫心理承受力,心理的成熟是需要经过一个锻炼的过程的。这样你才会成长,长大。我和她们针对性的把她们的心理问题解决了。她们听完后,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于是都像换了个人似的把精力用在了学习和训练中去了。

在学习训练中,有的学生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我认为应该:

1、要和学生及时进行心理沟通。体育教师不仅仅是一个专业教师,同时也是学生的心理教师,做学生的知己。在学生训练过程中,要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走出困惑。

2、要及时的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体育教师要和班主任及时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更渗透的了解体育特长生在班级的表现和状况,协助班主任对体育生的管理,这样体育生的心理和各方面得到多方面教师的关怀和关注,让体育生能够体验到学特长的优点和长处,认识到特长生并不是差生,从而让学生能从自身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这样才能做到学习和训练的衔接,解决体育和文化课双过关的问题。

3、要及时的和年级和学校进行沟通。只有各个环节和谐了,其他工作就好开展了。得到年级的大力支持,协调好每个阶段的训练时间。同时年级和学校不断的对体育特长生不断的鼓励和支持,无形中体育生的自信也不断的提高。

4、要及时的和家长进行沟通。就动员学生练体育这事上,有时做家长工作比做学生工作还要难,因为部分家长认为动员学生练体育是对学生的文化成绩的不认可,只有差生才走这条路。所以要让家长认识到体育特长实际上是让学生展现自己长处,迈向成功之路的捷径。只有得到家长的支持,学生才能安心学习和训练,让社会认可。

5、培养良好的集体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积极的群体效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技能的掌握。在友爱、信赖、愉快、协作的训练中,当某个学生练习动作不规范或失败时,教师和同学要热情鼓励和帮助,这就增加了该生继续训练的勇气,坚定了他成功的信念。当他微小的进步得到集体的肯定和赞扬时,就会激发喜悦,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提高自尊感,唤起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而激发学习热情。因此训练中,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应该多从正面引导、鼓励,耐心地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帮助学生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出现负面效应。还要充分发挥体育基础好,成绩技能出众的尖子生的带头作用,激发学生积极的从众心理,从进步中看到希望,增强他们刻苦训练、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体育高考学生由于平时缺乏心理素质的培养,体育教师和考生比较重视运动技术的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练习,没有对心理训练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一部分体育考生参加体育训练时间比较短,对考试前的心理准备不够充分,仓促盲目上阵是造成考试失败的主要原因。

建议体育教师和体育考生在平时进行运动训练的同时,重视将心理训练安排在平时的训练之中,多进行体育高考前的适应性训练,有意识地加强练习难度,有意提高训练负荷,不断强化考生的心理素质。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体育考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及体育高考测试中自我调节的能力,重视体育考生考前的心理训练是取得体育高考成功的重要保证。体育高考测试中,考生要将个人的心理状态与周边的环境保持平衡和协调,尽快适应考试中紧张激烈的场面及不断变化的复杂情况。要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充满自信,使竞技水平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充分体现考生主、客观全面素质,才能保证体育高考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运动训练学》,过家兴等,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年8月。

2、《体育心理学》,编写组,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5月。

3、《中国学校体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 2001年第4期。

心理素质训练3

[关键词]排球 运动员 心理障碍 心理素质训练

前言

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和战术的训练水平日益提高,差距逐渐缩小,运动员心理素质往往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罗格曾指出:“美国奥林匹克队在进行身体训练的同时,应增加心理训练”。因此,了解排球运动员心理活动的规律,尤其把握运动员在竞赛中的心理障碍,有针对性地加强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意义尤为重要。

一、运动员心理素质对竞赛胜负的决定性作用

1.运动员的认识对竞赛胜负的决定性作用。过高估计己方的力量或者过低估计彼方的力量都会导致排球运动员的心理准备不足,一旦进人临战状态,尤其是比分悬殊、气氛紧张的场面,情绪产生较大波动,水平必然每况愈下,甚至出现“打傻了”的局面。

2.运动员的情感对竞赛胜负的决定性作用。在高水平的排球比赛中,队员获得信息的90%来自视觉观察,即对手、裁判员、队友和教练员的身体姿态和而部表情所产生的暗示效应。在接连失误的紧张时刻,教练员的沉着、冷静、充满信心的表情,会使队员们得到安慰和激励;队友之间的一种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口号、一个的挥拳动作,不仅可以提高本队的士气,还会使对方在心理上感到有一种潜在的威胁。

3.运动员的意志对竞赛胜负的决定作用。在高水平的赛中,要使技术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必须以心理变化与平日无太大差别为前提。要保持这种自控能力,关键在于意志力。在环境变化时,有的运动员紧张得手足无措,有的运动员则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把心理活动的指向完全集中在平日训练所培养出来的充分发挥竞技水平的必胜信心上。

二、影响排气运动员竞赛行为的心理障碍

1.动机障碍

过高的动机水平会引起机体兴奋性过高,使运动员注息力分散,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动作,造成动作质量下降等不良反应;而动机水平过低,又表现为不能充分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导致机能潜力发挥不足,心理能量得不到充分释放,造成运动水平降低。

2.情绪障碍

一般来讲,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激发运动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烈的紧张甚至焦虑情绪,就会影响动作技术和心理潜能的发挥,使运动成绩下降。

3.心理饱和障碍

在排球竞赛中,运动员有时要进行长时间的持续努力,付出极大的心理能量,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灵活的思维反应、精细的感知、敏锐的观察,但当运动竞赛的时间持续过长时,疲劳状态得不到缓解,便会产生心理饱和状态,产生厌倦情绪。

4.激活障碍

赛前的过度训练、生理疲劳、心理准备不足、动机过高或过低、环境压力过大等因素,会引起激活障碍。当激活不足时,运动员往往表现出冷漠、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厌恶等情绪;激活过度时则表现为紧张、焦虑、慌乱、亢奋等情绪。

5.攻击障碍

攻击性是运动员在竞赛中产生的重要心理特征及行为。在排球竞赛时运动员以对手为攻击对象并处十全力拼搏和进攻性冲动状态之中。但是运动员的攻击行为受到特定竞赛规则的约束,如果在竞赛中欲达到的目的末达到时,运动员往往会采取过激的攻击行为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而使局面更不利于自己。如果这种攻击性得不到充分泻泄和释放,他们会把攻击欲望带到竞赛之后,这种不正常的心理障碍无论对于运动员参加竞赛,还是对今后的训练、生活都是十分不利的。

三、科学的排球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方法

1.放松训练法

(1)肌肉紧张放松法。使运动员某一肌肉群,保持紧张约10s,然后尽量放松。放松时可以从上肢开始,过渡到头部、颈部、肩部,然后从腹部到背部、髓部、大腿和小腿。在每次紧张和放松时,要把注意力同紧张和放松的感觉联系在一起。

(2)语言暗示放松法。选择相对安静环境,运动员可坐卧在凳子上或床上,然后闭上眼睛,使全身处于放松状态,这时进行自我暗示,默念几遍“我感到舒服”,“我轻松极了”等等。放松过后,进行自我动员,暗示“我有力量”,“我感觉良好”。

(3)模拟比赛放松法。由于参赛而造成的焦虑,可在模拟比赛下进行放松,即模拟过渡到比赛实际。例如:测验、选拨赛、问答提问等。只要意识到自身紧张的信号,马上进行深吸气、慢呼气,并默念放松。

2.想象训练法

(1)在训练和竞赛期间进行想象,如队员练习正面扣球技术。在练扣球之前,把整个动作过程想象一下,之后再进行练习;练习之后,再利用想象和思维及内部语言简述自己在练习扣球中的体会,知道错误和正确的地方。

(2)借用直观形象进行想象。如利用电影、录像、挂图、照片给运动员看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使他们头脑中保持这些运动表象,然后再让他们想象自己以同样的方法进行终习。

(3)模拟想象。在训练中,运动员经常是伴随着模拟动作来完成内合想象的。因此,练习接发球时队员边练一传,边想象一攻的战术配合,特别是接一传后,就积极上步扣球,进攻结束后的自我保护等。

(4)胜利情境想象。用想象胜利情境去鼓舞斗志,增强必胜信心,消除心理障碍,使怯场或害怕失败的运动员消除失败的苦恼。

3.自我暗示训练法

自我暗示训练是用语言提示,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过程的一种方法,这种语言提示,是由运动员自己在内心进行,即为自我暗示。

如发球时,运动员在比较紧张和信心不足时,可暗示“冷静、沉着”,“一定发好球”;在出现技术问题时,可暗示“抛好球”,“击准球”;在连续失误时、可暗示“要发过”,“不失误”,在连续得分时,可暗示“要认真”,“不松劲”等等。

又如在运动员扣球前,可暗示“我一定扣好球”,“我能扣死对方”。在击球的一刹那,可将暗示喊出来,“扣死”或“嘿”,以锐不可挡的士气压倒对方,以增强必胜信心。

4.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主要用于短期的心理练习,它是为运动员参加竞赛作好准备。运用此法首先要及时掌握情况、信息、参赛对手、环境、条件以及“时差”等方面都要做出详细的了解与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研究安排训练,其次训练要通真,从对手、场地、器材、裁判和观众都要模拟真正比赛的气氛。

参考文献:

[1]心智竞技能力的构成与训练——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姚家新。竞赛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6.

[3]现代排球运动教程编写组编。现代排球运动教程。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11.

心理素质训练4

关键词竞技;心理素质;训练;培养。

一、影响田径运动员比赛的心理因素

1、过分看重比赛结果。田径运动员在赛前和赛中对比赛结果想得比较多,心里充满了对创造好成绩的渴望,担心自己如果不能取得好成绩,荣誉、赞赏、奖金一切都没了,训练时付出的辛苦也白费了,害怕自己会被领导、教练责怪批评被认为是田径运动员,水平只有如此,产生这些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当今的竞技比赛中往往只以成败论英雄,只有在比赛中表现发挥得好才能被社会人们所承认但是对比赛结果过分看重,心里会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

2、比赛时自我控制能力低,消极思想出现。一般情况下,田径项目都要通过预赛甚至复赛才能进入决赛。例如:田径项目中的跳远需要通过前三次的试跳才能决定能否进入后三次决赛,当前三次试跳中出现助跑步点不准等情况犯规或者其他运动员试跳成绩较高时,运动员的心理往往会很紧张表现得很急躁,对比赛失去信心以至找不到动作感觉甚至出现动作变形,这些都是自我控制情绪状态的能力降低所造成的,在此阶段运动员不再想自己的技术动作,头脑中思维已经混乱,对失利的恐惧日益加强。

3、过去比赛失败在心理上留下的阴影。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难以发挥出最佳水平往往是因为心理受到以前比赛失败阴影的影响,从而在日后的比赛中难以跨越失利的障碍。例如:跳远运动员在试跳助跑中步点不准而造成犯规往往在日后的比赛中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由于赛前运动员心理活动较活跃,过分担心比赛结果,受以前比赛失利的影响而体验曾经失败的心理感受从而产生消极的思维活动。

4、外界环境干扰。运动员在比赛中成功与否不仅是自身竞技水平决定的而且受天气、场地、器材、裁判、观众、记者等外界环境干扰,这些都会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田径运动员更是如此。比赛中,如果在阴雨天进行场地很难令人满意,现场观众不会很多,比赛现场的气氛会很平淡。在此情况下难以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相反在现场气氛很高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运动员们会受现场气氛的感染,表现得很兴奋积极性也很容易被调动。

二、心理训练调控方法

1、比赛前心理训练调控方法。

(1)相信自己的实力增强自信心。田径运动员在赛前常会感觉自己很紧张,怀疑自己的技术动作,表现得很急躁对比赛失去信心,这是由于运动员对比赛获胜的期望值较高,过分担心比赛结果怀疑自己的动作造成的。

(2)树立正确的比赛动机。田径运动员的比赛动机不是过高就是过低甚至有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获得奖金物质而参赛的错误动机,这是由于运动员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错误的比赛心理定向所造成的。

(3)制定赛前准备计划安排好方案对策。田径运动员常会出现赛前准备计划不充分,情绪不稳定不能安心的制定赛前的思维和行为活动,这是由于运动员思维不清晰,对比赛程序认知水平较差所造成的。

(4)教练员积极引导,运动员自身调节。田径运动员往往在赛前情绪较不稳定表现出或者过分激动难以集中注意力或者过分抑制萎靡不振,这是由于运动员自身调节能力较差,心里控制水平较低所造成的。

2、比赛中心理训练调控方法。

(1)比赛中调整清晰思维,保持清醒头脑。田径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产生思维混乱或一片空白的现象,这是由于运动员没有目的、想法、随机应变能力低、思维不清晰造成的。

(2)集中注意力,相信自己的实力。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过分紧张不敢运用平时训练的技术,不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比赛中,怀疑自己的技术,不敢大胆的做动作,这是由于运动员缺乏自信心造成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是毫无意义的而且还会给自己造成不良影响。

(3)赛中自我暗示动员积极情绪。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情绪过于紧张,造成思维混乱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比赛时的正常发挥,这是由于运动员自身调节能力较差所造成的。面对此情况运动员可采用:①呼吸调节方法:由于运动员在比赛中过度紧张会产生胸闷、气短、呼吸急促的现象进行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②自我暗示法:在比赛中如果出现情绪紧张不稳定可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我很放松""一切都会好的""现在我的感觉非常好""加油我一定行"来缓解紧张的情绪。③音乐调节法: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习惯选择能够调动自己情绪的音乐,使自己表现得很兴奋。

3、比赛后心理训练调控方法

比赛后的心理训练与调控是必不可少的且十分必要,这不仅是对比赛后紧张心理的放松调整更是对刚刚结束的比赛进行全面认真的总结,为今后的训练、比赛做好准备。

(1)归因比赛结果。田径运动员在赛后难以对比赛做出较准确的归因,这是由于其在比赛中失利难以调控自己的情绪,心理承受较大压力所造成的。面对此情况要帮助运动员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看待胜负,消除消极沮丧的情绪同时给予其积极的鼓励指出在比赛中表现得较好的一面,明确今后努力方向,明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1)获胜且发挥好: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水平,是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指出尚存在的不足和继续努力的方向。2)获胜但发挥差:将成功归因于对手较弱,指出仍需进一步努力提高自身能力。3)失败但发挥好:将失败归因于对手发挥太好,强调自己一进了最大努力对今后进一步发展做出计划。4)失败且发挥不好:将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对努力不够做出自我批评,反省影响发挥的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2)正视失败。田径运动员对失败的打击承受能力较低,走出失败的心理阴影较困难,对此运动员要对失败持正确的态度,明确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要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找出失败的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辩证的看待失败,清楚的认识到失败可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逐渐走向成功。

(3)教练关怀帮助。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失利受到挫折时,作为教练更应给予关心和精神上的安慰鼓励,从而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失利的阴影,帮助他们冷静客观的分析影响比赛失败的主要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引导运动员正确认识自己,正确面对失败、对待失败,打消不正确的消极心理同时注意运动员在比赛中在比赛失败后的一些反常反映,及时的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避免产生消极的心理障碍长时间影响运动员的情绪,在日常生活和训练中,要注意有意识的提高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丽萍,吕金江。重视高校体育课田径教学[J].楚雄师范学 院学报,2006,(3).

心理素质训练5

关键词:中职生;性格;自律

2012年12月对本校一年级学生进行了心理素质问卷调查。全部调查人数为206人。其中认为自己心理素质好的占85%(174/206),认为自己心理素质不好的占%(14/206),认为自己心理素质一般的占%(18/206)。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初步总结了中职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特点及训练对策。

一、中职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

中职生就是初中毕业后在中职学校念书的学生。他们大多处在16~18岁年龄段,这个时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等。

1.追求自我独立,但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认识

大多数中职生追求自我独立,性格好;对自己有信心,处理事情果断,乐观地面对每一件事,宽容别人。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乐于助人,团结同学,自觉,独立自主,对待事情的态度认真,危急时刻冷静,果断,有耐心,有毅力,积极向上。遇到困难时保持冷静,自律,刻苦;能认真对待错误并及时改正,做事认真,待人诚实;冷静,不随意浏览网页上的不良信息。能够自我反省,能平心静气地控制脾气,永远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

部分中职生对自我缺乏客观的认识。没有清楚地认识自己,把持不住脾气,不冷静果断;做事的动机不明白;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不自觉,总是需要别人的提醒,懒惰。对人生观和世界观认识不足,非常在乎别人的肯定。生活中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不自信。

2.性格活跃,但情绪不稳定

大多数中职生性格活跃。人际交往方面,诚实守信,待人诚实礼貌,热情,稳重细心,认真,有耐心,有正确的人生观。在有挑战性的任务面前有毅力,不轻易放弃,善于用积极方法调控情绪,开朗大方,积极勇敢面对困难,尊重他人,是有责任心的人。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对未来十分向往,有好的心境。能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打架,不吸烟。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人缘很好,相信自己。

部分中职生情绪不稳定。占有欲很强,忍耐度有限;对没有了解的事乱发脾气。如果一件事情做得久了,就没有耐心,马虎大意。每天总是闷闷不乐,沉默寡言,与别人交流少,怕受伤;情绪非常激动,往往做出错误的选择,经不住诱惑,冲动,缺乏毅力。与同学说话控制不了情绪,看不惯别人的炫耀,也怕被别人小瞧。

3.有目标,但自律不足

大多数中职生有目标。认为心理素质的好坏与各个方面都有关系,并努力调整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因为它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努力发展自我,主动进行自我教育,不怨天尤人自寻烦恼,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坚持学习有主见,不轻言放弃,相信自己的能力,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立场坚定不易受别人诱惑,知道自己是怎样一个人,能调控自己。

部分中职生自律不足。学习方面没有定力,不能控制自己,无法坚持;不能控制情绪;学习中出现困难时就会垂头丧气,一次失败就会心情很不好。做事经常中途放弃,不能坚持做完,对自己制定的计划只能坚持一个星期。

二、中职生心理素质训练对策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辅导

每周安排一节辅导课,作为正规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并在上课时随意抽查,不得随意占用心理辅导课,保证心理导向课课程的落实。

为了保证教学的实效性,使心理辅导课不流于形式,学校认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开展了以“怎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心理体验”“怎样进行个案研究”等为主题的专题研究。在教学探讨、实践、研究中,老师们尝试把“情”贯穿于心理辅导课的始终,努力实现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他们的参与动机,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情景中获得体验。

2.面向少数学生开展补救性的个别辅导

通过谈话、建立“知心大姐”信箱、心理辅导室、宣泄室等方式搞好心理实验研究。通过个别辅导,同学们谈论了许多感受,也可以看出他们在心理上发生着变化。孩子们改正了许多坏习惯,变得独立、自信、爱交往、快乐、坚强、更加聪明了……

建立了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确立两位“知心大姐”专门帮助来访者进行心理辅导。对知心姐姐坚持“先培训学习后上岗”的原则。每周一至周五第七节课为固定的心理辅导时间。平时,也可通过“信箱”倾诉自己心中的困惑和烦恼。知心姐姐按照“鼓励倾吐、倾听理解、真诚交流”的原则共接待学生100多人次,并为他们建立了心理辅导登记卡。她们与孩子们心连心,共同去排解心理困扰。孩子们垂头丧气而来,笑容满面而去。心理辅导室成了孩子们心灵的港湾。

3.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氛围

加强师德教育。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关注学生成长,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氛围。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源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或教师自身有不良的心态和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所以,我们通过开设专家讲座的形式对教师加强引导。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利用班级板报、学习园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激励学生改善自我,定期评选班级“十佳”等,营造学生健康发展的氛围。在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和个性,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风气,通过各种渠道使同学们感受到心理教育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参考文献:

[1]岳慧兰。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00(1).

[2]乔学光。将素质培养贯穿于育人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26-28.

[3]许明。论高职体育教育与学生就业心理品质的培训[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5):63-65.

65 712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