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道德观实用5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我的道德观实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我的道德观1
关键词:和谐社会;道德观;荣辱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决定》明确提出,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际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道德作为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和协调社会利益的公共准则,能够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精神支撑的作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程,和谐社会的构建对道德建设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加强道德建设特别是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要充分认识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的功能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思想道德建设有四大功能。
一是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激励功能,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设,能够调动人们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的良好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是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凝聚功能,有利于统一思想,动员人们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事业,需要人们共同来努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的思想,就可以增强人们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能力,走出各种思想误区,促使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朝着共同的理想目标奋进。
三是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导向功能,有利于引导人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弘扬正气、抑制歪风,歌颂先进、鞭策后进,引导人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诚信有序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四是思想道德建设具有调节控制功能,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稳定是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的基础和条件,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与和谐。
我们目前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首先,道德主体性意识的泛化。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给公民的道德主体意识的强化和张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提高了社会成员主体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但同时,由于道德意识发展和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市场经济“利益至上”原则扩张使得道德主体意识被泛化了,人们过分地关注自己的利益,甚至为谋取利益不择手段,过度被推崇的利己主义和唯利是图的心理滋生了一系列的丑恶现象,如将亲情、爱情、友情以利害关系来衡量;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屡禁不止,等等。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其次,道德评价标准混乱。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道德观念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道德观念同时并存,造成一些人道德取向的混乱,使我国现阶段呈现出多种道德价值观并存、冲突的状态,人们在生活中处处都面临着道德判断和选择。但是,当前的道德评价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道德评价对社会的调节作用也被弱化了。
再次,道德失范现象严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道德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交融碰撞,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带来了观念上的革新,但是多元的道德观念与市场经济一些负面现象相结合,产生了道德失范现象。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领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范现象,如对他人、对社会的冷漠,对社会的某些丑恶现象置若阁闻,官员利用权力进行权钱交易,医生收受病人红包,家庭生活方式上的变态扭曲等。
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更显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广泛性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就是“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道德观。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道德观
我的道德观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道德重建
当前,一方面,人类社会全面进入全球化时代,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和文化价值观念迅速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造成中西思想道德观念的冲突、碰撞和融合;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新时期,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不仅以儒家核心价值观念为主导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社会主义伦理观念也为人们所冷落,新旧道德观念陷入碰撞和冲突之中,整个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道德失范、道德困惑和道德信仰危机。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我们必须自觉地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这既是科学地批判吸收儒家传统核心价值的精华,又是科学地分析和解决我国新时期道德生活领域出现的各种复杂现象和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新秩序的唯一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本质与基本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存世界的批判经历了一个从道德批判向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和经济批判转变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他们深刻地阐述了道德的起源、本质等问题。
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出生、成长于基督教神学道德观念支配下的思想文化环境中,早年的道德观念本质上属于基督教神学道德观,而道德批判则是他考察社会历史的根本模式。他在中学毕业之际论述奥古斯都元首的作文中指出:“如果一个时代的风尚、自由和优异性受到了损害或者被破坏了,同时,贪得无厌、铺张浪费和荒淫无度充斥泛滥,那么这个时代就不可能称为幸福时代。”然而,脱离了经济基础的单纯的道德批判并不可能深刻地认识现存世界。此后,马克思逐渐地超越道德批判,并继而超越宗教批判展开了政治批判和经济批判,从而深刻地揭示了道德产生的社会生活根源和经济基础,这意味着唯物史观的创立、成熟和完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反对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仅仅局限于宗教观念批判的做法,而提倡从现实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来揭示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揭示道德作为精神生产方式和意识形态的本质。马克思所奠定的唯物史观,科学地解决了生活与意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揭示了道德作为精神生产的本质。
以唯物史观为原则,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系统地论述了道德的起源,揭示了道德的阶级性、历史性和主体性等基本特征。恩格斯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恩格斯不仅揭示了道德现象本质上是现实物质生活和经济关系的反映,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还揭示了道德的历史性、阶级性和主体性特征,阐述了任何道德总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阶级或一定民族国家主体的特殊道德。
由此出发,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深刻地批判了费尔巴哈道德论的形而上学性和唯心的神秘主义性质。在他看来,费尔巴哈的道德论之所以贫乏,是因为费尔巴哈撇开人的现实社会经济关系,并试图以抽象的、超阶级的爱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费尔巴哈的道德论之所以是空洞的,则是因为它否定了道德的阶级性、主体性及其历史发展。费尔巴哈自信他的爱的宗教是解决一切社会生活困难的强大推动力,然而对他本人却毫无结果。究其原因,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
总之,正是在批判封建基督教神学道德观和资产阶级道德观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阐释了道德的起源、本质和基本特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可以说,这种科学的道德观是我们分析任何时期道德现象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科学批判吸收儒家核心价值观念的思想前提。
二、我国新时期道德信仰危机及其根源
自鸦片战争以来,以儒家核心价值观念为主导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经受了无数次的挑战和洗礼。中华民族在艰难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对涌入国门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不断地甄别、选择,最终选准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
我的道德观3
关键词:青少年;道德教育;困境;措施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古语云,欲齐家,先修身。可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意义重大。党的十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需要坚持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之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及人生观,培养其成为有抱负、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新人,以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
一、新时期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困境分析
(一)多元化价值观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了挑战
改革开发以来,西方思想对我国社会道德观及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加速了各类价值观的传播,对青少年的“三观”影响巨大。目前,社会文化发生了极大改变,新的信息元素不断涌入,使得人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认识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对于同一事物,人们更倾向于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评判,评判认识多元化,甚至出现完全不同的观点。这种对于事物道德评判的不一致,表明社会道德的多元化已经形成,这必然会对我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产生影响。从现实来看,青少年的价值观已然多元化,不仅体现在对于传统道德观念的怀疑及否定上,也体现在对于善恶界线的混淆不明,这使得青少年对于考试作弊、盗版、婚外情等传统观念中所认为的不道德问题出现了认识分歧,增加了道德教育的难度。如何引导青少年走出道德认识的误区,使之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是现代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青少年自我意识增强增加了道德教育的难度
随着年龄的增加,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日趋成熟,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此阶段是青少年由青涩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现阶段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其生活独立性不高,自我意识较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理解。这类青少年热衷于追求自我个性,喜欢标新立异,逆反心理较强,难服管教,非常反感家长及教师对自我生活的干预,特别排斥说教性的道德教化。对于青少年自我意识日益增强,难以进行道德教育的现状,教育工作者应创新教育方法,转变教育策略,强化教育耐心,将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工作当成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常抓常新。
(三)社会道德标准的差异化不利于青少年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主要包括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和媒体道德教育,其中,家庭道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最为长久和深远;学校道德教育主要由教师来承担,以向学生传播传统道德规范及主流价值观为主;而媒体道德教育主要指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包括网络、书籍、影视、广播、报刊等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这三类道德教育所执行的道德标准并不统一,没有形成一定的教育合力,致使道德标准差异化,影响青少年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从而不利于其正确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例如,学校教育学生尊老爱幼,而社会上却出现了老人跌倒“不敢扶”的情况,一些父母也教育青少年要少“惹事”;父母教育孩子要谨慎男女交往,而媒体却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这些非一致的道德标准和观念都增加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难度。
(四) 网络文化影响青少年道德教育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蓬勃发展起来。互联网承载了巨大的信息量,一方面,其方便了青少年获取新闻信息,查阅学习资料,进行人际沟通,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另一方面,网络中也充斥着许多不良信息,如过多的负面新闻、攻击性谩骂行为、网络恶作剧、暴力影片、色情信息,等等,这些不良信息对于“三观”还未形成的青少年来说影响很大,易使之缺失信仰,出现道德困惑,形成不良道德认知,这些都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实施。
二、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基础道德教育
应加强青少年的基础道德教育,使传统道德认识深入人心,促进青少年正确道德观的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联合起来,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礼貌谦逊、诚实守信等基础道德教育,利用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加深学生对这些道德认识的理解,并循序渐进地开展下去,以使道德教育由基本道德教育逐步进入到较高层次的道德教育,由具体的道德教育进入到较抽象的道德教化,由个体道德向群体道德乃至社会道德层层推进,在做好基础道德教育的同时,逐渐形成道德教育体系并落到实处。
(二)加强道德的实践教育
传统的道德说教只是道德教育的方式之一,对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还可通过道德实践教育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就难以形成有效认知。因而,在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时,还应使道德认识内化为青少年的道德信念,并落实于道德实践。在具体的道德实践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做好实践指导工作,以修正青少年的不良言行,使其及时认知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改正。例如,可指导青少年多为家长分担家务劳动,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尊重师长,帮助同学,加入志愿者团队,等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却能于点滴间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强化其道德认识,提升道德素养。
(三)家校合作提升德育效果
在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及家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之关系。因而,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及家庭之各自优势,建立家校合作机制,以促进青少年道德教育效果的提升。在家校合作过程中,父母不仅应督促孩子努力学习,还应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对孩子形成道德影响,完成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工作;而学校则应在加强青少年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其德智体美劳之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综合素养。如此,家校之间形成合力,组成德育的无痕之链,能够有效避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脱节,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
(四)净化社会的道德环境
青少年的道德行为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而,我们应为其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一方面,政府部门可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以净化社会道德环境,遏制具有负面效应的环境因素。另一方面,大众媒体可通过舆论手段来传播社会正能量,宣传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舆论氛围,帮助青少年提升道德认识。此外,学校及家庭也应发挥自身作用,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
三、结语
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协同合作,以形成德育之合理,促进道德教育的高效开展,为国家培养更多有道德、有文化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明,完颜华。家校联动的青少年道德教育机制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4(7).
我的道德观4
关键词:道德观;道德控制;规律
道德控制是社会组织按照社会道德规范标准,借用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等方式对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相互关系进行调整、评价和纠正,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的行为过程。它属于社会发展到群体自觉水平的较高级阶段表现出来的社会自为控制,既是人社会属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发展的趋势。研究道德控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以德治国都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思想,虽然学术界对马克思理论中是否有道德观点一直争论不休。但是我们从马克思、恩格斯分散在众多著作中对道德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有其独特的道德思想,他们的道德观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并通过道德批判与道德实践,对道德的起源、本质、特点和目的等等都作出了深入浅出的论述。他们特有的道德观,为我们进一步认识道德控制内在规律性,完善社会主义道德控制具体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道德控制存在必然性―为道德控制思想提供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道德的本质和其他精神生产一样都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能预见的作用、不能控制的力量对这一历史的影响就愈小,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就愈加符合”[1],由此可以说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是社会各种要素综合作用自发形成的结果,也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控制的结果。而这种道德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控制表现出来的实际上就是道德控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趋势是从个体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社会组织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社会组织的控制也必然越来越强,“历史的发展使这种社会生产组织日益成为必要,也日益成为可能。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将从这种社会生产组织开始,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人们自身以及他们的活动的一切方面,包括自然科学在内,都将突飞猛进,使已往的一切都大大地相形见绌”[3](这种社会组织指能够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关系的社会组织化控制程度不断增强,作为社会关系的产物的道德,其社会组织控制程度也会随之增强。因此以社会组织为主体的道德控制的存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反映,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道德控制是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的重要手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和他们未来的利益” [5]。简而言之,就是阶级相互之间通过道德控制权的争夺,来壮大符合和维护本阶级利益的群体自觉,进而争夺经济政治权力。虽然我国国内已消除了阶级,但从国际环境来说,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所以无论从社会发展趋势还是从阶级斗争需要,我们都要始终坚持道德控制思想,充分认识和把握道德控制作用,牢牢掌握道德控制的主动权。
二、道德控制标准缓变性―为道德控制规范提供前提条件
道德控制标准是判断评估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基本标尺,不同的民族、不同时代,其道德控制标准都是不尽相同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的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6],对于这种道德控制标准的差异和变化,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观从道德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没有极端的、永恒不变的道德规律,也没有凌驾于历史和民族之上的不变的道德原则。以往的一切道德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的产物,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性决定了道德控制标准的差异和变化。当然道德控制标准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切道德都是各种经济利益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长期性使得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会也不可能迅速发生很大变化,必然带有它所处的社会历史时代的特征,也就是说任何道德具有历史传承性,恩格斯曾分析比较在同一历史背景下的不同阶级的道德后,指出“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致的”。也正是由于这种道德控制标准的缓慢变化特性,使得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控制作用十分突出。所以,我们在道德控制中,不能简单的一成不变的照搬照抄过去的道德控制标准,也不能凭主观意愿超越历史时展去简单套用理想社会的道德内容标准,这样的结果最终是违背道德控制规律,而引发道德控制失效,道德控制对象的行为失范。对此,我们要充分考虑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特别是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经济社会都在深刻转型的现状,既尊重和继承历史传统的道德标准中有价值的部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又可借鉴其他国家道德规范的新思想、新理念,紧紧围绕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个目标,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标准。这样才能争取最大程度的群体自觉,实现社会道德的有效控制,推进社会稳定健康和谐发展,。
三、道德控制主体重要性―为道德控制开展提供着力重点
道德控制指的是群体自觉水平上自觉形成的社会结构的自为控制功能,主体是社会组织,而在自发形成的社会结构中社会道德自在控制是没有道德主体的或者说人人都是主体。而马克思、恩格斯道德观中,倾向于有社会组织为主体的发展方向。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指出“只有一种能够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象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如果离开了社会自觉组织,就会出现人在“预定的目的和达到的结果之间还总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出入,不能预见的作用占了优势,不能控制的力量比有计划发动的力量强得多” 。因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每个人在利益取舍时受兽性(自然性)的影响,常常会在处理利益时,偏向个人利益,从而影响其他个体和集体利益。必须借助于超个人的力量才能有效地协调解决这一矛盾,这种力量就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通过整合个体的力量,实现共同的生存和利益需要,从而获得个体产生对组织的归属感,树立权威 。当权威性越强,个体归属感就越强,个体自觉就会发展成为群体自觉,使得道德自为控制成为可能。可以说,道德控制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超个人性的社会行为,它总是以某种社会名义,代表某个社会组织实施的控制,当然这种超个人性的组织性并不是为了压制个人的利益,相反是为了保证个人利益的合理满足。当然如果一个社会组织丧失权威性,道德控制能力必然会大大削弱。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在道德控制中主体作用,特别是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中国传统的道德控制的主体宗族家庭和政府力量已极大弱化,我们必须要把道德控制主体责任着力重点转移到社会组织上面,发挥社会组织在道德控制方面的正面作用,通过全体社会组织的共同引导和作用,将社会主义道德灌输和落实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社会主义道德有效控制的大环境。
四、道德控制措施实践性―为道德控制策略提供根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都憎恶和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他们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任何美德都需要通过各种实践形式而习得。他们指出在阶级社会,统治者以道德教义的名义编造花言巧语和虚假意识蒙骗人们,让人们将这些“道德教义”当成最高目的去遵从和追求,但事实上它们只是反映统治阶级维护其阶级利益和权力的意志,并不解决实际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指要倡导真正的道德必须要真正从否定和批判社会自身存在的矛盾和弊端出发,通过社会实践来触动和改变社会现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也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任何要求。共产主义者只是揭示对立双方的物质根源,并在实践中消除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这种对立自然而然就消灭了。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到坚定的表明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只是来源于客观现实和具体的社会实践。他指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真正使广大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并最终获得最大的自由和解放。所以,我们在谋划和制定道德控制策略时,始终要把实践作为坚守的根本原则。以实践检验道德控制标准是否符合现在的经济社会条件,以实践评判道德控制的措施是否有效。更重要的是立足客观社会现实,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认知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同时,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组织和引导社会成员参加各类道德实践活动,使社会成员在具体行动中践行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知,并通过实践将道德的自觉意识转化为现实中的良好的道德习惯。这样才会真正达到了道德控制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宋希仁,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
[2]杨桂华,转型社会控制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
[3]周奕 ,加强道德控制: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18期
[4]秋石,《认清道德主流 坚定道德信心――再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学习活页文选,2012年6期,党建杂志社主办
我的道德观5
关键词:八荣八耻;荣辱观;道德建设;丰富发展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发生,并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关系:社会主义道德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之上的,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高级的崭新的道德形态:我国建国五十七年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互作用中,由建国初期的“五爱”到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再到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并对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八荣八耻”荣辱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概括
建国五十七年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建国初期的“五爱”公德。建国伊始,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筹划建国大计时,便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五爱”公德。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二条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同时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大力开展和实施“五爱”教育:很明显,这个“五爱”公德既总结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同时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的基本要求:
世纪80年代初期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反思和探索,同时对道德建设提出新的要求。1981年2月25日,由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个单位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倡议中根据改革开放的实际,对公民的道德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五讲四美三热爱”。“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这一道德要求体现了当时改革开放的时代特点。
年代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新界定和21世纪初公民基带道德规范的颁布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行了重新界定,21世纪初,中共中央颁布了以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形成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社会主义道德是一个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道德要求的规范体系,其中,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设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这个道德体系比“五讲四美三热爱”从理论上更加完善和丰富:
4,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第一次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概括,它不但全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而且彰显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鲜活性,彰显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展进人了一个新阶段。
二、“八荣八耻”荣辱观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创新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胡锦涛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根据国际国内新的形势和我国在战略机遇期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进行了新的理论创新和概括。是适应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提出的新的道德规范和评判标准,从而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理论:
1,“八荣八耻”荣辱观肯定和包含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精神: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角度人手,提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三个问题。在第三个问题中他明确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他对“八荣八耻”荣辱观进行了具体充分的论述。
在“八荣八耻’‘中既包含了“五爱“中的“四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同时,又增加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准则“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处理人与纪律的准则“遵纪守法”以及进人小康社会后仍然要坚持的作风—“艰苦奋斗”。可见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既肯定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精神实质和基本道德要求,同时又增加了新的内容:
2,“八荣八耻”荣辱观补充完善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综观“八荣八耻”荣辱观,它由以下三个有机部分组成:
第一是道德的最高境界。由“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热爱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两点组成。爱国为民是人生的目的,也是行为的目标,是道德的最高层次。为人的标准并不是以个人利益为人生目的,而是以社会认可、评判为尺度。只有把个人成长与社会前途、民族复兴、人民需要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中华民族五千年薪火不断传承正是爱国为民的道德精神的显现:
上一篇:在职证明(精彩4篇)
下一篇:现代科技农业【最新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