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科学研究的艺术参考大全(优质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实用科学研究的艺术参考大全(优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最新科学研究的艺术参考大全【第一篇】
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境界哲学,不是西方的知识论哲学,这一点在学者似无太多争议。然而,把中国传统哲学家对人生境界的追求看作:由真一美一善(孔子);由美一善一真(老子);由真一善一美(庄子)这样的不同境界的追求和超越(如汤一介先生所说),我疑心这观点是否能成立。这似乎有拼字游戏的味道。因为,这种观点虽然是按境界,而不是按知识问题来陈述三种哲学的表现所取的不同三种价值取向,但事实上在孔子、老子、庄子的哲学中并不存在这种价值递进的取向,这多少还是有点依西方学科规范按图索骥之嫌。经这样一处理,圆融在中国文化里的艺术精神(美)被分解成了一个单元。犹如从大海里经过科学处理提取的盐。已经离开了它生命母体,成了一个僵死的“物”。
倘若我们检视一下李石岑对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批评以及他提出的生命艺术论为未来世界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理论。我们会发现:“生命艺术论”(美学)的的确确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又是西方文化所不可比较的。
是科学的、逻辑的。反观中土生命之性是一种艺术的跃动,是情的蕴发,是“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据此,我们从李石岑的生命艺术观得到几点启示:
其一,李石岑的“境界”论是独特的。他不是像某些哲学家解释的如同单列一条线向上超升的境界路线:如冯友兰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境)。李石岑是以“生命”为本体,把科学、道德、宗教、艺术视为价值纬度,层层超升。换言之,科学也好,道德也好,宗教也好,艺术也好,都有层层跃进的不同境界。只不过在方法上的不同,李石岑先生认为艺术之境的超越更符合生命的本质。最令人值得注意的是:他强调第四境时,“先天的科学”、“先天的道德”、“先天的宗教”和最初都有的“生”(第一境)结合而有一个逆向地反对“过去的道德”、“过去的科学”、“过去的宗教”。谁来统合?谁来与之对立,当然只有艺术。所以,李石岑虽然没有讲有“第五境”,但实际上这“艺术”和道德、科学、宗教之矛盾(既对立又同一)就是第五境。我们应该记住,李先生讲这番话时是1926年。毫无疑问,以后的冯友兰、方东美、宗白华、唐君毅都吸取了他的这个“境界”的许多思想因子。有意思的是,后来大多以“价值”按单线上升路线来讲“境界”,未必优于李先生的这个说法。
其二,为什么李石岑把“未来世界文化”看做是生命艺术的一统天下。这有一个基本判断作为前提:即科学、道德、宗教在过去历史上都曾各领风骚,但发展至今天,宗教已不是原来的宗教,它要和艺术结合;科学也不是过去的科学,它也要和艺术结合;道德也如是说。并且,李石岑认为“生命的表现”是由“功利之路”到“艺术之路”的前进。拿艺术和道德、科学、宗教相比,艺术更加符合宇宙的生命精神,艺术以直觉把握,“那种直觉,可以看作生命一样,是日进不已的。宇宙生命,固然是不断的创造,但是直接的内的经验,也是不断的创造。”由此可知,李先生把生命、宇宙和艺术的创造视为一体化的。从前述也可以看出,他对老子的“自然”以及“宇宙”的理解,也是把它看作一件艺术品。并不限于我们讲的琴鼓乐器的艺术表现。对孔子的仁和乐作一而二、二而一的解释,这都表明他理解的艺术是有本体论意蕴的。
其三,李石岑一方面看到当今艺术和科学、道德、宗教的融合,另一方面,更看到它们之间的不同。并且,他在指出这些不同时是有价值取向的(指向生命艺术的表现)。如艺术与道德的价值比较,他说:“故道德为现实的,为规范的,艺术为直觉的,为浪漫的;道德重外的经验,艺术重内的经验;道德重群体之认识,艺术重个体之认识;道德有凝滞阻碍的倾向,艺术有活泼渗透的倾向。”再如他讲到艺术的真和科学的真之不同,他说:“由此可知直觉远优于思考,换言之,艺术之效力远优于知识之效力。是则艺术的真远优于知识的真矣。艺术的真之解释与评价,虽由美学上云见地而异,然艺术的真决非科学的真,换言之,非客观的真,乃一种之‘真’之感情也。艺术内容之对于哲学的人生的意义之要求,皆一种之真之要求也。美由真之补助,而美之价值乃益增;故美的真(aesthetischewahrheit)在艺术上有至高无上之位置也。”在谈到艺术和宗教时,他说:“从前说宗教是美的基本,现在不然;现在美是宗教的基本了。”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李石岑对未来世界文化(包括中国哲学)的价值取向的厘定是经过反复比较作出的。
其四,李石岑不同意梁漱溟的“向前”、“往后”、“持中”三路说。主张只有一条“生命的表现”的路向。这个“生命”由本能使然。而就本能论,艺术家的直觉要胜于哲学家的直觉。他从柏格森的生命创化理论作申论,认为:“一为理智的或哲学的直觉(intellectualormetaphysicalintuition),一为情绪的或艺术的直觉(emotunaloraestheticalintuition)。哲学的直觉,以个个之事物为对象,而基于概念;艺术的直觉,则基于情绪。然后者较前者更原始的,更为本质的,我辈无论何人,在或程度,皆可为此种直觉之享乐者;故尤可知艺术的直觉,近于本能之作用;本能不表现于直接动作,而表现于情绪时,斯为艺术。”这里,我们可以见出李石岑为何独独青睬艺术,因为艺术是“情”之所动,更由生命本能发动。诚如一般人认为中国哲学是境界哲学,这个“境界”,汤一介先生说得好:“所谓‘境界’就是一种对宇宙人生的觉悟和了解,这当然是纯主观上的,……至于能否在现实社会中实现那是另一回事。”由此推之,李先生所谓的生命艺术观之“境”(实为五境)说也是依着中国传统的这个路子走的。这个路子就是以直觉为主,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也是以生命为观照的对象。由“情”而发,像艺术家眼里的宇宙万物皆是充满灿然生机的。
统合上述,生命艺术观由李石岑批评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而被揭发,它的的确确既融合了西方近现代尼采、柏格森之流所凸现生命的艺术情怀的观点,也贯通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重“情”的理路,它可能是未来世界文化的价值取向,甚而我们说由于这种艺术观流淌的恰恰是中华民族“情”的精神命脉,尤为值得研究中国哲学者来深思!
最新科学研究的艺术参考大全【第二篇】
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时光的水从中淌过,冲走了轻浮的渣滓,沉淀下了闪亮的精粹;历史是一首磅礴壮丽的诗篇,时光腐蚀了冲淡了平庸的辞藻,滤出了智慧的精髓敲击人们的心灵;历史是一尊饱经沧桑的古钟,时光的敲击声早已悠扬天外,但总有几声震撼人心的巨响缭绕在古钟周遭,驻足于人们心底。诞生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的中国共产党犹如缭绕在历史长河的余音,回荡的声响时刻提醒人们莫要忘记那个年代。因此,中心领导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观看《忠诚与背叛》这一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犹显具有特殊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献礼影片《忠诚与背叛》,以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后,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并首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中央纪委前身)等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生动展现了党内建立纪律检查机构和工作制度的极端重要性,热情讴歌了王荷波等纪检战线革命先驱,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严峻形式下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党的纯洁性的崇高气节和光辉形象。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们都过上幸福、安定、富裕的生活。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中国共产党要实现的理想。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将要面对种种困难,腐败、邪恶、贪婪是一块块阻碍我们实现理想的绊脚石,为了扫除障碍,就是要有铁一样的纪律,用以防止贪污、腐化的恶习滋生。无论是谁,只要是触犯了党的纪律,都要受到纪律监查委员会的严惩,这样才能纯净党的队伍,使我们的党得到健康发展。
通过观看《忠诚与背叛》,使我明白,在工作中,要把遵守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作为重要职责,遵守中心领导制订的制度汇编,以严格的纪律要求自己,对党忠诚。我们的事业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最新科学研究的艺术参考大全【第三篇】
我们牢记着老师教的礼仪:听音乐会要保持安静,不能说话,演出中间不能上洗手间,不能随便离开座位……。在我们的默默期待中,演出的大幕终于拉开了。
“请欣赏:喜洋洋、紫竹调。”随着主持人清亮的报幕声,一支乐队上场了。乐队中有弹琵琶的;有拉二胡、板胡、大提琴的;有吹笛子的;还有敲打扬琴的……,台下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悠扬的旋律让我们听得如痴如醉,音乐家陶醉的演奏神情更让我们有一种美的感受。然而,你可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看似轻而易举的.演奏,却花费了音乐家平时多少心血啊!
接下来是歌唱表演,优美动人的歌声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和着节奏拍起手来。这是一首3/4拍的歌,它时而高亢激昂,令人心潮澎湃;时而婉转悠扬,使人有些忧郁伤感。
精彩的演出一幕接着一幕,热烈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音乐家们的精彩表演听得我都想翩跹而舞了。在演出中,我们知道了“柳琴”是什么,还认识了“阮”这件古老的乐器,学到了不少音乐知识。
正当我们为一出出美妙的音乐而陶醉时,演出结束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少年宫。在回家的车上,我还在出神地回味着刚才美妙的音乐旋律呢。“该下车了!”一个同学捅了我一下。直到此时,同学们才把我从音乐中拉了回来,他们都说,我是一个痴迷于音乐的女孩。
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小,既欣赏了一出美妙的音乐会,又学到了很多关于音乐和乐器的知识,更坚定了我勤学苦练古筝的决心。我想:长大后,如果我能和台上的叔叔阿姨们一样表演,那该多好啊!
最新科学研究的艺术参考大全【第四篇】
[摘要]以李石岑对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批评为楔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是以生命的艺术精神为鹄的。道德、科学、宗教价值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引领未来世界文化的应该是艺术精神。同样,“境界”的高低也不是单线上升的路线。李石岑从历史和逻辑证明了艺术胜境才是符合生命的本质旨归。他的观点彰显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重“情”的理路。
[关键词]中国哲学;生命艺术;李石岑;梁漱溟。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传统哲学在汤一介先生眼里曾概括为以真(天与人)、善(知与行)、美(情与景)三个相关连的基本命题:“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以及“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
在我看来,中国哲学的精神必须放在更大的“文化”概念范围内来把握,而一旦我们把中国哲学置于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视野中,即刻会发现和西方文化相比有许多的不同:西方重视宗教与科学,而中土文化则为艺术和道德精神所贯注(这一点唐君毅、吴森均有论述)。很显然,谈中国哲学,艺术非但少不了,甚而说是相比西方文化更能彰显民族精神的文化特质。所以,方东美以他诗哲相兼的气度成就了一个广大和谐的中国哲学体系(这在拙著《方东美与中西哲学》已有表述,此不赘述)。他说:“回顾中国哲学,在任何时代都要‘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以艺术的情操发展哲学智慧,成就哲学思想体系。”这就是说,中国哲学是一种艺术化的哲学。换言之,“情”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特质。无怪乎辜鸿铭在他不朽大著《中国人的精神》里也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表达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情感的或人类之爱的生活。”
我一直认为,比较文化哲学自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发端,方东美先生扬其绪,并筑就了一个迄今尚无法超越的比较文化哲学的理论体系。然而,从梁先生的生命哲学到方先生的生命哲学一美学的异峰突起,难道其间没有起承转合的思想逻辑环节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阅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哲学文献,发现有一个大哲学家完全被我们遗忘了,他就是李石岑。正是他,对梁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做了犀利的批评,并从生命艺术论的角度立论,建构了自己的比较文化哲学的模型,才使得后来方东美先生在他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不仅仅从人生哲学,而是从“形而上”为切人点来阐发中国生命哲学和美学。由是,我们必须清理这一思想的逻辑递进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理成章地解读后来方东美、宗白华等以生命为本体的艺术哲学诸思想家的理论体系。
二、李石岑以生命艺术论驳梁漱溟的。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李石岑洋洋四十万言的《人生哲学(卷上)》(1926年)详尽比较分析了西方、印度和中国的文化与哲学之后,提出了他自己的生命艺术论。他说:由是以观,科学、道德、宗教三者,都是抱着一个“生的无限”,都是做的“生的无限”的工作。我们可以作一种总括的说明。无论科学、道德和宗教,在第一镜,则皆为生的无限之希求。我们应该特别尊重这个境界。在第二境,则为达到第一境之方便之功利现象。我们应该不把它看做方便去努力。在第三境,则当更进一步,严加训练,把第二境第一境完全忘却,好像是先天的直接作用一般。于此,乃有科学、道德和宗教之威严。在第四境,则这种先天的科学、先天的道德、先天的宗教,更欲与第一境的“生”结合。凡对于过去的科学、过去的道德、过去的宗教而起一种反抗,其用意都是如此。所以“生的无限”,为人类最高的希求。艺术乃是这种希求比较的可以实现者。拿艺术和科学、道德、宗教相比较,便可以发现它们的成绩的优劣。虽然都是走的“生命表现”一条路,但所用的方法完全不同;从方法一点,很可以识别它们的造就科学和艺术论,科学用知的方法,艺术则用直觉的方法;就道德和艺术论,道德用消极的方法,艺术则用积极的方法;就宗教和艺术论,宗教用超现实的方法,艺术则用现实的方法。虽然都是对于“生”的希求,但科学的境界是“求生”,探求生命的实质;道德的境界是“舍生”,抛弃生命的形体;宗教的境界是“永生”,想象生命的未来;似乎都没有提到生命全体。若艺术的境界便不如是,艺术既可以吸取生命的神髓,又可以促进生命之扩大,卡朋特所以极力提倡生命艺术,就出于这种见地。近代东西学术所以对于生命艺术,提倡之不遗余力,也就推原于此。现代的思想界,在西方若尼采、柏格森、詹姆士、卡朋特、莫理斯、爱伦凯(ellenkey)之流,在东方若泰戈尔、厨川白树、岛村抱一之流,莫不看重艺术的思想,——尤其是生命艺术的思想,这是世界学术的一个大转机,我们将从此合十瞑目,顶礼世界未来的文化。
呜呼!八十年前李石岑就如此鲜明地表达了生命艺术观是世界未来文化之价值取向。只可惜他要申论的生命艺术观(《人生哲学》的下卷)虽然在南京第一中学讲演过,但终未出版。实属遗憾!即便如此,单从他的上卷已经可以略窥大致。
那么,让我们来检讨一下李先生是怎样从对梁漱溟先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批驳中得出他上述结论的。
首先,李石岑认为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名称就不当,因为梁先生实际上是由东西哲学去观察东西文化,而不是像题目那样给人觉得是主张东西文化旁及东西哲学,论述上往往也是一家、一宗,并非和文化相兼相容。
其次,梁先生的西方文化向前、印度文化向后、中国文化持中之说则更是牵强附会。在李先生看来:“无论西洋印度和中国,都只是朝前走的,不过走法不同,或者走的快慢不同。”况且,梁先生的三条路向立言也欠妥,“乃是按孔家哲学(不是中国文化全部也不是中国哲学全部)、佛家唯识(不是印度文化全部,也不是印度哲学全部)和西洋文化(不是西洋文化全体)立言”。
第三,李石岑对梁漱溟的未来世界文化的三个态度也不以为然。因为所谓要排斥印度态度,把西方文化全盘承受而根本改过的态度,以及批评的把中国原来态度重新拿出来的态度。这些观点皆建立在错误的向后、向前、持中的立论上。更何况梁先生的论述漏洞很多。就对印度的态度来说,他把“宗教”、“佛法”、“印度”混为一谈。然而,在李石岑看来,欧阳竞无的佛法非宗教非哲学的观点应该汲取。至于说对于西方文化全盘承受而又根本改过的态度则与理不通。李先生认为:“他这全盘的一受,又根本的一改,恰好弄成一个对销。”而就对“中国原来态度”来说,李石岑认为孔子的“原来态度”如成立,那也就是在他生前或死后不多的时候县花一现罢了。自然,梁漱溟的中国此刻“促进世界第二路文化之实现”不妨也该慢点言说。
既然梁漱溟以道德(中)、宗教(印)、科学(西)为文化哲学的评判基点,所开出的未来中国哲学应走路向的药方有错误,那么,李石岑给出的“世界未来的文化”(也包括中国哲学应该走的态度)蓝图又靠何基点来支撑呢?他说:由是以观,道德、宗教、科学三者,虽尽发展的能事,但非有艺术的陶冶,决不是以形成一种最大的文化。现代的文化,满装着功利的臭味,无论道德、宗教、科学,都是如此,世界未来的文化必从此转出一个新方向,必是由“到功利之路”,转出一个“到艺术之路”关于艺术思路的内容,且容本书下卷详为陈说,令试略言之。艺术以生命表现为唯一的天职;宇宙本是一个生命的大流,如果艺术能表现宇宙的生命,那便是一种最伟大的艺术。而所谓道德、宗教和科学,本都是走的“生命表现”一条路,不过方法有不同,或者态度有不同。人类最高的希求,为生的无限;所谓生的无限,具有三个条件;一,生的本质;二,生的增进;三,生的持续。
不难看出,李石岑是将宇宙、生命和艺术(在方东美那里为灿溢的美感)视为三位一体的。这种观点催生了后来方东美的“诗化的哲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石岑以生命艺术观为未来世界文化(包括中国哲学)的价值取向的观点并非突发奇想,而是建立在缜密的学理分析和论证基础上的。他谈到老子时说:“老子把‘自然,看作艺术的中心,于是又把艺术看作人生哲学的中心。老子对人生完全是一种艺术的看法。”“道家齐生死之说,都是从道上着眼,换句话说,都是从艺术上着眼,因为从艺术看生死,则生死不唯不足以生其欣戚,而生死反足以表扬其艺术。”“老子的人生观一切受成于道,听命于自然,是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便是老子艺术的人生哲学。”而在说到孔子时则说:“孔子一面催促人家觉悟,鼓励人家努力,好本着血统的关系去组织社会;一面又要想出一种调剂社会的方法,使人类得到一个很圆满的生活。所谓生活,可以说就是情意生活;因为情意生活足以撼动生活的全体。而情意生活总含着一个要发泄的倾向,你就不让他发泄,它也终究会发泄出来的。不过情意生活尽量的发泄出来,就是‘诗’的作用,时时提防它,叫它不要胡乱的发泄出来,就是‘礼’的作用。这两种作用如果使用适当,就可以得到一个很圆满的生活,这便是孔子调剂社会的方法。”毫无疑问,李石岑在这里是把“礼”和“乐”看作儒家的基本精神,尤为突出了“情意生活”(艺术的生活)能撼动生活之全体的作用。李石岑甚而更进一步阐述“乐”和“仁”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他这样说道:“礼的作用在诗的作用之后。既已把诗和礼的功夫都做到了,才能谈到仁。因为情意生活有了圆满的发展,自然心气和平,可以达到快乐的境地。快乐的境地便是仁的境地了。(这无异于把“仁”解释成美的境界了!——引者注)所以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是第一步的工夫,礼是第二步的工夫,乐是最后一步的工夫。乐便是快乐,并不单指钟鼓那类乐器说,正是‘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的意思。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可见乐就有这种快乐的境地。而这种境地只有仁者能够享受,‘所谓仁者不忧’,‘仁者寿’。如果不仁,就有乐也不乐了,所谓‘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乐与仁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不仅如此,李石岑融贯古今、会通中西的文化哲学具有一种“世界主义”的眼光。他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之短见。恰恰是这样,他的生命艺术观开放地吸收了诸多西方哲学的许多新思想。如尼采、柏格森、席勒、卡朋特、詹姆士、杜威等。在李石岑接受某些西方主张生命艺术观的思想家观点时,也不免有些过激言论,这种言论多少轻视了中国固有的生命艺术价值。当然,这是一种矫枉过正的权益之论。例如他说:“尼采主张艺术即生活,生活之艺术化,艺术之生活化。谓人类就本性言之,既自为艺术家,又为艺术品。中国人则对于艺术从不甚了了。中国人心中只有宗法社会下的伦理的思想,而无表现生活高潮的艺术的思想。无论政治法律军事乃至宗教美术,莫不拿伦理观念做中心,所以中国人的生活只有一种宗法社会下的伦理的生活,却从无表现生活高潮的艺术的生活。中国人的污秽丑陋,固非用艺术的精神不能救济,中国人的瘠弱、奄惫和可怜的安逸,更非用艺术的精神无法苏生。中国人只会沉醉于阿婆罗的梦幻观想里面,却不知更有爵尼索斯的酣醉欢悦的世界,更不知从爵尼索斯的酣醉欢悦里面再淘出一个阿婆罗的世界来。所以中国人又非有一种艺术的陶冶不可。”
最新科学研究的艺术参考大全【第五篇】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了解到了一些以前从没有知道的内容和好处,具体有下面几方面。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研究资料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对于新的教学任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也是我们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急需。历来人们都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认为只要有点文化知识就能够做教师。不认识也不认可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这样就能逐渐转变人们的观念,确立教师的专业地位。使教师工作和律师、医生一样成为一种专业,受到人们的尊敬。
另外,谈到小学教师的研究能力及专业水平,存在这样的误区:在一般人眼里,教小学生是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知识,只要不是文盲,似乎就可以去教小学生读、写、算。甚至在一些教师眼里,教小学生也确实不需要很高的学问,只要懂得一些教学的技艺,谁都可以当老师,谁都可以上讲台。而且外界对教育和教师的指责也比较多,谁都可以对教育评头论足,说三道四,谁都有资格批评教师,这种状况使得教师的专业形象和社会地位受到很大的影响。
殊不知,儿童年龄越小,对他们进行教学就越难,
单纯从传递知识由易到难的顺序来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而抛弃教育艺术的层面,明显地违背了教育规律,也是对教育规律的极不尊重,更是对小学教师劳动的不公正评价。从这个角度看,教师也必须进行教育科研。
才具有了教育哲学的意义,教师的行为也才有了更富理性的内涵。可以说,教师正是在研究中提高,在研究中发展,进而增强教育科研意识的。而教育科研也因为有了教师的参与才能发展更快,更充满灵性。显然,教育科研与教师及其能力有相互相承关系,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提高。
综上所述,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用这种正确的观念来看待教师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心情,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开展好教育科研工作。
最新科学研究的艺术参考大全【第六篇】
影片《鸟与鱼》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一只蜻蜓飞到河面上,被一条跃出水面的鱼吃了。接着,一只水鸟飞到河面,吃起了鱼。突然,一条小红鱼从水鸟眼前跃过,它便朝着小红鱼飞奔而去。经过几番周折,水鸟终于吃掉了小红鱼。也许小红鱼有毒吧,吃掉小红鱼的水鸟全身通红,倒在了河面上。水鸟最终成了自己猎物的猎物――它被一群不起眼的小鱼分食掉了。
其实,动物世界每天都上演着这样的自然法则。我们知道鲸主要以海里的鱼、虾、贝类等生物为食,而且每天的需求量还特别多。在鲸死后,它的尸体因过于巨大,无法快速被食腐生物分解殆尽,会落入海底。尸体落入海底的过程可以长达数月至数年,在这一过程中它的尸体会为深海鱼类、甲壳类、多毛类、还有各种细小的生物提供食物,最终,将自己的身体全部贡献给大海。科学家把这一现象取名为“鲸落"。
人类虽然生活在食物链的顶端,但是一样逃不过自然法则。在火葬还没流行以前,人死后一般都会选择土葬,人一旦被埋进土里,就会被各种各样的细小的动物慢慢啃掉;还有些地方保留有水葬的方式,如果选择水葬,人的尸体就会像鲸一样被水里的肉食性鱼类和微生物共同分解掉。
蜻蜓吃虫,鱼吃蜻蜓,鸟吃鱼……循环往复。不管身在食物链的哪一个等级,其实都逃不过这神奇的自然法则。
最新科学研究的艺术参考大全【第七篇】
在考试结束后,我打算看看电影来放松一下。其实,这是我考前就有的一个想法,只要考得不是太差,就去看这部《速度与激情》。要知道,在内地,这系列影片的口碑可是极佳的。
听朋友说,由于主角保罗。沃克的意外事故,这部影片是这个系列的终章,所以即使我从没看过前六部,但还是打算来看,晚上七点多到电影院,果然还没有下线,不过今天也算是最后一天吧。七点半的`时候影片开始,人都陆陆续续地进来,不一会儿,都坐满了。《速度与激情》果然,名不虚传,就算是最后一天还是有那么多人。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速度”指的就是赛车,而“激情”就是这个团队所经历过的种种事情,影片中,有一幕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主角们——托雷托,布莱克、特尔佳、罗曼和另一人,分别坐在五辆车上,而这五辆车正在一架飞机上,飞机正在空中行驶,停在了树林上方。慢慢的机舱打开了,五个人开着各自的车飞出了飞机,五辆车在空中极速下坠,尖叫声不绝于耳,7000米、6000米、5000米、4000米……100米,“嘭、嘭、嘭、嘭、嘭”五个降落伞撑起来了,汽车在空中缓缓下坠。
跳伞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那汽车跑伞呢?也许这就是《速度与激情》的魅力所在,而作为系列影片的最终篇,更是聚焦精髓。“这次我们不仅仅是速度”这是影片中的一句台词,也暗示了影片的主题、亲情、友情、爱情相互交织,这才是《速度与激情》。“我没有朋友,我只有家人。”在影片的结尾,大家都在沙滩边休息,布莱克一家更是相片愉快,羡煞旁人。托雷托起身,什么也没胡就开车走了。布莱克追了上来——“我们永远都是兄弟”,两人开往了两个不同的方向,影片在优美的音乐中结束了。
一部让你热血澎湃,忧郁伤感,心动又感动,深情又扇情的影片,这才是我眼中的《速度与激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科学研究的艺术参考大全【第八篇】
合:大家下午好!
男:值此,我校快速发展之际,我们有缘相聚一堂,共同庆祝此次社团文化节开幕的盛典。
正所谓——金秋送爽社团百花姹紫嫣红蓬勃绽放。
女:丹桂飘香校园文化异彩纷呈生机勃勃。
男:在过去的这一年时间里,我校学生社团在校党委的正确与悉心领导下、在校团委的监督指导下、在社团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队伍不断的壮大、工作可以说是蒸蒸日上!
女: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学生社团在繁荣大文化的辽阔星空下,群星闪烁、新星璀璨,推陈出新,新老社团日益绚彩夺目!
男:梧桐雨戏剧社将高品位的戏剧演出带入鸡大校园。
女:阳光法律服务社将义务法律咨询深入城市街头巷尾。
男:新视点的镜头记录了人生百态。
女:志愿者的微笑充满了人间温暖。
男:新日、心泉、风帆三大文学社团用他们的文字描述着人们关注的校园动态。
女:英语、日语、俄语三大外语社团用他们的语言架起与国外友人交流的平台。
男:动感炫目的街舞舞动着五色的青春。
女:激烈刺激的cs冲击着跳跃的神经。
男:沉醉在祖国的湖光山色、大好河山之中,“扬帆港”带我们迎风起航。
女:徜徉在书画的墨色丹青,音韵乐海之内,“艺海苑”引我们展翅翱翔。
男:机械调研协会、it俱乐部的英才刻苦专研,让专业知识在各自领域学有建树。
女:跆拳道社、武术协会的武者勤学苦练,将精武精神融会贯通,把爱国情怀发扬光大。
男: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出席本次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
女:出席本次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________。
女:下面请__大学学工部部长,学工处处处长,团委书记__读。
男:有请__大学党委副书记__为大会致辞,并宣布社团文化节开幕!
女:我们欢迎各社团负责人上台对他们的社团进行介绍。
男:现在我宣布:__大学纪念__第三届社团文化节开幕式。
合:现在开始。
最新科学研究的艺术参考大全【第九篇】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甲: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我们共同走进了激情燃烧的十月。
乙:在这普天同庆,喜气洋洋的幸福时刻,我们共同奏响了喜迎国庆的赞歌。
甲:看,这里山青水秀,龙腾虎跃。
乙:听,这里唢呐声声,凯歌阵阵。
甲:千歌万曲献给你。
合:伟大的祖国——母亲。
甲:祖国,我要让你的熊熊火炬点亮我心灵的灯盏。
乙:祖国,我要让你轰鸣的惊雷化作我心灵的呐喊。
甲:今天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校如期举行了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值此之际让我们共同用生命的激情来演绎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吧!
乙: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戴校长为本届艺术节致词。
甲:掌声雷动,是我们对我们未来的美好向往。
乙:群情激昂,是师生对伟大祖国的热情与歌唱。
甲:唱吧,用欢乐的歌声,汹涌的激情化作动人的宣言。
乙:跳吧,用飒爽的英姿,澎湃的朝气演绎真诚的祝福。
甲:让我们在素质教育的感召下,纵情欢呼,弹奏出人生最壮美的奋进诗篇。
合:让我们与祖国共辉煌。
结尾主持词。
甲:新世纪,新的征程。让我们载着历史的辉煌,昂首向前。
乙: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实现心中的光荣与梦想。
甲:为创造出无愧于前人的辉煌业绩而努力奋斗吧!
乙:本场演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最新科学研究的艺术参考大全【第十篇】
“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这是第五组课文怀特森先生对人生的感慨。尽管之前对此话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今天,一幅漫画使我蜕变,使我理智地面对它,重新审视了这句话所抨击的问题,让我更深懂得了一个深刻而又严肃的问题:过度迷信权威是国人的病态与思想缺陷。
回归实际,再谈谈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猪流感”。
眼下,随着北美地区以外的确诊病例不断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已提高警告级别,还让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高度关注,保持足够的警惕。但与此同时,人们却为此诚惶诚恐,如“甲型hini流感”疫情散布危及人类等谣言四起,一时间人们人心惶惶。不少外商却趁机哄抬药品,口罩价格这属严重的价格违法行为之时,在本届广交会第三期首日抛出几百万大单,使有隔离病毒功能口罩成了抢手货,这无疑不是国人过度迷信权威,以为疫情一发不可收拾所犯下的种种因果。
想罢,由漫画联起“猪流感”,我完全可以预见的是,将来一定还有未知的什么病毒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定要执著地光顾人类,但它们本身并不可怕,一定程度上说,可怕的只是对病毒无端恐惧,以及这种恐惧对病人、家属所造成的沉重心理压力,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国人迷信权威,盲目地追随他们的话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恐慌,这是每一个智者都为之痛心的。因此,我也并非无端地支持怀特森先生“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上一篇:科学研究的艺术指南最新5篇
下一篇:小学期末家长寄语简洁大气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