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都读后感【汇编14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在废都中,城市的衰败与人性的迷失交织,揭示了现代社会的冷漠与孤独,究竟何为真正的归属?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废都读后感”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废都读后感

废都读后感 篇1

小说文笔挺好,可我觉得这只是失意文人的意淫而已。

庄之蝶又瘦又矮,穿衣品味一般,长相一般,才华名气还是有的。就这样一个人,偏偏引得几个大美人一见倾心,掏心掏肺,自我献身,什么丈夫儿子情人都抛开。作者好像在说:尽管我很丑,但我有才,我懂美人,美人真心爱我,爱我内心,而非其他。骗骗自己而已。

这个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网文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文笔好点罢了。文人的意淫……还要为最后的结局添上几笔命运的悲剧色彩,惹几声叹息。

废都读后感 篇2

近日看完了《废都》,觉得实在是一本好书,展现了9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的万千气象。刻画了下至收破烂的上至市长的芸芸众生像,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虽然书是九十年代末写的,今日看来一点也不觉得过时,因为中国社会并没有因为几年时光的流逝就变得面目全非了。

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沉积早已形成了这样一个以人情为核心,纠结着狡猾、欺诈、利欲熏心的人文环境。我对这本书还未有着深刻的理解,只有一些肤浅的感触罢了,就此谈谈。

书里的主人公庄之蝶,我一直很疑惑为什么作者要给他取这样一个名字,是暗示他的“招蜂引蝶”吗?应该不是吧。全书以他的行踪经历为线索,贯彻始终。

书的末尾他死了,死得好!他是早该死的。一开始我以为他是一个乐于助人又有才华的大作家,是值得人景仰的,后来的种种却让我越来越看不起他。

他斡旋在权力之中,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道义,不顾感情做出些让人不齿的事。龚靖元与他是莫逆之交,他却能为了自己画廊的生意将人家的全部家档骗了去。龚靖元死后,庄之蝶痛苦至病,是后悔吗?

恐怕是害怕吧,怕龚靖元死后对他的咒骂。

唐宛儿是朋友周敏的“妻子”,他却能勾引了去,沉迷于美色,沉湎于男欢女爱之中,全没有个正人君子的样子,书里虽有意思说他对宛儿是真爱,我不知道是否贾平凹的原意即是如此,但在我看来不是爱的。庄之蝶更多的是贪恋于唐的美色,书里哪一个与他有染的女子不是有貌无才的女子的?庄在唐身上找到的不过是年轻时恋爱的感觉罢了,完全够不上爱的!

唐宛儿后来受尽折磨,庄之蝶落了几滴泪,伤心了一回,也就放下了,或者说是心灰意冷了,这能证明是真爱吗?

庄之蝶对妻妇牛月清更是无情无义。如书中所说,牛月清为了庄尽职尽责,克守妇道,在他困难时不离不弃,虽不是尽善尽美,但已称得上是个好妻子了。庄之蝶对牛呢?

嫌她丑、嫌她老,共过患难却无回报之心;背着她与她人苟合;牛月清离家出走,他却无动于衷,实在可见他的无情无义。

再说柳月,在我看来,庄之蝶对柳月是最狠毒的。柳月虽然出身贫寒,心气也有些高傲,但从一开始的描写来年,也算是个清白的姑娘。可是庄之蝶为了不让她声扬他和唐的私情,就勾引了她;为了拉拢赵京五,就将她推给赵;为了官司的事讨好市长,又将她推给身有残疾的市长儿子,从头到尾,庄之蝶就没尊重过柳月,她只不过是他的一个玩物、一颗棋子!

最后柳月沉沦了,或说是完全世俗化了,不可谓不是庄的错。

说了庄的种种不是,也不能不反过来谈谈。庄之蝶其实也不过是别人的一颗棋子。市长竞选时,利用了他;周敏找工作时,利用了他;洪江发财靠的是挖他的墙角;黄厂长推销101,利用了他……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只要有利可图,皆利用了他。

可叹庄之蝶究竟是无奈还是无知?人家利用了他,他又去利用了人家,如此反复,最后就连庄也身心俱疾,万分憔悴了。于是他就说:

“我是要写长篇的。”又常想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写作而不可得,这也许就是庄最后的一点原始的良知和追求了吧,却也无法完成。长篇岂是那么容易写的,安静又岂是那么容易求的,除非他扔了笔,说自己“丧失了写作能力”就真能安静了。

这大概不只是他作家的悲哀吧,也是每个社会人的烦恼与悲哀!

再看庄之蝶与阿兰姐姐,他同情她,包容她,不嫌弃她,尊重她,也透着庄之蝶的善良与人情味!而庄为了编辑的事,先是写信佯装他的初恋情人,抚慰他孤寂的心灵;后是尽力奔走争取职称的事,都显出他的一片善心。在景雪荫的事上,庄之蝶也是动了侧隐之心的。

所以说,庄并不是个十足十的坏人,他也是委曲求全地活着,常常责问着自己的良知。

问题就出在他的良知总是占了下风,总是只在得意时出现一下,真遇到了问题麻烦,他又变成了一个薄情寡意的人了!是他令自己变成这样的,还是另有什么力量逼他变成这样的?也许是生存的法则吧,两军对垒,不进则退!

既然不想退,那只有进了!而进往往就得抛弃了良知。

书里的结局是庄之蝶死了,死得离奇,死得古怪,我还不能了解其中的含义,只觉得他是该死。

除了庄之蝶,《废都》里还有很多的男子,他们大多薄情寡意。譬如周敏,我是最瞧不起这个人的。当初拐了别人的老婆出来;找工作没真本事,是求人求来的工作;做事不踏实,偏要靠写些绯闻一样的文章求个反响;出了事,缩头缩尾,怕担责任;“老婆”被人抓回去了,却要别人逼了才去找;“老婆”受着磨难,他也能不顾,草草离开了事的,这样的人,从头到尾就是个市井之徒,是个无用之人!

现譬如黄厂长,违法犯罪,抛弃糟糠之妻;犯罪时狗胆包天,东窗事发时胆小如鼠,不值一提,还有洪江、市长儿子,那个主任、汪希眠……坏得各有特色!

而书里的女人呢?都是弱势的,无助的,这也符合贾笔下一贯的女子形象。牛月清面对丈夫的不忠,先是容忍后是离开,始终是个妥协者;柳月从一开始的心存幻想到后来的浑浑噩噩,也是表现得随波逐流,有心无力;唐宛儿敢追求“爱情”,却无力创造幸福,挽留快乐,只会把赌注押在别人的身上;阿兰工作不顺,后被污辱发了疯,是典型的受害女性;景雪荫虽出生富贵,却难以维护名誉,一度夫妻不和,也是饱受折磨,但她至少反抗了。

还有一个反抗的女性角色,便是阿兰的姐姐。这个同样身世可怜的女性在忍无可忍之下,拼上了自己地去报复!如飞蛾扑火般的,她的光芒转瞬即逝!

但她是值得人佩服的,她追求了,也留住了仅有的幸福,在与庄之蝶的***后,她真正是为着自己的信任活着了!她摆脱了过去那个混顿的自己。虽然这样的结局在可叹之中饱含了可悲,终不及王子公主的美丽童话般迷人,但于她也是让人感慨佩服的了!

也许全书里最让我佩服的是汪希眠的妻子了,这个人有原则、有立场,虽然过得苦,过得不如意,却没有错过。只是她没有选择与汪离婚重新开始,让我觉得有些遗憾。文末庄之蝶死时她出现了,究竟是什么含义?

除了牛月清,她算是纯洁地爱着庄之蝶的,不为名、不名利,只是心里的一种感受,比之唐宛儿对庄之蝶的爱,没有太多的杂质。

我不喜欢贾笔下的女性角色,她们基本上全都过于悲惨和无助,而且很软弱。如果是我来写的话,牛月清知道了真相就该与庄离婚;汪希眠夫妇也该离了;黄厂长的老婆该设计骗了他的钱,任他身败名裂;唐宛儿这人我很讨厌,却也会为她安排个逃脱牢笼,下海经商靠小摊度日的结局。只有阿兰和她的姐姐,我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太为难了,就怕损了她们身上的清白和傲气!

至于景雪荫,书里的安排已经可以了。可能是我太过幼稚,尚不能体会做人的复杂与艰难以及世事的险恶,才会想出这些简单直接、黑白分明的结局。

书里还有一类人,是那收破烂一类的市井哲人,正是由他们的口中,说出了转型期中国社会里的种种人情险恶,世态炎凉,不公与丑陋。

废都读后感 篇3

今日看完了《废都》。《废都》是贾平凹于1993年写成的。那时群众在去原始积累,群众之中的关联仿佛密切起来,就象森林里的植物互相蛮缠,为的也是头顶上的一片天。于是《废都》上演了一部人与人之中的荒诞剧。在剧里女性不再三从四德,不再珍视贞操,不再认命。男人也运用的往上爬,爬在名利这座大山里。名、利、女性造就了那个社会的悲欢离合。这也是《废都》。

唐宛儿,有夫之妇,1个自命清高的女子,贪慕虚荣的勾搭上了有妇之夫、名人庄之蝶。在她眼里那不叫勾搭,叫感情吧。但我看到的明明是,妇人也是那藤蔓,依附的男人越高尚,女性的地位就越高。现时的社会,女子没有了贞操观,于是呈现了一幕幕多角的感情。本来东方有贞操观,西方有宗教信仰的约束,这是人类祖先留下来的训诫。仅有有了约束,人类的伦理关联才纯净简便。或许那样才不会产生感情杯具。但废都道德沦丧了。庄之蝶被道德沦陷了。

还有龚靖元的死,柳月感情的幻灭,表面上是庄之蝶置成的,但实际是道德沦丧的产物。庄之蝶趁火打劫掏空龚靖元的毕生积蓄,叫龚癫狂而丧。为了打赢官司,他不惜把柳月嫁给市长的残疾儿子。是的,社会上有太多诱惑,名与利,还有女性。但社会变了,难道道德就得跟着变吗?没有了道德,人与人之中就会互相伤害,产生许多矛盾,许多杯具。

社会富裕了,什么都以利字当头。间接让庄之蝶害死了老好友,也使柳月流失了幸福。道德的沦丧是庄失败的原因啊。有道德不务必站的稳,没有道德最后就注定扑倒在大街上。道德就象天上的太阳,社会也是个森林,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植物就只能奄奄一息。于是庄之蝶最后仅有奄奄一息。

庄之蝶和景雪荫的官司里布满了各人的明争暗斗,互相算计。斗争造就了社会的“繁华”,和生意的红红火火。也正因有了争斗致使了许多成功与失败。在《废都》的最后,西京里的四大名人死的死,伤的伤,没有1个有好下场。于是我开始思考,总结心得和教训。于是熟悉到道德的紧要,正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是啊,假如没有成功与失败,这个社会就不能繁华,就象没有了阳光的森林,一潭死水。假如没有成功与失败,群众就不懂得思考,社会也难以进步。但是成功和失败总叫人迷失了自我,难道人也是需要迷路吗?对啊假如不迷路,就难以开辟新路。好吧,一切顺其自然吧,答应道德的缺失。但是我们仍然要警惕草丛里的蛇。

森林里需要阳光,也需要风雨雪。让那些好的和不好的擦亮我们的眼部。但是我们的目的是收成,我们的方向也务必是每一个人均可令享受暖和的阳光。我们要接近无暇。

庄之蝶为了赢得那场官司的顺利,到处运用他名人的身份。废也是腐败的。群众为了利益互相拉帮结派,私相授受。就象现时的社会,但是正是正因社会富有了才呈现有腐败。一穷二白的社会没有腐败,但我们不愿意穷。即使富裕这不是腐败的缘故,但是我们宁愿日常在腐败的繁华社会里,也不愿意日常在清明的穷社会。

即使林子大了才呈现有鸟,但是有阳光,林子才呈现大。无暇的道德观,仍然是人类的追求。

《废都》告诉我们1个布满人性的故事,也是一面“风月宝镜”。它告诉我要稳守道德的防线。我们还需要更多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让我们思考,解剖自我,熟悉自我,然后让我们一路向前,让我们更接近无暇。文学的好处就在于此。它能让人类走向光明。

——这是我眼里的《废都》。

废都读后感 篇4

这书有些地方还是不落窠臼的。

尘世的味道,世俗的人类。庄之蝶的婚姻家庭是太多人的共性。同样是情人,柳月和唐宛儿截然不同的结局。宛儿的结局让人觉得庄之蝶骨子里的懦弱 不负责任 真是活生生的一个男人,他在自己被限制的空间中放浪形骸,出了问题就放荡不羁假装潇洒毫无担当,知识分子就是这样。完全应了戏子无情婊子无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朱清月,柳月,洪什么,周敏。周敏就是一大捞,只是西安城没让他施展了抱负,柳月足够精明,上演了逆袭的狗血剧,最傻逼的就是宛儿,梦一样的女人相信爱情。阿灿姐俩还真挺像尤二姐和尤三姐。尼姑也打胎了。感觉龚老师还是老派作风,也显得珍贵。

总之看了之后觉得很现实,然后对世界累感不爱。

废都读后感 篇5

作者以庄之蝶和几个女人之间的性爱生活展开的。主人公庄之蝶西京城里的一个大作家,在西京这个大城市中名声如雷灌耳,可谓要钱有钱,要名誉有名誉,要地位有地位,城中的大小官员以及平民百姓没有一个不认识他,就连市长也会敬重他三分。这样的一个文化届大人物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无比优越,他理应活得自在,活得如鱼得水一样才是,但他最后却落得声名狼藉,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城市,到别处谋生了。

我认为这不是作者的本意,作者的原意应该是要批判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如:政府部门上上下下找关系、送礼物的不良风气泛滥猖獗。俗语说”有钱使得鬼推磨”。这句话很好地在这本小说中体现出来!哪怕你犯下田大错事,铸成诺大的错误,但只要认识了一些有头有面的人(名人、政府官员等等),通过私下的关系,送个红包,送些礼物等等,很多时候都可以把这些烦恼的问题一一解决掉。小说以打官司为主线来贯穿全文,其中穿插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找关系现象,描写出社会上不同阶层人物的丑恶嘴脸,这应该才是作者的本意吧。

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间费了好大的劲,把”腐败”两个字巧妙的用一个”废”字代替了,这鲜明地反映了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的观念对西京的精神腐蚀之深,这是一”废”。龚靖元书法了得,但成名富裕后将金钱挥霍于赌场,终因赌博而命丧黄泉。其子龚乙沉迷于吸毒,崇尚虚无飘渺的幻想,人生观极度消极。阮知非渔食男女之色,纵情于花天酒地之中,终以狗眼视人。汪希眠倒卖假画,被公安局逮捕,更是典型的违法分子。这一系列吃喝嫖赌、吸毒倒卖的不良社会风气搅得西京乌烟瘴气,是为二”废”。围绕着一场官司所展现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就是一场行贿受贿的权钱交易,贪污贿赂之风疯狂扫荡着西京的政治场,是为三”废”。

通过三废的社会现象,想提醒国家各行政部门是不是应该自上而下地进行反省、批评、自我批评、检讨等等,让一切都从正而办,做人民的好公仆。假若一直助长这样不良的社会风气,则平民百姓还有立足之地马?世上还存在真理吗?这些问题不得不令人深思,不得不令人担忧,可怜作者之用心啊!

废都读后感 篇6

贾平凹最具有争议的一本书,至于争议在哪,在于它大量而露骨的性爱描写,虽然见识过《白夜行》反应的标准的反差美学,可那是作为弃子日本文化中的两级刈割,我能理解并客观。作为在中国的那个时代,这套“弃子”原则似乎依旧能够得以套用。而这本书独特在于它营造的消极现实感。男女,花朵树木,深埋的是逃避和消极。大概是爱在夜晚翻读的缘故,太过安静的四周让我避免不了自我带入。常常有人说因为它恶心的描写而置之下流读物,而到底是什么促使贾平凹写这些私密的文字呢?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而收得大量关注?我想不能否定这些因素。但它文学一点来谈,使用扭曲的文字来显示荒谬绝伦的人生常态,它将沈从文笔下健康的性描写地不堪入目,就像将“最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这的确可称为悲剧本身。收到了什么效果呢?黑夜里,白日里,阴天下雨中,仅不愿被欲望支配,而已。不是求得耶稣上十字架,不是断食自虐,求得事后忏悔可以了了。

废都读后感 篇7

小说的题目是废都,重在废,挖掘主题还得从“废”上下手。文字之上溢满着迷信之气,算是文化之废,但废的关键内涵还在于社会之“废”,整个作品都是为了揭示废都这个社会圈的丑陋与黑暗!

庄之蝶名声虽大,但被周敏、洪江、药厂厂长等追名逐利之徒利用,终使他陷入一场与初恋情人的官司之中痛苦挣扎。从另一方面讲,他也是为着名声默认周敏的写作,算是自酿苦果,也是逐名之心惹的祸,怨不得别人。而且他还为了名利,不敢与牛月清离婚,只想玩弄唐宛儿、柳月和阿灿,全然一副不负责任的名人嘴脸,终害得三个女性纷纷以悲剧结场。他还购买龚靖元的书画害死朋友、为赢官司出卖柳月、违背作家良心写虚假广告,无不显示他追名逐利的肮脏一面。简直就一整个充满铜臭的名利场。

这鲜明地反映了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的观念对西京的精神腐蚀之深,这是一“废”。龚靖元书法了得,但成名富裕后将金钱挥霍于赌场,终因赌博而命丧黄泉。其子龚乙沉迷于吸毒,崇尚虚无飘渺的幻想,人生观极度消极。阮知非渔食男女之色,纵情于花天酒地之中,终以狗眼视人。汪希眠倒卖假画,被公安局逮捕,更是典型的违法分子。这一系列吃喝嫖赌、吸毒倒卖的不良社会风气搅得西京乌烟瘴气,是为二“废”。围绕着一场官司所展现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就是一场行贿受贿的权钱交易,贪污贿赂之风疯狂扫荡着西京的政治场,是为三“废”。

收破烂的口中唱出的民谣更是对废都之“废”的尖锐抨击,更直接也更酣畅!作品结尾处那“呜呜”的鼓声,是老牛对这座城市绝望的叹息,对废都悲剧的挽歌。这“呜呜”的凄调伴着醒目的“热烈祝贺古都文化节的到来”的横幅,更是从侧面衬托出废都之“废”。但是这本书遭到了毁誉两极的争议,誉之者称为奇书,毁之者视为坏书。

以上是有关废都读后感的全部内容。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值得我们反思的小说,它提醒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也让我们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摆脱阶级固化和社会不公的困扰。

废都读后感 篇8

《废都》读后感很多年前,读过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部引起轰动的长篇小说《废都》。当时,有两个印象给我最为深刻:一是庄之蝶总是阴差阳错的坎坷际遇和事与愿违的失落心态,让人看了名人在失去自我之后,无以自慰的深深悲凉;我感到这是在以前的文学作品中所没有见过的,一个独特形象。另一方面是作品中多处打了方框子的性爱描写。无拘无束的率直又有声有色的赫目,似乎是凡是能写性的地方,作者都没有轻易放过,这种写法在当代小说创作中还未曾见过,即使是在张贤亮的有关作品中也绝非能及。

对这些过多且露的性描写,我在初次读《废都》之时,心中确实存有极大的疑虑,甚至厌恶。对作家的那种明显的模仿中国古典小说中的性描写,尤其是对《金瓶梅》的在作品中几乎是一种翻版似的展示,更是怀疑贾平凹的生活状态是否被扭曲,或者是迎合市场的需要直接影响到了他的小说创作。诸种感受交织在一起,使我对《废都》的看法在说不清、道不明中,只能抱一种低调的态度。但贾平凹终究还是我们非常喜爱的一位作家,我感到他的文笔向来不是用来媚俗的,他的为人,他的思考都是在文坛上有所耳闻的。

后来我又零散的阅读过这部长篇,通过反复的细琢磨,我感到作品实际上是在写庄之蝶的幸运表象中隐藏着的人生之大不幸,而且由这种不幸,作者严厉地拷问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众多文人的灵魂,也对桎梏庄之蝶们的社会文化氛围进行了含而不露的鞭鞑。庄之蝶们从内在心态到生活形态都乱了章法,在官场、情场、文场的失意接踵而来。由“名人”变成了“闲人”,而后又变成了“废人”。在这个意义上,《废都》是惊人的警示和呐喊。然而说实在的,《废都》里的性描写虽然大部分是为了塑造人物和揭示人物关系所必需的,但很多地方明显的是冗赘的笔墨。

已经有悖于美学意义,及一些负面效应。与《浮躁》相对照,《废都》堪称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谴责小说。《废都》一书不但对扭曲时代的人和事物进行了果敢的谴责,而且是一种文化上的批判;并且由局部的批判发展到一种全方位的批判。贾平凹本人在作品中一再想强调“废都”二字及西京城的象征意义,其喻义自在其中。改革开放初期,贾平凹的小说多数都是一些用极鲜明、极响亮的调子来歌颂农村改革的。如在《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等小说中,他通过人性在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和转变的描写,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其故事中的主人公们都表现出了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和实际追求,因而,他的这些作品也给予读者以美的享受。同时,也给当时中国的文坛吹进了一股强劲的风。西北山地的贫瘠和美丽,民众的愚敦和淳朴,都成了作家歌颂农村改革的话题。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作家看到的是更加深刻的社会特征,于是,在他的以后的作品里,田园牧歌似的描绘,温情默默的抒怀一扫而空,而是一种毫不掩饰的批判,一种指向现代文明对自然人性戮害的控诉。因而,作家的笔下是一种手术刀似的解剖,也可谓是一种极为痛苦的反思。

从哲学意义上说,对现代文明的种种批判也就有了更深刻的意义。这也是贾平凹所贡献的一面。

废都读后感 篇9

读完前半部只能给两星,读到后半部可以给三星,再读过后记就有三星半了。 小说前半部分让我越读越恶心,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恶心,大段大段重复的性爱经历描写让我十分压抑,几乎放弃读下去。但后半部分的情节开始吸引到我,文章也才算是正真开始了体现出”废”了。只是我越读越觉得有点像金瓶梅了…结尾还有一丝荒诞意味。 最后在读过后记才算是知道了作者写作时的处境,也算是明白些文章为何这样那样了。 又在知乎上看到一段话:庄之蝶这个人物,大概凝聚了贾平凹作为当红作家的名利之益、名利之困、病痛之扰、内心之无助、崩溃边缘之混沌,以及,一些春思联想。 ——30读(于三十日下午三点图书馆一楼记

废都读后感 篇10

小说以社会闲人周敏带着有夫之妇唐宛儿私奔到西京城为开端,认识了以庄之蝶为代表的一系列西京文化人,由此展现了一段西京城的生活风俗史。作家庄之蝶虽有仁义善良、绅士风度的一面,却又有风流成性、生活糜烂的一面,从与唐宛儿、柳月、阿灿、汪希眠老婆等多位女子的滥情滥性中可见一斑。研究员孟云房沉迷气功神算,神神叨叨;书法家龚靖元嗜赌成性,屡屡被抓;其子龚小乙沉迷大烟,醉生梦死;画家汪希眠伪作赝品,为钱不择手段;以及西京政界和文艺界走后门之事屡见不鲜,甚至以走关系为荣。描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西京城里,围绕以作家庄之蝶为圆心的、复杂的人物关系,从中折射出西京这个地方整个生活与文化的颓废。各种人性的丑恶一一上演,一种极度的颓丧与糜烂贯穿整个西京城。一种腐烂的气息扑面而来,围绕着这座“废都”展开了人性丑恶的激烈交锋。

废都读后感 篇11

用了十几天的时间,看完了贾平凹的《废都》。

《废都》有红楼梦的气息,或者可以称之为陕西版的现代红楼梦。《红楼梦》写的是金陵即南京,《废都》写的是西京即西安,一个是女人版的红楼,一个更像是男人版的红楼。

《废都》废在文化,废在关系,废在文化人都在搞关系,错综复杂的关系。

这是一场关于庄之蝶和她身边的女人的一场毁灭。他毁灭了牛月清、唐宛儿、柳月,也毁灭了自己。

牛乐清无疑是贤惠的妻,长的也是漂亮的,唐宛儿是分情万种的,柳月是颇有姿色的年轻女子,阿灿是顶美,没有脂粉气的大气的美。还有汪希珉的老婆对他的深爱。可以想象,这是一个文化名人的魅力。但感觉,他对自己的感情是幻灭的,是放肆的,或者说不是用心的。

对牛月清是日久没情,对唐宛儿、柳月、阿灿更多是是美色的吸引,对汪希珉的老婆,也是浅尝辄止的,难道因为人家的深表表白是难以忘怀。

《废都》里最正常的莫过于那头奶牛和收破烂的老头,哲学和睿智。

废都读后感 篇12

《废都》这本文总体来说就是一帮文人最后被自己酸死的故事。

因为创作需要而任其滋生疯长的敏感,搅进了生活,硬生生放进社会,然后就纠结啊,挣扎啊。

那些个情色,其实一点都调和不了那种文人想清高又不得不清高的矛盾。这是我读的第一遍,读得压抑。

也许过些日子,我不像现在这么烦躁,能读出点别的。

废都读后感 篇13

在读这本书之前并没有看过书评。看完之后发现自己的一些观点倒是和某些书评很是接近。

这本书作者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地借鉴了《红楼梦》。

从人物方面来看,主人公庄之蝶的性格行为和贾宝玉有很相似的地方;由一个人物衍生出另一个人物的人物关系网也和《红楼梦》相近;《红楼梦》说贾史王薛四家的故事,又主要以贾府为主,本书讲的西京四名人的故事,又主要以庄之蝶为主。

从小说的开头看,《红楼梦》以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以及补天后剩下的顽石想进红尘为开头,充满一种特别的神秘色彩,同样的《废都》开头就说庄之蝶养的花花开四朵,颜色各异,却被烫死;甚至,天上还同时出现4个太阳,这夸张之说无异于后羿射日之时的天有十日。

从情感线索来看,《红楼梦》以宝黛钗的爱情婚姻为主要线索,而《废都》以庄之蝶的感情生活为主要线索。

既然很大程度借鉴《红楼梦》,我在想,作者是不是在主题思想上也是类似。通过西京四才子的没落荒诞的生活,来隐喻这个城市这个时代的衰退,所以才把本书定名为《废都》。

废都读后感 篇14

贾平凹,真大师!

这本同龄书,读起来很顺畅,45万字想来也不少,却没什么障碍地快速读完了。上一次这么流畅快速地读完一本书,还是读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5万字,算起来只能算作短篇小说。

说起这海明威,他的小说也只有《老人与海》和《丧钟为谁而鸣》可读了,其他的小说根本读不懂!大段大段,长篇累牍的对白,而且没有名字,全用代词代替。读了十句对白,你就忘了人物是谁,小说没了人物,那还有什么可读的。他的小说,是电影语言。

而贾平凹的《废都》就很不一样,对白少,人物鲜明。人物的鲜明,首先就体现在人物名字上。主角庄之蝶、主角妻子牛月清、主角的四个文艺界朋友阮知非、龚靖元、汪希眠、孟云房,保姆柳月、情人唐婉儿、旧情人景雪荫、主编钟维贤、慧明、学生赵京五……全是好名字,而且名字和人物身份、性格也极为符合。一部小说,主角名字取得不错也就罢了,《废都》里,全是好名字。有过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写小说、写故事,为一个名字抓耳挠头是常有的事。好多作者的小说,让人看过后连人物名字也立马忘记了。而他贾平凹,小手一抖,珠玑毕现。这就是一个文学家的修养。

西京城,有四大名人:

画家汪希眠,画得一手好画,更是做得一手假画。除了自己画,更是以模仿其他名家名画,收敛了无数钱财。这画家也有令人不齿的一面;

书法家龚靖元,西京城人人都想求得他一幅字。他的字更是被大街小巷的商家挂为招牌幌子。但家事命运令人唏嘘;

乐团阮知非,开着歌舞厅,做西京城最洋气的人。后来不知道被谁,打爆了眼睛,只能安上一对狗眼。让人可笑;

四大名人中,名气最高的就是作家庄之蝶。其他三位名人,在民间的口碑中多多少少有些瑕疵。汪希眠作假画赝品,龚靖元嗜赌成性,阮知非开着花天酒地的歌舞厅,而他庄之蝶,白玉无瑕。

《废都》的主角是这庄之蝶,但是最重要的人物却是周敏。没有了周敏这根绳子的串联,这部小说便成了散落一地的珠玉,便不是小说了。话说,这周敏是潼关县小有名气的写作者,携了漂亮娇媚的人妻唐婉儿私奔到西京。唐婉儿图他什么呢,一是自己丈夫实在粗鄙,二来周敏却是小有名气。

可是,西京是什么地方!好歹也是废都,也是叫做“京城”的地方。小小周敏来了西京,只能在城里做搬砖民工。偶然结识了庄之蝶好友——气功学者孟云房,一来二往之间,通过孟云房借得庄之蝶的名声,在报社编辑部谋得半个职位。

那庄之蝶,堂堂西京一号人物,路人不识得市长之名,没有不知道他的。知道周敏借他之名谋了职位,也不生气,反而提携周敏,收做了学生。可周敏毕竟是鸡鸣狗盗之辈,得寸进尺,竟瞒着庄之蝶,虚构了庄之蝶和前女友的风流韵事,发表于报刊。

大人物的风流韵事,特别是大作家的风流事,老百姓特喜欢看。八卦之心,不管什么时代,大家都是有的。捕风捉影的八卦之文,自然也能抱着作家大腿火起来。庄之蝶知道了此事,也只是稍有难色,并未发火,更未对周敏翻脸。读到此处,庄之蝶,人如其名了,活脱脱一个圣人嘛!

不过,且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间上哪有这样的圣人。

再回头来看这事情的始作俑者周敏,他是带着一个漂亮至于妖媚的人妻私奔而来的。他一天天在外,为了能在文坛混出个名头,苦心钻营,买礼物、走关系、拍马屁。为了巴结庄之蝶,不免得请大作家来家做客,也不免得带上唐婉儿去到作家以及作家所到之处做客。唐婉儿什么人?漂亮娇媚,勾人!在潼关县,她爱的是周敏的名气。来到西京城,周敏的名气还不如庄之蝶家一块砖。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潼关和西京到底不一样,但是唐婉儿的虚荣却似乎与生俱来的。是的,她“爱上”了庄之蝶。

因为周敏的关系,庄之蝶三天五次见到唐婉儿,他能受得了唐婉儿这美丽的诱惑吗?他受不了!于是,出轨就不可避免。唐婉儿,他是人妻,又跟周敏私奔了,再跟庄之蝶苟且,是在意料之中的。

庄之蝶作为一个作家、西京头号名人,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年代——三天两头娱乐明星出轨绿帽新闻霸占屏幕的年代,他这样的人出轨了倒不稀奇。稀奇的是,这次出轨竟然治好了这个作家的性功能障碍。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到《废都》这本书当年出版的盛况了。贾平凹1992年写完这本书,1993年甫一出版,一时洛阳纸贵。立马,因为性描写太过露骨、太过频繁,书被禁了。被禁没关系,盗版印刷!据说当时盗版都达到了1200万册之多。我想,在这个盛况中,书中的性描写,功不可没。

好了,白玉无瑕的大作家,出轨了,有了瑕疵。不过依然没有关系,瑕不掩瑜。

庄之蝶有个学生,赵京五,也是也个善于讨老师欢心之人。看到一个小保姆年轻漂亮,就介绍了去老师家做保姆。这保姆名叫柳月,看名字就知道是一个风月佳人。能干、有眼力见儿,刚进门就立马洗衣做饭、招待客人,老师喜欢师母也喜欢。这柳月聪明伶俐,他知道老师和唐婉儿是有一腿的,便留了个心眼,终于被她撞见二人在家做苟且之事。

事发之时,柳月看入了迷,被发现了也没有跑。于是,庄之蝶人性恶劣的地方显露无遗了:他为了柳月不把丑事说出去,强奸了保姆柳月,一旁的唐婉儿也惊呆了。

之前说他出轨是瑕不掩瑜,那是因为他的压抑得到了解放,他也没有对妻子不好。读到这里,已然不是瑕不掩瑜了,哪里还有瑜!全是令人愤怒的恶性了。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你看。贾平凹偏偏就把这“白玉无瑕”的上上人物、大作家庄之蝶——那层美丽的外皮撕碎给你看。撕了皮还不够,再拆了骨头给你看个够!

前不是说西京城有四大名人吗,画家汪希眠就有个漂亮老婆,和汪希眠日子过得寡淡。而庄之蝶呢,见好友家庭如此,老婆也是个美人,起了非分之想。令人更意外的是,作为大画家的老婆,在更早之前,就对大作家庄之蝶起了非分之想。二人差点做了苟且之事。

贾平凹,真是够狠。越是苟且的事情,越要让道德高尚、声誉极好的人来做。做一件还不够,要彻底地在人性上苟且下去!

四大名人,还有一个书法家龚靖元。龚靖元儿子龚小乙吸毒,败家。作为龚靖元好朋友的庄之蝶,做了什么呢?出钱给龚小乙买毒品,代价是,让龚小乙偷他爹的名贵收藏给他,还假托是帮他卖掉。书法家嗜赌成性,终于被抓去坐牢。庄之蝶又做了什么搭救好朋友呢?还是假托帮忙,贱卖掉了书法家大部分藏品给自己画廊。于是,书法家出狱后,得知了好朋友的“好心”,气死了。真真地被气死了。

话又说回开头周敏的造谣文章,庄之蝶不觉得有问题,但是被造谣的女方景雪荫,是个中层干部,也有美好的家庭,当然要起诉告了这周敏。周敏这鼠辈,被告的第一时间,就是抱大腿。不仅抱了大腿,还把大腿推出去背锅,又造谣说文章来自于庄之蝶的口实。庄之蝶就这样成了第二被告。

应诉的过程中,免不了上下打点关系。打点关系的过程中,这庄之蝶就把保姆柳月卖了。原先,这柳月是许给自己学生赵京五了的,为犒劳学生替他打点生意。但是官司更要紧,于是,转而把柳月送给了市长的残疾儿子做媳妇。真是一举多得:柳月知道他的丑事,也被他强奸了,所以能打发了这个定时炸弹;能讨好市长,为自己官司争取利益。

庄之蝶这么做,柳月不反对、不反抗吗?柳月作为一个乡下来的保姆,她有什么能力反抗。何况,她也喜欢这潇洒风雅的庄老师——在他最终寥落的时候,依然关心照顾他。真是悲哀。

人能坏到什么程度?我知道人性之复杂,超过了宇宙的一切,不能单单用好坏二字来评判。但是一个人可以有多龌龊,大作家庄之蝶告诉你:你想到的,你想不到的,都能!可是龌龊就龌龊吧,贾平凹偏偏让这么个美好的人物去干龌龊之事。他的对庄之蝶的描写,就像是一个个的大耳光,扇醒了那对美好的臆想——世间上没有道德上的圣人、没有行为上的完人、要警惕一切看起来美好的东西。呵呵,说不定,哪天你喜欢的明星就出轨了;说不定,你喜欢的作者就会爆出抄袭内幕;说不定,你的偶像正在为了钱出卖自己;说不定你喜欢的体育明星,天天吃着兴奋剂……

人心难测、人性复杂。庄之蝶能干的龌龊事,别的人也能干出来。就在以为自己赢了官司的时候。景雪荫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庄之蝶能找关系,她就能使出美人计——让自己妹妹拿下了终审的法官。明明喜欢庄之蝶,为了应对丈夫的质疑,不得不用下流手段赢了官司来自证清白。人啊,为了自保,真的什么都能做。

官司输了不要紧,对于大作家来说,不就是1篇别人造谣自己的文章而已,输了官司还能澄清自己与对方的风流谣言。可是,周敏是不干的,他是写造谣文章的人,输了官司,输的只有他自己。狗急了能跳墙,周敏这鼠辈,输了官司也不再认这个庄老师,以为对方成心不帮自己。

你看看,周敏这样的小人。那个时代有,现在这个时代也有。人性,是跨越时代,超越空间的。比如,工作中,尤其容易出现这种事情:同事有点事情,觉得你空闲,让你代班。结果,在此时工作出了纰漏,这个责任,你不但要承担,还要接受托你之人的责难;上级给你分配了一个不属于你工作范围的任务,一定要拒绝,不然最后落难的一定是自己。因为,既然工作不属于你,就意味着自己有自己该干的任务,也意味着自己不擅长,必然是做不好的。你热心接下来了,必然是最后落得被人说能力不足、责任心不够、心肠不热。生活中,也爱出现这样的问题,亲戚朋友有难了,你伸手去帮忙,出钱出力自然少不了。但是自己也有自己的事情,自己金钱和能力也有限度。如果忙没有帮成,亲戚朋友可能反而会怪你帮得不够。还不如不帮呢。

一本小说,有好人,就会有坏人。即使没有坏人,也会有好人变成坏人的。有好人变成坏人,那一定会有好人坚守好人的岗位。庄之蝶的夫人牛月清就是一个好人。好得让人心疼。不忍下笔写出她受的那些苦。

不能再写更多了,几乎要把这本《废都》复读一遍出来了。短短的四十五万字、小小的西京城、寥寥几个主要人物,竟然包含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起起落落、悲欢离合。这才是小说本来的面目,什么文笔、结构,统统忘在九霄云外,人物鲜活就是好故事,好故事就会是好小说。

61 4205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