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精编14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书中探讨了灵性觉醒的意义与实践,激发了对内心深处的思考,是否能引领更高层次的自我认知?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 篇1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讲述了对“自我”这个虚幻的执着,是人类痛苦的根源。但对“自我”你不可能将它自绝于体外,它如同你的影子一样跟着你。如果能以时时、在在的明觉去体会它,这种虚妄就有可能转化为喜悦和真实。托尔的书,无疑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我们本就具足的“新世界”。

这是一本2005年在美国出版的作品,但被美国黑人女主持人奥普拉( Oprah )无意问读到,她惊为天书,发心要大力推广,与更多人分享。奥普拉说,这是她二十多年来读到的各种心灵书籍当中,最棒的一本,可以帮助人类整体意识得到提升和转化,她读后有”开悟”之感。

当我们的自我认知能够容纳世间万物时,内心会找到一种与世界共舞的宁静。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 篇2

无常便是常,万事万物小到一场感冒大到生老病死,都有其运行规律,有顺风顺水的高能量期就有低能量期。想让所有的事儿都按我们的想法来几乎不可能。“臣服“当下,允许“如是”,就像王阳明说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或许是解决能力之外的事情最合适的心态。负面情绪皆因不肯臣服当下而来,除了折磨自己,没有任何用处,很糟糕时还会引起连锁负面事件。如果确实无法从情绪认同中走出,还有一个方法,鼓起勇气让自己沉浸其中,重点是只体会感受,不要去分析阐释,防止另一种心智认同。你的自主意志会升华这些东西。因为你将意识集中到这些负面的东西时,心智没有了动力,因心智而起的负面情绪也就没有杀伤力了。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 篇3

在我看来,作者更认为“小我”是一个妖魔化的事物,或者说是一个完全负面的事物,但是我觉得如果从潜意识的角度去看,即“小我“只是一种无意识,大多数时候是负面的,以及只是适用于一部分表现,如果全盘归为不好的东西,有失偏颇。因为有的时候,我们的无意识也会表现出善的一面。

害羞的人同样像外向的人一样,希望获得他人的关注,甚至可以说是比外向的人更加渴望得到认同,这一点在其他的事物方面亦是如此,表象能表现出来的东西都是有限的,往往最为深沉、内聚的一些特质,都是发散、渗透式的来表现的,而不是以直接的方式来表现,仅仅观察表象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事物真实的相貌可能会让人们感到诧异。

“放弃寻找一个概念上的定义以获得自我感。”所谓“我是谁”,单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是无法定义的,标签贴不玩,在不同的时空里有些标签会作废,我们最多只能从一个大方向去评判一个趋势,但无法细化到点点滴滴。“经由思想来定义你自己,其实是限制了你自己。”如果语言,思想亦只是一个工具,但无法用来对“我”下定义。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 篇4

本书作者是德国作家艾克哈特-托尔,是书上说:西方近十年来最重要的精神导师的又一力作。第一本书《当下的力量》。当时借这本书也是被介绍所吸引,然后翻译者还是张德芬,听说过吧。结果在书的背面还有介绍说,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主持人奥普拉,也听说过吧,在她的影响极力推荐下,这本书更被人们所熟知。而现在的我也已经熟知真本书了。

昨天也说了,这是心灵书籍类型的,帮助你的意识提高,思想的觉悟。书中有对这本书的意义所说的一段话:

如果你觉得这本书无法理解或是无意义,那么,你的觉醒就还没有发生。然而,如果你的内在对这本书产生了一些回应,如果你多少能体会一些其中的真理,就表示觉醒的过程已经展开;

对某些人来说,光是读这本书,就会启动觉醒的过程。对其他人来说,这本书的功能就是帮助他们体认自己已经开始觉醒的事实,并且强化、加速这个过程;

本书的另外一个功用就是,当内在的小我试图重新掌握并且阻碍觉知升起的时候,帮助人们辨识出来。

对我来说,现在依然读书中对我感触最深一下子想到的就是:当你在受苦的时候,你已经开始知道,认识到自己是在受苦,然后学会接受它,和它如何相处,以及如何解决它。这个对我的感觉真的挺大,生活中真的时时刻刻都会用到,类似这样的时刻。还有,当你在别人身上看到令你厌恶的、看不惯的事情或行为,那就是可能你自身有意或者无意的存在的。还有,只有当你忘记你是自己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自己,这里印象最深的就是看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在光明顶上面现在学剑法的时候,为什么每次都被问记起了多少,而他每次都回答记起的一次比一次少,最后全都记不起来,当却完完全全的掌握了。真的是挺厉害的。

最后,至于我到底觉醒了没有,开悟类没有~

慢慢来吧。有兴趣的你们也可以读读,看看自己的境界到底是个什么层次。

以上是《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范文大全的内容,这些精编的优质范文可以在大家需要时提供一些帮助或是灵感上的启发,希望大家都能从上述模板中摘取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如果对大家有用,也请多关注本站。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 篇5

我思故我在,是错误的, 你能够觉知到自己在思考,那觉知就不是思考的一部分,是不同向度的东西。

做梦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做梦,那是因为里面只有一个向度的意识,如果你能知道你当时在做梦,那就是你的另一个向度的意识已经进来。

很多人是在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在悲惨的损失之后,才经历到这个正在浮现的新向度的意识。有些人失去了所有的财产,有些人丧失了孩子或配偶,或是失去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名誉或是身体机能,有些情况是,经由灾难或战争他们同时失去了以上所有的东西,然后发现他们一无所有。我们可以称这种情形为“极限状况”。他们以前所认同的所有事物,所有给他们自我感的,都被拿走了。然后,事出突然并且不可思议的是,原先他们感受到的极度痛苦和强烈恐慌竟然撤退了,随之出现的是神圣的临在感,一种深沉的平安与安静,以及从恐惧中完全的解放。

当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让你认同的时候,你是谁呢?当你周围的形相全都瓦解或是死亡迫在眉睫的时候,你的本体感,本我感,就从形相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灵性也从物质的束缚当中被释放了。你领悟到真正的身份是无形无相的,是无所不在的临在,是在所有形相、所有认同之前就存在的本体。

悲惨地损失发生时,你不是抗拒它就是顺应(yield)它。有些人变得尖酸刻薄或是怨天尤人,有些人则变得慈悲、智慧并充满爱。顺应指的是在内在接受事物的本然(what is)——你对生命是敞开的。抗拒是一种内在的收缩,更加坚韧了小我的外壳——你是封闭的。

脑里面的声音, 小我的心智,每个思想都有自我感(小我感)存在;从灵性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无意识。你的思想,心智的内容,是被过去所约束的:教养、文化、家庭背景等,

小我 它包含了思想和情绪,还有一堆你认同为“我和我的故事”的回忆,还有你不自知而习惯性扮演的角色以及一些集体的认同,像国籍、宗教、种族、社会阶级、政治立场等。它还包括了个人的认同,不仅是认同于个人拥有的东西,还包括个人意见、外表、长久以来的怨恨,或是关于你自己比别人好或是不如别人,还有自己是成功或失败的概念。小我的内容因人而异,但是在每个小我中运作的结构都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小我的差异只是在表象,深究之下都是一样的。它们是怎么样相同的呢?它们都是靠认同和分离为生。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 篇6

接纳、享受、热诚,这是保持意识状态的情况下,对外相世界应该持有的态度。这三种态度只是意识状态不同能量的震颦,如果不是处在这三种状态的话,那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此刻被小我认同了。

接纳,就是遭遇极端情况的时候采取接纳的态度,你会发现有接纳在的话,会有一种平和的感觉,其实平和就是意识带来的,否则就会滑向无意识的负面情况。如果情况太为极端,既无法享受,又不能接纳,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停止,因为停止也是在对自己的意识负责,否则人会进入无意识状态,会有很多负面的东西产生。

享受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中注入意识,有意识的做每一件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当你注入了意识,最简单的事情也就有了品质。意识通过你显化在这个世界,然后你会影响你身边的人和事儿。

热诚是一种什么状态?就是投入意识的东西正好是你喜欢的东西,你找到了天赋,这时热情和享受都会翻倍了,你拥有巨大能量,也会相应创造更大的成绩。找到了自己的天赋,但是它也存在一个隐患,就是如果这时候被小我认同了,就会产生压力,一旦压力产生,你和本体意识的链接就断了,你的创造力就没了。只有有意识的热忱,才可以创造非常巨大的能量和成就。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 篇7

这是《当下的力量》那本书的作者埃克哈特.托利的另外一部关于意识开悟的作品。这本儿书阐释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当我们的自我认知能够容纳世间万物时,内心会找到一种与世界共舞的宁静。(全书270页,十章。)以下是我阅读时的个人理解。

1: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等各种信仰都是指向月亮的手,而不是月亮本身。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月亮本身,以及如何能找到月亮本身。

2:手机对人的危害?

其实手机和酒精药物一样,它能起到让人处于无意识状态,所以你能感觉到放松和愉悦,因为你的思想停止了,但有很大的隐患,就是你处于无意识状态的时候,你很容易被手机所播放的内容控制思想。

手机还有一个危害,就是会导致注意力缺乏症。注意力缺乏,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会导致人只能和外界建立非常肤浅的关系,这样会让人得不到满足。因为任何有品质的关系,它都是需要你有高度专注的,而你注意力缺乏,你只能建立一些比较肤浅的关系。

和手机相处最好的方法是你要选择性的去看你需要的内容,而且在看的过程中,无论是声音还是画面,不要一直盯着它,声音不要放很大,感官不要被其完全控制,就是看的时候要随时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而不是只被手机里的内容牵着走。

3:上瘾性行为是子人格也是一种能量实体。当你有出现上瘾性行为的冲动时,你可以用以下方法去解决。首先你可以有意识的呼吸二到三次。然后去观察自己这个思想,就是想通过外界满足自己的思想,最后再做个深呼吸,三到四次。这时候,如果某一个声音蹦出来说,为这个上瘾行为进行辩护,这时你需要马上逮住它,然后思考一下,是谁在发出这个指令。其实,能控制自己上瘾行为行为的方法就是因为它是一种无意识行为,你只有只要将你的意识带回你的内在空间,就可以制止这种无意识行为。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 篇8

再一次遇见了“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忘记了第一次是在哪里看到的这句话,当时临近高考,于是把这句话写在了生物课本的扉页,作为一个极度厌恶生物、生物选择题能25错18的理科生,当时还是希望能把这个科目学好,至少不那么难看,于是这句话多半是带着鼓励自己的吧。

那么现在四年过去了,我认识了自己吗?或许没有,但其实我并不需要认识自己,更多的我需要活在当下,此时此刻。

“我对这个疯狂的世界感到厌倦,我要的只是平安。”或许有时候你会这么觉得,不过,真的是这样吗?坏消息传来:“股市崩盘、交易泡汤、车被偷走、丈母娘驾到、旅行取消、对方违约、伴侣离去。“接着你又深陷这些事件中,你开始控诉、责怪、攻击、防卫或是为自己辩护,显然这些事情在你的潜意识中比所谓的”平安“更重要。

以上是书中的描述,我自己也是类似,很多时候我会说我想要画画、看书、看电影、纪录片,这些事情在我的认知中是“好“的事情,相对而言打游戏则是”坏“的事情,过度的浪费了时间;但是很明显,当我闲下来的时候,打开电脑点击开始游戏,远比拿起书、拿起画笔来得容易,并不是我不喜欢看书、画画,很长时间以来我感觉自己在禁锢自己,我真的是一个喜欢读书、喜欢画画的人吗?比起那些真正喜欢这些事情并且投入了大量精力、最后有所成就的人,我都很不好意思说我喜欢做这些事情。很可能我只是希望我成为一个远离游戏、喜欢读书、画画还不错的人,但事实是打游戏这件事情似乎有点让人上瘾,尽管读书、画画仍然能够让我感受到不同的乐趣,但是开始着手做这些事情,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 篇9

这本书终于读完了,并且用了四个小时记了笔记。真是一本让我费劲好大劲才读进去,然后又超级着迷的一本书。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大家都在为外在的物质生活,追名逐利忙的不亦乐乎,我们一起跟随老师读了到这本呼唤意识觉醒的书,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又难能可贵,为我开启了迈向新世界的大门。

它帮助我们

辨识小我

找出我的本来面目

调整好与当下时刻的关系

拥有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

觉知有形世界的无常本质与稍纵即逝,减少执着,通过当下之门去内在空间享受乐趣。

了解宇宙的整体性,万物和谐,各就其位。做一个有意识的参与者,与大自然合一。

发现快乐的秘密,与生命合一,与当下合一。

它告诉我,不是我在活出生命,而是生命经由我活出来。

生命是舞者,而我是舞步。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 篇10

痛苦之身,是有能量的实体,它潜伏在我们内在空间。怎样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就是有时候情绪上来的时候,你会做出一些不理智行为,但事情过后你就后悔,会想当时为什么那样做,那么当时控制你的是谁,就是痛苦之身。痛苦之身分两部分,即时的和积累的。积累的,包括我们的童年经历、生长经历和我们的集体无意识,即时的就是当下遇到的特别严重的事情。不被痛苦之身控制唯一的方法就是随时保持意识的临在。小我的痛苦之身只能生活在心理时间里,是无法活在当下的。当下采取的行动,肯定是有意识的行动,它拥有当下的力量能转化痛苦之身。

临在。就是活在当下的智慧。

其实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我们的生命也只能在当下展开,无论是以前还是未来,这些都是心理时间,你的心智可以到达那里,但是你的身体永远只能在当下,所以你无从下手。压力从何而来?压力来自你要求自己去做能力以外的事情。比如总是在懊悔过去做的不够好,或者担心未来会如何…过去和未来都是你伸手够不到的,你只能活在当下,这段空隙就是压力焦虑的来源。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 篇11

人的生命就像宇宙的循环一样,都是相同的道理。人也会经历诞生、外显和回归的三个过程。在外显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内在意识在生活层面的显现。会出现前面提到的三个状态,接纳、享受和热诚。无论是以哪种状态,最终生命还是要走向回归的过程,回归的过程,没有热忱,只是臣服。

其实所有我们经历的、理解的、想到的都是真相的表层,比如说冰山的尖端,但是我们却把这些认同为自己。小我是有着结构性局限的,它最大的缺点就是分离感,认同小我时人会觉得自己是危险的、恐惧的、孤独的和不安全的。与小我认同,会产生一系列有问题的负面情绪。严重的是,我们甚至将这些情绪认同为自己。真相却是小我心智只是意识的一个简单的层面,我们的本体远比小我要更伟大。本体带来的是喜悦放松安宁,小我状态是分别心、防卫、攻击、焦虑、愤怒、痛苦、自负。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 篇12

作者提到了时间,过去、当下、未来,似乎是无数个时间的片刻但又仅仅存在于当下之中,过去和未来都是脑海中的。时间只能间接地被证明存在:衰老的皮肤、钟表的转动、日出日落,我本来是想要拿风作为类比的,因为风也是看不见的,但是可能只是对于人类而言,只能感受风,而或许有这样一种奇特的生物,可以完完全全看的到风的存在、运动,那么再回到时间,是否有这样一种生物掌管着时间,看的到时间的流逝呢?

“如果需要直接的证据才能证明时间存在的话,那么时间就是不存在的,而当下是永远存在的。“

读完这一章之后,感觉这本书简直就是神书啊!令人赞叹!我会觉得这一章中有太多需要仔细思考和深究的东西,应该读第二遍,甚至更多,不知道这是否有些过度,或者说是一种贪婪,想要理解书中所有的内容。

“外相并不是你的本来面目。”

要有一颗敬畏和有爱的心。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 篇13

作者提到了父母也是比较容易陷于身份认同之中的,有意识地为人父母,而不是控制自己的孩子,其实这一点我现在听闻已经很少了,只是觉得父母与孩子之间还没有到朋友的地步,即平等;突然觉得似乎我也犯了一些错误,父母对于孩子并不是一点也不干涉,毕竟以人类来看,父母具备更多的经验和见识,在某些程度上能够避免孩子走一些致命的弯路,但我仍然希望大家都是以人的形式,平等地商议探讨问题,而非我比你高一辈的态度。以及在孩子小的时候或许需要父母更多,但是在长大之后这种父母的身份认同是需要打破的,所谓“孝“似乎看起来更多的是一个统治工具,维系社会的稳定。如果我以后有小孩的话,我并不希望他孝顺我,但我希望我们之间有爱。

“做你自己“是被作者提出来的一个病句,尽管个人表示少部分的赞同,但仍然会觉得读起来有些玩文字游戏,包括作者对于”我“、”本我“这些词语的使用和评判上,你已经是你自己了,那么如何要去”做“你自己呢?这样一来这个”做“是否会显得更像是一种角色扮演呢?你就是你自己,不需要再去刻意地”做“,不需要再背负额外的东西。

处于负面情绪的时候,“小我“有一部分是以此为乐地,并觉得有用,因为会保持这样的状态很长时间处在这样的情绪中,难以摆脱。觉醒大概就是能够自由地觉知,而并非时有时无地能够从情绪中撤退。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与生并不是相对的,死亡即是永生。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 篇14

我之前提过一个很古怪的问题,我经常会这么做。“如果给你十分钟开启上帝视角的时间,那么你想要知道什么?“

我想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否是有序的运行着,是它看似混乱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有序,还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般混乱一样这个世界在慢慢衰败。

很巧,作者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他的观点是这个世界看起来似乎是随机的,甚至有时候还是混乱的,但是其背后隐藏着一个较高的次序,即这个世界最终是有序的。“雪花飘落,片片各得其所。“优雅地描述了这件事情。但是这个较高地次序我们是无法通过思考理解、领会的,因为思考的都是内容,我们所认知、经验、做、想或感觉到的,都是内容。但其实我个人觉得这种较高的次序,宇宙大和谐,是可以感受到的,如果你的内心足够平静。

保持足够的定静和警觉,不要试图去思考和解释,只需要感受周围,或许说的很玄乎,能量场存在,类似人的气场,当你静下心来感受周围的事物的时候,能量以稳定的形式在你体内外交互、流动。

“思想将情况或时间予以鼓励,然后称之为好或坏,好像它们是独立存在的。对思想的过度依赖,会让实相分裂成碎片。这个分裂的碎片就是幻相,但是当你困在其中时,它看起来可是真实无比。然而宇宙确实一个不可分裂的整体,在其中,所有的人、事、物都是相互关联,无法单独存在的。”

不要总是试图以“好”或“坏“来评断事件,尽量去接纳它,如果接纳你自己身上的不完美,甚至缺陷。因而有意识地与较高的次序联合一致。

“只有当你抗拒所发生的事情时,才会受制于它,而你的快乐与否就由这个世界来为你定夺。”

保持与当下和谐一致,顺从当下的情境,不抗拒即否定了外在形式的绝对实相,就好像是有什么东西超越了现实的存在,不是感官可以明察的事物。抗拒使得这个世界和属于它的事物变得更加真实,坚固,持久。但是也并非永远地顺从,并不是允许自己被虐待,有的时候仍然需要拒绝,但这种情形中少了那部分过度的抗拒的蛮力和戾气,而是强有力且正当的拒绝,不带有任何负面的心态。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顺从,顺从自己的内心。

“有梦,即有梦者。梦就是一个短暂的形相游戏。它自称一个世界,相对来说是真实的,但不是绝对的真实。而梦者,就是形相在其中来来去去的绝对实相。梦者并不是梦中人。梦中人是梦境的一部分;梦者是梦境发生之处,也是梦境得以发生的基础,它是相对后面的绝对,时间后面的永恒,在形相之内以及之后的意识。梦者就是意识本身,也是你的本来面目。“

61 4019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