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山鬼读后感完整(14篇)
山鬼的故事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关系,情感的纠葛与孤独令人深思,是否能在纷繁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山鬼读后感完整”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山鬼读后感1000字完整 篇1
读完山鬼失恋的故事,我脑子里就浮出了曾经看过书中,电视,电影中的类似的故事。所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一方很爱另一方,为了见一下对方,一方很用心的打扮,准备,想着对方见到自己会不会满意,直到自己打扮得快满意为止。
在去约定的地点时,心中有的是高兴,夹带着一丝紧张和担忧,担忧着对方没来。知道到达了相约地点,得知对方没有按时来,心中又增多了一些担忧,但是很快自己不愿意相信对方没来,于是自己就帮对方找借口。可能是ta在路上耽搁了,等等借口。
于是这人就在那个地方等啊等,东看看,西看看,着急着,担心着。这一段时间将会是这人过的最漫长的一段时间。不安慢慢得吞噬者这人,到后来ta感到失望了。
原来对方一直没有喜欢自己。
人生路上,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或是喜欢一个人,而她不喜欢你。或是想得到某个人的青睐,而没有得到。
那我们该怎么面对呢?失望是肯定的,但是不要做一些害人害己的事,比如自杀或者杀别人。这可能是我们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了,但是我们不能像屈原那样自杀了,想起三毛说过的一句话:
有死的勇气,为什么就没有生的勇气。这世界给了我们生命,也许就是为了要我们上演一场由失望到充满希望的华丽转变故事。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也许此时你不顺利,一天后,二天后,一年后,十年后,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回想一下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困难时期,当时你也许真的生不如死,但是现在你坐在桌子旁边,喝着热茶,回想起来,只会付之一笑。然后就感觉没什么了。你应该乐观得生活,不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吗:
明天的报纸是新的。来“编写”我们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山鬼读书心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本站信息推送。
山鬼读后感1000字完整 篇2
《山鬼》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是其《九歌》中的1篇。《九歌》原本是楚国南部流传已久的祭歌,后经屈原加工改写而成了一组具有独特体制的抒情诗,是楚人宗教形式的一种巫风的具体表现。《山鬼》以其缠绵悱恻的隐晦字句,揭开了其时楚地淫祀文化中浪漫迷离的一角。
山鬼,即山中之神。因其非正神,故称其为鬼。马茂元认为:“寻绎文义,篇中所说的是一位缠绵多情的山中女神,必然有着当地流传的神话作为具体依据,当非泛指。”若依其所言,则“山鬼”之“山”当有实指,或与巫山神女之说有关。而关于诗中的主人公,千年来各家更是有“山鬼”“女巫”的身份之争和性别之争。然“师其意不师其辞”,我以为就读者而言,重要的是对文本自身的欣赏和感受,择一而从,其余存疑亦未为不可。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起笔四句便用极其精炼的语言描绘出了山中女神的意态和姿容,空灵飘渺,深情曼妙。“若”,可解为语气助词,亦可解为“仿若”“若有若无”——这样一来,“被薜荔兮带女萝”便有了更丰富的含义。“人”指代的山鬼在山阿“若有若无”,而薜荔和女萝则是确切生长在山阿的实物,由是,隐晦难言的氛围开始浸染全篇。且薜荔和女萝都是藤蔓类植物,再结合“若”的空无,山鬼恋情的单向和徒然的结局伏笔已然埋下。“含睇”“宜笑”是女神的妙容,而当初的“子”倾慕的则是“窈窕”。《方言》有言“美状为窈,美心为窕”,可见女神蕙心兰质,所恋公子亦非俗类。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此处极力渲写山鬼的随从和车驾。“赤豹”“文狸”“辛夷”“桂”契合山神的身份,洪兴祖言:“乘豹从狸,以譬猛烈;辛夷杜衡,以况芬芳。”此言甚善。“石兰”“杜衡”迥异于上文的“薜荔”“女萝”,有人借此认为前后指代不同,并得出男鬼和女巫的说法,存疑。而结合后一句,笔者倾向于理解为女神换上“石兰”和“杜衡”这些香草是在为约会做准备——带香草悦所恋,进而折芳馨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艰难险兮独后来。”此节被公认为是祭歌中山鬼的唱词。蒋骥曰:“幽,深也。篁,竹也。”自叙身处环境之晦暗,但为“见天”与所恋之人相会,即便明知“路艰难”,也义无反顾,纵使“独后来”,亦无惧无悔——体现了山鬼对爱的企慕和坚贞。五臣云:“言己处江山竹林之间,上不见天,道路险阻,欲与神游,独在诸神之后,喻己不得见君。”洪兴祖曰:“谗邪填塞,难以前进,所以所居于此。”句比字栉也甚矣。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澹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山鬼来到了约定所在地,却不见所约之人。她独立在山的顶峰,聊以寄情。她上下环顾,却在云霞风雨中一无所见,于是别离之思和迟暮之感骤添。“表”点明所处夐高幽远,“容容”喻所见云气氤氲,进而引出“冥冥”的“昼晦”之貌——山鬼或许是为了观望所思而立于至高,却终被下方的云障遮蔽视野,故虽其时为白昼却犹如冥晦——据此有人理解为是喻小人蔽贤,似不无道理。“东风飘兮”,《诗》有言“匪风飘兮”。洪兴祖曰:“言东风飘然而起,则神灵应之而雨。以言阴阳通感,风雨相和。屈原自伤无和也。”五臣云:“自伤诚信不能感君也。”或有可取之处,却不免附会之嫌。若依笔者所悟,结合后一句“留灵修兮澹忘归”,读来颇与《万叶集·雷神短歌》中的“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有共通之处——抒发对伊的思慕与盼其来后久驻不归的愿望。“灵修”,有人将其与《离骚》关联,认为是指楚怀王,亦有人解为神灵的仁慈,并释澹通惮义——则此句意变为“等待神灵的仁慈啊害怕忘了回去”。不乏可取之处,但终流于工巧。“岁既晏兮孰华予”,此句既表心志,又有启下之效。洪兴祖言:“自此以下,屈原陈己志于山鬼也。”牵合附会太甚,“何其狭也”。王逸注:“年岁晚暮,将欲罢老,谁复当令我荣华也。”此言不差。正因感年岁迟迟,才念念“华予”,方有下文的“采三秀”的行为和“然疑作”的阐发——这一切都表明了女神对伊的守望和深情,何其真挚感人。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五臣云:“芝草,仙药,采不可得,但见葛石尔。亦犹贤哲难逢,谄谀者众也。”不无可取之处。马茂元认为“兮”字往往具有“于”字作用。郭沫若由“于”古音“巫”,认为“于山”即是“巫山”。若依此解,则巫山神女说成矣。但若将“于”单作语言音节自然的延长解,亦未为不可。承上年华易逝意,女神有感“美人迟暮”,欲服用灵芝来驻芳容延年命以待所思,于是周旋山间,采而求之,然终不可得。在久等不遇后,女神不由心生怨念,但对伊的执着让她“怅忘归”,并安慰自己为其开脱——他是思念我的,只是没有空闲罢了——痴心情状至此尽显。但若只看字面意思,亦可理解为是女神负气之下的愿望式的诅咒——我要你每分每秒都在想我没有空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自言虽身在山中无人之处,犹取杜若以为芬芳,饮食洁净,居处清幽。五臣云:“饮清洁之水,荫贞实之木。”此处以“芳杜若”“饮石泉”喻己之高洁,以“荫松柏”喻己之坚贞,同时暗言自己等待的时间之久,情意之诚。漫长的等待无果后,女神对伊思念自己的设想也终于不再笃定,而是信疑交作。亦有人认为“然疑作”是“然作”和“疑作”的缩写式,意为由“然作”演变到“疑作”,即真情不再——主人公认识到等待只能是徒劳。闻一多《楚辞校补》谓:“案本篇例,于韵三字相叶者,于文当有四句,此处若、柏、作三字相叶,而文只有三句,当是此句上脱一句。《礼魂》‘姱女倡兮容与’上也有脱句,例与此同。”结合前后文,“君思我兮然疑作”确有一定突兀之处,脱句的说法有其见地。若真如此,则不免唏嘘叹惋。然时隔两千余年,犹能读到这篇瑰丽奇文,已乃我辈之幸矣。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又,一作狖。五臣云:“填填,雷声。冥冥,雨貌。啾啾,猨声。皆喻谗言也。”或曰:“雷为诸侯,以兴于君。云雨冥昧,以兴佞臣。猨猴善鸣,以兴谗言。风以喻政,木以喻民。雷填填者,君妄怒也。雨冥冥者,群佞聚也。猨啾啾者,谗夫弄口也。风飒飒者,政烦扰也。木萧萧者,民惊骇也。”牵强附会,恐不足为凭。头顶惊雷震震,眼前昏暗迷濛,耳边猨猴啾啾,风雨飘摇,落木萧萧——愚以为这里极写山鬼身处的环境,意在以景写情,烘托出其内心的悲苦和结局的凄凉,并于蓄力后引出末句“思公子兮徒离忧”——戛然而止,笔力由此荡开,余音回环往复,凄忧缠绵不绝。
山鬼身上空灵与多情兼具,高洁与野性并存,较之《九歌》中的其他神祇,似乎更加鲜活真实,贴近人性。她自由烂漫无拘无束,乘赤豹又从文狸;她姿容曼妙,含睇宜笑善窈窕;她爱美尚洁,带香草而饮石泉;她用情坚贞而赤忱,为见所思不辞艰难险阻,即便被待之无情亦思念不止,纵使知道徒劳无功仍不忍离去——较之湘君和湘夫人,山鬼无疑更为痛苦。湘君可以策马排忧,湘夫人亦有侍女相伴,且二者皆可逍遥赏景,但山鬼只能在雷鸣雨冥中痴痴等候,凄惶而孤独。
全篇以山鬼的心理活动为线贯穿行文脉络,刻画细致而入微。 “子慕予兮善窈窕”洋溢着青春少女般的活泼自信,“折芳馨兮遗所思”蕴含着情窦初开般的喜悦,“岁既晏兮孰华予”暗藏着年华迟暮的哀怨,“采三秀兮于山间”闪烁着坚贞执着的光辉。而“君思我兮不得闲”“君思我兮然疑作”“思公子兮徒离忧”则昭示着她心理变化的过程。凡此种种,皆表现出她不渝的高洁情操——无怪乎前人多有附会屈子身世之说。
无论身处如何绝望的境地,自始至终支撑着山中女神的,都是对伊的爱。而其文所述,代乎屈子其时,亦似有精神实质相通之处渗透其间。然若一味牵附怀王,则“几失楚人面目”。本篇所述的女神和公子的形象,不局限于一时一情,细品之下,自有其起于文内,发于文外的力量,历千年而未绝。
可叹——
山中有鬼善窈窕,心悦伊兮伊不赏。
山鬼读后感1000字完整 篇3
屈原《九歌·山鬼》的最后一句为: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我以为“徒离忧”三个字是该诗的关键词。
从表面上看,诗人以美丽女性山鬼的口吻表达了强烈的孤独感、向往和失望的情怀,实际上作者的意蕴不止于此,另有深意。
山鬼自然是孤独的:余处幽篁兮读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诗中三次使用独字,强化了所塑造的形象的孤独感,自然也传达出诗人的深刻孤独。何止是在自然中不见天,何止是在茂密的竹叶遮挡下阳光无法抵达,更为潮湿和阴郁的是心灵的天空,没有阳光的抚慰,像滑腻的青苔一样。
遥不可期的公子,只是她心灵天空中的幻景,是永远不会升起来的太阳,是无法穿透林叶间隙的微光。一腔希冀的山鬼,被石兰、带杜衡、折芳馨,欲将这些作为赠与知己的礼物。这样的想法落空了,在长久的等待之后,只能怅然而归。
留灵修兮澹忘归、怨公子兮怅忘归。两度忘归,其实是不愿意归去。这更加剧了山鬼、诗人以及读者的期待心理。
怅然若失,可是依然不甘心。明知等待的人不会出现了,还是坚持痴痴地等,依然不愿意回归竹林。
松柏有荫,却无力阻挡雷电和暴雨。雷电和暴雨正好切合了山鬼的心情或者心境。外表的恬静,不能表示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暴雨来的正是时候,暴雨的倾泻正好宣泄山鬼的强烈情感。所以,山鬼宁愿选择在雨中,洗涤尘埃,也以淋漓的透雨掩饰充溢期间的明眸之泪。
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画家,大都截取了诗歌的前四句,以骑乘赤豹的**或者半**的山间美人为画面的主体,对于环境的描绘多失之于简略,只能表达诗歌意象的局部。画家们容易把这些媒介本身当成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本身,理解是存在片面性的。而同样取材于这首诗歌的**作品,更多的是以旋律传达山鬼所处的环境的清幽和孤寂,更便于描述山鬼所处的外部环境。
**或者绘画都无法整体传达诗人的意境。诗歌形象的感悟和传递,还是以诗人的方式进行,更利于切近诗人的初衷。文字是自足的,可以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山鬼的内心和外部世界。
诗人喜欢以美人、香草为描写对象,借以寄托情怀、表达情感、传达情思。和诗人笔下的那些美好的植物一样,山鬼作为一个动感形象,也是诗人传递理念、理想的一个媒介。山鬼不宜简单地归结为独处幽篁的山间美人,她是诗人理想和理念的化身,与其他的美好事物一样,它们属于诗人,也属于理解诗人的读者。
但,仅停留于此还不够,那些美好事物还有更深的意义和内涵,不仅是外部之形象美,还具有内在的气质美。这才符合诗人的气质和情感寄托于表达。
山鬼是否真的愿意离开幽僻的竹篁?我意未必。那里是她的来处,也是她的归处。
在那里,她可以采三秀于山间,可以观磊磊乱石,览蔓蔓葛草,可以保持杜若一般的幽香、芬芳,可以渴饮山泉,可以朝闻啼鸟夜听猿鸣,还有幽林中的微光。星光、月光、山光,都应该是三秀的组成元素。造就山鬼含睇而笑、窈窕的山间精灵的独特气质,是离不开这些外部环境的。
在放逐中,诗人屈原的孤独心结难以揭开,心绪难以排解,这反而成全了诗人,成全了楚辞。诗人每每有呕血之句汨汨流淌而出,既升华了天地山川间的万物,也升华了诗人自身。
如此说来,公子的未出现,丝毫不损伤,甚至更保全了山鬼的高洁。这样的山间精灵,只有诗人以及诗人的知己,才有资格真切地欣赏和拥有她。山间精灵,似乎如海市蜃楼般虚幻,可以远观,不可近视;可以感知,不可以接触。
虚大于实、幻多于真。若隐若幻的形象,好似暂存于诗人的笔尖,诗歌的第一个字就是若: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山鬼读后感1000字完整 篇4
01
当《思美人之山鬼卷》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窗外已是一片明亮。
正是春天,万物复苏,正是清晨,日之初始。
然在书中,屈原及一众人物却前途未卜,各方势力交错的权县刚刚度过瘟疫之劫,然究竟是天劫,还是人为都未可知;屈原与莫愁女的感情刚刚确认,然屈原父母已为他定下婚约,他们的感情又将何去何从;家国天下,儿女情长,究竟孰轻孰重,他们又会如何选择?
即使早已透过史书了解到书中每一个人物的结局,但我还是希望梁振华教授可以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结局,历史太过残忍,我期望着,他们可以拥有一个好的归宿。
即使有违历史。
02
屈原,这个人物我们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从端午节的由来,到后来求学时背诵的《离骚》,可以说,他已经成了我国文化的一个代言词。
想象中的屈原,该永远是一副忧国忧民的形象,因为思维的惯性,我们却忘记了,再聪明睿智的人物也会有年少轻狂的时候,《思美人》一书,正是在这种程度上编织屈原痛沉汨罗江前荡气回肠的传奇人生,让我们从另外一个层面上去了解屈原本人。
自少时起,他的梦中总会频频出现一个身披薜荔带女萝的绝色女子,但无论他如何追寻,都是梦醒人散。当朝思暮想的人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才华横溢如他也只会呆若泥塑,失去所有语言,所有思考,如同每一个青涩的少年一般,这样的屈原,比之史书中一心只为天下的他,不知生动了多少。
士为知己者死,屈原虽身为百臣之首的屈家,门楣显赫,诗才名满天下,但因一个不能言说的身世秘密,被限制于一方之地,不能施展文治武功,身旁的所谓王侯贵胄,擅长的也不过是饮酒作乐罢了,这样的他,满腔愤懑,一朝得遇知己,屈原愿以身托付,不负此生,不顾自己的安危,为友请命。
但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遭遇,才让少年屈原更加的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与其说是对莫愁女的爱与承诺促使他来到权县,还不如说是他本身的正义感,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
一旦走进天下这盘棋内,往往是身不由己,屈原明白,但依旧义无反顾。
所以他说,“愿把平生志,付了这天下和美。”
03
都说“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身处乱世,天下未平,诸侯竞起,征伐不断,但也正是这样的乱世才会诞生更多如苏秦张仪屈原这般耀眼的人物,可也是这样的乱世才会有像无名那样的悲剧。
“你定不曾闻七旬老翁怀抱儿子已死之躯哀哀痛哭之音,清白人家的女儿被拖入军营时的惨呼之声;你定不曾见自己的父亲惨死后躯首被人高悬城中示众之景。”无名面色凄楚,声音沙哑地对屈原说道,亡国之恨、弑父之恨,正是这样的恨才会明知九死一生,依旧要孤注一掷。
无名有错吗?于楚国人而言,他有错,因为他弑君,但于越国而言,他没错,因为这是正义之举。在乱世,是非黑白,从来都没有明显的界限,或者可以说,哪哪都是灰色地带。
同楚国国都郢都仅有一墙之隔的权县,各方势力交错纵横,地方恶霸鱼肉子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当中,来任县尹或同流合污,或辞官归隐,为了赶走一心为民谋福祉的屈原,刘歪等人甚至助长瘟疫的盛行,置百姓于不顾。个人利益,早已超越任何一切,令人胆寒。
身在太平盛世,从来不知乱世子民的痛苦,有时看到战争国家的硝烟弥漫,战火纷飞,心中都会有一种想去一探究竟,亲身体验的感觉,但我同样很清楚地知道,无论是书中还是影视剧中的战争,比之现实,都要好上太多。
冷兵器时代也好,当今世界也罢,战争从来都是用生命堆积起来的。
04
一将功成万骨枯。
纵观历史,哪个朝代的建立与覆灭不是踏着众多将士与百姓的鲜血,争权夺利,逐鹿天下,从来都是男人们的梦想,可就是这样的梦想不知葬送了多少柔弱女子的一生,嬴盈、田姬亦或是那些不知名的女子,以身为诱饵,远离母国,潜伏敌国,获取情报,成全男人们争夺天下的梦想。
三十六计之一的美人计,攻心为上,虽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效果往往最佳。
“大丈夫欲立于世,又怎能耽于儿女情长。”这是张仪的选择,心虽动,但他依旧选择看着月吟的船渐行渐远,他感慨,落雨了,可真的仅仅是落雨了吗?
想起西施,本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却被当权者当做细作送到吴王夫差身边,虽是为了家国,但难免还有些意难平,覆灭了吴国,她本人也未能有个安稳的后半生;再如《思美人》一书中的赢盈,身为公主,和亲楚国,本想为了儿子逃开母国的控制,却不料儿子早夭,自此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历史亏欠这些女子太多,却没有以任何东西来偿还,徒留下一生的凄凉。
兰草少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思美人,思的不仅仅是美人。
山鬼读后感1000字完整 篇5
本诗是屈原《九歌》组诗中的第9篇。它原是1篇祭神诗。但山鬼乃山中女神,非楚人正神,所以虽然诗中女神不免含有当地流传神话的具体依据,而最终仍蕴含着比作者主观想象更为迷人的艺术因素,我们今天读《山鬼》正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全诗共二十九句,以祭神人的口吻描绘出一位多情缠绵的山中女神形象和一段悲剧的爱情故事。
诗一开篇便给读者展示出这样一尊凄美的雕塑:“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深山之中,女神身披薜荔,腰缠萝带,含情脉脉,神态恰然。这里交待了山鬼的处所,从正面展示了女神的美艳形象。
山鬼毕竟不是凡人,它有自己的特点,不仅身处环境不凡,佩饰神态特异,而且车乘等也独具特色。所以诗篇继第一节对山鬼的正面形象展示之后,在第二节中又进一步展开对山鬼车乘威仪等的描绘,“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赤豹为女神驾车,文狸紧随其后,车为辛夷所制,并结以香桂之旗。由第一节写山中女神的神态、佩饰,到第二节写其车乘威仪,这就为我们较为完整地展现出了山中女神的独特风貌。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节末尾“子慕予兮善窈窕”,和第二节末尾“折芳馨兮遗所思”,都给读者提供了同样的信息,即女神意中有人,她还将有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下面从“余处幽篁”到“孰华予”,山鬼的八句自白证实了我们前面的推断。女神告诉我们,她本来生活在“山之阿”的“幽篁”里,正是为“折芳馨”“遗所思”而来,但由于“路险难”而迟到,所以没能见到她所思念的情人。于是她登上高高的山峰,呆呆地向远处眺望,聊以寄托思念之情。可是由于山高云幻,风雨濛濛,结果什么也没看到,山中女神既思恋又失望,时光若白驹过隙,芳华转瞬即失,于是思慕之情与迟暮之感一齐向她袭来。
期会未果,山中女神怅然若失,在石磊磊葛蔓蔓的山间采三秀以遣忧。她思绪万端,是自己来迟?还是“公子”爽约?她宁愿是前者而非后者,她希望他一直在思念自己,只是因为不得空闲才未得会面。但这种自我安慰又不能得到最终肯定,她又时而埋怨“公子”,甚至怀疑“公子”是有意爽约的。
女神为了爱情而不避艰难、长途跋涉,而最终却未能实现美好的愿望,不管是责怪自己,还是埋怨对方,都不能使这桩爱情故事的悲剧色彩有所减弱。就在山鬼徘徊不定、苦思不解的时候,天上雷声填填,大雨冥冥,风飒飒,木萧萧,天公似在为女神的不幸而感愤;猿狖啾啾夜鸣,也似为山鬼的遭遇而悲泣,全诗就在这种沉郁、阴森的气氛中结束。
全诗成功地塑造了山中女神阴厉凄美的形象。她忠贞痴情而又仪态万方,空灵缥渺而又自然真实。她具有现实生活中女性的姣美,又不失山中女神特有的面貌和风神。她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追求和纯洁如一的高尚情操都使人敬佩和感动。本诗在描绘这一爱情故事、塑造山中女神形象方面,成功地运用了心理刻划。如第一节中“子慕予兮善窈窕”,第二节中“折芳馨兮遗所思”,和女神自白中“岁既晏兮孰华予”,真实地展示了她内心深处由青春躁动到芳华易逝、美人迟暮的心理变化和活动;当她与情人期会未遇之后,诗中用“君思我兮不得闲”、“君思我兮然疑作”再次深刻而真实地刻划了女神将信将疑、徘徊不定的心情。最后以“思公子兮徒离忧”来揭示女神悲怆的内心,更是真实感人,可叹可泣。
此外,本诗末节以独特的笔墨来抒写深山奇景,雷声、雨声、风声、木声,还有啾啾不已的猿鸣之声,汇成一曲悲壮的交响乐,造成一种悲壮的氛围,它为更深刻地表达女神此时的内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本诗中最精彩的一笔。
山鬼读后感1000字完整 篇6
洋洋史记篇章,屈原之悲剧性,格外高格。偶然看到出了关于屈原的小说,不仅佩服作者,难度是可以想见的。书名就颇为古色,山鬼,楚国尚巫,此鬼非彼鬼,是山神。开篇的全力渲染,楚辞之风全开,一部青春文学下此笔力,瞬间引发了阅读欲望。果然,青年屈原是简单纯良的,一开始是难以把书中这个单纯的青年官二代和才华横溢、创一代诗格的屈原联系起来的。但本书巧妙之处便在于自逻辑巧妙。“山鬼”的现实化身莫愁把屈原从高处不胜寒的郢都带到了穷乡僻壤的权县,屈原看到了地方之腐败破落,开始思考权贵与平民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开端开始了他的改革之路。从开始与楚王携手、一腔热血投入挽救江山于水火,到最后绝望一跳,真想一气呵成地看完全套。少有的能看进去的青春小说,现在觉得给他贴一个青春文学的标签,好像也不恰当
山鬼读后感1000字完整 篇7
品鲁迅之作,感慨万千;读冰心散文,细腻委婉;然而,屈原诗歌,给人留下的却是无限与对祖国的忠诚!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民族节日,为了纪念屈原而产生。有人曾说过:初读好书,似遇新友,重读此书,似会旧友。的确如此,第一眼见到《离骚》二字,就觉得这是一本意味深刻的书籍。果然,大约一看后,无法真正明白作者想要通过书来表达的情感。反复斟酌后才略知一二。宁溘死一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这句是我最难忘的一句。
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却在字里行间充分的透露出作者希望报效祖国,为国家效力的热衷这情,我委屈着自己的心智,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暂且认同把谴责和羞辱一起承担。是啊,也许屈原那热血沸腾的心我们终生无法亲身体验,可我相信,就如他所说的: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好一幅幽美恬静的水墨画卷,好一种看破世俗,红尘的浩荡之气,好一位用生命来铸成宏伟诗篇的屈原。读好《离骚》,你会发现,自己整个心灵都受到了净化还有对情感的升华,没错,面对生活,人生的道路,我们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则,屈原有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玿质其犹未兮一说,哪么我们又何尝不可有自己的看法与坚持!读好《离骚》虽没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却知道了为何它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奇珍瑰宝它是一部感动人们,激发人们,有强烈艺术魅力的作品。
读了《离骚》的前半部分,心里一直觉得有什么在抖动。也许,冰冷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火热的心。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他毕竟没有被现实击倒。他不能成为历史上的政治家,就要成为伟大的诗人。
香草美人,讲述着他自己一段段不得志的往事;琼枝玉树,勾勒出他那清瘦的轮廓。
曾经,是那么的踌躇满志。后来,就只有失意,只有落魄。一切的一切,违背了他的本意。愤怒、烦恼、失望,每一个失败者都会经历的心灵痛苦,令他刻骨铭心。他只有在竹简上、绢帛上写出自己的苦恼,留给后人。
山鬼读后感1000字完整 篇8
端午刚过,感谢屈原。不是因为他的纵身一跃为我们带来的三天假期,更多的是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对人生的大彻大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知人生艰难但勇往直前的非凡勇气,“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索人生和未知的执著精神。但纵览历史,我们对屈原有太多的误解,在历史的长河中,屈原的身影渐行渐远模糊不清。
梁振华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但他和人们印象中古板的专家学者形象不同,他更多地将自己的才情和学识挥洒灌注在创作方面,在《思美人》之前他已创作了多部文学作品。梁振华教授的这套《思美人》还原了一个青春版的屈原,一位如玉公子,一个真实的人,其中《山鬼》这部以“情”为线索,写屈原与莫愁的一段千古奇情,一世绝恋,展现了战国时代各国的政治斗争,尔虞我诈。
“山中有情鬼,旖旎入梦来”。屈原在梦中与山鬼相遇,在现实中与莫愁于乡间相见,怎奈纵使相逢不相识,还和莫愁等人产生了误会。屈原是至情至真之人,为了化解与莫愁的误会,违背父命蹚权县浑水;打击渔霸,救百姓与水火之中;以身试药,击破渔霸的阴谋,赢得了民心和莫愁的芳心。然而屈原“生于端午,命途多舛”,权县的渔霸欲要卷土重来,莫愁不能和生于端午的人在一起,否则会身陷于万劫不复的灾难之中,但命运已拨转它的轮盘,屈原的政治仕途将会遇到怎样的凶险,与莫愁的感情又会遭到多少拦阻,只能等下一部揭晓了。
作者的文字语言绮丽,读来恍如梦回大楚。开篇屈原的梦境令人心生遐想:
晨雾氤氲的草地上,望眼即是盛开如披彩流霞般的繁盛花朵,延绵似长长漫漫的汐潮,一袭卷着一袭,漫过山峦,向着远方扑去,直抵那视线将息未息的尽处。
而楚王祭礼的九层高台,作者也做了非常细致的描绘,读来如同置身于高台之下:
精致的瓦当被红漆镂空的木栏衬着,浮刻有凤鸟展翅的飞翔仪态,细细看去,不同瓦当上的凤鸟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姿态。
整部作品细节也很考究,也看出来作者下了功夫查阅资料。从人物的服装,街道的建筑,楚地的风土人情,都令人感受和触摸到一个真实的战国时代。楚王在祭礼中:头戴羽冠,身着对龙对凤串枝纹的宽袖深袍,披着长长的五彩缯。在碧霞欲和仓云私奔之时,作者从《周礼》《管晏列传》《孟子》中引经据典,告诉我们私奔在后世被道德制约,但在先秦是被允许的。
看书的时候,正值电视剧在湖南卫视热播,但评价不高,其实小说真的要比电视剧好很多,作者的文字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值得一读。
山鬼读后感1000字完整 篇9
说起端午节的由来,想必我们都不陌生,关于屈原的传说,也都流传甚广。屈原面对国破家亡,愤然投身汨罗江,以身殉国,后人为了纪念他,举行包粽子、划龙舟等纪念活动,逐渐演变成了节日的欢庆活动。可惜我也只知道这些,对于屈原大夫的故事、作品、思想等等都知之甚少。前几天参加活动,对于他《天问》中所表达的含义更是一无所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面对漫漫求知之路不能畏缩不前,要勇于前行。
山鬼读后感1000字完整 篇10
屈原《九歌·山鬼》的最后一句为: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我以为“徒离忧”三个字是该诗的关键词。
从表面上看,诗人以美丽女性山鬼的口吻表达了强烈的孤独感、向往和失望的情怀,实际上作者的意蕴不止于此,另有深意。
山鬼自然是孤独的:余处幽篁兮读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诗中三次使用独字,强化了所塑造的形象的孤独感,自然也传达出诗人的深刻孤独。何止是在自然中不见天,何止是在茂密的竹叶遮挡下阳光无法抵达,更为潮湿和阴郁的是心灵的天空,没有阳光的抚慰,像滑腻的青苔一样。
遥不可期的公子,只是她心灵天空中的幻景,是永远不会升起来的太阳,是无法穿透林叶间隙的微光。一腔希冀的山鬼,被石兰、带杜衡、折芳馨,欲将这些作为赠与知己的礼物。这样的想法落空了,在长久的等待之后,只能怅然而归。
留灵修兮澹忘归、怨公子兮怅忘归。两度忘归,其实是不愿意归去。这更加剧了山鬼、诗人以及读者的期待心理。
怅然若失,可是依然不甘心。明知等待的人不会出现了,还是坚持痴痴地等,依然不愿意回归竹林。
松柏有荫,却无力阻挡雷电和暴雨。雷电和暴雨正好切合了山鬼的心情或者心境。外表的恬静,不能表示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暴雨来的正是时候,暴雨的倾泻正好宣泄山鬼的强烈情感。所以,山鬼宁愿选择在雨中,洗涤尘埃,也以淋漓的透雨掩饰充溢期间的明眸之泪。
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画家,大都截取了诗歌的前四句,以骑乘赤豹的**或者半**的山间美人为画面的主体,对于环境的描绘多失之于简略,只能表达诗歌意象的局部。画家们容易把这些媒介本身当成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本身,理解是存在片面性的。而同样取材于这首诗歌的**作品,更多的是以旋律传达山鬼所处的环境的清幽和孤寂,更便于描述山鬼所处的外部环境。
**或者绘画都无法整体传达诗人的意境。诗歌形象的感悟和传递,还是以诗人的方式进行,更利于切近诗人的初衷。文字是自足的,可以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山鬼的内心和外部世界。
诗人喜欢以美人、香草为描写对象,借以寄托情怀、表达情感、传达情思。和诗人笔下的那些美好的植物一样,山鬼作为一个动感形象,也是诗人传递理念、理想的一个媒介。山鬼不宜简单地归结为独处幽篁的山间美人,她是诗人理想和理念的化身,与其他的美好事物一样,它们属于诗人,也属于理解诗人的读者。
但,仅停留于此还不够,那些美好事物还有更深的意义和内涵,不仅是外部之形象美,还具有内在的气质美。这才符合诗人的气质和情感寄托于表达。
山鬼是否真的愿意离开幽僻的竹篁?我意未必。那里是她的来处,也是她的归处。
在那里,她可以采三秀于山间,可以观磊磊乱石,览蔓蔓葛草,可以保持杜若一般的幽香、芬芳,可以渴饮山泉,可以朝闻啼鸟夜听猿鸣,还有幽林中的微光。星光、月光、山光,都应该是三秀的组成元素。造就山鬼含睇而笑、窈窕的山间精灵的独特气质,是离不开这些外部环境的。
在放逐中,诗人屈原的孤独心结难以揭开,心绪难以排解,这反而成全了诗人,成全了楚辞。诗人每每有呕血之句汨汨流淌而出,既升华了天地山川间的万物,也升华了诗人自身。
如此说来,公子的未出现,丝毫不损伤,甚至更保全了山鬼的高洁。这样的山间精灵,只有诗人以及诗人的知己,才有资格真切地欣赏和拥有她。山间精灵,似乎如海市蜃楼般虚幻,可以远观,不可近视;可以感知,不可以接触。
虚大于实、幻多于真。若隐若幻的形象,好似暂存于诗人的笔尖,诗歌的第一个字就是若: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山鬼读后感1000字完整 篇11
“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山中满是树木,满是飞瀑和流泉,迷茫的烟云。
在这茫茫的深山之中,仿佛有一个美丽的女子,戴着馨香的花朵,出现在面前……她微微地笑,笑得美丽,又笑得有点凄迷。她保持着守望的姿势,等待的姿势,仿佛已经与山融为一体。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她带着赤豹、花猫,乘坐着香草装饰的车子,甚至身上也佩戴着芳香的花草……十足的气派,仿佛是要去赴一场约会,但又只像是一次例行的出游。她站在山上,等待着梦中的那个人。她走过艰难的山路,走到山上最高的地方,迫切地希望见到那个他。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她站立在山上,望着山中的云雨分外惆怅。她所等的那个人没有来,天上下起了雨,可她依然独立站在山上,孤独地凝视着。
她是山中的神仙,抑或一个女子的灵魂,不会有容颜老去的一天,她所指的,是她的心灵慢慢地老去。从当年的活泼清纯,到所谓的成熟,再到慢慢地老去。虽然一天一天的等待永无止息,虽然她的心已经彻底冷淡,可她还是在守望。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她幻想着,那个人正在思念她。
然而那只是她的幻想而已。她对那个人的思念,是漫无边际的单思。她不知道那个人在**,那个人在想什么,只知道自己在想他。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失望的她离开了,不再等候。天上下起了雨,电闪雷鸣。山中的暴雨令人恐怖,令人心里更加沉重。
无论是那山中野兽的嘶鸣,还是风吹树枝的声音,都只能令她更加难过、更加心碎……
不知道为什么,读了《山鬼》之后,心里始终有隐隐的痛感,隐隐的惋惜。忘不了那装饰着馨香花草的女子,忘不了那若有若无的身影,忘不了那孤独守望的目光,忘不了那狂风暴雨中,无尽的失望和哀愁……
山鬼读后感1000字完整 篇12
很奇怪,作为中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却鲜有以他为主人公创作的文学作品。以至于到今天屈原留在我们心中的仍然是年老、悲愤、沧桑的形象。然而看楚辞,那其中有多少浪漫的想象和令人怦然心动的爱情,“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沅有茝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能写出这样句子的人,他的青春、他的爱情、他的理想与他的人生究竟是怎样的?《思美人》是一部很特别的小说,和一般的古言相比,它真正做到了将楚辞的意蕴融入了小说。又以切肤的演绎写出了屈原从少年到老年一生的情感历程与人生轨迹。它不仅仅是动人,在讲述屈原的故事时,时而心痛、时而欣悦、时而激昂,情绪饱满而笔触细腻。《山鬼》是整部小说的第一卷,主要集中在青春爱情、屈原身世与他走上胸怀天下政治道路的契机。总体来说,非常精彩。后两卷还没出,很期待能早日看到更多的故事。
山鬼读后感1000字完整 篇13
看完电视剧之后,忍不住上来说一下。
我是最先看小说的人之一。在看小说的时候,觉得这是一部下了功夫的小说,描写非常优美、动人,常常在很恰当的地方引入一些历史和文化的描写。楚辞的引用也很恰当。最难得的是,在人物描写上,并不套路。无论是屈原、莫愁女,还是昙花一现的无明,他们的心理、对白都很符合各自的身份,因为真实,也会让人觉得很有代入感。尤其是屈原,为什么会爱上莫愁女,为什么会从一个文学侍从一步步走进政治,都有比较清楚的动力。所以,看完小说后,对于电视剧是有比较大的期待的。
然而看了剧之后,不免觉得有些失望,首先,人设变得简单,很多在小说中非常精彩的对白和描写没有了,另外,一个高逼格非常有文化质感的小说变成了一个很通俗的电视剧。小说中,对白有古风,非常有气质,但是这种气质在电视剧中被弱化了。其次,可能是因为剪辑的原因,整体感觉不如小说张弛有度。期待电视剧在后面能够发力,把小说的动人之处演绎出来。
贴一大段个人非常喜欢的对一个配角的描写。只这一段便能看出功力高下了。
屈原初听到“年华永驻”“白首不离”之时,心中方有微动,岂料 此人越说越是轻薄,终露出一副纨绔子弟的嘴脸。他微一蹙眉,抄起桌 上一个勾连谷纹的铜酒樽缓缓将自己的耳杯斟满,再不搭话。至此,众 人方讪讪收声,各自依样续一点残酒,默默喝了起来。
片刻,一个沙哑低沉的声音响起: “好一个入世而卓立、出尘而脱俗,如此逍遥入梦之事终究只能成
全在山中之鬼身上了。值此乱世,早已是渐渐之石,不皇朝矣!” 屈原闻言,整个人陡然一震,立身循声望去,见一青年身着赭色骑 射胡服倚在篷舱深处,与周遭一众广袖深袍的贵胄公子甚是不合,唯有 腰间一束小有寸许的竹节琉璃师比略略抬显了身份,这种带钩显示并非市井平民。 屈原敛一敛心神,平淡道:“梦中之事,与众位消遣而已,无明兄
言重了。” 江面上的夕光折射在无明脸上,把他面部的线条勾勒得分明,连同
少年额上本不该出现的几道皱纹一起烘托出来,更显出几分刚毅深沉的 味道。他也不恼,只是微微笑笑,抬起手中耳杯轻啜了一口,将手放在 琴上随意抚了几节音律。但随即便无以为继,似是心有烦忧,终究放下 酒,起身向船尾踱去。
屈原沉吟片刻,见众人皆已醉意深浓,便执了耳杯也闲闲出了船舱。 舱外江上已是落日垂垂,大片的云霭被夕阳染成了赤金颜色,只见无明 长身鹤立于船尾,一身长不过膝的胡服配以短靴,在这流光披霞的天空 下显得尤为英挺。
“无明兄适才之语,灵均有所不解。山鬼之说虽是梦境,却贵在经年, 于这世间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分?”说罢,屈原将手中耳杯递了过去。
无明亦不推辞,从容接过,也不饮,只执在手中,双眼依然遥望着 远去的江水,嘴角却带上了一丝苦笑。江风吹来,溽热中带着几分暮晚 的凉意。许久,无明朝向西边晚阳落下的方向,仰头饮了半盏,余下的 半盏,抬手在风中一划、一倾,晶莹的酒浆自盏中珠迸而出,每一滴中 都似蓄了一枚小小的夕阳,转瞬间便滚落在江面,再不见踪影。
“国既破魂安所兮,壮士几时宁归。唯归途之辽远兮,江与山之难移。 鸟返乡兮狐首丘,拔剑四顾兮心何忧。”他的声音低沉而肃杀,苍凉沉
郁之感顿生,蓦地令屈原心惊不已。 正待细问,他却又开口了:“生逢此世,王侯尚不久矣,红尘佳梦,
岂不成空?日月山川,耿耿星河,佳人入梦,哪样可谓长久?个中冷暖 悲喜,当是敝帚自知。不知屈兄如何,无明反倒时常羡慕身边那些浑噩 之辈,整日吟诗弄月美姬对酒,早已都是空空皮囊,便也不必再着意别 的什么空不空了。”
屈原在自己的震惊中沉默着,眼前的无明浑然不似平日里一起雪月 风花之辈,他的心中分明翻滚奔突着一条滔滔大河。屈原体会着他话语 中深沉的痛楚与绝望,一时竟找不到话来回应。只得默默将无明手中耳 杯再次斟满。
无明浅浅一笑,微举了举杯,换了副轻松自嘲的语调:“羁留楚地 这三年,若说知音,恐怕唯有灵均一人耳。”
往日里,那一众王侯贵胄对着屈原只有曲意逢迎,甚是无趣。难得 一人能如此不拘写意,屈原自觉幸甚,也叹了句:
“嗟我何人!独不遇时当乱世!” 无明一时痛快大笑,举杯道:“所见略同!若有来生,当不负卿!” “来生?无明兄说笑了。逍遥此生还来不及呢,管什么来生?来,
你我共饮此杯!”说罢,屈原仰头一饮而尽。
山鬼读后感1000字完整 篇14
行于山野,望穹而歌。阮江东流,岁月蹉跎。暮霭忽逝,雪鹤怅卧。山月顿起,星孤云薄。清泪横流,楚寿几何?
——题记
读屈原作品最大的感受,是一种悲恸沉浸于其中。无论《离骚》还是《山鬼》。
这也许是后世的惆怅文客刻意把某份同病相怜的悲恸嵌了进去,或许这本就是诗歌创生时屈原心中真切的感受,令人读来竟觉字字都透着幽幽愁意,句句都散发着淡淡忧愤。
为何作《山鬼》?也许屈原入山而见“山鬼”绝代风华,痴情如斯,不禁联想到自己于辰阮流放而不得君王召命,不正如“山鬼”思心仪之君却待之不得吗?遂有感而作《山鬼》。
诗中山鬼被薜荔女萝,带石兰杜衡,窈窕含笑,乘赤豹,从文狸,似是山中圣洁神灵,但其身份历来仍颇受争议,或言巫山神女,或言山野女魅。而我却只愿单纯地把她当作名曰“山鬼”的山中绝世丽女。这想法来源于儿时看过一部关于屈原题材的电视剧,剧名早已模糊,只记得大致的情节是一个名叫“山鬼”的山野美女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屈原,可屈原却只衷心那梦想中的美政,对山鬼的深深爱慕冷淡不视。最终绝望的山鬼赌气嫁与了贪婪年老的楚王,而靳尚继续谗言魅主,张仪离间频频,甚至曾经尊崇他的学生宋玉也背叛了,于是他被再次流放,这也是他作为诗人和政治家的最后一次贬谪流放。当秦国的玄青铁马嘲笑般叩开楚国郢都锈迹斑斑的九丈城门后,他悲恸赋《怀沙》而抱石沉江,而原本怨恨屈原的山鬼听闻后竟毅然为之殉情。
屈原死于自己的“至刚至洁”,而山鬼也正是爱上了这种品性。所以恨透了屈原的正直。但山鬼还是爱屈原的。因为屈原是屈原,却也是山鬼。
一个人怎么不会爱自己呢?原来为屈原殉情的是屈原自己。因为他要让诞于楚地的自己的一切都回归于最纯净的根源,不容玷污。
似那山鬼初现,清丽净纯。只可惜的是,当她随屈原自幽篁而出居楚之郢后,却有一些什么东西隐隐在她心中发芽。那是浅浅的’欲望和失望。以为只要对屈郎全心全意付出,便可使之倾心。正像屈原单纯地以为只要自己一心一意侍奉楚王便能强盛颓楚一般。然而屈郎衷于“美政治世”的心无旁骛,让她最终投入了楚王之怀。
而屈原也以另一种方式投入了楚王的怀抱。可楚王只慕灵均之风采,正如他仅贪山鬼之美色,。屈原之美政,早已注定徒然。
雷填填兮雨冥冥,风飒飒兮木萧萧,怨叹君王不至。秦之野心引九州烽火而致破城残垣,哀鸿枯血,这也将他“天下摄然,人安其生”的美梦击的粉碎。在九州合一的前夜,美世,美政,美人,皆不可得。空梦一场。所以他忧愤悲伤。
本是天上人,何因堕凡尘?不慎入世,凡尘染心。最终为世所扰,为世所驱,为世所弃,为世所离。他应该是一个如此哀恸的诗人吗?做一个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无忧诗客多幸福:不愤庙堂之温蠖,勿忧嬴秦之眈眈,流连于秀水明山,忘我于丽谷香川。不忧思,不愤世,不嫉俗。至少不会受到伤害。一个不受伤害的人是幸福的。然而一个幸福的人也希望所有人幸福,这样的人博爱而思虑长远,可同时也注定一生孤寂。
瞭那云梦广大,仰那郢都恢宏,望那楚宫深邃。唯见那九丈碧柱擎云,朱檐冲天,妃妾似醴,宫娥如酪,多少温柔乡中笑。叹那王臣晨暮恋金玉,嘲那爵侯昼夜醉椒浆,讥那琴瑟鼓钟不知疲,笑那莺声燕语绕雕梁。
鸾殿觞燕乐,金瓯杯中雪,朽尽荆楚邦。歌舞升平尽兴时,当是社稷荒。苍穹将坠,即使是参天巨树也将注定无能为力。社稷欲覆,无法扶大厦之将倾的人会在绝望中枯萎凋朽。枯萎是可怜可叹的。
原来天人降世,不是为了救世,而是为了先绽放夺目光彩而惊艳世俗,再目睹自己的天真渺小而落寞,最终以此体味凡尘的悲恸?体味凡尘的悲恸,亦是一种悲恸。
屈原的悲恸是什么呢?是失去了三闾大夫的地位而惨遭贬谪流放?或是失去了原本“圣贤”的荣誉被楚民遗忘?还是蹉跎了岁月将直面暮年的苍老与死亡?
可我清楚的明白,诗人们从不畏惧死亡,更不会害怕遗忘,他们真正惧怕的是亲手背叛自身曾真情描绘的诗情画意。
欲借吴钩斩狼寇,却恨青锋短。艾萧盛而兰芳稀,所以他才壮志未酬。这便是屈原的愁意与忧愤。亦是悲恸。而我们的诗人就在这悲恸中流离,也在流离中悲恸。
云谷幽幽,馨兰虽有,可怜无人愿撷。美人怀玉兮,何人称赏?天人持璧兮,君王不望。高阳独舞兮,无宾击节。帝啻孤歌兮,未有鸣凰。舞终乐逝兮,心怀彷徨。歌尽风平兮,颜神惆怅。有有无山鬼兮,观吾舞象。有无山鬼兮,听我吟殇。有无山鬼兮,阻我沦亡。
上一篇:山鬼读后感最新1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