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改造读后感会汇合【推荐4篇】
哲学的改造引发对思维方式的深刻反思,探索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是否能启发新的智慧与理解?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哲学的改造读后感会汇合”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哲学的改造读后感会汇合 篇1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哲学的改造》的第一章“哲学的在变化中的概念”企图解释哲学的起源及在整个哲学史上“哲学”这一概念的变化。
关于哲学的起源,他首先提到了人兽之分:“举凡表识人性与兽性有别,文化与单纯物性相异的这些事体,都是由于人有记性,保存着而且记录着他的经验。”(p1)杜威提出的人兽之分在于记性,似乎能对现代动物学研究的“动物也有‘意识’”的观点进行补充。现代动物学研究发现,动物也有知觉和“意识”,比如对于一只狗来说,世界虽然是无色的,事物却是可以通过嗅觉、触觉乃至视觉为其感知。而一只狗对于某一事物能通过各种感官活动进行“判断”,于是有类似人类意识的活动。但是这种意识区别于人的意识的是,人有强大的记忆功能,能够记忆除了直观的事物之外抽象的原理、规律,因而人能阐发出种种理论;而动物的记忆有局限并且有暂时性,你去姊妹家里看他们养的狗,过了半个月再去它可能还是因为不认识你而对你吠叫,这就是狗不能通过记忆外在的形象而识别出不同的人,既是其感官的局限,也是其记性的局限。但是杜威的这些理论却似不能完全解释狗对对象的判别模式。当你再次在姊妹家见到那只狗的时候,它吠叫后会来闻你的脚,然后识别出你来,它虽然不能判别你与主人之间具体的关系,却能判别你的敌友性质。狗似乎也有一部分的记忆留存,可能是有一个嗅觉的记忆库,通过嗅觉的记忆它也能像人一样对生命活动中的事物有所记忆。那么就不能像杜威所认为的人兽之分在于有无记性了,狗有某一感官的记性,能够记录一部分关于这种感官的经验,而人的记性更全面而已。那么我认为人性与兽性之分,如果从记忆的层面来说,也只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如低等的动物可能没有记忆或记忆功能很窄很弱,越高级的动物记忆功能就越强大越丰富。但是,如果仅是一个渐变的属性,则不能称为人与兽的根本区分。因此此观点尚须商榷。
但是,杜威的“哲学起源于人类记性”可以作为我们为什么能够通过对物体各个侧面的观感及各个部分的触感而产生整体概念的印象的一种解释途径。在现代欧陆哲学课的主体间性的讨论中,我们讨论到对一个实体,比如说桌子,我们平常人无论从什么角度都只能看到某一面,但却可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立体概念。一种理解是这种观念是先天赋予的,但这种解释是难以证实的;而如果从记忆的连续角度来看就这一问题就明朗起来。因为通过记忆的各种直观感觉的集合,能够在头脑中大致还原出这张桌子的所有面,即便不是完全精确的记忆,也能够还原出极其相似的头脑中的一张桌子,即是立体的一张桌子。而再一次见到桌子时,凭着头脑中立体的记忆,就可以单单直观到桌子的某几个面就能将之归类为桌子了。
当然,杜威提出“记性”的重要主要是为了说明哲学的起源的。“在实际经验时,人总是一刹那一刹那地生存着”(p2),人通过记忆不断累积的经验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记忆的生活原本就是幻想和想象的生活”(p2),记忆会因为情感的因素而偏离实际。这似乎是常识性的意见。而杜威的创见在于他提出了原始人类记忆世界的原本实际是一个“暗示的世界”,这些暗示又在戏剧化的过程中将动物人格化,使动物在人的一厢情愿中也进入人的情感世界,以作为人类情感暗示的对象,事实上人们就形成了以欲望为中心的“梦”的世界。即人类社会。这种说法我无力验证,却觉得它本身有合理性。杜威所谓“暗示的世界”和我们今天所处的符号和象征的世界是契合的。我们将颜色、星座、动物、花朵都与某些意义固定地联系起来,这本身既是符号化,也就是一种暗示。但这种世界观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对于某些不信奉这些符号的人,比如纯粹的科学家就不适用。
杜威认为,哲学的所从而最后出现的素质“超越科学的真理和谬误,事实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而它在成为真正哲学之前,至少要经过“故事传说和附随它们的戏剧化凝固”和“产生对理论体系和智性证明的动机”这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个体记性到集体记忆到记忆的筛选到想象的永久结构与记忆融合”这样一个路子来的,最终同化和整合后的集体记忆凝为教义而成为信仰。第二个阶段则是“超验信仰”和“经验知识”在矛盾中发展的阶段。我理解的他所支持的哲学理论体系发展模式是由经验知识这股力的不断推进,与信仰发生了根本矛盾和冲突之后,转变信仰。哲学体系在这种模式的循环中发展。
在信仰是否需要某种理性论证证明自身这一问题上,他显然是站在肯定一方的,并且认为历史上也是如此。他从苏格拉底的“未经思考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出发阐述人欲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必须要以实在和宇宙的形而上学为基础去寻究理由,而不是靠习惯维系下来。对于这一信仰的证明,我并没有在这一章中找到具体的内容,但他认为对于信仰的证明“既不能靠习惯和社会的权威使人信受,更不能靠经验的证明谕人”(p12)。前半句是显然的,那种做法不能称为证明,只是一种强加信仰的霸道;后一句在说明不能单单通过经验以说明,还需要其他理性手段。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后面的阅读。
哲学的改造读后感会汇合 篇2
学生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老师答:“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开篇这个对话勾起了我对此书的兴趣,这样的回答真是有意思,不是确切的从正面来回答学生“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而是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实这个回答等于没有回答,可正是这个回答,显示出老师的智慧所在。
翻开此书前,一直觉得“哲学”这门学科永远和我沾不上边际,觉得这种书中充满着奥妙和深不可测的智慧。可是翻阅完后,我的思想有了180度大转弯。原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套哲学理念,和哲学家们的区别在于,他们将他们的所思所为系统的呈现给了众人,让大家明白他的做人道理;而我,盲目的在成长中成长着,此刻,借助一张张纸上的字,来认识自己,分析自己,从而做好自己。
哲学源自希腊的“爱智”,不是拥有智慧,而是热爱智慧。通过此书认识了柏拉图、苏格拉底、孔子、老子等哲学家及他们的哲学思想,说真的,傅佩荣老师的文字很吸引人,觉得句句都很有必要读下去,对应着他的分析,将自己的行为与之对应比较,让我发现原来自己的人生理念是偏向孔子的儒家风格,原来自己和哲学的关系这么密切。
阅读时感受颇深,还不时告诉自己,这么一本充满着哲学知识和智慧的书,只读一遍是没法消化的,以后有时间就应该翻开看看,慢慢的彻底将里面的内容吸收消化掉。也许远大的人生目标还没有在心中成形,可是具体的生活态度应该很明确,就是让自己每一天都过的很踏实,也让亲人和朋友对自己感到踏实,坚实走好每一步,人生就会迈一大步。
这本书包含的内容太多,以至于翻到最后一页,我就将书中的一切忘得干干净净,可是,它明明影响着我。
哲学的改造读后感会汇合 篇3
前几天看了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的视频讲座《哲学与人生》,我感触很深。从这个讲座中,我不仅了解了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什么,哲学家的思考方式,我还清楚了哲学与人的关系,哲学对于人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我的最大收获。
孙正聿教授在演讲中说道:“学科学,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学哲学,我不说,你明白;我一说,你糊涂”。这句话就完全的把哲学和其它学科区分开来了。
其他学科的目的是让人们在现实中更为具体的存在,这种具体是看得见或者可以从人的行为中体现,从人们的思想中感知。哲学于人的目的是让人们“作为人而成为人”。这句话含义深刻而且践行艰辛。从逻辑上剖析这句话大致应该是——大前提:哲学作为各门学科思想精华的归总,哲学作为所有道德体系在一定时期的升华,哲学作为物质和精神本原的载体,可以将一切物质过程和思想过程过渡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层面。小前提:人作为人而存在,人在哲学层面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结论:人从作为人过渡到成为人。从逻辑角度不难看出,哲学汇集了所有的文化、科学、艺术的本质,甚至演化为有关终结的思考。
因此,对于人们来说,哲学是一个走向更高境界的阶梯,哲学意味着终结和开始——对于作为人的终结,对于成为人的开始。从更广泛的层面来说,哲学就是一切事物的终结和开始——对巅峰的完结中不断催生。
谈到了哲学对人生的意义,孙正聿教授又从三个方面谈到了哲学与人生的关系,一是人的存在;而是人的人化;三是人的世界。
首先来说,人的存在性是无可置疑的,人的存在是哲学存在的前提。从更深一层意义上,人的存在催生了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其次,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孙正聿教授提到了五个不能忍受:无法忍受单一的颜色,无法忍受凝固的时空,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无法忍受自我的失落,无法忍受彻底的空白,人的这五种无法忍受,意味着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其实,从进化论来看,五个不能忍受也是十分容易忍受的,在外力作用下,人们会忍受来自物质和精神上的折磨。
其实,人的存在是作为人。没有经过哲学的改造,在作为人这一阶段人是适应物质的,是接受自然的;在精神层面,人具有作为人的一切美德:平等、博爱、布施。人的精神优越感来自于人的人化。
人的人化是作为人到成为人的`过程,人的意识开始向更高层面进步。
人们思想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但人们思想提高的速度永远达不到物质产生的速度,所以人的人化是一个开始分化的过程,这种分化是两个层面的对立,在物质层面上,开始有了贪欲,征服欲。在精神层面上,开始追求更高的哲学修养。这两方面,有统一,有对立,但更多的是对立。
人们开始了人的世界很大程度上不是走进了伊甸园,而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旦形成了人的世界,人的世界观基本上就被固定住了。
人的世界便是两个完全对立的哲学世界,一是完全形成了对物质世界的贪婪追求,二是达到了更高的思想境界。起初哲学家会作为引导着的身份把人带到人的世界,但在人的世界里,哲学家不得不作为一个斡旋着从中调停。哲学的角度是转变的。哲学本身没有思想,所以不能批评活赞美哲学的罪过功勋,只有当人们的观念发生陡险的变化时,人们才理解,哲学与人,更多的是人强加于哲学。
如果把人的行为过错归咎于一种思想,那这种思想是很冤屈的,人们总是自诩思想无法超越哲学所思,但正是人们在物质世界的行为引领哲学发展,反过来,哲学加给人们的却是貌似沉淀依旧的思想。哲学就像童话,而我们正像落日,童话不会有它的结局,却会一直向落日下的世界追问千年万年。
以上是哲学的改造读后感大全的所有内容,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启示。谢谢阅读!
哲学的改造读后感会汇合 篇4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在这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构成我们文化一部分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它被合并到后者中去了。完全相反,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分治的要素和力量,在我们的文化中发挥(或丧失)其功能。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引起冲突的对象、一门有人捍卫也有人猛烈攻击和歪曲的教义,这恐怕不会让谁感到吃惊了。因为马克思主义–它的理论和它的哲学–把阶级斗争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而且我们十分清楚地知道,在由马克思主义所打开的种种理论抉择背后,激荡着种种政治抉择和一场政治斗争的现实。
然而,不管问题的这方面意义有多大,我还是想把它搁在一边,而来集中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悖论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表现出一个内在的悖论,它起先令人感到难堪,而对此做出的解释也终究是一团迷雾。这个悖论不妨简单陈述如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着,却又从来没有被当作“哲学”来生产。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熟悉的所有哲学,从柏拉图到胡塞尔、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都是被当作“哲学”来生产的,而且本身就运用理性的理论体系给自己的哲学存在提供证明;这些体系产生了话语、论文和其他体系性写作,而后者又可以在文化史上被当作“哲学”加以分离和确认。不仅如此:这类系统的、理性的理论体系总是运用关于它们固有的某个对象的知识或发现,来给自己的哲学存在提供证明(不管那个对象是关于整体、存在、真理、任何知识或可能行为的先天条件、开端、意义,还是关于存在者的存在的观念)。所有已知的哲学,因而都在“哲学史”领域内,运用――传达了关于它们固有的某个对象的知识的――话语、论文或理性体系的形式,在我们的文化史上把自己表现为“哲学”。
但我们还要做进一步的思考。所有已知的哲学,当它们在文化领域内自我确立为“哲学”的时候,都把自己与其他话语形式或其他书写作品体例仔细地区别开来。柏拉图写他的对话或他的说教作品的时候,他非常细心地把它们与其他任何文学的、修辞的或诡辩的话语区别开来。笛卡儿或斯宾诺莎写作的时候,谁也不会把它错当成“文学”。康德或黑格尔写作的`时候,摆到我们面前的也不是道德劝诫、宗教布道或长篇小说。从而,哲学通过把自己跟道德、政治、宗教或文学文类彻底相区分而生产自己。但最要紧的是,哲学通过把自己跟科学相区分而作为“哲学”生产自己。问题的最关键的方面之一就在这里出现了。看起来好像哲学的命运是与科学的存在深刻联系着的,因为总是需要有科学的存在来引出哲学(就像在古希腊,当时几何学引来了柏拉图的哲学)。而这种同命相系的更深刻之处还在于,离开了某种纯科学理性话语的可靠存在,哲学就不可能出现(例如几何学之于柏拉图、解析几何学与物理学之于笛卡儿、牛顿物理学之于康德,等等)。哲学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且有别于神话、宗教、道德或政治劝诫,以及审美),其绝对前提是它自己能够提供一种纯粹的理性话语――可以说,这样一种理性话语的模型,哲学只有在现有科学的严格话语中才能找到。
但是在下面这一点上,事情经历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颠倒:哲学从现有的纯科学那里借来了它自己纯粹理性话语的模型(想一想从“不是几何学者勿入哲学之门”,到斯宾诺莎“关心几何学”的告诫,再到胡塞尔“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的连续不断的传统),然而也正是这个哲学,在哲学中完全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