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火山挚恋》观后感【范例9篇】
爱情在火山的炙热中升华,勇敢与坚持交织,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交相辉映,究竟爱能战胜一切吗?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电影《火山挚恋》观后感”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火山挚恋观后感 篇1
火山或许是地球上威力最大的自然景象,它在看似坚实的土地下方蠢蠢欲动,蓄势待发。而一旦爆发,这股“洪荒之力”将可能造成大范围的影响。
在影片开始,观众便得知卡提亚和莫里斯这对火山学者夫妇,已在三十年前死于一场火山爆发事故。就像是翻开一本属于他们的回忆薄,而最后一页已经写定结局。
而在火山学者夫妇生前留存的资料当中,存在着大量亲自在火山口拍摄的影像资料与访谈内容,其内容长度甚至可以编辑为100部电影。
早在20xx年,他们便出现在赫尔佐格的作品《进入地狱》中,而近年赫尔佐格的新作《内心之火》同样将镜头聚焦于卡提亚与莫里斯两人。
而本影片《火山挚恋》的素材也无疑充斥着两人的创作心血。在很大意义上,当影片一遍遍放映之时,他们便获得了永生。
火山挚恋观后感 篇2
20xx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的《火山挚恋》(Fire of Love),展现了人与火山能交汇出怎样的故事。这部萨拉·多萨(Sara Dosa)导演的影片,聚焦火山学家夫妇卡蒂亚·克拉夫特(Katia Krafft)与莫里斯·克拉夫特(Maurice Krafft),两位痴恋火山的怪人,在斯特拉斯堡大学相遇之后便再也没有分离。他们因火山而结缘,最终也湮灭于火山洪流。
在《火山挚恋》于圣丹斯公映同年,德国著名导演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也拍摄了一部《心火:写给火山夫妇的安魂曲》(The Fire Within: A Requiem for Katia and Maurice Krafft )。取材于同一个故事,甚至使用的素材都来自于克拉夫特夫妇,两部相同题材的作品,却燃烧着不同的形状。
如果说萨拉·多萨谱写的浪漫史诗令人想起天国,那么在赫尔佐格那由死亡开启的故事里,两位火山学家则是在挑战地狱。是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故事的两幅面孔。
这种不同最直观的表现是色彩。无论是导演还是火山学家,都对色彩极为敏锐,甚至最质朴的色彩,也成为了克拉夫特夫妇分类火山的方式——作为火山学家,他们强调自己对传统火山分类学的反叛,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分类只有两种:温柔的红火山与危险的灰火山。有趣的是,这种分类也适用于我们看到的这两部电影——红色的《火山挚恋》,与灰色的《心火》。
在《火山挚恋》里,红色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视觉语言。红本质上是一种概念化的抽象,人们大多会选择身边常见的事物来形容,像是苹果或花朵……至于火山与岩浆,倒是很少成为譬喻,人们本能地觉得那是种不同的红色。那大概是克拉夫特夫妇拍下的、比红更红的红色。在这个数字影像时代,他们用胶片拍摄的火山画面,依然超越了所有的电脑特效,也超越了人类想象力。萨拉·多萨展示着这些画面,它们让她想起那种宿命般的浪漫,这发生在两人之间,也发生在他们与火山之间。
火山挚恋观后感 篇3
电影《火山挚恋》讲述了一对彼此相爱多年且热爱冒险的法国夫妇寻觅火山的故事。 二十年来,卡蒂亚与莫里斯两人探索于世界各地惊心动魄的火山,用惊艳世人的影像作品与新奇震撼的演讲内容来赠予观众一份份关乎自然奥秘的挚礼。
随着他们对火山的热爱与对彼此的相守之情逐渐融合,观众也从中感受到一种最为独特与珍贵的爱情力量。电影于20xx年1月20日圣丹斯电影节上映,放映至今, 口碑高涨,网友好评如潮,不仅在国外的 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9%,国内的豆瓣电影软件评分高达分, 连续三周蝉联周口碑电影榜第一名,提名第38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纪录片大奖。
作为一部纪录片,在科学纪实的题材内容上添加爱情元素,使得叙事始终充满温馨之感。故有网友称:“这哪里是纪录片,简直是一部壮丽浪漫的爱情片。”倘若你观看了《火山挚恋》,那么你既能 感受到那火山的神秘巍峨,同样也能感受到那相守恋人的相爱至终。
以上就是火山挚恋观后感相关内容介绍,这些精编的优质范文可以在大家需要时提供一些帮助或是灵感上的启发,希望大家都能从上述模板中摘取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火山挚恋观后感 篇4
当炽热的岩浆从地底涌出,爆裂飞跃至高空,火雨纷披而下,淋淋漓漓,势不可挡地将磐石融化、将叶林吞噬、将小镇房屋掩埋。随着爆发后的寂静,红河冷却凝结成大地的一道疤,这个世界的土地微微发生了一点改变。
这种摧枯拉朽的力量,犹如热烈永恒的爱情。而主人公卡提亚·克拉夫特与莫里斯·克拉夫特两人爱情的力量,便犹如他们毕生挚爱的火山一样,热烈而又永恒。
在充满危险与未知的探险过程中,他们都以一个整体且互补的身份陪伴在对方身边:莫里斯像一只鸟,始终保持动态捕捉;卡提亚像一只海豹,喜欢保守静态地观察记录。
两人在观测偶尔也会做着旁人看起来怪异、但彼此乐在其中的行为。比如在火山喷涌而出的瞬间彼此拥抱、在刚凝固的火山岩石上煎熟鸡蛋、在漫天飞舞的火山灰里踢跳嬉戏、用价值不菲的胶卷去记录两人无意义的相处。
在火山作业中,只要一个差错,就可能让两人付出惨痛代价,但是要做这份工作,莫里斯不能没有卡提亚,卡提亚也不能没有莫里斯。他们同艰苦共患难,一同将生命献给壮丽的自然。
正如卡提亚所言:“我的伴侣,一定要跟我一样喜爱待在火山上。”在这部极致浪漫的纪录片中, 诠释了理解是爱情的同义词。
火山挚恋观后感 篇5
“这个世界有一股大火,火里住着两个爱人”
无疑莫里斯和卡蒂娅是幸运的,他们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了彼此,喜欢研究火山这个在别人看来不可思议甚至是有点愚蠢的爱好,将他们联系在了一起,“理解是爱的同义词”,“懂你的奇奇怪怪,陪你可可爱爱”,这两句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两个人很像,都对于充满平庸之人的社会有某些程度上的失望,因此更能理解彼此的叛逆,“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只有灵魂能够共鸣,从由表及里的看见到由浅入深的欢愉,关系才能长久。
我认为最好的爱情并不仅仅是一起吃个饭,逛个街这样简单,而是做彼此的人生伴侣,支持彼此的爱好,鼓励彼此的梦想,陪伴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一起去用心经营起这段亲密关系,一起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所谓 “扶级而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两个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紧紧的依靠着彼此,这种至死不渝的爱情让我为之震撼。
“我想过精彩而短暂的一生胜过漫长却无趣的人生”
或许在别人看来,两个人都很奇怪,与世俗意义上的“精彩”毫不沾边,而两个人却乐在其中,火山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我相信在4点17分59秒的时候他们也一定是笑着的,回顾这一生,脑子里只有彼此和火山这两个最重要的事情,也算是人间值得。莫里斯说过,“我经历过的事让我觉得自己活了一百年,为了过这样的人生,我愿意做任何事”,正所谓“两个人,一条心,一件事,一辈子”。他们的每一天都很有奔头,正是因为他们知道这项活动具有极高的危险性,所以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正如当下的疫情,一次次的隔离使得无数次期待已久的计划落空,使得想要做的事情一次又一次被搁置,只留下一声声的叹息,却又无能为力,珍惜眼前的一切,想做的事情一天都不要迟疑,才是在这个乱世中最好的生存之道。
“对危险着迷?或许吧”
莫里斯和卡蒂娅是勇敢的,他们对于火山的一切有一种近乎疯狂的执念,“从现在起,人生只会有火山,火山,火山”他们渴望接近关于火山的一个又一个谜题,好奇心不断战胜恐惧感,在所有人都往回跑的时候,他们却一直往前冲,献身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真的是一件浪漫又令人敬佩的事,或许死亡对他们来说已经没那么可怕了,热爱就会有勇气,有勇气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值得自己的热爱,在漫长又无聊的人生岁月中一次又一次感受到希望和光。
火山挚恋观后感 篇6
《火山挚恋》纪录片讲述的是Katia 和 Maurice Krafft 这一对非常勇敢的夫妇,他们都是法国阿尔萨斯敬业的火山学家,不仅彼此相爱,还深深迷恋着火山研究。他们的工作开始于1960年代后期,并于1991年结束,二十年来,这对热爱冒险的法国夫妇都在穿越全球寻找火山,追逐拍摄记录火山,用自己的方式,用动人心魄的摄影和影像记录着火山的喷发和余波,并通过媒体和巡回演讲与世界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发现。他们的热情和勇气让人们感受到了火山的神秘和力量。
这对夫妇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冒着生命危险去探索火山的深处。他们留下了数百小时的镜头以及照片,给人类留下了珍贵的关于自然的知识和遗产。最终,在1991年,日本云仙山上的火山碎屑流将这对夫妇与41名科学家、消防员和记者一起吞没。他们的不幸离世让人深感惋惜,但他们的作品和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这部纪录片是可以点燃观众们的好奇心的电影,那火山爆发的破坏力令人无比震撼,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我们需要尊重自然,学习自然,用一种更加谦虚和敬畏的态度来面对自然。同时,我们也需要像Katia 和 Maurice Krafft 一样,勇敢探索未知的领域,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
火山挚恋观后感 篇7
《心火》也更详尽地描述了两人在日本云仙岳不幸遇难的结局。譬如夫妇二人的情绪状态,他们与旁人的关系等等。赫尔佐格甚至描述了死亡的残酷游戏,也就是他所谓的“宇宙博彩”:曾经在圣海伦斯火山因为与同事换班而躲过一劫的火山学家哈利·格里肯(Harry Glicken),终究在1991年与克拉夫特夫妇一同丧生于日本的碎屑流——那也是慑人的灰色。
在攻陷感官的色彩背后,两部影片的故事也渐渐拉开序幕。赫尔佐格曾在关于纪录片的“明尼苏达宣言”里强调,应呈现“神迷的真实”(ecstatic truth)而非“会计师的真实”(truth of accountants),要抵达前者,需要适当的伪造、想象与风格。克拉夫特夫妇那史诗般错综复杂的人生,对于人类的想象来说,实在是太肥沃的土壤。无论是他还是萨拉·多萨,只要面对这些震撼人心的素材,无需太多理论,也会依凭直觉与经验,梳理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故事线。当然,对于两位导演来说,可能存在两种“神迷的真实”。
《火山挚恋》的“故事类型”大概是罗曼史。这部影片最后选取的旁白来自莫里斯——“我,卡蒂亚,火山。这是个爱情故事”。所以在影片开始的时候,导演组织着纪录片的素材,她要梳理卡蒂亚与莫里斯的初恋,也要追溯两人最初迷恋火山的时刻。
少女时代的卡蒂亚说服双亲让她去观赏埃特纳火山,在那个岩石与红流的世界里,她确证了内心的想象。而莫里斯在七岁时初见的火山是斯特龙博利火山,后来他在十九岁时重返,心中“欣喜而寂寞”。在萨拉·多萨的叙事里,这种寂寞让两人走到了一起。
就这样,《火山挚恋》慢慢揭开了爱情故事的帷幕。克拉夫特夫妇的爱,仿佛是一种对抗文明世界的爱,两人年少时阿尔萨斯不安定的战争环境,1967年时一起参加的反战游行,还有对于人性共同的失望,让他们皈依了自然。他们因火山而结缘,甚至在火山举行了婚礼——1970年,圣托里尼火山,传说中亚特兰提斯的所在地。他们拍摄彼此,在滚烫的空气里露出笨拙的笑容,在火山灼热的岩壁上煎蛋,让火山见证自己的婚姻生活。
但在文学史上,爱情故事的另一个主题常常是死亡。随着他们见过的火山越来越多,他们也目睹了越来越多的死亡:1980年美国圣海伦斯火山喷发时的惨剧;然后是在1985年的哥伦比亚,内瓦多·德·鲁伊斯火山爆发引发的巨大灾难,夺走了超过两万人的生命。他们心中注入了越来越多的遗憾与苦涩,他们试图以专业知识拯救人类……直到献出自己的生命。
然而,对于拍过、看过太多影片的赫尔佐格来说,爱情史诗不是他最感兴趣的部分。他更关心克拉夫特夫妇作为“电影人”的成长故事。
在担任火山学家的数十年里,卡蒂亚拍下了数十万张照片,莫里斯也剪辑了大量的影片材料。或许克拉夫特夫妇在死亡边陲寻求真理的欲念,暗合着他们记录影像的兴趣——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在论述影像起源的时候,恰恰谈及了影像的“木乃伊情结”,那种保存真相对抗死亡的欲望。
赫尔佐格描述了两人还是“电影学徒”时的样子,在1968年的冰岛,他们在镜头前彷徨无措,“还没找到自己的角色”。在1970年意大利的武尔卡诺岛,他们的影像质朴粗糙,仿佛像是一部“家庭录像带”。渐渐地,他们学会了在镜头前表演,但有时头盔实在沉重滑稽,不符合严肃火山学家的身份;有时假装被热液滴到的姿势,显得过于笨拙……总之,这两位初入茅庐的导演,在一系列试错与扮演中成长着。
每去一座火山,他们需要吸引赞助商,或自己赚取旅费(写书、参与电视节目),然后才能有钱去下一座火山——这与电影“制片”实在相似,许多青年影人在制作下一部电影的时候,也要经历这样的西西弗斯之旅。最后,他们成长为连赫尔佐格都敬仰的影像大师。他们拍出了那些“天启”般的景象。在《心火》的开头,赫尔佐格援引了令人震撼的景象,穿着防热服的火山学家站在前景处的岩上,后景处是汹涌喷薄的赤色岩浆。渺小的人类面对某种宏大而暧昧的事物——火山学家超越了绝大多数电影人,看到了一些最隐秘的东西,那是整个世界的热度。
在勾勒爱与死亡的浪漫宿命时,萨拉·多萨选择了一种合适的风格。影片里常常可以看到分屏叙事,导演同时呈现两人的构图,一边是莫里斯的影像,另一边是卡蒂亚的画面,萨拉在属于或不属于这些夫妇的材料里,寻觅两人同构的时刻——当然,他们的影像理应放到一起。
担任旁白的米兰达·裘丽(Miranda July)将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在圣丹斯电影节的访谈中,她说《火山挚恋》使她感动落泪的,不止是火山学家的生命,也是导演处理这些材料时诚挚的努力。
当然,在描写这场恋情的时候,导演也增添了一些虚构的元素。譬如,想象两人年幼时在法国两地共同思索火山的场景,或是将莫里斯比作海豹,把卡蒂亚比作飞鸟……但与克拉夫特夫妇真实的罗曼史相比,与他们以生命为代价的火山奇遇相比,或许这种程度的想象,也只是小巫见大巫。
与萨拉·多萨这样的新锐纪录片导演不同,赫尔佐格锤炼了多年创作纪录影像的独特技艺,他呈现了一种更为质朴深沉的风格。他不太需要虚构的、新设的影像,或是分屏叙述的技巧,他只是娴熟地操纵着克拉夫特夫妇已有的素材。他动人地指出,他们的影像本身就蕴藏着一部宏大的电影,只是他们“没有剪辑的时间”。
于是,赫尔佐格就这样扮演了他们的剪辑师。他选择着画面切换的时点,控制着旁白的节奏——他掷地有声的旁白在影片里仿佛风格化的诗歌,甚至还有升华一切的收尾:“……他们如此才能探入地狱,从魔鬼手中夺走一帧影像”。
我们很快意识到,最震撼人心的不是两位纪录片导演的编排,而是克拉夫特夫妇的火山影像。赫尔佐格的许多影片都存在这种虚构与纪录的模糊边界,而他在克拉夫特夫妇留下的作品与思想里,也找到了同样的事物,他们正是如此记录着自己的“心火”。
他们用理论或电影寻找真相的过程,是一种科学,当然也是一种艺术。
火山挚恋观后感 篇8
作为今年口碑最高的纪录片之一,《火山挚恋》已然成为明年颁奖季的大热作品。在这部充满着火与热的影片中,酷爱冒险的法国科学家夫妇卡提亚、莫里斯结伴前往危险的野外,探寻火山喷发的秘密,为世人留下了惊心动魄的影像资料。
上世纪70年代,卡提亚和莫里斯走到了一起。他们究竟是以何种方式相识,似乎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兴趣爱好惊人一致的两人,在对的时间和地点遇到了彼此。他们是火山学家,这一职业即便在现如今,依然处在科研的边缘,从事相关研究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对火山的迷恋,让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他们很快就决定携手共度人生,一同发掘地心深处鲜为人知的秘密。
《火山挚恋》散发出来的能量是惊人的。作为一部纪录片,它并非干巴巴地记录两人满世界追随火山喷发的历程,而是用震撼人心的影像,展现火山灰和熔岩形成的壮丽景观。这是人类对自然充满敬畏的凝视,也是透过镜头发出的无声惊叹。银幕上火山喷发的景象,全部由卡提亚和莫里斯夫妇亲自通过摄影机与相机记录,特写镜头无时无刻提醒着我们,为了捕捉这样的瞬间,他们曾经无数次地逼近滚烫的岩浆,将自己的性命放置在这场伟大的冒险之中。他们是带有浓烈艺术家气息的科学家,带着法国人浪漫至上的精神,如飞蛾般扑向喷发的火山。
在这个意义上,《火山挚恋》是一部关于“爱”的双重奏的电影。卡提亚和莫里斯夫妻之间,自然存在着无可撼动的情感,这支撑着他们二十年如一日地相互陪伴,在探访火山的孤寂之路上无法离开彼此。但他们对于火山的爱,又超越了平凡的情感范畴,带着对未知的深深迷恋,他们驻足、观察,继而讶异、赞叹。彼时,全球研究喷发火山的科学家不足350人,卡提亚和莫斯科凭借自己的执著成为这一小圈子中最为耀眼的明星。影片不仅呈现了自然的壮丽,对人物的把握也极具分寸感。
影片的前半段,卡提亚和莫里斯的执念被不断地强化,他们奔波在一次又一次火山喷发的现场,浑身上下只有简陋的装备护体。他们视危险于无物,是常人眼中的疯子。然而,电影的后半段,却致力于发掘两人身上的“理性”的部分:面对火山,他们的淡定源自于对其深入的了解。而持续不断的研究,则是出于科学家的使命感。他们深知,在这个边缘的科研领域,人们的知识盲区太多,他们所能做的,便是尽可能地收集更多的资料,设计火山喷发预警机制,好让人们免于自然灾害的威胁。于是,他们一边沉浸于自己的科研中,同时不忘借现代媒体之力,向大众科普火山知识。
火山喷发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红色高温岩浆的喷射,一种是浓烟般灰色气体的升腾。前者看似危险十足,运动轨迹实则易于预测,熔岩融化后形成的流体,也会朝着既定的方向流动,并不骇人。而后者却是真正在无形中置人于死地的杀手,因为气体膨胀扩散的速度迅猛,温度极高的火山灰对人体也极具侵害性。毫不令人意外地,卡提亚和莫里斯将他们的后期的研究方向转向了这一危险的领域,而两人也最终在一次日本的观测中,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他们挚爱的研究对象。
《火山挚恋》是人文与自然纪录片的完美结合,卡提亚和莫里斯并非科班出身的导演,却凭借对火山的稔熟和完美的直觉,二十年如一日地捕捉它多样的身姿,大量的照片与影像素材在灵动剪辑下焕发新的活力。火山是地球的奇观,是拒人千里之外的庞然大物,而有人能够如此虔诚地携手向其靠近,在仿佛世界尽头的熔岩边缘跳舞,这份极致的投入,实在令人动容。
火山挚恋观后感 篇9
一、灵魂伴侣 —— 追索科学的浪漫
在大陆漂移说与板块构造说兴起的 20 世纪 60 年代,火山学作为一个新兴科目深深吸引了莫里斯・克拉夫特(Maurice Krafft)和卡蒂亚・克拉夫特(Katja Krafft)。他们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人生经历,却不约而同的爱上了火山,这种探索的热情在他们相知相遇之后更是得到升华,粹炼出了浪漫情怀 —— 他们是火山的狂热追求者,也是彼此的灵魂伴侣。随后的二十五年里,他们积极投身火山学的研究,他们用摄影机近距离拍摄、记录、研究了上百座活火山,曾亲眼见证过百余座座火山爆发,给火山学的研究留下了丰厚的一手资料。
莫里斯・克拉夫特(Maurice Krafft)和卡蒂亚・克拉夫特(Katja Krafft)不仅作为科学家留下了严谨的数据,而且记录了作为人在面对火山这一地理奇观时的精神过程。受法国新浪潮主义的影响,莫里斯・克拉夫特(Maurice Krafft)和卡蒂亚・克拉夫特(Katja Krafft)也逐渐开始在科学记录的影片中加入一些思考和感悟。在《火山挚恋》中那些晃动的充满意识流的镜头,就是在表达二人与火山之间关于回忆、遗忘与追忆的故事。
二、人文地理的终极形态 ——“恋地情节”
《火山挚恋》这部纪录片在充满哲思与浪漫的镜头语言中,充分表达了以“个人”为视角的“恋地情节”。著名地理学家段义孚的代表作《恋地情结》(Topophilia)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他将地理学、现象学、符号学、生理学、历史学等多门学科融会贯通,这本书一经发出便成为很多地理院系的参考书目。但“恋地情节”并不是自人文地理诞生开始就有的概念,而是经过了漫长的选择、发展、再选择的过程。
美国的华盛顿大学地理系开创将数学模型应用到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从此逐渐形成计量地理学派 [1, 2]。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前者强调概括归纳,后者重视实验分析。虽然它们在大学中仍共存于地理学系之中,但是性质已越来越分化了 [3, 4]。在这个阶段人文地理大部分是研究人文因素的地理学,其研究的深度尚未赶上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20 世纪 70-90 年代,人文地理学得到长足的发展,逐步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逐渐成为了具备独特方法论和固定研究领域的成熟学科 [4, 5]。但这一时期人文地理学常常关注的是“经济人”或者机械的人口数量,而非充满个性的“个人”。新世纪伊始,许多人文学科都开始转向对于个人、个体的关注,地理学也开始逐步关注个性化的、道德的人文研究。人类常常对生命滥情,却对无生命之物忽视,现在的人文地理学也在唤起人类对无生命之物的爱,开始重新以族群视角为基础、以个人的视角为中心来审视人与地球的关系。
三、了解并热爱世界与改造世界同等重要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和许多其它学科一样,受到不断增长的“存在价值”的挑战,这使得许多人文地理学家积极的投身应用研究,迫切的证明人文地理的“有用”,诸如空间分析、城市与区域规划、住房政策和房地产策划、商业和市场分析、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等。但是,人文地理学是否还应该允许更加个性但“无用”的存在呢?答案是肯定需要的,首先我们作为自然界的一员,本我与大我的关系其实我们尚未回答明确,其次我们不能忽视我们 DNA 里就有对无生命之物的感情。我们看到大雨滂沱会伤感、看到阳光灿烂会欣喜、看到山川会发出“会当凌绝顶”的感概、看到荒漠会感叹“大漠孤烟直”的孤寂……
我们身处地球之中应当如何自处?我们对于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应当包以何种感情?如果不去思考无生命之物带给我们的情感,《火山挚恋》中的莫里斯和卡蒂亚・克拉夫特也不会拥有在火山学方面有着超出同代学者的热情与探索精神,更不会相爱相伴成就一番佳话。
上一篇:《无人看见的鞠躬》读后感通用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