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王阳明》观后感范例实用3篇
纪录片《王阳明》观后感 1
《王阳明》是中国内首部系统梳理明朝大儒王阳明传奇人生和心学思想的纪录片。
五集大型人文纪录片《王阳明》以精彩的演绎、准确的史实、严谨的求证全景式揭开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呈现阳明心学的脉络。
五百多年前,王阳明在贵州修文的龙场驿悟道,被誉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段传奇。贵州不仅是王阳明人生道路的重要转折,也是阳明心学的起点,更是成就王阳明一生”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事业的重要节点。该片主要以古代与现代两条线索,用穿越时空的方式,交叉介绍王阳明的一生经历及阳明心学的影响与价值,并通过专家解读,深度阐述如何在新时代接续发扬阳明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精髓,并发掘其当代价值,从而实现阳明心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纪录片在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指导下,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精心打造,李东珅担任制片人,吴琦担任导演,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辛柏青扮演王阳明,全片共五集,依次按“溺”“困”“悟”“功”“明”五个主题切入,全景式揭开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沉浸式体会阳明心学的脉络。
《王阳明》共分五集,以《溺》《困》《悟》《功》《明》五个篇章将这位明朝大儒的一生串联起来。在第一集《溺》中,主要回溯王阳明的青少年时期,以王阳明35岁的一次投江自溺作为篇章的切入点。以“溺”作为王阳明这个人生阶段的概括,源于其好友湛甘泉以“五溺”总结这个阶段的王阳明个性独特、精神狂放的状态。“五溺”包括: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氏,在第一集中都有详略得当的介绍。结合辛柏青的倾情演绎,场景、摄像、服化道极具写意与古韵的制作呈现,令观众们颇感惊艳,有的表示“片子没让人失望,现代与历史穿越交融的叙事手法毫无违和,令王阳明的思想得已充分阐述,生动而有趣。”
纪录片《王阳明》观后感 2
王阳明是个奇才,是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另外两位是靖远伯王骥和威宁伯王越),他最喜欢的,不是戎马生涯,而是讲学。他37岁在龙场悟道,内容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得出“心即理,心外无物”之学,即初创心学体系,其核心观点为“心即理”。后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代表着阳明心学的体悟思想框架基本成形。
出于对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好奇,最近观看了五集大型人文纪录片《王阳明》。算是初略地了解了他一生的经历,以及他的心学体系的产生过程。这部纪录片与其他的纪录片不同,采用真实再现历史人物的创作手法,依次按“溺”、“困”、“悟”、“功”、“明”五个主题切入,每集40分钟。以今人视角梳理王阳明的人生历程,阐释心学思想的演变历程、核心要义,通过人物故事体察阳明先生“知行合一”“致良知”“明德亲民”等思想精髓。影片中,演员辛柏青一会儿以自身的角度,一会儿以王阳明的角度,诠释着王阳明一生的经历。画面亦真亦幻,感觉是时空交错的两个人在不停地对话。
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创立有着不容忽视的条件,第一是家学渊源。父亲王华是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对他要求严格,时时以大义引导之。第二是自己执着。为求学问,自己十五岁时经略四方,纵横塞外。十七岁成婚之日,竟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后来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对其理论产生质疑。后来戎马生涯,一直不忘讲学,归纳完善自己的哲学体系。
他的哲学体系的创立,是自己一步步亲证过来的。从仰慕践行程朱理学,到有所质疑,到龙场悟道,到实战演练,延续发展。后来得到弟子的整理,方有《传习录》流传于世。只是文字与实际之间,虽大体不差,但终有隔膜。世人能于其间求得真经者,仍然少之又少。有人讲经,就有人做歪嘴和尚。真经虽在,妙悟难求。
王阳明的亲证,既验明真身,也鉴别伪劣。他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即是证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实。他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就是证得物随意转,注意力的分配导致客观事物进入心灵的状态发生改变。他强调主观立志和主体精神的力量,强调人的自我更新,倡导学习要自求自得。他说夫学,贵得之心,认为学习与其旁人点化,不如自己解化,单读书是不行的,必须考之于心。这是强调“学而时习,心领神会”。他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强调知行合一于事,立人于事。
有人说,“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世界观,而“致良知”是他的方法论。那会将他深邃的哲学意义狭隘地限定为道德实践,实在辜负了他那永恒的光辉。
纪录片《王阳明》观后感 3
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面临挑战和磨难。梁启超先生曾说:“唯一的救济法门,就是依着阳明心学之法去做。”这不仅是一句话,更是一种生活的指南,引领我们在困境中寻找出路。
王阳明,这个名字如同一盏灯塔,照亮了无数迷茫者的心灵。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他从未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幼年丧母的痛苦、科举落榜的失望,甚至是被投入大牢的绝望中,他都未曾放弃过寻求心灵救赎的道路。
正如罗曼·罗兰所言:“很多人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就死去了。”但王阳明却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光,就永远不会真正的“死去”。他的生活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从射箭到儒学,从佛学到道学,他的每一次尝试都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最终,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考验后,王阳明在龙场找到了心学的真谛,开创了一派思想,影响了无数后人。
季羡林先生曾说:“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确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失败和挫折,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这些困难。王阳明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只要我们保持坚强的心态,总有一天能够突破阴云,迎来光明。
而王阳明的最终归宿,是回到了故乡的宁静和平凡。在那里,他用余生传授心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的最后一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对自己一生最好的总结,也是对我们的启迪:在面对生命的苦难和挑战时,只要心中保持光明,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我们都是生活中的战士,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疲惫和迷失。但记住王阳明的智慧,把每一次的挑战都看作是对自己的磨练,坚持下去,终有一天,我们会在生命的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让我们怀着一颗温暖而坚定的心,继续前行。因为只要心向光明,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崎岖,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迎来生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