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甲午殇思观后感(优推4篇)
历史的悲剧与教训,唤醒了对民族命运的深思,反映了时代的无奈与挣扎,令人感慨万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甲午殇思观后感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甲午殇思观后感1500字 篇1
这是一部故事片,讲述了1894年大清国与日本国在黄海上发生的一场大海战。结果,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区区一个小岛国,却可以杀死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大清国与日本国,同样的爱国,结果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胜利,一个失败。为什么呢?因为大清国在国家的体质上,早已经输给了日本。
船可以漂在水上是因为水的浮力正托浮着它,而水也可以变成浪花把船打翻。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民就是水,船便是政府,人民可以把政府高高托起,但人民也可以让政府灭亡。在影片中,日本,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民治维新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而大清国,皇帝驾崩,新一任皇帝是谁由不得老百姓们去选择,必须由皇帝的儿子去继承。
也许,日本的首相比大清国的皇帝更爱自己的祖国,也许,日本的首相比大清国的皇帝更爱自己的人民。影片中,日本的首相一天吃一顿饭,剩下的钱便拿去买先进的武器,用来与敌人抗衡,而大清国的慈禧太后,却为了给自己过一个六十大寿而把本应该去买武器的钱拿去修颐和园。看看颐和园里的石船吧,它是用大清国战士们的鲜血换来的。看看那具有嘲讽意义的清澈的湖水吧,它是用中国的尊严换取的。
甲午殇思观后感1500字 篇2
昨天是星期六,而我却在家里看了一部名叫《甲午战争》的电影。那里面有一位革命烈士,他就是邓世昌。邓世昌出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1868年去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航海。而1871年被派到“建威”练船,才正式入军,当上了深海兵船大副。一次邓世昌乘“致远号”去打仗,那天是和日本人的一场激烈战争,日本输了,而大清的舰队获得了胜利。从这之后邓世昌就是致远号的舰长了。
有一位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女子,给他们带来了一艘又快又强大的战舰图纸。邓世昌说我们一定要把这艘战舰给买下来,因为我已经有好些年没有添置新的军舰了,一旦和别人打起战来肯定会吃亏的。当他们向上面汇报时,清政府却拿不出钱来,因为钱都被慈禧老佛爷拿去修圆明园了。此时邓世昌却火冒三丈,正当他生气的时候受到了一个令人更生气的消息,这艘先进的战舰被日本人买走了,这时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那名女同学临走时送给了邓世昌一只狗,叫太阳。
那一次邓世昌和致远号去海上指挥战斗了,而敌人恰巧是买了先进军舰的日本人。在那次海战中致远号被击沉了,大型快艇来救他们,太阳获救了,而邓世昌还在水里,这时太阳不顾一切跳进海里去救邓世昌,最终他和太阳一起都牺牲了。
那一次中国败了,而日本却胜利了。而那个慈禧什么也不管,每天都吃喝玩乐,结果中国却大败,好多的壮士都牺牲了,而且清政府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但赔了很多钱还割让土地给他们。
在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邓世昌是一个英勇无畏的人,他大公无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所以我要向邓世昌一样,做一个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让人。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并不可怕,总结经验,不断改正缺点,总有一天你就会成功的。
甲午殇思观后感1500字 篇3
看完《甲午大海战》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心都不能平静下来。这是一部能够涤荡我的灵魂的电影,它让我明白了这一段历史背后的故事,那个叫中国人不愿回首不愿提的时代——此刻就真真切切地解剖在了我的面前。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简单明了地展此刻我的面前,让我对中国的过去有了新的认识。也许以我的资格,没有办法去评价影片中的某些事实,可是多重线索的交织,简明的叙事手法足以支撑起整部影片的骨架。爱国的信仰是它的大脑,不降的坚守是它的心脏,那些被流传在人们口中被迎奉进祠堂里的英雄人物是它的四肢手足,这些便构成了活生生的历史。或许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在我看着致远舰沉没的时候我的心是刺痛的。但我想,中国人或许都应当拥有这样的感性,历史不是你在学校不学习他就不需要你去了解的东西。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身体里流着中华祖先的血液。我们的先辈们用自我的鲜血去警醒与自我流着同样的血却还在醉生梦死的人,为了祖国牺牲了自我。我们就有职责去了解我们的国家的每一段历史,更有义务去热爱我们的国家。
历史不应当只用来歌颂英雄,更应当用来警醒世人。邓世昌并非是甲午海战中英雄的个例,也并非是整个大海战中中国方面的总指挥人。但他的在这段历史中所展现出的是一个中华民族定义下的英雄的所有层面的美。事实上,在致远舰沉没之后,邓世昌完全是有机会活下去的,但他没有,他选择了他所信仰的“与舰同沉”的理念。这和当时那个官员各种中饱私囊各种花天酒地各种结党营私要反差很大,这一切皆是因为他们信仰与理念的差异。
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整日灯红酒绿的官员并没有明白:人活一世,并不是非要在乎钱在乎名在乎命,更应当是寻求一种气节,去追逐灵魂深处的坚持。可是像邓世昌这样的人意识到了这些,并且他做到了,并且做得英勇无畏。
从演员的角度看,影片中的演员将这位英雄人物的悲壮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海军是一个绅士的军种,讲求知识、坚毅与风度。而陆毅扮演的邓世昌恰是一名极优秀的海军将领,据说是“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所以,一个长相清秀,又略带书生意气的演员能够很好地刻画这位海军英华的风采。而事实也正是如此,陆毅对邓世昌的形象塑造是极成功的。这也使我们明白:英雄不应当只为历史记,更要为天下人记。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在情节线中详尽地说明了日本对钓鱼岛觊觎的由来,并让邓世昌率舰队巡游钓鱼岛、台湾及南海诸岛。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这些情节并不相去史实太远,它记录了我们的先辈对于疆域的职责感。这种职责感同样体此刻1945年民国海军南海宣示主权,同样体此刻1974年人民海军西沙海战和1988年南沙海战,以及此后许多次的保钓、护渔、对峙事件中。无论到什么时候,这种职责感在真正的华夏子孙的身上,都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绝不退让,这是我们的海洋!
甲午殇思观后感1500字 篇4
一:甲午战争纪念馆的历史背景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是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一次战争。这场战争对于中国来说十分惨痛,不仅失去了对朝鲜的管辖权,还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削弱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了纪念这场战争,中国政府在甲午战争发生的地点——浙江省舟山市建立了甲午战争纪念馆,以悼念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军人和民众,也是为了警醒后人不要忘记历史。
二:参观甲午战争纪念馆的体验
甲午战争纪念馆是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展示了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经过和后果等方面的内容。在博物馆的入口处,我看到了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有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纪念馆的建造时间。进入博物馆后,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这些展品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在参观过程中,我最感动的是甲午战争中中国军人的英勇表现和牺牲精神。在一些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关于中国军人的图片和文字描述,这些文字描述中强调了中国军人在面对强敌时的勇气和决心,以及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不惜献出生命的精神。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和牺牲精神,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爱护现在的和平环境。
三:参观甲午战争纪念馆的启示
参观甲午战争纪念馆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它对我们的影响和启示永远不会消失。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现在的和平环境,努力学习和掌握知识,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
参观甲午战争纪念馆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在参观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和牺牲精神,也明白了历史对于我们的启示和警醒。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和爱护现在的和平环境,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