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观后感【推荐14篇】
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能否真正实现,是否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值得深思。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中国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观后感”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合集 篇1
教育能改变吗?观看了《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我同样也有这样的疑惑,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正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上徘徊,我们该怎样要求他们?是做回自己,还是顺应潮流,我们也在矛盾中挣扎,在冲突中思考着孩子们的未来,应试教育让孩子、家长、老师不敢怠慢,加速着前行,明知拔苗助长却也不敢轻易停下,一个字 :累!
看了《教育能改变吗?》,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话:“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我们的孩子比的是人生······”人生包含的东西很多很多,不是只有考试;人生的路很宽很宽,不是只有上大学;人生的意义很不平凡,不是只有学习······所以,我们要在孩子累了时,帮助他们放松心情,释放压力,而不是加重压力,让他们知道社会需要有健康心理的人;我们要在孩子只顾学习而忘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时,我们要提醒他们:“人才”不是仅指学习上的,它是广义的,各行各业都可以成就人才,同时也要记住,先成“人”再成“才”,基本的“人”的品行都没有,学得再好,也对社会无益。我希望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世界会因为五彩斑斓而显得更美丽,交错的线条才更神秘、更动人;我希望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不同的书,读来才津津有味,趣味丛生,我希望······
或许,我只是希望,我不能改变什么,但我愿意尽我的力去改变我身边的人,我要让我所教的孩子们能快乐的学习,全面的发展,拥有健康的心理,活泼开朗的性格,去应付一切挑战,我相信——“行行都能出状元!”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合集 篇2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这六集视频片,题目是疑问句。她的潜台词,就是中国教育存在问题,中国教育需要改变。观后感触很大,虽然我在教育工作过,对教育存在的问题已有一些认识,但是不这么全面不这么深刻。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培养和造就人才的主要或重要阵地的教育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教育评价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视频片中运用列举的方法,列举了中国教育落后的种种现象以及反映出的种种问题。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大道理好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科学的教育体系。但实际操作起来为什么这么难?我认为主要是体制的问题。视频介绍日本的教育的转变——由原来的追求升学有的学生甚至自杀(每年升不上上一级学校自杀几百人)到多方向成才的转变。值得我们借鉴。德国百分之三十的高中毕业生上大学,百分之七十的高中生上职校。职校毕业学生工作的薪金与大学毕业生有差距但是很小。中国教育改变首先要改体制。
视频中介绍我们的家长就用一个尺度来要求孩子—就是重点大学。那么要上好大学,就要上好高中,要上好高中,就要上好初中,要上好初中就要上好小学,要上好小学就要上好幼儿园。择校择师。就是不想让孩子输在第一起跑线。在这种精英式培育孩子的思想在家长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中国教育改变其次要改变思想。
视频介绍我们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美育、体育等活动环节的现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国教育改变,必须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原则。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合集 篇3
2011年8月15日-8月20日,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播放了六集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直击教育热点问题,正面干预困扰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现实问题,对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命题,也唤醒人们对教育的思考。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下,教育能改变社会、改变家庭、改变人的命运吗?教育能改变自己,走出困境吗?教育不改变能行吗?……
这部片子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常识,回归教育原点,追问我们教育的使命。
当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最蛊惑人心的一句话莫过于“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第一集《起跑线上》让我们透过与邻国日本的比较,反思教育中的很多“抢跑”现象,“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怪相屡屡被这句“起跑线”口号粉饰一新。中国式的学历深造教育已将所有的教育历程异化为高考的“预备班”,而这个过程之后留给社会的焦虑正在由学校培养出的“人”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过去20年,我们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而应试教育踏踏实实。”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坦言,“起跑线竞争”的实质就是围着高考一代一代传递焦虑。而这种为生存的教育是在培养和发展人,还是在扼杀人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育难道只能把好学生教好吗?”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的这一问问得我们很尴尬。什么是所谓的“好学生”?如果要界定今天的教育质量,无非就是看培养了多少高质量的“考生”。在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的教育背景下,成绩的好坏不仅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出路,也影响着孩子的正常校园生活。当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都被应试教育牢牢主宰,培养高质量考生的教育必然要牺牲另一批考分不佳的所谓“后进生”的学习权利。而以分数定输赢,以分数评优劣的现实,不仅锤炼着每个中国学生的自信心,也考验着每位教师的自尊心。学校要重设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和奖励体系也由此而变得异常艰难。
众所周知,但凡知识或多或少是需要一点灌输的,但“灌输”不应该作为教学生的唯一途径。应试教育的批量生产体现其重视整体性,然而说是重视整体性,其实是重视整体中最好的“分子”,其他人大可以在整体中变成升学率的“分母”而被忽略。这种应试教育不仅没有让所有受教育者收获成长、成功和成才的喜悦,而且还使得其中一部分人因为只考上高职大专,或者连大专也没考取而在成长道路中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这就是现今为什么大城市里越来越多高三生兴起留学潮,原因之一是谁都不想背负高考不理想带来的精神压力,哪怕是那些一时没有考上心仪学府的“好学生”。这难道是我们大国办大教育的初衷吗?
“教育不光是给知识,更要给思想、智慧,我们今天灌输式的教育把‘渔’丢了,只剩下鱼了。不给人以健康人格的力量,那么培养出来的只能是一架得到充分训练的考试机器,而不是和谐发展的人。” 这句纪录片中直指应试教育弊病的话,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些根本性的教育常识问题:站在教育未来十年的起跑线上,我们是否清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否清楚教育最终为谁服务?其实,教育是没有终点。既然没有终点,那么大学自然也应该不是我们为教育设置的终点。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有一个著名论点:教育即生长。应该看到,今天的每个孩子身上在他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未被发掘的潜能。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进一步阐释道:“这意味着生长本身是目的,在生长的前头并没有别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都认识到,教育需要上大学,受高等教育,但其最终目标不应该是让每个人都去为了上大学读博士,成为所谓的社会精英或大师而接受教育,而应该是让每个人都能接受到适合他未来生活和发展需要的教育。
据说,芬兰是国民教育最好的国家之一。纪录片中一位名叫杰瑞·科伊维斯托的芬兰国家教育顾问认为,“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孩子成为好的公民,掌握一些学习方法,要比具体知识的引导更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人是否成长的标准界定为,学生通过教育能否“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生活”。这种认识回归了教育的本源——教育是为人的成长做准备。回到原点来看教育的目的,我们会发现,教育就是让一个自然人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公民。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教育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要去除自身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在未来世界,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的国家。
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以“起跑线竞争”引发的“择校热”、“学区房”等社会现象为探讨起点,从各种视角深度挖掘教育话题。除了对“起跑线竞争”的质疑外,《学习革命》、《公平之惑》、《高考变局》、《大学危机》、《再度出发》等专题还从学习模式、教育资源分配、高考制度、大学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层面回应和剖析了公众关切的教育话题。纪录片片尾主题曲歌词写道:
请相信,危机来时,我不会慌张/请相信,灾难降临我选择坚强/多希望,生命有那么一点草莽/多希望,百炼的人生终会成钢。
今天的教育,的确处在各种危机的风头浪尖,但正在改变和即将改变的教育又承载着我们对未来的太多希望。我想,站在理想和现实的“起跑线上”,需要“再度出发”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承载着教育使命的人民教师。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合集 篇4
《教育能改变吗》这部纪录片最初看到题目,我心底其实很没有当回事,但是当我仔细看下去的时候,我的确忍不住拿起笔、想要记下视频中提出的很多十分有意义令人深思的问题。看完后颇有感想。下课回宿舍后我把第一部到第六部都下载下来,一口气全都仔细的看完并存入我的学习资料中了。
把六部记录片全部都看完,几多感慨,几多感动,几多困惑,几多无奈。我很欣慰我国的教育者们、专家们早就意识到了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然而遗憾着即使发现了问题却也未能解决问题。
这部片子揭示了很多教育现状,这些教育弊端以及带来的不良的现状都是有目共睹的,实在令人堪忧:孩子还是幼儿园时就成了学习知识的机器,失掉了很多童年的快乐;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发达地区教育的资源的严重失衡;在应试教育面前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乐趣,没有了探究的热情,无休止的考试,填鸭式的汲取知识让他们少了很多创造力,牺牲了孩子的健康。学校教育中只剩下纯粹的学习书本知识,这种被扭曲的教育还能称之为教育吗?现行的学校教育片面、狭隘,只为提高学生的成绩、分数。大部分人都坚信孩子上学就有出路,上好学校就更有出路。在这道分水岭考试又成了衡量学生的天平。考试是竞争教育资源的较为公正的方法,比那些靠关系靠钱的卑劣手段较为高尚。学校领导以能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出更多高分和前几名的学生为骄傲,老师们如同一个个流水线上高负荷的机器一样,制造着一个个雷同的,经过反复操练看似精致的零部件组织成的所谓的“优秀学生”。其实很多老师早已是抱怨多多,无奈教育不彻底改革,这种现状还得维持下去。学生们中也不乏如同视频中出现的一个个呆若木鸡,面无表情,或摇头晃脑死记硬背的学生。作为教师都很响应国家的教育改革,可是决策权在领导,领导为了升学率也有压力,对于学生的素质的评价没有合理的现实改变,包括中学招收人才的制度不变革,社会招聘人才制度的不完善,还有我们大多数国人对上学这件事固有的观念和思维,这些都影响教育的发展。
考试几乎充斥了整个教育阶段。考试已然扼住了教育的咽喉,它已在中国的现行教育中根深蒂固,在大多数人眼里,考试决定了学生的一切,这便导致教育理念偏离正轨。
在到高考就如同一个指挥棒一样牵引着许多许多的人,许多的家长为有一个价值理念,那就是都希望孩子上一所好大学,211高校,985学校,那么要上这些名校就必须成绩好,需要通过高考这个关卡;于是为了上好大学必须上个好高中,为了上个好高中也就不惜花费精力上个好的初中好小学甚至好的幼儿园。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话貌似寓意深刻,实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家长和孩子都毒害至深的一句话,多少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努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让多少孩子丧失了快乐的童年,又让多少家庭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可孩子们“起跑”以后便没了目标,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就连该走哪条路也是父母指点,完全丧失了选择的权利。最终没能让孩子赢得全程。在日本,家长们没有要求孩子将来非要做什么人上人,非要出人头地或依赖考一个好学校来改变自己甚至家庭的现状,而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背负了太多大人的希望。从古至今,我们中国就有“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等等之说,孩子从小就被灌输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学知识仅仅为了改变命运?
“这次考完后我一辈子都不会再用,但正是这一辈子都不用的东西决定了我一辈子。”被社会百般呵护的千千万万的学生成了最辛苦的人。现在的学生早起晚归,披星戴月,主动或被动地珍惜一切时间搞学习,义务教育阶段的知识较容易接受,而高中的知识却变得刁钻甚至是蛮横。我们每天上的教育学的知识中都说,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但我们现在的学生却是一味地学习课本知识,掌握堆成山的所谓的考点和难点。什么全面素质,都成了空话。这些理论知识于生活往往无用,也许有人会问无用就不学吗,但当我们投入更专业的学习或当我们参加工作后,很多理论知识都会被忘得一干二净。
片子里有一段话我印象非常深刻:“每一朵花都有它开放的时间,每一个人生都有不同的起跑时刻,可是在一个浮躁的社会,成人们把一种攀比的心理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为他们制造了无数的假想敌”。我们的家长在这些“假想敌”面前忙着让孩子学会种种本领,可在疲于奔命式的求学道路上,孩子失掉了最宝贵的东西——健康、快乐。
“我们的孩子比的是人生,不是某一个阶段。”
“成功没有标准答案,发现孩子比设计孩子重要。”
我们应该回到本源看教育,教育的本质在于完善人格。对中国的教育,想要改变这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纪录片中的杜郎口模式是教育改革的典型例子之一,他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成为探究者、研讨者、体验者、表达者、创造者、成功者。形式多样,自主发展。这让我也深思,这个自主的学习过程,不仅需要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更重要的其实是老师的引导,引导过称是对教师的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提问的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力的高低、课堂的应急措施等等这都是对教师的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给即将准备走上教师岗位的我们警醒。我们需先完善自我的知识,经历严格学术研究训练与实际教学演练,提高自我的素质。
教育总是个沉重的话题,它是每个家庭的大事,更是国家的大事。作为教育者,作为每一个有着中国心的中国人,也作为每一个是家长或即将成为家长的有着社会公益心的人,都值得去好好思考,反思在今天我们该如何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孩子们管好,把孩子们教育好了。教育该如何改变,你该对下一代有何影响,每个家庭教育该如何做好?我们每个人该做些什么?许多失衡的社会事件都跟教育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历史已经一遍遍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拭目以待了,历史会给我们以明鉴的。变革就会有希望,大家都行动起来,相信一切都会在混沌中逐渐走上它该走的轨道。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合集 篇5
看完中国教育能改变吗后,颇有感想。教育不仅改变着什么,更重要的是面对现在的不尽如人意的教育制度,它本身能改变吗?许多公众对教育改革缺乏信心,感到迷茫。那我们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呢?每个家长都希望让孩子有个美好的的前程,需要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但现行的教育体制让孩子们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分数”和“名次”让孩子们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基本做人的自信,大量的应试考题,更是把孩子们压得喘不过气,唯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学进度把每个充满个性的孩子变成了只知道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的书呆子。
根本没有可以展现学生自己个性的机会。在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后,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仍然无措、对未来茫然、仍然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这对于孩子和家长,对于国家和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所以我认为教育必须要改变!现在的学生首先要学好基础学科,至于那些不擅长的、事倍功半的科目,则不用高标准、不用严要求,使学习不再成为一项任务、或者变成一个负担。只要肯去观察、肯去发现、肯去挖掘,每个孩子都有优点、有擅长、有能发光的潜力。与其让“分数”来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不如让“分数”成为发觉孩子闪光点的试金石。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这部纪录片看完后感到很欣慰,欣慰的是我们的教育者们、专家们早就意识到了我们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但同时我也感到很悲伤,悲伤的是我们意识到问题却未能解决问题。我们国家早就提出了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学生应该“减负”,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合集 篇6
看完中国教育能改变吗后,颇有感想。教育不仅改变着什么,更重要的是面对现在的不尽如人意的教育制度,它本身能改变吗?许多公众对教育改革缺乏信心,感到迷茫。那我们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呢?每个家长都希望让孩子有个美好的的前程,需要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但现行的教育体制让孩子们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分数”和“名次”让孩子们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基本做人的自信,大量的应试考题,更是把孩子们压得喘不过气,唯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学进度把每个充满个性的孩子变成了只知道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的书呆子。根本没有可以展现学生自己个性的机会。在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后,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仍然无措、对未来茫然、仍然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这对于孩子和家长,对于国家和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所以我认为教育必须要改变!现在的学生首先要学好基础学科,至于那些不擅长的、事倍功半的科目,则不用高标准、不用严要求,使学习不再成为一项任务、或者变成一个负担。只要肯去观察、肯去发现、肯去挖掘,每个孩子都有优点、有擅长、有能发光的潜力。与其让“分数”来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不如让“分数”成为发觉孩子闪光点的试金石。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这部纪录片看完后感到很欣慰,欣慰的是我们的教育者们、专家们早就意识到了我们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但同时我也感到很悲伤,悲伤的是我们意识到问题却未能解决问题。我们国家早就提出了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学生应该“减负”,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目前的教育状况究竟如何呢?
在纪录片中鲜明地呈现了我们教育的糟糕现状。孩子的书包越背越重,甚至现在都出现了拉杆书包;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一个孩子从会说话走路开始,便开始了人生的竞争,家长们疯狂地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教室里的孩子个个端正地坐着,但是他们的眼神却是木讷的。中国目前最苦的不是工人,不是劳动人民,是我们的孩子。大人们工作累了可以休息,但是我们的孩子双休日却比谁都繁忙。素质教育提倡了这么多年,依然是徒有其表。就目前而言,仍然存在着“一考定终身”的现象(特别是农村家庭的孩子)。在孩子的眼里,学习是可
恶的,是讨厌的,是可怕的„„处在教育食物链最高端的高考,年复一年地挥舞着冷酷无情的指挥棒,无形中操控着教育的形形色色、方方面面,包括学生、家长、教师、领导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投入了畸形惨烈的教育竞技场。
毕业工作十一年半了,现实的教学与大学的理论课程完全不一致。大学理论课程我们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我们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我们注重与学生谈心„„可是教学至今,这些理论我用的似乎甚少。教学的实践与理论总是相差太多,而教师最后的评价又是什么呢?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多好,学生上课参与度有多高,还是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不,我们最终的考核是学生那实打实的分数。于是乎,教师们又开始了紧抓学生成绩,教学质量是根本呀。而这样,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学生便越来越讨厌老师、讨厌学习、讨厌学校,这样便开始了恶性循环。
我们总是在责怪体制,可我们自己有没有进行反思呢?学生为什么讨厌学习,为什么畏惧学校?不是学习、学校本身有什么问题。对学生而言,老师是可怕的,老师就像唐僧一样爱唠叨。虽然我们的体制有问题,但是不可否认在不合理的体制下仍然可以出现魏书生、李镇西、任小艾这样的老师,所以我们在批判体制的同时更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的反思。当然我们的教育在国家的发展中是有很大的贡献的,在科学技术飞快发展的今天,中国也成为这场技术革命的浪潮儿。但是我们国家的发展不是仅仅靠一些尖端人才,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教育、知识改变社会大众。我们普及的义务教育不仅仅是让国人们多认识几个字,更重要的是让义务教育来提升国人的素养。我们不能把体制存在的问题作为我们自身学习和教育学生的借口,相反我们更加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至少我们不能耽误学生的人生。
教育以学生为本,我们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但收益的学生却很多。教育工作者,一个伟大而崇敬的名词。我们要对得起这个称谓,我们更要对得起学生。当我们回忆每一位学生时,我们都能够无悔地说:“孩子,老师尽力了!”
以上是中国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合集的所有内容,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启示。谢谢阅读!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合集 篇7
自从孔子开办私学授徒以来,中国的教育行走了几千年。中国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主要引进前苏联的教育体制,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欧美教育,教育理念发生重大变革,教育体制与国际接轨,教育迎来一个春天。目前,我们的教育遭遇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发展的均衡问题。我市是教育大市,如何发展教育大市,巩固教育强市的地位,任重道远。目前,我市乡村“麻雀小学”共有1000多所,形成了“老、少、边、穷”的现象,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由于师资、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促使一些学生家长心理上滋长了“赶名校”的现象,致使一些学校生源爆满,而另一些学校则产生了“学生荒”。
二是教育方式变革的问题。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工程,一时很难看到的明显成效,而最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只能是考试,不少老师这样认为,考试,名在考学生,实际是考老师!那么,考了试之后,要不要公布学生的成绩呢?回答是否定的。可是,不少教师认为这样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于是,公布学生成绩,排名次是通常的做法。也许,这是长期形成的一贯做法,在现实中一时难以转过弯来。也许是中西方教育的传统习惯不同,西方学生的分数是当作隐私来加以保护的,老师交给学生的打过分的作业或试卷时,总是扣着或装在一个信封里递到学生手中,这样以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杨振宁教授在阐述东西方教育的区别时总结出东西方教育的两大特点: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动手能力,所以学生善于发明创造;东方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所以学生识记能力强。也许,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造就了人们处理分数的不同方式。
三是母语教育问题。安庆日报文艺副刊沈天鸿老师写过1篇文章《高校招生不考语文是祸国殃民》,曾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我读这篇文章,是因为它的标题吸引了我。说实话,现在是新闻爆炸时代,一天有几千条几万条新闻在轰炸我们,让我们猝不及防,让我们目不暇接,一个标题抓住读着的眼球,1篇作品就算成功了一半。《高校招生不考语文是祸国殃民》引起我的兴趣,首先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其次是个“老牌文艺青年”,平时好钻故纸堆。我曾严厉地批评,当下国人语言的粗鄙化现象,嘲笑人们的腰包越来越鼓,而脑袋越来越贫(主要是说人们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可谓“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一个大款就会让一个书生窘得钻地缝!人们对物质的热衷,冲淡了对人文知识的追求,语言修养,到了尴尬的境地。
我平时好文墨,偶尔写写东西自娱,偶有见报,欣喜之余,与同事共享,没想到,得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写这些诗词干什么,那可是退休的老头子干的!”现在,连教师都鄙视诗文,何况他人乎?据我了解,在我区近千人的教师中,没有几人阅读文艺作品,就是那些“曾今的文艺青年”,也是“渐行渐远”,无心境再去亲近诗文。没准想,你在大路上,见到一个西装革履或者摩登女郎的时候,他们会冷不丁给你个“粗鄙”!
现在,就连一些高校的老师,也会迎合市场,语言“大众化”起来。譬如,我的女儿语文很不错,有当新闻主播的愿望。于是,家教少不了。可是,几个老师、教授、行业人士辅导下来,都有一个点评,“注意啦,某某同学,你说话不可太文艺!”再如,现在电视剧铺天盖地,我看了一些,觉得语言太贫乏,太小学化。当然,语言的口语化又是另一回事,口语化其实是很丰富的,鲜活的,水灵灵的,脆生生的’。总而言之,生活语言简单起来,电视剧语言简单起来,我总结一句,“如果你的语文不好,你可以去做演员!”
因为,一些知名高校不考语文,学校就根据高考指挥棒,弱化语文教育,据了解,一些重点高中,高三的语文课就是理科生的睡觉课。语文教师一上堂,望着底下哗啦啦的倒下睡觉的风景,也自得其乐,自顾自地讲起来,算是对得起天地良心!
高考不考语文,谁的不幸?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世人瞩目。所以,纽约也好,温哥华也罢,伦敦也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仿佛一夜之间,哗啦啦,一下子冒出许多的“孔子学院”出来,现在,我看,一些老外学汉语的热情远远盖过国人,他们埋下首,啃起线装的“砖头”来,是傻还是精明?几年前,我看过1篇国际论坛获头奖的论文《孔子21世纪道德的坐标》,文中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在道德、人文即将丧失殆尽的时候,如何重拾信心,去拯救人类的道德,感触颇深!
以上是本人的个人感受,欠佳之处,希望得到大家谅解。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合集 篇8
看完中国教育能改变吗后,颇有感想。教育不仅改变着什么,更重要的是面对现在的不尽如人意的教育制度,它本身能改变吗?许多公众对教育改革缺乏信心,感到迷茫。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这部纪录片看完后感到很欣慰,欣慰的是我们的教育者们、专家们早就意识到了我们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但同时我也感到很悲伤,悲伤的是我们意识到问题却未能解决问题。我们国家早就提出了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学生应该“减负”,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所以我认为教育必须要改变!现在的学生首先要学好基础学科,至于那些不擅长的、事倍功半的科目,则不用高标准、不用严要求,使学习不再成为一项任务、或者变成一个负担。只要肯去观察、肯去发现、肯去挖掘,每个孩子都有优点、有擅长、有能发光的潜力。与其让“分数”来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不如让“分数”成为发觉孩子闪光点的试金石。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合集 篇9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走向复兴的基石。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也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事业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与存亡,更与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
《教育能改变吗》专题纪录片从起跑线上、学习革命、公平之惑、高考变局、大学危机、再度出发等六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教育的尴尬现状、改革历程与未来期望。
在片中深刻鲜明地呈现了糟糕的教育现状,比如学生的学业负担越减越重,由原先的单肩包变为双肩书包,直至现在的拉杆书包,一个个上学的学生整得像空姐似的,既令人感到别扭又让人觉得悲哀;家长的浮躁心理愈演愈烈,由起初的疯狂购买复习资料到逼学生上加强提高班,直至现在的小学阶段就让学生参加五花八门的文艺特长培训,理由冠冕堂皇——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凸显无遗,城乡学生所分配到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均,由于户籍等因素被挡在高考门槛的不在少数,等等;教育部门举手无措,面对接连不断的教育问题,无从下手,找不到适合的切入点,迷惘徘徊间,只能叹息地静观其变,等待政府的改革举措„„
素质教育提倡了这么多年,依然是徒有其表,未得主旨。处在教育食物链最高端的高考,年复一年地挥舞着冷酷无情的指挥棒,无形中操控着教育的形形色色、方方面面,包括学生、家长、教师、领导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投入了畸形惨烈的教育竞技场。难怪有知名人士无奈感言:学生的五官看起来都是齐整的,组合在一起却非常可怕,他们的眼睛都是不动的。为什么?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的教育面目可憎!
至今,我们大部分地区的教育仍然捧着“应试”的“金字招牌”,在对孩子实行着“提前教育”:幼儿园时教小学的内容、小学时教中学的内容、中学时教一生无用的内容,可谁叫这些没用的东西却能决定孩子的一辈子呢。命运总是如此地被捉弄着,学生总是被“拔苗助长”着,该拥有的童年欢乐没了,该享受的青春时光完了,难怪许多国外的教育家和访问团说中国的孩子没有纯真的笑容,说中国的年轻人没有应有朝气蓬勃。岂不知,那是我们的教育出了严重问题,事到如今仍有不少的国人执迷不悟,还将继续摧残着祖国的花朵。
与其逼着孩子花大量的时间,学无用的本事,倒不如摒弃这人神共愤的考试,尤其是高高在上的高考。两千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为什么到今天,我们的教育却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培养孩子呢?孩子一个模子地生产出来,于社会的发展何用?于孩子的成长何益?应试教育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理应迅速地退出舞台,素质教育应该真正地施展拳脚,打出一片绚丽多彩的天地。教育的改变,先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其次是教育体制的改革。当然,教育的改革是全球的关注问题与必然趋势,我们国家也应该顺应潮流,在现今的教育僵局中破冰远航,重建中国教育的信心,让祖国未来的花朵更加灿烂,比太阳还要光芒万丈。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合集 篇10
求学至今,从接受应试教育十年如一日的炼狱,到就读师范专业从事教育技术专业,到如今怀揣未来教育的理想投身教育实践,教育仅就我个人而言,如影随形,息息相关。如今的信息时代以及知识型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又处于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一系列教育政策文件的颁布虽然振奋人心,但是心中仍不免有疑问:顽固的传统教育能改变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观看了《教育能改变吗?》六集电视纪录片,从起跑线上到学习革命,从公平之惑到高考变局,从大学危机到再度出发,讲述了当下种种教育现象,其背后的教育本质和规律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教育现象纷繁复杂,我只选择两个教育现象,结合观看中的所思所想,以及教育本体论的一些理论知识,做一些探究。
第一个教育现象是最新看到的一条本地新闻:广州家长怕孩子被学校耽误建“在家上学联盟”,去搜索了一下类似“在家上学”的Q群,发现这样的群大有人在,这个现象说明了家长对现有学校教育体制的失望,想在体制之外探索一条教育之路,但是有勇气实践的人毕竟少数,只占10分之一。但十分之一已经不是小数目,这说明学校“知识本位”、“填鸭式”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教育需求了,可以说这部分已经觉醒的家长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现有学校实行的教育模式之下的教育本质完全不同,家长关注的是孩子个体健康成长,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取向,而现在的学校里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流水线式的教育理念。有一副漫画可以鲜明的说明这个问题。这个现象只是教育改革前夜的一个星星之火,但不容小觑。
第二个教育现象是专业领域最新非常流行的一个词—MOOCs,也就是大规模在线课程,按照一般的说法,MOOCs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的一个巨大挑战,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个人终端设备的普及,网络教育资源的丰富,教育的大同世界已经来临,学习者只要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大量优质的学习资源就在手边。纪录片中有一集大学危机中讲到现在的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大学规模膨胀,学生质量下降,知识陈旧,与社会需求脱轨,大学生找工作难,这些问题都和大学的异化,体制的僵化有关,MOOCs的出现让人振奋,像是拯救大学的一道曙光,然而有了网络的大规模在线课程,大学会消失吗?《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中,桑教授将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从原始教育到学校教育再到终身教育中的学习化社会,MOOCs就是从第二阶段向第三个阶段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教育从固定的班级授课制开始向大规模群体教育的教育发展,因为信息时代网络技术条件已经成熟,且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使得MOOCs的出现成为可能。
看完这一系列的纪录片,仍想问:教育能改变吗?这个追问将仍继续,并在越来越深入的教育实践中回答。
相信未来,期待改变。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合集 篇11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走向复兴的基石。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也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事业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与存亡,更与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
《教育能改变吗》专题纪录片从起跑线上、学习革命、公平之惑、高考变局、大学危机、再度出发等六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教育的尴尬现状、改革历程与未来期望。
在片中深刻鲜明地呈现了糟糕的教育现状,比如学生的学业负担越减越重,由原先的单肩包变为双肩书包,直至现在的拉杆书包,一个个上学的学生整得像空姐似的,既令人感到别扭又让人觉得悲哀;家长的浮躁心理愈演愈烈,由起初的疯狂购买复习资料到逼学生上加强提高班,直至现在的小学阶段就让学生参加五花八门的文艺特长培训,理由冠冕堂皇——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凸显无遗,城乡学生所分配到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均,由于户籍等因素被挡在高考门槛的不在少数,等等;教育部门举手无措,面对接连不断的教育问题,无从下手,找不到适合的切入点,迷惘徘徊间,只能叹息地静观其变,等待政府的改革举措……
素质教育提倡了这么多年,依然是徒有其表,未得主旨。处在教育食物链最高端的高考,年复一年地挥舞着冷酷无情的指挥棒,无形中操控着教育的形形色色、方方面面,包括学生、家长、教师、领导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投入了畸形惨烈的教育竞技场。难怪有知名人士无奈感言:学生的五官看起来都是齐整的,组合在一起却非常可怕,他们的眼睛都是不动的。为什么?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的教育面目可憎!
至今,我们大部分地区的教育仍然捧着“应试”的“金字招牌”,在对孩子实行着“提前教育”:幼儿园时教小学的内容、小学时教中学的内容、中学时教一生无用的内容,可谁叫这些没用的东西却能决定孩子的一辈子呢。命运总是如此地被捉弄着,学生总是被“拔苗助长”着,该拥有的童年欢乐没了,该享受的青春时光完了,难怪许多国外的教育家和访问团说中国的孩子没有纯真的笑容,说中国的年轻人没有应有朝气蓬勃。岂不知,那是我们的教育出了严重问题,事到如今仍有不少的国人执迷不悟,还将继续摧残着祖国的花朵。
与其逼着孩子花大量的时间,学无用的本事,倒不如摒弃这人神共愤的考试,尤其是高高在上的高考。两千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为什么到今天,我们的教育却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培养孩子呢?孩子一个模子地生产出来,于社会的发展何用?于孩子的成长何益?应试教育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理应迅速地退出舞台,素质教育应该真正地施展拳脚,打出一片绚丽多彩的天地。教育的改变,先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其次是教育体制的改革。当然,教育的改革是全球的关注问题与必然趋势,我们国家也应该顺应潮流,在现今的教育僵局中破冰远航,重建中国教育的信心,让祖国未来的花朵更加灿烂,比太阳还要光芒万丈。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很重。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成长中的关键阶段。少年时期好比是大厦的地基,地基不打好,大厦怎能安稳?可是现在的少儿正在被摧残,他们被逼着学这学那的,完全没有自己的童年,他们的成长被扭曲了,这种拔苗助长的方法只会打压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我希望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能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不要把社会上的攀比心理带给幼儿。作为教师的我,除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孩子,把独立思考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活跃于课堂外;更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身心,找到最适合孩子成长的道路,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生存的必要技能,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片中这样一段话说的特别好:“让我们还给每个孩子选择目的地和行进道路的权利,培养他学习的兴趣,赋予他们创造力的秉性,教育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快乐地迈向未来,这些才是我们给予他们的最好的人生。”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合集 篇12
在观看了《教育能改变吗》后,心情不能平静,教育像一座大山,不仅压迫着学生,更压迫着家长、老师、学校、政府乃至全社会。
中国的教育就像一个停滞不前的破平板车,陷在教育的淤泥中活动不起来。改革了几十年没有变化,教育的乱象愈演愈烈。难过的是苦读了十几年,荒废了青春、禁锢头脑,浪费了经历、没了快乐的孩子们。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分数。不论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评判学生的好与差,最终能进入所谓好的学校主要的标准就是分数。学习成绩好可以上个好学校,分数差就没有什么出路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现在家长的迫切心愿。无论付出多少代价,家长们都以极大的热情把孩子送到各种补习班去学习,可怜的孩子们没了快乐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光。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上一个好大学。
上了大学所学的专业又不是自己想要的专业。这是教育乱象的又一原因。大学中旷课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也是如此,因为不是自己的心目中的理想和专业,在学习中缺乏学习的兴趣 ,原因是中国式的教育让学生在高考前“用力”过猛,在该储备能力的阶段不仅没有积蓄能量,而是大量消耗了这种能量。当真正自己做主的时候已经没有了该有的激情和动力了,可想几年的大学生活是否可以有所成就呢,这样的低劣的人才又怎能强国呢?另外昂贵的大学学费让许许多多优秀的农村子弟放弃了上大学,改变自己的机会。出去打工用自己廉价的体力来改善家庭的经济不足,这样大大地浪费的好多优秀的人才的好苗子。等等太多的案例说明中国的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不能说中国教育没有在进步,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作出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在推动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改革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2010年7月14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
比起以前,现在的教育已经进步很多,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逐步的完善。这些年,中国在不断学习外国先进的教学模式,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最终能否为中国教育所用,还得结合中国的实际出发,寻求一条新的教育之路。每个事物的发展都是承螺旋模式发展,都要在不断的摸索前进,中国的教育发展也是一步一步的前进,相信中国未来的教育理念会不断更新,不断的突破。
作为一名教师虽然不能改变现有的体制,但在实际工作中要以“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为目标”,灵活地地把握教材,因地制宜地教授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以本校开展的搞笑课堂教学模式,揉入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不但要让学生喜欢学习,还要让学生快乐学习,在没有负担的氛围里融入的到学习中去。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合集 篇13
看了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我扪心自问: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想肯定不是应付考试,应该是为了培养健康、乐观、自信、有抱负、有远见、有责任意识、有创新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属于自己幸福生活的路径。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像迷路的孩子一样辨不清方向了,朝着一切为了考试的不归路渐行渐远。目前的教育迫切需要追根溯源,回归到培养人的目标上来。
针对现状,我们应该找到切实解决问题的办法。我认为当务之急,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取消小学阶段的家庭作业,减少初中阶段的家庭作业;二是可采取不按班级设任课教师的办法,例如某位老师充分准备一节课,上几个班级,既可避免老师间的竞争转化为学生考试的比拼,又可以充分提升教学效率;三是构建活动式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能、获得成功、体验快乐的舞台,成为老师获得成功快乐、进行教育研究的平台;四是抵制苏教版教材,推广人教版。个人认为苏教版难度大、内容深、知识点复杂,应该用人教版取代;五是改革考试制度,明确考试的内容,小学阶段可用口试、面试、成果展示等取代笔试;六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时间全天候、空间全方位、媒介立体化的学生精神文化乐园;七是举全县之力,打造“杜郎口”式的标杆学校,以点带面求突破,推动射阳教育改革的进程。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片面的想法,请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合集 篇14
今天下午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再次观看了教育题材的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我觉得触动很大,记录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现在教育的问题,也唤醒了人们对现在教育的思考。总得来说,该纪录片敢于面对问题,敢于实事求是去找问题,敢于对如何解决问题去思考的做法,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很多人特别喜欢这一记录片。
在看的时候,我不禁在想作为一名教师怎么去做出些改变?怎么去实践一些今天看来还是教育理想的东西?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下,教育能改变社会、改变家庭、改变人的命运吗?教育能改变在自己,走出困境吗?教育如果不改变行吗?……
本片折射出中国现状教育的矛盾。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流行着“抢跑”、“揠苗助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现象,为了起跑线上的领先,孩子们苦不堪言,严重被缩短了童年的快乐时光,孩子们的幼儿班,小学、中学似乎都成了高考的“预备班”,最终的目标是考取梦寐以求的大学。可在所谓理想的大学校园内,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的滞后,培养模式的单一,教师忙于论文,疏于教学,学生普遍感到迷茫,缺乏独立的思考与能力,让中国公众对大学教育的失望情绪日趋严重。就业难,扎堆考公务员,大学生择业观与现实的脱节等现象将大学教育的弊端暴露无遗。高等教育大众化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大学校园,而从中走出的“合格的公民”却越来越少。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些根本性的教育常识问题,站在教育未来十年的起跑线上,我们是否清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否清楚教育最终为谁服务?该纪录片中一位芬兰国家教育顾问认为:“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孩子成为好公民的,掌握一些学习方法,要比具体知识的引导更重要。”教育其实没有终点,教育是为人成长做准备的,它的目的是让一个自然人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教育首先要改变自己,要去除自身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在未来世界,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该纪录片还从《学习革命》、《公平之惑》、《高考变局》、《再度出发》等专题分别从学习模式、教育资源分配、高考制度等不同层面剖析和回应了当下公众关注的教育话题。我想,站在理想与现实的“起跑线上”,需要“再度出发”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承载着教育使命的人民教师。让我们一起加油!坚定对中国教育的信心,重新确定教育的坐标。
上一篇:高中军训感言【热选1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