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招商引资工作总结反思

云海 分享 时间: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但仍需加强政策落实、优化服务环境,提升项目质量和投资吸引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省招商引资工作总结反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xx省招商引资工作总结反思

一、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一)完善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组织召开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报请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宣传月"活动,全面展示区域优势、发展形象和投资潜力,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决心。严格落实招商引资工作制度,建立从项目接洽、引进、落地到投产的"全过程、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使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二)上下有机联动,凝聚招商合力。围绕招商引资年度目标、重点项目招商、签约项目落实等主要任务,健全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项目进程。省级领导牵头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招商引资中出现的瓶颈问题,促进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作为招商主管部门,督促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签约项目责任制,建立健全重点项目推进协调、跟踪落实和信息沟通机制,紧盯发达地区、行业领军企业等,主动推介,反复洽谈,促成了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一批文化旅游、资源勘探、商贸金融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开工建设。

(三)谋划重点项目,促进结构调整。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大、招商引资竞争进一步加剧的不利因素,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产业链为基础,聚焦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每年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成功招引一批优势企业入驻,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创新招商方式,扩大合作领域。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着力推进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先后赴广东地开展考察调研和招商活动,通过对财税、信贷、用地以及项目审核、减免费用等优惠政策进行一揽子推介,进一步提升企业投资信心,拓宽合作领域。主动与行业领军企业对接,在多个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二、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落户项目存在融资瓶颈。投融资体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金融机构经营机制不灵活,贷款期限较长、成本较高。企业自身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达不到金融机构信用评价和授信要求,很难进入银企对接平台。投资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比较突出,融资渠道还需要进一步畅通。

(二)各地招商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各地区投资拉动势头减弱,招商引资竞争加剧,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发达地区与欠发展地区,甚至于同一区域之间,招商引资竞争趋于激烈化,在如此形势下,全国各地区围绕培育新动能,竞相出台新的支持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剧了招商引资竞争。

(三)传统招商优势逐步弱化。我省可配置的资源不多,为招商引资工作带来压力;工业发展的布局空间受限,招商引资重点地区工业用地指标不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招商项目落地。

(四)储备招商项目对接性不强。项目储备不充分,个别储备项目层次不高,老项目新包装,缺乏严谨科学的研究论证,可操作性不强。在项目库中,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支撑作用强的项目稀缺,项目招商难以获得较大突破,影响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推进。

三、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突出招商引资重点。依托我省特色优势产业,盯紧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方向和投资动态,引进一批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力打造"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盯住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引进龙头型、基地型产业项目。构建上下游匹配的完整产业链。

(二)谋划一批重点项目。按照"谋划一批,洽谈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要求,紧盯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谋划一批重点补链项目,实现全产业链发展。结合各地区、各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和比较优势,谋划实施一批对产业提升具有明显拉动力的补链项目和产业配套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创新招商方式方法。以园区和地区为主体,组建由地区、园区、有关部门、企业组成的规模小、人员精的招商小分队,开展专业化招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的作用,依托企业间的互补、联动关系,引进项目上下游延伸、企业关联配套的产业项目。利用我省特定领域的市场优势,通过已实施的"投资拉动产业发展"和"产品上下游对接"工作,采取市场换投资方式开展招商。

(四)发挥园区平台作用。按照全省产业发展规划和定位,做好园区产业规划,积极筹划新项目、争取好项目、引建大项目,同步搞好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培育一批配套程度高、专业协作好、特色鲜明的高端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把握新时代招商引资工作的特征和规律,按照"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土地集约、配套集中"的要求,探索建立园区投入保障机制和用地退出机制,引导各类园区特色发展、差异发展、竞相发展。

(五)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牢固树立"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思想,落实重点建设项目优先审批、用地优先供给、资金优先统筹、问题优先解决、人才优先调配等机制,在用地指标、能耗总量、环境容量、政策扶持上对重大产业项目给予重点倾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投融资机制,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强对重大项目的投资运营保障。

35 38324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