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疏散演练总结通用3篇
地震疏散演练顺利进行,提高了参与者的应急意识和逃生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确保了安全疏散的有效性。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地震疏散演练总结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地震疏散演练总结 篇1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积极组织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应急演练、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地震应急预案修订等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开展地震科普宣传
重点是抓好“”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一是邀请省地震局专家来江进行地震科普讲座。5月9日下午,我市峡口镇政府会议室坐无虚席,大家静心聆听地震专家----省地震局叶建青处长、张凯主任一行讲解地震科普知识,对镇、村两级80多位干部进行地震基本知识及避震技能知识方面的培训。同时,江山市科技局(地震局)还为每位听讲干部分发了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挂图。会场外,展出了25块地震科普图板。二是征订、分发地震科普资料。“”活动期间,共征订分发各种地震科普资料500多份。三是制作、展示地震科普展板。年初,我局即安排制作25块地震科普展板,“”期间,分别在峡口镇政府门口、双塔街道周家青社区、江山中学校园及科技局办公大楼展出,受众约3000余人。另外,在“”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将地震科普图板分别在双塔街道周家青社区凤鸣苑小区、市区北关大桥底下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展出,约有500余群众观看。
二、牵头组织应急演练
年初,我局即确定要在社区进行一次地震应急演练,为此,起草了演练方案,并进行牵头协调落实。经精心组织,5月12日下午2:30分,在江山市虎山街道周家青社区举行了一次防震减灾、防空综合应急演练活动。该活动按照国家减灾委提出的“城镇化与减灾”主题,由江山市减灾委、市应急办主办,市科技局(地震局)、民政局、人防办、双塔街道办事处协办,双塔街道周家青社区承办,演练地点在周家青社区凤鸣苑西大门文化广场,参演人数达到150多名,演练了室内避震、有序疏散、抢救伤员、搭建帐篷,以及防备敌人空袭等多个项目,并举行了周家青社区志愿队授旗仪式,取得了预期效果。演练现场还展出了地震科普图板,市科技局(地震局)向周家青社区支持资金1万元,赠送了地震科普书籍和地震应急电筒。江山市政府叶晓林副市长参加演练并作了讲话。
三、认真做好《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宣贯
一是召开座谈会。9月19日下午,组织召开了有市应急办、发改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经信局、卫生局、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门分管地震工作领导参加的《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宣贯座谈会。会议在科技局分管领导毛阳兵副局长主持下,对条例的有关条款进行了解读,并着重就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二是通过网络进行宣贯。主要是以江山市科学技术局文件的形式,转发省地震局“关于贯彻实施《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的意见”,并在江山市公文交换阅办系统、江山市科技信息网上向全社会发布。
四、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今年以来,按照《浙江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管理办法》,将双塔街道周家青社区作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单位,协助社区制定了创建计划;6月11日至13日,组织双塔街道周家青社区干部参加衢州市科技局组织的考察组,学习考察了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学苑社区、舟山市定海区昌国街道海山“平安公园”、嘉兴市平湖市等先进发达地区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经验。考察回来后,周家青社区立即着手完善应急避难场所的各项设施,建设了应急水井,新设了指示路牌、标识,完善地震科普橱窗,购置了应急发电机、应急水泵、帐篷、灭火器等抗震救灾物资。同时,制定、完善了《江山市双塔街道周家青社区地震应急预案》、《周家青社区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方案》、《周家青社区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周家青社区震后自救互救方案》、《周家青社区震后生活安置方案》、《社区志愿者地震应急救援队章程》、《社区志愿者地震应急救援队管理办法(试行)》等多项防震减灾规章制度。10月份,社区创建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材料上报省地震局,周家青社区有望成为我市首个全国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五、完成《江山市地震应急预案》修订
按照上级地震部门的工作部署,今年以来,我局着手对1999年出台的《江山市地震应急预案》进行重新修订,在7月份完成《江山市地震应急预案》(草稿)后,即分别通过互联网与召开论证会方式广泛征求市机关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并进行了多次修改。10月28日,市政府以江政办〔20xx〕169号文件正式将《江山市地震应急预案》下发到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机关各部门贯彻实施。
六、做好了江山强震台建设的准备工作
根据上级地震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xx期间,江山市需新建一个地震烈度速报台,即强震台。从7月份以来,我们按照省地震局提供的建设样本,完成了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了经费预算,起草了施工合同草案,一切准备工作均已就绪,待施工人员物色好后将立即施工,预计在一个月内即可完成建设任务。
同时,认真抓好江山虎山GNSS基准站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处置了7次故障,保证了基准站的正常运行。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宣贯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二是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抗震设防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三是农村社区防震减灾工作需要进一步开拓。明年的地震工作将针对以上薄弱环节,重点抓好《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宣贯工作,将各项地震工作落到实处。
地震疏散演练总结 篇2
为使大家了解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地震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20xx年12月1日下午4点全校师生举行了地震逃生演练。这次演练搞得比较成功,具体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校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任总指挥,各班主任为组员的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演练期间明确职责,制定详细的演练实施方案;召开全体老师集中学习演练方案,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各位班主任老师要以演练为契机,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反复强调两个“一定”,即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正是因为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才确保了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地震逃生实施方案中,就演练机构设置及人员职责、演练的时间、内容、地点、疏散路线、程序、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同时由杨修义老师负责画好警戒线及班级位置。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要求班主任叮嘱学生,听到警报后,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抢先下楼,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每位教师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今天的演练内容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防震自救演练(发生大地震);二是疏散防踩踏演练(发生小地震)。在演练活动,每位教师尽职尽责,确保了演练活动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第一次警报响起,总指挥刘梅花校长通过广播下达开始防震自救演练的命令后,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进行防震自救演练。第三次警报响起,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疏散防踩踏演练,组织本班学生排队,听从楼层领导指挥,按疏散路线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科任教师按分工要求,在指定位置,积极做好疏导工作。学生到达目的地后,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校长汇报,整个演练活动井然有序。
这次活动全校共有267名师生参加,楼下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26秒,楼上用了56秒。整个演练过程严肃、认真、紧张、有序。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提高了师生实际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初步掌握了在危险环境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为今后一旦发生地震,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安全疏散学生积累宝贵的经验。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演练活动结束后, 请各班学生有秩序地回到教室,各位老师要及时做好总结,巩固提高学生地震逃生演练活动的效果。
地震疏散演练总结 篇3
在“5。12”特大地震中,许多鲜活的生命瞬间被地震无情的吞噬了,这次地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掌握危难时自救的方法是必需的;同时,学校为了培养同学们逃生自救的技能,确保生命安全,20__年3月30日我校举行了一场防震自救演练活动。
全校师生按照《防震应急演练方案》进行周密安排。警报响起后,学生在任课教师的组织下迅速撤离教室,到指定地点疏散、集合,在办公室办公的教师立刻撤离办公室,到开阔地带集合。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历时12秒,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次防震自救演练共分为三部分:
紧急疏散、紧急集合、演练点评。
在整个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学生安全撤离,同时也考虑到了自身的安全。
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了全校师生应对地震的应变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时刻提醒广大师生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关注灾害,珍爱生命。
上一篇:党校大学生思想汇报精选32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