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专业精彩19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乡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加快,农民收入显著提升,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专业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专业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1

1.建立健全制度,强化政策保障。一是科学制定规划。编制完成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0年)》《xx县打好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2020年度脱贫攻坚年度实施计划》和《2020年度xx县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先后制定下发了《xx县精准帮扶“联乡包村帮户”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整合资金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完善了财政、金融、人才、用地、招商、脱贫激励等支持政策,明确了脱贫攻坚时间表、路线图,细化脱贫攻坚举措,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2.强化动态管理,聚焦因人施策。根据自治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复核及动态管理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工作,年内按时做好系统数据更新,做到贫困户家庭实情、建档立卡数据、公安户籍、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四统一”。集中修正了2020年建档立卡人口自然增减和标注脱贫信息3207条,动态调整2020年建档立卡信息数据10446条,并积极做好和田地区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配备管理人员404名,正在筹备县级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建设,预计年底前与全地区一道运行数据平台。一是累计对有劳动能力缺技术的15564人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帮助12609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二是对有劳动能力但缺资金的,政府投入3500万作为风险抵押金存入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助其发展产业或创业,2020年新增扶贫小额信贷万元,新增贷款贫困户数3180户,累计发放小额贷款万元,贷款贫困户25530户,政府贴息万元。三是对无劳动能力的,我们采取政策兜底、入股分红等方式帮助其实现增收脱贫;对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进行大病保险和慢性病签约服务。

3.加大项目实施力度,确保落地生根见效。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脱贫走”的要求,2020年以来,全县投入扶贫项目资金亿元,共实施项目96个。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32214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190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万元,国有贫困林场资金235万元,行业涉农统筹整合资金万元,地方政府债券40588万元。截止目前,已拨付资金亿元,资金拨付率%;报账资金亿元,报账率98%。产业增收项目(农业、林果业、畜牧业、种植业等)49个,投资万元;基础设施项目(道路、渠系、饮水安全等)18个,投资万元;就业类项目(扶贫车间、手工设备购置等)20个,投资万元;易地搬迁工程1个,投资11970万元;公共服务类项目(村级阵地、文化活动广场、乡村环境卫生等)5个,投资1180万元;其他类项目(小额信贷、项目管理费等)3个,投资3116万元。进一步规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的后续管理工作,实行建、管、用相结合,责、权、利相一致,努力提高项目后续管理质量,保证项目发挥应有效益,达到贫困村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目标。

4.强化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严格执行自治区、地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有关规定,成立xx县项目、资金管理专班,健全完善《xx县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后续管理办法》,落实公告公示制度,将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地点、投资额度、受益户等信息通过广播电台、政府网站、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改革财政报账方式,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统一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2

从1983年开始,党和国家将xx确定为全国最早实施区域规模扶贫的重点地区,在政策、资金、物资等诸多方面给予了倾斜扶持,开展了以“三西”农业建设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通过以“治山水、强基础、兴科技、调结构”等措施相互配套的综合治理,使贫穷落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于上世纪末提前一年整市基本解决温饱,完成了由饥贫向基本温饱过渡的阶段性跨越。进入新世纪,全市扶贫开发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设的良好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一体两翼”的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模式,着力寻求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有效结合新途径,进一步推动了全市重点乡村经济和社会的较快发展。以来,国家和省上共给xx安排扶贫专项资金亿元,有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解决温饱目标,农村贫困人口由底的万人下降到万人,占农业人口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调研组对全国有关地区专题调研后认为,xx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把小土豆做成了大产业,形成了种草养畜—发展沼气—沼渣肥田—增粮增收—改善生态的循环经济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路子,xx市因此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成功的典型地区之一。

(一)整村推进促进了扶贫工作重点乡村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综合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市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作为解决区域贫困和个体贫困并存问题、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的最有效途径,共投入整村推进项目资金27941万元,在396个村实施了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占重点村总数的40%,村均扶贫资金投资强度70万元,已有344个村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通过项目建设,初步解决了项目村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项目户形成了1项以上能够稳定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家庭主要劳动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了2项以上种养业适用致富技术,并强化了集科技培训、计划生育等为主的村级文化活动阵地,村级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项目村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可持续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扶贫效益。同时,为适应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有效解决单个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局限性,从开始,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676万元,先后实施连片开发、整流域推进试点项目19个。项目实施区域按照因地制宜、群众参与、突出产业、完善机制、持续发展的原则,乡、村、社各级联动,准确定位,注重创新,不断加强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和监测管理,在群众参与、产业经营模式、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初步形成了以机修梯田、等级道路、优质马铃薯基地、设施种养业为相辅配套的综合开发模式,开发扶贫的聚集效应凸显,贫困农户增收环节更加完善,扶贫开发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二)新农村建设试点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以来,我们以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为平台,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全力支持和服务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共为新农村试点投入扶贫专项资金4143万元,其中试点前落实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资金912万元,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试点相结合项目资金2440万元,天津对口帮扶资金250万元,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40万元,通过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加快了试点村新农村建设步伐。安排实施的8个试点,于20底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按照省新农办和省扶贫办关于省级第二批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总体安排和部署,确定陇西县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同时,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1万元,加大了对市级6个新农村试点乡镇尚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贫困村的扶持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了基础。

(三)产业扶贫拓宽了贫困农户增收门路。近年来,全市各级党政部门运用市场思维,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围绕区域特色优势凸显的马铃薯、中药材、畜草、花卉、食用菌等产业,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近亿元,贴息贷款亿元,扶持壮大良种繁育实体,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兴办龙头企业,培育营销主体,形成了科研机构、民营企业广泛参与、产加销协作紧密的产业开发机制,使产业扶贫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到20,全市马铃薯、中药材、蔬菜及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等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70多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农民人均从特色优势产业中获得纯收入167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380元的%。其中,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430万吨以上,马铃薯脱毒种薯良种应用率提高到50%,马铃薯良种应用率提高到94%,人均从马铃薯产业获得收入596元。xx已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加工基地、鲜薯销售基地及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

(四)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了贫困农户现金收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始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紧紧围绕把劳务输出培育成一项大产业的总目标,大力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培训输转模式,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年,全市共输出城乡劳动力万人,创劳务收入38亿元,劳务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扶贫工作重点乡村每年培训输转技能性贫困劳动力万人,年均创劳务收入6500多万元,户均劳务收入达到了5000元。20以来,按照由短期常识培训向中长期技能培训转变,由粗放的劳动力培训向精细的技术培训转变,由松散的输出就业向稳定的基地就业转变的“三个转变”思路,着力提升贫困劳动力培训输转层次,依托xx职专、xx卫校、临洮农校等16家具备职业教育资质的基地,加大了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组织输转,共招收贫困家庭“两后生”7923名,已有3264个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了良好的职业技能教育,并稳定就业,实现了培训输转一人,脱贫致富一家的目标。

(五)社会帮扶形成全社会共抓扶贫开发的格局。xx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也离不开各级帮扶单位的倾力帮助和支持。中央各定点帮扶单位全国妇联、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中央国家机关、天津市六县(区)以及全省31个省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都坚持在xx最贫困的乡村送技术、送物资、送资金、送信息,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帮扶,加速了xx解决温饱的步伐,为xx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据统计,以来,各级帮扶单位先后为xx帮办实事5635件,捐赠资金达8万元,物资折价10706万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捐助资金14858万元,捐物折价6938万元;天津市六县(区)捐助资金3167万元,捐物折价2567万元;甘肃省省直及中央驻甘单位捐助资金万元,捐物折价1201万元。

(六)扶贫互助社建设创新了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机制。20以来,按照“民有、民用、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我们把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作为推进扶贫开发可持续发展,提高重点村发展能力,弥补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主要措施,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互助资金规范运行和使用监管新机制、新模式,重点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运行良好。目前,全市共在7县(区)的45个村开展扶贫互助社试点,其中中央试点10个,省级试点35个。截止目前,全市互助资金总量达到747万元,其中投入扶贫专项资金万元,农户自愿入股万元,其它资金万元。加入互助社的农户已达4640户,占试点村总户数的45%,其中贫困户2780户,占试点村贫困户总数3435户的%,共组建扶贫互助社259个,互助资金管理人员达158人。

(七)“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探索了扶贫方式向“两轮驱动”转变的新方式。2009年初,漳县被确定为国家、省上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县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扶办、民政部《关于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及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议精神,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积极谋划、认真组织、大胆探索,确保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县共识别出贫困人口万人,占农村人口的%,高出监测贫困人口数个百分点,其中,扶贫对象万人,占农村人口的%;低保对象万人,占农村人口的%。在低保对象中,扶贫和低保交叉有万人,占农村人口的%;丧失劳动能力的有万人,占农村人口的%。对识别出的贫困人口的各类信息数据已录入低收入户管理系统。县上已将万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落实低保救助资金万元,人均月救助元,剩余万人随今后的低保扩面逐步落实救助措施;已落实扶贫资金241万元,在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输转培训等开发项目中,对已识别的万户万个低收入扶贫对象落实了扶持措施,户均扶持强度达到了2000元以上。对尚未得到扶持的万户万个扶贫对象,县上正在依据年度项目扶持规划,逐步落实扶持措施。

认真总结、回顾新世纪以来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支持、领导重视,是扶贫开发取得成效的保障。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最关键还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并且得到了省内外、社会各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市上四大家领导都建立了联系县制度,四大家领导经常深入联系县指导、协调落实各项工作,确保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建立了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对口定点帮扶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

——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计划是推动扶贫开发的前提。根据扶贫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省、市、县都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扶贫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扶贫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措施和运行框架,使扶贫开发做到了有的放矢。按阶段要求和年度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了各个时期的目标任务,确保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发扬“三苦精神”,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是搞好扶贫开发的内在动力。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坚强毅力,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积极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积极推行参与式扶贫的理念和方式,通过民主管理和民主参与,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增强他们参与相关工作的积极性,焕发其自强自立,自我发展的热情,使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把国家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扶贫重点乡、重点村和贫困户。

——科学发展,走开发式扶贫道路是搞好扶贫开发的基础。长期以来,xx结合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北部地区干旱多灾、南部地区高寒阴湿的市情特点,找准造成贫困的结症所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努力将产业化扶贫与整村推进、防灾减灾、科技扶贫、信息扶贫相结合,从“有水的地方走水路,无水的地方走旱路,水旱路不通的地方另找出路”的扶贫开发路子,到“梯田+水窖+科技=稳定解决温饱”的有效模式,再到可持续提升温饱水平的生态循环经济反贫困模式,使xx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找准了发展出路,加快了xx的扶贫开发进程。特别是凝练总结出的“三个遵循、三个顺应”的发展思路,成为xx返贫困事业向前推进的法宝。

——开拓创新,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积极适应扶贫工作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加强各部门、各帮扶单位的联系和协调,初步形成了“大扶贫”工作机制;积极总结推广贫困村扶贫互助社经验,探索到户资金股份化的有效方式,完善了扶贫资金管理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初步建立了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完善了社会帮扶机制。

二、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xx市300万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全市贫困落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但受生态环境酷劣、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条件落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仍然呈现出“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比重大”的贫困特征,扶贫开发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具体可以用以下四组数据说明:

第一组数据:根据国家贫困抽样监测,年底,全国有农村贫困人口4007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的%;甘肃省有农村贫困人口万人,占甘肃省农村人口的%,xx有农村贫困人口万人,占xx农村人口的%,xx贫困发生率均高于全国和甘肃。同时,依据xx市七县区人均纯收入分档次数据分析,2008年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国家贫困标准1196元)以下的农村人口有万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较全国高出个百分点,较甘肃省高出个百分点。

第二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甘肃省为3050元,而xx只有2380元,比全国少2773元,比全省少6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占甘肃省平均水平的78%;全国比2008年增加392元,甘肃比年增加326元,xx仅增加244元。同时,xx市7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平均水平低472元。

第三组数据: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的:1扩大到2009年:1,甘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1年的:1扩大到2009年:1,xx从:1扩大到:1,与全国和全省相比,xx市收入差距不仅持续拉大,而且收入差距更加明显。

第四组数据: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长期在第12位徘徊,人均生产总值3961元,仅占全省的%;人均财政收入为172元,仅占全省人均的%,列全省末位;工业非常薄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列全省第13位,由此导致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投资和消费均列全省第9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占全省的%、%,均列全省第11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以上几组数据说明,xx市贫困程度依然很深,依然是全省和全国欠发达、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依然是甘肃省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扶贫开发的主战场。2009年10月17日,“历史上说的陇中苦瘠甲天下,指的就是xx等地方。这些年,xx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可喜的变化,但xx还有许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1200元,还是全国最困难的地方”。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xx依然是中国西部干旱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扶贫开发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然条件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市地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干旱、雹洪、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酷劣,生产条件落后,是导致贫困高发的主要原因。同时,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依然突出,全市还有11个重点乡镇未通油路,440个重点村未通等级路,有饮水不安全人口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比例高达%。特别是生活在北部极端干旱区和南部深山区、石山区、林缘地带的贫困群体,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欠缺,人居环境恶化,发展再生产的要素资源匮乏,人口素质普遍低下,经济收入门路狭窄,贫困发生率超过40%,其中许多人只有通过移民搬迁才能解决温饱,扶贫工作难度大、成本高。

二是致贫因素复杂,农村温饱不稳定问题突出。目前,除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性投入不足、人口素质偏低等长期性因素外,致贫致困的突发性因素依然很多,一遇天灾病患、婚丧嫁娶就暖而变寒、饱而变饥,重新变为贫困人口,这部分人口长期处于脱贫和返贫的交替之中,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致贫因素更趋复杂化、多元化。据统计,xx市因干旱、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每年返贫率在7%~32%之间。

三是低水平温饱掩盖了农村扶贫对象规模。由于低水平的温饱掩盖了绝对贫困的实际状况,导致农村低保覆盖面一直比较小。2008年底,农村低保面仅为%,尽管2009年经过积极努力保障面扩大到%,保障人数达到万人,但仅占农村贫困人口的%,还远未实现应保尽保,大部分困难群众仍难以享受到国家救助政策。

四是整村推进任务欠帐较大。在“十一五”规划之初,我市对1198个贫困村制定了整村推进扶贫规划,截止目前已完成344个。按现有资金量,今后每年最多能安排50个整村推进项目,到,全市仅能完成944个整村推进,还有254个村(包括未列入国家扶持的贫困村)难以规划实施,急需纳入下一轮十年规划并安排实施。

三、“十二五”扶贫开发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

(一)基本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升扶贫开发水平为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开发扶贫与低保救助相结合,把尽快稳定解决低收入人口温饱并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重点,立足市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扶贫开发和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实现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有机结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加快增长,有效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贫困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奋斗目标。

通过扶贫政策的扶持,力争低收入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并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确保“20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目标实现。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从扶贫工作的基本点出发,把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缓解发展差距作为奋斗目标,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编制“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规划。

(1)认真开展调研,掌握贫困片带特征,形成科学的“十二五”规划。按照北部干旱、南部高寒阴湿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等,准确把握市情、县区情、乡情、村情,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分区域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北部干旱贫困山区:以陇西、安定、通渭、临洮、渭源北部为代表的贫困干旱山区坚持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改变干旱贫困地区落后面貌的根本措施来抓,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重点走好三条路子:一是以打造“中国薯都”为目标,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在巩固现有马铃薯产业种植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良种引进与扩繁,提升马铃薯产业质量和水平,提高参与市场竞争力,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特别是要以国家重点支持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工程建设项目为重点,不断提高马铃薯良种化程度,使全市脱毒种薯应用率提高到80%以上,良种化程度达到100%,贫困户人均种植马铃薯稳定在1亩以上,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二是采取以山、水、田、林、路、信息综合扶持为主,按照“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增收入”和“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生态经济循环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发展舍饲养殖,以改造圈舍、良种引进、氨化饲料、配方饲喂、沼气配套等适用技术推广普及为突破口,改造传统的饲养方式,促进草畜转化,加快专业化、规模化养殖乡村的形成和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甚至数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村。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力争每年完成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5000人以上,确保受训者全部输转,稳定就业,增加收入。并切实加大“两后生”培训输转力度,力争每年完成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3000人以上,贫困群众年平均劳务收入增长达到15%以上。

——南部高寒阴湿区:以岷县、漳县、渭源为代表的南部高寒阴湿区重点以中药材产业、畜草产业为突破口,走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子。大力开发无污染、高营养、纯天然的绿色产品,集中力量抓好中药材、牛羊和食用菌等主导项目,形成每县三至五业,每乡镇二至三项,每村一至二品的发展格局。一是以打造“中国药都”为重点,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要在标准化和规范化上狠下功夫,扩大当归、黄芪、红芪和党参等大宗药材的种植,力争贫困户户均达到2亩以上,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并通过原产地产品地域保护和原产地产品标记保护。二是大力发展绿色畜草产业。要按照建设“国内较有影响的无公害肉品生产基地和特色牧草生产加工基地”的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发展绿色畜牧业,努力促进优势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增强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更有力地带动贫困乡村农民脱贫致富。到,力争贫困户户均引进或投放1头以上基础良种母畜,农户户均草畜产业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积极发展草产业,大力发展红三叶、猫尾草等优良草种的种植,力争到20,优良草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贫困户户均2亩以上,从草产业获收入3000元以上。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力度,加强农村道路、人畜饮水工程等的建设力度,促进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并进一步加强重点乡、村的文化、卫生、教育和广播电视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偏远落后深山区:一是将所有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施低保救助,做到应保尽保。二是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贫困人口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三是实行政府主导、财政补贴,集中外地安置为主,配合有关部门,制定专项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向xq等地实施移民搬迁。

(2)认真把握国务院扶贫办政策重点和导向,制定专项规划。与全市相关规划衔接、协调,抓住贫困区域的特点,认真研究整村推进规划、连片开发规划、基础条件扶贫规划、产业扶贫规划、科技扶贫规划、生态移民规划、异地搬迁扶贫规划、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社会帮扶规划等相关配套系列专项规划。

2、紧密结合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在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上求突破。

(1)创新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实现向区域性连片开发的转变。要不断丰富整村推进内容,坚持以户为基础,紧紧围绕改善基础条件、社区建设、产业开发、提高农民素质等四大建设重点,不断提高贫困村农民收入;以区域开发为单元,逐步向连片开发,整乡、整流域推进拓展,实现由单一开发向连片治理、区域推进的转变,力求做到与农村社区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与灾后重建相结合、与农村低保相结合。同时,对已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村,依托项目滚动发展和扶贫互助社建设,加强后续管理,巩固扶贫成果。

(2)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紧紧围绕打造“中国薯都”和“中国药都”,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培育防灾减灾特色产业,逐步做大做强,发挥规模效益。发展设施农业,提高产业科技含量。积极鼓励和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发展支柱产业,努力培育“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产业发展机制。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切实发挥好财政专项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的作用,加大对市场份额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的扶持,引导企业与当地产业开发相衔、与贫困户的种养业相对接,拉长产业链条,进而带动贫困农民增收。

(3)加大扶贫培训力度,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重点抓好贫困家庭“两后生”劳务培训输转和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在培育本地乡土人才上力求实现新突破。要把开发式扶贫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在培训对象的审核上,严把关口,确保贫困户直接受益;在培训基地的管理上,彻底打破终身制,引入竞争机制,以保障就业为前提,稳定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在后续管理上,要加强相互交流、就业信息、维权等方面的服务。

(4)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努力营造“大扶贫”格局。落实好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带头扶贫的责任,搞好国家部委、天津市对口帮扶及省、市、县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帮扶工作,发挥部门优势,组织社会扶贫资源,依靠社会扶贫力量,不断拓展社会扶贫领域,增强社会扶贫实效。注重发挥各类基金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为其提供爱心捐助平台,引导更多的力量参与扶贫开发。要注重协调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采取捐助资金、物资和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帮扶,广泛参与和扶持农村发展,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5)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结合灾后重建、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等,统筹兼顾,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农田水利、安全饮水、乡村道路等建设,使之与整村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治理相结合,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条件;加强重点乡村的文化、卫生、教育和广播电视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和以改厕、改灶、改圈及危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建设,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

(6)积极发展村级扶贫互助社,解决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按照“民管、民用、民受益”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办、固点扩面、稳步推进”的方针,扩大农村互助资金试点规模和范围。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积极吸纳社会捐赠资金,适度扩大互助资金规模。建立健全双层管理机制,完善内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外部监管和业务指导,确保互助资金的高效运转、可持续发展及风险防范。

(7)认真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全市七县区认真组织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建立一套科学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通过民主、科学、规范、公平的程序,客观公正地识别贫困人口,重新确立贫困人口信息和数据库,完善贫困农户档案。对识别出的贫困人口,根据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分类扶持措施。对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通过扶贫政策进行扶持。对没有或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收入低于低保线但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通过低保救助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

(8)积极探索实践,完善扶贫工作机制。一是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机制。在现有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扶贫资金分配机制,在今后资金分配中,应以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总数、人均财力、人均收入水平、人均gdp等要素和主导产业发展项目等为重点,科学合理分配扶贫资金,不断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加快脱贫致富进程。同时,将扶贫工作绩效作为分配扶贫资金的一项主要依据分配资金,以调动工作积极性,加快扶贫开发进程。二是创新到户扶持机制。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以整村推进、综合开发为主要模式,这种新的理念和措施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是切合实际、富有成效的。特别是整村发展种草养畜,将农村丰富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产业优势合理配置,让贫困群众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但由于贫困群众素质不高,加之在占有土地、劳动力、技术等方面的差异性,单家独户整合资源的能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户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折股到贫困户,走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化生产的路子,提高贫困农户组织化程度。三是“大扶贫”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完善过去以扶贫部门为主的扶贫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一个以对各级政府为主的责任明确的“大扶贫”考核评价机制,对涉及的各个职能部门参与扶贫工作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进一步强化部门的参与度和工作职责,真正形成“大扶贫”的工作格局。四是信贷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在遵循信贷规则、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积极适应农村特点,鼓励金融系统通过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加大扶贫信贷资金到户的工作力度,提高扶贫信贷资金到户率,满足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

四、关于加大对xx市扶贫开发扶持力度的意见和建议。

鉴于xx仍是全省、全国欠发达、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同时扶贫开发正进入由低水平整体解决温饱向稳定解决温饱快速迈进的重要时期,恳请省上在“十二五”期间,仍将xx市列为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地区,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一)建议将xx继续列为全省扶贫工作的重点地区继续加大扶持力度。xx的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贫困发生率均高于全国和全省;生产总值长期在全省第12位徘徊;人均财政收入列全省末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列全省第13位;投资和消费均列全省第9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占全省的%、%,均列全省第11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仍是全国、全省扶贫工作的重点地区。因此,建议省上在后十年扶贫纲要和“十二五”扶贫规划中将xx继续列为全省扶贫工作的重点地区,加大扶持力度。

(二)建议加大对面上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新世纪扶贫以来,国家将扶贫开发的重点放在了贫困乡和贫困村,开展了以贫困村为主战场的单元式扶贫,非重点村的贫困人口将长期得不到有效扶持,从而导致一些非重点村的贫困人口比重点村的贫困人口更多。因此,建议省上采取以贫困人口扶持为重点的扶贫开发方式,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等因素,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分区域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如xx可分北部干旱贫困山区、南部高寒阴湿区和偏远落后深山区三个类型区制定规划。同时,建议将干旱、洪涝、冰雹等因灾返贫人口也纳入“十二五”扶持计划,加大对面上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

(三)建议将xx同“两州一市”同等对待并给予重点扶持。2009年6月,国务院联合调研组在对xx进行认真调研后认为,xx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酷劣,致贫因素复杂,依然是甘肃最贫困的地方,并将xx和甘南、临夏、陇南划分为甘肃扶贫工作的第三世界。“十一五”期间,全省扶贫专项资金对贫困人口的人均投资强度达元,而对xx贫困人口的人均投资强度为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元。因此,在扶贫开发上,恳请省上将xx市与“两州一市”同等对待,在“十二五”期间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四)建议加大对xx马铃薯和中药材产业开发的扶持力度。虽然xx在马铃薯和中药材产业开发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真正把xx打造成“中国薯都”和“中国药都”,除依靠我们自身努力外,还迫切需要省上在“十二五”期间继续给予大力扶持。恳请省上帮助我市向国家扶贫办争取,将每年1000万元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工程专项扶持资金再延长。同时,将中药材产业开发也列入专项扶持计划予以扶持,每年在贫困乡村建立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万亩,全面提升我市中药材产业开发水平。

(五)建议加大对xx、x、x、x四县“三西”资金扶持力度。2008年之前,国家年均安排xx“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资金2600万元,占“三西”资金总量2亿元的13%;2008年资金总量增加到3亿元后,年均安排xx3200万元,占比下降到%。xx作为“三西”建设的重点地区,由于多方面条件的制约,目前仍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贫困程度依然很深,亟待在“三西”资金投入上能给予倾斜扶持。为此,恳请省扶贫办将“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恢复到原来的扶持范围,并将其作为对干旱贫困地区特殊政策固定下来,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开发等方面。同时,建议省上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和新的10年扶贫纲要时,重点加大对安定、陇西、临洮、通渭等中部18个干旱贫困县区片带的扶持力度,以缩小与省内周边地区的贫富差距,实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六)建议加大片区开发整流域推进项目建设力度。片区开发整流域推进是“十一五”期间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探索出的有效破解贫困地区资金短缺,又分散重复投入利用水平不高,稳步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是集中解决区域连片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xx市通过实施整村推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此,建议省上在总结现有国家和省级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大xx市片区扶贫开发力度,提升扶贫开发水平。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3

一年来,我乡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支持及关心下,认真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高山生态搬迁、产业开发、整村推进、社会帮扶等扶贫开发,制定扶贫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全乡扶贫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效。现将全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现况。

二、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一年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市、县扶贫开发新政策机遇,立足乡情,明确提出了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是实现**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有效法宝,是解决制约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站在空前高度、新的起点,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多方争取项目,积极实施整村推进,发展特色产业,“两项”制度衔接,劳务技能扶贫培训等工作,不断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乡扶贫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

(一)扎实开展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年初认真开展了高山生态搬迁摸底认真执行县高山生态搬迁会议精神成立以书记为组长乡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跟各村分配任务落实责任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中。

截止目前,已经完成64户243人,其主要做法:一是加大**乡银水村集中居民点的建设,目前已经完成50余户200余人入户居住,二是推进石锣村天星相对的集中居民点的建设,目前有20户80人即将全部入户居住,三是扎实开展梯度搬迁,让老百姓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居住。

(二)扎实开展产业扶贫工作。

积极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在星溪村成功流转土地200亩,新建中药材种植种源基地1处,石坪村中药材示范片一个,发展党参基地250亩,云木香、桔梗等药材1700余亩;扶持农户成立养殖大户30余户,养殖山羊1500余只,养殖土鸡0余只。

(三)扎实推进整村扶贫开发。

双河村是我乡启动的整村扶贫村,其扶贫周期延长至三年,我乡因地制宜的搞好项目建设,双河村形成了以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为辅的.特色产业。发展养殖山羊大户15户1000余只,发展药材200余亩,整修公路22公路,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危房改造及高山生态搬迁20户80余人,人畜饮水得到完全解决等项目顺利有效实施,彻底改变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已经顺利通过验收。

(四)扎实开展贫困信息管理及扶贫检测统计。

一是按时完成了贫困人口每年的动态管理工作,严格按照《重庆市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手册》准确识别农村扶贫对象,并在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内时时更新;二是及时准确填报扶贫监测统计表;三是完成了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上报。

(五)大力开展劳务培训及输送情况。

为贫困群众开避了脱贫致富途径,我们结合特色产业发展的实施,在全乡7村扎实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培训达200多人次,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由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由体力型向脑力型转变,由自发型向有组织型转变。在农民工输送方面,充分发挥村级劳务联络员作用,积极向**、重庆、**等地输送劳务工,一年年来,共向外输送劳务工进1200人次,创劳务收入500余万元。

(六)有力推行社会扶贫工作。

一是积极主动协调好帮扶单位,争取项目4个共计300余万元;二是组织好乡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村两委成员、致富能人“一对一”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捐助物资、技术指导、劳务输出等帮扶措施,使帮扶的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县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三是开展好了“雨露计划・扶贫助学工程”,共计53人次。

(七)加强扶贫监督管理。

强化专项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深化村级义务监督员制度,严格按照县扶贫办下达的资金计划文件实施项目,加强了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指导和监督各扶贫资金互助社的工作,完成了委托会计事务所完成上一年度扶贫项目和资金审计。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年来,我们虽然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经济社会得到明显进步,民生、农村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但在扶贫开发上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民文化程度低,思想素质不高,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一方面由于我乡处于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教育教学条件简陋,村民接受教育的条件差;另一方面由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使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丧失了接受较高教育的机会。贫困形成了低素质的劳动力,而低素质的劳动力又往往缺乏进取心和经营技能,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外出务工也只能靠休力来争钱,必然形成收入低下的状况。收入微薄、思想素质低,两者互为因果,形成了恶性循环。村民文化程度和思想素质不高,间接影响了扶贫开发进程,实现脱贫致富的难度大、任务艰巨。

(二)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三)自然历史条件恶劣,扶贫开发任务艰巨,任重道远。我乡属高寒山区,地域偏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扶贫开发难度大。另一方面,村民小组分布零散,村民居住环境艰苦,境内林地荒山为多,耕地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部分群众生活难以自供自足,生活水平低下,基础设施条件差,扶贫开发底子薄弱,脱贫致富的路子窄,也是我乡扶贫开发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实施扶贫开发是解决我乡贫困现状的根本途径,责任重大。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大扶贫”理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扶贫方法和措施,在争取并实施好扶贫项目的同时,结合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干部下基层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切实强化责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行深层次帮扶,努力实现由帮扶资金、帮扶项目为主向帮扶科技、帮扶思想转变,加强科技培训,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志青年自主创业,使贫困户利用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走上依靠科技自主脱贫致富的道路。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4

我们通过扶贫微信群和电子邮箱等方式,将就业扶贫宣传资料发送到乡村,各乡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所工作人员加大对就业政策的讲解和宣传。20__年利用“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活动。通过公告栏、电视、显示屏、微信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就业相关政策,在县城主要街道和乡镇、村进行了就业政策和招聘岗位信息宣传,发放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宣传资料共计25000多份,举办各类招聘会6场。

二、摸清底数,准确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基本信息。

目前,我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59582人,劳动年龄段贫困人口有12854人,已就业6392人,未就业人6462人。今年以来,有就业愿望的1551人中,全部实现了就业;有培训愿望的163人,全部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结合人社系统自身职能,依托乡镇、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采集贫困劳动力的个人基本信息、转移就业意向和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等相关信息,对相关信息进行再摸底、再核实、再确认,并每人填写一份《20__年度河北省就业创业精准扶贫工程贫困家庭劳动力登记卡》,将对贫困劳动力的调查采集信息及时在人社部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河北省就业扶贫信息管理系统更新,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通过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工作人员的努力,对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跟踪,10月底前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任务全部完成。

三、开发扶贫专岗,助推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针对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但年龄偏大,不愿外出或无法外出”的实际,积极开发扶贫岗位,给予专岗安置。今年,我们协调住建、林业、扶贫、政法有关部门,开发了保洁、保绿、护林、防火、护路等扶贫专岗,全县3614名农村贫困劳动力通过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了稳定脱贫。人社局下一步在各行政村开发劳动保障信息员专岗300多个,负责各行政村劳动保障平台工作。

四、依托东西部协作,广辟贫困劳动力就业通道。

抓住廊坊三河市、北京朝阳区与我县对口帮扶这一有利时机,面向京津冀劳务市场开辟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4月份,我们与北京市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组织了“聚力就业优先,助推扶贫攻坚”20__年春季就业招聘活动。参会企业26家,提供文员、出纳、客服、操作工、家政服务等就业岗位600多个。现场有91人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意向协议,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人。经跟踪反馈落实就业人员88人。本次招聘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河北经济日报》、《张家口日报》分别就此做了报道。现在,朝阳区每月不定期为我们推送用工信息,县局就业服务中心及时发布,为有意向进京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开辟了一条就业绿色通道。近日,我们又与新希望六合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今年至少可以为劳动力年龄段贫困人口提供200个就业岗位,通过跟踪反馈目前在北就朝阳区输出就业2865人。

五、建立“扶贫工厂”,扩大贫困劳动力就业面。

全省就业扶贫巨鹿现场会后,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就业扶贫工作进行了重新审视,围绕贯彻六部门联合下发的26号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了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广建立一批“扶贫工厂”的举措。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进行扶贫工厂认定,并对符合条件的,按照每吸纳一人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鼓励广大企业吸纳贫困人口,参与脱贫攻坚。目前,已认定__县飞龙家俱有限公司、__县益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为“扶贫工厂”,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人。其余7家企业正在进行资料审核,确定后挂牌。

六、居家就业工作情况。

我县皮毛碎料加工有着悠久历史,在全国毛皮行业整体布局中,错位发展,突出特色,打造中国京西北裘皮加工集散中心;提升全球最大的毛皮碎料加工基地;叫响中国毛皮文化发祥地。我们利用传统皮毛加工的资源优势,鼓励发展皮毛加工业,吸收农村劳动力从事皮毛贩运、加工、营销以及养殖等岗位。目前、我县以家庭作坊形式开展皮毛碎料加工达3000多家,从事皮毛贩运、加工、营销等工作人数达50000多人。皮毛业已是我县人民群众经济收入主要经济体。

七、强化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

按照省市文件精神,本着公开、公正、公平采用政府抛投标方式,在20__年通过政府招投标确立了张家口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和张家口市爱百帮职业培训学校,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并签定了培训合同。结合省、市“双创双服”活动总体要求,为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5

今年以来,在省、市扶贫办的正确指导和省、市直帮扶部门的大力帮助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围绕“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贫困村新型家园建设扎实推进,贫困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总目标,以“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整村推进建设贫困村新型家园”的实践载体,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按照年初与市委、市政府签订的责任状,我县实施11个贫困村的第四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扶持1940户贫困户当年脱贫,年人均收入实现xx元以上。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扶贫开发资金万元,其中省投万元,省劳动力培训资金万元,市投134万元,县财政万元(路万元,边沟6万元),群众自筹万元。共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31项,具体完成情况是:

(一)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完成情况。

1、道路建设项目:今年为7个重点实施村建设水泥路公里(51800平方米),总投资万元,其中省、市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60万元,县财政收入万元,群众出工出劳建设路户和边沟万元。水泥道路建设情况是:金河村2180米、永河村米、宏兴村2043米、清茶村2100米、富乡村2060米、德兴村xx米、自然村2133米、三站二村1872米,已经全部完工。并且投资万元(其中扶贫资金万元,县自筹6万元),完善了德兴村水泥路两侧石砌边沟6547米边沟;投入万元,建设铁杖子5201延长米,已经完工。

2、饮水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为漂河村454户实行自来水入户,已经全面完成。

3、三室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为漂河、大古洞、西胜3个村分别建设了村级“三室”3座,总面积520平方米(大古洞村、西胜村、漂河村村民活动室各100平方米,大古洞村、西胜村卫生所和计生服务室各80平方米;漂河村卫生所和计生服务室各60平方米),已完工。

4、发展生产互助资金项目:在老站村、四马村、解放村实施了发展生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每村投入国家配股资金30万元,吸纳农民入股资金30万元,已于10月份发放到户。

5、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今年向省扶贫办申报电焊、计算机及电子、服装加工、汽修、餐饮等5个专业320名贫困劳动力培训计划。我们先后与上海、杭州、苏州、浙江、长春、哈尔滨等省内外各家企业签订了培训订单,有计划地输送贫困劳动力到外地培训和打工,增加收入。目前,已经在培训基地培训贫困劳动力160人,并成功转移到浙江、上海、哈尔滨等地就业,人均月收入800元以上。

6、扶持贫困户项目:针对各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积极扶持以发展大鹅养殖为主的脱贫产业项目。今年共投入22万元,扶持294户贫困户养鹅万只,每只鹅利润10万左右,预计到年底可增收55万元,实现贫困户均增收1800元以上。

(二)帮扶工作情况。

在完成上述扶贫开发计划项目的同时,我县还充分利用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的投入,加快扶贫开发的步伐。一是充分利用省、市部门帮扶的契机,主动协调13个市直帮扶部门投入万元,为我县第四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11个重点村解决了发展生产、抗旱、基础设施建设等许多实际困难和急需。市直机关工委投资27万元,为漂河村维修农道21公里,建设桥梁1座,并维修了村内道路;市水务局投入50万元,帮助清茶村打抗旱井11眼,为五味子园区配上了喷灌设备,建设了水泥路两连的边沟和入户桥,维修了村民活动室,并以贴息方式扶持贫困户养殖大鹅;市国土局投入万元,为德兴村6户贫困户建设了稻草板房;市残联投入5万元,帮助三站乡二村维修了农田路,绿化了树床.市教育局投入10万元,为永河村打自来水井1眼;市科信局投入万元,帮助金河村打抗春旱井2眼,并为村里送去价值万元的电脑2台;市委宣传部投入万元,帮助自然村建设了村文化室;市城管局投入3万元帮助大古洞村维修了村屯道路;市劳动局投入6万元,为富乡村修建村内水泥路1300米;市司法局投入1000元资助5名贫困学生就学。二是深入实施“四三二一”帮扶工程。县扶贫办作为牵头部门,督办指导全县89个县直部门的机关企、事业干部对714户贫困户进行定点包扶,对1886名贫困学生进行助学。年初以来,全县广大包扶干部共投入万元进行扶户助学。其中,全县8个乡镇的党政班子成员,为所包扶的109户贫困户送去万元的生产生活物资,406名乡镇机关干部为所包扶的贫困学生送去了价值2万元的学习用品。

一年来,经过多方面的不懈努力,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任务,贫困村、贫困户的面貌有了明显变化,全面完成了与县委、县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承诺。

(三)老区工作开展情况。

通河县有五个老区乡镇,36个老区村,老区总人口45758人,总户数12817户,xx年年末人均纯正收入为元。

在36个老区村中,有19个村在xx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贫困村。从xx年开始到xx年年末,通过实施三批整村推进战略,已推进完成11个村,目前正在实施第四批(——xx年)整村推进的老区贫困村有4个,还剩4个老区贫困村列入xx年整村推进计划中。

我县的革命老区村多数处于全县北部和东部深山区,长期受山区无霜期短、变化无常的小气候影响和山区可耕地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质量差等多种因素持影响而制约经济发展,导致贫困。在扶贫开发中,我县把老区贫困村列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倾斜。在抓好土地流转、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等三项重点工作推进中,县扶贫办多次深入老区贫困村开展调查研究,因村制宜,制定土地流转,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力培训转移方案。在我们所抓的三个突出典型中,清茶村、大古洞村都是老区贫困村。目前,各老区村都制定了以三项重点工作为突破口的脱贫致富方案,力争明年有一个较大的突破。

贫,发展特色种养业和非农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实现新突破;强化土地流转实施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产品专业化发展,在改革贫困村土地经营体制上实现新突破;强化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民实现非农转移,在推进农民素质提高,培育创业型农民上实现新突破;强化农民组织化建设,促进贫困地区农业规模化发展,在农民新型组织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强化贫困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着力解决贫困农民生产生活难题,在改善农业基础、加强农业装备上实现新突破。解放思想、强化措施,整体推进、科学发展,为加快全县贫困村新型家园建设步伐做出新的贡献。

目标是:着力抓好11个村整村推进工作,力求实施村100%达到省验收标准,70%达到优秀标准。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推动实施村有30%的农户加入土地流转,参与土地集约化经营,努力使6790个贫困户实现整体脱贫,确保贫困户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促进贫困村新型家园建设,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工作布局是:坚持“一个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中心,推进扶贫开发方式创新,努力推进贫困村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把握“一个重点”。就是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全面推进贫困村新型家园建设为重点,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整体目标实现。实施“一大战略”。就是着眼新的形势和贫困村实际,大力实施贫困户增收战略。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建立一批行业协会,扶持一批龙头产业,推进一批贫困户实现土地流转集约经营,扶持一批创业农民,努力促进贫困户增收,全面提升全县整村推进实施村经济建设水平。培训“一批创业型农民”。结合贫困农民外输内转的需要,按照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的配置需求,创新培训模式,改进培训手段,加大培训力度,培训一批外输内转农民创业人。

(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加强扶贫队伍自身建设。

自觉地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关注民生的头等的政治任务来抓,努力为贫困群众提供有力的生活保障、就业保障和社会保障。组织扶贫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研究探索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到扶贫开发先进地区学习经验,交流工作,增强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方法和技能,提高为贫困户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以廉洁的工作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二)转变农民观念,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

要在精神扶贫上下大力气,在更新观念,铲除陋习,唤醒自主、自力、自强意识上加大工作力度。一方面,要坚持对贫困地区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给予尽可能多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经营管理、信息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力度。使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落后观念,得以迅速转变。

(三)加强资金投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

紧紧围绕全县新农村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努力促进贫困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第四批整村推进重点村中,投入资金120万元,为浓河镇西胜村、清河镇漂河村、大古洞村等3个贫困村,每个村硬化道路2公里以上。建设金河、永河、清茶、自然、二村、宏兴等6个村级三室960平方米。为永河村、大古洞村新打自来水井各1眼,并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解决贫困地区群众行路难、吃水难。实施村内道路建设硬化、亮化工程,人畜饮水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特困户住房改造工程,全面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村致富。

1、扶持发展绿色无公害种植业,吸引土地流转。xx年,县扶贫办将通过扶贫贴息贷款、扶贫资金注入的方式,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扶持,培植新产业,推进“企业加农户”的产业链发展。引导贫困农户走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以加工促增值的脱贫路子。根据本村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的不同情况,研究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体系。大古洞村、清茶村重点发展外派劳务、食用菌种植,引导30%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把土地集中在种田大户手里,实行绿色优质水稻种植。自然村重点发展特色种植,扶持贫困户庭院种植五味子,形成五味子种植专业村,带动贫困户增收。

2、扶持发展养殖业,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xx年全县计划发展大鹅养殖100万只,黄牛发展5000头。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种养殖项目,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的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促进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

3、扶持创建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扶贫产业。投入20万元,创建青鑫鹅业扶贫联合体,联合体与农民签订合同,为农民提供鹅雏,并回收成鹅深加工,带动贫困村农民通过养殖大鹅增收致富。

(五)强化转移,促进贫困劳动力增收。

以县职教中心为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强化对贫困农民的培训工作,重点开展餐饮服务、种养殖技术、焊接技术、计算机、保安等技术技能的职业培训,并以电焊、计算机2个技能培训为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品牌专业,全年计划培训农民400人次,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300人以上。整合各方面力量,组织和动员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各界人士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献计出力。

三、存在问题。

对照兰西经验和省市要求,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对三项重点工作的思路还不够明晰,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推进力度小,特别是在改革土地经营体制上没有实现大的突破;二是对群众缺乏深入细致的宣传和引导,缺乏对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政策激励和支持,没有形成有利于三项工作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强劲态势;三是在推进三项工作发展上,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缺乏多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四是缺乏支撑和拉动土地流转、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龙头企业和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致使工作发展缓慢。

扶贫开发工作总结的延伸内容:工作总结的结构形式是什么?它的内容又包括哪些?

年终总结(含综合性总结)或专题总结,其标题通常采用两种写法,一种是发文单位名称+时间+文种,如《铜仁地区烟草专卖局xx年工作总结》;另一种是采用新闻标题的形式,如松桃县大兴访送部的卷烟零售户诚信等级管理专题总结:《客户争等级,诚信稳销量》。

正文一般分为如下三部分表述:1、情况回顾这是总结的开头部分,叫前言或小引,用来交代总结的缘由,或对总结的内容、范围、目的作限定,对所做的工作或过程作扼要的概述、评估。这部分文字篇幅不宜过长,只作概括说明,不展开分析、评议。2、经验体会这部分是总结的主体,在第一部分概述情况之后展开分述。有的用小标题分别阐明成绩与问题、做法与体会或者成绩与缺点。如果不是这样,就无法让人抓住要领。专题性的总结,也可以提炼出几条经验,以起到醒目、明了。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部分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合力,共同说明基本经验。3、今后打算这是总结的结尾部分。它是在上一部分总结出经验教训之后,根据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今后的设法、打算,成为新一年制订计划的依据。内容包括应如何发扬成绩,克服存在问题及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可以展望未来,得出新的奋斗目标。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6

1.围绕2020年整体摘帽任务分解目标,构建县委总揽全局统筹抓、乡镇承上启下主责抓、村级压茬推进具体抓、部门单位包联帮扶协助抓的责任体系。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武装头脑,采取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常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等方式,深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及中央、自治区、地区各类文件和扶贫开发会议精神,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两个清醒认识、六条宝贵经验、八项具体要求”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陈全国书记“六句话”的重要部署上来,统一到地委提出的“聚焦‘坚中之坚’、杜绝‘三个无关’、落实‘六个精准’确保‘无人掉队’”四句话上来。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会议16次,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召开视频调度会、现场推进会57场次,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科学安排部署,全力推动落实。

二是健全责任体系。成立以县委书记和政府县长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指挥部以及分管县领导任组长的“十办两组”工作机构,确定1名县委副书记、1名政府副县长专职抓扶贫;县级领导落实“双包双联双责”,对2020年脱贫的25个贫困村进行包干,“十办两组”全力抓好指导工作;落实自治区“五个一”全覆盖包联工作体系,明确县乡村三级、行业部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帮扶干部五方职责,落实县领导联系村、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全覆盖,形成了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工作机制,并与各乡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成员单位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层层推进落实。

三是强化人员配备。为县扶贫办配备27名干部,为各乡镇配备1名专职副书记、1名分管领导和10名扶贫专干;并在各村设立脱贫攻坚专班(安排2名工作队员和2名村干部专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贫困村派驻的第一书记和“访惠聚”工作队牵头负责,切实配强县、乡、村三级扶贫力量,一定3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

2.加大执纪监督,以作风转变确保脱贫攻坚有力推进。一是重点盯住2020年退出的25个贫困村,围绕扶贫政策落实、扶贫资金使用、扶贫项目推进,做到用责任制管好责任人,以责任人带好一班人,使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和作风建设向基层延伸。二是强化对扶贫项目的申报、实施、分配、验收等重要环节全程监督检查,及时掌握扶贫项目、资金、物资的去向和最新进展,确保公平公正、阳光运行。三是全面加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突出基层干部作风和履职尽责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加大执纪和问责工作力度,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责任强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追责问责。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措施到户、脱贫成效不精准、建档立卡不精准和违反“十不准”规定等问题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督促减少各种扶贫表格的填写,减轻了基层负担。2020年以来,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307件,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4人,组织处理163人,移送司法4人。

3.落实帮扶责任,合力推进脱贫攻坚。以“四位一体”扶贫模式为引领,积极推进金融扶贫,加大资源整合,形成攻坚合力。一是加大对口援疆投入。天津市对口援助项目21个,安排援疆资金亿元,主要用于民生领域,重点用于改善住房条件、发展教育、产业扶贫、资助贫困大学生等方面。二是加强区内协作。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组织相关人员多次赴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区对接,完善对口帮扶机制,争取结对帮扶项目资金,主动邀请沙依巴克区企业来xx考察。2020年投入帮扶资金万元,其中投入资金1645万元,用于教育扶贫多媒体教室配套设施建设和疆内外大中专学生助学资助;沙区动员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捐赠万元,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同时,为xx县贫困户解决就业岗位220个;签订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2020年对口帮扶xx县协议书》,沙区11个街办管委会与我县15个乡镇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社区与贫困村结对全覆盖,并开展相关的帮扶工作。三是加大社会扶贫投入。组织各帮扶单位积极开展定点帮扶,争取到帮扶资金、物资共万元,完成地区下达任务的%,带动4390人就业。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全县46家民营企业帮扶25个贫困村,投入帮扶资金万元,开展金秋助学、送温暖等活动,带动1090人就业。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7

养殖种牛一头,种羊一只,种猪一头,共投入资金万元。

忠义村委会烈足村民小组市级整村推进项目需要投入资金万元。

(四)龙潭村委会五箐明村民小组。

1、水利工程:4000m1寸胶管需投入资金1万元,4500m1寸钢管需投入资金9万元,合计投入资金10万元。

蓄水塘工程:新建4个50m3的灌溉水塘,需投入资金万元。

2、公路建设:水泥卫生路长1500m,宽2m,厚,需投入资金万元。

砂石路建设:对五箐明长500m,宽的公路进行路面平整,铺设砂石每米投入资金40元,需投入资金长2万元。

田间路建设:新建规格长800m,宽4m的田间公路,需投入资金9万元。

3、产业发展:购买种公黄牛、水牛各一头,种公黄牛、水牛投入资金2万元。引进种羊4只,投入资金万元。

由于该村良好的气候条件,发展核桃种植100亩,投入资金2万元。

4、标志碑:建设一个标志碑,投入资金万元。

龙潭村委会五箐明村民小组区级整村推进项目需要投入资金万元。

我乡xx年扶贫开发项目共投入资金万元。

三、效益分析。

通过对这几个村社扶贫项目的实施,使得他们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观,一是道路建设项目的完成,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加大了这些村社与外界的联系,信息的交流得到了很好的实现。二是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善,学生在德智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充分体现了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基础设施优先,产业培育为重,救济扶贫为辅的指导思想。三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得到空前发展壮大,经济作物面积大幅度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为该村的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在这几个项目的完成后,项目实施村的经济、社会、精神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人均经济收入有望达到并超过965元以上,最终实现群众的彻底脱贫。

四、扶贫资金状况和管理。

xx年我乡扶贫开发项目共计投入资金万元,其中:扶贫资金投入60万元,挂钩单位扶持资金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万元。

资金管理严格按照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在党政集体领导下,乡长一支笔审批,严格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进行封闭运行。做到专款专用的管理,严禁截留挤占或挪作他用。保证了扶贫资金的高效使用,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

五、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乡党委、政府牢固树立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的意识,把扶贫开发任务当作是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按照我乡“基础强乡、产业富乡、科教兴乡、民主管乡、依法治乡、和谐树乡”的发展思路,吃透乡情,立足实际,先急后缓,以基础设施优先,产业培育为重,救济扶贫为辅的方式进行。在项目实施前,进行认真分析、论证、立项、注重项目的实施方案,规划和效益评估,全面论证,合理布局,认真筛选,措施配套,精心组织实施。从解决道路交通,人畜饮水,水利项目,不断强化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在产业上,注重当地环境,向“一村一业,一户一品”的格局发展开来,全乡人民正以昂扬的斗志,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迈进。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认真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我乡分布面广,居住分散,特别是山区贫困程度深,气候影响比较严重,加之村组干部对扶贫项目经验欠缺,未能做到相当圆满,仍出现了一些不必要出现的小问题。

冬春两季正值霜冻十分严重时期,又逢农忙季节,造成施工期短,任务重,组织投工投劳困难,管理配套服务跟不上,使工程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有的项目由于山体地质结构复杂,地势险要,岩层及土层不稳,有的整个坡面和村庄发生滑坡,对部分项目实施造成了严重影响。

六、今后的打算。

xx年,在上级的扶持下,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和挂钩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目前,全乡虽然实施了安居温饱工程,可是,返贫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在特殊环境下可能更为突出,贫困面还较大,与其它乡镇的差距还较大。为此,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对贫困村社群众的深厚感情,抓住机遇,扎扎实实开展扶贫攻坚工作,认真使用好每一分扶贫资金,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急贫困群众之所急,忧贫困群众之所忧,少说空话,多办实事,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为××乡明天作出更大努力。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8

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省委八届七次全会,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市委二届六次全会、市人大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完善思路,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贫困村和贫困户为对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努力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综合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xx年,预计全市各类扶贫投入达万元,比上年增加6687万元,增24。其中:各级财政扶贫资金6974万元(中央、省6016万元,市级财政扶贫资金560万元,区县财政扶贫资金398万元);扶贫贴息贷款19500万元(信贷扶贫贴息贷款10500万元、小额信贷资金9000万元);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金1623万元;各级挂钩单位直接投入资金、捐款捐物折资共859万元,帮助贫困地区协调引进项目10个,投资3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120万个工日,折资3600万元。扶贫项目覆盖1396个贫困自然村,万户28万人,预计减少5万贫困人口。

一、把握重点,抢抓机遇,xx年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认真开展“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增强贫困村发展后劲。

全年实施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243个村,总投入达5815万元(各级财政扶贫资金3635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2180万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805万元实施187个村,市级财政配套540万元实施36个村,区县筹集财政资金290万元实施20个村。截止11月底,省级第一批50个村的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省级第二批135个村、市县筹集资金实施的56个村建设任务已完成70,省年底追加的2个重点扶持村正在抓紧编制实施方案。预计今年243个村整村推进项目全部完成后,将在项目区新建和维修公路40条168km,桥涵52座,人马驿道9条25km;建成输电线路49件125km,配套变压器34台;建成三面光水沟27件101km,人畜饮水管道119件542km,水塘(池、窖)550个8155m3;新建沼气池340口,节柴灶191眼;发展经济林果万亩,特色作物万亩。引进推广优质种畜禽万头(匹、只)。开展科技培训267期万人次。通过项目的实施,预计使13410户56031人受益,新增灌溉面积2202亩,改善灌溉面积11610亩,新增基本农田地3220亩,解决万人、4万头(匹、只)牲畜的饮水困难,解决1005户4169人用电、521户2287人的生活能源,820户3450人通路困难。项目区贫困群众新增粮食361万kg,农民人均增收191元。项目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二)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一是在三个省级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力输出质量和效益。xx年度1200人的培训任务已全部完成;xx年度市级、宁蒗、永胜3个基地将培训2200人,每人补助800元,共投入财政资金176万元。目前xx年度培训正在进行中。为提高培训质量,市级财政补助20万元。其中:每个基地6万元,奖补经费2万元,为三个基地开展培训提供了经费保证,确保了培训质量。经过基地培训并取得技能证外出就业人员,月收入大多在1000元以上,实现了脱贫梦。二是认真做好引导性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工作。今年,省下达我市引导性培训计划5000人,财政补助资金100万元,其中:宁蒗县xx人、40万元,永胜县3000人、60万元。为实施好这一项目,市、县扶贫部门对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并负责输出就业工作,两个县培训转移输出任务将在省规定的时限内全面完成。三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积极配合农业、劳动等部门,突出支持特困农户,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培训,积极协调组织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今年全市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任务全部完成后,预计新增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输出7200人,劳务输出收入达到7000万元以上,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农户增收脱贫。

(三)积极推进产业扶贫,贫困农户收入明显增加。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培育支撑贫困地区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在省办的关心和支持下,有效运用财政扶贫资金引导信贷扶贫资金投入的倍增机制,充分发挥扶贫信贷资金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扶贫到户贷款对贫困农户的瞄准度,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贫困村发展产业和群众增收提供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xx年产业扶贫投入达到20865万元:

一是发放小额信贷9000万元,覆盖381个村委会、8113户33309人,扶持农户发展种植业万亩,养殖业万头,扶持加工业24个。二是投放信贷扶贫贴息贷款105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共8000万元,1000万元以下项目6个共2500万元),集中扶持了三川火腿有限责任公司、红土地天然植物油开发有限公司、宁蒗女儿珍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玉龙县拉市万强综合经营部、华坪县升华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华坪乌木春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生态牛奶有限责任公司、永胜滇峰蜂业有限责任公司、永胜雷特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益多乳业有限公司等10个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原料基地,带动农民增收。三是继续积极稳妥的抓好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发放村级互助资金200万元。其中:永胜100万元,在4个乡7个村小组实施;华坪100万元,在2个乡10个村小组实施。通过无偿投入、有偿使用、滚动发展、民管民用、民受益的方式,增加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四是积极争取省级科技产业扶贫资金,xx年度省级科技产业扶贫资金为350万元,项目批复后,将实施鲁甸乡中药材产业扶贫、宁蒗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等6个项目。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9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县住建局紧扣打好扶贫攻坚战,为全面实现2020年大埠口村户脱贫村出列的目标,积极组织村两委、扶贫工作队员以及全体帮扶责任人认真学习相关扶贫政策知识,采取“四项措施”,给力精准扶贫,走好“智力”帮扶之路。

“充电”先行,掌握扶贫技能。积极组织村两委和帮扶责任人认真学习了《安徽省脱贫攻坚政策问答(一)》和《安徽省脱贫攻坚操作规程》等扶贫开发工作相关知识,准确把握了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精准摸底,竖起攻坚靶子。每一名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接地气”,访贫问苦,深入了解村民生活现状,做到户户上门、人人见面。通过调查问卷表、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方式,逐户进行摸底调查,具体掌握每家每户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构成情况和致贫原因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竖起扶贫攻坚的决战“靶子”。

找准穷根,进行分类施策。坚持有的放矢,紧扣贫困成因、贫困程度梳理分类,因人而异分类施策。一是成因精准,通过调查摸底,认真填写扶贫手册,认真分析每户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基本依据,结合贫困程度进行分类。二是类别精准,通过分类,划分出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五保贫困户三类贫困人口。三是定策精准,根据分类情况,确定对不同对象的帮扶办法,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其余的农户安排相应的产业扶持、劳动技能培训、光伏入股分红、易地扶贫搬迁、小额扶贫贷款、帮销农产品等帮扶措施,千方百计带动农户脱贫。

开好良方,定准脱贫路子。县住建局结合帮扶村的实际情况,围绕“三个精准”,切实帮扶联系村制定扶贫工作规划。一是目标精准,紧扣全村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总目标,立足村情实际,注重与减贫出列相衔接,实事求是制定各项扶贫措施。二是思路精准,在推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提高全村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质和村风文明程度。三是措施精准,针对各贫困户的基本家庭情况,尊重群众发展意愿,重点在帮扶措施上作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帮扶,同时要求规划的内容和实施举措要具体化。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10

县住建局根据省、市、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及会议精神认真执行帮助联系贫困村脱贫奔小康的目标任务,健全机制、制定规划、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不仅提高了业务水平,而且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较好地协助村两委完成了在册贫困户核查核准工作、结对帮扶工作及扶贫档案完善工作,确保在册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2、认真做到结对帮扶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一是谁帮扶、谁包保。确保每月一次到帮扶贫困户家中了解家庭状况,使有劳动力户有增收项目;二是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结对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同时积极引导结对贫困户思想转变,让其积极主动想办法,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致富项目。

3、组织开展捐资助学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截止目前为止,共计走访慰问200多户群众,送去慰问金3万多元。为6名准大学生贫困家庭分别送去联想笔记本电脑一台,总价值6万元。

4、协助村两委开展在册贫困户劳动力技能以及产业技能培训报名工作。累计培训110多人次。

5、协助村两委规划并完善美丽乡村建设配套工程即绿化以及亮化工程建设。

6、深入在册结对贫困户家中实地勘察,了解农户家庭情况与帮扶情况,完善扶贫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宣传扶贫小额贷款、集中式光伏发电入股分红、特色种养业奖补政策、“351”、“180”健康脱贫等一系列惠贫惠农政策,通过政策的引领和具体实施,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从而提高脱贫成效以及贫困户满意度。

7、积极深入推进定点帮扶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的开展。截止目前为止,大埠口贫困户享受危房改造28户,其中异地重建23户,享受补助资金46万元,维修加固5户,享受补助资金3万,危房改造的实施极大改善了贫困户中部分贫困户的生活生产条件及环境,提高了脱贫成效。

8、广泛吸收社会人士及爱心企业前来帮扶脱贫。安徽金开建设有限公司、安徽明发建设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定点帮扶大埠口村,对口捐赠资金5万元,并实行“一带一,一带多”帮扶脱贫方式。爱心企业的帮扶极大的增加了大埠口村贫困户收入以及就业途径。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11

(一)脱贫攻坚工作。一是扎实开展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全面摸清全部农户“两不愁三保障”情况,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开展核查,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根据排查情况,分区乡村三个层级,建好“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非建档立卡特殊困难户”三本问题台账,逐一落实整改责任、细化整改措施,全面进行整改。二是全面开展扶贫领域工程项目专项清理整改工作。对以来立项建设的农村住房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和公用基础设施乡村公路项目、农村安全饮水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教育、医疗、用电和通信网络、文化、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便民服务代办站项目审批程序、建设进度、建设质量、资金管理进行全面清理整改。三是狠抓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二)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一是继续做好移民后期扶持直发直补工作,认真推进人口信息核实工作,确保惠农资金及时准确发放。二是全面完成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稽察和监测评估发现的问题整改工作。三是督促相关乡镇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加快项目的有序推进,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三)移民安置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亭子口工程移民安置扫尾工作,梳理移民安置完成的各类成果,为亭子口工程移民终验做好准备。二是完成乐园水库、大寨水库等工程的各项移民安置年度任务,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三是积极协调申请相关部门简化移民资金拨付的程序,确保资金拨付的进度。

(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好赵自学案“以案促改”工作,教育引导干部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强化对党纪国法的敬畏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廉政专题党课、参观廉政教育中心、举办廉政测试等形式,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全局党员干部以党纪为戒尺,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三是持续开展“作风纪律深化年”活动,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整治重点逐一细化分解到班子成员,落实专人对线索做好收集上报工作,认真对待每一次来访、认真核实每一条线索,确保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12

紧紧围绕脱贫退出巩固提升,充分发挥牵头揽总主责,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一是持续强化问题整改销号。针对各级督查、暗访、检查、考核等发现反馈的问题,组织全面开展回头看、回头查,对问题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挂单销号,坚决做到真整改,实现问题销号100%。二是全域推进户办产业发展。通过逐户宣传发动、逐户摸排梳理、逐户规划指导,确保每个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都有1至2个适合自身发展的支柱产业,建成1个户办特色产业园。三是扎实开展帮扶活动。全面开展“讲变化话感恩”“矛盾问题集中化解”“明白人再培养”“以购(销)代帮”“返乡人员关心关爱”“走亲戚送温暖”等六大活动,切实增进帮扶干部与贫困户之间的感情,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四是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回头看”“回头帮”活动。组织全面走访万建档立卡贫困户、63个贫困村、149个非贫困村,采集贫困户脱贫攻坚成效图片万余张、行政村图片1060张,确保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五是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组织在卫子镇、朝阳乡进行“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开展试点工作,经请示市脱贫攻坚办同意后,组织全区107个帮扶单位在全区全面开展普查。

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双过半要求,从贫困人口脱贫来看,今年计划脱贫的1125人贫困人口,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安全饮用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均已达标。从贫困村退出来看,今年计划退出的4个贫困村,集体经济、通村硬化路、文化室、卫生室、通信网络均已达标。从巩固提升来看,所有已脱贫户均能达到脱贫标准线。从脱贫成效来看,一些做法得到认可,上半年,承办了全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暨“一卡通”管理现场推进会,工作经验被省市《脱贫攻坚简报》刊载3期。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13

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七个一批、三个加大”的脱贫攻坚举措,按照到村到户到人的工作要求,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突破口,抓重点、攻难点、强弱项、补短板,强化政策倾斜和扶贫资金整合,全县发展生产脱贫一批28005户75796人,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批26504户26504人,土地清理再分配扶持一批9484户33215人,生态补偿脱贫一批1101户1101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1891户8151人,社会保障兜底一批12707户16527人。结合xx县实际,出台了“2+1+5+3”脱贫措施。

“2”即强化两个保障。一是以社会稳定为保障,聚焦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全面实施自治区系列维稳“组合拳”,确保大事不出、中事不出、小事也不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稳定基础。二是以干部作风为保障,始终牢记“作风不实是我们最大的敌人”,结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的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建设专项治理,制定出台《xx县脱贫攻坚问责办法》等文件,从严查处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1”即产业发展全覆盖。将有产业基础和产业前景的特色林果、特色养殖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调优调强传统优势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对28005户75796人进行产业扶持全覆盖。一是按照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产业,出台《xx县特色优势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集中实施玫瑰花、葡萄、设施农业、核桃等区域特色种植项目,打造“多胎羊(和田羊)、驴、鸽子、xx麻鸭”等畜禽产业。积极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传统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实现项目、资金、基础设施“三大集聚”。全县共发展玫瑰花种植万亩,与新疆瑰觅公司签署玫瑰花合作协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玫瑰花产业做大做优,通过玫瑰精油、玫瑰饮品、护肤品等产品研发提升产业附加值。全县共种植葡萄面积万亩,与新疆阗丰公司签署年加工能力6000吨的葡萄干加工项目,带动xx葡萄产业进一步发展。全县发展设施农业1600座,与北园春、九鼎公司签订订单蔬菜合同,种植陆地蔬菜万亩。全县共种植核桃万亩,建设核桃初加工点143个,与新疆佳沃集团合作进行核桃油生产,带动核桃精深加工。与天津食品集团按照“1+15+n”(1个县级种羊场+15个乡级扩繁场+各村合作社)的养殖合作模式,新建种羊繁育示范场2万平方米,引进优质母羊万只,新建乡级繁育场15个万平方米,计划为140个贫困村新建养殖合作社,打造肉羊良种扩繁、饲草生产、屠宰加工、技术培训四大体系全产业链条。与新疆惠德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花旗奶业合作实施xx县特色有机商品驴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带动xx县驴产业发展。与新疆国经鸽业签署鸽子养殖协议,建设100万对种鸽规模的xx县国合鸽业种鸽养殖厂。与自治区供销社合作新建6000平方米标准化麻鸭养殖场,带动发展麻鸭养殖30万羽。二是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布局,构建产业区块化发展格局。奥依托格拉克乡、阿热勒乡以玫瑰花、大芸种植为主导产业;托格日尕孜乡发展葡萄和驴养殖产业,达里雅布依乡以养殖和田羊为主导产业、阿羌乡利用沙漠腹地湿地、昆仑山天然牧场大力发展和田羊、驴养殖业,兰干乡、兰干博孜亚农场利用优越的土壤、气候特点,发展优质葡萄种植、加工业;阿日希乡以核桃种植、加工和贵妃鸡养殖为主导产业,科克亚乡以蔬菜种植和肉鸽养殖为主导产业;先拜巴扎镇以特色种植和集市贸易为主导产业,斯也克乡发展特色养殖业,重点突出麻鸭和鹅规模化养殖;希吾勒乡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多胎肉羊养殖;喀尔克乡发展肉牛养殖业;英巴格乡发展草产业和肉兔养殖业;木尕拉镇、加依乡以黑木耳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三是在入户项目实施中采取财政扶贫项目补助形式实施,差额部分由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信贷资金自筹解决,一方面提高贫困群众参与扶贫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贫困群众增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双提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小额信贷的作用,让贷款真正用于产业发展,将风险降至最低。

“5”即抓好“五个一批”。一是通过转移就业扶持一批。按照1户1技1人就业的要求,积极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按照地委提出的“县有龙头企业、乡有规模企业、村有卫星工厂、户有小作坊”四级架构,依托工业园区“培训中心+实训就业基地和乡镇产业片区”带动就近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共引进、发展龙头企业4家,乡镇规模企业4家,村级卫星工厂157个。结合“百村千店”工程和早(夜)市建设,积极挖掘就业岗位,为使贫困户脱贫增收,各乡(镇)、各村由能人带动组织劳务输出队,带领贫困户就业,组织劳务输出队就业112个。实现就近就地就业贫困户17363人。截至目前,全县有就业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26504人。二是通过土地清理再分配扶持一批。已落实分配土地万亩(其中清退收回的3万亩红柳地直接分配给贫困户,清退收回的万亩白地统一种植玫瑰花和葡萄后分配给贫困户,剩余的万亩种植牧草),受益贫困户达9484户33215人。三是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扶持一批。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重点生态工程为抓手,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落实1101户1101人增收,其中:生态护林员881户881人,草场管护员220户220人。四是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扶持一批。对生活在达里雅布依乡等偏远沙漠腹地、高寒山区等“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区域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91户8151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目前2020年322户1274人、2020年565户2306人搬迁户已完成搬迁入住;2020年504户2394人年底前全部入住;2020年计划实施500户2177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业就、能发展的目标。五是通过综合社会保障措施兜底一批。按照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兜住民生“底线”的原则,将无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12707户16527人,并做好动态管理。

“3”即强力推进“三个加大”。一是加大教育扶贫力度,阻断贫困基因代际传递。全面落实15年免费义务教育,60421名学前幼儿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伙食补助万元,5133名中小学生享受万元寄宿生生活补助,中小学国语教学覆盖率从2020年的%提升至目前的%。建立保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长效机制,2020年筹资万元对全县3718名大学生进行资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生2505名。二是继续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全面落实全民健康免费体检政策。2020年全县应体检260400人,完成体检260467人,完成率%。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四重保障、九个确保”措施,落实“三个一批”行动救治,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患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5%以上,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三是紧紧围绕贫困村退出“五通七有”的标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县累计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26个,目前仅有地处沙漠腹地的达里雅博依乡和昆仑山区的奥依托格拉克乡吐米亚村247户923人未通安全饮用水。居民生活用电和动力电覆盖除达里雅布依乡以外的所有乡村。通村公路全覆盖。全县电视信号实现全覆盖,广播信号覆盖率达%,通讯及宽带信号实现全覆盖。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14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在区扶贫办的指导、监督下,在有关部门和挂钩单位的大力配合下,根据我区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情,认真回顾总结了过去几年的扶贫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乡党委、政府认真分析过去的不足,调整充实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了由乡长为组长,乡人民政府分管扶贫副乡长为副组长的“××乡xx年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并在领导小组下设实施职能小组,由乡内副科及副科以上领导干部挂钩村委会,由乡扶贫专干以及村委会书记、主任和村民小组长,村党小组长组成的乡、村两级实施职能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扶贫项目的实施。

在乡人大,纪委的检查监督下,通过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项目实施村村社干部的共同配合、协调,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了我乡xx年度项目收尾和xx年度项目的启动工作。

一、xx年项目实施完成情况。

在xx年,我乡忠义村委会第五村民小组,后山村委会寒镜罗村民小组被列为区级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村,在挂钩领导和挂钩单位的大力扶持下,在区扶贫办的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项目实施村群众经过一年的努力,顺利完成了xx年所有实施项目。

完成的扶贫项目有:

(一)忠义村委会第五村民小组区级项目。

为切实解决忠义村委会第五村民小组落后的交通环境状况,结合“要致富、先修路”的原则,根据忠义村委会第五村民小组实际,对原有的三条村道进行拓宽、铺砂及开挖边沟,现已改造村道公里;人畜饮水项目:新建水池50m32座、20m31座,埋设钢管2700m,铺设管道入户;产业结构调整:续断种植8亩,木香种植16亩;生猪养殖母猪24头,公猪1头。

忠义村委会第五村民小组区级整村推进项目投入资金万元,其中:扶贫资金投入15万元,挂钩单位扶持资金1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及自筹折资万元。

(二)后山村委会寒镜罗村民小组区级项目。

1、水泥路建设:完成后山村委会寒镜罗村民小组2公里水泥卫生路,投入资金万元。

2、人畜饮水项目:新建1m×1m×1m压水池2座,4m×4m×3m压水池1座,改造和更换原有的水管,更换1。5英寸钢管2050m,投入资金万元。

3、活动场所建设:建设会议室3间,办公室3间以及活动场所墙面粉刷,厕所修缮,10套桌椅板凳购置,投入资金万元。

4、篮球场建设:为促进该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建设一块篮球场,两个篮球架,篮球场周边拦土墙及看台建设,作为寒镜罗村开展文体活动场所,投入资金万元。

后山村委会寒镜罗村民小组区级整村推进项目共投入资金万元,其中:扶贫资金投入15万元,挂钩单位扶持资金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及自筹折资万元。

xx年,全乡共计投入资金万元,其中:扶贫资金投入30万元,挂钩单位扶持资金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及自筹折资万元。

二、xx年扶贫项目启动和实施情况。

在xx年初,我乡羊见村委会建乐二组、金安村民小组,被列为xx年省级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村,忠义村委会烈足村民小组被列为xx年市级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村,龙潭村委会五箐明村民小组被列为xx年区级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村,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四个村所实施的项目已完成了项目规划和编制工作,现正在紧张实施中。

实施的项目有:

(一)羊见村委会建乐二组。

1、水利工程:新修水利灌渠长794m,其中:扶贫资金投入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万元。

水泥渡槽长11m,合计投入资金万元,扶贫资金投入万元。

拦土墙长68m,高2m,宽,合计投入资金万元,扶贫资金投入万元。

连心桥加固,长3m,由原来宽2m扩宽为,高合计投入资金万元,其中:扶贫资金投入1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万元。

3、基本农田建设:土坎坡改梯30亩,每亩补助500元,共投入资金万元。群众投工投劳300个工日,折资万元,合计投入资金万元,其中:扶贫资金投入万元,群众投工投劳万元。

4、产业发展养殖业:购买种公水牛一头,种公水牛投入资金万元,其中扶贫资金投入万元,农户自筹万元。

种植业:该村良好的气候条件,发展核桃种植80亩,40户每户2亩,补助资金300元/亩,群众自筹100元/亩,共投入资金万元。其中:扶贫资金投入万元,农户自筹万元。

5、标志碑:建设一个标志碑,投入扶贫资金万元。

羊见村委会建乐二组共计投入资金万元。

(二)羊见村委会金安村民小组。

1、水泥卫生路:新修水泥卫生路长173m,路宽,投入资金万元。

2、水利工程:新修水利灌渠xxm,投入资金万元。

3、蔬菜种植:该村良好的气候条件,发展蔬菜,水果玉米种植亩,投入资金万元。

4、基本农田建设:石坎坡改梯,用石坎砌田埂进行30亩农田改造,投入资金万元。

5、标志碑:建设一个标志碑,投入资金万元。

羊见村委会金安村民小组共计投入资金万元。

羊见建乐二组、金安村民小组省级整村推进项目需要投入资金万元。

(三)忠义村委会烈足村民小组。

1、基础设施建设:村组公路建设长11公里,宽3米砂石路,共投入资金万元。

2、桥梁建设:桥梁7座,共投入资金万元。

3、涵管铺设:涵管38个,共投入资金万元。

4、人畜饮水工程:50立方水池2个,30立方水池1个,共投入资金万元。

5、产业发展:种植木香20亩,共投入资金万元。

养殖种牛一头,种羊一只,种猪一头,共投入资金万元。

忠义村委会烈足村民小组市级整村推进项目需要投入资金万元。

(四)龙潭村委会五箐明村民小组。

1、水利工程:4000m1寸胶管需投入资金1万元,4500m1寸钢管需投入资金9万元,合计投入资金10万元。

蓄水塘工程:新建4个50m3的灌溉水塘,需投入资金万元。

2、公路建设:水泥卫生路长1500m,宽2m,厚,需投入资金万元。

砂石路建设:对五箐明长500m,宽的公路进行路面平整,铺设砂石每米投入资金40元,需投入资金长2万元。

田间路建设:新建规格长800m,宽4m的田间公路,需投入资金9万元。

3、产业发展:购买种公黄牛、水牛各一头,种公黄牛、水牛投入资金2万元。引进种羊4只,投入资金万元。

由于该村良好的气候条件,发展核桃种植100亩,投入资金2万元。

4、标志碑:建设一个标志碑,投入资金万元。

龙潭村委会五箐明村民小组区级整村推进项目需要投入资金万元。

我乡xx年扶贫开发项目共投入资金万元。

三、效益分析。

通过对这几个村社扶贫项目的`实施,使得他们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观,一是道路建设项目的完成,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加大了这些村社与外界的联系,信息的交流得到了很好的实现。二是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善,学生在德智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充分体现了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基础设施优先,产业培育为重,救济扶贫为辅的指导思想。三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得到空前发展壮大,经济作物面积大幅度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为该村的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在这几个项目的完成后,项目实施村的经济、社会、精神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人均经济收入有望达到并超过965元以上,最终实现群众的彻底脱贫。

四、扶贫资金状况和管理。

xx年我乡扶贫开发项目共计投入资金万元,其中:扶贫资金投入60万元,挂钩单位扶持资金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万元。

资金管理严格按照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在党政集体领导下,乡长一支笔审批,严格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进行封闭运行。做到专款专用的管理,严禁截留挤占或挪作他用。保证了扶贫资金的高效使用,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

五、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乡党委、政府牢固树立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的意识,把扶贫开发任务当作是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按照我乡“基础强乡、产业富乡、科教兴乡、民主管乡、依法治乡、和谐树乡”的发展思路,吃透乡情,立足实际,先急后缓,以基础设施优先,产业培育为重,救济扶贫为辅的方式进行。在项目实施前,进行认真分析、论证、立项、注重项目的实施方案,规划和效益评估,全面论证,合理布局,认真筛选,措施配套,精心组织实施。从解决道路交通,人畜饮水,水利项目,不断强化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在产业上,注重当地环境,向“一村一业,一户一品”的格局发展开来,全乡人民正以昂扬的斗志,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迈进。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认真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我乡分布面广,居住分散,特别是山区贫困程度深,气候影响比较严重,加之村组干部对扶贫项目经验欠缺,未能做到相当圆满,仍出现了一些不必要出现的小问题。

冬春两季正值霜冻十分严重时期,又逢农忙季节,造成施工期短,任务重,组织投工投劳困难,管理配套服务跟不上,使工程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有的项目由于山体地质结构复杂,地势险要,岩层及土层不稳,有的整个坡面和村庄发生滑坡,对部分项目实施造成了严重影响。

六、今后的打算。

xx年,在上级的扶持下,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和挂钩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目前,全乡虽然实施了安居温饱工程,可是,返贫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在特殊环境下可能更为突出,贫困面还较大,与其它乡镇的差距还较大。为此,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对贫困村社群众的深厚感情,抓住机遇,扎扎实实开展扶贫攻坚工作,认真使用好每一分扶贫资金,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急贫困群众之所急,忧贫困群众之所忧,少说空话,多办实事,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为××乡明天作出更大努力。

本文由应届毕业生网【范文/】栏目小篇为大家编辑参考阅读。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15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重要讲话和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顺利完成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裕安区卫计委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开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统筹卫生资源,着力解决健康扶贫问题。

一、基本情况。

裕安区是农业大区,总人口101万人,总贫困人口万人,因病致贫万人,占全区贫困人口的%。根据安排,我区开展了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工作调查,6月27日按规定统一上传国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信息系统。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召开裕安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工作会议,成立以区委常委、副区长为组长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工作领导组,各乡镇街也成立相应的组织并明确专人负责。出台《裕安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抓好责任落实。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和新闻宣传活动。加强对健康脱贫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的宣传,在全区营造实施健康脱贫工程的良好舆论氛围。并将健康扶贫纳入计划生育目标考核管理,严格考核,强化问责。

二是加强贫困人口疾病筛查。开展上消化道癌症筛查,在韩摆渡镇完成普通筛查750例,随访复查14例,其中普通筛查检出阳性病例11人,检出率%,染色730人,染色率%;贫困人口重性精神病,患者检出率‰,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规律服药率%,居家患者稳定率%。进一步完善肿瘤监测系统,提高监测质量,对筛查出来的贫困人口恶性肿瘤患者先进行登记报告再进行合理诊治。同时加强贫困人口重大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

三是分级诊疗有序实施。3月1日,《裕安区住院病人分级诊疗管理办法(试行)》执行,对因病致贫重点优抚对象不设起付线,对恶性肿瘤放化疗等需要分疗程间断多次住院的特殊慢性病患者、白血病患者、脑瘫康复治疗患者等在同一医院多次住院治疗的,只设一次起付线。对常见慢性病门诊补偿不设起付线,其可补偿费用的补偿比例为50%。特殊慢性病的门诊补偿不设起付线,其可补偿费用直接比照同级医院住院补偿政策执行,每季度或每年累积进行补偿。

四是启动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裕安区家庭医生签约方案已经制定,从9月1日正式启动。签约服务的重点对象是主要覆盖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脑中风康复期,腰椎颈椎退行性疾病等)、精神病在家康复者、晚期肿瘤维持治疗的患者、长期卧床者等。签约设置初级包、中级包和高级包,每种服务包除去医保补偿金、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经费和实行打包服务减免金额,个人自付费用很低,大大减轻了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

五是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截止今年上半年,办理结婚8490人,已经有7682人开展了婚前健康检查,婚检率%;怀孕夫妇6856对,领取叶酸片的夫妇有4820人,完成率%。加强贫困人口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对怀孕中具有风险的人群全部纳入区妇幼保健。

六是加大医疗卫生基础建设。苏埠、独山、新安、徐集、城南、丁集六所中心卫生院争创省二级医院,按要求改建、扩建村卫生室,力争达到省规定标准。积极创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群众满意的村卫生室,切实提高群众看病的满意度。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身患大病致贫的多,一次性需要支付大额医药费用的家庭较多。二是低收入家庭因病致贫的多,大部分人群是五保户、低保户、特殊困难户。三是身患特殊慢性疾病致贫的多,需长期服药,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家庭贫困。四是重度残疾致贫的多。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落实扶贫资金,实施精准投入。围绕精准扶贫工作,将扶贫培训、社会帮扶等扶贫项目精准扶贫到贫困户。开展贫困户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贫困户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等。通过各种扶贫培训,使贫困户劳动力掌握种植养殖技术和外出务工技能,以提高贫困户劳动力生产技能达到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的目的,为贫困户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倾斜政策。制定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实施方案,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等相互衔接的医疗保障体系。确定贫困人口慢性病和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实行贫困人口区域内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等“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16

今年以来,**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扶贫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坚持以实施村级扶贫规划为中心,以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创造性开展工作,促进和保证了扶贫开发重点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将20xx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认真做好了扶贫项目专项资金自查和迎检工作。

根据省、市、县关于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统一布置和要求,3月份我们会同县财政局深入到有关乡镇和项目上,对xx年和20xx年的扶贫资金使用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自查;5月份,**市扶贫办、财政局赴检查组对至20xx年度扶贫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进行了认真整改。xx年、20xx年我县共有扶贫开发资金万元。xx年万元,其中发展资金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5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51万元,“雨露计划”培训资金万元,省配套机动项目资金23万元,移民扶贫资金万元,项目管理费万元,统计监测费万元,科技培训费2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万元。20xx年万元,其中发展资金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5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54万元,“雨露计划”培训项目资金万元,省配套机动项目资金29万元,项目管理费万元,统计监测费万元,科技培训费2万元,市配套项目资金万元,县配套项目资金13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万元。从检查情况看,扶贫资金在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一定成效。

(二)、切实组织8个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

抓好了20xx年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8个重点村本着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的原则,根据群众意愿,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中挑选项目,共上报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学校建设、科技培训等13个项目。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104万元。

(三)、全力推进“民生工程”。一是积极探索“雨露计划”新途径。

在市扶贫办及**职业技术学院关照和支持下,我们在**镇、**乡举办“雨露计划”走进农民走近农民培训班,针对留守农民,特别是留守妇女,拓展培训内容,请本县种养高级农艺师、拔尖人才讲授通俗易懂的果树栽培和麻鸡散课,受到农民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培训人数600人。二是以县培训基地为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人,本县工业园区培训40人。根据市场和县工业园区的需求,拓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渠道,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有一个劳动力接受培训,并稳定转移就业。

(四)、社会扶贫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念,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开发工作中深具潜力的重要方面。一是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冰冻灾害救援物资26万元。今年1月12日到2月4日,出现历史罕见冰冻灾害,给农村经济和群众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我们积极向中国扶贫基金会争取冰冻灾害救援物资,在我们的努力下,中国扶贫基金会及时援助26万元支持我县抗灾自救,其中**乡救灾粮食6万元、**乡七分村救灾化肥20万元。二是争取**省委党校第32期青干班学员来我县**乡结对帮扶。6月4日,省委党校第32期青干班全体学员在常务副校长的带领下,冒着烈日酷暑,来到崇仁县六家桥乡中心小学开展献爱心捐助贫困学生活动。结对帮扶20名贫困学生,并决定将一直帮扶这些贫困学生至中学毕业,并解决学校一些基础设施。三是落实党政部门和企业定点包扶重点村工作。在县直单位机关开展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确保全县“”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每个村都有一个县直机关单位或企业定点帮扶。四是开展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和县委组织部联合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1+1”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全县结成470对帮扶对子。

(五)、加强扶贫项目的监督、检查、实地工作。

规范扶贫资金的作用。坚持扶贫项目的公示、招标、报帐及审计制度。切实做好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测工作,加大扶贫立法工作力度。

(六)、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加强县城经济发展及招商引资工程。

我们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县里的中心工作,把招商引资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20xx完成招商引资工作任务xx万元(其中国品麻鸡发展有限公司进资金950万元,客商楼明伟创办的“**县万鑫铜材有限公司”10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扶贫攻坚难度大。

目前,大多重点乡村自然条件恶劣,信息闭塞,群众观念落后,科技素质低等综合贫困因素交错制约,又因今年情况特殊灾返贫现象严重,农村低保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小,部分特殊困难群体缺乏必要的救济保障,解决温饱问题和巩固扶贫成果难度大。

(二)、基础条件差。

虽然今年做了很多农村基础设施的工作,但是大部分贫困乡村灌溉设施遭自然破坏严重,配套服务跟不上,有效灌溉面积少;乡村道路差,附属设施不到位,晴通雨阻现象比较严重;贫困乡村饮水难、上学难、耕作难、就医难和居住条件差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基础设施滞后仍然是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龙头企业弱小。

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对优势产业和产品开发不足,加工转化率低,“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机制还不健全,辐射和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能力不强。

(四)、资金投入少。

按照“”五年规划,我县8个重点村年均扶贫资金仅10万元,要实现贫困村脱贫目标,靠现在投入的扶贫资金是远远不够。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群众自筹能力有限,影响了扶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加之县财政困难,配套资金不足,全县贫困乡村基础设施进程缓慢。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17

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省卫生计生委20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方案》要求,将存在问题并作如下整改,现将阶段性整改工作报告如下:

一、制定整改方案。

对照全省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结合我县工作具体情况查找出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5月16日我局制定下发了《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如下:

(一)共性问题。

(1)“三个一批”工作落实不到位。普遍存在贫困人口签约服务需要进一步规范,“一人一策”诊断依据不充分、治疗方案不明确、随访记录填写不规范等问题。

(2)贫困患者政策知晓度与政策利用率不高。突出表现在贫困慢性病患者就医过程中存在未到正规医疗机构看病开药,未能较好利用新农合政策,造成个人医疗费用支出过高,加重就医负担。

(3)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足。“三个一”标准化建设工作仍需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大病救治能力不强,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对贫困人口规范就医、享受健康扶贫政策造成影响。

(4)健康扶贫相关资料管理不规范。各单位不同程度存在本级健康扶贫文件、工作资料、统计报表等资料缺失、未归类存放管理等不规范现象。

(二)个性问题。

在各单位自查工作基础上形成“县卫生和计计划生育局2017年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措施台账”。

二、落实整改任务。

针对我县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重点对于贫困患者政策知晓度与政策利用率不高问题落实整改任务。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县卫生计生局、各中心、乡(镇)卫生院。

整改措施:

(一)共性问题。

1、“三个一批”工作落实不规范问题。坚持“一人一策”原则,持续推进“万名医师健康扶贫巡回诊疗”工作,实施分类救治,把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县级医院一季度随访一次、乡镇卫生院2个月随访一次、村级1个月随访一次。

2、贫困患者政策知晓度与政策利用率不高问题。持续加大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利用电台、报社、微信公众平台、宣传栏、宣传板、宣传手册、活动日、健康体检等进行普及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宣传。着力宣传“五点双享两救助”、“五提高、三减免、一提高、一降低”等新农合报销优惠政策。

3、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足问题。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县、乡村工作人员对有关健康扶贫工作业务知识的了解掌握,准确把握健康扶贫工作的政策方针和要求。

4、健康扶贫相关资料管理不规范问题。对县、乡、村进行培训,强化健康扶贫工作中痕迹管理、细节管理,推动健康扶贫工作规范开展。

(二)个性问题。

在各单位自查工作基础上形成“县卫生和计计划生育局2017年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措施台账”。对照整改台账各单位逐项核查,完成一项销号一项,不留死角盲区,确保查摆出的问题如期全部得到整改落实。各单位就现阶段健康扶贫工作体系和机制进行总结、提炼,认真查找问题和短板,进一步完善健康扶贫工作体系。

时限要求:11月30日前,长期坚持。

三、整改工作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治担当,层层压实责任推进全面整改,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取得实效,完善制度机制,巩固整改成果。我局负责整改工作的组织协调、推动落实和督促检查。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强化政治意识、担当意识,切实担负起整改工作的主体责任,主动认领问题,查漏洞、抓反弹、补短板、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切实增强抓好整改落实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规定时限内抓好各项整改任务的`有效落实。从严从实推进整改工作,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落实整改工作不积极的,措施不得力的,不能如期完成整改任务的要严肃问责,通过常态化管理促进健康扶贫工作长效发展,确保整改取得实效。结合问题整改工作,认真总结教训,努力做到当前问题和长远问题一同整改,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一并铲除,表面问题和根本问题一起解决,确保真正整改到位、见成效、不反弹。

通过专项整改工作的进行,进一步完善健康扶贫政策,确保健康扶贫政策落地、工作落实,推动政策措施全面惠及贫困人口,能够更加扎实有效推进全县健康扶贫的重点难点工作,加快健康扶贫工作的步伐。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18

按照《市20xx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方案》的要求和会议精神,结合我局20xx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将一年来开展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1、摸底调查建立档案,明确责任制定方案。

2016年以来,住建局与村委会进行对接后,并对11户贫困户进行了逐户走访,调查摸底、精准识别,确保识别对象不错位、不缺位,建档立卡梳理基本情况,为开展工作提供清晰的工作思路。住建局召开班子会议,成立以局长同志为组长,副局长同志、副局长同志为副组长,基层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脱贫领导小组,制定脱贫实施方案,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户一策”脱贫措施,确定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责任人。

2、政策扶持,确保扶贫实效。

结合包保村自然条件和贫困户实际,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定重点项目,报区脱贫办备案审查。由于低保户多是因病、残疾致贫,针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低保、残疾人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兜底。区民政局对低保标准低于132元/月的贫困户进行统一提标,确保低保人员年收入能达到省标,今年共9户实现提标,为1户残疾人争取到残疾补贴,安装光伏发电设备4户,为1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和厕所改造,争取资金万元,2016年退出5户,20xx年退出6户。

3、建设乡村,改善居住环境。

村六组七组卫生设施损坏严重,住建局为村建设2座垃圾中转站,投资万元,切实改善村屯的生产生活环境。

4、开展走访,送温暖献爱心。

1年来,住建局分别于中秋节和“两节”共走访慰问贫困户11户,发放慰问品、药品万元,种植、养殖投入4千余元,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条件,帮助贫困户就医、解决实际困难9次,让贫困户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扎实开展对退出贫困户的回访工作,宣传退出后,政策不变、包保不撤的'政策,消除疑虑,坚定信心。

5、精准识别,任务艰巨。

20xx年8月,区脱贫办重新调整4户贫困户,住建局通过对接、走访,准确采集贫困人员信息,制定一户一策脱贫措施,调整脱贫实施方案和包保责任人,在中秋节为4户贫困户送去油、米、面、月饼、水果等慰问品,送去步道砖2车,改善贫困户的出行条件,副局长为王兆利送去蛋鸡10只,为1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安排保洁岗位2个,均被推辞,为2户办理“五保户”,正在办理中。

6、确保危房改造质量。

全面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情况,对住房贫困户和脱贫户,已按照要求委托第三方进行房屋安全鉴定,是危房的出具鉴定报告。

7、加强学习,提高包报干部“四个意识”

充分利用先锋一e支部、基层党建微信群等网络信息化手段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定期在支部学习中组织党员学习政策,要求党员在规定时间内掌握培训内容。

8、加强脱贫政策入户宣传力度。

每月开展1次宣讲,深入到村的四户贫困户家中进行政策宣传;利用告知卡,用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将扶贫政策上纸上墙,结合入户宣讲,普及政策。

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19

一是抓住市、县“千名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工作”的机遇,我乡5个省定贫困村,分别是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村,通过驻村帮扶工作组2个多月时间的走访调查,已基本“形成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帮扶规划蓝图。二是以项目为载体,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来,先后争取实施整村推进、以工代赈、某某路等项目资金8000余万元,硬化村级公路公里,完成3个村的农网改造、完成13个行政村安全饮水项目,改善农村建房127户。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某某生态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10万元,年出栏5万只,现已购进4000只大恒699土杂鸡,预计一年后产值300万元,带动50户农户就业;支持某某树德林竹专业合作社大力改造食用笋产业园区1800亩,新造500亩,今年实现产值250-300万。三是以推进项目为抓手,转变干部作风。20某某年某某村、20某某年某某整村推进项目公路建设、香椿、乌骨黑鸡、茶叶500亩已基本实施完毕,20某某年某某、某某村的贫困村项目农房新修11户、改造27户已基本完工;养殖土杂鸡11475只已全面发放到农户手中,种植核桃7498株、硬化公里公路正在实施。在项目实施中,建立村干部深入一线推进工作的机制,提升工作效能,促进作风转变。

二、摸清家底,建好两本台账。

根据省、市、县要求在两个月内重新精准识别一批,严把标准,实事求是。党委、政府8月份组织村两委根据武委发〔20某某〕12号文件要求,在驻村工作组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农经社召开户长会议进行提名、评议”、“村民代表、村两委干部、党员会议再评议审核”、乡政府联系片领导、联系村干部到会进行指导把关,村上进行“公示公开”7天,无异议后报乡镇复核的操作流程,识别不精准的贫困户123户404人,重新识别新进贫困户84户302人,减少了贫困户39户102人,10月又通过县、市再一次清查、核实,清退152户496人。同时抓好小额信贷评级授信工作,全乡共评级授信485户,其中5星级236户、4星级185户、3星级49户、2星级15户。

三、驻村帮扶出成效。

全乡5个省定贫困村,市检察院帮扶某某村、市体育中心帮扶某某村、市国土资源局帮扶某某村、市林业科学院帮扶某某村、县公安局帮扶某某村,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安排,积极为贫困村、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一是市检察院协调县级相关部门为某某村活动室修建欠款解决50000元,检察院公诉支部为贫困户学生购买贫困学生学习用具余元,为贫困户送去慰问金1000元。利用国家扶贫日,组织市检察院全体干部职工为某某村捐款9100余元。二是市国土局正在筹集10万元用于解决村委活动室的维修、公路建设的缺口资金。三是市林科院为贫困户设立贫困户救助基金2000元;对某某村的土地进行抽样检测,确定下一步产业发展规划奠定基础;找2-3户贫困户做育苗户,保证苗木的销售,农户每年可增收1万元左右;在某某村4、5组搞10亩食用牡丹的试点。四是市体育局某某村引进黄花种植100亩项目;捐赠5万元、协调项目资金5万元用于解决公路建设的缺口资金;为平乐小学捐赠一批体育设施器材。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小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存在“等靠要”思想,不愿改变、创新生产、生活方式。同时贫困户因病、因残、年老体弱者较多,劳动力缺乏,脱贫路径狭窄。另一方面产业扶贫很难。由于乡镇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技术服务跟不上,导致有些产业即使发展了,但经济效益都不明显。同时产业发展上很难确定,市场调研缺乏,很多产业一哄而上,农户增收很难。

下一步,我乡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是利用“亲情工作”法,以“第一书记”为依托,对贫困户进行交心谈心,进行扶“志”和“智”,变“输血”为“造血”,使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持之以恒地针对贫困户每家每户的实际,一户一户地帮扶,一户一户地脱贫。二是全力抓好产业发展,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以“干部驻村帮扶”为契机,反复论证和完善“规划”,选择真正适合本村发展的1-2个产业。三是全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结合贫困村项目、幸福美丽新村、聚居点等项目建设,力争项目完工、农户脱贫。

35 3613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