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精编均衡先行创建工作报告汇报
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__市委市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施策,继续加大投入保障力度,着力解决短板问题,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补齐教育发展短板
全市继续本着“改薄扶弱,整体优化”的原则,重点实施“三项工程”。一是教育布局优化工程。针对沿海镇街生源持续增加,个别学校存在大校额问题的实际,经统筹规划,在__街道__区域,投资2。8亿元,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面积213亩,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能容纳48个班,2000名学生,计划20__年12月完工。新校投入使用后,将有效分流__街道、__街道生源,缓解现有学校压力,彻底解决大校额问题。在__小学原址重新规划学校建设,投入2。1亿元,翻建一所占地面积93。4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容纳48个班,2000人的新__小学,计划2023年6月竣工。建成投入使用后,重新调整城区小学招生范围,能为世纪小学、府新小学分流相临区域学生,并预留部分学位,提前消除新的大班额问题。二是消防抗震改造工程。招聘专业鉴定机构,对全市校舍开展新一轮排查鉴定,对16所学校存在的消防问题,各镇街成立工作专班,逐校逐项研判,制订“一校一案”“一楼一策”,每周通报改造进度,共投入1200万元,现已全部完成改造。对抗震设防和抗震鉴定不达标的老旧校舍,又投入1。22亿元,实施了实验二中、实验二小、第38中学等9所学校改扩建工程,拆除教学楼8栋,改建新建19栋,使全市校舍都达到新的抗震标准。三是标准化升级工程。今年以来,针对部分学校教学设施陈旧,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设备超期使用等实际问题,市财政克服疫情带来的财力困难,启动标准化升级工程,经过全面调查梳理,精准招标采购,又投入808万元购置教室多媒体170套、升降课桌1325套,全市信息化设备配备率、使用率均达到100%。
二、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师资队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市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在正向引领方面,全市按“老、中、青”教师,分年龄段表彰了350名“新苗奖”“风华奖”“红烛奖”,评选了120名教学能手,50优秀教育工作者,20名最美教师和教书育人楷模,有4人当选威海最美教师和育人楷模,55人当选威海名班主任、名校长、名师,又培养了4名__名校长和3名__名师,锻造了骨干师资队伍,倡树了教书育人正能量。在反向约束方面,全市建立了《师德规范负面清单》和“常态督导、专项巡查、社会监督”三项制度,今年以来共印发师德建设通报6期,在违规补课,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方面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底线意识、红线意识。二是充实农村教师队伍。全市优先保障教师编制核定,立足于解决好结构性、学科性缺编问题,在现有事业编制总量内,本着“退补相当”的原则,根据生源增长情况,加大教师补充力度,采取“校园直聘”等方式,招聘“双一流”院校毕业生等优质生源。20__年以来,新招聘教师179名,引进高层次人才40名,对新招聘教师按照综合考核名次自主选岗,优先配备到农村学校和缺编学校,不断优化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三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市教体局与__教育集团签订了为期五年的“__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市财政每年拿出600万元,利用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每年培养教师1200多人次。在全省率先成立“教师成长学校”,市财政每年拨付240万元经费,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实施全员、分类、精准培训。发挥当地名师、名校长的引领作用,开设6个名校长工作室、294个名师工作室,定期组织校长论坛、周末课堂等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四是激发全员内生动力。成功实施第三轮“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采取“双向选择”方式,完成4645名教师全员聘任工作,优化了城乡教师资源配制。全面推行“三定一聘”,完善“按需设岗、按岗聘用”教职工岗位管理机制,加强教育干部和教师轮岗交流,20__年共轮岗交流教师277人,超过应交流人数的10%。在全省率先实施职称“能上能下”机制改革,相同职级考核前20%的教师直接晋级,后20%的重新竞聘上岗,有效解决了部分教师评上职称后“动力不足”问题。每年组织实施“职称特岗计划”,打破以往论资排辈传统,设置50个优秀人才岗位,评选表彰了50名“永怀乡村教师奖”,激励年轻教师积极争先进位。逐年提高教师工资标准,年均工资达到120345元,高于公务员平均水平。参照党政机关标准,落实教师用餐补助,每年财政拨付900多万元补贴,让教师在学校吃饱吃好。市财政负担全市教师查体费用,为乡村教师发放交通补助,市内风景区免费向教师开放,让教师体验到职业自豪感。
三、进一步提升办学内涵,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为实现全市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引领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一是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按照“分步实施、梯级发展”的思路,从全市择优选取11所中小学校,对标上海、江浙等先进地区知名学校,采取跟岗学习、入校指导、专家培训、同课异构等形式,从课堂模式、课题研究、分层教学、特长生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为各学校量身定制发展目标,全程培训指导,树立发展标杆,引导其余学校分别寻标、对标,创新争优,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举办了15期“校长论坛”,邀请省内外专家现场参与,全市145名校级领导逐个上台陈述特色办学思路和发展成效,接受专家质询和指导,促进特色学校建设。二是深化学区联盟化发展。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划分成4个联盟片、幼儿园划分成5个联盟区,以城区12所中小学和5所实验园为骨干,分别与5-8所农村学校、幼儿园结成发展联盟,通过管理互通、资源共享、教学联动、捆绑考核等措施,发挥优质资源带动作用,推动联盟成员学校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威海市特色学校15所,省级以上特色学校13所。三是实施各学段划片招生。全市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四个学段全部实现“打破户口限制,按居住地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普通高中招生指标100%分配到初中,50%按各初中毕业生数量同比例分配,50%按各校上年度办学水平分配,将全市初中由“升学率”竞争引领到“办学水平”竞争,让更多农村孩子有机会升入普通高中。研发建立网上招生报名平台,依托市大数据中心,打通居民户籍、房产信息等数据通道,精准识别比对房权证、购房合同等信息,实行招生审核、转学办理一网通,让家长少跑腿、零跑腿、零证明。20__年全市共招生10167人,全部网上一键办理。在升级编班上实行“阳光分班”,邀请家长代表现场见证、全程录像,确保公开公正。四是稳妥推进“双减”工作。坚持“校内校外联动,减负提质并行”工作思路,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加强作业管理的同时,全面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工作流程,推动“双减”扎实落地,工作经验被省教育厅推广。目前,我市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100%,家长满意率达99。9%以上,连续多年在全省教育社会满意度调查中名列前茅。今年组队参加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我市37名选手获得6个全国冠军,32个全国一等奖,素质教育成绩喜人。五是争创各类教育示范区。近两年,我市在基础教育领域改革成效显著,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国家级教师培训实践基地”“__省全环境立德树人试点县”“__省全环境育人示范区”“__省教育师专业发展基地”“全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示范市”,2个镇成为“__省强镇筑基试点镇”,4所学校创建为“__省乡村温馨校园”,11所学校获得各类国家级荣誉。__市争先创优,努力打造优质均衡县的工作经验,被省教育厅及各类媒体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