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总结(参考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物理知识总结(参考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1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力杠杆:L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

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

单位:P→瓦特;W→焦;t→秒。

(1瓦=1焦/秒。

1千瓦=1000瓦)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

1、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3、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4、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6、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物理知识点总结2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物理知识点总结3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米=10-1米

1厘米=米=10-2米;1毫米=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s=vt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

1米/秒=千米/小时

13、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根据可求路程:和时间:

16、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4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放热。

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

都要吸热。

1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35 149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