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总结【热选3篇】
绘本阅读通过生动的图画和简洁的文字,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培养语言能力,增进亲子互动,传递情感与价值观。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绘本阅读总结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绘本阅读总结 篇1
选择“绘本阅读”这个较小的切入点,渗透五大领域内容,努力建构理想课堂,开展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探索绘本教学活动新模式。回顾这学期的时光,我们不断行动的身影历历在目。
(一)以书为友——结识绘本
要想让孩子“亲近绘本,快乐阅读”,作为老师首先应该走进绘本世界,去感受它的魅力!
开学初,小班组每位老师在园领导的带领下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手机、了解、交流了许多优秀的绘本故事。如:《幸福的大桌子》、《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我妈妈》等等。于这些画面精美、想象超凡、寓意深刻的绘本故事结识之后,是我们能够静心与大师交流‘感悟其作品的深邃意境,让我们的智慧日益丰满……我想,这就是绘本的魅力所在吧。
(二)凝练智慧——了解绘本
本学期,张主任、吴主任带领我们观看优质课光盘,借鉴名师先进经验,每位老师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和看法,表示要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同时,我们也特别注重内化于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去。于是,老师们开始选择合适绘本,设计教案,开始了积极的尝试。
本学期,各年级组的老师还有幸外出参观、学习,聆听了应彩云老师的精彩讲座和上海名师的“绘本情景阅读”示范课。在《熊叔叔的生日派对》活动中,应老师仅仅抓住“生日”这个情节,层层递进,使整个活动生动逼真,精彩极了!应老师语言的诙谐、声音的甜美、闲谈式的进入活动,游戏般的活动,如此的行云流水,给我的感觉不是教学活动,而是在玩活动。教师有效的教,幼儿快乐的学完全在她的活动中体现出来了。老师们认识到寻找自身特长是很必要的事情,同事也认识到在绘本阅读中应充分挖掘它的多元教育价值,不拘泥于绘本,让活动在绘本的情景情节中一一展开。
(三)精彩展示——亲近绘本
学期末,每个年级组选出了两节绘本研究课,在全院研究活动中惊醒展示、观摩、交流,采用“2+”评课模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说客水平那个。小班组的冯梅燕,高海娟两位老师执教了《熊叔叔的生日派对》,在活动中,两位老师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情境,使孩子在有情、有趣的游戏中愉快的发现者、学习者;并且注意建构了积极有效的是有互动,不断地对幼儿实施积极的情感关注,不断地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表现,有时还和台下的家长、老师惊醒互动,使孩子边玩边学,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本次活动虽然还有许多不够完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虽然活动没设任何奖项,但是我们收获了绘本时间研究中的很多感悟,我想,积淀思索的成长过程必去的成绩更为重要。
忙忙碌碌,和孩子们,和老师们,和会本图书匆匆走过了一学期,收获和感慨与困惑似乎一样多。希望有机会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时,我们会做的更加从容!
绘本阅读总结 篇2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课内与课外知识能更好地结合,以阅读儿童读物为辅助刊物,进行阅读活动。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的教材、家庭情况,特制定如下读书计划:
一、激发兴趣,主动阅读。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
1、故事引路——树立读书榜样 。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故事。古代的有:《朱元璋放牛读书》、《匡衡凿壁偷光》 《屈原洞中苦读》 近代的有:《闻一多醉书》《侯宝林抄书》《华罗庚猜书》;国外的有:《高尔基救书》……进行对比、教育,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2、现身说法——激发阅读欲望。教师经常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读书故事,讲自己的阅读体会,或组织班级内爱读书的学生讲读书的收获 ,用“现身说法”的方式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推荐读物,优化阅读
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我也发现一些学生沉湎于武打、卡通漫画书籍,课外读得津津有味,课上还欲罢不能 ,将课堂上应学的知识和老师的要求置于脑后全然不顾。对学生来说,如果不分时间场合、不管书的内容、品质,而一味强调课外阅读,这不仅不利于学习,还会给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做教师的一定要适时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优化阅读内容。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如学《祖父的园子》一课后,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学过《冬阳 童年 骆驼队》,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城南旧事》和高尔基的《童年》,学过《小嘎子和胖墩摔跤》,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小兵张嘎》,学过《草船借箭》,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课堂学完后,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激发他们课外阅读,去课外书本上找相关的答案。
2、推荐与习作相关的优秀书籍报刊。每个单元大纲都有提出相关要求的习作,选择相关要求的习作范文,从中去找一找,学一学别人如何组织文字,如何选材,也不失为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我曾先后给同学们推荐了《新作文》《小学生阅读与写作》《作文周刊》《百家作文指导》等。
三、培养习惯,高效阅读
1、 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我要求学生读书要做到“三定” :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半途而废。 二是定时。保证每天20分钟的午读时间,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规定好课外读书的时间,一周至少要安排四次,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好几天不读。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一本书准备多长时间读完,然后,坚决按计划执行。 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2、为了让学生读有所得,我要求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不断反馈,深化阅读
通过检查反馈,不断地改进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获取的知识才能不断增长。
1、加强学生家长与老师的互动督促。
2、举行班级“读书会”。
3、定期检查读书笔记。
总之,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要积极拓展学生阅读的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开辟绿色通道。让学生沉醉书海,在书海中吸取精华,浸润书香,陶冶情操,不断造就人才。
绘本阅读总结 篇3
从20xx年2月份开始,我们承担了《中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题研究,在今年2月已经结题。但随着课题由县级上升到国家级课题,我们又有了新的也是更艰巨的任务,及继续深入地研究这一课题。回顾过去的研究工作,现对本期做如下总结:
1、自课题组成立以来,我一方面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转变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就是加强理论修养,逐渐把自己的教学实践转化成理论。
2、积极参加县课题组组织的教研活动,特别是参加县上和学校组织的专题活动,提高自己这一课题的研究水平。
3、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认真联系课题实际,教学实际,做好教学反思。现在看来,基本按原定计划完成。
4、积极撰写科研论文,每期都按时按质完成。
5、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6、加强小组建设,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7、继续开展"默读,边读边批注"的自主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
8、通过研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都能在静思默想中边读边做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得到培养。
9、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基本上都养成了"自学-交流---讨论"的这种学习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学习。
10、学生更加自信、大方。传统课堂的教师"一言堂"变成了学生的"欢呼雀跃、七嘴八舌",他们在相互的交流、问答中共同促进,学习成绩有了质的飞跃。
11、通过研究,教师也在五环节模式的研究中的得到洗礼。教学理念得到更新、观念得到转变、角色意识得到增强,教学技能得到提高。
上一篇:万圣节活动策划书优推32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