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的报告

云海 分享 时间: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加速,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收入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乡村治理能力增强。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2025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的报告”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2025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的报告

一、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工作情况

(一)规范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

今年以来,.........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总体安排和市农牧局工作要求,持续落实"两监测、两排查"工作机制。2025年已完成三次防返贫动态监测,共识别监测对象.........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人、脱贫不稳定户.........人、突发严重困难户.........人。共消除风险.........人。

(二)扎实推进帮扶政策落实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统筹推进产业、就业、健康、教育、兜底保障等帮扶政策落实,全力促进乡村振兴提速发展。

一是持续巩固"三保障"成效。教育方面:2025年春季学期共计落实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资金.........万元,资助学生14564人次;春季发放雨露计划专项补贴48人次,补贴金额万元。医疗方面:完成脱贫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7223人,监测对象医疗保险参保3038人,按照人均不低于180元的标准给予定额资助,实现参保率100%;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100%;对3788名慢病患者规范开展慢病随访服务;全面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住房和饮水方面:全面开展脱贫户、监测户住房安全排查,对11户监测对象实施了危房改造,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成;定期开展农村牧区饮水安全排查,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工程维修养护提供资金保障,积极编制农村牧区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逐步提升农村牧区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坚持以"........."为目标,兼顾主城区"菜篮子"工程建设。设施农业方面,以.........为主线,立足乡土特色,高标准建设集中连片设施农业,扩大优势产品规模,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肉牛养殖方面,以.........规模化养殖为载体,大力推进肉牛全产业链建设,为切实打造高质量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共实施重点产业项目32个(乡村振兴产业重点项目8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13个、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项目8个、供水保障项目2个、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1个),投入衔接资金.........万元,所有项目均已完工,正在进行项目验收。

三是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全年实现脱贫劳动力就业2647人,完成年度任务的%;完成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174人次;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264人,累计发放岗位补贴万元。

四是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组织镇村两级对脱贫户、监测户进行摸底排查,并将名单及时推荐给农业银行进行入户审核、评级授信放款等工作。截至目前,农业银行入户排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已发放贷款6笔,25万元,正在办理贷款116笔万元。

五是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今年打造10个乡村振兴示范嘎查村,高标准完成了10个嘎查村村屯绿化美化工程。新建水冲式厕所958个,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验收。

六是强化政策兜底保障。利用衔接资金.........万元实施防返贫保险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防贫保险理赔286户,理赔金额214万元,目前有84户防贫保险正在收集相关核销凭证、履行理赔程序,可再赔付万元。

(三)持续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

按照市级要求,.........印发《2025年.........区"守底线、增动力、建机制促振兴"脱贫人口增收行动方案》,结合第一、二、三季度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组织各苏木镇场对20xx年收入下降户开展了两次全面摸底排查,指导各苏木镇因户施策,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并落实了到户产业、庭院经济、就业帮扶、技能培训、民政救助、教育帮扶、兜底保障等各项帮扶措施,脱贫人口增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四)着力提升干部业务能力

以集中培训和实地调研的方式,结合每季度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开展镇村两级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防返贫动态监测和相关政策培训。同时,为更好地推进各级监督检查反馈问题的整改、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提升镇村两级档案质量,10月末深入.........各苏木镇开展了现场培训和相关政策解读。全年累计培训镇村两级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1000余人次。

(五)加强日常考核监督

全年召开了12次专题会议调度推进,按照《行动方案》要求,认真研究促进脱贫人口增收举措。配合.........开展"回头看"和驻站指导工作,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10月12日召开考核评估动员部署会,再次要求部门和苏木镇全面查缺补漏;10月下旬,聘请市级专家,成立了2个区级考评组,采取抽查方式对10个苏木镇进行了系统摸排,对考核发现的问题要求全面整改。

二、乡村治理工作情况

2025年,.........区坚持强化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区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者紧密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打造"三治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完善村规民约

.........区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组织村民讨论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举止;加大村规民约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村民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法律意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修订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和公共事务。

(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方面,注重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村民自治等方式,提高乡村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注重发挥道德教化在乡村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倡导诚信友善、勤劳节俭等优良传统美德。

(三)推进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

做到人进户、户进家、家进网格,成立网格小组,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体系,将星级文明户评选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实现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估相结合。推行"党建+治理""环境整治+治理""移风易俗+治理"带动联动效应,实现镇域、村域内的共联共建共治共育共享。

(四)积极打造清廉乡村

以农村"三资"管理为重点,坚持文化引领,着力整合监督力量、完善监督体系、强化监督效能,从源头上遏制农村干部"微腐败"。加强村务公开,规范公开内容、形式和时间,定期公开村集体财务收支、项目建设、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法治乡村建设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等方式,向村民普及宪法、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村民法治意识,提高农村干部群众法治素养。完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升乡村依法治理水平。

三、土地出让收入调整情况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2025年土地出让收入优先用于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的资金占土地出让总收入的比例必须达到9%。.........区国库已经入库的土地出让收入金额为.........万元,按要求需要列支.........万元,目前已经列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万元。

四、存在问题

一是防返贫动态数据采集质量不高。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基层业务培训,系统数据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各苏木镇仍不同程度存在数据逻辑不符、账机不一致等问题。二是群众内生动力激发不够。部分监测对象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自主发展的动力和信心。一些群众对帮扶过度依赖,缺乏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导致帮扶效果不明显。三是职责划分不够明确。涉及乡村治理工作的基层党组织、村民委员会以及政府下设的各种机构之间,存在治理权责模糊的问题。

五、2025年工作计划

.........乡村振兴工作还存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够充分,农牧民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农民增收渠道不够多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攻坚。

(一)持续推进动态监测帮扶。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操作规程》相关要求,规范开展第三季度动态调整工作做到"应纳尽纳",并对新识别监测对象和有收入下降风险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落实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消除脱贫人口收入下降风险;并统筹开展第四季度动态调整和年度信息管理工作,重点关注"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收支变化和政策落实等情况,全面准确采集脱贫户监测户基本信息,算准算细脱贫人口、检测对象年度收入。

(二)提升政策保障力度。坚决守住规模性返贫底线,进一步提升政策保障力度,实施防返贫保险、金融帮扶、就业帮扶、雨露计划+等综合帮扶措施,在筑牢防止返贫致贫坚固防线的同时激发脱贫人口内生动力,推进脱贫人口产业发展、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提升脱贫人口收入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三)做好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前期谋划。参照历年资金到位情况,按照自治区资金谋划要求,拟储备项目22个,申请.........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约.........万元。主要实施守底线补短板项目7个、肉牛产业类项目2个、农村休闲旅游类项目1个,其余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厂等储备项目12个。立足于.........区"打造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的发展规划,围绕肉牛养殖及农文旅两方面谋划项目,最大限度发挥衔接资金效益。

35 4193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