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云海 分享 时间: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调研显示,存在隐患点多、监测手段不足、应急响应不够及时等问题,需加强综合治理。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调研情况报告”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根据工作安排,调研组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题调研活动,现就调研相关情况报告情况。

一、调研选题情况

(一)选题考虑

我省地处江南山地丘陵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降雨丰沛,是我国最为严重的暴雨型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也是我国碳酸盐岩岩溶地面塌陷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省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面积达〔...〕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据建国以来有资料记载数据统计,截至〔...〕年底〔...〕月底,我省因地质灾害造成〔...〕人死亡、〔...〕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据最新统计,全省仍有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约〔...〕万处,威胁人员近〔...〕万,威胁财产〔...〕多亿元。我省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点多面广、危害大,极需进一步提升我省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我省历来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力推进地质灾害综防体系建设,有效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威胁。

(二)调研活动开展情况

这次调研工作,选择〔...〕市,〔...〕县进行了实地调研。〔...〕月〔...〕日至〔...〕日,调研组在〔...〕市及〔...〕县召开了两场座谈会,实地察看了〔...〕市〔...〕镇中心学校滑坡、〔...〕县〔...〕镇〔...〕村滑坡群、〔...〕县〔...〕镇〔...〕社区滑坡等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与部分受威胁群众进行了交流,充分听取了意见建议。

二、发现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地质灾害防治职责和队伍有所弱化。本轮机构改革后,省、市、县存在地质灾害防治职能设置不统一情形。除〔...〕市已将地灾防治职责划转到同级应急管理部门外,其余〔...〕个设区市地质灾害防治职能仍由自然资源部门承担;同时,县级已有〔...〕将地灾防治职能划转到应急管理部门,由于应急管理部门在乡镇暂未设置下属机构,职能调整将导致乡镇地灾防治责任落实困难。在技术支撑队伍建设方面,〔...〕等地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拟转隶到同级应急管理部门,〔...〕市等〔...〕个县拟撤消地质灾害应急中心,部分市、县地质灾害防灾队伍有所弱化,县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有〔...〕个地质灾害易发县未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调研发现,有〔...〕个县(区)群测群防员补助经费未完全落实,未发放补助或发放标准打折扣,影响了群测群防员工作积极性。

(二)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不足。调研发现,〔...〕个设区市本级2025年安排地灾防治经费〔...〕万元(其中日常工作经费〔...〕万元,综合治理经费仅〔...〕万元);〔...〕个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及〔...〕个风景名胜区管委会2025年安排地灾防治经费〔...〕万元,平均每个县投入不足〔...〕万元,共有〔...〕个县(市、区)年度防治经费少于〔...〕万元、〔...〕个县未安排综合治理经费,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及避险搬迁进度缓慢。

(三)指导协调不够到位。相关处室、单位深入基层做的不够好,对基层地灾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困难了解不全面,出台政策、制度指导性、操作性不强,没有对基层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及回应。比如,由于地灾搬迁补助标准过低,对〔...〕县〔...〕镇〔...〕村这种位于城区又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山体滑坡该怎么治理,对如何整合利用好旧改、生态修复、地灾防治、扶贫等方面资金开展综合治理缺少指导。

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上存在畏惧心理。地灾防治工作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相关,责任重大,并且地质灾害隐患大都位于高山峡谷地带,现场排查、调查,必须人员到点、工作到位,十分劳累、繁杂。下雨天,道路泥泞湿滑,我们的防治人员却必须冒着大雨、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赶赴现场。通过与一些县局人员交流发现,部分干部害怕由于工作不到位造成人员伤亡,思想压力很大,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多都睡不好,希望换个岗位。

二是重应急,轻预防。一些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重救灾轻预防、重应急轻常态"的思想依然存在,发生灾情险情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抢险救灾,但事前预防却投入少,许多县市没有安排群测群防经费、没落实综合治理经费就是这种情况。同时,在评选先进及宣传报道时,更突出抢险救灾方面成绩,"防灾做得好,不如救灾表现好"成为较为普遍现象。

三是"等、靠、要"思想严重。在基层,地质灾害年年防、日日防,一些同志在地灾预防上往往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这么多年过来了也没什么事,治理工作也不急于一时,治了也没什么明显政绩,"等以后财政有钱了再治、缓缓再治"的思想十分突出,主动性不强。

四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本次调研在研究〔...〕县〔...〕镇〔...〕村滑坡治理方案时,当地有关部门的通知对该区块的土地性质及权属、危险区内建筑物面积没有详细调查,危险区范围划定依据也不足,受威胁群众意愿也未调查,提出的治理费用也一人一个说法,这反映出自然资源系统部分基层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责任不落实、作风不扎实等问题。

三、推进我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建议

(一)及时推广省内外好的经验做法。一是加强与〔...〕等获中央财政支持的地灾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重点省份交流,学习借鉴兄弟省份的先进做法。二是加强基层调研,发现市、县好的经验,及时加以总结完善,形成在全省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做法。如本次调研发现,〔...〕市〔...〕年选取〔...〕个小型地质灾害点,开展小型地质灾害"以奖代补"简易治理试点。该试点工作通过简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等程序,缩短了治理周期,探索了政府出资与村民出劳相结合的地灾治理机制,建议在总结、完善〔...〕市试点经验上,出台全省地质灾害简易治理管理办法。三是全面落实地灾防治群测群防制度。比如,〔...〕市探索使用"北斗云"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县〔...〕镇、〔...〕镇〔...〕村注重加强群测群防,对隐患点群众及时进行避灾转移。

(二)推进专业技术队伍汛期驻守及包县包乡,统筹考虑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一是督促市县自然资源部门积极向党委、政府进行汇报,加强与当地编办、应急管理部门沟通联系,协调解决机构改革过程中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及职能衔接问题。进一步充实专业技术人员、落实日常工作经费,加强业务培训,努力建实建强县级防灾队伍,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人干、有钱干、干得好。二是充分发挥地勘单位专业技术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专业技术人员汛期驻守,为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应急调查及山区居民建房地灾危险性简易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三)加强源头管制,减少灾害风险源。一是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特别是村庄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合理确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切实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生态修复、加强矿山开发利用监管,降低灾害风险。二是严控山区居民建房用地的审批,全面落实建房切坡管控措施,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建房。三是加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事中事后监管。在开展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基础上,加强对建设项目地灾防治配套工程实施情况监管,对未实施配套防治工程或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不得批准建设规划许可,不得批复建设项目竣工。

(四)积极推进我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精心组织,充分借鉴外省先进经验和做法,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全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编制,科学规划、统筹谋划好我省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避险搬迁、能力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及时向省政府汇报,主动与财政、发改、应急管理等部门对接,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筹集资金,认真组织实施,促进项目落地,切实推进我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35 44997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