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入汛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镇、各部门强化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敬业态度,牢牢扛起防汛救灾的政治责任,抓早、抓细、抓实,统筹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成功迎战了X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实现了“零伤亡”的工作底线,全力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防汛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迅速部署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市防汛指挥部严格遵循“提前避让、主动避让、及时应对”的原则。6月2日,市防指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省防指的工作安排,迅速召开防御超强洪水调度会议,启动应急响应。6月4日,调整市级防指领导小组,实行双指挥长制,确保指挥协调高效。按照“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原则,调整和充实县乡包保责任人。6月5日晚,市防指再次召开防御超强洪水调度会,重点部署下一阶段防汛工作。6月6日上午,市防指先后两次召开防汛专题会,分析当前汛情,科学研判洪水趋势,进一步明确防控措施。
(二)强化汛情分析,科学应对安排。加密汛情监测,市气象局每日滚动开展天气预报,6月1日、3日、4日连续三天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市水利局每日9时、14时召开水情监测会商,实时掌握雨情、水情和工情变化,提前预判水位趋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气象局6月1日、2日、3日连续三天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各相关部门及26个乡镇(街道)全员在岗,密切关注各地防范应对情况。科学研判洪水过程:自5月28日起,市防指办公室每日对未来几天的降雨量和水位变化进行会商研判,为市防指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及支持。提前落实防守措施:提前向相关地区下达预警指令,督促各地加强防守准备;提前预置救援队伍和物资装备,确保应急抢险有备无患;提前暂缓城市低洼区以及地势低洼的厂矿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向周边地区发出紧急通知,调集3000余人的专业抢险队伍,储备防汛物资20万件,进一步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三)多方联动,强化会商研判。建立市防指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联合会商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准确把握雨情、水情、汛情发展趋势,实时分析研判,科学调度部署。针对水库水位短时间迅猛上涨、堤防加固施工影响三峡水库兴洪、圆子湖老城区堤防标准偏低、牛浪湖垸堤防被侵占等问题,及时发出通知督促整改,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截止到10月底,全市共处置各类积水点120处。
(四)细致排查,精准整改隐患。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统筹抓好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防范。各级防指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组织乡镇对辖区水库、重点河流、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发现山洪灾害隐患点300处、小流域山洪灾害危险区10处,道路塌方26处,屋后堆积物倒塌风险点3处,现已全部整改完毕;排查城镇内涝点80处,均已落实应对措施。截止到10月底,主城区和三峡枢纽工程沿线共储备编织袋55万条、块石3.9万立方米、砂石0.4万吨,已对往年防汛物资进行了补充更新。
(五)全天候巡查,及时处置险情。严格落实24小时巡堤查险责任制,各级防指成员单位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全面巡查防守。截止到10月17日18时,全市共巡查堤防360公里,发现险情15处,其中管涌险情3处,泡泉险情3处,滑坡险情3处,土墙崩塌险情4处,挡土墙倾斜险情2处,目前已成功处置15处险情,总体形势得到有效控制。
二、存在问题
一是降雨预警难度高。由于暴雨量计算公式复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准确预测降雨量难度较大,短时强降雨频繁出现。当前已进入防汛关键期,形势愈加严峻,如何提升预警能力成为一大挑战。
二是水库水位波动显著。碾盘山水库水位持续上涨,距离保证水位仅剩0.6米至0.9米之间,库区存在高位垮坝风险。现阶段保坝加固工程剩余工期近70天,防范措施亟待加强。
三是城乡内涝严重。我市城北片区排水管网建设滞后,雨季来临导致交通出行和农作物生产受困。同时,台风“杜苏芮”过境期间,厦门内涝严重,我市情况与之类似,二次灾害概率较高,应急响应需进一步强化。
四是洪涝灾害损失巨大。据统计,全市已有22万亩农田被淹,部分工业小流域溢水冲毁房屋基础设施及道路桥梁,经济损失约8亿元。7月1日至7月11日期间,全市平均降雨量达640毫米,超出历史峰值(631毫米)。截至7月21日8时,强降雨造成我市紧急转移安置群众8877人,因灾死亡14人(其中集中安置点死亡9人),失联人员19人,倒塌房屋162间(含拆除重建),严重损坏房屋102间,直接经济损失升至8.7亿元。与近五年同期相比,因灾死亡人数减少57.8%,倒塌房屋数量减少63.5%,但直接经济损失增长3.3倍。
三、下一步防汛救灾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防汛组织协调。认真贯彻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完善防汛指挥体系,强化指挥协同与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对基层防汛责任人的培训力度,确保防汛纪律落实到每个岗位。健全和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体系,推进应急演练常态化管理。逐步排查整治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的风险隐患。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防汛知识培训,强化警示教育,树立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
二是重点部位的进一步防范。持续加强巡堤查险和加固工作,利用行洪优势拓展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缓解内涝问题。发掘水利设施潜力,提升蓄水和行洪能力,重点巡查易涝区域,确保立交桥涵不积水。制定安全作业方案,撤离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和船舶,保障安全。修订内涝防治规划,加快推进排水管网布局规划,完善雨污分流体系,全面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三是全面强化山洪灾害防御。加强监测预警,依托通信基站和气象数据,提高对极端暴雨的预警能力,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减少山洪灾害损失。严格执行《宜昌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明确防御任务,落实具体措施,进一步降低灾害影响。普及防灾知识,提高居民避险自救能力,确保人员安全。
上一篇: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汇报
下一篇:员工培训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