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市场的调研报告内容精编3篇
【阅览】由阿拉题库网友精心整理编辑的“运输市场的调研报告内容精编3篇”优秀范例,以便供您学习参考之用,“轻松办公、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运输市场的调研报告内容1
农资商品的消费安全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发展。国家工商总局高度重视农资商品消费安全工作,从20__年开始在全国工商系统持续开展了红盾护农行动。在20__年召开的全国、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议上把“红盾护农”列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之首。近几年来随着红盾护农工作的深入和流通领域商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已初步形成了“两帐两票一书一卡”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为有效服务新农村建设找到了载体。扎实推进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工作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深化商品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一、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市局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工商局的有关精神及要求,把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工作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工作,将其定位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红盾护农工作的“基础”,深化流通领域商品市场准入制度的“突破口”,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主要表现在:
一是清理登记,明确主体。自20__年开始全系统对全市农资经营户进行了全面持续清理,在清理的基础上对长期经营化肥农药等个体工商户办理了证照,使其经营主体合法化,改变了“不敢办照”和“无法办照”的状况。20__年至20__年进一步深入清理,初步建立了工商所、分局农资经营户登记台帐和管理户口,使全市农资经营户情况进一步得到全面掌握。
二是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全市工商系统把化肥、农药和种子作为农资监管的重点,实施化肥、农药为重点的准入制度,以种子为重点的留样备查公示制度。全系统制定实施《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实施办法》、《种子留样备查公示办法》、《农资经营绿黑名单公示制度》、《化肥抽检实施办法》等制度,为深入推进农资商品市场准入提供规范。
三是积极推行,初见成效。20__年全面[:请记住我站域名/]规范和推行了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制度,市局印制启用了农资商品购销登记台帐,销货信誉卡等,初步建立起了进货查验、查证索票、购销登记备案、售货出据(卡)、责任约定等管理制度和办法,并首次开展了绿黑名单网上公示;首次开展化肥货量抽检工作,查处了一批农资案件。全面启动种子留样备查公示工作,形成县(区)局统一备查,工商所(分局)分别公示的良好工作格局。通过以上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建立和落实,工商管理部门长效管理,经营户自律经营的管理格局初步形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营户底数,经营户资格等数据信息失真和不全。全市各县(区)不同程度存在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和虚假挂靠经营等。
二是推行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和种子留样备查公示工作不够有力和规范。如在落实购销登记台帐的发放使用方面存在一发了之,不加以具体指导,有的地方怎样登记,怎么备案都不甚了了;在种子留样备查公示中备查户不全面、多环节备查,留样存放不规范,公示不到位等等。
三是农资质量监管有较大差距。一方面对质量监管无处下手,无办法无能力,真假难变;另一方面对质量标准及检测认识不清,检测不规范,执法效能偏低。
二、扎实推进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工作的思考
(一)明确定位,建好平台
农资商品市场准入是农资市场监管和流通领域商品市场准入的创新之举,通过几年的实践其基本制度设计和操作已基本成熟和较为可行。但全系统特别是基层工商所和分局一线监管执法人员不同程度存在着认识的误区,认为农资市场商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是应景之作,是形式之举,在思想上有抗拒性、在行动上有消极性,在方法上有随意性。在推进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制度热情不高,认识不深,定位不明,抓手缺乏,内容空空,因此需要进一步解决好定位和平台问题。明确定位就是要通过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建立健全三个机制,即农资商品质量市场准入过滤机制、农资商品质量问题发现机制,不合格产品市场退出机制,使农资质量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联动。建好平台就是要全面推行以进货检查验收,查证索票、购销台帐、协议质量承诺、质量管理责任和不合格商品退市为内容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种子留样备查公示制度,通过两个制度平台实现科学联动监管。
(二)立足长效,突出重点
市局党组提出并反复强调要建立健全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就是将流通领域商品市场准入制度改革目标化,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成果的制度化。近几年来全市工商系统在推进流通领域商品市场准入制度中已初步确定了以食品、农资为重点,立足长效监管,建立健全制度,丰富完善监管措施的工作格局。特别是20__年食品、农资监管制度已初显配套完备。就农资商品市场准入而言,立足长效就是通过落实农资商品市场准入一系列措施建立起工商部门监督促动和农资经营者责任自律相结合相统一的基本制度。突出重点就是从现阶段全市农业生产形态的实际出发,按照生产和市场需求,突出化肥、农药、种子三类关涉面最广的消费安全的农资商品,并区分重点区域、重点环节予以监管。
(三)落实制度,强化措施
根据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制的规定要求,结合前期检查和调研情况分析,在落实制度,强化措施上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清理,建立户口。虽然多次经过清理但无照无证、超范围经营依然存在,特别是农药经营无从业人员资格证,无农药许可证等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在基层工商所分局农资经营户管理户口普遍没有建立,导致管理对象信息不全和失真。要加大清理整顿的力度,既无照又无证的一律予以取缔,对有照无证、超范围经营的要通过与农业等部门配合清理,培训、发证尽快合法其资格。在清理的基础上工商所(分局)按“以所建帐,以户建档”的原则建立辖区农资经营户登记台帐,以化肥、农药、种子为重点的监督管理档案户口,集中注册登记、购销备案、检查记录,行政处罚等信息和资料。
二是确定对象,分类管理。从前期的检查和调研的情况看落实市局印发的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制度存在简单操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象针对性不强,分类监管不够,如有的县区局不区分个体和国营均发放工商部门制发的购销台帐和信誉卡,一方面工作量大特别是供销经营部门,另一方面有重复务作之负,供销农资经营部门其本身有较健全购销帐
务及其销货凭证,再行填写工商部门所发表册显得不切实际。因此工商部门监督指导推行的重点对象是农资经营的个体工商户,供销等国营农资单位则进行指导和检查完善自身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
三是指导推行,责任监管。要全面落实市局印发的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实施办法,着力抓好六个方面工作。第一,监管责任的落实,要以工商所分局为单位将监管责任结合片区管理落实到人、全面担负管理责任;第二,落实好经营户的经营责任,与所有农资经营户签订市局制发的责任书,告之并约定农资经营的责任事项,把责任书作为告之书、宣传册、经营须知,提高经营户的知晓度和执行力;第三,指导好监督好购销台帐和信誉卡的使用,把两帐一卡的推行使用作为经营户日常经营必为之事,必修之课;第四,落实好购销备案制度,要坚持做到按季备案,并检查落实备案的真实性,以求“购销一致”;第五,积极推行协议准入制度,引导和指导经营户与生产商、批发商签订准入协议,保证进货查验、质量承诺的实现;第六,坚持集中留存、逐户备查,落实种子留样备查公示制度。凡在各县(区)种子公司购进的一律由种子公司统一备查,各零售经营户不再重复留样,重点做好购销登记和备案;对外地州市种子公司代理销售的实行分户留样县(区)种子公司统一库存的方法进行留样备查公示。
运输市场的调研报告内容2
根据省局统一安排部署,第二调研组于9月2日至6日,在安边市四查县安平、陇上、鸡西3个基层所进行学习调研活动,现将学习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四查县安平食药监所共有14人,其中所长1名、副所长1名,监管人员11名,监管范围是四查县城区及附近4个行政村。有食品生产企业6户、小作坊9家,食品经营单位453家,其中学校食堂12家、销售企业233家、餐饮企业161家;安平工商分局共有14人,其中局长1名,监管人员13名,监管城区经济户。
四查县陇上食药监所共有4人,其中所长1名,监管人员3名,监管范围是镇上和全镇12个行政村。共有食品销售户79家、餐饮服务单位27家,1个学校食堂;工商所共有5人,其中所长1名、副所长1名,监管人员3名,监管3个乡镇的经济户。
四查县鸡西食药监所共有5人,其中所长1名、副所长1名,监管人员3名,监管范围是镇上和全镇15个行政村。共有食品销售户71家、餐饮服务单位11家、3个学校食堂;工商所共有5人,其中所长1名,监管人员4名,监管3个乡镇的经济户。
学习调研工作中,我们分别与3个食品药品监管所和3个工商所的同志召开座谈会,翻阅了四查县局下发的各种文件资料,了解各所全年工作开展情况。与监管人员一起检查了1家食品贸易市场、3家食品生产企业、4所学校食堂及11家校园周边食品销售店、3家食品配送企业、7家农村食品销售店、3家食品小作坊、8家餐饮店,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小作坊质量安全提升、农村食品配送及市场整治、明厨亮灶实施、食盐质量安全监管、百家企业示范引领、陇原护老专项行动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二、工作亮点
一是解决了过期食品销售问题。通过对食品配送企业和食品销售店的检查,四查县建立了较为成熟的食品配送体系,无论城区或乡村,所有的食品销售店全部解决了过期食品问题,未发现一例过期食品。
二是未取得健康证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制售现象得到遏制。检查所有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单位和学校食堂,食品从业人员均能提供体检健康合格证明,把住了人员体检关。
三是干部队伍整体精神面貌较好。虽然是机构改革期间,目前基层监管所一级还没有改革到位,但没有对监管人员思想产生较大影响,工作中能够雷厉风行、拉得出、打得响。
三、帮助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是协调解决了四查县生猪私屠滥宰问题。9月3日下午,我们随安平食药监所监管人员对西关批发市场进行检查时,发现市场内11家生猪产品销售户所销售的猪肉都没有“两章两证一报告”,经了解,前段时间由于环保问题,县屠宰场被责令停业,新的屠宰场已建成但未通过验收,原屠宰场在没有检疫检验的情况下继续屠宰销售生猪产品。我们发现这一严重问题后,立即通报四查县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并于当天下午4点组织县局召开由局领导、县执法局领导、安平所相关人员参加的会议,督导安排部署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是立即组织监管执法人员对西关市场猪肉销售户进行处置;二是以县食品安全办的名次,通报四查县公安局和农业农村局,要求两个部门根据职责、依据法律法规对私屠滥宰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三是立即向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汇报,陈述问题的严重性,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四是联系域外生猪产品批发企业,解决本地生猪产品短缺问题。
四查县局立即展开行动,当天立案查处3家问题较为严重的生猪产品销售户,当晚在各个市场张贴了公告,第二天市场上出现的生猪产品全部由天水一家生猪屠宰场提供,“两章两证一报告”齐全,违法企业和犯罪嫌疑人得到控制。
二是协调查处了一家黑作坊。在检查中发现,城乡所有的食品销售户均在销售“四查县茂二食品厂”生产的月饼及糕点食品,其标示的卫生许可证号为“四卫食证字20-第621121-00144号”,根据我们的建议,县局责令全县所有“四查县茂二食品厂”生产的月饼及糕点食品全部下架,并对“四查县茂二食品厂”依法进行查处,解决这一黑作坊食品泛滥的问题。
三是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监管能力。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普遍存在,比如很难分辨假冒伪劣和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发现“山寨”食品不知如何处置、不知道监督检查的程序和内容等问题,影响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县局主要领导恳请我们在离开之前,为全县全体监管人员作一个培训。根据情况,我们在9月*日上午,利用4个小时的时间,对全县102名监管人员进行了针对性培训,并留下课件供其学习。
四、基层存在的问题
一是机构改革没有到位对工作产生严重影响。机构改革进度缓慢,县级机构改革只完成了局机关的机构设置和三定方案,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只完成挂牌成立和核定人员职数,三定方案没有审批,人员没有完全到位,没有明确职能任务,工作难以开展。因食品药品监管所和工商所没有改革到位,知识产权、物价等工作难以落实到位。
二是基层监管所主要领导能力较弱影响工作落实。在座谈交流过程中,发现无论食品药品监管所,还是工商所主要领导,大多来自于乡镇领导副职,有的虽然已经任职两年以上,对还没有完成角色由服务到监管的转变,对全年工作不了解,对重点工作不掌握,工作没有计划,没有建立工作台账,落实没有结果。尤其是对省局的工作安排,市州和县区都分别有计划、方案或通知,基层监管所对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批示要么是“传阅”,要么是“组织学习”等,没有具体落实措施、要求及责任人,“处理结果”一栏为空白。多数基层所长,对辖区情况不明,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无安排、无氛围,“二三”行动无安排无部署,沿街的餐饮店都没有落实“明厨亮灶”,食品经营户均没有落实“五证一票”台账,食盐质量安全也无措施、无手段,小作坊质量安全提升无计划、无安排,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有安排、但流于形式,农村自办宴席的备案登记不实不细、监管不到位。
三是基层监管人员能力严重不足。对随同基层监管人员进行检查时,看到他们到食品生产经营户后,不知道要看些什么、问些什么,不知道要记些什么、查些什么,十分缺乏食品安全监管的知识。翻阅巡查记录,都能按照规定频次和时间进行检查,但每次都记录相同问题“索证索票不全”,或“卫生较差”等,不知道如何依法处理。监管人员畏难情绪较重,不知道执法的程序和方法。所里查办的案件,仅限于国抽或省抽不合格的产品,并且没有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金额进行处罚。
四是办公场所及设施设备不足。乡镇监管所的办公场所严重缺乏,4、5个人一间办公室,致使办公受到极大影响;乡镇监管所没有执法车辆,日常检查和执法办案使用工作人员私家车和租用社会车辆,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严重影响日常监管工作。办公、办案、抽检监测专项资金验以保障,经费保障严重不足。
五、建议
一是加快机构改革进度。建议省局积极向省机构改革负责部门汇报目前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制定时间进度表,督促各地优化机构配置,构建有效的工作机制,按时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提高行政能力,努力打造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目前基层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会管”,导致工作难落实、效果难保证,各级要加大分级分类培训,对基层所长要针对工作方法、工作能力、业务知识的培训;对一线监管人员要开展业务知识、执法办案能力的培训。否则,县以上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所有的工作计划、方案及规定,在基层都难以得到落实,使“工作落到实处”成为一句空话。
三是加强督导检查。要求市州、县区市场监管局按季度对前期开展的各项重点工作进行督查、检查,检查时要制定标准、深入一线,向一线工作人员教方法、定措施、提要求,提高重点工作落实力度,提升监管人员工作水平。
9月*日,安西市局派出专项检查组,对百家企业示范引领行动和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对基层的督导作用较为明显,效果较好。
运输市场的调研报告内容3
一、摘要
在现代物流的冲击下,我国运输行业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物流经营成为运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物流与客流的配置与运转也日渐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话题。我国运输行业虽然已经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但是还并不完善,还没能利用高科技的方法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运输成本降不下来,运输服务提高不上,导致运输业还没有真正的成功。每个运输行业应该把物流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做精做细,一切的工作要有秩序的进行,有条不紊的把运输物流经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达到管理有条理化,程序规模化,成本节约化,要为我国运输事业做出一份出色成绩。
二、调查的发现
1、我国运输企业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于运输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物流作为一种集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高效率系统化的全新服务冲击着传统运输市场;另一方面,运输作为物流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物流的发展大潮中又为自身的发展创新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运输企业在新兴物流业冲击下,经营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些大、中型以及新兴发展的小型运输企业也开始寻求物流发展的道路,并涌现出一些成功的典范。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是确定最佳生产规模的问题,而最终的目的就是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公司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运输企业的规模会直接影响运输成本。当企业的规模增大时,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我们称之为“规模经济”,当企业规模增大时,产品的成本不降反升,我们称之为“规模不经济”。通常,生产规模较小时,报酬增加的幅度要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幅度,但是达到一定规模时,继续增加投入会产生相反的后果。因此在运输中,生产经营者总是追求规模经济,避免规模不经济。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我国各地之间的人员、物资来往十分频繁。
社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直接促使了交通的发展。社会对运输的需求使目前的运营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经济的发展,规模运营方式正因其成本低、效率高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道路运输业基础设施改善力度的明显加快,各种运输服务项目和服务类型的不断出现,运输需求多样化程度的增加,道路运输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从而对道路运输市场结构的调整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按照现代运输经济学的观点,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以及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强有力的支撑,包括道路运输在内的各种运输方式,均具有规模经济性,而道路运输规模经济性更为明显。目前运输市场中乱、小、多、个体经营问题很多,直接导致实现规模运输的手段仅仅是超载、超卸,对运输业的长久发展很不利。运输生产必须由运输企业来完成,因此运输企业实现了规模化将为规模化运输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
2、我国运输企业物流经营现状,好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企业的物流经营趋势不可逆转。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运输的支持,现在绝大多数的物流企业都是从传统的运输或与运输相关的企业改造过来的。正因为如此,物流的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伴随着运输企业物流概念的引进与利用的过程。现代物流对于传统运输的冲击加上新兴物流市场巨大的诱惑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过渡的直接动力。在我国,大多数运输企业已经或正在向物流企业转化,而剩下的一部分没有开展物流经营的运输企业,也正在为物流经营创造条件。可以说,运输企业物流经营的趋势不可逆转。
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优势,开展物流经营。对于已经开展物流经营的运输企业,许多都是在原有运输服务基础上,通过扩展其他物流服务功能的方法开展物流服务,由于多年来依托国内发展,己经形成相当的网络优势,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与发挥客户网络优势是目前运输企业物流经营的另一个特点。
许多运输企业能够将发展物流经营上升到战略高度,以客户服务为中心,在内部进行彻底的改革。绝大多数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到开展物流服务对于改善自身经营状况,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在经营管理和组织结构上摈弃了旧有的体制,将所有的经营活动围绕着物流服务而展开,并在专业技术上有所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
3、运输企业中还存在的缺点
运输企业在向物流方向发展仍属于起步阶段,相对于国外竞争者来说,我国的运输企业还普遍地存在着许多不足:
(1)场站、运输、设备单一、管理水平落后。这是我国运输企业的历史造成的。
(2)计算机信息管理水平严重滞后,物流信息网络尚未建立。目前信息管理的方式比较落后,绝大多数还停留在电话、传真方式的管理水平。这标志着运输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还很落后。
(3)整体人员素质距离现代物流服务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我国的运输企业人员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并且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这也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4)发展综合物流服务缺乏雄厚的后续资金。我国运输企业包袱重,企业缺乏雄厚的资金用以开拓新业务,这是国内企业物流业务发展较慢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4、运输企业的特点分析
从我国运输企业物流经营的现状来看,运输企业的物流发展是喜忧参半。一些具有实力并致力于发展创新的运输企业在向物流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在经验与教训中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更赢得了市场,从而获得了相当的收益,而另一些企业仍然在扮演着传统的运输角色,在有限的空间内争抢市场份额。但无论现实状况如何,运输企业发展物流必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
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与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或提高物流运输服务水平实际上是一对“效益背反”问题,即想要物流运输成本最小化,必以牺牲提供较高的物流运输服务水平为代价。企业在选择最大化地提高物流运输服务水平或降低物流成本时,很难找到最佳平衡状态。提高物流运输服务水平与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两方面的比较,从比较中看出,在企业的基本目标、物流能力、服务标准和物流周期上,两方面都各有不同,企业决策者一般根据企业自身的实力、发展目标定位、主要客户群的要求等来选择偏向哪一方。
运输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也会遇到与生产企业相类似的问题:选择纵向一体化经营还是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集中精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基于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考虑,某些企业经营者愿意在主业的基础上发展相关业务,这样既可满足多方位的需求,其新兴业务又可在主业的带动下成长壮大。但这样的纵向一体化发展并不能规避市场风险,并且企业在经营不熟悉的领域时,往往经验不足,业绩不佳,甚至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而,另一部分经营者选择了集中发展主业,而将生产企业外包给他们的部分业务再外包出去,但问题仍然存在’一企业的利润增长并不明显,并且由于外包企业和分包商之间信息传递的延迟、相互合作得不紧密会严重影响物流服务质量。
5、对运输企业提出的建议
(1)竞争方式和竞争手段日趋多样化。传统运输企业之间的竞争几乎完全表现为价格竞争,企业为吸引客户,保持或扩大市场份额。现代物流的兴起,使得运输业主们意识到现今的市场竞争中,价格上的挖潜己经黔驴技穷了,其经营的重点从而转向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增强技术设备能力,提供全面、优质、及时的客户服务方案等方面,吸引客户的更在于想顾客之所想,以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和全面的物流服务保持与顾客的长期合作关系。
(2)竞争主体多样化,竞争者之间关系良性化。在以物流为主的企业运作方式下,原有的竞争范围被打破,企业逐渐向其上、下游扩展业务范围,水平方向也积极地变同行业恶性竞争为相互合作,互惠互利。因此,供应链环境下的市场竞争是多主体,跨行业、跨地域的竞争,竞争者之间的关系转变为友好、相互信任的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3)企业发展全球化。在各国运输企业争相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我国的运输企业也会迅速地将网点遍布全球,以全球为着眼点,扩大世界市场份额,最大限度地抓住机遇,规避风险,成为未来竞争中的强者。我国己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也将进一步加快我国运输企业的物流全球化进程。
(4)强强联合,结成战略联盟。未来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与产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更是供应链内或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为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取得供应链中的中心地位而相互联盟,而这种联盟不再是以“强”扶“弱”,而是“强强联合”,通过制定共同的战略目标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格局。
三、对我国运输企业物流经营发展的感想
通过对运输企业物流经营化的调查了解到,运输企业物流经营化石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运输企业只有适应现代物流的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向现代物流方向转化,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同时,运输的合理化也非常重要,其措施有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发展社会化得运输体系;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直达运输与直拨运输;合理装卸运载运输;提高技术装载量等等。随着运输业以及物流技术的发展,应大力推广一些先进的运输模式与方法,如多式联合运输、一贯托盘化运输、集装箱运输、散装化运输、智能化运输、门到门运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