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办主任2025年述职述廉报告
全面总结工作成绩,强调廉洁自律,提出改进措施,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编办主任2025年述职述廉报告相关资料,供您学习参考!
......编办主任2025年述职述廉报告
在市委坚强领导下,2025年我们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围绕全市中心任务,始终紧扣机构编制管理职责,扎实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工作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现将全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深化铸根基,政治站位筑高地
(一)深入学习把握航向,奠定编制工作新坐标。组织全办干部深入研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举行专题研讨活动50次,干部们共撰写心得120篇,累计学习时长超过600小时。通过深刻领悟全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新定位与新要求,明确职责使命,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核心任务,并以推动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切入点,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编制支撑。
(二)精准钻研党纪法规,筑牢廉洁底线。组织系统学习党内法规20部,机构编制相关法律法规25部,开展集中培训12场,邀请纪检监察及法律专家授课15人次,进行法规知识测试3次,平均测试成绩达92分,合格率100%。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学习与考核,全办人员明确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确保编制工作合法合规,坚决杜绝任何违规违纪行为,维护部门的风清气正良好形象。
(三)夯实意识形态基础,掌握舆论主导权。以高度重视的姿态推进意识形态建设,召开专题会议12次,明确责任清单20项。严格审查发布编制工作信息300余条,监测舆情信息50条,并及时处置突发舆情5起。举办意识形态专题培训5场次,覆盖干部200人次,提升全员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程度,在编制管理与政策宣介中传播正能量,巩固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与公信力。
二、改革创新聚焦发力,优化体制提升效能
(一)行政体制优化革新,职能提升助推发展。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制定改革方案45项,明确改革任务80项,积极调整和优化政府部门职能配置,梳理职责边界清单100项,解决职责交叉问题35个。精简内设机构20个,减少行政编制50名,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治理效能。
(二)事业单位分类推进,公益水平全面提升。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圆满完成20项分类改革任务,完成30家事业单位的整合。优化事业单位的布局结构,核减编制100名,强化公益一类单位保障,推动公益二类单位创新。建立并实施绩效评估机制,进行评估10次,涵盖50家单位,并依据评估结果调整资源配置,提升公益服务质量。
(三)基层治理创新试点,提升体系活力。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制定改革方案15项,将20项管理服务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加强机构建设,设立10个综合办事机构,组建5支综合执法队伍,提升基层能力。开展能力培训10次,培训干部500人次,激发基层活力,完善简约高效的治理体系。
三、科学配置精准管理,强化编制保障
(一)严控编制总量,提升使用效益。严格编制总量控制,制定6项使用计划,简化审批程序5项。开展7次使用情况评估,涉及30个单位,盘活存量编制100名,优先保障重点领域的编制需求,提升编制的使用效益。建立效益评价机制,覆盖10家单位,并根据评价进行分配调整。
(二)动态调整合理布局,精确匹配供需。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依据实际需求与职能变化动态调整编制200名。对教育、卫生领域进行重点倾斜,新增教育系统编制150名,卫生系统编制100名。优化结构,调整管理与技术岗位比例,提高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实施实名制全覆盖,数据精确助决策。推进实名制管理全覆盖,建设信息系统,录入3000条人员信息,信息准确率达到99%。动态更新与管理,办理人员手续500人次。进行专项检查5次,覆盖30个单位,确保编制与人员匹配,为精准管理提供支持与依据。
四、法治建设重落实,依法履职强基石
(一)完善法规制度,推进工作有依有据。不断完善机构编制法规制度体系,制定管理规定25项,修订规范性文件10项,明确审批权限、程序和标准,规范日常管理工作流程15项。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开展检查10次,确保法规制度落到实处,为依法依规开展编制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二)普及法治宣传,增强法治意识。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制定宣传计划10项,组织学习法律法规30部,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等。参加法律培训讲座5场,人均撰写学法笔记800字以上。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20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份,解读法律法规15次,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增强依法办事理念。
(三)严格依法审批,规范程序保公正。严格执行依法审批制度,建立审批工作规范10项,明确审批要件20项、流程8个环节。开展内部监督检查5次,审查审批事项50项,纠正不规范行为3起。对调整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30项,提出审查意见60条,确保审批的合法合规、公正公平。
五、廉政建设树防线,清风正气做表率
(一)强化党纪教育,廉洁意识入心。深入开展党纪教育,组织集中学习50次,涵盖党的各项纪律规定。发放学习资料100套,确保人手一套。开展知识竞赛4次,参赛人数达200人,优秀率90%。举办专题讲座5场,邀请专家解读党纪条文,提高纪律意识。
(二)加大监督力度,杜绝不正之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排查风险点30个,制定防控措施20项。加强重点环节监督,开展专项检查10次,查处违规问题5起,处理3人。通过整顿作风问题20个,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三)基层减负出实效,激发工作活力。积极落实减负措施,文件数量减少30%,会议数量减少40%。优化流程,减少审批环节10个,建立反馈机制,收集意见建议50条并督促整改,提升基层效率,激发干部活力。
六、创新举措显特色,编办工作创佳绩
(一)智慧编办搭平台,数字赋能增效能。投入800万元,建设智慧编办平台。整合管理、人事、财政等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通过平台办理业务500项,办理时间缩短40%;开展数据分析30次,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提供在线查询服务2000次,提升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推动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编制周转新举措,灵活调配解难题。创新周转池模式,设立3个编制周转池,纳入150名周转编制。制定管理办法5项,明确使用范围、期限与程序。通过周转池为引进高层次人才、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保障,解决编制紧缺问题,促进人才合理配置与事业发展。
(三)部门协同强联动,合作机制提效能。建立协同机制,与组织、人社、财政等密切合作。制定制度10项,开展联合调研8次,联合发文15份。在调配、招聘、工资核定等工作中协同推进,避免工作脱节、重复劳动,提高效能,形成管理工作合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