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乡村振兴工作进展情况总结

荣誉 分享 时间:

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推进,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加快,生态环境提升,农民收入增加,乡村治理能力增强,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2025年乡村振兴工作进展情况总结相关范例,供您参考!


2025年,XX乡村振兴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底线,以产业振兴为重点,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防止返贫底线。

1. 织密防返贫安全网。XX坚持“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突发严重困难户进行动态监测,实行“月调度、季分析、年评估”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全年共识别监测对象XX户XX人,落实帮扶措施XX项,其中产业帮扶XX项、就业帮扶XX项、金融帮扶XX项、兜底保障XX项,有效防止了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2.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能力。XX个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XX万元以上,最高的XX村达到XX万元,人均纯收入增长XX%。我们注重引导脱贫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参与乡村旅游等,拓宽增收渠道。

3. 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加强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和技能培训,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增收致富。全年共开展技能培训XX场次,培训搬迁群众XX人次,搬迁群众就业率达到XX%。我们还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参与社区治理,融入新环境。

(二)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1. 发展壮大特色农业。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XX、XX等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全年新增XX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XX%。我们还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2. 发展乡村旅游。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村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我们注重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打造XX、XX等乡村旅游品牌,全年接待游客XX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XX万元,带动XX户农户增收。

3. 发展农村电商。积极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搭建电商平台,培育农村电商人才,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上行。我们开展了多期电商培训,培育了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全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XX万元,同比增长XX%。

(三)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

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XX公里,解决XX个村安全饮水问题,实现XX个村光纤网络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工作,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全年完成XX个村庄环境整治,新建改建农村户厕XX户,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XX%,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XX%,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3. 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新建改建农村学校XX所,乡镇卫生院XX所,建成XX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村村有服务场所,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四)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提升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我们开展了多期村干部培训,注重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2. 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我们积极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乡村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3.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干事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XX名大学生、XX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农村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部分乡村产业发展基础仍较为薄弱,缺乏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创新创业意识不足。

2. 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缺乏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3.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部分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与城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 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2. 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 加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4. 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建设和谐稳定乡村。

5. 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5 40900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