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汇报共范文(精彩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师生互动更加活跃,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整体发展向好。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汇报共范文(精彩5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汇报共【第一篇】

一年来,我们用“创选评”统揽工作,按照创优争先活动要求,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三风建设。特别是后半年,根据新形势要求,从美化环境入手,维修了实验楼楼顶,刷新了教学楼、实验楼、宿办楼门窗,布置会议室2个,更新校园标语、名人画像、教师标语牌193副,制作宣传版面10个,购置体育器材和健身器材,整修了操场,美化了墙壁,制作学生风采橱窗2个,更新办公桌椅30余套,全力为师生打造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健康向上的工作学习氛围。同时,紧紧围绕“改进工作作风、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质量”这个目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我是职田中学名片”主题教育活动。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大会引导、广播宣传、典型引路等途径,大力弘扬“以崇尚学习为荣,以不思学习为耻;以提高质量为荣,以工作滞后为耻”的良好风气。

教职工人均记学习笔记100页以上,撰写心得体会3篇。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师德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在学生中以深化“四德”教育为重点,将严格管理和正面教育相结合,重点突出“掌握规范,学会负责”为主要内容的基础道德教育,先后开展“趣味运动会”、“学会感恩”主题演讲赛、“迎中秋教师诗文朗诵会”、“庆国庆歌咏体操比赛”和“做人与成才”主题报告会、“职田中学小名片主题报告会”等活动,半期召开家长会,进一步凝聚了人心,弘扬了正气。形成了“尽我之职,躬耕斯田”的校训、“尚美,务实,奋进,创新”的校风、“唯生、唯实、唯活、唯精”的教风和“笃学、善学、自信、自律”的学风,实现了五个转变:由人心涣散转变为凝智聚力,由拖沓应付转变为快速主动,由被动工作转变为创新工作,由消极厌学转变为积极好学,全校上下心向大局,步调一致,风正气清,形成了和谐的育人氛围。

我们以转变学校落后面貌为目标,在学校管理中,突出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努力提升师生工作的幸福指数。四月份,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有效教研论坛,特别是本学期在广泛听取各层面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制订了《职田中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职田中学绩效工资考核细则》、《职田中学考勤制度》、《职田中学用电制度》、《职田中学校本培训计划》、《职田中学考试规范》等相关制度,极大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各级规范办学的文件精神和要求,调整了作息时间,取消了操前读。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将质量提升的切入点放在一手抓质量,一手抓控辍,将着力点放在有效教学实施上,强化过程检查,狠抓工作落实。重点突出了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和教学四清制,从预习、备课、上课、作业等方面进行突破。

将集体备课作为教研活动的`主打曲,在七、八年级语、数、外三科全面推行了文印教案,规范从预案到个案过程,增强了教案的实用性。并根据当周教学内容,同课头确定统一的假期作业。9月份以来,学校制定了《职田中学学生作业规范要求》,全校性要求作业实现钢笔化,中期考试后,举办了学生作业展,印发了《学习之星谈方法》,学生基本的书写习惯正在养成。每周增加一节英语听力训练,并开展了“有效教学巡展活动”,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不打招呼进课堂听课,听查结合,听评同轨,听研同步,全方位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效益得到了有效提升。在班子建设中,我们以“和谐、务实、高效、示范”为宗旨,分工负责,责效结合,实施“六线工作法”。全体领导担任主课,担任毕业班教学任务,班子的人气指数不断提升。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以校本培训为平台,根据教育局要求,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的安排意见》,积极实施青蓝工程和岗位提高工程,师徒结对7组,下大气力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选派10名教师赴西安、咸阳听课,组织校内名师示范课20场,筛选6名教师参加全县赛教,3名教师参加市级赛教。学校积极搭建成长平台,建起成电子白板室一个,并将多媒体使用纳入考核,所有上交材料都是电子档,教师整体素质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持续提升。在学生管理中,我们强化过程教育,突出文明素养、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感恩教育。先后开展了入学教育周、行为规范周、法制纪律周、安全卫生周、“拒绝诱惑,远离网吧”等主题教育活动10多次,相继组织开展“八年级英语情景对话”、“七年级英语书法比赛”、“八年级班级古诗文朗诵”、“八年级政史地知识抢答赛”、“九年级数学知识竞赛”、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15场,组织各类征文4场,全方位进行引导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6名学生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语文竞赛中获奖,5名学生在全省少儿书信大赛中获奖,4名学生全县儿歌创作大赛中获奖,1名学生被评为县级优秀团员,3名学生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有效教学全面开花,精细管理功效初现。

学校成立了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将各项目标分解到人,夯实任务,强化落实。通过一年的工作,“蛋奶工程”顺利实施;图书资料充实和第二图书室建设全部到位;添置了价值3万元的办公设施和价值万元的实验药品、体育器材;硬化道路100多平方米;建成了学生厕所20间,投资4万元维修实验楼楼,投资3万元硬化篮球场地一个,绿化美化校园1000平方米。1个省级课题已经结题验收,5个校级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短缺学科培训2人,省级骨干班主任培训1人,市级骨干班主任培训3人,市级新课程培训12人,市级继续教育10人,市级英特尔未来项目培训2人,市级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1人,市级安全培训1人,县级安全培训2人,县级教学能手3人,教师进修研究生1人,本科2人,本科达标率94%以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效果显著,“三风”醇正;加强远程教育工作,及时下载远教资源,充分使用远教设备。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三查两清落实有力,报送及时,无违纪现象出现;年内无师生犯罪及安全稳定事件的发生,全年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我们以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载体,本学期以来,完善了相关安全制度。围绕安全工作开展“十个一”活动,坚持日查周讲不放松。全年先后召开安全主题班会23次,收集安全广播稿158篇,办安全黑板报6期,举办安全手抄报展览4次,检查学生书包和桌兜11次,举办法制安全报告会一场,同时,积极发挥“校园警务室”的作用,对在外住宿学生造册登记,发放住宿安全须知,面向社会公布学校领导电话,对学生住宿情况、放学路途检查30多次。严格门禁制度,加强校门口巡逻,学生上学、放学,校门口均有专人负责执勤,疏导学生。由于管理到位,我校未发生任何不安全事件。

总之,通过一年的工作,我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一定差距,质量目标和春招目标未能实现。我们决心在今后工作中,按照教育局要求,按照整改目标,进一步加快工作节奏,扎实工作,认真整改,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汇报共【第二篇】

(一)后勤服务。

1.学校后勤工作坚持为教学、为师生生活服务,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需要,遇到困难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2.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完善管理制度,用好学校经费。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进一步完善了《财务工作管理制度》、《大城小学收费工作管理制度》、《会计职责》和《出纳职责》等规章制度,把收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经费使用合理,按规定收费,实行帐、钱分离,安排会计和出纳分别管理帐务和资金,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无乱收费现象。

3.图书、仪器、电教设备和文、体、卫器材都有明细账目,分类编目,保管完善,维修及时。

4.教学仪器设备比较齐全,方便师生使用,建立了使用登记制度。

二、安全管理。

(一)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实行校长负责制。一是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

(二)安全工作。

1.大力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根据我校周边公路的特点,特别加强了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班主任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队会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学校积极推行安全提醒,学校利用周一节安全课和周一升旗活动时间,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安全事项。通过这一系列教育,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加强校园常规管理。

1.加强了门卫管理,实行封闭式管理,严防外来人员无故进入校园,同时对学生上学期间离校进行严格管理。

2.各班实行点名制度。每天上午和下午预备前,班主任点名,对未到校的学生,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原因,掌握情况。

3.加强对用电线路和配电设施的检查,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4.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通过学校开展的安全健康教育课,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宣传预防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知识,经常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方面的教育工作,例如:不购买三无食品、不购买过期食品等防止学生误食产生中毒现象,增加广大师生对公共卫生的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把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做到实处。

5.进行板报宣传。

(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学校完善细化了各种应急预案及配套措施,规范“第一时间”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建立健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救援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对处置工作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周密谋划,反复推敲。应急预案制定后,学校紧密结合形势,积极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消防演习、地震逃生演练以及突发事件人群紧急疏散等应急演练,提高学生自救自护的能力。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掌握了紧急疏散和自救自护的方法,提高了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4)深入开展学校安全大检查。

学校对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检自查,确保纵到底、横到边,不留死角,确保各类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整治,把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校舍、厕所和校园围墙多次进行认真排查。同时积极加大对校舍的监管力度,实行动态管理,对可能形成的危房尽早采取措施,保证了广大师生人身安全。

(5)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安全汇报和及时汇报突发事件。做好安全记录,延续好安全档案。

(6)齐抓共管群防群治。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常识,与家长签订安全教育责任状,发挥家庭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同时,学校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道德、法制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汇报共【第三篇】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下面就我县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中小学317所,其中,高中学校14所、初中41所、小学261所、特教学校1所,幼儿园99所,另有民办幼儿看护点156个。全县现有中小学学生106991人,其中,高中生22454人、初中生28832人、小学生55705人,在园幼儿20427人。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为84537人,其中,学生步行上下学的44949人、学生骑车上下学的7027人、家长接送学生的19560人、需要乘坐客运车辆上下学的学生13001人。

全县部分乡镇组织了农村客运班线车辆接送学生上下学,规模较大的民办幼儿园有自备车接送幼儿。接送学生车辆种类多样,高中学生大多是自行搭乘农村客运班线车或公交车,农村初中、寄宿制小学接送学生车辆以小型面包车、三轮车为主,还有三轮摩的、二轮摩托和电瓶车接送学生上下学。据统计,全县有接送学生车辆522辆,其中,中巴车90辆,小面包248辆,三轮车37辆,摩的、蹬士147辆。

二、前期主要工作。

为切实解决中、小学生乘车上下学问题,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确保过渡期内校车安全,我县在校车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积极运作,确保平稳过渡。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20xx年2月,县委办和县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办[20xx]6号),同年10月,县政府组成三个检查组对全县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项大检查。20xx年1月,县政府印发了《宿松县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实施方案》(松政[20xx]3号),确定了“县政府领导、各部门监管、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保障乘车安全”的工作方针,明确了“保障学生就近入学、寄宿制学校入学、公共交通满足入学、提供校车服务”依次优先及“既保证安全、又不让学生无车可乘”的原则,建立了分管县长为召集人,教育、公安、交通、安监等20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县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监管、市场运作、学生家长合理分担,县乡两级财政适当补贴”的运作模式。过渡期内,各乡镇人民政府会同交通运输、公安部门对本地区客运班线运力进行整合,合理调配到各线路接送学生上下学,确保学生上下学乘车安全。1月29日,县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召开了第一次成员会,全面部署了我县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工作。3月下旬,县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交警、交通、教育等部门对全县校车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大检查,重点检查各地对过渡期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情况,全力推动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落实责任,扎实工作,确保校车交通安全。

1、明确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宿松县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校车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方案》明确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对校车安全工作负总责,对本辖区内校车安全实施统一协调管理,成立校车安全工作管理领导小组,及时制定并实施本乡镇《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实施方案》,负责组织经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检验合格的车辆接送学生,对接送学生的分布情况、道路交通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结合本地实际,会同教育和交通运输部门严格做到“五定”(定车、定线路、定人、定时、定点)。建立政府、家庭与社会合理分担学生交通费用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校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育部门主要做好学生安全乘车的宣传教育工作,督促指导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增强家长、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牵头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协调机制。依照县政府批准的学校、幼儿园设置规划,督促指导乡镇教育管理委员会组织学生就近入学。履行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统筹协调各部门履行职责。公安部门依法对校车使用许可申请提出意见,做好校车标牌发放、回收工作;做好校车驾驶人资格申请的受理、审查和认定,校车驾驶人审验和校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加强对校车行驶过程中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和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校车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交通运输部门按规定及时回复校车使用许可申请征询意见,建立并督促汽车维修企业落实校车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加强对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校车服务提供者的监管,逐步提升农村公路通行安全技术标准;财政部门建立多渠道筹措校车经费的管理机制,制定支持校车服务所需财政资金分担的具体办法,筹集拨付校车补贴所需资金,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服务。学校负责摸清本校学生数量、分布情况以及学生乘车需求,配合乡镇政府和交通部门设立乘车路线,对需要乘车的学生进行摸底登记并按时上报。

2、整体联动,强化责任落实。

县政府《校车安全管理过渡期实施方案》出台以后,各乡镇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既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又通力协作,共同解决涉及校车运营的有关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1)教育主管部门认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和校车安全管理监督协调工作。县教育局成立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局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全县分成8个督查区,每两个月至少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跟踪落实。每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重点梳理校车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努力做到校车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及时整改。扎实开展了学校安全“一月一主题”教育活动,确定每年四月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月,组织开展了以“交通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学生演讲、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今年3月,县教育局与各中小学签订了学校安全责任书,实行校长“一岗双责制”。各中小学成立了校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校长是校车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配备了专兼职安全教育教师,每两周安排1个安全教育课时,把安全教育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对需要乘车上下学的学生进行摸底登记,与家长签订了交通安全责任书。制订了校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利用宣传画、标语、聘请交警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深入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及家长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行为习惯,自觉抵制“黑车”,做到不肯、不敢、不让学生乘坐不合格车辆,提高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的自护自救能力。

(2)公安交管部门整合监管力量,确保校车安全。县交警大队分解落实六项责任,通过宣传教育、路面管理和处罚,有力维护校车安全。一是加强排查。共排查中小学、幼儿园22所,排查接送车辆驾驶人600余人,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14份,施划校前震荡标线3000余米,增设交通安全标志417块,施划标线73处。二是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首先,注重校园交通安全教育,印制2万份交通安全书签送进校园,开展校园交通安全教育专题活动68场次。其次,注重驾驶人员安全教育。集中审查校车驾驶人员的驾驶资格和安全驾驶资历,对驾驶人员不具备相应资质,以及发生过致人伤亡交通责任事故、饮酒和醉酒后驾驶的,一律禁止驾驶学生接送车辆。对所有承担接送学生车辆的运营管理人员及车辆驾驶人员进行教育、警示,督促驾驶人员规范操作,文明行车,保持安全车速,切实提高驾驶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和遵章守法意识。三是管理、处罚与教育同行。20xx年共查处非法营运车辆21辆,接送学生车辆超员违法行为177起,超速行驶违法行为201起,其他交通违法行为290起,行政拘留4人。

(3)交通运输部门积极落实责任,健全防范体系。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不断加强对客运车辆的宣传教育,确定各基层交管站为所在区域内的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单位,督促运管局和运管法制股落实监督责任,不断完善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制,积极参与校车安全检查。鼓励现有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企业、城市公交企业参与校车服务经营,加强对农村客运班线的监督管理,不断加大对农村公路的安保设施投入,对临水临崖路段安装防撞隔离墩等设施,临校路段安装减速带和减速标志。20xx年共安装警示标牌1578个,警示桩13000根,减速带800延米,防撞墙千米。

(4)各乡镇人民政府积极组织实施过渡期校车实施方案。根据《宿松县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实施方案》的规定,1月29日后,各乡镇都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县大部分乡镇制定了《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陈汉乡、隘口乡、下仓镇、汇口镇等乡镇组织了班线车辆接送学生上下学,陈汉乡、隘口乡还明确了校车的补助标准。

三、存在问题。

(一)我县校车安全存在:非法营运、超员超速、途中监管缺失、安全设施标识不全、路面状况差、交通运力不足等突出问题。

(二)部分乡镇未能切实履行《宿松县人民政府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实施方案》规定的职责,存在等待观望态度思想。少数乡镇至今没有制定本乡镇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三)部门缺乏协作意识,校车安全管理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下步打算。

(一)开展专项整治。非法接送学生车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必须坚决予以清理取缔。重点对以下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一是利用七座以下非载客车辆接送学生的违法行为;二是超员超速行为;三是无证驾驶、准驾车型与所驾车辆不符的行为;四是使用假牌、挪用号牌、伪造号牌、不按规定参加检测的机动车。

(二)切实落实责任。进一步强化县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强化乡镇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督促其积极组织实施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的运作模式;县财政局和教育局尽快制定县对乡校车补贴方案;教育、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协作,认真做好接送学生车辆统一标牌的申报、审批和发放工作。

(三)积极探索长效机制。鼓励、支持部分乡镇或区域积极探索“政府主导,部门监管,公司化运营,市场运作,财政、社会、学生家长共同承担”的校车运营管理模式,购置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合格校车接送学生上下学,建立我县校车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四)加大督查力度。县政府将乡镇人民政府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纳入年度标准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发生校车安全责任事故的乡镇实行“一票否决”。加大对各地校车运营情况的监督检查,督查结果及时通报全县。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校车安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重要任务,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将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全力保障中小学生乘车安全。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汇报共【第四篇】

促进教育跨入新时代,必须再次定义人的教育理想,以点燃激情,凝聚士气,使教育在传承中创新。我们根据区域教育高位发展的实际,确立了自己的教育理想:”让的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的每一位孩子都幸福“。

为了使理想变为全体教育人的行动指南,我们结合实际,认真研究了国家教师职业标准,研讨、起草和发布了《教师宣言》。这个宣言既是教师使命的告白与责任感的唤醒,也是对社会公众的承诺。

实现教育理想,打造“质量”,需要研究质量标准。关于质量标准,一般来说有两个依据:一是符合性标准,二是适用性标准。”质量“是二者兼而有之:从符合性标准看,教育要以国际优质教育标准作为参照系,来设计教育改革和发展蓝图;从适用性标准看,教育要以适合学生和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家长和社会各界等)的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依据。其中,前者定位高端,是一种境界和追求;后者则依据现实,是一个脚踏实地、不断积累的过程。

二、思维转型实现“五化”

实现教育的高位发展目标,在发展思路上,必须促进“三种转型”,提升“五化水平”。

“三种转型”,是指思维、话语和行为方式的转型。思维是创新的源泉,所以首先要促进思维方式的转型。其关键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在顶层设计、行动策略、实施途径等方面推动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由按照教育人的经验思考教育发展战略,转为以国际标准、区域使命和百姓意愿为出发点和依据,确定区域教育发展战略。其次要促进话语方式的转型,通过对话的方式,建立上下级之间程序式、相互信赖与支持的教育行政关系,形成教育工作者与民众互说互听、双向互动的动态交流。再次,要促进行为方式的转型,即通过行动研究和实践变革,推动区域教育发展。具体要做到:多研究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际教育发展动向,少发文件;多深入基层调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少开会议;多蹲下身来与校长、干部、教师交流沟通,少发号施令。

提升“五化水平”,就是提升教育的均衡化、国际化、信息化、素质化和个性化水平。在提升国际化和信息化两方面,我们的思路是,不仅要研究和导入国际教育质量标准,而且要通过具体项目和课程来实现。为此,我们要开通中英文双语网站,实现公办学校聘请外籍教师全覆盖,打造10种国际理解教育精品课程,实施“海归博士进校园”计划,探索在公办高中引进国际合作课程,加强特色项目在境外国家和地区的推介、落户。当下,学习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更为迫切。同时,我们要借助建设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和省“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的契机,改变教育的发展方式和教育形态,探索区域”泛在学习“发展机制,包括探寻优质资源共建共享途径、实现跨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等。

三、强化行动攻坚质量。

在上述教育发展的具体思路下,推进《教育质量攻坚五年行动计划》则是质量提升的实施路径。

我们通过制定教师宣言、建立师德档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区教育工作者中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强化教育理想在改革和发展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我们实施教育人才先锋计划和学科骨干带头人计划,发挥两个计划的行政导向和学术导向作用,打造高水平的校长和教师队伍;我们利用大学城、南方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坐落北部片区的智力优势,打造大学城附属学校和相关实验学校,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教育均衡,同时投资近亿元在全区中小学实施“清凉工程”(即在所有教室安装空调),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我们开展”素质教育指数“综合评价实验,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我们筹建”少年科学院“,推进”校外脑库“行动,实施”学校--大学伙伴计划“,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搭建广阔平台;我们推动”一对一学习的平台“、”无线智能教室“、”移动学习终端“、”多元智能测量"等项目的实验研究和应用推广,提升教育人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应用能力。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汇报共【第五篇】

学校常规管理的建立和完善是全面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基本保证,加强学校常规管理能够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适应素质教育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我校高度重视学校常规工作管理,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有利于师生生命发展的学校常规管理体系。现将我校常规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学校常规工作保障体系。

我们首先通过加强教师政治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来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教师树立爱岗敬业、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我们组织教师组织学习了《大通县教育局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及中心学校有关教学常规管理的规定,使教师明确做好常规工作对学校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师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自己应尽心做好、责无旁贷的分内工作,从而树立做好常规工作的责任意识,并内化为自己专业成长的内在需要。其次是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我们根据上级有关教学常规管理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对各项工作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教师的岗位职责,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做到用制度管理全员,依制度办学治教,积极推动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我们也感到学校管理是面对师生个体的深层次工作,学校管理要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和师生个性特征,使管理过程充满人文关怀,同时必须深入到教学过程中去管理教学,加强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指导和检查,努力达到管理过程的最优化。

二、坚持德育为首,做好德育常规工作。

德育网络。制订了《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师德教育实施办法》、《教职工一日生活要求》、《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标准》、《四项评比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德育管理制度,为学校德育工作保驾护航。

2、拓宽德育渠道,创新德育载体,丰富德育内容,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园地、红领巾广播站、班级学习园地的教育功能,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把养成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守则》、《规范》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充分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如清明节、“5·1”、“6·1”、“7·1”和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开展征文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卡拉ok比赛等多种多样的庆祝、纪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树立远大的理想。

3、建立健全少先大队组织、班队组织机构。根据班队干部个性特长,合理分工、科学安排、责任到人,如宣传委员负责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德育宣传栏出版工作;学习委员负责组织各种竞赛活动、红领巾广播站的采稿编辑工作;劳动委员负责学农基地、学校花圃管理工作;卫生委员负责“绿色银行”、垃圾桶管理;治安委员负责纠察队、四项评比工作等。应该说,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整洁的校容校貌离不开班队干部的辛勤劳动和榜样带头作用,尤其是学校的纠察队更是功不可没。

4、抓好校园环境常规,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校校园布置朴实美观,有明确的校训、标语,悬挂名人名言,张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世界地图、教育方针、教师职业道德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守则,设置德育宣传栏和文明宣传标语,开辟图书室、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和校史展览室等。教室布置美观大方,富有个性创意,班班设置图书角、文明登记本、出席簿,人人设置文明储蓄本,有名人警句,每月更新一次学习园地,并经常性地进行检查评比。坚持每天的教室和学校卫生区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到校园无杂草,墙壁无污渍,校园无卫生死角。教室里桌椅摆放整齐、窗明几净。宿舍空气流通、被褥干净、物件安置有序。设置少先队“绿色银行”,回收废纸及其他可回收垃圾,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和环境保护意识。做到环境整洁优美、风气积极向上、设施完好、秩序正常。学校各功能室配备齐全,科学合理,并能得到充分利用。

5、建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定期家访或召开家长座谈会、举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讲座等。聘请校外辅导员、法制副校长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推进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德育工作网络。

《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5 34757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