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及“十三五”时期金融工作总结与2024年及“十四五”时期金融工作安排
“十三五”期间金融工作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强化风险防控,推动金融创新。“十四五”时期将继续深化改革,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及“十三五”时期金融工作总结与及“十四五”时期金融工作安排”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金融工作总结与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金融工作安排
2020年11月11日
"十三五"期间,市金融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决策部署,积极做好保融资、促发展、推上市、控风险等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0年10月,芜湖市拥有银行28家,非银机构2家,证券期货分支机构43家,保险41家,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1家,在营融资担保18家,在营小贷17家,典当14家,融资租赁4家,商业保理1家,形成了以银行信贷市场为主导,保险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同步发展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格局。
一、"十三五"期间工作总结
(一)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政策,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一是实现金融机构存贷款双增长。积极落实并用足用活货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个性化、差异化金融产品,不断提高小微企业获贷率,加大信贷投放。截至今年10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较2016年年初增加亿元;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亿元,较2016年年初增加亿元。今年以来紧紧围绕保市场主体、保产业供应链稳定,积极争取国家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复工复产再贷款再贴现和中小银行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等政策。防疫再贷款方面,全市共有17家地方重点企业提款亿元,6家国家级重点企业提款亿元;复工复产再贷款方面,金融机构使用该政策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资金亿元,办理再贴现业务亿元,合计亿元。
二是深入贯彻各项金融政策。及时出台《芜湖市小微企业续贷过桥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加快建立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的意见》等政策,通过"政银担合作"、过桥贷、"税融通"业务等多种措施,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近5年来,全市累计落实政银担合作项目5619户,发放金额亿元;运用续贷过桥资金扶持企业4298户,周转资金亿元;开展税融通业务8071笔,贷款金额亿元。
三是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2017年7月,出台《关于中小企业信用贷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征信机构+银行+担保"的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新模式,以中小企业为服务主体,以政府大数据为基础,以金融科技为手段,以政策性担保增信为支撑,通过搭建芜湖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创新"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新模式,构建基于大数据风险识别的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新体系。2020年7月,经过两年多试点,进一步深化改革,出台《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信用评级双向报告验证机制,推广线上化操作,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提高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效率。我市中小企业信用贷试点工作得到中央财经办和国家发改委的高度肯定。2019年我市被财政部列为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今年3月份,改革工作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在全国支持推广的创新改革举措。截至2020年10月末,全市已有2539家中小企业在征信机构注册建档,生成1255家中小企业大数据信用评级报告,累计为951家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亿元。
四是稳妥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及时印发了《关于印发芜湖市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芜湖市金融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芜湖市2019年金融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我市历年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亿元,累计惠及贫困户万户。截至目前,全市扶贫小额信贷余额万元,惠及1379户,今年新增贷款万元、1249户。
(二)强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上市挂牌直接融资成效显著
一是首发上市取得突破。2015年独立分设以来,推动A股首发上市企业5家,港股上市企业3家,累计报会企业11家,IPO辅导备案企业27家。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2家,报会企业1家,辅导备案企业1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8500亿元,资产证券化率超200%,位列全省第1,在长三角地区排名第7。
二是新三板挂牌持续推进。2015年以来新增70家企业新三板挂牌。建立"新三板"定增跟投机制。对在我市注册的新三板挂牌企业,与投资机构达成定向增发意向后,均可申请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参与跟进投资,单次投资额度不超过500万元。目前,我市已完成古麒绒材、德孚转向等14家企业的18次跟投,累计跟投金额万元,累计撬动社会资本投资亿元。
三是直接融资加速推进。鼓励支持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更多企业股债融资,利用私募公募基金融资发展。建立健全覆盖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企业生命全周期、产业形成全链条的市级股权投资基金体系。目前,我市5亿元的天使引导基金、20亿元的风险引导基金、5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已完成工商注册开始运营,主要用于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种子期和成长性小微企业。2015年以来,三只松鼠、埃夫特、溜溜果园等多家优质企业共实现私募股权融资亿元。通过金融债、企业债、中期票据、资产证券化等债权融资工具实现直接融资1727亿元。
(三)加强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相应成立领导组,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市县联动全力开展防风险各项工作。
二是处置金融风险隐患。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组织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面排查P2P网贷公司、养老保健、投资理财、生态旅游等非法集资风险隐患,严格履行报送程序,实行"零报告"制度。有序清退互联网金融机构风险,辖区内2家P2P公司业务已经全部清零,投资人资金稳妥兑现,未引起任何舆情或者群体事件。
三是健全排查处置机制。建立市县区风险排查联动机制,同步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着力防范化解涉黑涉恶金融风险。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规范投资理财类市场主体发展指导意见,严格落实联合评估机制,严控未经批准的金融机构风险。实行"双承诺"机制。督促各县区特别是中心城区按市统一要求建立相关机制,要求商务楼宇入驻企业、楼宇物业必须分别向物业、街道书面承诺不从事违法金融活动。建立"红黄牌"警告机制。如楼宇入驻企业发生非法金融案件,视情形给予"红黄牌"警告,限制或暂停该楼宇企业注册。健全街道社区巡查机制,督促主城区街道、社区加大对重点商务楼宇的巡查力度,对高风险企业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分类处置。签署金融监管协作备忘录,强化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芜湖市中支和芜湖银保监分局之间的信息共享联动,协同查处工作机制。全方位打击"套路贷"等涉黑涉恶违法金融行为。
四是密切关注和防范化解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风险,督促相关重点企业加快资产处置,密切关注华亿集团金融风险化解进程,积极化解皖江金租重大风险,加快推进无为电线电缆行业联保互保风险化解,统筹推进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和陈案处置化解工作。
(四)积极开展多元化融资培训和银企对接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多元化金融知识培训。组织县区金融局、市直机关金融工作管理人员、银行担保小贷等金融机构负责同志赴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参加金融知识培训,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专题培训。积极贯彻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新趋势、新动态,与上海中欧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连续4年选定了全市上市挂牌企业、上市挂牌重点后备企业、重点创新型企业、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创办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200多名学员,围绕宏观经济学、数字创新、平台战略、战略管理等内容实施培训,为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牵头成立芜湖上市企业协会,为企业家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与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学会签订战略性合作协议,为我市打造皖江金融中心提供高端人才和智力支持;加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合作,推动成立芜湖皖江金融科技研究院,提升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水平。
三是加强与安徽证监局的紧密合作,选派省局优秀干部来我市挂职,助推我市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加强与交易所的联系合作,与上交所、深交所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与上交所签订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协议,建立人才培养、合作交流机制。与国元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9家优秀券商签订战略协议,促进中介机构优秀团队资源向我市倾斜。
四是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深入宣讲中央及省市金融政策,研究解决企业反馈的各类融资问题,共召开银企对接会19场次,累计800家企业参加,全市共对接银企项目269个,涉及资金亿元,促进产融有效对接、精准匹配。
二、"十四五"期间工作思路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围绕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这一目标,立足自贸区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产业,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力争2023年末全市沪深港上市公司达到30家,2025年末沪深港上市公司达到40家,各县(市)、区、开发区每家确保新增2家以上企业上市,各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确保新增2家以上龙头企业上市。
2021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继续推动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全力推进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服务创新、融资模式创新和协调监管体制创新,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工作目标任务是:全市首发上市2家,报会、辅导、"新三板"挂牌6家,实现直接融资额超过360亿元。力争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420亿元,比年初净增350亿元。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谋发展、促转型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从本单位的职责出发,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一是强化金融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信贷、产业投资基金、股权等多种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各银行金融机构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需求,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加快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业务,研究制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股权质押、商业保理等多种融资措施,增加信贷投放。引进或培育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推进融资租赁业发展,为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提供融资支持。二是强化金融服务自贸区建设。依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辐射作用,以安徽自贸区芜湖片区建设为契机,鼓励金融机构在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积极争取金融机构下放相关审批权限,研究制定地方金融政策,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在自贸区先试先行,为创新型金融组织、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业务创造有利的政策空间。探索以新型贸易为核心的贸易便利化服务体系和投资便利化机制,不断深化金融综合改革。
三是强化金融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金融发展,强化金融交流。积极承接上海金融中心的溢出效应,利用地缘和成本优势,加强金融链招商。通过建立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体系、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样化的金融组织体系、立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芜湖市金融业的创新力、集聚力、贡献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围绕推进皖江金融服务中心想实招、出成效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着力推动芜湖市金融产业发展。一是推动规划落地。推进实施芜湖市金融业"十四五"规划,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合作为基础,以增强金融聚集和辐射能力为主线,以健全法制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保障,积极承接上海金融中心的溢出效应,依托现有的芜湖金融集聚区着力构建皖江金融服务中心。二是推动金融产业链招商。高度重视金融招商工作,结合芜湖经济、金融和产业发展现状,制定具有前瞻性的金融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外来金融机构和高端金融人才的引进力度。实施金融中介机构引进计划,支持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保险经纪等中介服务机构在芜湖设立分支机构。通过基金方式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引进各类公募、私募、投资基金等向芜湖集聚。三是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发展。引导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差异化发展,支持银行发展科技金融、消费金融等业务,引导资金流向中小企业、制造业。做大做强皖江金融租赁、奇瑞徽银、新安金融、扬子银行、各县农商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推动我市金融机构增资扩股、上市挂牌,实现跨区域经营发展。鼓励和引导证券公司在芜湖设立分公司,开展投行业务,通过组织机制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引入资本市场资金,为芜湖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围绕完成全局全年目标任务尽全力、出高分
一是加大信贷投放。紧紧围绕保市场主体、保产业供应链稳定,会同金融管理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将政银担、税融通、续贷过桥、中小企业信用贷等各项金融政策,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推动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资金增量,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专精特新企业、涉农企业的信贷投放,确保完成全年新增贷款目标任务。二是加大直接融资比重。抢抓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重大机遇,实施"上市公司五年行动计划"。把直接融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持续加大上市挂牌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各类优质企业到沪深港交易所、"新三板"、省股交中心等上市挂牌发展。做实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等基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实实在在地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基金体系。三是严密防范金融风险。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妥化解金融机构自身风险,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着力化解重点企业金融风险,统筹化解涉众型金融风险。强化对各类金融风险的动态监测,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确保金融安全稳定运行。
上一篇:整体工程开工报告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