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网友 分享 时间:

产教深度融合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凸显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生命线”,也是职业院校紧贴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试金石”。新时代的产教融合,要在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三教”协同基础上拓展产教融合广度,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三融”并举基础上挖掘产教融合深度,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聚合,以高质量职业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一、新时代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出的新要求

新时代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要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深化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认识。

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特色专业;要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国家层面相关政策文件指明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方向和路径。《国务院关于加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将“服务发展、促进就业、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作为“加快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宗旨。新《职业教育法》提出,推进多元办学,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平等参与职业教育;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将职业教育放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最前沿,提出了不同类型教育协同创新的新机制、职普融通的新重点、产教融合的新载体、科教融汇的新方向。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针对深化产教融合问题强调,要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二、产教融合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瓶颈性问题

职业教育必须立足“教育链服务产业链”第一线,瞄准一线技术升级、工艺改进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职业教育融入区域经济的平台不多。一方面,对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职业教育办学资源分布不均衡。很多地方政府在支持当地高等教育发展时,优先考虑高水平大学建设,借助优质高校资源提升地方影响力,而对职业教育在地方产业配套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地方产教融合项目更多考虑国家级创新研发基地和国际领先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团队和研究机构,而对于中小微企业的人力支撑、技术改良、生产流程再造等方面的研发项目需求关注不够,造成地方产业集中投入和攻关重大项目,品牌效应大于经济和社会效益。

行业企业参与不充分,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辐射面不广。目前,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度不够,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不高、动力不足。一方面,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支持政策落实还不到位,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积极性不足。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引企入校合作方式相对单一,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训基地建设滞后,优质企业、头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项目较少,技术服务中心、产业研究院等高水平合作平台较少,资本合作多而技术合作少,校企合作因缺乏内生动力而可持续发展潜力不足。

职业院校实力不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撑。一方面,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联性不够,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多为3—4年更新一次,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能很好地匹配企业人才需求,不能高质量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与行业企业转型。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聚焦“高层次”和“应用型”两个方向,做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蓄水池”。但目前职业院校引进企业高层次技术人才、高校研发能力较强的博士困难,行业企业与高校人才融汇共享缺乏保障机制,职业院校人才评价机制、科研考核指标与普通高校趋同,行业企业技术难题不能有效转变为职业院校科研攻关项目,职业院校技术服务能力欠缺。

三、职业院校推动高质量产教融合的着力点

高质量的产教融合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作为支撑,需要职业院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多方协作,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

聚焦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特性。坚持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属性,要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明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加快培育复合型人才、精深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从培育单一功能人才向培育优质复合型人才转变升级;二是转变职业院校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加快校企融合转变升级,开创职业院校与企业融合共生的良好局面;三是提高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师资队伍由传统教学型、科研型“双师型”,向专家型、创新型“双师型”升级;四是提升职业院校产业服务能力,由“跟跑型”和“并跑型”,向“引领型”转型升级,以高素质技术人才储备有效衔接企业发展需求。坚持职业院校的高等教育属性,要实现三个方面的提升。一是提升职业院校科学研究能力,围绕产业与技术发展的应用环境,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增强科学研究的学理性及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撑能力;二是提升职业院校多元化人才培养能力,传统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强调特定岗位职业素养的匹配度和适应性,对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发展素质重视不够,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要兼顾学生学业发展诉求与就业渠道。三是提升职业院校发展创新能力,坚持开放办学,推动职业院校办学机制、办学模式改革,贯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促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打造共建共促的产教融合共同体。一是深化产教协同人才培养,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与园区融合。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明确就业导向,优化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派驻企业兼职教师入校、派遣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入企的双向培养机制,真正把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二是健全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强化体制机制建设。规范《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合作双方的职责与权利,在管理体制上体现“双主体”原则,在运营体制上体现“企业主导”原则,实现校企共建、共管、共担、共享。三是加快产教协同科技创新,打造产教融合和多元治理平台。与领军企业共建产教协同创新中心、省级研发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研究所等平台,形成“平台、团队、项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系,支持企业兼职教师将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转化为学生实践实训的教学项目,将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与职业院校科研攻关项目相结合,以平台为载体、项目为纽带,实现校企项目、人才资源合作共赢。

发展高质量产教融合的职业本科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具有链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独特优势,有利于实现多种教育形式开放重组,有利于推动经济产业与教育发展融会贯通,有利于各类产业要素与创新要素互动融合。一是坚持职业院校“两个需要”的战略定位,瞄准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的需要和学生高质量就业与全面发展的需要。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加强与行业内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联系,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推动工学结合,完善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把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和学生职业素养作为职业教育教学重要内容,提升学生就业信心,确保就业对口率,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二是将职业院校发展嵌入“教育链服务产业链”大局,强化与其他类型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在产教融合、职普融通过程中,发挥不同层次高校技术协同攻关合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职业教育新经验、新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影响力,为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聚焦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拓展专业技术人才成长通道。充分发挥职业本科教育在职教普教纵横交错、职前职后有效衔接中的独特作用,加快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贯通衔接,推动以产教融合为特色的本科教育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衔接培养。

35 2515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