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疗保障局2025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县医疗保障局2025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县医疗保障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紧围绕医保领域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上下齐心,攻坚克难,大力推进改革深化、医药管理、监管创新,强力推动各项医保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一、2025年工作情况
截至目前,我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6723人,其中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0519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66204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9869人,长护险参保人数40519人。
(一)坚持以利民为根本,持续织密多层次医疗保障网
一是打好“医保纾困”品牌战。加大困难群众医保帮扶倾斜力度,实现困难群众资助参保、医疗救助、高额化解三个100%。落实门诊特殊病种管理,在原门诊特殊病基础上,新增失代偿期肝硬化、脑瘫、帕金森病等3个病种纳入特殊病种目录。二是打好全民参保突破战。以辖区常住人口为基础,通过建立完善教育、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加强人员信息比对和共享,核实断保、停保人员情况,精准锁定本地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中的未参保人群,形成全民参保数据库,实现“一人一档”有效管理。三是打好异地就医成果巩固战。全县22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跨省就医购药医保直接结算服务,稳妥有序扩大跨省直接结算病种范围,在原有5种跨省门诊慢特病病种基础上,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毒性肝炎、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5个病种,让更多的门诊慢特病患者能享受异地直接结算。
(二)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协同推进三医协同发展治理
一是擦亮医保“智慧矩阵”服务品牌。聚焦海外华侨医保服务诉求,打造涵盖高频医保办理事项的为侨“全球通”应用。以县级医院信息化改造提升为切入点,开通后续诊疗“一单式”结算。并将公办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和零售药店的市场灵活性相结合,打通45家定点医药机构处方流转通道。二是稳步推进药械集采新模式。定期梳理集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类施治,一院一档,实时跟踪药品采购进度,点对点提醒进度滞后的医疗机构按时完成约定采购量,做实做细药品集采工作,要求各医疗机构对照约定采购量、实际完成量找差距、抓落实,及时做好药品采购、配送和入库工作。三是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提质降费。积极推动实施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牙冠联动挂网“三位一体”的提质降费专项治理,有序推进口腔种植体体统省际联采,实现“价降量升”,切实减轻口腔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三)坚持以安全为底线,坚决守好人民群众“救命钱”
一是“联防”增效,打好基金管理“主动战”。加强协同联动,健全完善数据共享、线索互移、联查联办机制,推动形成整治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的强大合力。大力开展外伤稽查,对存在第三方责任或应属工伤等原因产生的医疗费用予以拒付。二是“群防”扩面,夯实基金管理“根基石”。开展医保基金使用守信承诺活动,与定点医药机构及医务工作者签订《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承诺书》,引导定点医药机构增强守约意识。统筹抓好服务与监管工作,吹响“基金监管同参与守好群众‘救命钱’”宣传冲锋号,开展主题绘画、专家义诊、以案说法等活动。三是“技防”添翼,强化基金管理“支撑力”。深化“医眼e基金”监管系统2.0版本,综合应用医保智能审核监控和“互联网+”数据传输、远程操控、数据储存手段,对药品入库、购药流程、医保结算等进行24小时全过程、零盲区监控,推动医保基金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监管转变。通过大数据分析模型对26家定点医药机构重点指标进行监控,筛查挂床住院、虚增费用等情况,提高基金风险预警能力。
(四)坚持以服务为导向,促进医保公共服务便捷省心
一是积极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以政务服务改革赋能,推动一件事融合办理,落实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职工“退休一件事”等联办,积极推行家庭共济、异地就医购药等服务“一站式”高效办理,实现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免审即转”、特病备案“免审即享”、生育津贴“免申即领”,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二是夯实基层医保服务体系。构建“一纵一横一延伸”立体化经办服务网络,全面落实医保业务“全省通办”。依托17个政务服务中心、33个农商行服务网点、244个医保服务点,将城乡居民参保、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等20项高频医保经办服务事项下沉,着力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同时,充分发挥乡镇医保员、驻村干部等基层力量,为特殊人群开展“上门代办”关怀服务,变“群众跑腿”为“工作人员跑腿”。三是持续提升医保增值服务。建立“政企联系”机制,组建2个企业咨询群线上实时指导750余家企业事项办理,为企业提供整改报送、信息查询等234个涉企服务事项。做实医保经办服务窗口“综合柜员制”,实现“一窗受理”“一站办结”。落实窗口经办人员“好差评”评价制度,畅通投诉咨询渠道,启用一专一辅对外咨询接听系统,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为群众解疑答惑。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围绕“一条主线”,保障基金平稳运行
一是全力抓好全民参保工作。以精准锁定未参保人群为重点,以健全完善参保数据为依托,会同多部门共享信息,建设我县基本医保“一人一档”全民参保数据,重点解决“选择性”参保、“人户分离”人群等未参保问题,做实存量,拓展增量。二是持续强化基金监管高压态势。建立基金安全运行预警机制,加强基金运行的跟踪分析,同时聚焦重点专项打击,做实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实现定点医药机构安全体检综合巡查100%全覆盖。
(二)聚焦“两个重点”,优化便民惠民措施
一是全面提升医保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医医”“医银”合作服务质效提升,建立帮办人员服务制度,迭代更新乡镇医保办事服务事项清单,加快实现医保业务“省域通办”。加快医保码“刷脸付”应用场景建设,逐步实现县内各定点机构刷脸结算。二是不断擦亮“医保纾困”品牌。严格落实医保市级统筹各项政策,安全平稳落地一至六级伤残军人基本医保制度调整。完善因病致返贫防范化解长效机制,扎实开展相对低收入家庭重特大疾病专项保障试点工作,动态实现困难群众资助参保率100%、救助政策落实率100%、高额医疗费用化解率100%。
(三)推进“三项改革”,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一是规范定点医药机构管理.优化医保定点布局,扩大定点机构覆盖面,有序开展定点药店空白乡镇医保定点工作。进一步健全“两定机构”考核办法、评价体系和医保医师实名制积分管理细则,稳步推进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考核管理。二是着力深化医保领域重点改革。全力推进集采药械任务落地,全面落实国家新版医保药品目录,高标准推动国谈药品“双通道”落地。以药械招采智能综合管理试点为契机,实现集采全流程精细管理。三是擦亮医保“智慧矩阵”服务品牌。推进更多医保公共服务事项“掌上办”“网上办”“视频办”,持续构建为侨服务“全球通”医保应用场景,探索“远程认证+国内代办”的便民服务模式,擦亮医保“智慧矩阵”公共服务改革品牌。
(四)抓牢“三个关键”,提升基层党建效能
一是让党建品牌更出彩。持续深化“新医保·心服务”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助推发展上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将群众最关注最需要的医保待遇政策、惠民便民举措送到群众身边。二是让勤廉建设更长效。以“清廉医保”建设为牵引,聚焦健全权力规范运行体系、完善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机制等关键环节,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年度任务清单,贯彻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加强对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三是让意识形态更稳固。强化“一岗双责”制度,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岗位职责,重视信访舆情,及时回应关切,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全力打造让人民满意,让群众放心的高质量医保队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