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教育阅读方法汇聚【汇编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学生的教育阅读方法汇聚【汇编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生的教育阅读方法【第一篇】
编者按: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冷静分析,感受每个孩子的需求,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对于学生的教育方法吧!
作为一个外倾思考型的老师,当一个情感型的孩子出现在我面前时,对比于跟我性格类型相同的孩子,我常常需要几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够在一点一滴中感受这类孩子性格中的细腻和温暖。
起初,我与金的相处充满了各种不和谐。那是一段我在不断与自己的情结相遇的时期,藉由金的语言和行为,我的情结一次次被触动,当情结被触动时,我的模式是压抑与自责。
所以,在那一段情结时不时发作的时期里,遇见金这种性格类型的孩子,我往往陷入了自己的情结之中。我的意识清楚地明白,这个孩子没有任何要给我的工作添乱的本意,我只需用一种温柔且信任的声音告诉他该怎么做,问题就能得到解决。然我的情绪却让我无法假装自己是平静的,我清楚地知道,即使我的声音听起来是平静的,但那非声音的身体语言却会将一切伪装卸去。
事情的转机从另一个孩子——杰森这里开始。杰森的父亲常常担心杰森上课是不是会走神,他不止一次向我询问杰森在课堂上是否专注。每一次,我都肯定地回答,是的,他能够专注。事实是,杰森上课会开小差,这跟杰森的身体节奏以及我设置什么样的游戏有关,每逢玩游戏时,杰森是专注的,开始阅读文章时,他会看向一旁,呆呆地发呆。我的经验告诉我,不用提醒,慢慢地就好了。我并不告诉杰森的父亲实情,是因为我担心一旦我将实情告诉他,他会焦虑,回去批评孩子,这反而无助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有一段时间,杰森连续几周迟到,他的脸色看起来偏黄,似乎是没睡好,嘴唇少有血色,脸上有时会有一个小伤疤,或者被蚊子叮咬过的痕迹。那一阵子开始,杰森已经开始跟金成为了朋友,他们的友谊的雏形开始出现。
我一点也不担心金,我担心杰森。金知道怎么交朋友,金的脸色总是红润润的,瞳孔是清澈的棕黄色,看上去非常漂亮。
杰森,据他的父亲所说,在学校里会被别的孩子欺负,但杰森从来都不知道要还手。这提醒了我,班里有女孩会找杰森玩,骑在他身上,杰森从来不着恼,也从不反抗。
暑假的一天,上课了,我一边上课,一边等杰森敲门进来,左等右等,始终不见人来,正欲安下心来不再等杰森时,听见敲门声,一开门,杰森来了,这时,坐在椅子上的金一声欢呼,奔上去拥抱杰森,一脸喜悦。
那一刻,我的心一阵温暖和感动。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杰森和金这两人的友谊发展。
每逢选择伙伴做游戏,金和杰森必选对方,这两个伙伴无论输赢都快乐地一起参与。
起初,拿到字母卡片后,杰森和金两人就一起听我的指令,用卡片拼出单词,他们的配合常常是默契十足,总能迅速拼出卡片。最近的几次,他们拼单词的速度慢了下来,金发现自己想要找的字母都不见了,其他学生说,估计卡片是少了吧。我开始帮忙找,一抬头,看见杰森一脸狡黠地笑,他食指附在嘴上,做了一个安静地手势。
我的疑问得到了解答,不再说什么。不一会儿,金发现了杰森的小把戏,他低头,轻轻地咕哝着什么,听得出,他并不着恼,对杰森的这个小把戏颇为包容,我细瞧金的表情,他的确是一点也不介意。
我观察到另外的几组孩子,包括其他班的孩子,在一起拼单词时,没有哪一组像杰森和金这样这么默契,这么心心相映。
啊,亲爱的孩子们,请原谅我的比较,我并非觉得你们不好,只是对大家在合作拼卡片时呈现出的不同的合作状态感到兴致盎然,没有任何贬低大家的意思哈。
你知道,在另一个班,孩子们两人合作拼单词时,他们急吼吼地,或手忙脚乱,或左右张望,生怕别人看了自己的答案,第一组拼出来的孩子们一阵欢呼雀跃,第二组认为第三组抄袭了自己的答案,最后一组拼出来的开始抱怨自己的队友如何云云,那场面啊,又好笑,又让人感动。
每组都希望自己是第一,每组都拼尽全力,每组都恨不得自己眼疾手快,瞬间拼好。
杰森和金这两人的风格,少了份热闹,然则多出了一份细腻和时时将对方的感受放在心上的体贴。输赢、快慢、好坏,全然不介意,只要是和彼此一起。彼此这个词都用的有点不贴切了,更确切地说,是金对杰森这样。
我忽而察觉我和金尽是如此不同。我对杰森的爱放在心里,更偏于冷静,我去看,去感受,心里牵念,站在一旁,留出一个独立的空间。
金对杰森的关心比之我则多出温暖和细腻的陪伴,他们两人年龄相当,一起玩耍,一起疯闹,有共同语言,这是我不能够提供给杰森的。
在对待学习上,我时时记挂着一个长远,金则是首先考虑于己于人的感受。我看中效率,金关注情感。
在这样的孩子面前,谈到纪律规则的时候,我起初强调应该与不应该,后来则对他表明我的情绪感受。有趣的是,开始对他表明我的情绪感受是我的情绪积累到一个点,那时我感到我再也没有办法从应该与不应该上说服这个孩子了,抱着姑且一试的想法,从我的情绪感受出发,跟这个孩子谈规则。
当情结被我察觉,情结对我的扰动越来越轻,越来越少时,我开始能够从内心,而非我的思考之中,生发出对这孩子由衷的理解与欣赏。金身上的那种细腻温暖的情感,一次次打动我,也一次次让我赞叹,一个孩子的爱的能力,何以如此温暖,如此美好,如此触动心弦。
作者|李萍。
学生的教育阅读方法【第二篇】
变换方式、激发兴趣、训练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速度快,即能对问题迅速作出反映。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反应迅速、思维敏捷的人才,而快的反应、敏捷的思维并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可以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持久地加以训练。
比如在低年级教学例题“小雪得了12朵小红花,小磊得了8朵,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小红花?”老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拿出学具摆一摆。(用小圆片表示小雪的12朵,三角形片表示小磊的8朵。)接着,老师引导学生用圆形和三角形表示花,把它们画下来,进而顺势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数学思维的形成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多次往复。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让思维活动充分建立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感性材料越丰富、越全面,学生的解题思路就越准确、越清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借助各种手段,使学生的思维顺利地由具体向抽象过渡。久而久之,学生阅读文本信息时,就能自然地想到画几何图、线段图或列数量关系式等,思维的敏捷性得到了加强,阅读能力也就相应地得到提高。
学生的教育阅读方法【第三篇】
阅读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最基本的学习活动。学生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使语文学习本身的听说读写一系列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而且对数、理、化、外语等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大有帮助。可是,目前学生阅读能力差的情况却引人注目。这里姑且抛开学生方面的原因不论,就教师方面来说,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就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了。以下从学法指导的角度谈几个阅读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要特别重视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
整体阅读能力可分为两个方面、三个层次。两个方面是:读物的整体内容和读物的整体形式。读物的整体内容又可分解成读物材料的整体内容和读物思想的整体内容。读物材料的整体内容是指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问题、什么主张、什么见解等。读物的整体思想内容是指通过材料整体内容的表达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意义、生活情趣、哲学道理、道德品质等。读物的整体形式也有两个方面:文体方面和语言方面。
整体阅读的三个层次是:篇的阅读、段的阅读、句群的阅读。篇的阅读范围还可扩伸到单元的阅读、系列丛书和宏篇巨著的阅读。在这三个层次的阅读中,就整体把握的意义上看,最关键的是篇的阅读。篇的阅读是读物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必须全面、准确、深刻。
篇的阅读问题解决好了,段的阅读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段的阅读解决好了,句群的阅读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段”是指意义段,不是行文的自然段。段和句群是相对于篇来说的,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都有一个整体概念,都是以“篇”的整体为存在前提(基础)的。段和句群的整体阅读方法与篇的整体阅读大致相同,仍然着重于对材料内容的把握,仍然要注意村料内容的观察了解。
要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一方面教师应首先具有整体阅读意识,谙熟整体阅读教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受熏陶感染,得到潜移默化;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中养成良好的整体阅读习惯。比如,每教1篇课文,都不应急于进入分析阶段,而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注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主要是材料内容)和形式(文体和语言),要求学生确立对课文的整体观念,让课文中的“人”有个整体形象,让课文中的“事”有个整体概念,让课文中的“景、物”,有个整体轮廓,让课文中的“问题”有个整体思考。
二、分析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阅读能力的第二个大的层次包括分析问题能力、归纳问题能力和排难解疑能力。
阅读的分析问题能力,就是通过读物材料内容去认识读物思想内容的能力,而读物思想内容的显而易见,只有通过对材料内容的分析理解才能得之。分析,是将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并找出每一部分的本质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而有时为了求得对读物某一局部(如段和句群)的整体性思想内容(即本质)的认识,又得用归纳问题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归纳也是分析。
在分析、归纳问题时、阅读的难点在于读物的内容(主要是思想内容)与形式是怎样结合、怎样统一的。比如,茅盾的《风景谈》;通篇以谈风景的材料内容来表达自己对抗日战争时期延安解放区军民火热生活之向往、崇敬的思想感情,内容和形式怎样结合、怎样统一的呢?第一,读物中选取的六个风景片断有五个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的;第二,在描述每一个风景是真正的风景——人类,有崇高精神的人们的活动创造的第二自然;第三,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来写真正的风景中的那些具有陕北黄土高原的地方特色及时代氛围的风土人情。这样就把内容和形式结合、统一起来了。
阅读分析的方法很多,但从使用方法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文字分析的层次和哲理审视的层次。前者是较低级的层次,但却是最基本的`层次;后者是较高级的层次,但却较难掌握这个层次的分析方法。而如果阅读只停止在文字分析的层次上,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就难于提高水准。所以,哲理审视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运用,应成为当前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三、认准阅读能力培养的目的性,高屋建瓴,打开阅读新局面就阅读能力而言,阅读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借书迁移能力和求新创造能力。如何培养这两种能力呢?归纳起来要注意两个基点,抓好五项措施。两个基点是:阅读目的的着眼点和阅读过程的着重点。阅读目的的着眼点如前所说,一定不要把教材内容的理解作为阅读的目的,只把教材当作阅读的例子、教学的工具、达到目的的手段、到达彼岸的船或桥梁。要注意对阅读观念的转变、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学手段的转变。阅读过程的着重点是指阅读能力的第二大层次上的分析理解能力,特别是哲理审视能力。此外,培养阅读的借书迁移能力和求新创造能力,教学上还须注意采用五项措施:
第一、从纵向上,时刻注意将课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第二、从横向上,处处留心将正学课文与前后已学或将学课文进行对比阅读。
第三、从读写上,时时处处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写促读,以读助写,用读与写的有关知识的角度变化和结合来培养阅读的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
语文学习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阅读也应该伴随人的一生。提高语文能力,离不开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亲历语文境内,手、眼、耳、心教调动起来,和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同时代沟通。
总的说来,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借书迁移能力和求新创造能力,教学上要力求“活”起来,力戒“死”下去。只有“活”起来,才给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提供了产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才会如鱼得水,游向海洋。
学生的教育阅读方法【第四篇】
摘要:本文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课外途径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在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明课外途径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弥补功效,并探索课外培养的途径,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满足基础教育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能力;课外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业制度由过去的“包分配”到“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就业形势;同时,随着新一轮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深化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高校作为体育师资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定位于培养体育教育人才,服务于基础教育。因此,为实现体育教育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高校必须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适时调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及途径,提高教学质量。但目前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仍局限于课程设置体系内。因此,着眼于课外活动、充分挖掘课外培养途径,从而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成为一种必然,它是课程体系培养的有益的补充。
学生的教育阅读方法【第五篇】
著名教育家捷乐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爱是学生的一种需要,对于学生来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希望老师就像他们的父母一样爱护自己。
如果这种爱的需要得到满足,学生便会对老师产生依恋感、信任感、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当对他进行教育时,他们从心里感到老师是在关心他、爱护他、帮助他,才会很好地与老师配合,甚至做到“言听计从”。
有很多家长都会这样说:“这孩子就听老师的。”
如果这种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学生就会叛乱,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更不会相信老师。所以很多学生言行不一,校内、校外判若两人,把老师的话当做耳边风,甚至个别学生敢于唱“对台戏”。因此,我们要对学生投去信任的目光,给予和蔼的微笑或一句关心鼓励的话语,拔动学生心灵深处的弦。这样一来,学生自然会相信老师的每一句话,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
交流是人类群体活动中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是真诚的传递。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一直被许多老师所遵从。不少老师总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居高临下,导致学生与之格格不入。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弯下腰或蹲下来与学生交流,使学生感到平等、民主,有亲切感,从而愿意接近老师,与老师交流。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里感受。用商量的口吻交流,学生会觉得老师信任他;能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会觉得老师尊他。学生只有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和老师进行情感的交流。
平等交流体现在许多地方,如师生见面时,通常是学生先向老师问好,老师要么点点头,要么“嗯”一声,这对学生来说很不平等。若老师先向学生问好,学生会从心底里敬佩老师,从而放下戒心,敢于向老师吐露心声,坦露真言,这种平等的流,可以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让老师更易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
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在当今的小学生群体中,缺少的正是这种“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常常听到、看到学生之间因为某种小事而发生矛盾。那些小事不过是在走廊上被人撞了;在教室里被人把学习用品弄到了地上;有人在背后说了自己的坏话;因为长相等原因被人起了绰号;有人弄脏了自己的书桌……这些实属鸡毛蒜皮的小事,却被部分学生看成了天大的事情,非要讨个对错或惩罚一下对方不可。于是轻则口出脏话,重则施以拳脚。
究其原因,根子在于现今大部分学生都是在百依百顺中成长,他们关注自己多,关注别人少,从小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习惯,容不得别人对自己有任何的指划。他们觉得若不那样“表示”一下,自己便是儒夫,别人会更加“欺侮”自己。
我们可以原谅他们的年幼无知,但不能任其发展,必须给他们以正面的教育。为此,可通过开展“夸夸我身边的人”、“我要感谢……”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向学生传递学会感恩与宽容的思想;也可在班中设立乐于助人、待人有礼、关心集体等表扬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把表现出色的同学名字写在上面,渐渐地,他们学会了发现别人身上的美,也就不会对别人有过多的责难。
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在与人交往中遵循基本的相处之道:一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欣赏别人,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并且及时地送上最诚挚的祝贺;二决不能用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目中无人。三要学会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的过失。
评价是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意义在于使教育对象知美丑、辨善恶,明是非,其中批评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我们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明确批评的目的,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而面对学生长出的“斜枝,”恨不得一下子“剪掉”这种情况下所进行的批评,则极有可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
所以批评重在掌握尺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物与地点、不同的事件,批评的的力度也就不一样。要想得到学生的敬重,我们心中得有一把尺子,在衡量学生时做到“荣辱皆忘”。只有掌握好了尺度,才能使批评真正做到深入人心,使犯错误的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和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
教学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学生真不少,他们自卑、失落,他们懵懂无知,他们随心所欲。如果我们一味地教训、批评、教育收效甚微,且有时取到反作用。不如换个角度,改变一下思维定势在他们的“杂草丛生”的心灵里播种希望的种子。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即使是很一般的学生,在老师充满信心与深情的关怀、鼓舞下,也会变得自信、开朗,进步神速。
教育是一门艺术,所以光有爱心还不行,还要有一双“火眼金睛”,一双善于发现孩子长处的“火眼金睛”。我们相信,老师要做播种希望的人,多给孩子表扬、鼓励,让他们看到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有学习的动力。
一般的孩子从小便生活在一个同伴群体当中,然而同伴的群体关系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也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社会性的逐渐发展,其对人际交往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一方面青少年对家庭与父母的摆脱,需要到同伴中去寻找归属和依托,同时,同伴关系也是他们寻求自我成长参照、获得各种新信息和习得交往技巧的最重要途径。
同伴们所公认的规范和标准在某些方面比长辈们的规范和标准在心理上变得更为重要,他们希望得到同伴的承认、理解和赞赏,开始建立自己的固定同伴网络关系,朋友在儿童生活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有的班集体,没有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为一小团体的不正确言论和意识所左右,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导致一些学生不良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在此方面,我们要多做引导的工作,让学生中的同伴群体正向发展。对于后进生,我们还可以发挥同伴群体的监督作用,从他们身上采集更多关于后进生的个人信息,为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促使群体中的成员共同进步。
俗语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因此,与家庭积极配合,有助于加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但现今的家庭教育中仍存在不少的“盲区”。如其中一个“盲区”——家长说得越多,孩子越不听。
据有关调查,在七成以上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父母太唠叨,难免会产生反感。可见“唠叨”成为了当今父母的通病,其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太在意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缺乏信任或担心孩子不理解他们所说的话,于是反复说、反复叮嘱、反复强调,而实际上有很多的话,家长只说一遍孩子就明白了,反复说只会令孩子感到反感,教育结果适得其反。
当发现有此现象的时候,我们可以提醒家长多克制自己,并鼓励家长多采用互动式的谈话与孩子沟通,使孩子有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并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所以教师除了在加强学校的教育工作外,还要密切联系家长,沟通家校之间的信息,使教育工作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使家长成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育力量。双管齐下,共同管教,才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得到健康的成长。
小学生思想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教育成果不可能一朝一夕得到实现。但小学生的可塑性十分强,我们不要总是坚持“朽木不可雕”,要用希望的眼光、热情的双手、期待的心情、巧妙的方法去雕刻他们这一颗颗稚嫩的心灵。
学生的教育阅读方法【第六篇】
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在课程的开设上是“杂烩式”的简单拼凑,开设的课程种类太多,使学生学习的主导方向模糊,而且这些课程又不能很好的服务于专业学科知识,导致学生实践环节较薄弱,专业技能不理想。以至于学生常常感到“面面俱到,但面面都不到”的困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不改变学校开设课程的前提下,思考开辟课外途径,可充分利用课外闲暇时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强化专业技能,完善能力结构。
2.2弥补“侧重专项技术,其应用性不强”的不足。
目前,高校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与基础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无论在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与原来相比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目前多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仍以追求专项技术上的精深为重点,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与时俱进的教学能力的培养。特别在专项技能教学上,忽略了与中小学体育教学需求挂钩,造成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基础体育教学改革,在工作岗位上产生束手无策的感觉,不能满足基层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需要,使学生觉得难以胜任基层体育教育工作。因而,有必要充分利用课外途径,通过参与开展的各种教学比赛,让学生亲身体会中小学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形式,同时提高学生与时俱进的教学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2.3弥补“教学实践机会少,教学能力不强”的不足。
目前,多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教学课程都以理论课的形式进行,缺少专门的教学能力的实战训练课程,致使学生教学实践机会少,不益于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尽管各高校开设了《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但人多课时少也无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因此,毕业前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习就成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唯一途径,然而体育教学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仅仅三个月的实习时间里提高教学能力是不可能的[2]。为此,通过课外途径开展的教学课件设计比赛及试讲练习,再加上毕业前的实习,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生的教育阅读方法【第七篇】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三大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也能使学生获得思想的提升。但是,就当前我国不同地区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开展情况来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普遍存在问题。学生对作品的感情体会以及理解程度均不能达到相关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据此,本文在简要叙述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结合笔者实践,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1引言。
语文阅读能力作为学生必备能力之一,指的是人们在阅读时,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体现着学生的语文水平。尤其是新课改实行以来,教育界认识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认为,阅读教学应当正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他们理解作品情感的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故而,研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理解知识是建立在认知文字的基础之上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加深学生对课上所有基础知识的理解。小学生由于理解能力的不足,必须经过教师对课文中内容进行讲解、概括、分析才能理解文章的含义,进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就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关键所在。
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常也较好。这是因为阅读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传递出来的情感,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有想法的学生更愿意跟其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最终也提升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虽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的方式形成自己的思想,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通常会组织学生进行文章大意概括或者课堂讨论,让学生主动寻找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渐渐地学生就会发现每篇文章的闪光点,找到作者和自己的共通点,进而通过语言表达,展示出自己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还能够增加自己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是帮助他们形成主动阅读意识的关键。笔者通常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讲故事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小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讲故事可以诱导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设置特定情境。情景引起的感性思维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共鸣,教师如果能在授课过程中设置合理的情境,用感性情绪来感染学生,那么学生理解起来就更为容易。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通常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视频、图片或者课件的方式设置特定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更愿意参加。课外活动的添加也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例如,笔者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会在课后让学生就某一主题展开讨论,将讨论结果写成读书笔记,然后进行组内评比。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尤其是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有非常大的激发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调动起学生的感觉享受,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讲《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教师可以展开朗诵比赛,通过学生饱含感情的朗诵将人们对总理离去的不舍之情表现出来。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拓展一些周总理的课外故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同作者产生共鸣。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之中,课外的好书也是非常值得学生去阅读的。对于课外书籍的阅读,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区分好书和坏书。教师可以指定一些对学生的发展有帮助的健康书籍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记录下一些优美的词句和格言,这些都是学生的知识储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帮助。
教师必须要认清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新课标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辅助者,课堂教学的重点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学生主动要学习知识,也就是说,现代化的课堂更注重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喜欢阅读的书籍进行阅读。学生也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才能真正享受阅读,爱上阅读,最终从根本上提升其阅读能力。
4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出适宜学生阅读的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3]张云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语文,2013,(12).
学生的教育阅读方法【第八篇】
一个美国心理学家说,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缺乏创造能力的人。新教学大纲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方法学习,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所以,小学教育是打基础阶段,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获得知识的多少和取得成就的大小。语文的自学能力靠什么养成,怎样培养呢?语文自学能力的养成需要多种条件,其方法之一是让学生开动脑筋预习。下面就从预习着手这个角度。谈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些看法。
一、要加强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上课以前,学生要切实预习”,“预习一项规定为必须使学生实做的工作”,“预习的事项一一做完了,然后上课”。叶老之所以这样重视和强调预习,正是因为预习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自学能力。而且,学生预习以后。熟悉课文,上课时老师的“启发”,就不会局限在枝节问题上。对那些贯穿全文的线索,涉及整篇的要旨,可以重点点拨;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增强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要我预习变成我要预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要教会学生使用预习符号。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预习时手不离笔,随时勾画。翻开预习过的`课本,应该看到学生在许多地方做了标记,字里行间写着不少如蚁小字。如果那位学生预习过的课本干干净净,找不到一个字,那么,可以说这位学生还没有学会预习。为了便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检查和交流。我在全班统一了阅读符号,并提出具体要求:
生字生词加囗号并释义。
重要词语下加……或。
重要句子下面或。
疑问句子下加?
大段前标一、二、三。
自然段前标1、2、3。
自然段中分层标致或。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只要能动眼、动手、动脑,熟悉使用预习符号,很快就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让学生掌握“六步预习法”
面对1篇篇课文,从哪里着手预习,有哪些步骤?就单篇课文学习的一般过程而言,可以让学生掌握“六步预习法”。
第一步:首先明确要求,抓住重点。先阅读“导读”“预习”。这些“导读”“预习”,是编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本单元教学目标而设置的本课学习要求,从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把要点提示出来,以帮助同学理解课文。这时,我们阅读全文有很大启发和帮助。做到了这一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步: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真思考课文的题目、题意。按全班统一的符号边读边标出各自然段的段号,圈点出字词,找出认识的生字和理解的词语。速读一遍全文后,能讲出课文大意或主要情节。这样会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三步:查工具书,理解字词。对文中的疑难字词,用符号标出,查工具书法辨析、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词义。
第四步:试分段落,思考质疑。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大体了解,试着划分段落和层次,思考段意和层意。还要熟读课文,多问几个为什么,标出疑点,以便在听课时有的放矢,或提出质疑。
第五步:瞻前顾后,揣摩练习。每篇课文后都设计了练习题,预习时可联系前面的预习提示,思考这些练习。这些练习薄是课文知识训练的重点,编者重在基础知识、语言能力的训练上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能力。通过训练,可以熟悉各种题型,掌握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六步:重点朗读,反复吟诵。有些课文,如:诗词优美散文或要求背诵的文段,在速读后,可重点选取一些文段朗读,或吟诵。有时通过有声的朗读,会收到突悟效果。长期训练,更会增强语感能力。
以上六步,不一定截然分开,在预习中,可灵活掌握,完成这些步骤,对预习课文必有好处。
四、要对预习结果及时反馈。
美国著名专家h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及时了解预习结果,对学生预习做出一定的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掌握的知识情况,明确在老师讲授时看书应特别注意的地方。教师了解预习结果,可以三方面考虑:1、课堂上学生预习时,教师在教室内巡视,随时查看,了解预习情况。2、上课前将预习本子收上来查阅情况,了解预习的深浅度。反馈贵在及时,最好在当堂,当天给予评价,以上学生记忆最鲜明,希望知道结果的心情最迫切,趁热打铁,容易奏效。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只要我们从预习着手,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师生配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必将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及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
学生的教育阅读方法【第九篇】
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能否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问题。如何有效地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面临的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本人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工作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现就这一问题,略陈一孔之见。
一、心灵沟通,将心换心。
所谓问题学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他们是有思想、有自尊、有主见、相对独立的人,是教育的主体。因此,任何形式和内容的教育都必须围绕问题学生,作用于问题学生,才能触动问题学生的心灵,唤起问题学生的共鸣。
我们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认真研究对策,做到对症下药,才能使教育转化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我任班主任的班中,有一个叫车云飞的学生,无心向学,组织纪律性差,经常在外游玩,上网玩游戏。而且性格倔强,冷漠孤僻。为了教育转化这个学生,我用文火炖骨头的方式,将爱心、耐心、苦心倾注在他的身上,并尽量满足其正当心理需求,以期达到心灵沟通,将心换心。一次,学习委员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其缺交,便对其大声训斥,正当其时,我出现在车云同学的面前,观颜察色,发现他一副委屈的样子,便拉着他的手,带到办公室,细声地问明原因,原来是他的奶奶住院了,他去服侍奶奶而影响了作业的完成,我及时表扬他的孝心精神和诚实的态度,我说:“云飞同学,你照顾生病的奶奶是一件值得表扬的好事。若能及时补上拉下的作业,那就更好了,此事如果发生在老师的身上,老师也会这样做的。”我又把学习委员找来,消除误会,其内心好象流露出一种感动。
此后,我多次找车云飞谈心,了解他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他感冒了,给他送去药品;他最喜欢看的图书,到图书馆找到,送到他的手上;他父子关系紧张,两边做工作,融洽父子关系。一次外出活动,他突然肚子疼,及时将他送医院,像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他。这一切的一切,终于感动了他,他那颗冷漠孤僻的心被我的诚心打动了,他来到我的办公室,将其内心世界毫不保留地向我倾诉,心事与烦恼,无所不谈,心灵上达到无障碍的沟通。我们互相感动,流下了泪花。在我的苦心教育下,他痛改前非,尊师守纪,积极上进。
二、善掘“闪光”,巧设阶梯。
问题学生之所以有“问题”,有的是对成功的渴望得不到满足或信心不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但要知道“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问题生对成功的渴望也不例外。这种心理需求是教育转化的切入口。如何发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给问题学生创设进步的阶梯,让他们尝试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又是教育转化的关键。
在班级活动中,我积极组织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或召开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努力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爱好和特长,使英雄有用武之地。如陈洁娴同学,她文化基础较差,上课好动,精神很难集中,但她特长文艺表演,我发挥她文艺表演的特长,为主题班会编排、表演节目,演出结果非常成功。在小结会上,表扬陈洁娴同学为主题班会的成功作出的贡献。并以此闪光点作为切入口,激励她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加以努力,也一定能像表演节目一样取得成功。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她改变了上课讲话、精神不集中的习惯,学习成绩也在不断地进步。
陈洁娴为例,及时激励其他的问题生,召开“相信自己,我也能行”的问题学生鼓劲会,让陈洁娴在会上现身说法,使问题生在心灵上受到很大的鼓舞,班上的落后面明显缩小,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善挖闪光点,巧设进步的阶梯,让问题学生体验成功,当成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问题生就会反省自己,接受教育。上面提到的例子便可见一斑。
三、集体关爱,营造温暖。
对学生的热爱,是班主任在履行职责时对教育对象产生的一种强烈的、高尚无私的道德情感。霍林姆斯基说过,“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有了爱心,教育方法就显得处处灵验;没有爱,再好的教育方法,也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关爱学生,尤其是问题生,注重情感交流,营造温暖的班集体,让问题生拥抱集体,是对问题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条件。
爱从心开始,师生零距离接触,加强情感交流,舍得感情投资,才能走进问题生的心灵。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努力营造一个温暖的班集体;对那些问题生,我把他们当朋友、当亲人、当孩子,当好他们的知心朋友,建立深厚的感情;我也要求班干和其他同学,对那些问题生,要主动亲近他们,把他们当兄弟、当姐妹,建立兄弟姐妹般的友谊,少点指责,多些鼓励,少点冷漠,多些温馨。通过营造一个温暖的班集体,使问题生感到老师并没有抛弃他们,同学没有拒绝他们,班集体欢迎他们,从而唤起他们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我实施的这种感情投资的回报率是很高的。我曾遇到一个叫赖捷的学生,他被视为“害群之马”,喜欢惹事生非,经常迟到,上课魂不守舍,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我接任该班后,第一个找到的就是他,问他为何如此。他说:“你们大家都不欢迎我!”他的回答意味着他已被排斥在班集体之外,但又渴望回到班集体之中,在我的心灵上震撼很大。于是我主动接近他,从思想、学习、生活上更多地关心他,给他父爱般的温暖,在他第12个生日到来的时候,我到精品屋为他挑选一件精致的生日礼物,并在贺卡上写着“祝你生日快乐,老师和同学都是你永远的朋友”。并为他举行一次简朴而又热烈的生日祝贺会,使他颇受感动,激动地说“爸爸妈妈都没有为我做过生日,老师,你竟然想到我的生日,还为我送来了礼物……”我接过他的话题说,老师和同学都没有忘记你。全班同学也积极配合,给他说了很多祝颂话和鼓励的话。通过此事,逐步使他改变看法,意识到老师关爱他,班集体欢迎他。他在去莠存良,走向正道。
关爱如一缕春风,能吹开每个后进生的心扉;一个温暖的班集体,可以呼唤回那些迷途的“浪子”,使他们树立自信、自尊,克服自卑、自悲,恢复正常,健康成长。
四、家校互动,形成合力。
问题学生产生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根据问题学生的具体问题,制定具体的教育方案,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使教育转化工作取得成效。
对那些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的学生,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的家庭的孩子,我们除了搞好学校的教育之外,还要做好家庭的教育工作。还需要家庭的紧密配合,家庭、学校共同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同一个作用点上,这个作用点又中问题学生的问题根源,才能引起问题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只有在灵魂深处能够感动他们,才有希望把他们教育转化过来。如在我的教育转化对象中,有一个叫刘铁的同学,他的父母是信奉“棍棒出好儿”的家长,孩子惹了事,打他一顿,(下转243页)(上接242页)孩子成绩上不来,骂他一顿;打骂交加,使他产生冷漠自卑的心理。放荡自己,无心向学。作为教育者,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我通过各种方式、途径教育引导他,在学校激起的热情,回到家庭后,热情又被冷却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其家庭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才能把他教育转化过来。我根据他的孩子在校的表现,与他的父母商量教育的方法,给他的父母提出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建议,使他的父母渐渐改变过去的教育方法,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刘铁渐渐的变了,他在日记中这样写着;“不知什么魔力,使我的爸爸放下棍棒,使我感到有家的温暖。”
我抓住这一契机,趁热打铁,不错失机会,给学生及时鼓励,给家长及时鼓劲,还邀其家长来校感受孩子的变化,其家长也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及时向学校反映,家校联动,形成了教育的合力,使家长对教育好孩子充满了信心。
经过我反复的教育、父爱式的关怀和宽容式的激励,在家庭的密切配合下,刘铁等问题生在正确与错误的矛盾斗争中,不断反省自己,逐步坚持正确,克服不足。耐心的教育,真诚的期待,最终使他们下决心“改邪归正”,告别过去。刘铁、车云飞、赖捷等同学还被学校评为“讲文明、进步快”的好学生。
学生的教育阅读方法【第十篇】
c,个性倔强,不管什么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爱认个死理。她小时就听邻居说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她是领养的。自己就有感觉父母不是很疼爱她。直到之后母亲又生了弟弟,她在家里的失落感就更强了。平时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没太多时间管她,要么就很粗暴地对待犯了错误的她。久而久之,这就构成了小a此刻的性格特点:内向,很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进入职高以来,也不愿和同学多交往,渐渐同学也疏远她。她思想就越来越偏激,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教育疏导在她眼里却都扭曲成了对她的压制,以致与学校、老师、家长的对立情绪愈演愈烈,上课似听非听,作业爱做不做,时常迟到。对班主任直呼姓名,态度蛮横很不尊敬老师。
家庭的环境和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问题学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都与其家庭有很大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班主任和老师就应给予更多的爱心与宽容心。因为老师的爱心和宽容心,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如果我对她更有耐心、更有信心、更有爱心,我想就应先和她沟通,征求她意见之后再和家长联系。而不是先思考推卸自己的职责,把问题转到家长一方,加剧了师生之间的误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一篇:汽车修理实训报告汇聚【通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