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转诊工作总结范文【热选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双向转诊工作总结范文【热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双向转诊工作总结【第一篇】

“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 旨在建设不同种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互补机制,以统一的标准、转诊流程、服务团队、管理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高效、安全、优质、无缝隙的一体化服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2015年9月开始探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模式,实现在北京已覆盖包括综合和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管理中心、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医务室、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在内的69家单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首先,是社乡医疗机构的软硬件建设水平太低,由于历史的原因,重视三甲医院建设,忽视社乡医疗环境建设,导致了医疗不平衡,当然医保选择的医院的是从三甲医院到社乡医疗都有,因为三甲医院并没有改变创收的机制和惯性(还是以收入导向),加之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三甲医院人挤人,社乡医院则是门可罗雀。

可以说,如果不去加大力度改善社乡医疗机构的硬件和人力水平建设,在北京这样大三甲医院林立的地方,猴年马月能实现双向转诊制度。归结到一点,优势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三甲医院,患者就医路程基本可以在1-2小时内实现,为什么患者非要放弃大三甲医疗资源,而跑到一个医疗资源匮乏和技术水平较低和药品安全风险较高的小诊所就诊呢?又不是没有医保?当然,除非政府强制性执行该制度。

为什么在北京很难强制性实行这个制度?当然,一者是老百姓不干,民-意难为;二者公务员不干,听政会和决策关就很难过去;再者,卫生局和大三甲医院不干了,因为普通病诊疗当然是它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回顾一下中国医药卫生的道路:(一)中国式医改是从市场化转向计划和公益的路线,但我们可以发现在执行的过程其实正在转向市场和公益“二元制”的路线,这可能更是中国特色的医改路线,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火焰是政府的公益化和计划化的热情高涨,海水则是历史的惯性和市场规律车轮拉动。(二)轰轰烈烈以社乡为中心的全面建设,但中国地大物博、人口重大、基础环境薄弱,于是,路线就开始收缩到以县医院建设为中心,毕竟中国就是2000多个县,根据中国的财政状况,上可得到三甲医院的对口志愿,下可辐射社乡两级和完善三级医疗网,确实是很不错的重点建设思路。

“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是一个虚拟的执行机构,在北京这样的地方谈促进双向转诊制很不现实。我个人理解和建议:

(一)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需要建立在县政府、实施在卫生局,应该形成从虚拟牌子到实体牌子的转变,应该建立专门的人员队伍,去促进这个建设。主要由规财办、信息中心、综合能力和标准化办(我认为设立的部门)的.人员组成,规财办是负责规划和出钱,信息中心是负责医疗机构的it软硬件环境、居民健康档案建设、三级机构的诊疗数据共享(死档转活档),综合能力和标准化办主要是促进标准划一的诊断标准实施、人才培训计划、临床环境配置和基本综合能力建设。

(二)以县为单元,政府搭台、卫生唱戏,县政府以文件形式强制性推进健康档案制度(这里绝不是指中国一轰而上的健康死档案,所谓死档案就是把居民的纸制病历电子化了,但后续更新怎么办?数据不能实现共享怎么办?除了把政府财政消耗光以外,没有任何效果),以健康档案建设为中心,推动两个进步:1、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和健康档案持续和及时更新;2、三级医疗诊疗标准和诊疗行为的互认,形成统一共享数据基础。

(三)建设覆盖全县的三级医疗点的网络互联体系,建立统一的县卫生数据存储与服务中心,把健康档案作为身份证号等作为唯一识别标志,制订双向转诊规范(转上、转下的规范),所有的诊疗资料统一同步存储到县卫生数据存储与服务中心,各级医疗机构诊断患者时,根据自己的权限,随时可以调用完善数据,对历史数据不得修改。

(四)在双向转诊制和数据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县医疗资源调配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

把全县三级医疗网的医疗硬件和适宜技术等资源做成共享数据库,以便双向转诊的需要,就医疗资源而言,首先是就近的平级医疗机构转诊(如大型检测设备使用、分子诊断、适宜技术应用),就应急指挥而言,应该形成全县所有的动态化医疗资源分布图(比如卫星跟踪救护车的动态、以便急救呼叫、就近支援)。

(五)把握和建设三级医疗网的转诊信息技术应用标准

联合国家相关卫生科教研机构,不断创新领域应用工程,不断制订和完善国家在三级医疗网(基层)的医药卫生信息技术标准(基础标准、行标、国标)。

双向转诊工作总结【第二篇】

银厂村全村辖31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821户,村民3453人,有贫困户371户1298人。现将我村精准脱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根据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部署新要求,我委把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作为重大政治问题和旅发委机关工作的中心任务,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程,取得一定工作成效。

(一)思想认识到位。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明确我委在实施精准脱贫工作中,挂钩联系脱贫村调整为盐津县豆沙镇银厂村后,我委及时召开班子会议进行研究和部署,2月17日,市委召开精准扶贫动员大会以后,我委先后召开党组会议、班子扩大会议,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对实施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落实了主体责任,制定了帮扶措施,为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银厂村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

(二)全力推进挂钩村扶贫工作。

1.措施到位。银厂村位于盐津县豆沙镇境内,全村辖31个自然村,共有农户821户,村民3453人,有贫困户371户1298人。根据银厂村基本情况,我委扎实推进扶贫措施落实。

(1)精准建档立卡。全委干部职工对31个自然村的所有贫困户、贫困人口进行摸底核查,摸清了贫困原因,找出了致贫根源,通过“一户一卡”,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统计表,制订了“一户一策”脱贫方案。对贫困村的现状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全面完成了全体贫困户昭通大数据平台的信息录入工作。

(2)精准制定规划。全市扶贫攻坚动员大会后,我委各在摸清包保村所有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后,与村两委班子共同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具体详尽的《银厂村“十三五”扶贫规划》,并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完善计划,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六个精准”落实到位,为今后扶贫攻坚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行挂图作战。我委根据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难度,制定了脱贫路线图,明确了银厂各个自然村、每家贫困户的发展目标和脱贫时间表及责任人。

(4)领导包户挂片。我委根据银厂村区域情况,将整个银厂村划分成了5个片区区域,由委领导率先垂范,除委领导自己负责包保的5户贫困户外,还实行1位领导负责1个片区的挂片责任制,分片管理,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2.强化组织保障,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为全面推进银厂精准脱贫困各项工作,确保银厂按期脱贫,我委成立了由旅发委主任组长,委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了《昭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方案》,指导规范精准脱贫工作。

(三)根据盐津县委政府要求,豆沙镇党委政府安排,我单位20xx年回访工作计划于5月20日前完成。

(四)资金争取情况。

1.投入25万元分别用于银厂村民族村建设、长胜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柿子镇桃花源建设。

2.投入万元,用于改善银厂村村委会办公条件、豆沙旅游景区宣传营销等。

3.争取单位支持万元解决银厂村村政务服务、政策宣传、脱贫发展服务平台建设经费。

(五)为驻村工作队员提供后盾支持情况。

加大投入,积极办理实事。自结对银厂后,我委在自身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抽出人员和相应的资金,配足了扶贫攻坚工作经费,配齐配强了工作队伍,投入3万余元以改善银厂村村委会办公条件,配备了住宿用品和电脑、打印机等设备用品,解决完善了银厂村住宿和办公条件解决了村两委办公设施,同时在群众生产生活、农业农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

二、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开展情况。

(一)村两委班子与银厂驻村工作队共同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具体详尽的《银厂村“十三五”扶贫规划》,并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完善计划,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六个精准”落实到位,为今后扶贫攻坚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全面展开危改政策宣传。根据市县要求,农村危房改造“三进一建”政策精神已全面向老百姓展开,完成“三进一建”数据统计:“进县城”8户,其中贫困户4户,非贫困户4户;“进集镇”7户,其中贫困户5户,非贫困户2户;“进新建安置点”85户贫困户;“分散安置”281户,其中贫困户60户,非贫困户221户。

(三)切入项目扶持。村两委班子与银厂驻村工作队召开专题办公会进行研究并多次商讨后,确定并完成了银厂村脱贫发展规划。根据我村山区地势和土质特征,较适宜方竹栽种的特点,最后确定以高山地区种植方竹,半山以养殖肉牛、乌骨鸡作为其脱贫致富的突破口,以使集体经济有个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村级经济尽快得到发展和壮大,同时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全面完成贫困户“贴牌挂星”工作。根据盐津县委政府安排,在豆沙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银厂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村已完成全村371户贫困户的贴牌挂星工作。

(五)完成银厂村“五个一批”分类表报送。银厂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71户1298人。根据镇党委政府关于扶贫工作相关要求,村两委班子与工作队一道,对应“五个一批”内容对371户1298人的脱贫时间进行研究安排,具体为“低保兜底”一批共22户47人;“扶持生产”一批共85户310人;“教育培训”一批共143户512人;“生态扶持”一批共36户118人;“易地搬迁”一批共85户311人。按脱贫时间分类为:20xx年年度已脱贫40户168人。20xx年共计划脱贫95户343人,其中第一季度脱贫48户185人,年底计划脱贫47户158人。2017年共计划脱贫239户787人,其中上半年计划脱贫105户358人,下半年计划脱贫131户429人。

(六)用心帮扶重病困难群众。银厂村河坝社贫困户徐成亮因股骨坏死,导致双腿瘫痪,致使家庭贫困。市旅发委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与医院联系减免治疗费用6万元,并协调其他资金万元帮助其开展治疗。20xx年2月25日工作队将徐成亮送至医院,帮助完成住院事宜,20xx年3月5日患者手术顺利完成,现在正在休养治疗恢复中。

(七)创新宣传途径,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力度。驻村工作队根据工作需要,创建了“银厂村扶贫”公众号,及时将银厂村工作动态、最新扶贫政策、需要社会关心帮助支持的工作在上面公布,现已获得社会各界人士、银厂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广泛关注。

(八)积极开展教育帮扶。针对银厂村小学图书无书架而杂乱堆放,师生借阅困难及缺少办公电脑的情况,驻村工作队通过积极协调,现已争取解决书架5套、办公电脑2套。

三、请求帮助解决的问题。

(一)请求帮助硬化青龙片区6公里主公路,涉及8个社143户681人。

(二)急需帮助后山(35户136人)、海子(25户102人)、木大(31户124人)、柒树(27户118人)、埂子(22户91人)和红沙(21户87人)6个村民小组(涉及161户658人)新建公路12公里,需要资金120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全村基础设施非常薄弱。

(二)部分贫困户依然还有等靠要思想。

(三)村内干部思路不清,措施不明。

(四)村级暂无集体经济,没有集体收入来源。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在县委县政府和豆沙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内强动力,在市县部门的支持下,与银厂村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使银厂村早日走上富裕之路。

双向转诊工作总结【第三篇】

为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迎接卫生部将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域大、中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签订协议。让一般常见、多发的小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大病则转向二级以上的大医院治疗。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则可转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样就可以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双向转诊”制度的核心是两者明确各自的职能,形成优势互补,而不是相互抢夺医疗市场,这样一可以缓解大型医院的病床紧张,节约医疗资源。二可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率,能及时地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收入,解决基层卫生机构资源闲置,实现基层医务人员的价值。

针对有些人对“双向转诊”的意义分不大清楚,特此提出以下看法:

一、什么是“双向转诊”:

“双向转诊”简而言之就是“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积极发挥大、中型医院在人才、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充分利用各社区医院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促使基本医疗逐步下沉社区,社区群众危重、疑难病的救治到大、中型医院。

小病分流到社区后,可以降低小病的医疗费用,社区医院的医疗资源闲置现象将得到改善,大医院由于康复病人“压床”造成的医疗资源紧缺矛盾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大病到大医院也不会人满为患,看不上病。社区群众遇到疑难重病以及原有疾病加重或出现复杂变化,可以通过“双向转诊”获得及时有效的保障,避免延误诊疗时机,大医院的住院病人在急性治疗稳定后,可以转诊到社区医院进行继续康复治疗,即节省了医疗费用又为其他急需住院的疑难危重病人创造了救治机会。大医院解决了人满为患的问题,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致力解决疑难重病。

规范化的管理,同时要做到区域卫生资源的合理规划,合理利用资源按照社区人口密度,和根据当地发病率,并根据当地的医疗资源条件来定。要保证社区医院有相当数量的病人转给对口医院,如果病人只对一个医生和医院,就用不着重复检查,自然而然地形成有效的运转。

四、“双向转诊”的现状:

对社区医疗信心不足,“双向转诊”遭遇“零病例”。对“双向转诊”现状不容乐观。本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愈的头痛、脑热,不少群众却宁愿绕远到大医院就诊,本可以从大医院转回社区康复治疗的病,不少市民宁愿多几倍的钱留在大医院。多数社区服务中心服务治疗不赚钱。目前的不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只能“单相思”,转到大医院的病人从来没有主动申请转回社区康复的。

综上所述的问题,建议:

1、大医院提供社区医院在诊治中有困难需要解决的急、难、危重病人的急会诊、普通会诊服务。

2、大医院提供在社区医院诊治中无法解决的疑难复杂病人的转诊,专家特需门诊提供产生的服务,病房提供“绿色通道”。

3、大医院提供在社区医院不能开展的大型检查(如:ct、磁共振等)服务。

4、派医务人员到社区医院查房指导。

5、在社区医院开展医学知识讲座和培训。

6、为社区医务人员免费提供进修、学习、参观等方便。

总之,“双向转诊”为患者省钱,在大医院治疗在社区医院康复,这种转诊的就医模式这患者节省不少医疗费用。

**镇中心卫生院。

2013-1-18。

双向转诊工作总结【第四篇】

及服务流程与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目的是为本市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连续性的医疗服务,有利于加强我院与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一个有序的双向转诊网络,为即将出台的医疗保险制度即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合理分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l、负责向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居民推荐医院专家,承担社区医疗顾问。

2、负责接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的患者,使转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遇急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将病人转我院急诊,以保证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急诊科任何医务人员不得延误及推委病人。

4、根据病情,医院认定确能转回社区的病人,转出科室把关,科室应安排副主任医师以上的负责这项工作,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5、定期召开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医疗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双向转诊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随时完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工作。

6、结合会诊中的常见问题组织专家讲座。

1、负责向转诊病人针对性推荐专家。

2、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生要认真填写转诊单。

3、接诊海城市正骨医院转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站的病人,并及时与医院医生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有责任随时反馈医院专家的服务情况、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双向转诊的医疗水平。

5、与医院联合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一)上转条件:

1、临床各科急危重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难以实施有效的'救治病例。

2、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3、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

4、疾病诊治超出本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

5、需要到上一级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

6、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

(二)下转条件:

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例。

2、诊断明确,不需要特殊治疗的病例。

3、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病例。

4、老年护理病例。

5、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例。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按转诊原则将病人转至我院急诊科或相关科室。

2、转诊病人持“双向转诊单”到医院就诊。

3、转诊病人病情稳定后,医院各科室应及时将病人转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卫生院继续进行康复治疗。

1、宣传: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双向转诊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沟通协调:全院各部门互相配合、沟通协调,作好转诊衔接工作,确保转出方、转入方及被转者三方满意。

3、开展督促检查: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双向转诊工作的督促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将检查考核情况通报全院。

双向转诊工作总结【第五篇】

一.双向转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双向转诊在我国是一种新医疗服务模式,虽然全国各地结合本地情况展开了一些探索,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模式和机制,但从几年的实践来看,效果不堪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

“转上”不“转下”,双向转诊变单向转诊,目前大多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将急危重症,疑难病人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和手术后的康复病人,可以转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的却非常少,由上转下非常困难。

存在的几个瓶颈问题(1)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现行政策瓶颈: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将部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纳入定点范围,一些符合社区卫生服务项目规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仍未纳入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2.)完善的标准和程序瓶颈:由于基层医疗水平也不一,尚未制度一套完善的转诊标准和程序,造成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之间的转诊障碍。(3)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瓶颈: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机构设置规划是实现双向转诊的基本条件,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功能定位,分级分工,职能互补的一个基本前提。由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在城乡之间差距极大,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资源,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仅享有20%的资源,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小,还未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城市综合医院的两级医疗格局,也未形成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机制。

转诊医疗机构方面的问题(1)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利益的驱动是阻碍双向转诊的首要原因:当前,我国公立医院运行体制不合理,存在趋利倾向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实施双向转诊是转诊机构经济利益的分配活动。现实中这些医疗机构都是按市场化游戏规则进行运作的,其自身的发展壮大,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等,都直接与医院经济效益挂钩。因此,无论是大医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很难避免经济利益的驱动。有统计资料表明,危急重症病人社区上转率为100%,而术后或恢复期下转社区的病人只占5%。(2)医疗机构间缺乏信息交流平台影响双向转诊的进行:由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没有信息交流平台,对病人的治疗结果和健康状况等资源不能共享,社区居民的疾病不能得到快速和正确的诊断,社区医师难以追踪到上转病人的就诊情况,未能及时将获得的医疗信息如病人诊断,治疗的简要情况记入健康档案,从而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连续性服务。(3)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技术力量薄弱影响双向转诊的进行:双向转诊执行者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转诊制度的运作和落实。目前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师整体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是由基层卫生人员转岗而来,缺乏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不能适应“六位一体”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工作需要。另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设备与其功能不相匹配,严重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顺利开展。

优化资料配置,加强规范管理要做好卫生规划工作,调整好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布局,对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功能定位,组成适宜的卫生服务系统。要及时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完整统一的双向转诊体系,具体规定向上转诊和向下转诊的基本标准,程序,并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规范转诊中各项规章制度。“双向转诊”与医疗保险制度相结合“双向转运转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保险部门的共同参与。政府应适当拉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就诊时可实行不同的医药费用自付比例,引导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一般常见病。合理调整上下级医疗机构间的经济利益有关调查表明,阻碍双向转诊正常运作的首要原因是医院的经济利益驱动,因而理顺医院之间在双向转诊中的经济关系非常关键。首先,要树立合理的转诊观念,加强有关政策的培训,使个医疗机构充分认识到双向转诊的重要性,科学性,消除医疗机构对病人的独占心理,促使病人在医疗机构间的合理分配和流动。其次,建立医疗机构合理的补偿机制和相应的奖惩制度。要明确划分各级医院的职能,使其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医疗活动;要建立转诊医疗机构之间能够接受的转诊利益规范,签订转诊合同,转诊协议等,利用转诊制度调整转出和转进医疗机构的经济利益。加强医疗市场管制,促进合理的医疗竞争和社会公平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存在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政府目前既要管服务又要办服务,因此无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与资源。加强与病人的信息沟通,实现全过程服务认为必须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宣教,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多种方式,改善人们对双向转诊的认知。同时要在转诊的整个过程中做好服务工作,以便更好地开展双向转诊工作。

实施社区首诊制,发挥医疗“守门人”在双向转诊中的桥梁作用社区首诊制是指规定居民在患病需要就诊时,须首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全科医师诊疗的一种规定。社区首诊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病人进行了合理分流,对于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在社区进行,而对于疑难重急症的治疗可以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还可对双向转诊之后的病人在社区进行康复和恢复性的双向转诊的关键环节,在双向转诊制度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实现双向转诊的有效途径之一。

建立“1+x”技术支撑帮扶关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培育社区居民的信任度“1+x”技术支撑帮扶是指个社区责任医师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分别与综合医院x位不同专用的专家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综合医院结对专家要确保结对社区责任医师在工作遇到困难,需要咨询和帮助时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如因手术等客观原因未能及时接电话或回复信息的必须在当天进行回复联系。建立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指导组,与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责任医师建立“1+x”技术支撑帮扶关系,为社区责任医师提供医疗咨询和会诊指导。并安排社区医师到上级医院进行业务培训和进修,以加快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实现“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

建设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信息平台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建设,对病人的治疗结果和健康状况等资源进行共享,社区居民的疾病能得到快速和正确的诊断,社区医师可以追踪到上转病人的就诊情况,及时将获得的医疗信息如病人诊断,治疗的简要情况记入健康档案,从而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连续性服务。建立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专家远程病房移动查房系统为提高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率,使不同地区之间的病人能得到高质量,快捷,便利的医疗服务,特别当遇到紧急情况时还可以利用此系统解决即时就诊的难题,以此确保双向转诊医疗服务的连续性。总之,双向转诊就是让一般常见,多发的小病在社区治疗,大病及时转向社区。充分发挥大医院的人和手术后康复治疗则转回社区。充分发挥大医院的人才,技术和社区医院的服务,网点优势,促使基本医疗逐步放到社区,危重疑难病症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合理使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真正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双向转诊工作总结【第六篇】

四、医院因技术和设备条件所限,对不能诊治的.住院病员,由科内讨论或科主任提出转院或转诊,报医务科批准,必需时与转入医院联系后即可转院。门诊病员需转外地治疗时,应由科主任开具诊断证明,经医务科加盖公章,批准办理手续。

五、病员转院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较重病人转院时应派医护人员护送。

六、住院病人需外出检查,由经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同意后方可执行。

七、凡下级医院转诊和向上级医院转诊病人要建立登记。

范文2、

通过双向转诊,将社区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和三级医院的综合医疗服务有机地集合起来,能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各自的功能,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首先提出推行双向转诊制度对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重大现实意义;然后针对双向转诊制度的运行现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原因;再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以期对我国双向转诊的实施、合理利用卫生资源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健康、持续的做出应有的贡献。

双向转诊工作总结【第七篇】

从20xx年10月开始启动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工作后,我院始终坚持:

1、患者自愿的原则。从维护患者利益出发,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使患者真正享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有效服务。

2、分级管理原则。大病进医院,小病到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危急重症到上级医院治疗。

3、患者病情与医院专科特色相结合的原则。为提高患者疾病诊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转诊时要充分考虑医院专科特色。

4、无缝式连续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转、下转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持续的医疗服务。

通过合理规范的运行,但也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客观实际:

1、我院及是基层医院,又是基层医院的龙头医院,很多病人根本不愿到中心卫生院及社区诊疗,直接到我院就诊,造成中心卫生院及社区无病人,而我院常见病、多发病高居不下的现象,大量的医务人员浪费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上,上转容易,下转难明显,同时病情得到缓解后,不愿到基层医院康复,长期占用床位,造成医院长期加床,形成安全隐患。

2、双向转诊有时流于形式。很多病人直接到省部级就诊,事后要求医务人员补双向转诊手续,不给予办理,就大吵大闹或者投诉,给医院职能部门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

3、各部门应该加强协作,多方联动,加强政策宣传及资金投入,让病人在基层医院就诊,少出钱或者不出钱,才能将病人留在中心卫生院及社区诊疗。

4、加强医联体建设,我院已经和8所中心卫生院构建医学影像联合体,20xx年9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让基层病人在乡镇医院也能够得到县级医院的服务,目前我院在市卫计局的领导下正逐渐落实专科联盟及医共体工作,大力宣传,鼓励普通疾病,慢性病、康复期患者到基层就诊。

双向转诊工作总结【第八篇】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下发的“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上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的指导意见”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协作互补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医疗服务格局,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实施

(一)成立组织。成立双向转诊管理小组,加强双向转诊管理,由主管领导亲自负责、由医务处具体负责双向转诊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与协调。

双向转诊管理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唐德云

副组长:王协华

成 员:白银丽、孟凡军、高迎华、郭军、崔东升、马占东、 袁庆雯

双向转诊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处,负责项目实施的日常工作。

(二)实施保障措

1、医务处制定双向转诊服务流程及有关双向转诊工作细则等管理措施,并定期评价和持续改进。

2、医务处确定专人负责接待双向转诊病人,并完成有关事务及有关资料登记、整理工作。

3、本院各临床科室指定名医务人员为双向转诊接待联络 1

员,负责本科病人的具体接待事务。

4、对双向转诊病员认真做好接待工作,明确流程,渠道畅通,减少环节。

5、对协助转诊工作的外院医护人员要主动热情,积极配合,提供方便。

二、明确转诊指征

上转指征:临床各科疑难杂症或限于技术、设备条件或超出当地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等原因需转诊进一步诊治的病人。

慢性病人;各种恶性肿瘤晚期需临终关怀的病人;需长期护理和照顾的老年病人;自愿要求回乡镇后续治疗或康复的病人。严格把握上、下转诊指征,按照“患者自愿,分级合理,技术共享,连续服务”四个原则,为病人提供整体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三、加强医疗技术指导、提高双向转诊病人诊疗质量对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技术支持,指派专家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会诊、教、培训,并为下转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技术指导及必要的跟踪服务。同时为下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来我院学习进修提供方便。

四、工作要求

2

1、医务处负责协调和规范管理转诊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措施,畅通渠道,减少环节,明确流程,为转诊患者提供方便。

2、门诊和急诊(危重症和非正常工作时间如:中午、夜间、节日由急诊科室接诊)接诊后,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必要时通知相关科室双向转诊联络员,及时安排会诊、住院等事宜。要求相关科室优先接收转诊病人,尽量保证持有转诊单的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

3、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转送病人到我院时,需填写“双向转诊单”(上转单),简要注明初步诊断、患者病史及诊疗情况、转诊原因等。

4、本院向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转送病人时,由经管医生负责填写“双向转诊单”(下转单),并明确治疗评估、后续治疗建议方案等,存根联保留病区,定期上交医务处,副联交病人带回下级医疗卫生机构。

5、建立双向转诊登记本,所有双向转诊的病人由急诊科负责接待登记。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负责双向转诊工作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对接等工作。要充分认识开展双向转诊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明确工作职责和服务流程,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宣传教育。

要加强对双向转诊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医务人员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此项工作,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卫生系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促进城乡双向转诊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完善管理制度

县医院与基层医院要签署双向转诊协议并报医保部门备案,严格按照规定指征开展双向转诊工作,不断完善内部流程、管理规范、考核及奖惩制度等。医院设立专线电话,实行24小时连续服务,确保转诊运行流畅。转诊医院应向上(下)级医院提供必要的病案资料(包括下转时的接续治疗方案),并做好病案资料交接。

(四)加强上下联动

县医院定期对签署转诊协议的基层医院进行巡诊,指导疾病诊治、医疗技术开展、学科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加强交流沟通,使基层医院熟悉县人民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特长、检查项目以及服务价格,使县人民医院了解基层医院的水平和诊治能力。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对转诊至基层医院进行对接连续治疗或康复的患者应予以追踪和指导,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可了解转院患者诊治情况或参与查房。

(五)严格监督考核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动态监管,把患者转诊率、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等分级诊疗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医改综合考核内容,定期检查考核,加强监督管理。

35 15498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