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精编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

关于新经济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概念。有些学者指出,“新经济”存在“宽”、“窄”两种含义,“宽”的含义是指起源于美国、扩展于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引起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窄”的含义只是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①。目前较多的观点属于前一种,即从知识经济角度来对新经济进行定义,认为新经济是以知识为载体,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主要手段,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面向全球化竞争的新经济形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通讯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技术为当代世界经济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新经济的雏形,目前它正在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扩展。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伴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日益临近,知识、技术因素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企业对劳动力的雇佣及使用方式也在发生根本性变革,如分散生产使企业走向小型化、扁平化,企业对“知识工人”的需求激增等等,经济运行中的这些变化客观上要求新的就业理论来予以解释。

1早期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观点

关于科技以及知识因素在劳动力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历史上不同阶段的看法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在机器大工业的初期,劳动者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作用较小。机器是作为劳动力的替代物出现的,因此当时的技术进步是偏向物质资本型的。对于知识、技术因素在劳动力就业中的作用问题,新古典增长理论、结构增长理论等早就有所研究。其中,新古典增长理论从生产函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资本、劳动、技术等不同生产要素之间比例关系的研究,来推断技术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效应。该理论把技术进步视作独立于劳动、资本等常规要素之外的一个单独要素。在存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技术进步会引起总产量的增长。如果总产量增长了,技术进步就不一定使得就业人数减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长期积极效应会抵消其短期负面效应。这是新古典理论的基本观点。而对于技术因素在劳动力就业中所起的作用间题,结构增长理论则仅限于从生产函数角度来分析,它更加侧重于从产业结构角度进行分析,即通过对若干产业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来说明技术进步的种种效应。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库兹涅茨认为,技术进步从两个方面对产业比例产生影响:一是技术进步导致产品需求的变化。就是说,技术进步使得某些产品的需求增加,某些产品的需求减少,从而使整个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二是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已有产品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开发出全新的产品,使经济中出现了新的产业部门。由这两方面因素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必然影响到就业结构。从新古典增长理论、结构增长理论的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技术进步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效应未必是消极的。

1965年罗伯逊在《技术变革的经济影响》中阐述技术进步对就业的作用,川他分析道,采用新技术,只要它意味着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就会被认为是正当的。而在节约生产成本方面,通常只指节约劳动成本而言,而对于资本的节约却被忽视。假定单就劳动成本来说,技术的进步会引起失业,而且这是从企业角度来考察的。从节约资本来说,技术进步就不一定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很可能会增加就业机会。这是因为:第一,技术进步需要采用机器,也就是要生产机器、操作机器、维修机器,这都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二,技术进步中,所减少的主要是非熟练工人和半熟练工人,但熟练工人和职员的需求人数则是增加的。第三,如果技术进步引起的社会总产量的增长大于社会人口的增长,那么实际收人会增加,而且工时亦会缩短,从而导致服务业就业人数的增加。罗伯逊的上述分析价值体现在,考察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不能只就个别企业而言,而应从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来分析。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哈维?布鲁克斯对技术进步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在考察技术进步的效果时,不能只看到或者夸大其短期效应,从而忽视其长期的积极效应。在论述技术进步有利于增加就业时,他写道:“如果投人物中劳动成本的节约会在产品的消费者价格中反映出来,此种节约就会导致购买力的解放,这反过来将对需求,由此对就业,以致对经济发生作用。

与就业有关的问题不在于提高了生产率的公司或产业会失去多少工作岗位,而在于由此解放出来的购买力所提供的工作岗位比失去的工作岗位是更多还是更少,在于新创造的工作岗位比失去的工作岗位是更好还是更坏。”f21布鲁克斯的分析创新之处在于,他是从技术进步释放出的购买力,即增加社会总需求的角度对技术进步的客观效应作出解释。

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家中也存在着一些悲观的观点,例如将机器人摆在与工人对立的位置,认为机器人夺走了工人的工作,工人只得接受低的工资。对此,理查德?维德予以驳斥[[3],他指出:机器人所替代的工作通常是那些“从事单调劳动的工人,这些工作对体力的要求多与对智力的要求”。机器人有时所做的工作还是对人们有危险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被替换下来的工人最后会把机器人作为一种解放自己而去做高报酬工作的手段予以欢迎的。可见,机器人的使用实际是对人力资源配置方向的调整。而且他进一步指出,体现技术进步的机器人的使用,对就业的积极影响主要不是表现在其初次的就业效应,而是表现于二次就业效应,他对此做了举例说明:当一个企业增加一名工人时,每天增加2个产品。如果每个产品价格为30元,那么,该工人一天为企业增加60元收人。但是,如果企业增加一个机器人,每天可以增加5个产品,因此一个机器人每天为企业可增加150元收人。同时,由于企业使用了机器人,就需相应增加修理工。机器人与修理工的产值必然大于原来工人的产值,企业与工人的收人都会增加。这一例子说明了技术因素的二次就业效应,只是理查德?维德在此是就企业内部的岗位而言的。如果推而广之,从全社会众多产业来讲,技术进步、知识作用加大将会拉动一系列生产行业及服务行业,从而使社会的就业人数维持在较高水平。

2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就业的特征

考察当代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就会发现:新古典经济学以生产为核心,以均衡为目标,建立在完全信息的假定基础上。它采用生产函数这一基本分析工具,来描述和研究经济增长。该理论把劳动、资本、土地等视为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把知识或技术进步视作外生于经济系统的变量。这说明在新古典理论基础上,研究和讨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就业问题存在着先天不足。以罗默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改变了新古典理论的传统,把增长理论建立在了知识内生的基础上。以该理论的观点看,知识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知识是一种特定商品。它既不同于公共物品,带有私有物品的性质,但是又与一般私有品有着区别,即它具有与人共享的性质。因此,知识可以在低成本条件下进行扩散,具有无界增长性,这使得知识具有良好的外部性。由于知识的这一属性,经济增长就出现了报酬递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改变的情况,而且经济系统也具有了长期增长的可能性。罗默的新增长理论证明,一个长期的、均衡增长是存在的,其增长的发动机是知识的不断积累。从实际的情况看,根据有关资料[,,从1970-1994年间,在OECD所有国家的整个制造业中,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增加了10%,而不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则下降了70%;与高技术相关的高工资就业增加了20%,中等工资就业下降了20%;按受教育程度分,中学毕业以下的人员失业率为%,而有着高等教育背景的人员失业率则仅为%。这种情况说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劳动力知识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程度的问题。象美、日等经济与科技发达的国家,同样面临着失业的困绕,其原因就在于结构调整。例如在现代计算机、电子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与机器大工业时代相适应的劳动力出现大量过剩。这些简单劳动力在机器大工业条件下容易实现互换,而在新经济环境下,知识本身发展迅速,劳动者技能变化较快,劳动力就业岗位就难于象传统工业经济中那样进行替换。这是由知识本身的特征决定的,是人类跨人新经济时代初期不可避免的结构失业难题。

就业问题实质是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

在农业经济时代,劳动者的主要活动是从事农产品生产,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家庭或庄园,生产成果是在家庭以及庄园成员之间平均分配,劳动者实际上获得的是“制度工资”而非“劳动或就业报酬”,因此农业经济时代不存在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就业问题。人类进人工业化时代后,大量采用机器进行生产,通过“资本雇佣劳动”的典型形式,大批劳动者进人工厂从事规模化生产活动,并且逐渐形成了劳动要素对资本要素的依附。由此出现了资本积累进而影响整个经济增长的结果,而经济增长反过来又决定劳动力就业以及相应的收人分配问题。

进人工业化后期,尤其是新经济时代以后,人力资本要素逐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劳动者,其就业模式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对创新劳动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劳动者与资本两要素的相对价格已因供求状况的改变而发生了实质的改变,创新性劳动在与资本的结合过程中获得了更加主动的地位,而且在一些情况下出现劳动雇佣资本的局面。在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就业增加的速度与规模,一般须依赖于资本(物质资本)的积累与扩张情况。这也就是为何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劳动力就业率仍主要依赖于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的原因。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尤其是创新型劳动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工业化就业模式的束缚,反而物质资本在与这一要素的结合中居于从属地位,这些特征在知识创新集中行业已非常显著。

人力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与就业中的作用凸显

工业经济时代,劳动者主要从事体力或以体力为主的集体活动,此时劳动力在对生活资料的消费过程中,只要能恢复必要的体力与脑力就可以了,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居于无关紧要的地位。在新经济条件下情况则大不相同,整个劳动力群体就业的规模、劳动力个体对就业的依赖程度、甚至宏观经济的增长都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投资。可见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是以人力资本为源泉的增长,而与人力资本有关的消费与投资是经济系统运行以及经济总量扩张的重要方面,劳动者的个人消费不是独立于生产过程的个人私事,而是与投资有了相同含义。广义上讲,劳动者的消费与投资是等价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在W.舒尔茨之前,历史上曾有一些杰出的经济学家关注人力资本,一位是亚当?斯密,他在当时大胆地把全体国民后天获取的有用能力视作资本的一部分;另一位是H.冯?屠,他进一步主张将资本概念应用于人;欧文?费雪则“明确而令人信服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资本概念”〔,。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W.舒尔茨充分地研究了来自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并进一步界定了人力投资的范围和内容,他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这类资本(指物质资本一一引者注)与收人相对而言使用得越来越少了。……然而,人力资本则无疑是在按照一个比再生产性(非人)资本高得多的速度不断地增长着。”tz}。经济学家的上述研究思路说明,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是一个历史趋势。

由于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教育的地位将在新经济条件下日益突出。当然,这里所说的教育不仅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而是指现代整个教育制度,其中包括正规学校教育、网络教育、在职培训等等。从前面关于创新劳动无限需求模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要在新经济条件下实现以人力资本为源泉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完善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它保证前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剩余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扩张,呈现出递增趋势。由此可见,教育对就业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作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通过经济总量增长扩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了就业率。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一项产业,发展教育本身亦将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这表明在新经济条件下教育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直接,并且教育通过就业进一步影响不同劳动力群体的收人水平。

劳动力转移有了新特点

众所周知,在工业化时代,世界各国劳动力流动都存在这样一个趋势,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等到第二产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大量的劳动力又由一、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这种现象在理论上被称作“配第一克拉克命题”。然而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一方面仍保持这一基本流动趋势,但另一方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一些代表新经济特点的行业象信息技术、计算机、高新技术等领域,其劳动力需求尽管也需要从第二产业转移一部分,然而更多的却是依靠新增劳动力群体中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来填充,而不是象过去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那样,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主要由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来实现〔3;。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将充分享受到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如果劳动者更换就业岗位,不一定严格依赖于就业场所的改变,他甚至完全可以在家里受雇于千里之外的一个厂商,因此劳动力在就业空间上将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3结论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以上5篇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劳动经济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2

关键词:生产力 劳动价值 知识 马克思

引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人类一般劳动不单纯表现为体力劳动,而是体现为各种智力的付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还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来源于社会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马克思的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在知识经济时期仍然具有生命力。

1、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要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品的价值商品价值的总公式W=C+V+M对知识产品同样适用。创造价值的仍然是人类的活劳动,这是知识经济无法改变的事实。在知识经济时代,C无论是指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设施。还是指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人类加工过的劳动对象,但他们都不能自身创造价值,他们只是同其他生产资料一样,将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V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在劳动产品中的体现。M是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创造的高于V的那部分价值。因此,在劳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无论是旧价值的转移还是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价值,都难以找到知识创造的价值,归根到底还是劳动创造了价值。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有许多地方需要发展,如劳动和“总体工人”的内涵和外延应当进一步扩大。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只把物质生产劳动,尤其是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体力、脑力劳动看成是生产劳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原来物质生产劳动中的若干职能已独立于直接生产过程,成为企业技术和经营管理部门的职能,成为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服务部门,因此与物质财富生产有关的劳动分为直接生产劳动和间接生产劳动。它们都构成“总体工人”的一部分,他们的劳动构成创造财富的“社会总体劳动”。当然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需要研究的地方还很多,因此需要加大对其研究的力度,正如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2、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严密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因素决定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人们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唯一的源泉。“价值除了劳动本身,没有任何别的物质”。真正创造价值的是活劳动即“一切加人商品生产的劳动(这里所说的生产,包括商品从首要生产者到消费者所必须经过的一切行为)不管这个劳动是体力劳动还是非体力劳动(科学方面的劳动)。”“知识”作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科学、技术、能力)本身不能创造价值,只能为价值的创造提供条件。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任何一种知识无一不是人们劳动的结果。正是人们的辛勤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但生产知识的劳动以脑力劳动为主),才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才获得了“知识”。也正因为知识是劳动的结果,所以生产知识的劳动凝结在“知识”商品中才形成了知识商品的价值,并且由于生产“知识”商品的劳动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与一般商品相比耗时较长,所以知识商品才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此,不是知识创造价值,而是劳动创造了知识的价值。也就是说,知识不但不能代替劳动创造价值,而且知识本身的价值也是劳动创造的。知识只是提高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效率。

3、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透过物的关系,揭示了人和人的关系,它认为劳动者具有物所不具备的适应人类需求改造自然的能力。除了偶然的巧合,物不会自动按照人的愿望为人类提供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财富是劳动者创造的,不劳动者对财富的创造没有贡献。现在有些学者一谈劳动价值论,只敢讲价值,不敢讲财富,似乎劳动价值论只能解释一个虚无缥缈的价值,不能解释财富的来源。其实,不论马克思还是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要目的都是为了要说明财富的来源。

当然,马克思确实批过拉萨尔说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的观点,而且他引用过配第的话: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但是,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说明财富的生产离不开物,而不是要和有些经济学家一样,认为在生产过程中人的作用和物的作用是一样的。他提出劳动价值论要说明的问题是,虽然人和物在生产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他们的作用是不同的。物不论多么重要,它在生产过程中是一个被动的因素,人们不能指望总是靠巧合从它那里得到新财富。人是一个主动的因素,他可以适应人类的需要去改造自然,使物具有对于人来说的新价值,这才是人类财富增多的主要来源。例如,马克思指出:“劳动是非原料,非劳动工具,非原产品,劳动不是作为对象,而是作为活动存在;不是作为价值本身,而是作为价值的活的源泉存在。劳动作为主体,作为活动是财富的一般可能性”。

4、科学的理论性

我们看到,从原始社会到现在,自然环境也没有什么变化,而且还有些恶化,人类文明却有了巨大的进步、财富有了巨大的增加。这说明人类文明的进步、财富的增加都不是主要靠自然的恩赐,而是靠人们去做事情,积累知识改造自然才得到的。这个事实是很多经济学家都承认的,例如,马歇尔说:“那些最不容易出产财富的地区现在是最富庶的。北美洲的国家比南美富,南美的国家远比那些靠近赤道的国家富,这里居住着南欧移民。两大陆由北到南人力资源的分层化,基本上影响了现代的贸易方向;但这种影响是自身作用,而不是最终原因。因为从长远的观点看,国家财富是由人口的特性,并非由自然的恩赐所支配。”马克思建立在劳动价值论上的收入分配理论,可以解释和说明这些其他理论没有说明的事实。能够解释和说明实事的理论,就是具有科学性的理论。正是利用这种理论,马克思才突出了劳动和劳动者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单一市场交换机制导致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对生产力发展不利的方面,有局限性的方面。

按照这种理论,在只存在市场交换一种协调机制的情况下,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得不到他的劳动成果,总是处在一种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社会不会是一片和谐和均衡,只能是两极分化,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食利者之手,最终是要崩溃的。它表明,发展生产力就要实现人的解放,实现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共享,不能总让一部分人压迫另一部分人,一部分人剥削另一部分人。为促进生产力的更快发展,纯市场机制导致的按生产要素分配,需要有不同利益集团的平等协商和政府干预等其他机制做补充。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解放劳动、保护劳动和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5、结语

对于社会其他阶层的人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转型战略为其提供了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渠道。有人认为,让社会其他阶层的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渠道是没有必要的,企业家的富有说明只有他们的意见才是先进的,其他社会阶层都必须认同、服从他们的意见,不能有自己不同于他们的意见,特别是穷人更是如此。穷人生活在很差的生活环境中和很低的生活水准上,接受教育的程度往往很低,是文盲和缺少文化的人。这又使他们没有主见,缺乏头脑。正因为他们没有主见和缺乏头脑,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缺乏判断力,不太清楚什么对自己有利,什么对自己无利,什么自己应该维护,什么自己应该抵制,有时对自己的根本利益也视若无睹,不知道去捍卫。他们只有巴掌大个脑筋,是非善恶,取舍权衡,往往只在鼠目以内的距离上计较盘桓,这往往让人哭笑不得。

参考文献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3

关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升级问题,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有:芮明杰指出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经济形态的挑战,在新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知识,即创造性的新知识及拥有这些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新经济形态要求对制造业组织进行改造和重组.薛国琴认为我国应该重视发展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注重劳动力教育和培训,在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的前提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持续不断地提高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周园分析了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路径,构建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阶段性发展的演进机制,即基于网络组织的外生型机制和培育自身学习能力的内生型机制.上述观点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升级脱离不了知识经济时代背景.

知识经济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定位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按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和密集程度划分的一种产业类型,是指依靠大量劳动力进行生产,对劳动力依赖程度较高,对技术资本依赖程度相对较低的产业.

1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夕阳产业,而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

当前对知识经济认识的误区是将知识经济等同于高技术:将电子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称为“朝阳产业”,而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称为“夕阳产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同于粗放型经济,将资本密集型产业等同于集约型经济,认为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抛弃劳动密集型产业.实际上,劳动密集型产业内涵随经济发展而变动.劳动密集型与资本、技术密集型是相对而言的,前者的技术含量低于后者,但并不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技术落后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包含着一定的技术因素,且随着时间推移,其中技术含量会不断发生变化.例如,服装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今服装业已实现由电脑等新技术来帮助设计、裁剪、缝制、定型等,技术含量大大提高.知识经济是知识或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武装各行各业是知识经济的组成部分.现阶段,深化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升级,才能使我国财富和资本得到进一步积累,为发展高新科技提供物质基础.

2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直接过渡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正确处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关系,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是工业化的一般规律,但一国的产业不是单一的劳动密集型或单一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而是各种产业类型并存,呈现多元性.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类型不同.理论上讲,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主导产业类型应是资本密集型,但是我国特殊国情决定我国在强调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还必须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劳动、资本、技术三种产业类型协调发展的状态.知识是一种独特的资源,当它加入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行列之后,会推动人们对发展理论的反思.发达国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中国,但其努力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为以先进技术为基础,拥有强大竞争优势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做法非常值得中国学习.

泉州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之路

1泉州知识经济发展情况

知识经济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一般来讲,要发展知识经济,教育投入应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受高等教育的人应高达同龄青年30%~50%.《2011年泉州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泉州现有高等院校17家,2010年毕业生数27331人,教职工数9392人;中等专业学校56家,2010年毕业生数25776人,教职工人数4390人;技工学校11家,2010年毕业生数1217人,教职工数452人.2010年泉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165亿元,申请专利数5411项,科技活动人员22678人,R&D人员10301人,R&D经费支出合计16.6亿元,占GDP(3564亿元)的比重为0.4%.泉州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人口总数的5.71%,高中文化程度人口为占总人口的11.76%.城镇人均教育文化娱乐的支出为1767.12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11%.

农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7.7%.对农村家庭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高中、中专及大专以上的劳动力占被调查者的28.5%,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情况,无论是政府组织、企业组织或自发参加培训等方式目前尚无统计数据。整体来讲,泉州知识经济发展还比较薄弱,人才对经济的贡献还比较低.泉州要在知识经济中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对科技和人才的投入,加强对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劳动力质量.

2泉州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情况

目前,泉州已形成传统产业为支柱,新兴产业逐渐壮大的产业发展格局.由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及机械制造构成的五大传统产业已具备成熟的产业链,并树立了一系列国内外知名品牌;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修船造船、汽车及配件及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已初具雏形.泉州哪些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们在泉州经济中所占地位如何?本文借用“劳动密集系数”来衡量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Ci表示i产业的劳动密集系数,Li表示i产业的劳动力(从业人数),Fi表示i产业年末的固定资产,则产业劳动密集系数可表示为:Ci=Li/Fi.劳动密集系数Ci越大,劳动密集程度越高.运用该公式,对2011年泉州统计年鉴中35个工业行业数据进行计算,所得结果如表1.

以Ci大于0.07作为判断标准,有27个行业属于劳动密集系数较大的行业(按劳动密集系数高低顺序,仅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8个行业的劳动密集系数小于0.07).27个劳动密集系数较大的行业不仅包括泉州传统五大产业,还包括新兴产业中除石油化工外其余4个行业.数据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泉州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即便是泉州的新兴产业,也多归属于高新技术行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上述27个属于劳动密集系数较大的行业工业总产值为4834.5亿元,约占总数的77%;销售收入为4670.6亿元,约占总销售收入的77%;上缴税金为12.3亿元,约占总上缴税金的88%;出货值为1013.2亿元,约占总出货值的99%;固定资产投入为835.9亿元,约占总固定资产投入的55%;从业人员总数为142.7万人,约占总从业人数的95%.劳动密集型产业〈WWW.〉以泉州市55%的固定资产运营,提供了77%的工业总产值,吸纳了95%的从业人员.足见泉州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增加经济总量和解决就业有着双重积极意义.

3知识经济背景下泉州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建议

泉州的工业正处在由轻工业为主转向重工业为主的过程,这是符合工业结构规律的.但泉州不会直接走“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道路,而是首先应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升级.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和加大教育资金投入.

3.1引导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知识型劳动密集企业转型

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是那些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引导和改造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效果最好的途径.知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知识性要求高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又不是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劳动力的结合,生产出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又有较低生产成本的产品,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市场空间.

3.2引导企业加强自身学习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过程中,通过学习、模仿,以较低的代价掌握至发达国家地区通过探索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就是所谓“后发优势”.泉州许多出色的民营企业家学历不高,他们之所以能走出一片天地,与企业家自身的学习能力是分不开的.在新经济条件下,仅依靠企业家个人才能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这要求企业家有足够的远见,推动企业组织持续学习、持续创新.企业的学习能力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3.3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深化校企合作

知识经济本质上是学习型经济,人们不仅需要系统教育,更需要终身学习.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升级过程中,要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作为发展目标.政府要继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特别是对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政府还要继续引导和深化校企合作:一方面推动高校为企业提供更多符合产业升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者持续学习成长.通过对劳动者进行持续的学习培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体劳动力资源素质,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知识性水平提高,使其逐步过渡到劳动技术密集型和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4

一、知识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就业效应

1.知识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

(1)知识经济的内涵。所谓知识经济,就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所有知识,其中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知识经济的特征。1996年,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将知识经济的特征归纳为下列几点:

第一,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第二,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第三,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第四, 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2.知识经济时代的就业效应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具体表现在就业方面所产生的效应就是对劳动者的素质、就业形式、就业结构、就业观念产生的影响。

(1)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于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农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主要是由劳动力的体力劳动和土地的广种薄收推动的,工业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大规模低效利用推动的,那么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则主要是由高精尖科学技术的利用来推动。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取代劳动力的体力劳动、土地、资本和自然资源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科学技术的主体是人,知识只有被劳动者掌握才能转化为高新技术,因此智力性劳动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劳动的主要形式,只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才能成为劳动力的主体。

(2)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就业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劳动力逐渐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高新技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获得长足的发展并不断为劳动者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会吸引劳动者到第三产业就业。

(3)知识经济的发展使这个时代的就业时空、就业类型、就业模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就业时空方面,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发生了变化,工作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劳动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自己的工作时间;在就业类型方面,非正规就业成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主要形式;在就业模式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的就业模式由传统的欧美模式向“人性化”的知识型就业模式转变。

(4)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就业观念由重岗位、重时空向重自主发展、重人性化方向发展。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人们主要追求的是物质上的满足和生活的舒适性,这就决定了劳动者一般以收入的高低作为择业的标准,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尊重将成为人们就业的主要动机。

二、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虽然知识经济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萌芽阶段,然而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已经日益凸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经济的发展会带动中国就业的发展,会增加中国的就业总量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新兴产业直接增加就业,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全国经济总量增加而间接地增加就业的总量。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体上与知识经济发展所要求的指标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作为知识经济支撑的新兴产业尚未成为创造就业的主体,因此,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相关的产业对于我国增加就业和减少失业,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种挑战。

2.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我国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产生了重大影响,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影响就业结构的变化

这种变化具体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持续减少;第二产业内部相关行业就业结构会有调整,但是就业总量仍然将有所增加;第三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就业机会将大量增加。

3.知识经济将有可能加剧我国的结构性失业

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必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目前我国还处于工业经济时代,劳动力的就业结构还存在许多与知识经济时代不相适应的方面,表现为我国的就业结构仍以农业和工业为主,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在劳动力技能结构上,一方面是在无专业技能、低文化素质的档次上出现劳动力的供过于求,另一方面又存在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因此,知识经济的兴起将淘汰一批不符合产业发展的劳动者,引起结构性失业。

三、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劳动者就业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条件下,我国的劳动者就业将会呈现出下列几种趋势:

1.就业重心进一步向第三产业和非国有经济转移,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非国有、非正式的服务业将成为增加就业的主体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部分新增的就业机会将产生在非正式的服务业和一般的基础设施服务业当中。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转变择业观念,针对市场需求培养自己的求职技能。

2.自主创新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为知识经济条件下扩大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因为国家已经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可以肯定,在未来中国要集中力量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这无疑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虽然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呈现出一些困境,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知识经济的充分发展,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将会迎来就业和创业的良好机遇,其就业质量和自主创业的质量也将会不断提高。

3.我国劳动力对就业岗位的竞争将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从而使一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外部竞争、交流合作的影响。反映在就业问题上,劳动力的竞争范围也就从国内扩展到国际以及全世界范围。一个国家的就业水平不再仅仅取决于国内的劳动力市场竞争状况。如果一国在知识和科学技术实力上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劣势,那么必然会影响到该国产品出口和该国的就业增长。我国必须快速增强知识和科学技术实力,提高劳动力就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我国需要积极协调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相互关系,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这样既可以克服国内就业市场狭小的弊端,又可以使我国经济沿着最有可能吸收劳动力的道路前进,从而顺利地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同时,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带动服务业发展,从而促进就业增长的主要部门,而我国在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就业人数还偏低,因此,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可以为我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并且不断促进就业结构合理化。

四、小结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5

论文摘要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中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后天获得的知识、技能、健康、迁移能力、思想观念等质量性因素的总和。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从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注逐步转向对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本配置等相关问题的强调。国内人力资本的研究进展迅速,但多属应用性研究,基础理论成果较少。人力资本计量可分为基于成本、基于收入、基于教育指标和基于直接能力四种方法。

20世纪50年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资本决定论”和“技术进步决定论”增长模型面对“增长余值困惑”无能为力,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开创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异军突起,刷新了西方经济学的历史。随着该理论的兴起、深入和发展,人力资本这一术语已被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广泛使用,以此为视角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尝试对其概念、理论和计量方法作简要梳理。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现代人力资本概念是在对西方经济学占主导地位的物质资本概念的批判中创立的。学界公认的人力资本之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是体现于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所构成的资本(舒尔茨,1962)。贝克尔强调了人力资本的获得途径,指出人力的投资主要是教育支出、保障支出、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他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和技能,还意味着时间、健康和寿命(贝克尔,1987)。而MM麦塔(1976)的定义较为宽泛:居住于一个国家内人民的知识、技术及能力之总和,更广义地讲,还包括:首创精神、应变能力、持续工作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兴趣、态度以及其它可以提高产出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人的质量因素。定义落脚于人力资本的实质,对人的内在精神的关注让人印象深刻。

我国的人力资本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对人力资本的定义在早期一般借用西方学者的界定。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以人力资本的作用和功效为核心,如“人力资本为凝结在人体内,能够物化于商品或服务,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并以此分享收益的价值。”(李忠民,1999)有的以内容为核心,如“存在于人体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李建民,1999)王金营(2001)将这两种观点综合为“由通过投资形成凝结在人身体内的知识、能力、健康等所构成,能够物化为商品和服务,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效应,并以此获得收益的价值。”朱舟(1999)的说法较为详细,“通过劳动力市场工资和薪金决定机制进行间接市场定价的,由后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培训、卫生保健、劳动力迁移和劳动力就业消息收集与扩散等途径获得的,能提高投资未来劳动生产率和相应劳动市场工资的,凝结在投资受体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道德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的总和”。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对这些界定进行清理。朱必祥(2005)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投资而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并能带来未来收益的以知识、技能及健康因素体现的价值。”他突出了人力资本的抽象形态或本质特征——价值。俞荣建(2005)则将各类说法概括为“因素论”、“费用论”、“价值论”和“资本论”,并提出新的定义:对具有能动性人格特征与自然遗传禀赋的人,通过教育、培训、卫生保健、迁移以及“干中学”等投资所形成的具有一定价值并表现为知识、技能、健康和经验等具体形态的依附于人体的特殊资本。他主张将人的天然遗传禀赋和能动性人格特征纳入其中。付一辉(2007)的归纳是“人力资本人力观”、“人力资本形成观”和“人力资本价值观”,他从人力资本财务理论的角度,认为人力资本体现为劳动者投入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技能、能力、经验及情感意志力等要素的价值创造能力。这一说法将人力资本局限于企业生产的劳动者身上,满足了论者的研究兴趣,却难以作为一般的学术概念。但他将情感意志力列入人力资本要素,体现了自己的独特之处。

虽然学界始终难以形成一个普遍为人接受的人力资本概念,但对于人力资本的特征,学者们却逐步形成了共识,如收益递增性、生命周期性、意志性等。因此,对人力资本概念继续进行探讨和寻求共识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国学者对概念的定义多采用属加种差的方法,故而首先要确认的是人力资本所“属”。显然,人力资本属于资本的范畴。其次是“种差”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广泛认同的资本类型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物质资本表现为物质形态,社会资本附着在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之中。因而,定义需要回答“它与其他两类资本的差别之处何在?”。此外,许多定义中也涉及了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学者们普遍的观点仍是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的投资说。具体而言,俞荣建(2005)的“教育、培训、卫生保健、迁移以及‘干中学’等”说法相对全面。

而对人力资本的实体形态的认可则是诸多定义的分歧所在。其中,部分学者仍停留在“知识、技能、健康”这一较为狭窄的研究视野之上。而有学者却将其扩展到了“人的信誉、社会关系、社会知名度及个人魅力”(吴震棚、韩文秀,2004)。但这种倾向同样有失偏颇——论者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混成一谈了。但是,思想观念和意志力等实体类型是不容忽视的。这类因素与人力资本的本质属性并无违背之处,且在现代劳动市场竞争中显得愈发重要。MM麦塔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指出了人体能动性因素的重要性,国内学者在近年的研究中将这些要素纳入人力资本概念的呼声也日渐增多。(阙祥才,2004;付一辉,2007)因此,界定人力资本的难点最终落在对人力资本实体的类别划分上。在劳动社会学中,对劳动者的讨论包含劳动者素质、劳动者的人格和劳动观念三个方面。(林勇,2006)对于劳动者素质,可概括为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劳动者的人格包括外倾性、责任心、经验开放性和自我控制等。劳动者的观念包括效率观念、时间观念、创新观念、民主观念等。

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的内涵尚需进一步扩充。我们可将思想道德素质、劳动者的现代性和观念统称为劳动者的思想观念。考虑到人力资本投资渠道中劳动迁移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了避免人力资本泛化的危险,将劳动者的人格纳入迁移能力来考察。于是,人力资本类型便可以概括为知识、技能、健康、迁移能力、思想观念五个部分。这种类型划分实际上也间接反映了人力资本的形成渠道。综合看来,人力资本便可定义为:存在于人体中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后天获得的知识、技能、健康、迁移能力、思想观念等质量性因素的总和。

二、人力资本的理论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诞生于对知识经济为特色的“新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二战后西方工业国家经济增长中总产业增长率大于资本积累与劳动率增长之和的特征,德、日两战败国在战后重新崛起的奇迹超越了原有经济学理论的解释,以及古典经济学家对人在经济活动中作用的重视的思想,共同构成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背景。

舒尔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发表的系列文章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之作,其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一般被认为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诞生的标志。舒尔茨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而同在芝加哥大学的加里·S·贝克尔也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推动者,他注重微观分析,弥补了舒尔茨只重视宏观研究的缺陷,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入分配结合起来,其《人力资本》一书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把人力资本研究的框架扩展到家庭经济学,使之成为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也为此做出了贡献,他首先建立了人力投资的收益率模型,最先提出了人力资本挣得函数,将人力资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应用于劳动力市场行为和家庭决策。另一位美国学者爱德华·丹尼森则运用实证计量的方法证明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其对教育在美国经济中作用的研究为舒尔茨的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产生和发展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以复归。这一时期的人力资本理论全面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含义、形成途径及其“知识效应”,并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这一理论也给资本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国家兴起。该理论采用了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克服了以往理论的一些缺陷。罗伯特·卢卡斯和保罗·罗默尔被公认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他们构建的模型被称之为知识积累模型,以在生产中累积的资本来代表当时的知识水平,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罗默模型将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了经济增长模式,并将其分为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一般知识产生规模效益,专业知识产生要素递增效益。两种效益的结合使人力资本要素收益递增,并促使物质资本、劳动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收益随之递增,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继而保证着长期的经济增长。卢卡斯模型由“两时期模式”和“两商品模式”组成,以强调人力资本“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的差异。他将劳动力分为纯体力的“原始劳动”和表现为“技能”的劳动,并认为只有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两时期模式”是人力资本积累模式,反映内部效应。“两商品模式”是人力资本增长模式,反映外部效应。

35 852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