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口帮扶援藏驻村工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报告汇报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关于对口帮扶援藏驻村工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报告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党的XX大报告指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XX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能源央企优势特色,找准党建引领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不断筑牢乡村振兴坚强战斗堡垒,持续深入推进援藏驻村帮扶工作。XX驻村党支部(以下简称:驻村党支部)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做好XX村对口帮扶工作,高质高效推动乡村振兴。

一、突出政治引领 广泛凝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共识

驻村党支部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抓牢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提升政治能力,解开群众思想上的“扣子”,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润物无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是讲好群众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精心选派党员骨干成立“雪域先锋宣讲队”,创新开设“乡村夜校”,通过“小板凳”集中会议、“酥油茶”走村入户、“突击队”田间地头等方式开展沉浸式学习,深入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新时代伟大成就和党的惠民利民政策。驻村党支部《用好“交心、教会、摸清、抓细、带头、做好”12字诀深化基层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获评中国政研会2023年度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案例经验做法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中国理论网、“学习强国”等平台展播宣传。二是站稳群众立场,让党的方针政策“开花结果”。大力弘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滴水穿石”“弱鸟先飞”“自力更生”等精神,教育村民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理念,帮助村民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内生动力。通过文化教育普及、医学知识科普、宗教政策宣讲,使得XX村村民一部分落后观念得到根本扭转。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村民生病能主动到医院就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三是守好稳定大局,让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落地生根”。联系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联系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以脱贫攻坚、产业振兴为生动教材,向党员干部、农牧民群众讲述“三个意识”。持续宣传“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观念,与驻寺干部密切配合,引导僧尼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做好引导,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全化解,助力西藏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

二、突出组织引领 大抓基层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驻村党支部以创建“雪域先锋党支部”为抓手,深入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把村级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带动所帮扶的XX村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推动“两个覆盖”有形有效。坚持“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三路共进”工作模式,构建“党建+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机制;建立驻村党支部带XX村党支部、党员带村民的“传帮带”机制,定期走访、逐户上门,做到家庭情况、思想状况、存在困难、实际诉求、扶贫政策“五摸清”,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村级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必须经过党组织研究讨论,在村居治理、集体经济发展、选拔干部等重大工作中,XX村党支部急难险重迎着上,关键时刻靠得住,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标兵、带领村民致富的“主心骨”。二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发挥“地企、村企”联建优势,深入开展“五维一体”党建联建共建,延伸“1对1”到“1对N”培训链长,实施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的惠民富民举措,提升XX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影响力、号召力。建立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机制,成立驻村帮扶党员服务队,解决群众季节性用水难题,帮助村民销售虫草、野生菌等特色农产品,用一件件暖心实事赢得了群众的赞扬。坚持“群众事无小事”,全心全意做好为群众办理身份证、报销医保等“琐碎小事”,用心用情做好资助贫困学生、慰问孤寡老人等“急盼要事”,以真诚温暖的服务赢得村民认可。三是锻造全面过硬队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重要指示精神,驻村党支部选拔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党员骨干担任XX村党支部书记,与村民同吃同住同行同劳动,凝聚了人心,增进了感情。协助所驻村顺利完成换届选举,把致富带头人选入村“两委”,帮助培训新任职村干部,协调组织村干部参加国家通用语言培训,推动村务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握好乡村振兴“接力棒”。充分发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用,组织开展党员承诺上墙、党员标识进家等活动,定期评选“党员模范之家”,有效增强XX村党员的身份意识、组织观念、示范作用。

三、突出产业引领  靶向发力挖掘非遗文化发展路径

XX村被称为木刻之乡,刻版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驻村党支部发挥组织优势、规模优势、项目化运营优势,统筹整合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出了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华电特色产业帮扶模式。一是找准目标有奔头。突出产业特点和人文特色,把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培育产业“造血”功能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百年木刻技艺,先后筹集900万元用于建设木刻车间和升级改善设备,多方协调帮助签订4000万元的10年期供货协议,并达成6000万元新的供货合同意向,帮助生产车间发展到120余名艺人和学徒的规模。村民自发手工雕刻《我为祖国点赞》、绘画《我爱你,中国》,表达对党的感恩和祝福,夸赞华电驻村干部“你们就是共产党派来的领路人,有你们在,我们心里就踏实、生活就有奔头”。二是勤劳致富有劲头。通过“党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做好做精常规木刻产品的同时,挖掘“古智藏文书法”价值,大力培养特色品牌,组织村民开发木刻文创产品,推动木刻公司发展成为集工艺品雕刻、书法、藏香、唐卡制作于一体的致富产业聚集地,走出了一条传统文化、非遗传承、艺术创造的产业帮扶新路径。“非遗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张亮眼名片,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依靠自己双手创造幸福,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从深度贫困跃升至全县平均水平之上。三是幸福生活有盼头。发挥产业规模化发展优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建立集体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经村民集体决策同意,用木刻营销产值收入的2%用于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切实筑牢“非遗产业”可持续发展根基,不断开拓富民产业、促村民增收,使村集体“饭碗”端得更稳、更实。创新发展思路,盘活周边旅游资源,推动“非遗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深度打造乡村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村民们多渠道创业增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决心愈发充足。

四、突出示范引领 提升共建共享温馨家园治理效能

驻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社区治理和村民自治的主体作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教育,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一是强化人才支撑保障。激励和号召乡村人才投身振兴事业,实施“能人回村”工程,鼓励动员技术能手、致富带头人回村发展产业、经营集体经济、参与乡村治理。吸引高素质人才回流,用好华电所属企业高校毕业生入职招录平台,探索西藏籍大学生定向招生、定点培养、定向安置“三定”培养方式,建立“教育帮扶—就业安置—全家致富”的一体化长效帮扶新模式。常态化开展刻版制作技艺、烹饪、手工艺品编织等技能培训,积极外请专家讲授种植养殖技术、绘画书法等,打破木刻技艺传男不传女的传统观念,积极吸纳女学员学习木刻技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留在乡村,全村90%的年轻人都加入到木刻公司上班,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二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建立“文明积分制”管理模式,通过积分兑换物资鼓励村民积极开展河道清理、人居卫生整治、花草树木种植等公益事业。先后推动建成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展厅、文化广场,协调修建进村公路、防洪堤坝、污水处理厂、通信基站,投入资金改造村民厕所、安装太阳能路灯,修缮供水管道、电网线路,提升用水用电安全……使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村民生活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变化,垃圾要分类、厕所要冲水、污水不乱排等良好习惯在不断养成,推动实现从“要我建设美丽乡村”到“我要建设美丽乡村”的转变。三是丰富乡村治理内涵。增强文化传承与保护意识,把基层治理融入乡村传统文化和现代特色文化,建立“办理一件好事、荣获一次积分、宣传一批好人”的“三个一”激励机制,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党员模范之家”“爱党爱国标兵”“民族团结标兵”“生态环保标兵”“勤劳致富标兵”五大标兵评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如今的XX村,广场上老人们簇拥交谈,孩童们嬉笑玩耍,乡村治理经验辐射周边2个乡12个村庄。

在乡村振兴新的赶考路上,XX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严格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以实际行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5 3138903
");